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S现场管理文献综述
5s管理的应用论文(2)

5s管理的应用论文(2)5s管理的应用论文篇3谈5S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5S管理概论(一)5S的起源和发展5S的起源5S源于日本已在日本流传200多年了。
其具体含义是指在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方法,也是一切现场管理的基础。
早在1955年日本的5S还处于一种家庭式的、针对地物提出了“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宣传口号。
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
后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出了口号了“清扫,清洁,修养”,也就是3S,从而使这个管理概念进一步拓展。
日本的5S著作到了1986年,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工厂管理5S模式的热潮。
5S管理模式也逐步得到了完善。
二、5S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而推行其他各种先进的现场管理方法和品质控制手法,如:TPM、TQC等,使产品的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日本作为制造业霸主的地位。
并在后来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逐渐在诸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今5S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现场管理模式,并带来了一股世界范围的5S热潮。
后来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出现了7S、10S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如下几个S:Save:节约;Safety:安全;Shiukanka:习惯化;Service:服务;Shikoku:坚持。
第二节5S的基本内容“5S”包括整理(SEIRI)、整顿清扫(SEIT0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因上述5个日文词汇的罗马拼音第一个字母均为“S”,故称之为5S。
一、整理“整理”是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
论企业如何运用5S进行现场管理[文献综述]
![论企业如何运用5S进行现场管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9862ac1336c1eb91b375d7c.pn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企业如何运用5S进行现场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前言部分现今社会,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而全球化、全方位的竞争也使我国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上趋与艰难被动的地位。
企业如果还只注重短期利益,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弱。
因此,企业要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持续挖掘内部潜力,树立竞争优势的关键管理途径,就是将目光投到企业的现场管理中来,而解决现场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5S活动。
5S管理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种现场管理方法,它包括五个项目即整理(SEIM)、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5S管理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它对日本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国际上的一些成功企业,如:IBM、戴尔、索尼等都普遍重视5S管理。
与国外企业普遍重视现场管理相比,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场状况是令人堪忧的。
如:工具、原材料、半成品等摆放杂乱无章、工人衣着不整、士气低落、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加强现场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一大途径,所以,企业家们应将目光放在生产现场的改善与管理上,以杜绝浪费、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该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借鉴各方的优秀资料成果,希望能为解决我国企业管理问题提供参考。
二、主体部分(一)国外关于企业现场管理5S应用相关研究(1)日本:早在1955年,日本的5S还处于一种家庭式的、针对地提出了“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宣传口号。
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
后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出了口号了。
清扫,清洁,修养”,也就是3S,从而使这个管理概念进一步拓展。
日本的质量管理大师今井通过对质量管理的分析和研究,最先提出了“5S”的概念,他把“5S”作为—种实实在在的管理模式,由于今井和其他一些著名学者的努力,形成了“5S”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使之发展成为现场管理中一种有效管理模式。
5S现场管理论文

5S现场管理论文介绍5S现场管理是一种以整顿、整理、清理、清洁、标准化为主要内容,以不断改进为目标的现场管理方法。
这种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应用。
通过实施5S现场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5S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实施方法整顿整顿是5S现场管理的第一步,即对现场进行分类,把不必要的物品清除掉,把常用的物品移动到离工作台最近的地方,把易腐烂物品放在冷藏设备中。
整理结束后,工作现场变得更加整洁,易于工作人员使用。
整理整理是5S现场管理的第二步,即对现场进行系统化的组织,确保所有设备和物品都按预定的标准存放。
这可以通过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来实现。
清理清理是5S现场管理的第三步,即对现场进行定期清洁。
清洁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卫生水平,还可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效率,减少设备维护成本。
清洁清洁是5S现场管理的第四步,即对现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维护。
其中包括对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对设备进行规范使用,以延长设备的寿命。
标准化标准化是5S现场管理的最后一步,即确保整个过程在设定的标准的基础上运行。
这可以通过建立标准作业流程、设备保养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来实现。
效果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施5S现场管理后,工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经过整顿、整理、清理、清洁和标准化后,减少了停机时间,设备效率得到了提高。
缩短了生产周期实施5S现场管理后,生产周期得到了缩短。
因为工作人员可以更快速地查找物品和工具,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停机时间。
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5S现场管理后,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
因为通过整理、清理和维护设备,设备寿命得到了延长,减少了设备更换和维护的费用。
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实施5S现场管理后,安全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整理、整顿、清洁工作现场,减少了人员受伤和设备故障的风险。
结论总之,5S现场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5S理现场管理论文

浅谈5S理论与现场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151-01摘要目前,5s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础,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场管理应该如何借助5s理论来进行优化还是中国企业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本论文对5s管理方法的内涵及关键要素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5s理论在现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5s 关键要素现场管理5s活动起源于日本,它的前身仅仅是日本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的管理模式。
5s管理是日本企业最独到、最成功的管理方式。
是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基础,它能够在生产现场中对人、机、料、法、环等五大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调整及有效的管理。
有效的运用5s管理理论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生产的安全性,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
一、5s的内涵及关键要素5s是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 (清洁)、shitsuke(素养)这5个单词,因为它们的首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5s。
1.整理:整理就是要明确的分开要与不要的东西,不要的东西处理掉。
它是进行现场管理的第一步。
整理是要对整个现场所有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工位器具、工装夹具、模具、设备、工艺文件及记录表单进行分类,不要的要坚决的处理掉,需要的要定置、定位挂牌标识。
整理的目的是:(1)增加现场作业面积,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2)库房占用率减少,有利产品周转;(3)物品寻找的时间减少、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2.整顿: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合理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整顿的关键是(1)科学地规划人的工作位置和工具设备的最佳摆放位置,使工人在工作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拿取到自己需要的工具;(2)使物品的摆放做到定置、定位、定量。
整顿的目的是:(1)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2)防止磕碰划伤,提高产品质量;(3)保障生产的安全。
5s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

5s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15s管理的概述整理是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物品进展分类管理,将施工现场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区分开来,将在施工现场不需要的物品清理出去,从而为建筑施工的顺利进展提供保障。
整顿是指根据施工所需物品的性质,对其进展分类放置,确保在使用这些物品时,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这些物品,整顿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清扫是对将施工现场垃圾、杂物等进展清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如果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立刻对其进展维修,清扫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施工现场的干净,因为在脏的环境中,施工人员的情绪会受到影响,这就有可能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来为施工人员创立一个干净的施工场所。
清洁是对整理、整顿、清扫等环节进展深入开展,并实现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在这个环节施工单位要保持施工现场时刻处于最正确状态,从根源上消除平安事故隐患,从而为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康提供保障,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素养是指对施工人员进展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展操作,在5s管理中,素养是最重要的一局部,只有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才能确保5s管理的顺利实现。
2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现状2.1施工单位对现场管理不太重视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将重心放在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本钱控制上面,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太重视,导致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施工单位,在对施工现场进展管理时,施工单位没有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不仅没有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反而造成资源浪费。
2.2缺乏完善的管理效果评价体系通过管理效果评价体系能对某种管理方法的效果、作用进展有效地评价,从而判断出这种管理方法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管理效果评价体系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效果评价体系,在对施工现场进展管理时,盲目的引用管理模式,从而对施工现场管理造成影响。
5s现场管理论文(5s现场管理论文):浅谈5S管理在办公电脑中的应用5篇

5s现场管理论文(5s现场管理论文):浅谈5S管理在办公电脑中的应用5篇第一篇:5s现场管理论文(5s现场管理论文):浅谈5S管理在办公电脑中的应用5s现场管理论文(5s现场管理论文):浅谈5S管理在办公电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是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但是在工作中,管理文件的不合理,造成工作效率严重下降,甚至丢失重要文件,无法挽回。
从造成这些危害的原因着手,简要介绍管理电脑文件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5S管理;办公电脑;应用引言5S起源于日本,是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现场生产管理方法,其目的是保证企业能够以最高效、最节约的方式生产。
为了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分析办公中遇到的问题,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制定防治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5S管理应用到办公电脑的文件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硬盘划分和文件架构建立的方法为了规范操作,系统一般应装在C盘,软件包和软件安装文件存放在D盘,文件放在E盘或者其他盘符。
重要文件一般不可放在桌面,如若系统出现问题,避免丢失。
文件管理的关键在于方便保存和迅速提取,所有的文件将通过文件夹分类组织,放在你最能方便找到的地方。
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分类管理,都应按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分为大大小小、多个层级的文件夹,建立合理的文件保存架构。
树形文件夹结构如图1。
5S管理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
2.1 整理整顿清扫整理:把有用与无用的文件分开,再把硬盘中不需要的文件清理掉。
①把有用的文件包括最近正在使用的软件,以及自己制作的文档、图片、视频录像等等;②把无用的文件识别出来并删除,其中不太好分辨的如确定不用的文件,不确定有什么用处的文件,均直接删除,在5S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没有标识的产品是不合格产品以垃圾处理。
既然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就毫不犹豫地删除。
某企业实施5S管理中的问题初探[文献综述]
![某企业实施5S管理中的问题初探[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ac3d3cf2e3f5727a4e9627c.png)
文献综述前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体。
这些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多,而其中家族企业又占了很大的比例,一些企业决策基本上是老板说了算,缺少一整套科学、合理及有很强可操作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企业对于管理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包括:一是重改革,轻管理。
有些企业认为,只要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水平就可以自然提高;二是重建制度,轻抓落实。
多数企业都注意完善规章制度,但有的满足于上墙入柜,有章不循,落实不力,管理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随意性;三是重传统管理办法的使用,有的企业认为,老办法好使,新办法难用,管理主要靠经验。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采用5S 管理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据记载是在1955年(日本昭和30年代)由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提出“安全始于整理、整顿而终于整理、整顿”其后因需求及水准提升并增加清扫、清洁、素养成为目前的5S,目的在于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各为“S”开头,因此简称“5S”。
一、正文Kodama( 1959)提出: 身在日本容易通过视觉的方法,融合5S使另一个日本的生活变得更加好。
Osada(1989) 提出:理解5S是细致而根深蒂固的在日本,因为它源于一种途径,也就是把它看作是人生智慧,天天练习。
Osada(1991)所指的5S的全面质量环境认为 5S是一个系统,通过维持有秩序的工作场所和利用视觉线索来达到更一致的经营业绩和优化生产力和提高质量。
在实践中5S的目的是嵌入到工作场所的组织,整洁,清洁,标准化和纪律的价值观基本上,它通常是第一个由企业实施精益方法。
De Mente( 1994) 所指因为这个5S创立很容易包括在管理实践和成本效益最大化,导致两效率和效果。
当理解和发达的上下文里面不管组织大小或类型、5S可以用来进行在很多环境下改进活动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和工作场所。
5s管理在现场管理论文

5s管理在现场管理论文“5S”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源自日本,后被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运作,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5s管理在现场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5s管理在现场管理论文篇一5S现场管理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摘要:根据5S现场管理法的原则,对工程建设项目过程管理中的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和整理,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人员士气,从而达到工程品质优良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目的关键词:5S现场管理法;工程;项目管理;运用1.引言“5S”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源自日本,后被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运作,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
其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由于日文发音的第一个字母均为“S”,所以统称为“5S”。
在生产企业大力推行“5S”管理,能激发企业管理潜能,培养出员工良好的工作作风,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5S的定义与目的2.1 1S-整理(Seiri)整理的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
整理的目的:① 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② 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③ 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④ 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⑤ 有利于减少材料库存量,节约资金;⑥ 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整理的意义: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
对于施工现场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以及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基于某企业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200 年月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关于5S现场管理文献综述学生:指导老师:摘要:5S管理起源于日本,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都是以“S”开头的,所以简称“5S”,5S最初在日本企业中推广,随后美国及欧美企业继续发展,近几年,5S在中国的发展日益迅速,相关思想及讨论也逐渐涌现出来,本文主要针对5S的定义、运用和现状这几部分内容将有关学者的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关键词: 5S管理;概念;特点;应用状况;实施;Abstract:5S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applied in the fieldwork management. This paper studies 5S management’s de 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in theory in a thorough way; and indicates the wrong definitions or action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5S management in Chinese enterprises in practice with an impersonal remark and how to implement it effectively, which will hav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Chinese enterprises.Key words: 5S management;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 status; implementation;5S是随着企业日益规范化、操作日益标准化而产生的管理方法,通过寻找一套最合理的布局和操作方法,并且建立维护体系来保证企业的规范生产。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键词为“5S”的文献,从1979年至今,共有976篇,其中2005年后的文献有603篇,这些文件主要从5S在各类企业的实践出发,阐述了5S的具体应用的方法、经验和困惑,因此容易看出,5S是一个来自于实践并且必须回归于实践的管理体系,但目前来说,对于5S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少。
1 5S现场管理的定义至今,5S管理体系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工业界的定义也较为统一,5S分别是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 个词的缩写。
1.1整理(Seiri)一般来说,5S管理实施过程中,整理是最基础,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步骤,整理如果没有做好,后期的工作即使做好了,也不能算是较好地完成了5S。
王坚在《浅谈5S 现场管理和CI 持续改进》[5]提到,整理,即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工作场所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要放置。
目的是将“空间”腾出来, 减少厂房、场所和存放设施方面的浪费。
1.2整顿(Seition)《什么是5S管理》[5]中提到,整顿,就是留下的东西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摆放整齐,明确数量,加以标示。
1.3清扫(Seiso)清扫不仅是打扫,更是检查的方法,是日常维护中最重要的一步。
王坚在《浅淡5S现场管理和CI持续改进》中提到,清扫,即清除现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再发生。
其目的是保持现场干净明亮,进行根源分析杜绝因此造成的品质缺陷。
《什么是5S管理》中也说到,清扫,就是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1.4清洁(Seiketsu)清洁则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马建英在《基于“5S”的企业现场管理探讨》[5]中详细说到,清洁是前三项的坚持和深入,对前三项的维持结果就是清洁。
但也包括对人身有害的油污、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根除。
安全无灾害就是清洁的结果。
通过清洁,使现场环境变好,员工能够愉快地工作,消除发生灾害的根源。
“1S”、“2S”、“3S”是短期行为,可以一鼓作气,做出成绩,但这些只是“5S”的起步。
许多企业在学习“5S”后,进行整理、整顿、清扫,可过了一段时间,现场又回复到原来的混乱状态。
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一套明确的系统,以维持及长期实行前面三个阶段的成果。
为促使“5S”活动经常化,企业应将“5S”各方面要求制度化,促进现场的持续改善,避免“5S”标准起步过高造成员工的畏难或抵触情绪,同时,还要避免“5S”标准一成不变流于形式。
1.5素养(Shitsuke)素养是5S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以完成的一步,常常体现除了一个优质企业和一个普通的企业的差距,是要在前面四项完成后,逐渐在公司每个成员心中形成的。
王坚在《浅淡5S现场管理和CI持续改进》中提到,素养,即人人依规定行事,工作的每一分钟/ 每一环节都具备良好的思维方法。
以提升“人的品质”,使每一个人成为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优秀管理者和员工。
素养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家养成能遵守所规定的事的习惯5S之间相互关系图5S 管理的目的图示2、5S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5S归根结底是一个来自于企业的系统,因此在学习它之后,势必需要将其运用到企业实践之中,就目前的文献来看,确实大多数学者对于5S的研究是基于企业实践之上的,而无一例外的是,对于成功实施了5S的企业,都从5S上得到了实际的益处。
2.1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刘伟,安志芳在《浅析工程机械中小企业5s现场管理》中提到,5S有许多作用,其中就包含以下两点:1)改善零件在库周转率需要时能立即取出有用的物品,供需之间物流通畅,就可以减少物品在库滞留的时间。
5)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一个企业通过推行5S,它就能极大地减少人员、设备、场所、时间等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2安全保障作用5S对于现场的改造使得现场变得比以前更加清晰和可视化,任何安全上的隐患转变为安全事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每天的清扫工作,任何问题都难以保持这样一段时间,在此之前,5S工作就已经确保隐患的排除了。
永场在《大庆石化5S 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中说到,大庆石化公司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当前安全环保、生产受控、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工作要求,开展强化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员工素养的“5S”现场管理,进一步做好冬季安全文明生产,努力实现公司137 套大型炼化生产装置安全、平稳、绿色生产。
刘伟,安志芳在《浅析工程机械中小企业5s现场管理》中也提到,整理、整顿、清扫,必须做到储存明确,工作场所内都应保持宽敞、明亮,通道畅通,生产有条不紊,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就会相应减少。
2.3改善企业文化5S一旦形成体系,即“素养”完成后,企业每个人都会形成良好的维护意识,这将会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即一个优质的企业现场文化。
孙磊在《5S管理提升班组文化品味》[5]中说到,5S的实施,使得企业员工能把5S的每一条时常记在心中,员工积极加入了5S的管理行列当中。
刘伟,安志芳在《浅析工程机械中小企业5s现场管理》中也提到,整齐、整洁的工作环境,容易吸引用户,让用户心情舒畅,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威望。
2.4形成标准流程这是5S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标准的操作流程使得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所有的行为有理可以依据,是一个有着良好管理的企业所必须的。
王爱娥在《5S现场管理助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说到,,农药在生产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企业要根据工艺流程,将5S 管理标准具体化,使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能自觉遵守。
生农生化公司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制定了5S 管理操作性强的标准。
3、5S推行的常见问题5S在实践中,由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资源关系,常常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但目前学者对于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较少。
以下简述了一些常见的现场实践问题。
3.1员工对5 S 概念的理解不正确5S并非一个容易马上理解的概念,5S往往只被推行了整理和清扫,却没有让5S的维护持续下去,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这只是一次大扫除,而不能形成规范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李杨、韩晨华、王海涛、潘子龙和闫傒在《我国企业推行5S 的问题与解决之道》[2]中提到,理念的高低也就决定了5S 推行水平的高低。
如果大家都认为5 S 只是大扫除,那5S 就连大扫除都不如。
造成这种理念上的错误的原因有两个:(1)咨询老师的5S 水平。
“我有一桶水才能给人一杯水”如果咨询老师自己对5S 的理解就不是最高水平,那企业是不可能有高水平理解的。
(2)培训和宣传的水平。
企业在推行5S 前都会进行各级人员的培训。
那么培训做的怎样, 是否各级人员都正确的理解了他们该理解的5S呢?国内很多企业在培训评估这一块都做的不好。
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员工的培训结果是否达到了他们的期望值。
卢惊涛、向佐春在《我国企业实施5S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5]也同样提及,有些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在内把5S等同于大扫除日.不错.5S有很多内容与大扫除相似,使现场环境变得干净、整洁等.但更重要的作用是能提高员工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大利润。
这些效果并不是人们都认识到的。
3.2人员等资源的不匹配5S的实施除了完好的知识体系之外,必要的资源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是5S成功实施的保证,也是许多企业5S无法实施的瓶颈所在。
李杨、韩晨华、王海涛、潘子龙和闫傒在《我国企业推行5S 的问题与解决之道》[9]中提到,5S 岗位人员安排不合理。
这包括两方面: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
从岗位设置上讲:很多企业的5S 专职人员都是现场检查员, 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到现场检查。
这也使5S 的推行水平停留在生产现场的维持上很难有提高。
现场检查人员是5 S 推行基础的基础。
但对致力于推行高水平5S 的企业来讲还不够。
从人员能力上讲: 现场检查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到现场检查并汇总检查情况。
所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最重要的。
如果选一个“老好人”类型的人来做这个工作。
就很难维持住公司的5S 水平。
结语5S管理是近几年中国企业努力学习的管理思想之一,它的精华在于不仅仅一次地实施,而是确保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能够一直地持续下去,并最终形成一种在员工内心中的“素养”,许多学者在研究文献中都提到了,成功的5S可以带领企业走向一个高效率,低浪费并且清晰干净的工作环境,正是由于越来越多人认识到,5S可以通过低投入换来高绩效,5S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吸收并且实施。
虽然有众多的文献研究5S现场管理,但不可忽视的是,5S在中国企业的推广仍然困难重重,不仅有企业环境的因素,还有管理人员自身对5S的理解情况造成的推广困难和员工被培训的程度造成的接受苦难,这是5S在中国企业推广接下来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积极认真地思考,寻求一个完整并且符合中国企业现状的培训推广机制,这才能使得5S在中国得到成功地推广,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