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专家直播课件】语文阅读新思路 高三语文复习 2021高考预测与备考方略—舒迟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方案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方案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方案2.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3.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和复效率。

4.加强集体研究,更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高考升学作出较大贡献。

5.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类指导,优化训练,提高复效率和学生的应考能力。

四、工作重点1.针对新高考改革,认真研究近三年全国课标卷和山东卷,明确考查方向和命题走向,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强化语文教师的新课改意识,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4.加强集体研究,更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高考升学作出较大贡献。

5.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类指导,优化训练,提高复效率和学生的应考能力。

五、工作措施1.针对新高考改革,教师应认真研究近三年全国课标卷和山东卷,明确考查方向和命题走向,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3.强化语文教师的新课改意识,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互动教学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集体研究,更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高考升学作出较大贡献。

教师应加强沟通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更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5.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类指导,优化训练,提高复效率和学生的应考能力。

教师应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类指导、个性化辅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和复效率。

同时,通过家长会、班会等形式,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研究。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PPT课件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PPT课件
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
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 课堂40分钟的作用。一是上好微专题课。春节前后,一轮复习进入后期,学生 不会的知识点逐步浮出水面。这些薄弱知识点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二 轮复习的效果。高三年级要围绕浮现出来的问题,上好微专题或微微专题课, 针对某一个点或几个点精讲、讲透,触类旁通。微专题课怎么上?可以针对学 生不会的问题,每节课重点解决1-2个知识点,专题强调,专点训练,不贪多, 顺一个点“追祖宗八代”,剖析透!微微专题,则更精、更准、更小、更有效,可 以一节课只讲一道题,但是要把这一道题挖深、挖透,讲透一个会一类,做会 一题能举一反三。
2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2、古代诗文阅读 3、现代文阅读 4、写作。
3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高考语文对这一部分的总要求是:“识记 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
一是“识记”知识。所谓“识记”就是在理
解的基础上记忆;语言知识中,最基本的是字
的形、音、义以及常用词语的含义。
二是“掌握”技能。所谓“一定”,是指最
20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有:壮志未酬、报国无 门、闺中怨恨、念远思 家、忠贞爱国等。
21
模式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 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 言力求优美。步骤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 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步骤三:分析 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

高三语文复习2021高考预测与备考方略(共44张ppt)

高三语文复习2021高考预测与备考方略(共44张ppt)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 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 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 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 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信息的筛选、概括和推 断
信息的整合、概括
文意理解 艺术鉴赏 文意理解(局部) 特色鉴赏(整体)
断句 文学文化常识
文意理解 文句翻译 文意理解 诗意理解和特色鉴赏 艺术鉴赏 背诵篇目默写 标点符号辨析
修辞赏析
句子衔接连贯 文字压缩(信息概括)
写作表达
分值
3
3
3 19
4
6
3
3 4
16
6
3
3
3 20
8
3
3 6
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 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有利 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一个难以操控、 可预见性低的课题
以一带多
2019全国卷Ⅰ: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 的方法
纸张寿命和温度、 湿度的关系表
毛里求斯档案文件 的去酸与修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和现代文阅读Ⅱ
试卷 题目数量
全国卷Ⅰ
3
山东卷
4
题目类型 1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 2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
➢ 艺术形式的鉴赏
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记叙、议论
描写的表现手法:正面、侧面、工笔、白描、想象、烘托、虚实/远近/视听/
表 动静/俯仰结合等
现 抒情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物/史/事抒情)

2021年高考语文高分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2021年高考语文高分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2021/11/15
2021/11/15



树 人




修Leabharlann 逻文2021/11/15
厚植家国情怀 关注使命担当
正 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五育并举
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的有机融入 思考国家未来,关注人类命运 传承文化底色,发扬奋斗精神 取材多元全面,体现全人理念
凸显学科关键能力 尊重语文学科特点 强调思辨能力考察
结构稳定
顺序、赋分无变化

步 推
稳 内容稳定
考察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

难度稳定
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2021/11/15

学 阅读
理解

信息
语言

整理 关 键 表达


应用
能 力辩证 思维
2021/11/15
写作批判性
思维
(一)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融入新的改革理念,积极探 索新的路径。
改革着力点: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 能,突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重视题目的情境化设 计。
2. 作文题目贴近生活、以小见大,引导学生感悟人生、 发现自我。如全国Ⅲ卷的“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全国新高 考Ⅱ卷的“带你走近____”,北京卷的“一条信息”,上海 卷的“转折”等。
近年来中学教育对于历史和古典文学的重视,充分体 现在高考作文中。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表示,全国Ⅰ卷作文 题“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 共成霸业的历史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让学 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
同时,今年不少题目考查内容不局限于材料事实本身,而 是重在考查思维方式。如全国Ⅰ卷的“历史人物评说”,“面对 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设置议题,要求考生参照现实,以联 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思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重点考查是否“读懂”
【2015年北京卷】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 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 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 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山东卷——现代文阅读Ⅰ:“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对象”(两篇文章)
注意:多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多文本阅读
➢ பைடு நூலகம்文本阅读的特征
主题:各个文本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潜在的主题。
文体:课本教材以文学类文本为主,试题以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为主。
内容:互为补充、互相印证、各有冲突、以一带多。
6
3
3 3
19
10
3 6
9
66
3
3
3 20
6
5
60 60
题类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默写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
山东卷(全国新卷Ⅰ)情况统计
选文内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对象
(两篇论述类文本)
建水记(之四)(于坚,散文)
明史·左光斗传(人物传记)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五律) 侍坐、一剪梅、菩萨蛮 散文片段 电子书阅读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题
关系类型
试题举例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互为补充
2020全国卷Ⅰ: 中国历史地理学
学科的发展基础和前 景
学科的研究对象
--
互相印证
2019全国卷Ⅱ: 中国桥梁的科技成就
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对 人才的培养和锻炼
港珠澳大桥体现的 科技实力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 程的信息化水平
各有冲突
2018北京卷: 生物多样性和城市化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无情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题型
选择题
主观题 主观题 选择题 选择题 主观题 主观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主观题 主观题 选择题 主观题 主观题 选择题
主观题
写作题
能力考查
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 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有利 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一个难以操控、 可预见性低的课题
以一带多
2019全国卷Ⅰ: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 的方法
纸张寿命和温度、 湿度的关系表
毛里求斯档案文件 的去酸与修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和现代文阅读Ⅱ
试卷 题目数量
全国卷Ⅰ
3
山东卷
4
题目类型 1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 2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
全国卷:《宋史·苏轼传》 山东卷:《明史·左光斗传》 三个选择题:断句、文学文化常识、文意理解 翻译题:两个句子,10分减为8分(【2020年山东卷】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 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新增主观题:对原文内容的简单理解
注意:对文言文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文言文阅读主观题
注意:诗歌艺术形式的鉴赏需要加强复习;诗歌形式除了律诗,其他的形 式也需要有所关注。(北京、天津、浙江出现过古体诗、词、曲的考查)
➢ 诗歌体裁
诗歌体裁
四言诗(风体诗)
古体诗 (唐以前)
骚体诗 乐府诗

五言、七言古诗
近体诗
律诗(五律、七律)
(今体诗、格律诗, 绝句(五绝、七绝)
唐以后产生) 长律等
小令
2021高考预测与备考方略
舒迟
内容提要
一 从新高考看题型的变化 二 从新课标看能力的考查 三 从新形势看高三的复习
一 从新高考看题型的变化
2020年高考试卷类型(10套试卷)
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 全国卷Ⅱ: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
13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七律)
14 15
离骚、琵琶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6
17
中国的篆刻艺术
18
19
有氧运动的作用
20
中国航天日公布“天问一号”
21
选择题
主观题 选择题 主观题 主观题
选择题
主观题
写作
根据材料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事迹, 在读书会中交流发言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22 写作题
(六)作文
➢全国卷:强调情境性,注意对材料的准确把握,任务驱动型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 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 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 “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 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 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山东卷:关注当下时代热点,贴近社会现实,发挥空间大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 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14.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
①平公曰:“善。”②国人称善焉。③孔子闻之曰:“善哉!”(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试卷 题目数量
全国卷Ⅰ
2
山东卷
2
题目类型 1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 1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
选择题: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大题分值 9 9
主观题:诗歌内容的理解考查为主,山东卷有了对诗歌艺术形式的鉴赏。 (“随文设题”?【2020年山东卷】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 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8字以内

中调
59-90字
长调
91字以外
小令
单片只曲

套数
两个以上的只曲连缀
作品举例 《卫风·氓》(《诗经》) 《离骚》(屈原)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登高》(杜甫)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 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 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 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 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 艺术形式的鉴赏
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记叙、议论
描写的表现手法:正面、侧面、工笔、白描、想象、烘托、虚实/远近/视听/
表 动静/俯仰结合等
现 抒情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物/史/事抒情)
表达形式
手 法
记叙的表现手法:正叙、倒叙、补叙、预叙、插叙等
议论的表现手法:道理、事例、引用、类比、正反等
• 诗歌注重外在意象的塑造、意境的创设,语言的多重理解等;戏剧注重矛盾冲 突的设置、人物对话的设计等。
• 不同文体的异同:外在呈现形式不同,但都指向文章的内在主题。
(三)文言文阅读
试卷 全国卷Ⅰ 山东卷
题目数量 4 5
题目类型 3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翻译)
3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
大题分值 19 20
安徽、江西、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 疆、西藏(17)
全国卷(以全国卷Ⅰ为例)和全国新高考卷(以山东卷为例)的比较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现代文阅读Ⅰ
试卷 题目数量
全国卷Ⅰ
6
山东卷
5
题目类型 5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 3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
大题分值 21 19
全国卷——论述类文本:《“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实用类文本:“中国的新基建建设”(三篇报道)
陕西、重庆 全国卷Ⅲ: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全国新高考卷Ⅰ:山东 全国新高考卷Ⅱ:海南 自主命题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
2021年,高考改革进行时
2017年:浙江、上海(2) 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 2021年: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福建、广东(8) 2021年仍然保持原有高考政策: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南、
全国卷Ⅰ情况统计
题类 论述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文内容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汤一介)
中国的“新基建”建设(三篇报道) 越野滑雪(海明威,小说)
题号 题型
1
2
3 选择题
4
5
6 主观题
7 选择题
8 9
主观题
文言文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默写
语言文字运用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