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对射报警器
红外对射报警器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报警器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报警器是一种常用的安防设备,它通过红外对射原理来检测目标物体是否被阻挡。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对射报警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红外光束,而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这束光。
2. 发射与接收的对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被放置在报警器的两侧,彼此之间呈对射状。
红外光束从发射器发出后,会直线传输到接收器。
3. 目标物体的干扰检测:当目标物体经过红外对射的路径时,目标物体会阻挡光束的传输,使得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下降。
4. 报警触发: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光线强度下降后,会向报警器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触发报警器的报警功能。
5. 报警信号处理:报警器的控制系统会对收到的报警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发出警报声音、闪烁警示灯等,同时也会发送报警信号给监控中心或拥有者的手机等设备。
红外对射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红外光束的传输特性以及目标物体对光束的阻挡作用。
通过检测光线强度的变化,它能够准确地感知到目标物体的存在与否,从而实现报警功能,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红外对射报警器

红外对射报警器一.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大厦的安全,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智能保安系统的设置是必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犯罪手段对保安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对钱、财物、人身安全的保护是一方面,而对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大量的重要文件、数据,更需要保护。
在一个智能化大厦内,不仅对外部人员要防范,对内部人员也需要加强治理;对某些重要的地点、物品,以及重要的人物也需要非凡的保护。
因此,对现代化的大厦,需要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
防盗报警器的作用防盗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物内外重点区域、重要地点布防,在探测到非法入侵者时,信号传输到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显示地址,有关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态的发展。
因此,红外对射报警器以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
红外线具有隐藏性,在露天防护的地方设计一束或多束红外线可以方便地检测到是否有人出入。
红外线对射报警器独特的优点是:其一、能有效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其二、能尽可能大地增加防护范围。
并且,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报警可采用声光信号,非常适用于解决周围围栏防翻越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红外线对射报警器通常有四大部分组成:电源部分、发射部分、接收部分、报警部分。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发射部分发射红外光线(不可见光)与接收部分连通,当有人翻越围栏时身体阻挡红外线,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连接断开,在系统控制下报警器报警,最终在人为复位下,报警器停止工作,以此循环。
其中,电源部分采用LM7805集成稳压器为主体,为系统提供5V直流电压;发射部分采用555元件作为发射振荡器;接收部分以CD4011集成模块为核心,控制报警部分报警,报警部分采用扬声器报警。
红外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报警器是一种常用的安防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传感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位于可见光谱和微波之间的频率范围内。
红外线报警器通常由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两个部分组成。
红外线发射器会发射一束红外线,而红外线接收器则会接收这束红外线。
当没有物体阻挡红外线传播时,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会直接照射到红外线接收器上。
此时,红外线接收器会正常工作且不会产生报警信号。
然而,当有物体进入红外线传感器的监测范围内时,物体会阻挡红外线的传播。
经过物体后,残余的红外线会重新照射到红外线接收器上。
由于被物体阻挡后的红外线能量较弱,红外线接收器会检测到红外线能量的变化,进而将这一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接着,这个电信号会被红外线报警器内部的电路所处理,如果电路判断出这个变化超过了设定的报警阈值,红外线报警器将发出警报信号,如声音或光线闪烁,以提醒人们有可疑物体进入监测区域。
总体来说,红外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来检测物体是否进入了监测区域,并根据红外线能量的变化
判断是否触发报警。
这一工作原理使得红外线报警器在安全防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博物馆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在安防电脑系统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根根红线,如果有人进入不小心“触”到了这根红线,那么报警器就会发响。
这就是红外线报警器。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1]。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
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
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
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2]。
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
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报警。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3]。
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
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
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
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4]。
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构启动报警设备。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源,入侵者难以发觉与躲避,防御界线非常明确。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点型、线型探测装置,除了用作单机的点警戒和线警戒外,为了在更大范围有效地防范,也可以利用多机采取光墙或光网安装方式组成警戒封锁区或警戒封锁网,乃至组成立体警戒区。
红外对射报警器的研究与实现

第一章绪论1.1 红外对射报警器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安全防范”电子保安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及闭路监控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银行、交通、电力、酒店、超市等公共场合,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防入侵、防被盗、防破坏、防火、防暴和安全检查等,而为了达到防入侵、防被盗、防破坏等目的我们采用了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基础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器材设备,并将其构成一个系统。
由此应运而生的安全防范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公安技术学科,尤其是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犯罪更趋智能化,手段更隐蔽,加强现代化的安全防范技术,满足人们对保安系统曰益提高的要求和期望,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工农业、消防、银行、酒店、商场、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和报警,以防止失窃的行为发生,而银行,酒店等,防盗报警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以往的防盗系统中普遍采用热释电、微波等技术措施采集人体入侵信号,这些在室内应用时,有较好的效果,然而在许多场合如围墙及院子等地方,要进行布防,以上所提的措施在实际运用中误报率极高,更进一步讲,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我们知道,在常规的环境参数中,人体入侵探测器非常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使得参数改变,随着红外线及激光技术的成熟,许多运用于室外场合的红外线防盗和激光防盗开始诞生,由于光线是直线传输,在发射端发射光束,中间如无遮挡,则接收端就能收到正常的光束;当有人经过布防区域时,光束被挡住,此时接收端便无法接收到光束,从而启动报警电路工作,达到报警的目的。
以上介绍的是现在常用的用于室外场合的红外报警方案,在这里,我们设计出一款利用红外线进行布防的防盗报警系统,利用多谐振荡器作为红外线发射器的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向布防区内发射红外线,接收端利用专用的红外线接收器件对发射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接收,经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及整形,以CD4011作为逻辑处理器,控制报警电路及复位电路,电路中设有报警信号锁定功能,即使现场的入侵人员走开,报警电路也将一直报警,直到人为解除后方能取消报警。
红外对射报警器 原理

红外对射报警器原理
红外对射报警器是一种常用于安防系统中的装置,它基于红外射线的原理来实现远程监测和报警功能。
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两部分。
发送器通过红外光源发射一束红外射线,而接收器则装有红外光敏元件,用于接收来自发送器的红外射线。
当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红外射线受到遮挡时,接收器会检测不到红外光信号,从而触发报警系统。
红外对射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遮挡检测。
当没有人或物体遮挡红外射线时,发送器发出的红外射线会直接照射到接收器上,接收器会将此作为正常状态。
而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红外射线之间时,红外射线会被遮挡,接收器检测不到红外光信号,将判定为异常状态并触发报警系统。
红外对射报警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的特点。
它可以通过调节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
通常情况下,发送器和接收器被分别安装在需要保护的区域的两侧,如门、窗户或走廊等位置。
除了用于室内安防系统外,红外对射报警器还广泛应用于室外环境中,如墙壁、围墙等。
在这些情况下,红外对射报警器可以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及时发现入侵者并触发报警,起到保护人员和财产的作用。
总的来说,红外对射报警器通过红外射线的遮挡检测来实现对
入侵行为的感知和报警。
它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安防设备,在提供有效保护的同时也易于安装和操作。
详解红外对射探测报警器的安装方法

详解红外对射探测报警器的安装方法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安装方法①支柱式安装:比较流行的支柱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早期比较流行的是圆形截面支柱,现在的情况正好反过来了,方形支柱在工程界越来越流行。
主要是探测器安装在方形支柱上没有转动、不易移动。
除此以外,有广泛的不锈钢、合金、铝合金型材可供选择也是它的优势之一。
在工种上的另外一种做法是选用角钢作为支柱,如果不能保证走线有效地穿管暗敷,让线路裸露在空中,这种方法是不能取的。
支柱的形状可以是"1"字形、"Z"字形或者弯曲的,由建筑物的特点及防盗要求而定,关键点在于支柱的固定必须坚固牢实,没有移位或摇晃,以利于安装和设防、减少误报。
②墙壁式安装:现在防盗市场上处于技术前沿的主动红外线探测器制造商,能够提供水平180°全方位转角,仰俯20°以上转角的红外探测器,如ALEPH主动红外线探测器HA、ABT、ABF系列产品,可以支持探头在建筑物外壁或围墙、栅栏上直接安装。
红外对射探测器与防盗主机的连接探头设定后,将防拆开关接入防区输入回路中,联线完毕,盖上探头的外壳,拧紧紧固螺丝。
要求在防盗主机上该防区警示灯无闪烁、不点亮,防区无报警指示输出。
表示整个防区设置正常。
否则,要对线路进行检查,对探头进行重新调试,重新对防区状态进行确定。
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的一般原则设置在通道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式防备人的非法通行,为了防止宠物、小动物等引起误报,探头的位置一般应距离地面50M以上。
遮光时间应调整到较快的位置上,对非法入侵作出快速反应。
设置在围墙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是防备人为的恶意翻越,顶上安装和侧面安装两种均可。
顶上安装的探测器,探头的位置应高出栅栏,围墙顶部25M,以减少在墙上活动的小鸟、小猫等引起误报。
四光束探测器的防误报能力比双光束强,双光束又比单光束强。
侧面安装则是将探头安装在栅栏,围墙靠近顶部的侧面,一般是作墙壁式安装,安装于外侧的居多。
红外报警器原理

红外报警器原理
红外报警器是一种使用红外线技术来监测目标物体的存在或活动,并在其检测到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的安全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传感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报警器内置有红外发射器,会发射一束红外线信号。
这些红外线通常不可见,其波长在0.76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
2. 接收反射信号:红外报警器也包含一个接收器,用于接收从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
当目标物体进入红外线的探测范围时,它会反射回一部分信号。
3. 检测信号变化:红外报警器通过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常,这些报警器会根据环境中的固定红外背景进行校准,以便在有目标物体进入时能够检测到信号的变化。
4. 触发警报:如果红外报警器检测到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与背景信号存在显著差异,即有目标物体存在,那么它将会触发警报。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电子元件和电路实现。
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目标物体对红外线的反射特性,通过检测信号的变化判断目标物体的存在与否,并发出相应的警报。
这使得它在许多场景下都具有重要的安全应用,如室内安防、入侵检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对射报警器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大厦的安全,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智能保安系统的设置是必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犯罪手段对保安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对钱、财物、人身安全的保护是一方面,而对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大量的重要文件、数据,更需要保护。
在一个智能化大厦内,不仅对外部人员要防范,对内部人员也需要加强治理;对某些重要的地点、物品,以及重要的人物也需要非凡的保护。
因此,对现代化的大厦,需要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
防盗报警器的作用防盗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物内外重点区域、重要地点布防,在探测到非法入侵者时,信号传输到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显示地址,有关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态的发展。
因此,红外对射报警器以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
红外线具有隐藏性,在露天防护的地方设计一束或多束红外线可以方便地检测到是否有人出入。
红外线对射报警器独特的优点是:其一、能有效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其二、能尽可能大地增加防
护范围。
并且,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报警可采用声光信号,非常适用于解决周围围栏防翻越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红外线对射报警器通常有四大部分组成:电源部分、发射部分、接收部分、报警部分。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发射部分发射红外光线(不可见光)与接收部分连通,当有人翻越围栏时身体阻挡红外线,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连接断开,在系统控制下报警器报警,最终在人为复位下,报警器停止工作,以此循环。
其中,电源部分采用LM7805集成稳压器为主体,为系统提供5V直流电压;发射部分采用555元件作为发射振荡器;接收部分以CD4011集成模块为核心,控制报警部分报警,报警部分采用扬声器报警。
此类设计的要点在于红外线信号的发射与接收部分,由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红外线发射器件和接收器将都具有频率选择性,因此要得到较好的传输距离和稳定的性能,必须将驱动红外线发射管工作的震荡电路频率调整在红外发射器件的工作频率附近,现在大部分产品的频率为38KHz,在设计该电路时,也是让555电路组成的振荡器工作在38KHZ附近。
至于接收部分,作为报警工作的话,没有像红外线通讯那样要精确地还原出发射端发射的每一个数据。
因此相对而言,要求可以放宽一些,设计时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加倍压整流等措施,将发射的红外线信号转变成用于控制的直流控制电压。
可以理解为:当有红外线信号收到时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如果有人阻断了红外信号,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后续电路通过这个低电平信号启动报警。
二.电路工作原理简介
经过555电路组成的振荡器控制红外发射器件发射出红外线,接收端利用专为的红外接收器件对红外线信号进行接收,经过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及整形,以CD4011作为逻辑处理器,控制报警电路及复位电路。
电路中设有报警信号锁定功能,即使进入现场的入场人员走开,报警电路也将一直工作,直到人为解除后才能解除警报。
红外线对射报警器电路原理图如图示,5V直流稳压电源有电源变压器、IN4004组成的整流桥、滤波电容、LM7805集成稳压器构成。
接通电源后,555组成的振荡器工作,驱动红外线发射管D5向布防
区域发射红外线信号。
在布防区域如果没有物体阻挡红外线,这时发射的红外线被红外线驱动管接收,经VT1和VT2两级放大,D1、D2倍压整流后形成一个直流直流控制电压,驱动VT5饱和导通,这时输入CD4011与非门8、9脚的为低电平信号。
当红外线被物体阻挡时,VT5截止,这时输入与非门的信号变成高电平。
经逻辑电路处理后,经3脚输出高电平,这个信号一方面使VT3导通,报警电路工作:另一方面经R5,使CD4011与非门电路的13脚输入一个高电平信号,锁存了报警信号,这样就算重新接收到红外信号,报警信号也不会停止。
只有当重新接收到红外信号,同时按下复位键,将CD4011的13脚变为高电平,报警信号才会停止。
三.硬件电路的安装调试
在对电路的制作时,只要按电路图正确安装元件,一般都能一次成功。
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管的安装,必须是折弯对齐,焊接时不要直接电路板上插到底,不然话就无法折弯对齐了。
检控距离一般在50米以内较合适。
易受外界红外光波影响,所以最好加滤波片,或选用深紫色红外管。
红外对射管安装时,最好安装在管妆中,发射管有条件加装反射,可用锡纸成漏斗状上,效果强。
四.电路调试
1)首先对电源部分进行调试。
先将整流、滤波部分元件焊上,然后
接上电源变压器,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变压器输出电压12.7V,再用直流档测整流滤波后的电压约为直流12V。
正常后,接上三段稳压7805,为稳定的5V。
这些数据说明电源部分工作正常。
2)发射部分的调试。
接通发射部分电源,用示波器测量555的3脚电平,如果有38KHz的信号产生,说明发射部分电路工作正常。
3)红外接收部分的调试。
将红外发射与红外接收部分对齐,测量CD4011的8脚电压,为0.4V,然后用手挡住红外信号,这时电压变为4.8V,这说明红外接收部分电路工作正常。
4)报警电路的调试。
测量3脚输出电平,如果输出高电平,使VT3导通,报警电路工作。
五.操作说明
1、将电源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插座,电源指示灯D4亮;
2、将发射器与接收器的红外发射与接收管对齐;
3、确认发射管与接收管对齐后,若还在报警,可按下复位按钮,
此时报警停止,系统进入守候状态;
4、当用手在发射管和接收管间挡住时,会响起报警声,此时就算
把手拿开也会一直报警,直到人为按下复位按钮。
只要发射管与接收管间无阻挡,就不会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