香料化学
香料学第三章烃类香料

第三章
1、写出月桂烯、柠檬烯、莰烯、蒎烯的化学结构。
2、写出合成溴代苏合香烯的反应方程式。
6
4
§3.3 芳香烃香料
芳烃中作为香料使用的主要是二苯甲烷、对异丙基甲苯、 苏合香烯和溴代苏合香烯四种。
溴代苏合香烯:强烈的素馨花清甜膏香。用于中低档皂 用、洗涤剂用香精。
CH CHBr
国内唯一使用的含溴香料。
5
作业
第一章
1、简述以下概念:香料、香精、天然香料、单离香料、天 然等同香味物质、天然级香料。
p7132萜类香料月桂烯罗勒烯松油烯水芹烯柠檬烯蒎烯蒎烯3萜烯类香料的分类单萜烯倍半萜烯金合欢烯石竹烯檀香烯柏木烯红没药烯杜松烯罗汉柏烯芳烃中作为香料使用的主要是二苯甲烷对异丙基甲苯苏合香烯和溴代苏合香烯四种
第三章 烃类香料
§3.1 概述
1、脂肪族烃类和芳香族烃类,广泛存在于石油和煤化工 产品中,但沸点低、香气不佳,一般不直接用作香料。 2、不饱和程度较高的烃,如1,3-反,5-顺和1,3-反,5-反十一 碳烯有格蓬油的香气。 3、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精油中占重要地位,但一般香气较 弱,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很少作为香料使用,主要用作合 成香料的原料。
柠檬烯(柠檬油中90%),蒎烯(松节油中80%) 4、只有很少几个芳香烃用作香料。
1
异戊二烯
无环萜类
β -月桂烯 β -罗勒烯 β -金合欢烯
烃类香料分类 环萜类
柠檬烯
芳香烃
特点: 1、具有双键、易氧化、易 聚合。(萜类)
2、只有少数直接作为香料 使用,大多数用作合成香 料的原料。
CH2
二苯甲烷
2、写出下列缩写的中英文全称:IFRA、IOFI、FDA、FEMA、 RIFM、CoE、CAFFCI。
萜类香料化学

OH二、醇 类1、二氢月桂烯醇(Dihydromyrcen01)(2,6一二甲基—7—辛烯一2一醇)(C 10H 200)(38)二氢月桂烯醇沸点68~70℃/0.53kPB ,85~ 87℃/1.5kPa ;2525d 0.830—0.836;20D n 1.439~1.443。
是一种常用的重要香料,具有新鲜花香和白柠檬样果香;在现代男用香水香精中,是“超量用量”的代表物,产量达5000t 左右。
由于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可有旋光异构体存在。
二氢月桂烯醇或其醇类可自二氢月桂烯在酸催化下和水、甲酸或乙酸的加成而得到[53,56,57]。
但在酸催化下,例如与乙酸加成时,首先生成乙酸酯,如延长反应时间,就有33(R=Ac)和2,6,6—三甲基环庚醇的乙酸酯(38a)生成:甲酸对2,6一二甲基一l ,7—辛二烯(32,a 一体)的加成要比相应的2,7—辛二烯选择性较好,甲酸酯得率较高;如将酯皂化即得到相应的醇[58]。
商业上也有将甲酸酯和醇的混合物直接使用的,它具有新鲜白柠檬古龙香气而受欢迎。
二氢月桂烯醇也可从二氢月桂烯在阳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同一氯、二氯和三氯乙酸在二氯甲烷或苯中反应,再水解而得到[59]。
另外,也有用合成沸石为催化剂的[60]。
有一法国专利中用67%硫酸在5℃徐徐加人到二氢月桂烯中,再在0℃反应6h 可得含70%产物的混合物[60a]。
二氢月桂烯在常温下通氯化氢气体,再用氢氧化钙在l00~105℃水解也可得到醇[61,61a ]。
二氢月桂烯醇的甲醚(39)经环氧化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加热反应再经磷酸处理得到γ—内酯(40).也是一种有用的香料[62]。
二氢月桂烯甲醚(39)在毙催化剂(Ph 3P)3RhH(Co)存在下的氢甲酰化(Hydroformylation)产物(41),经锂铝氢还原得到具有果香、花香的甲氧基高香茅醇(41a)[63]。
2OH 32OHH 3(-)(+)(42)OCH 3(39)OO(40)OCH 3O(41)OCH 3OH(41a)二氢月桂烯醇在乙酸中有 Zno 或Mgo 存在时于25—30℃反应,可 得71%收率的乙酸酯[63a],具有花香和柑橘型香气。
萜类香料化学

OH二、醇 类1、二氢月桂烯醇(Dihydromyrcen01)(2,6一二甲基—7—辛烯一2一醇)(C 10H 200)(38)二氢月桂烯醇沸点68~70℃/0.53kPB ,85~ 87℃/1.5kPa ;2525d 0.830—0.836;20D n 1.439~1.443。
是一种常用的重要香料,具有新鲜花香和白柠檬样果香;在现代男用香水香精中,是“超量用量”的代表物,产量达5000t 左右。
由于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可有旋光异构体存在。
二氢月桂烯醇或其醇类可自二氢月桂烯在酸催化下和水、甲酸或乙酸的加成而得到[53,56,57]。
但在酸催化下,例如与乙酸加成时,首先生成乙酸酯,如延长反应时间,就有33(R=Ac)和2,6,6—三甲基环庚醇的乙酸酯(38a)生成:甲酸对2,6一二甲基一l ,7—辛二烯(32,a 一体)的加成要比相应的2,7—辛二烯选择性较好,甲酸酯得率较高;如将酯皂化即得到相应的醇[58]。
商业上也有将甲酸酯和醇的混合物直接使用的,它具有新鲜白柠檬古龙香气而受欢迎。
二氢月桂烯醇也可从二氢月桂烯在阳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同一氯、二氯和三氯乙酸在二氯甲烷或苯中反应,再水解而得到[59]。
另外,也有用合成沸石为催化剂的[60]。
有一法国专利中用67%硫酸在5℃徐徐加人到二氢月桂烯中,再在0℃反应6h 可得含70%产物的混合物[60a]。
二氢月桂烯在常温下通氯化氢气体,再用氢氧化钙在l00~105℃水解也可得到醇[61,61a ]。
二氢月桂烯醇的甲醚(39)经环氧化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加热反应再经磷酸处理得到γ—内酯(40).也是一种有用的香料[62]。
二氢月桂烯甲醚(39)在毙催化剂(Ph 3P)3RhH(Co)存在下的氢甲酰化(Hydroformylation)产物(41),经锂铝氢还原得到具有果香、花香的甲氧基高香茅醇(41a)[63]。
2OH 32OHH 3(-)(+)(42)OCH 3(39)OO(40)OCH 3O(41)OCH 3OH(41a)二氢月桂烯醇在乙酸中有 Zno 或Mgo 存在时于25—30℃反应,可 得71%收率的乙酸酯[63a],具有花香和柑橘型香气。
香料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2分×5=10分)1.名词诠释香料:香料是能够被嗅觉嗅出香气或味觉尝出香味的化学物质。
香精: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香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调配出来的混合物称为香精。
精油:利用水蒸气蒸馏或压榨的方法从天然植物得到的芳香物质的油状混合物。
浸膏: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浸泡芳香植物,芳香植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将溶剂挥发掉,得到的膏状物。
酊剂:用乙醇做溶剂,提取芳香植物或动物的分泌物,得到的液体冷却后过滤掉不溶物而得到的产品,称为酊剂。
净油:用乙醇浸提浸膏,除去浸膏中所含的植物蜡色素等杂质,再将乙醇蒸出,得到的残余物称为净油。
阈值:能够被辨别出香气种类的香料化合物的最低浓度称为阈值。
2.按香精的形态或用途的不同,香精各可以分为哪几类?•(1). 按香精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四类:•水溶性香精; 油溶性香精; 乳化香精; 粉末香精•(2). 按香精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三类:•食用香精;日用香精;其他类香精3. 组成香精的各种香料在香精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据此可以将香精分为主香剂,和香剂,修饰剂和定香剂,它们在香精中的作用各是什么?•主香剂构成了香精的主体香气.•和香剂协调各种香料的香气,使主香剂的香气更加突出.•修饰剂的作用是使香精的香气富于变化,避免单调.•定香剂使香精中的各种香料成分均匀挥发,使香精香气更加持久.4.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生产方法有哪些?•水蒸气蒸馏法; 浸提法; 压榨法; 吸收法5.单离香料的生产方法:物理:分馏、冷冻结晶化学:亚硫酸氢钠法、硼酸酯法、酚钠盐法二、选择题:3分×10=30或填空题:1分×30=30分。
三、写出香料的结构式(英文名)、香气特征、应用建议:4分(3分)×5=20分(15分苧烯、石竹烯、结晶玫瑰叶醇、苯乙醇、肉桂醇、香叶醇、香茅醇丁香酚大茴香醛、香兰素、肉桂醛、ACA、HCA萜醛:柠檬醛、香茅醛、甜橙醛丁二酮、覆盆子酮、香芹酮、薄荷酮正丁酸乙酸异戊酯、乙酸叶醇酯、乙酸苄酯、凤梨醛、辛炔羧酸甲酯、环己基丙酸烯丙酯、乙酸薄荷酯芳香族羧酸酯:柳酸甲酯、苯甲酸苄酯香豆素、椰子酮麝香、麝香酮MA1. 苧烯limonene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柑橘和柠檬香气,可用于日化香精和食用香精的调配。
香料中的化学成分与其作用

香料中的化学成分与其作用香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具有独特的香味,常被用于调味、美容、药物等方面。
然而,很少有人了解到香料背后的化学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我们的身体和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香料中的化学成分以及它们的作用。
香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香料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成分,其中一些是天然来源,如植物提取物,而另一些则是人工合成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香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香草:香草是一种常见的香料,主要成分是香草素和零陵香豆素。
这两种化合物在表达甜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肉桂:肉桂具有独特的辛辣香味,其中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肉桂醛。
肉桂醛不仅提供了肉桂的独特香气,还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性质。
丁香:丁香是一种用于烹饪和药物制剂中的常见香料,其中主要成分是丁香酚和丁香油。
丁香酚具有镇痛和抗菌作用,而丁香油则可用于口腔卫生护理。
柑橘类:柑橘类水果常用于制备皮肤护理产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和柠檬烯。
这些化合物具有保湿和抗氧化作用。
薰衣草:薰衣草因其放松作用而广泛使用,其主要成分是薰衣草醇和薰衣草酮。
这些化合物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舒缓作用。
香料的生理效应味觉刺激:许多化合物在我们的舌头上产生特定的味道感觉。
例如,甜味剂可以模拟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并使我们感受到甜味。
辛辣、苦味和咸味等也都源自各种不同的化学化合物。
神经活性:一些香料中的化合物具有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例如,某些芳香化合物可以促进焦虑、压力和情绪改善。
生理效应:某些化学成分在人体内部起到抗炎、抗菌、保湿等作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保健品和护肤品都含有香料。
香料与环境除了对人体产生影响外,香料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例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许多香料含有VOCs,这些物质可以挥发到空气中,并导致空气污染。
VOCs是大气臭氧生成的前体之一,过量排放可能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和健康问题。
水污染:由于许多香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因此它们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并污染水源地。
食用香料化学成分2024

引言概述:食用香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它们不仅能够提升食物的口感和味道,还可以增添食物的香气。
食用香料的化学成分是决定其香味和药用价值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化学的角度解析食用香料的成分,并探讨它们在食物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挥发性化合物1. 挥发性化合物是食用香料中最关键的成分之一。
例如,香葱中的二甲基三硫醚能够给菜肴带来独特的蒜味,而柠檬中的柠檬醛则赋予食物清新的柠檬香。
这些化合物能够迅速挥发出来,在食物中形成强烈的香味。
2.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与植物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例如,大蒜中的二甲基二硫醚是由于大蒜组织中的酶的作用产生的。
另外,挥发性化合物也可以通过热处理来释放,例如,烹饪中高温的作用能够释放食材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3.食用香料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在烹调过程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它们能够使食物更加美味诱人,增加食欲。
此外,一些挥发性化合物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作用,有助于食物的保鲜和食品安全。
二、酚类化合物1. 酚类化合物是食用香料中常见的成分,如葱中的硫醇类物质。
这些化合物赋予食物特殊的味道和气味。
2. 酚类化合物在食物中起到了抗氧化的作用。
它们能够捕捉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保护食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3. 酚类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例如,茶叶中的儿茶素能够降低血脂和抗炎,对人体健康有益。
三、醛类化合物1. 食用香料中的醛类化合物如香蕉中的戊醛和苹果中的己醛,给食物带来了特殊的香气和味道。
2. 醛类化合物对人体味觉的刺激作用比较强烈,能够增强食物的风味。
同时,醛类化合物还具有杀菌作用,有助于保持食品的卫生和品质。
3. 饮食中适量摄入醛类化合物对健康是有益的,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不适,因此需要注意食用量的控制。
四、酯类化合物1. 酯类化合物是食用香料中常见的成分,如水果中的苹果酸乙酯和香草中的香草酸乙酯。
这些化合物赋予食物特殊的香味和味道。
2. 酯类化合物在食物中也起到了抗氧化的作用。
香料化学成分 ppt课件

PPT课件
5
阿拉伯商人在香料贸易中获得最大利益,几乎 独占市场。为防泄露香料来源,更向欧洲人瞎编故 事,制造神秘色彩:生姜和桂皮从尼罗河直接自天 堂浮载而来,由埃及渔夫在洪水中洒网捕获,使得 欧洲人一度相信,香料散发的香气从天堂飘到人间。
这些神秘传说及令人上瘾的香料,令欧洲人 对外面世界发生兴趣,另外,马可波罗的《东方见 闻录》也大力渲染东方的繁华,15世纪葡萄牙人和 西班牙人外出冒险,寻找“胡椒的故乡”——印度, 不小心发现“新大陆”,也间接造成后来的殖民地 扩张,打通香料之路。
一. 动物性天然香料
•麝香* •灵猫香* •海狸香* •龙涎香*
PPT课件
8
麝香的来源
麝,俗称獐子,亦称香獐或麝 鹿,为鹿科动物 。
麝香,为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PPT课件
9
麝香的来源
麝香囊中一种脂状的粉粒, 大小不一,有韧性,富油质。 散射异香,作用在于引诱雌麝。
PPT课件
10
麝香的香料作用
法1: 手性源的合成方法
利用手性源不对称反应合成光学活性的麝香酮, 就是利用光学纯的原料,经过构型保持的反应,使手 性进入产物中.
PPT课件
22
麝香酮的合成方法
例: 2000年,Vijayendra P. Kamat等 利用RCM反应从R-(+)一香茅醛出发制备R型麝香酮:
由脂肪酶催化甲基环十五1-醇制得 3- (R)-甲基环十五-1-醇, 然后氧化得到R型麝香酮.
O
O
CH2Cl2 Cl PCy3 Ph
Cl Ru
H2Pd,C MeLeabharlann HPCy3PPT课件
25
麝香酮的合成方法
法2: 手性助剂的不对称合成:
了解香料化学合成与天然提取

了解香料化学合成与天然提取香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可以用于食品、化妆品、香水等各个领域。
香料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人工香料,另一种是通过天然提取得到的天然香料。
本文将介绍香料化学合成与天然提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香料化学合成香料化学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合成香料分子的过程。
化学合成香料的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香料的成分和质量,同时可以大规模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香料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将简单的化合物转化为复杂的香料分子。
1. 香料化学合成的步骤香料化学合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反应设计、反应条件控制、分离纯化和质量检测。
首先,选择适合的原料,通常是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醛、酮、酸等。
然后,设计合适的反应路线和反应条件,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参数,使反应顺利进行。
接下来,通过分离纯化技术,将合成产物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出来,并去除杂质。
最后,通过质量检测手段,如气相色谱、质谱等,确保合成香料的纯度和质量。
2. 香料化学合成的应用香料化学合成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香水等领域。
在食品中,化学合成香料可以用于增加食品的香味和口感,提高食品的品质。
在化妆品中,化学合成香料可以用于调配各种香水、香皂、洗发水等产品,给人以愉悦的感官体验。
在香水中,化学合成香料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花香、果香、木香等不同风格的香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天然香料提取天然香料提取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香料分子的过程。
天然香料的优点是具有天然的香气和独特的风味,更符合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
天然香料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剂提取、蒸馏、萃取等技术,将香料分子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1. 天然香料提取的步骤天然香料提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提取方法选择、提取条件控制、分离纯化和质量检测。
首先,选择适合的原料,通常是一些具有香气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香料用作:利用香料植物进行薰香,并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使用;防腐;作为药物(祭祀供奉,防腐驱邪)
2、香料加工技术:水蒸气蒸馏技术(直接蒸馏、减压蒸馏,分为:干燥处理,浸泡处理,破碎处理,发酵处理),溶剂浸提技术,压榨法,吸附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分子蒸馏
3、天然香料分为:动物性香料(来源于植物及动物的腺体中,因其具有特有的天然香韵,远远优于合成香料。
只有四种。
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涎香。
)
植物性香料(野生香料植物、人工栽培的香料植物。
香料质量与植物品种、土壤、气候、采集时间、贮存方法和提取工艺有关。
)
4、合成香料分为:半合成香料:以精油为原料,先分离出单体,再进一步改造单体结构,制成其衍生物《注释:紫罗兰同合成实验》
全合成香料:以石油化工原料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目标产物
5、化工产品分为:A精细化工产品:是化学工业中用与通用化学品、大宗化学品(Heavy Chemicals)相区别的一个专业术语,指一些具有特定应用性能,合成工艺中,步骤繁多、反应复杂、产量少但产值高的产品。
特点:a,需要的技术指数较高;
b,研究、开发配方技术能左右产品的性能;
B通用化工产品:指一些应用范围广泛,生产中化工技术要求高、产量大的产品。
(包括三大合成材料:石油化工中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6、精细化工品分类(11类):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
7、三个概念:A精油:又称挥发油、芳香油,是从植物的含香部位采用物理方法从原料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特征香气的油状物
B浸膏:将新鲜芳香植物中的芳香成分萃取到挥发性溶剂中,回收溶剂后得到不含水分且保留原芳香植物香气的膏状物(高沸点、香气更饱满自然) C净油:用乙醇将浸膏轻微加热溶解和洗涤,合并溶解液与洗涤液,并在低温下冷冻过滤去除不溶物,滤液回收乙醇后得到的油状物。
8、香精:调和调配的香料香料:单一化合物
9、精油性质:挥发性,不稳定性(铝制容器,尽量装满,或者充入惰性气体进行
保护),具有一定香气特征(精油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烃类化合物和含氮、氧、硫杂原子的化合物。
)
10、精油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学结果分类:1、碳氢化合物香料(萜烯类化合物香料:基本的骨架为异戊二烯的聚合物)无环萜类,单环萜类,双环萜类(C8H5)n n=2.3.4
2、醇类香料化合物:气味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密切:
饱和脂肪醇:随C增加,香气增加,高级脂肪醇相反;
饱和至不饱和,香气增加;
一元醇至多元醇:香气下降
3、醚类化合物香料,
4、醛类化合物香料
5、酮类化合物香料
6、羧酸类化合物香料(大部分羧酸类化合物本身无宜人的芳香。
调香时,主要作为配香原料使用,可使主香原料的香气更加清香透发。
)
7、羧酸酯类化合物香料
8、内酯类化合物香料
9、含氮和含硫化合物香料
11、调香:将数种或几十种香料按一定的配比和加入顺序调和成具有某种香气或香型及一定用途的调和香料的过程。
香精:调和香料
12、香精根据香型分类:1、花香型香精2、水果型香精3、创意型香精
13、按香料的作用进行分类:1、主体香料(香精的香型主体,其香型必须与所要调配的香精香型相一致)2、和合香料((和香剂或协调剂)作用主要是用以调和各种成分的香气,突出主体香料香气,香型也应和主体香料的香型相同)3、修饰香料(补充香气上的某些不足或增添新的香韵,使香气更为柔和。
香型与主体香料的香型不同)4、定香香料((定向剂或保香剂)本身不易挥发,能抑制其他易挥发香料的挥发速度,使香精的香气特征或香型保持稳定持久)5、香花香料(增加天然感的香料,使香精的香气更接近天然花香。
主要用香花精油)6、醛类香料(用来增强香气的扩散性,加强头香)
14、按香料的挥发度和留香时间进行分类:头香,体香,尾香
15明确配制香精的香型和香气:
拟方——调配——闻香——加入产品中观察——修改——确定配方
16、在闻香精香料或香水时为什么一定要用闻香纸沾上香精香料或香水后再闻,而不能直接对着香精香料瓶口或喷出来闻?
答:那是因为闻香纸上沾了香精香料或香水后,再在空气中摆一摆,目的是让香精香料或香水中的酒精得以挥发,这时我们所闻到的味道才是香精香料或香水的中后味,而直接对着瓶口或刚从瓶子里喷出时的味道,是香精香料或香水的前味,一般香精香料或香水的前味会比较冲,因为这时候的酒精浓度是最高的,等到中后味出来的时候,酒精也挥发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比较好闻的香精香料或香水自己真正的味道
17、活性成分是洗涤剂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
洗涤活性成分是一类被称作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烷基苯磺酸钠,它作用就是减弱污渍与衣物间的附着力,在洗涤水流以及手搓或洗衣机的搅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使污渍脱离衣物,从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18、水蒸气蒸馏的基本原理:根据道尔顿定律,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汽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分饱和蒸气压(即分压)之和。
p总= p1 + p2 + …… + p i因此尽管各组分本身的沸点高于混合液的沸点,但当分压总和等于大气压时,液体混合物即开始沸腾并被蒸馏出来。
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或固态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1、某些沸点高的有机化合物,在常压蒸馏虽可与副产品分离,但易将其破坏;
2、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采用蒸馏、
萃取等方法都难于分离的
3、从较多固体反应物中分离出被吸附的液体
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不溶或难溶于水;
•共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在100℃左右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蒸汽压[至少
666.5~1333Pa(5~10mmHg)]
水蒸气蒸馏法优缺点:
在植物性天然香料生产中,水蒸气蒸馏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该方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产量大;
水蒸气蒸馏法不适合用于在沸水中主香成分容易溶解、水解或分解的植物原料。
一些娇嫩的鲜花不适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19、
m表示气相下该组分的质量M表示该组分物质摩尔质量p表示纯物质的蒸气压(优点:高温高压,可以降低水、油比,可以提高水汽蒸馏的效率。
缺点:高温高压有可能损坏精油的成分,成本较高。
)
20、天然香料生产中常用的水汽蒸馏方法:
根据产生蒸汽的热源不同分为:间接蒸汽直接蒸汽锅底直接热源
根据香料原料与水蒸气接触的方式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直接水汽蒸馏21、植物原料水汽蒸馏时的水散作用及影响水汽蒸馏效率的因素:
水散作用:水汽蒸馏时,精油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表,并从植物体表扩散到液相中的过程(水散作用会影响水汽蒸馏时的速度)
影响因素:温度升高,速度越快,一般水汽蒸馏取沸腾条件。
精油分子的大小,分子直径越大,速度越慢。
精油分子的极性,极性越大,速度越快。
溴苯和苯甲醛分别进行水汽蒸馏,其他条件相同,苯甲醛相对于溴苯更易被水蒸气带出。
溴苯的相对密度大,沉在水的底层,需克服透过水层的阻力;苯甲醛是浮在水的表面,可以直接与水蒸气混合而被蒸出。
22、蒸馏时的注意事项:1、蒸馏速度控制(每小时出液速度控制在釜体积的5%~10%)2、蒸馏时间控制3、馏出液的冷却与油水分离(尽量在低温下进行油水分离。
与水形成乳化现象的精油需要进行萃取)4、发酵蒸馏法
23、水汽蒸馏的实例——玫瑰花的水中蒸馏
24、浸提法的定义:浸提法是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将植物原料中的芳香成分浸取出来,使之溶解到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去溶剂的方法。
(主要生成浸膏和净油)
液-固提取过程:1、渗透2、溶解3、分配4、扩散
C1-两相平衡时精油成分在溶剂中的浓度
C- 两相平衡时精油成分在细胞原生质液中的浓度
25、从香料植物浸提芳香物质的总过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G=DAΔct
G-扩散出的精油数量A-用于扩散的表面积D-扩散系数Δc—浓度差t-时间
影响浸提的因素:1、加大浓度差Δc
2、增加接触面积
3、提高浸提温度
4、延长浸提时间
26、目前我国常用浸提溶剂有石油醚、乙醇、乙醚、苯、丙酮、二氯乙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