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和意义共6页文档
举例阐述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

举例阐述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多倍体育种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育种技术,通过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倍性来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和经济价值。
它在农业、园艺和畜牧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举例阐述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和方法。
让我们了解一下多倍体育种的应用目的。
多倍体育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倍性,实现对性状的改良和遗传多样性的增加。
通过增加基因组的倍性,可以使植物或动物拥有更多的染色体,从而增加其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这可以改善其农艺性状,提高产量、抗病性、耐逆性等特性。
多倍体育种还可以用于育种优良特性携带者的快速繁殖,以提高其商业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多倍体育种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个例子是小麦的多倍体育种。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主要品种往往存在某些缺陷,比如抗性差、耐旱性差等。
通过多倍体育种,可以通过引入两性合子的制备和杂交等技术,生成多倍体小麦。
多倍体小麦的产量和抗性往往比常规小麦更高,同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和产量稳定。
这对于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花卉育种中常常使用多倍体育种技术。
通过使花卉的倍性提高,可以增加花朵的大小、色彩的鲜艳度和耐旱性。
这使得花卉更具市场竞争力,更受消费者青睐。
另一个例子是葡萄栽培中的多倍体育种。
通过使葡萄的倍性增加,可以提高葡萄的糖度和果实的大小,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这对于葡萄酒产业和水果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多倍体育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自然倍性、化学处理和基因工程等技术。
其中,化学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向植物或动物处理特定的化学物质,如植物激素或化学诱变剂,可以诱发其细胞或组织的多倍化。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操作成本相对较低。
基因工程也被广泛应用于多倍体育种中。
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或突变体,可以实现对目标物种倍性的调控。
多倍体在植物中的进化意义

多倍体在植物中的进化意义哎呀,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多倍体在植物里有多神奇吗?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话题!先来说说什么是多倍体吧。
就好像我们有双胞胎、三胞胎一样,植物细胞里的染色体也会有多个“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这就形成了多倍体。
比如说普通的小麦,本来只有一套染色体,但是后来变成了多倍体,这让它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
这就好比一个小朋友本来只能玩一种游戏,突然学会了好多种游戏,那他是不是就能在不同的场合都玩得很开心啦?多倍体对植物的进化意义可大着呢!你们想想,植物的世界可不比我们人类的世界简单。
它们要面对各种恶劣的环境,像是狂风暴雨、干旱少雨,还有病虫害的侵袭。
多倍体的植物就像是穿上了超级坚固的铠甲。
有一次,我在花园里看到两株差不多的花,一株是正常的,一株是多倍体的。
遇到了一场大雨之后,正常的那株被打得七零八落,而多倍体的那株依然昂首挺胸。
这不就说明了多倍体的植物更厉害吗?还有啊,多倍体让植物的基因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就好像我们的书包里多了好多不同的文具,能应对各种学习任务一样,植物有了更多的基因,就能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我曾经问过老师:“为什么多倍体这么重要呀?”老师笑着说:“你想想,如果植物都没有多倍体这个‘法宝’,那它们能像现在这样遍布世界各地吗?”我摇摇头,心想:对啊,如果没有多倍体,植物可能早就被大自然淘汰啦!多倍体还能让植物产生新的品种。
就像我们做手工,把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能做出全新的作品。
多倍体的植物也是这样,创造出了各种各样新奇的模样。
所以说,多倍体对于植物的进化简直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植物的秘密武器,帮助植物在大自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
小伙伴们,你们说是不是呀?。
多倍体育种的应用

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生科0902学号:xxxxxxx姓名:xxxxxxx多倍体育种的应用陈静芳(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多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因为多倍体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多倍体育种被广泛的应用。
同时,我国也有一些名贵的药用植物濒临灭绝,而多倍体育种可以有效的保留这些物种。
Abstract:Polyploid breed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plant breeding, because polyploid plant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olyploidy breed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Meanwhile, China also has a number of valuable medicinal plants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and polyploid breeding can effectively keep these species.关键词:多倍体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多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
如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倍体植物非常常见,我们吃的蔬菜,观赏的植物,甚至吃的药多有可能是多倍体。
(一)果蔬1、多倍体果蔬的特征:(1)多倍体营养器官的“巨大性”由于染色体的加倍,在多倍体多数蔬菜作物可利用多倍体的巨大性、无籽性、营养成份含量高及抗逆性强等优异特性,其利用不受多倍体的低育或不育的影响,只有少数以种子及部分以果实为食的果蔬多倍体的利用受到低育性的限制遥。
(2)多倍体的“无籽性”因多倍体的染色体组奇数加倍后,致使其后代遗传达到严重的不平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形成正常配子。
所以多倍体的育性下降,尤其表现在奇数多倍体。
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果蔬的无籽化生产。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

L i n y e y u a n y i多倍体在自然条件下极为常见,将其应用于园艺作物的育种环节,可以提升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其应用优势非常明显,将其作为重要的育种方法,能够促进我国园艺产业的进步。
一、多倍体的特征与特性多倍体育种可以促进作物的增产增收,常用于培育大型果实领域,或者是培育营养成分较高的果实中,如育种蔬菜作物,由于四倍体蔬菜的经济优势要比二倍体蔬菜的优势更高,以番茄为例,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含量更丰富,并且生长态势比较好,与二倍体番茄相比,四倍体番茄的抗病能力较强。
多倍体在葫芦科的蔬菜育种中还会体现出其他特点,如无籽特性,产量也会随之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多倍体具有不可孕性,所培育出的果实或是无籽,或是少籽,如三倍体的无籽西瓜就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品种,含糖量非常高而且抗逆性较强,适合在多种土壤中生长。
二、多倍体的产生途径1、自然产生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多倍体植物,或是由于染色体加倍,或是由于染色体未减数。
若是染色体加倍,则至少要增加四倍的细胞或组织,可以由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自发生成,未减数则是因为该条件下的雌雄胚子结合,那么就可以得到奇数的倍体,有时也可以得到偶数的倍体。
2、人工产生不仅可以自然条件下可以产生多倍体,在人工诱导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多倍体,如物理诱导方式与化学诱导方式,就是常见的人工诱导方式。
物理诱导方式包括温度刺激、机械创伤等,或者离心力、X 射线,都可能引发多倍体。
另外,在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中,离体组织的培养试验可以得出多倍体,能够有效的提升多倍体的产生频率,实验中的离体材料可以选择愈伤组织,但关于处理的浓度与时间尚未得出有效的结论,需要在实验中逐步观察和研究。
二、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1、果树中的应用果树的多倍体情况较为常见,无论是果树的果实,还是种子,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即使是在正常生长的状态下,果树也可能会出现多倍体,果实非常饱满,产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植物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和意义

植物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和意义2010-08-29 09:11:08| 分类:生物技术|举一个物种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的恒定性是这个种的重要特征。
我们把二倍体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当生物体内细胞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者,称为多倍体。
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植物自然演化地位的提高,多倍体所占比例增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然界中,多倍体在裸子植物中占物种的13%,在单子叶植物中占42.8%,在双子叶植物中占68.6%,即显花植物中约有一半的物种是通过多倍体途径形成的次生种,其中有些是在一个属内存在着不同倍数的种,有些是在同一种内存在着不同倍数的品种。
遗传学上把一个属内不同种的染色体按某一基数而倍增的现象称为染色体倍数性系列,或多倍体系列。
处在倍数性系列上的植物,因其基因剂量存在差异、所以各有相异的表型,它们在细胞染色体尚未数清以前,就早已为形态分类学家区分为不同的种群。
多倍体(polyploid)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显著特征。
一般所讲的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组的数目在3(3n)或3以上(>3n)的个体、居群和种,如3倍体(3n)、4倍体(4n)、5倍体(5n)等都是多倍体。
多倍体的种类,根据产生方法分为:天然多倍体(natural polyploid)和人工多倍体(artificial polyploid);根据染色体来源分为同源多倍体(homologous polyploid),增加的染色体来源于同一物种和异源多倍体(heterologous polyploid),增加的染色体来源于不同的物种或不同的属;根据染色体数目分为三倍体(triploid)、四倍体(tetraploid)、六倍体(hexaploid)、八倍体(octoploid),以此类推。
植物界中多倍体极为常见,藻类和真菌中都掌握了存在多倍体的例证。
在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53%是多倍体,蕨类植物约97%是多倍体,裸子植物约5%是多倍体,被子植物约70%是多倍体。
举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

举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举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目前,多倍体育种技术在植物育种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成多倍体,即使是在同一个物种内,也可以增加基因组的数量。
这项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改善植物的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能力,并提供对病害和胁迫的抵抗力。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多倍体育种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改善作物产量和品质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的染色体数量,使作物在某些性状上发生改变,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小麦育种中,应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小麦中淀粉含量,使其更适合面粉和面包的生产。
多倍体育种还可以调整作物的奇偶性,使其具备较好的自交保持能力,提高自交系和杂交优势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二、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使植物增加基因组的数量,从而增强其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
举个例子,种植在盐碱土地上的水稻常常受到高盐胁迫的影响,导致产量严重下降。
然而,通过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水稻的染色体数量,提高其耐盐能力,使其在盐碱地上生长良好。
这样的改良品种不仅能够增加盐碱地的利用率,还可以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植物基因组的数量,进而增强其抗病和抗虫能力。
在番茄育种中,通过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番茄中抗病基因的拷贝数,提高番茄对蔓剧病和其他病害的抵抗力。
多倍体育种还可以改变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使其对昆虫的攻击具有更好的抵抗力,提高抗虫性。
这些抗病性和抗虫性的改良品种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体细胞胚胎切割法、花器官培养法、染色体重组法等实现。
其中,体细胞胚胎切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切割植物的体细胞胚胎,使其形成多倍体植株。
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与多倍体育种相结合,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特定基因导入多倍体植株,进一步改良其性状。
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随着人类不断发展和探索,植物多倍体育种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
多倍体植物是指其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二倍数的两倍或两倍以上,常见的有三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八倍体等。
相对于单倍体或二倍体植物,多倍体植物具有更大的细胞和器官、更高的光合效率、更高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等独特的特点。
在生产和育种上,多倍体植物也表现出了许多优势。
植物多倍体育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主要是利用自然或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进行育种。
然而,这种方法效果不稳定、效率低且操作困难,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植物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多倍体植物的应用、多倍体植物的产生方式、多倍体植物的基因调控机制。
一、多倍体植物的应用多倍体植物具有更高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对于生物药物、香料、色素及其它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利用八倍体油菜籽中芥酸的含量高于二倍体的特点,可以制备出高品质的油菜籽油和脂肪酸。
此外,多倍体植物的营养更加丰富,对于育种中改良农作物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比如,多倍体小麦不仅重量更大、单株籽粒数增多,而且蛋白质含量也更高。
二、多倍体植物的产生方式1. 自然多倍体植物产生:自然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一般是由于染色体分离不完全而引起的,或由于雄配子多倍化的缘故。
不过,自然多倍体植物的产生率很低,而且不能预测和控制,因此其在实际育种中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2. 化学方法诱导多倍体植物产生:另一种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是化学方法。
通过处理植株根系的化学物质,使得植物的细胞分裂出现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从而形成多倍体植株。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产生的多倍体植株繁殖能力有限,只有性繁殖,用于育种的耗时较长。
3. 细胞培养诱导多倍体植物产生:植物多倍体育种中,细胞培养诱导多倍体植物是最为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多倍体育种是一种通过人工诱导或自然杂交等方式,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方法。
在园艺作物中,多倍体育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作物品种的改良、病虫害防治及花卉、果树等的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在植物学和农业领域,多倍体育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作物。
例如,通过对马铃薯、小麦和水稻等作物的多倍体育种,成功地获得了抗病、抗逆、高产的新品种。
然而,多倍体育种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技术难度大、育种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等。
多倍体育种技术包括诱导、杂交和自交等操作步骤。
诱导是指在细胞分裂时期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促进染色体数目加倍。
杂交是指将不同品种的染色体组进行结合,以实现基因重组和优势互补。
自交是指让亲本植株自行交配,以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后代。
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因作物和育种目标而异。
作物品种的改良:通过多倍体育种,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大果、高产、抗病、抗逆等。
这些新品种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多倍体育种可以获得具有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从而有效地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花卉、果树等的栽培:多倍体育种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花卉、果树新品种,如大花、重瓣、多季开花、高产、抗病等。
这些新品种可以显著提高观赏价值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多倍体育种将更加注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更为精细和高效的育种。
随着人们对园艺作物品质和种类需求的不断提高,多倍体育种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多样化,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尽管该领域仍存在一些技术和应用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和意义2019-08-29 09:11:08| 分类:生物技术|举
一个物种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的恒定性是这个种的重要特征。
我们把二倍体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当生物体内细胞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者,称为多倍体。
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植物自然演化地位的提高,多倍体所占比例增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然界中,多倍体在裸子植物中占物种的13%,在单子叶植物中占42.8%,在双子叶植物中占68.6%,即显花植物中约有一半的物种是通过多倍体途径形成的次生种,其中有些是在一个属内存在着不同倍数的种,有些是在同一种内存在着不同倍数的品种。
遗传学上把一个属内不同种的染色体按某一基数而倍增的现象称为染色体倍数性系列,或多倍体系列。
处在倍数性系列上的植物,因其基因剂量存在差异、所以各有相异的表型,它们在细胞染色体尚未数清以前,就早已为形态分类学家区分为不同的种群。
多倍体(polyploid)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显著特征。
一般所讲的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组的数目在3(3n)或3以上(>3n)的个体、居群和种,如3倍体(3n)、4倍体(4n)、5倍体(5n)等都是多倍体。
多倍体的种类,根据产生方法分为:天然多倍体(natural polyploid)和人工多倍体(artificial polyploid);根据染色体来源分为同源多倍体(homologous polyploid),增加的染色体来源于同一物种和异源多倍体(heterologous polyploid),增加的染色体来源于不同的物种或不同的属;根据染色
体数目分为三倍体(triploid)、四倍体(tetraploid)、六倍体(hexaploid)、八倍体(octoploid),以此类推。
植物界中多倍体极为常见,藻类和真菌中都掌握了存在多倍体的例证。
在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53%是多倍体,蕨类植物约97%是多倍体,裸子植物约5%是多倍体,被子植物约70%是多倍体。
多倍体是在千万年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而形成的,许多学者认为最初的染色体加倍或者发生在合子中(即合子中的染色体加倍或未减数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具功能的四倍体合子)产生多倍体植株,或者发生在某些顶端分生组织中产生多倍体嵌合体。
多倍体植物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由于它们在生理上较二倍体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遗传上有较大的可塑性,使得育种学家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热衷于进行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目前多倍体诱导育种工作在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的品种选优,创造新的种质资源等领域广泛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工作的开展也比较早,1937年布莱克斯里等人用秋水仙碱处理曼陀罗(D.inoxia)获得多倍体。
半个多世纪以来,育种学家对多种药用植物进行了多倍体育种的研究,培育了许多高产优质新品种,拓宽了种质资源,防止了由于长期人工栽培而导致的品种退化。
在自然条件下,机械损伤,射线辐射,温度骤变,及其它一些化学因素刺激,都可以使植物材料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种群。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多倍体诱导机制研究的深入,由人工模拟自然条件来诱导多倍体植物获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不少由价值的人工多
倍体种群。
细胞核内染色体组加倍以后,常带来一些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如巨大性,抗逆性增强等。
一般多倍体细胞的体积,气孔保卫细胞都比二倍体大,叶子、果实、花和种子的大小也随加倍而递增。
从内部代谢来看,由于基因剂量加大,一些生理生化过程也随之加强,某些代谢物的产量比二倍体增多,如大麦同源四倍体种子蛋白质含量比二倍体提高10-12%,玉米同源四倍体籽粒内拟胡萝卜素含量比二倍体原种增加43%,胡萝卜糖含量增加10—20%,欧洲巨型山杨生长量增加一倍等。
这些改变都与基因剂量有关。
多倍体的产生多出现在分布区的一些边缘地带,多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多倍体的出现常伴随着抗逆性的相对提高,如报春花原产温带,我国云南很多,原始种为二倍体,而新生的异源四倍体分布在二倍体区域内的高山上,三倍体和八倍体分布在更北或更南的高山上,而十四倍体生长在极地。
由于多倍体植物带有巨大性,不育性、代谢物增多和抗递性加强等特点,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多倍体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是由多倍体药用植物的特征所决定的。
从植物进化的趋势来看,染色体多倍性的基数从不稳定到稳定,倍数性从少到多,因此,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倍体比它们的二倍体祖先有更广泛的生态上的忍受力,对环境有更大的适应性。
多倍体植物的具体特征可总结如下:
(1)植株的巨大型和较强的适应性多倍体植物一般较起源的二倍体的细胞和植株均增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加,花粉粒和气孔
增大也是多倍体的一个显著特征。
多倍体植株的农艺性状通常有明显变化,突出表现在根、茎、叶、花等器官上具有巨型性,这能大幅度提高以相应部位入药的药材的产量,例如丹参(tiorrhiza)同源四倍体普遍比原植物生长势旺而浓绿,茎秆粗壮,植株高,根部药材比原植物粗大;菘蓝(I.indigotica)同源四倍体较原植物叶宽大而厚实,茎秆粗壮,花、果实也略显增大;牛膝(A.bidentata)同源四倍体根的干重较二倍体有显著提高,但其木质化程度却比二倍体低,说明质量也有所提高。
多倍体植株往往也具有较大的花和果实,因此对花和果实类药材的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
(2)较好的结实性和较强的抗逆性稳定型的多倍体结实性比较好。
人工合成的多倍体染色体数若为奇数者则几乎不育,如三倍体西瓜就没有种子。
人工合成的多倍体染色体为偶数者最初也多结实性不良,但是经过长期选择淘汰,结实性则可大大超过二倍体,如六倍体普通小麦较二倍体小麦产量高得多。
自然存在的多倍体植物较之原始种的二倍体有更强的抗逆性,即有更强的对病虫害的抗性,对寒冷和干旱的忍受力也较强。
在高原地带的植物常有多倍体变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多倍体植物对寒冷等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
由于多倍体植株一般较矮,茎秆粗壮,故能较好地抵抗倒伏。
有的还具有抗干旱、抗病虫害等其他抗性,例如由日本薄荷(Mentha arvensts var.piperascens)和库页薄荷(M.gachalinensis)诱导的异源四倍体具抗粉真菌、抗寒等优点,这些优点对扩大种植区域,提高产量及野生品种变栽培品种极为有利。
(3)多倍体植株通常具有较高含量的药用活性成分在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多倍体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例如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在长期自然变异过程中形成了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各种类型。
据化学测定,其根茎的含油量、精油的化学成分、植物体内草酸钙的含量均与染色体倍数有关,二倍体中不含β-细辛醚、三倍体含20%~30%的β-细辛醚和顺甲异丁香油的混合物,四倍体精油中含有比三倍体高两倍的β-细辛醚。
曼陀罗(D.stramonium)同源四倍体中生物碱含量大约是原植物的2倍;牛膝(A.bidentata)同源四倍体中蜕皮激素较原植物高出达10倍之多;丹参(S.miltiorrhiza)同源四倍体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A、丹参酮IIA分别较原植物高203.26%、70.48%、53.16%。
染色体倍性的增加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不呈正比关系,例如毛曼陀罗(D.inoxia Mill.)的三倍体生物碱含量较二倍体、四倍体均高。
多倍体与原植物比较,并不只限于原有性状的加强和提高,有的可能会产生新的性状和新的化学成分。
例如福禄考(Phlox drummondii Hook.)的同源四倍体中能够产生亲本所不含有的黄酮类成分;菘蓝(I.indigotica)同源四倍体中游离氨基酸成分组成与二倍体亲本相比也不一致,从中可能筛选出具有药理活性的前导化合物。
一般而言,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多倍体植株往往是同源四倍体,如果将其与二倍体对照杂交,便可获得三倍体的植株,例如,人工获得的三倍体西瓜、香蕉等。
无籽或少籽是它们的显著特征。
另外,在倍性育种的过程中,在一些远源杂交不亲合的组合中,如果将其中之
一加倍、远源杂交往往变得容易进行,而且所获得的异源多倍体在生长量及抗逆性方面,往往有突出表现。
在用各种射线诱变育种时,多倍体材料的诱变率大大高于二倍体对照。
由此可见,在人工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基础上,如能结合其它育种手段,以培育出高质量的植物新品种,大有潜力可挖。
4)、育性低多倍体植株普遍具有育性下降的特点,而且种子不饱满,呈皱形,这与花粉发育不好有直接关系。
这对于收获籽粒为目的农作物来说是个致命的缺点,但对于全草类、根茎类、叶类、花类的中药植物来说影响不大。
而对希望收获无籽果实的植物,如西瓜、枸杞等又是一个难得的优良特征。
多倍体在所有的生长发育阶段都表现缓慢,如种子发芽迟,生长慢,开花晚等,致使生育期延长,其原因是细胞分裂强度降低,生长素含量减少。
总之,随着人们对多倍体诱导技术及其它相关育种技术研究的深入,一定能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工多倍体种群,使多倍体诱导成为最有效的育种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