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

合集下载

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2021年修订)-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8号

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2021年修订)-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8号

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2021年修订)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八号《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已经2021年7月23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7月23日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2012年8月17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2021年7月23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无线电频率管理第三章无线电台(站)设置和使用第四章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第五章无线电安全第六章无线电监测和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开发、科学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使用无线电频率,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维修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本省无线电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与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无线电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建设,支持无线电技术创新和应用。

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的检测和认证

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的检测和认证

简 — 一
““ 蚰 l “ i 董 f 褂l l {
《 YD / T 2 6 7 5 VHF / 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 参数和测试方法 》主要规定了无线电监测测 向系统在标准开
阔场 中进 行 测 试 的测 试 条 件 、测 试 设置 和测 试参 数 及 方 法 , 该 标 准 适 用 于 移 动 监 测 测 向系 统 、可搬 移 监 测测 向系 统 、固 定 监 测 测 向系 统 的 参 数 测 量 和 在 用 移 动 监测 测 向 系统 、在 用 可 搬 移 监测 测 向 系统 的 参 数校 验 。 该 标 准 由 国 家 无 线 电监 测 中心 检 测 中 心 、中 国电 子 科 技
平 测 量 误 差 、音频 失真 系数 和 电 压 驻 波 比等 。除 电 性 能 测 试 之 外 ,GB / T 3 2 4 0 1还 包 括 无 线 电 监 测 接 收 机 电 磁 兼 容 、电
气安 全 和环 境 适 应性 的 要求 与 测试 方 法 。
1无线 电监测技术 设施检 测概述
;, 礞 ’— —- - ! ’。 ——— —— — 。 。’— —● —— ——
: _ , 一 ,

设 备

c 一 …

● ,
望 量 系 翼 统

r .



图 2测 试 环 境
1 . 2开 场 测试 ,系 统验 收 的 凭据
— — 一 ● —
无线 电监测技术设施的检测和认证
国家 无线 电 监测 中 心检 测 中 心 杨骏 腾 郭 睛 刘新 浩
和环境适 应性 的主 要技术 参数 、技术指 标和测试 方法等 内

无线电acs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无线电acs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无线电acs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Control System,AC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CS参数是指在无线电器件或系统中用来描述其性能特征的一组参数,通过对ACS参数的监测和调整,可以实现对无线电设备和系统的自动控制和优化。

本文将从什么是无线电ACS参数、无线电ACS参数的重要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对读者对无线电ACS参数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介绍无线电ACS参数的基本概念,引出文章的主题。

文章结构部分则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目的。

目的部分则说明了本文旨在探讨无线电ACS参数的意义和应用,引导读者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期。

2. 正文部分将分为什么是无线电ACS参数、无线电ACS参数的重要性和无线电ACS参数的应用三个小节。

在什么是无线电ACS参数部分,将介绍无线电ACS参数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该概念的初步了解。

在无线电ACS参数的重要性部分,将分析无线电ACS参数在无线电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其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在无线电ACS参数的应用部分,将探讨无线电ACS参数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场景和效果,使读者对其应用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

3.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无线电ACS参数的作用、展望无线电ACS参数的未来发展和结论三个小节。

总结无线电ACS参数的作用部分将总结前文对无线电ACS参数的阐述和分析,强调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展望无线电ACS参数的未来发展部分将探讨无线电ACS参数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领域,展望其发展潜力和前景。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无线电ACS参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和探讨无线电ACS参数的定义、重要性和应用。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1总则1.1.1 为规范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设施工程决策和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建立统一的无线电监测体系,根据国际电联的《频谱监测手册》和ITU-R的有关建议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VHF/ 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及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规范”)。

1.1.2 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包括VHF/UHF无线电监测网、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其中短波、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以及机载、船载监测站的规范另行制定。

1.1.3 本规范是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设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改建、扩建工程须参照本规范执行。

1.1.4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1.1.5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中条款有困难时,实施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附上相应领域内专家的评审意见,并提供处理建议书报主管部门批准。

2术语2.1.1无线电监测Radio Monitoring Station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无线电波发射源测向和定位,以获取其技术参数、功能、类别、位置和用途。

2.1.2无线电监测站Radio Monitoring执行无线电监测任务的技术设备及附属设施,分为一、二、三级。

2.1.3固定监测站Fixed 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在固定地点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4移动监测站Mobile 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在运载工具中,可在移动状态下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5可搬移监测系统Movable Monitoring System可在不同地点临时设置、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系统2.1.6便携式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 Equipment可方便携带、手持的无线电监测设备2.1.7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Radio Monitoring Command Control Center具有联合无线电测向交会、监听和指挥调度功能的控制中心。

河南省航空频率

河南省航空频率
1)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及相对应的数据服务。业务系统通过注册在 一体化平台上的数据服务实现数据库的访问等操作。
2)监测数据库的基本命令格式上,符合《超短波频段监测管理数据库 结构技术规范》。
3)能够实现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分析和使用,实现 近、中、长期的监测数据的积累和掌握。各类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之前,系统 须进行有效性校验,保证其完整性;通过中间层屏蔽访问细节,为以后更换 为其它数据库提供扩展。
3
检查、校正,以及铁塔各相连部件和防腐层的检修、处理),确保升级改造 后能够正常投入使用;投标人须对招标方原建固定监测测向系统平台进行保 护性拆除,并根据招标方要求负责完成原建系统整体搬迁移机。(须提供相 关承诺书,如中标后无法实现,招标人有权取消其中标资格)
7)由中标方负责安装调试系统。中标方集成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 交付招标方使用前送符合国家测试验证资质规定要求的单位标准测试场地 进行“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并取得“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委托 测试检测报告”。测试验证项目至少包括监测灵敏度、场强测量精度、频率 测量精度、测向灵敏度、测向精度、瞬时信号监测能力、瞬时信号测向能力 和天馈系统驻波比等指标。(须提供相关承诺书,如中标后无法实现,招标 人有权取消其中标资格)
5)能够生成符合国家频谱监测月报规定格式的占用度报表。 6)具备实时门限自动计算功能,支持自动提取信号,给出信号中心频 率和带宽,支持信号与台站库进行对比,支持信号编辑和入库,能够将信号 和台站进行关联,支持批量入库。 7)具备按国家要求开展无线电频谱使用评估的功能,测试功能和结果 满足《无线电频谱使用评估通用方法》要求。
3.2 通用监测功能
3.2.1 固定频率监测
1)实时监测、测量、储存信号的中心频率、电平、场强、频差、调制 度、频偏、带宽、占用度等技术参数。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是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有效执行监测任务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关于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的详细说明:1.建设规划: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需要进行规划,包括设施的布局、建筑结构、供电系统、网络建设等。

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设施的功能需求、现场环境和安全要求。

2.设施布局:根据无线电监测的需求,设施的布局应尽可能靠近监测目标区域。

设施应具备独立的建筑结构,包括监测室、设备房、操作间等,并满足安全和防护要求。

3.建筑结构:设施的建筑结构应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包括受力分析、抗震设计、材料选用等。

设施应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以防止射频干扰和外部噪声对监测设备的影响。

4.供电系统:无线电监测设施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为设备运行提供保障。

供电系统应具备备用电源和自动切换功能,以确保设施在电力故障时能够正常运行。

5.网络建设:设施需要建立稳定的网络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网络系统应具备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功能,保护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6.环境控制:设施的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尘埃等方面的控制。

尤其对于设备房和监测室,应进行良好的空调和通风设计,以确保设备在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下运行。

7.设备选型:设施的设备选型应根据监测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设备应具备高灵敏度、宽频带、多信号接收和远程控制等功能,以满足监测任务的要求。

8.防护措施:设施应具备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设备免受雷击、浪涌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此外,设施还应采取物理和电子安全措施,保护设备和数据免受非法入侵和破坏。

9.维护和管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是保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应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和维护计划,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工作,以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发生。

10.安全意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应强调安全意识,包括设备操作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等。

通过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无线电监测技术标准简介

无线电监测技术标准简介

11:43
第一章 标准概述
• 基本概念
标准化组织:
目前全世界有约300个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制定和发布标准和技术规则;
常见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
国内标准化管理组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各级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
国务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三章 常用国家标准
常用国家标准
• 电气标准
• GB /T 4728.1-2018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 第1部分 一般要求;
• GB /T 4728.2-2005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 第2部分 符号要素、限定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
• GB /T 4728.3-2005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 第3部分 导体和连接件;
适用范围: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标准;
优先级:优先级最高,其它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制定方:由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适用范围: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的标准;
优先级:优先级高,在行业范围内级别最高;
制定方:由地方政府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11:43
03
常见国家标准
第三章 常用国家标准
常用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的构成
标准名称由几个尽可能短的独立要素构成: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

浅谈超短波监测站技术性能要求

浅谈超短波监测站技术性能要求

果 占用带宽 频偏等计 算结果及标 准谱 图等 属性识 直接 转换 由用户 在客户 工作 站终端通过 虚拟控制面
别结果 )方式建 立多层次 监测数据库 既可对 照性地 板完成 多任务监测 ,如频段扫 描监测和单频 率信号参 开展监测工作 又方便结果传输和查询。 数监测 的直接转换 、信 号参数监 测和测 向定位 测量的
中维普资讯
监 测 检 测
M noi &D t tn o irg e co tn ei
征及解调 声音等相 对稳定 的信 号标准参 考数据库 )、
( )多模式和互转换监测 。依据无线 电监测任务 2
的合法已知信 号与非法未知信号 。
( )频率 表监 测 。开展指 定频率 表信 号 的扫描 3
质量监测 .空间无线 电频谱 利用率监测 、指定类 别调 监测和射频参 数测量 ,实时显示各 测量频率 的时间 占
制信 号 的解 调和指定信 号 的无线电测 向定位 等任务 。
用瀑 布图 ,提供 各测量频率 的信号 电平 、频率误 差、
它是无线 电频谱管理 部门掌握 指定区域 无线电频谱使 场 强 、占用带 宽 、时问占用度 、调制 度等参数测量结 用情 况 的基本手 段 ,是 为频谱 管理 系统提供 电磁环境 果 ;提供 各测量频 率 的频 谱测量、显示 和存储 ,以及
实测 数据 的主 要方式 ,是提高 无线电管理技 术水平 的 频谱测试 图的扩展和缩小功能。
进 行存储 、查询 及再现 。相 关数据均 需建立相应监 测
21 .
数据库 ,按标准基 础数据库 ( 已指配 台站的名称 、类 别 、位 置 .指 配频 率 、发射 功率 .占用 带宽等台站基
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超短波监测站基本技术性能要求主要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偷用已指配给他人的频率、其它非法活动等; 4、 其它内容的监测。如业务种类、通信保密等。 (二)、电磁环境监测 1、 无线电台站选址的电磁环境监测; 2、 工、科、医及其它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的监测; 3、 城市电磁背景噪声的监测; 4、 有害干扰的查找监测。
3
(三)、特种监测 1、 国家、军队重大科学实验和无线电管制的监测; 2、 各类突发事件中的电磁信号监测; 3、 作战范围内空中电磁监测; 4、 其它涉及到国家、军队重大活动事件的空中电磁监测等。
表 2 固定监测站测量天线/射频电缆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参数
指标要求
频率范围 天线极化方式
3 0 ~ 3000MHz 垂直极化,但不限单种极化方式
天线输出阻抗 天线驻波比(VSWR) 测向天线 监测天线
50Ω ≤ 2 (典型值) 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测向灵敏度≤ 10 ~ 20 dBμV/m 无源全向天线,提供标准 K 因子曲线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 数指标和性能要求
总参电磁频谱管理中心 二 OO 八年六月
目录
一、无线电监测定义 .............................................................................................................................. 3 二、固定监测站的定义 .......................................................................................................................... 3 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 .................................................................................................................. 3
4
(二)、固定监测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固定监测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 1、表 2。 表 1 固定监测站和主体接收机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参数
指标要求
频率范围
30 ~ 3000MHz
测向体制
采用多信道相关干涉仪,但不限单种测向体制, 不指定接收机通道数
极化方式
垂直极化,但不限单种极化方式
测向灵敏度(≤3 度示向抖动) ≤ 10 ~ 20 dBμV/m
二、固定监测站的定义 超短波监测站是指固定架设或临时开设于某个制高点,对附近一 定区域内存在的各种 VHF/UHF 频段无线电台站信号进行监测和测向 的无线电信号接收站。其主要作用是承担 VHF/UHF 频段无线电台站 频谱参数质量监测、空间无线电频谱利用率监测、指定类别调制信号 解调和指定信号无线电测向定位等任务。它是频谱管理部门掌握指定 区域无线电频谱使用情况的基本手段,是为频谱管理系统提供电磁环 境实测数据的主要方式,是提高无线电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基础。
测向准确度(无反射测试场,
信噪比≥20 dB)
2°RMS
最小测向时间
≤ 5 ms
测向显示分辨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低是 1°,应有更高分辨率
测向模式
必须包含固定频率模式,鼓励提供扫描、搜索 等多种模式
测向调制方式
CW、AM、FM、SSB,但不限此范围
测向显示方式
至少包含方位角/频谱、极坐标、柱状图、瀑布 图及实时中频全景显示
(一)、常规监测 ................................................................................................................................ 3 (二)、电磁环境监测 ........................................................................................................................ 3 (三)、特种监测 ................................................................................................................................ 4 四、超短波固定监测站技术使用要求 .................................................................................................. 4 (一)、固定监测站设计使用基本要求 ............................................................................................ 4 (二)、固定监测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 5 五、固定监测站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 7 (一)、基本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 7 (二)、特定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 9 六、监测站主要参数及相互关系 ........................................................................................................ 12 (一)几种常用测量带宽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 12 (二)与幅度有关的工作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 16 七、固定监测站系统功能描述 ............................................................................................................ 20 (一)、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 20 (二)、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 22
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 (一)、常规监测 1、 无线电台发射电波质量的监测。如使用频率、发射带宽、
信号场强、谐波及杂散辐射、调制方式及调制度等; 2、 无线电频谱利用的监测。如对某一频率或频段进行长时间
的占有度统计监测、对某些电台实际工作时间的占有统计监测等; 3、 未登记的不明电台的监测、测向和查找。如私用的频率、
连接接口 射频电缆
标准 N 型接口 7/8 低损耗电缆(1dB/10 米,3GHz)
环境使用要求
适合野外环境使用要求
6
五、固定监测站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超短波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承担 VHF/UHF 频段无线电台站频谱 参数质量监测、空间无线电频谱利用率监测、指定类别调制信号解调 和指定信号无线电测向定位等任务。超短波监测站设计和建设的基本 目标是系统功能要实用、系统性能要真实、测量结果准确无误、测量 搜索快捷有效、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依据监测任务和建设目标要求, 需要深化论证技术性能要求,研究提出超短波监测站的系统性能指标 要求。结合系统性能参数指标的成熟和认知情况,超短波监测站系统 性能可分为基本系统性能参数指标和特定系统性能参数指标两类。 (一)、基本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基本系统性能参数指标是设计和建设超短波监测站所必须明确 的系统性能参数,并且是有明确定值指标要求和普遍已认可的性能参 数指标。主要有: 1、监测系统灵敏度。用有一定调制带宽的标准测试信号发射时, 在给定扫描速度下,监测站接收系统能够捕获到该标准测试信号时的 最小信号场强值为监测系统接收灵敏度,捕获判决准则是有用信号大 于噪声电平 6dB,量值单位是 dBμV/m。监测系统灵敏度主要是根据 监测站信号监测覆盖范围要求、电磁环境背景噪声情况提出设计指标 要求,并由监测接收机接收灵敏度、监测天线增益、射频电缆和开关 矩阵损耗等具体参数量值确定。举例计算说明如下:监测接收机噪声 系数典型值是 10dB,S/N=6dB,接收机输入端口灵敏度典型值是- 118dBm/10kHz(-11dBuV/10kHz),常用全向监测天线 HK014(100 -1300MHz 频段)天线增益典型值是 0dB,对应天线 K 因子是 11~31 dB,射频电缆和开关矩阵损耗在对应工作频段为 5dB,计算获得 100 -1300MHz 频段内监测系统灵敏度为 5~25 dBuV/m/10kHz,这与超 短波监测系统灵敏度要求达到 10 ~ 20dBμV/m 的限值相一致。如果采 用增益达 7dB 的对数周期接收天线,对应频段监测系统灵敏度可达 到-2 ~ 18dBμV/m。另外我们对采用 ESMB 接收机为主体构成的超短 波监测系统的实测系统灵敏度亦是 10 ~ 20dBμV/m。建议规定超短波 监测系统灵敏度为 10 ~ 20dBμV/m 是合适的,亦符合实际情况。 2、测向系统灵敏度。发射标准调制信号源功率足够大,使被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