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对射原理 红外线对射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发射器和接收器放置在一定的距离上,并使它们互相对准,发射器会发射红外光束,而接收器会接收这些光束。
当有物体或障碍物进入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时,物体会阻挡或散射部分光束。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发射器发射红外光束:发射器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会通过电流激活,在工作频率下发射可见的红外光束。
2. 光束传播: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束会沿着预定的路径传播,该路径是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3. 物体或障碍物的干扰:当有物体或障碍物进入红外光束的路径时,它会阻挡或散射一部分光束。
4. 光束到达接收器:经过干扰后的光束会到达接收器的红外接收二极管。
5. 接收器接收光束:接收器中的红外接收二极管会感测到接收到的光束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6. 信号处理:接收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对信号进
行处理。
7. 判断障碍物存在:根据处理后的信号判断是否有物体或障碍物进入红外光束路径。
如果接收器接收不到发射器发出的光束,或者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有障碍物存在。
红外对射是一种常见的感应器件,常用于安防系统、门禁系统和自动门等领域,其工作原理简单而可靠,能够有效检测物体的存在与否。
红外对射、光栅、光墙培训资料-

从 机
J12
J13
J5
J6
J66
短接,主机的防拆开关不起作用,用于安装调试 断开,主机的防拆开关正常工作 ‘大’ 短接‘大’正对的两个端子,大功率 ‘中’ 短接‘中’正对的两个端子,中功率 ‘小’ 短接‘小’正对的两个端子,小功率 ‘大’、‘中’、‘小’正对的端子同时断开时,微功率 ‘NC’ 短接NC侧两端子,以常闭信号输出 ‘NO’ 短接NO侧两端子,以常开信号输出 J4 端子同时断开时,蜂鸣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响 ‘单’ ‘单’侧两端子短接,触发任一束时蜂鸣器响,常用于校准调试时用 ‘双’ ’双’侧两端子短接,报警输出时蜂鸣,常用于校准调试完毕后,正常使用 的接法。 ‘同’ 短接’同’侧两端子,以同步的方式工作(必须接上同步线)
20
二、红外光栅与电子围墙
红外光栅与电子围墙的分类 红外光栅与电子围墙的工作原理
红外光栅接线示意图:
安装调试 故障排除及注意事项 现场安装效果图
21
红外光栅与电子围墙的分类
红外光栅根据探测光束可分为: 2光束、4光 束、6光束、 8光束、 10光束、12光束(六种) 根据探测距离可分为: 10米 、30米、60米、 80 米、 100米 电子围墙可分为:4光束、6光束、8光束、10 光束、12光束(五种) 根据探测距离可分为: 10米 、30米、60米、80 米、100米
红外投光器发射二束或 多束经过调整过的红外 光投向红外受光器。 当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间 没有遮挡物时,探测器 不会报警;有物体遮挡 时,受光器接收信号发 生变化,探测器报警。
8
红外对射的安装调试
红外对射的安装调试
指示灯:ALARM(红)警报指示灯;GOOD(绿)指 示灯,光轴对准时灯亮,不对准不亮;LEVEL(绿) 信号指示灯,亮度随光轴对准精度不同而变化。 水平垂直方向可调:水平180度,垂直20度。
红外对射报警器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报警器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报警器是一种常用的安防设备,它通过红外对射原理来检测目标物体是否被阻挡。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对射报警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红外光束,而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这束光。
2. 发射与接收的对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被放置在报警器的两侧,彼此之间呈对射状。
红外光束从发射器发出后,会直线传输到接收器。
3. 目标物体的干扰检测:当目标物体经过红外对射的路径时,目标物体会阻挡光束的传输,使得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下降。
4. 报警触发: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光线强度下降后,会向报警器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触发报警器的报警功能。
5. 报警信号处理:报警器的控制系统会对收到的报警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发出警报声音、闪烁警示灯等,同时也会发送报警信号给监控中心或拥有者的手机等设备。
红外对射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红外光束的传输特性以及目标物体对光束的阻挡作用。
通过检测光线强度的变化,它能够准确地感知到目标物体的存在与否,从而实现报警功能,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红外对射模块和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模块和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红外对射模块和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深入解析其内部构造和工作机制,揭示了这两种传感器在安全防范、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文章还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现了红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特点。
一、红外对射模块工作原理红外对射模块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信号传输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转换技术。
当红外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会引发光电效应,使得电子从束缚状态跃迁至自由状态,从而形成电流。
这个电流经过处理后,即可转化为可被识别的信号。
具体来说,红外对射模块由发射器、接收器、信号处理电路等部分组成。
发射器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当这些光线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器接收。
接收器将反射回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的处理,即可识别出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
二、人体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人体红外传感器则是一种专门用于探测人体红外辐射的传感器。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而人体会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
人体红外传感器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测量人体红外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来探测人体是否存在。
人体红外传感器通常由光学系统、热敏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光学系统负责收集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将其聚焦到热敏元件上。
热敏元件是一种能够感应温度变化的元件,当接收到人体红外线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
最后,信号处理电路将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比较等处理,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
三、实际应用红外对射模块和人体红外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例如,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红外对射模块可用于门窗防盗报警;在商场或仓库等场合,人体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入侵者,并与报警系统联动,实现自动报警。
此外,在医疗领域,人体红外传感器也可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
总结:本文详细探讨了红外对射模块和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特点。
这两种传感器基于不同的工作原理,但在安全防范、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红外对射红外倒车资料

红外对射提示/红外倒车雷达测距项目介绍本红外对射提示/红外倒车雷达测距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电路工作稳定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测距场合。
电路使用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作为传感器件,电路的核心元件包括NE555和运放LM324。
NE555构成多谐振振荡电路发射红外波信号,LM324主要用来放大红外接收信号和构成电压比较器电路,发光二极管用来指示倒车距离范围。
项目目标1.了解红外对射的工作原理。
2.学会识读红外对射电路原理图、安装图。
3.掌握红外对射电路安装工艺。
4.掌握红外对射测量和调试技能。
项目实施(一)红外对射电路1.红外对射电路原理图图1-1 电路原理图2.电路核心元件介绍(1)红外发射和接收管红外发射管也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属于二极管类。
它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成近红外光(不可见光)并能辐射出去的发光器件,主要应用于各种光电开关及遥控发射电路中。
红外线发射管的结构、原理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近,只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不同。
红外发光二极管通常使用砷化镓(GaAs)、砷铝化镓(GaAlAs)等材料,采用全透明或浅蓝色、黑色的树脂封装。
红外接收管就是将光信号(不可见光)转换成电信号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红外信号经接收管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
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
(2)集成电路NE555555集成电路是一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它性能优良,适用范围很广,外部加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可以很方便地组成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以及不需外接元件就可组成施密特触发器。
因此555集成块被广泛应用于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测量与控制等方面。
图1-2 555集成电路引脚排列和实物图(1)接地GND:地线,通常被连接到电路共同接地。
红外对射原理

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如图2-5为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功能演示图图2-5 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功能演示图(1)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工作原理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脉冲发射器和红外线脉冲接收﹑解码器并将发射头和接收头装配在一个金属机座上。
如图2-6所示为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发射电路。
发射器电路是由具有4个2输入的与非门CD4011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其振荡频率取决于W1﹑C1,图5所示参数对应的频率为1~15KHz,三极管驱动后发出红外光脉冲信号。
1231C1ACD4011564IC1BCD40118910IC1CCD4011121311IC1DCD4011R1 10K9013C10.01uFW122KW21KFS 图2-6 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发射器电路如图2-7所示为红外线对射传感器接收电路。
接收器电路包括红外光-电转换探头﹑放大器﹑译码器及功率开关控制元件等组成。
红外接收管JS须与发射管FS配对使用,当红外接收管JS接收到因人体阻挡而反射回的红外脉冲信号后,并经IC2放大器后加至IC3译码器。
IC3译码器是采用锁相环音频译码集成电路LM567,它要求输入信号不小于25mv ,当调节W1使其接收器中心频率与发射器的高频频率步调一致时,LM567的输出端⑧脚将产生一低电平跃变信号。
LM567的中心频率为04711.1f R C ﹙2-1﹚如图2-7所示参数对应的频率约为1~12KHz 。
当红外线对射传感器检测到有入侵信号时,发射器接收到人体阻挡而反射回的红外脉冲信号然后经信号放大后LM567的输出端⑧脚将产生一低电平跃变信号,此时报警电路立即响起语音报警声。
图2-7 红外线对射传感器接收电路(2) 红外线对射传感器的滤波环节由于红外线对射传感器一般都工作在室外,为了防止室外自然光或太阳光、汽车灯光的干扰,或防止入侵者以红外光源干扰,每个生产厂家对自己的红外发射源都会加以调制,以不同的调制频率工作,同时在接收端加以解调,只接收该频率段的红外光源,从而防止干扰和恶意入侵。
红外对射报警器 原理

红外对射报警器原理
红外对射报警器是一种常用于安防系统中的装置,它基于红外射线的原理来实现远程监测和报警功能。
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两部分。
发送器通过红外光源发射一束红外射线,而接收器则装有红外光敏元件,用于接收来自发送器的红外射线。
当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红外射线受到遮挡时,接收器会检测不到红外光信号,从而触发报警系统。
红外对射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遮挡检测。
当没有人或物体遮挡红外射线时,发送器发出的红外射线会直接照射到接收器上,接收器会将此作为正常状态。
而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红外射线之间时,红外射线会被遮挡,接收器检测不到红外光信号,将判定为异常状态并触发报警系统。
红外对射报警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的特点。
它可以通过调节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
通常情况下,发送器和接收器被分别安装在需要保护的区域的两侧,如门、窗户或走廊等位置。
除了用于室内安防系统外,红外对射报警器还广泛应用于室外环境中,如墙壁、围墙等。
在这些情况下,红外对射报警器可以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及时发现入侵者并触发报警,起到保护人员和财产的作用。
总的来说,红外对射报警器通过红外射线的遮挡检测来实现对
入侵行为的感知和报警。
它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安防设备,在提供有效保护的同时也易于安装和操作。
红外对射原理红外线对射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原理红外线对射的工作原理红外对射是一种常用于安防及物流领域的检测技术,可用于检测物体的存在并实现自动控制。
红外对射的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透射与反射来检测物体的位置。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其频率通常在300 GHz到400 THz之间。
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大多数材料,包括黑色漆、塑料、玻璃等。
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反射和散射能力,可以发出一定的光线并被接收器接收。
红外对射通常由红外源和接收器两个部分组成。
红外源通常是一个LED灯,它会发出连续的红外线。
当物体进入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空间时,探测器会感知到红外线的存在,从而激活系统。
在红外对射的工作过程中,红外源会发出连续的红外线,这些红外线会直接射向接收器。
如果有一个物体阻挡红外线的路径,则红外线会被反射回来。
接收器会接收到反射红外线的信号,然后将信号发送到处理器处理。
处理器会分析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是否有物体在红外对射器中间。
如果有物体,处理器会发出警报,或者控制相关设备进行操作。
比如,在人行道或车道上安装红外对射,可以检测行人或车辆是否经过,从而控制灯光或交通信号的开关。
红外对射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不受环境干扰。
常见的红外对射有单一光束对射、双光束对射和多光束对射等不同类型。
单一光束对射通常用于近距离检测,而双光束对射则用于长距离检测。
多光束对射则能够检测物体在多个方向的移动。
然而,红外对射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红外对射只能检测到在红外线路径上的物体,不能检测到侧面或背面的物体。
其次,当光线遇到大量水分、烟雾或灰尘时会有很大的衰减,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红外对射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红外对射,从而保证其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对射原理红外线对射的工作原理红外对射报警器工作原理红外栅栏报警器一、红外栅栏报警器工作原理:红外栅栏(也叫“红外栏杆”)是主动红外对射的一种,采用多束红外光对射,发射器向 __以“低频发射、时分检测”方式发出红外光,一旦有人员或物体挡住了发射器发出的任何相邻两束以上光线超过30ms 时, __立即输出报警信号,当有小动物或小物体挡住其中一束光线时,报警器不会输出报警信号。
二、红外栅栏报警器的优点:低频红外发射:对家用电器(遥控系统)绝无干扰;智能光强检测:降低功耗、减少误报;多种安装方式:表面和嵌入安装皆可,无须精确对齐;交叉红外对射:完全避免阳光直射干扰(独有技术);外观高贵典雅:追求与现代家庭装修完美结合。
三、红外栅栏报警器的应用:红外栅栏是取代“铁堡笼”和传统技术防范所采用的门窗磁控开关、幕帘探测器等产品的新型家庭防盗看护窗户和阳台的前端产品,与各类防盗报警控制器构成功能强大的防盗报警系统。
根据其工作原理,还可以扩展多种用途,如室内停车场出入口车辆探测。
红外栅栏报警器广泛应用在城市安防、小区、工厂、公司、学校、家庭、别墅、仓库、资源、石油、化工、燃气输配等众多领域。
『红外栅栏报警器-产品特点』▼性能优:采用CPU 微处理数码智能控制技术,技术领先,性能卓越▼高灵敏:灵敏度高,室内室外全天候工作▼抗干扰:进口滤光片配合增益自动调节▼防破坏:优质铝合金外壳,防拆、防剪、防移动功能设计▼误报低:双束识别原理有效防止小动物、飞鸟引起的误报▼品种全:有线/无线兼容,多光束,多高度▼外观靓:银白色外壳,流线形设计,造型别致,简洁美观▼易安装:360度无级旋转,实现精确快速对焦▼规格:2光束~12光束主动红外技术一般使用在周界红外对射系统中,有多种距离规格的。
被动红外探测器,又可分双鉴、三鉴等等!多使用在室内报警系统中。
红外对射系统是由发射和接收设备构成,发射端主动发射红外波,在接收端接收!被动红外是被动感应人体所发出的红外波!也就是说:能发射红外信号的称为主动红外,本身不发射红外信号而是探测人体或物体的红外波成为被动红外。
电子脉冲围栏系统主要由集脉冲发射,报警与一体的控制器、电子围栏二大部分组成。
通常,电子围栏在室外,沿着原有围墙(例如砖墙、水泥墙或铁栅栏)安装,近端连接探测器。
在外观上是有形的,类似于电网。
红外对射:是利用红外线经LED 红外光发射二极体, 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 由受光器接受。
当光线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
一、工作原理的比较1、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世界上任何物体都存在红外线,只不过红外线的频段是用人眼看不到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就是通过采用对人体体温辐射的红外线频段敏感的元件为核心,在感应到立体空间内的热源时产生报警,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在技术层面上相对而言存在以下弱点:1). 容易受到动物体温辐射、阳光照射、热气流温度辐射等多种因素干扰而引发误报警;2). 当气温与人体温度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时,这一类探测器将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因以上技术层面上的原因,所以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相对于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网较容易产生误报与漏报。
不过随着现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只要您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环境选择使用适合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这种情况会大大降低,详情请电:[1**********]张生,东莞地区我们提供上门做方案报价服务。
2、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数字通讯方式通过CPU 的程序控制,使主动红外线对射探测器具有智能性,可精确区分每条射束,以便采用多束红外线射束构成多线束的密集防卫;同时还可通过调整CPU 的程序,设定在规定的若干束红外线射束被阻断时产生报警输出。
由于其工作特点,可以构成对窗、阳台等建筑物的出入口形成封闭式的防范,为现代化建筑防盗方案提供“御贼于户外”、住户自由活动于户内的高度人性化的安全防护。
二、从现场环境角度考虑1、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因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具有防水设计(绝大部分),故只能安装于室内,并进行室内立体型防范,但有的地方经常有人走动,且堵满了物品,所以当采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会存在这样的弊端:1)当有人在仓库时,不能进行布防,否则就会产生误报;因此这就要求每天都要有人进行布/撒防;2)因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安装在室内,在入侵者进入房屋后才能触发报警,这个缺陷既制约了用户在室内自由活动,又不能禁止入侵者入室内。
2、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网该产品针对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以上种种蔽端设计出了符合现代建筑防盗的要求的产品——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网,其对防水、防雷等外部环境都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使其可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室外,优点在于:1)安全系数全面提高。
入侵者在准备进入室内时就报警了,不但阻吓了入侵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室内业主的人身安全,避免了以上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安装在室内的各种不利因素;2)操作简单、方便,可全天候布防。
不管仓库内有无员工走动、不管物品如何繁多,探测器全天都可处于探测状态,不须专人进行布/撒防的繁锁工作;3)准确性高。
因是对一个平面进行防范,免除了人为的误报(人员或宠物的走动),防范的窗户或阳台一般只有盗贼才会去跨越或攀爬。
4)业主活动空间大。
仓库内的员工可自由走动,不影响工作效率。
5)防剪、防破坏功能。
当入侵者试图进行碰触和破坏时都可发生报警信号,使其无法进行非法行为。
红外线幕墙探测器产品是用进口PC 与铝型材造型成草坪灯或者各类柱状、灯状,构成隐蔽的防入侵专用设备。
由于草坪灯造型美观,与别墅、高级别建筑的幽雅环境非常匹配;作为防范器材的同时又可当作庭院的装饰灯与照明使用,照明和防盗防范合二为一;最远室外防范距离为100米,灯柱的支架最高可达3米,还可把摄像机固定在红外线幕墙支架顶上,当摄像机的支杆用。
1、照明与防盗相结合——智能家居的首选!!2、高度可根据用户需要在范围内选择,在别墅周围形成不同高度的隐形屏障,杜绝了盗贼入室的风险——御贼与户外!!3、多种装饰灯头可选,融入自然环境——美观而隐蔽!!4、进口PC 外壳,铝质支架,抗暴力击打——良好防止老化(高温、严寒、阳光照射)功能——防破坏能力极强!!5、无需对主体建筑物布线施工——施工量最小!!6、每两个红外幕墙之间的防范夹角可任意调节,灯柱内的倾斜度、高度可调节(用于地面高差较大时调整)——施工最灵活方便!!7、良好的防雷特性,不受阳光及其它电磁波干扰,不受震动及噪声等环境因素干扰,同时遮断任意相邻两条射线才产生报警,有效防止落叶、飞鸟等引发的误报警——产品性能稳定!!8、四个或多个草坪灯型红外幕墙,对别墅四周形成隐形屏障——器材用量最小!!9、无论布、撤防状态主人均可在居所内随意自由活动——给主人最大的自由活动空间!!10、每个灯柱最多可形成对三个不同方向(夹角可任意调节)!!主要技术参数:型号规格: 2束、 4束、 6束、 8束、 10束灯柱高度:68cm 、98cm 、162cm 、208cm 、255cm探测距离: 10米、30米、60米、100米消耗电流:发射≤80mA,接收≤55mA。
反应速度:40ms电源电压:推荐使用DC12V -24V使用环境温度:-25℃至+55℃继电器触点容量:0.15A/28VDC信号输出方式:有线、总线信号可选从施工来说,应该要求是一致的,主动红外尽量避开阻挡物,避免强光直射等!被动红外也应避免强光、不要被气流直吹、和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地方等等!主动红外多用于室外周界报警系统中(如多光束红外对射、红外对射栅栏等)!被动红外多使用于室内家居报警系统(如红外探测器、幕帘探测器等)!技术咨询请电:[1**********]张生------进行布防、撤防等设置,显示警情编程键盘------进行系统编程报警打印机------打印操作和报警信息主机电池------为报警主机进行持续供电警号------鸣笛报警连接方法及原理总线型报警系统也属于红外对射报警系统,只是用到的设备和连接方法与普通报警系统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比普通报警系统更先进一些。
普通报警系统的红外对射报警器直接通过信号线与报警主机相连,所以有多少对报警就要有多少对连线,当在大型的工厂设计报警系统时,会要求划分很多防区,这就需要布很多线缆,既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施工和维护的难度。
而总线型报警系统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总线型报警系统只需要一根总线,就可以将所有的报警探头串接在一起,既节省成本,又方便施工和维护,具体链接方法如下。
红外对射报警器模块,地址模块通过信号线链接到报警总线上。
总线与报警通讯控制主机相连。
操作键盘、编程键盘、报警打印机、警号、主机电池都与报警主机相连,操作键盘用于对报警防区进行布防、撤防、旁路等操作进行设置,键盘上配有液晶屏,可显示设置的参数和警情,编程键盘对系统进行编程设置,可设定防区、报警输出等,报警打印机可以将用户的操作和报警发生的时间全部打印记录下来,供管理人员查看和存档。
总线型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们通过红外对射报警器的防范区域时,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并通过地址模块输到报警总线,报警主机以固定的频率向总线进行主动寻址,当检测到地址模块提供的报警信号时,报警主机发生响应,将警情显示在键盘的液晶屏上,并通过警号、报警打印机对警情进行输出,鸣笛报警。
系统优点1、易扩展一台报警主机最多可扩展到128个防区,既至少可以链接128对红外对射报警探头,由于报警探头可以串接,所以理论上,前端报警探头数量可以无限扩展。
另外,报警探头只要挂在总线上就可以了,不用直接与主机相连,这样可以避免重新下管布线,所以极易扩展2、操作简便、报警直接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操作内容非常简便,只有2~3个命令即可,基本上所有人员都能够操作起来,该报警系统产生的报警响应通过120分贝以上的大功率警号进行输出,方圆数里都能够听到,可有效喝止 __的非法侵入。
并能够给保安及管理人员以有效的提示。
3、分区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将防范区域分成若干个小区,并进行编号,每个区域可以通过旁路设计,单独设防和撤防,使管理显得灵活方便。
4、稳定可靠由于线缆较少,所以系统工作比较稳定,出错率低。
与普通报警系统的比较1、造价普通报警系统设备比较便宜,系统分区在8个以下并且防范面积在3000平米以下的,适合用普通报警系统。
它的造价比较节省,主要是省线缆、地址模块的费用。
总线型报警系统的设备造价较高,当系统分区很多,并且防范面积很大时,总线的优越性就体现了出来,费用会比普通报警系统低的多。
2、施工难度总线型报警系统的施工难度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穿管布线简单。
3、难度总线型报警系统技术难度较高,涉及到接线、编程等多个环节,很多工程公司都不懂这些技术。
4、维护性总线型报警系统维护要简单一些。
系统的意义虽然总线型报警系统与普通报警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他们的实施意义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增强区域的安全性,防范 __的入侵,请普通报警系统,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