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案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案:物种濒危与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案:物种濒危与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案:物种濒危与保护措施引言: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许多物种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因此,了解物种濒危的原因以及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物种濒危的定义和原因,并提供一些常见的物种保护措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物种濒危的定义和原因1.1 物种濒危的定义物种濒危指的是某一物种在自然环境中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面临灭绝的可能性。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物种濒危分为五个等级:灭绝、极危、濒危、易危和无危。
这些等级根据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等因素进行评估。
1.2 物种濒危的原因物种濒危可以由许多因素引起,包括:生境破坏: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退化是导致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森林砍伐、湿地开垦和城市扩张等活动破坏了物种的栖息地,导致它们无法存活或繁殖。
过度捕猎和捕捞:过度捕猎和捕捞会导致某些物种数量锐减。
一些宝贵的野生动物,如犀牛和大象,因其角和象牙而成为盗猎者的目标。
同样,过度捕捞也使得一些鱼类和海洋动物的数量迅速减少。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极端事件对物种濒危产生了重大影响。
气温升高导致栖息地的变化,使得许多物种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它们面临灭绝。
二、物种保护措施2.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特定物种和栖息地而设立的区域。
它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使得濒危物种能够繁衍和生存。
自然保护区通常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管理,且在法律上受到保护。
2.2 引入保护计划保护计划是指通过特定方法和措施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和管理。
这些计划需要对物种的生境、数量和生命周期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出最有效的保护策略。
保护计划可以包括建立人工繁殖中心、采取野外监测和对抗非法贸易等措施。
2.3 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是物种保护的重要方面。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教案主题: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3.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意义。
2.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威胁。
2.掌握具体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
2.地球上各地的生物多样性图片和信息。
3.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向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即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2.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如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食物链、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等。
3.展示一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的图片和信息,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美丽和重要性。
Step 3: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5分钟)1.向学生介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如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非法贸易、过度开发等。
2.提醒学生注意当前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威胁,如砍伐森林导致栖息地丧失、气候变暖导致物种灭绝等。
Step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25分钟)1.向学生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法律法规、推广可持续发展等。
2.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讨论其具体操作步骤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选择的措施,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贡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力量。
Step 5:总结和反思(10分钟)1.向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2.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我作为一个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和举措可以采取?Step 6:拓展延伸(可选)1.通过展示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信息,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选5篇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选5篇为大家收集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通过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3.培养爱护动植物,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爱国大熊猫暖暖的短视频,激发学习兴趣,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珍稀生物呢?(金丝猴、藏羚羊、华南虎、水杉、广西火桐、对开蕨等。
) 设疑:对于这些濒临灭绝的生物,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它们?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建立自然保护区多媒体展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图片,提问: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可以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通过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而保护生物。
) 教师讲解明确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课前查阅的自然保护区相关内容。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教师补充: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展示资料卡:把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提问: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叫做迁地保护,能够对濒危生物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3.建立濒危种质库展示中国国家种质库内景,提问:我国建立了哪些种质库?他们有什么作用?(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作用: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颁布法律出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提问:这些法律和文件资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同桌间交流。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案设计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意义。
2.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掌握环保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和责任心,培养正确的环保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理念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注重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分类。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5.环保宣传和环保实践。
四、教学过程1.了解生物多样性A.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B.生物多样性的分类: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物种进化,保护遗传基因资源,维护人类社会发展。
D.生物多样性面对的威胁: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等。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A.加强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建设。
B.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
C.建立生态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区。
D.保护野生动植物、众多微小生物、真菌、类虫等。
E.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应用。
3. 环保实践A.生态种植。
B.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C.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
D.环保科学实验。
四、课后练习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和改进通过考核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课程改进。
六、思考题1.生物多样性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哪些?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中,你认为哪些最有效?为什么?4.学校如何开展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你如何参与其中?七、结语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和态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备课教案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备课教案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备课教案一、引言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丰富度和变异性的总和。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学备课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和积极行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2. 理解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关系;3. 掌握常见的物种保护策略和措施;4. 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实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
2. 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关系教学内容:解释物种保护如何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密切相关,物种灭绝如何影响生物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3. 常见的物种保护策略和措施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物种保护策略和措施,如栖息地保护、物种保护区的建立、濒危物种繁育计划等。
教学方法:图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
4. 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兴趣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兴趣,并提供相关的参与机会。
教学方法: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小示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样的动植物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1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任务,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3. 探索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关系(20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的小组,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到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之间的密切联系。
4. 介绍常见的物种保护策略和措施(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例解说,向学生介绍栖息地保护、物种保护区的建立、濒危物种繁育计划等常见的物种保护策略和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提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行动。
知识点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3. 生物多样性威胁和原因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行动教学活动活动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1. 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所有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2. 分享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案例,如雨林、海洋和沙漠。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观点。
活动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 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药物和生态平衡。
2. 分享不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如疾病的传播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3.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列举更多的生物多样性重要性案例,并讨论其影响。
活动三:生物多样性威胁和原因1. 分享不同的生物多样性威胁,如生物破坏、栖息地破坏和气候变化。
2.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威胁的原因,如人类活动、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
3. 讨论学生对于这些威胁的观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活动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行动1. 分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如设立保护区、植树造林和限制野生动物贸易。
2.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动,如减少浪费、节约能源和参与环保活动。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行动计划,并鼓励他们互相激励和支持。
结束语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希望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行动对于我们和地球的未来至关重要。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并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组成以及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3、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组成。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2、难点(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形成切实可行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方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段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视频,如热带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的生活场景,引出生物多样性的话题。
提问学生对视频中所展示的生物多样性的感受和初步理解。
2、知识讲解(20 分钟)(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解释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组成详细介绍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含义。
举例说明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的差异,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能想到哪些生物多样性的例子?(2)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重要意义?4、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案例,如森林砍伐导致物种灭绝、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和后果。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5 分钟)(1)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和林业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想法和建议。
6、总结与作业布置(5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去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地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并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和案例分析,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威胁。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教学设计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如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3)掌握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和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保护策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展示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视频,如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动植物、草原上的野生动物群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问:“在这个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多少种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什么?”从而引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知识讲解(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①物种多样性:向学生介绍地球上存在着极其丰富的物种,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蓝鲸,从娇艳的花朵到参天的大树。
②遗传多样性:以不同品种的狗、猫为例,说明同一物种内基因的差异导致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这就是遗传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展示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不同的生态系统,讲解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组成成分和生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数量与分布。
2.了解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球历史上5次大规模物种灭绝,探讨物种灭绝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 通过阅读近300年俩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探讨人口增长和物种灭绝的关系,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与分布2.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学难点: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
”是罗素追求的人类社会各人群、各种族及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共存、交流与和谐相处。
但今天,我们追求参差多态的现实可能更多地转移到人类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
由于目前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造成的消极影响,地球物种灭绝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正愈演愈烈。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一、物种灭绝的原因——自然因素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关系: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提问】:物种灭绝和物种濒危是否是一回事?【点拨】:物种灭绝和物种濒危的区别是它们分别处于某一特定物种走向消亡过程的不同阶段。
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对象是濒危物种而不是已灭绝的物种。
【提问】: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物种灭绝的例子?【举例】:(1)两亿四千五百万年以前,所有动物的95%,几乎是整个动物王国,全部灰飞烟灭,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恐怖的物种灭绝事件。
(2)《美国国家地理》发表文章指出在过去600年中,至少有 4.4万种昆虫从地球上销声匿迹,更令人吃惊的是,大量昆虫灭亡这一趋势将逐年恶化,预计在未来50年里,可能会有数十万种昆虫走向灭绝之路。
【提问】:物种灭绝仅仅是一种偶然的不幸事件吗?【点拨】:答案是否定的。
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7最后两自然段和课本P108页阅读材料,从而认识到:物种灭绝不是一种偶然的事件。
提示学生从数量、分布、寿命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点拨】: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2、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提问】:那么物种灭绝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呢?【点拨】: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原因可能是火山爆发、陨石撞击地球、气候变化。
【点拨】:虽然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当代人们对现今世界上动植物物种的消失速率越来越感到担心。
科学家警告:地球上的生物的灭绝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自然》杂志称,50年后100多万种陆地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
人口急速增长、全球气温变暖和自然环境恶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第六次大灭绝。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1、人口数量与物种灭绝数量的相关性:【读图分析】读图4.13,分析下列问题:(1).300年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怎样?(2).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数量变化的趋势怎样?(3).世界人口和物种灭绝数量变化有怎样的相关性?(4).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或推论?【点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物种灭绝数量也不断增加→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种灭绝数量是正相关。
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2、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关系:【提问】: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有什么不同?【点拨】:人类早期狩猎和采集加剧物种灭绝,现今则是由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加速物种灭绝。
3、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速度的影响:读课本P109页案例和补充材料,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
【补充材料】:每小时一个物种灭绝地球贴上死亡标签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灭绝,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经历了千万年物竞天择的进化而生存下来的物种,就在一个小时内终结了它坚强的物种进化史。
这只是野生动物被人类赶向灭绝之路的一个缩影。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人类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发展的历史。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的近200年,伴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1个种加快到每小时1个种。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和139全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
16世纪以来,地球上灭绝的鸟类约150种,兽类95种,两栖及爬行类约80种。
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人类活动是其主要原因,特别是由于商业贸易而导致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球野生动物非法走私的规模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成为仅次于军火、毒品走私的第三大非法贸易。
1只训练有素的猎隼价值5000到20000美元;1只鹦鹉约值4000到40000美元;1公斤麝香价值50000美元;1条藏羚羊绒围巾价值35000美元;1株兰花的价格也可高达2000美元;1株大烛台仙人掌竟可达7000美元。
这一切的货币规模至少达到60多亿美元。
看到这样一连串数字,也就不难理解野生动植物合法及非法贸易为什么会大行其道了。
提问:不同时代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种类的影响有何不同,这反映了什么问题?点拨: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归纳为:加速。
由早期的兽类和鸟类逐渐扩展到植物和昆虫,且灭绝物种量及占现存生物物种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证据都表明人口增长带来的对自然影响的加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了解)(1)联合国所做的工作:A. 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正式开始实行,基地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那里收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并将这些发现与各个会员国分享,并做出行动。
每当一个国家加入成员国之列,它就承担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特定责任。
这个公约的工作人员将会帮助成员国实践他们的义务。
他们同样协调国家与一些其他组织之间的各类活动。
B.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禁止商业性的濒危物种贸易或是会影响的物种生存的商业性贸易(并监管非商业性的濒危物种贸易)这些物种都在一个叫做附录一的清单上,典型物种有:雪豹、虎,和其他一些大型猫科动物、一些如黑猩猩、大猩猩等稀少的灵长类动物,还有几乎所有的大鹦鹉,几乎所有的鳄鱼,所有的海龟、仙人掌,总共有800多种。
CITES也运用了一套保证未濒危物种的系统,因为如果不严格监管国际贸易可能会造成这些物种濒危。
这些物种列在附录二上,包括其它的大型猫科动物、灵长类动物、鲸类动物、鹦鹉、鳄鱼、仙人掌、兰花,加上一些食肉性植物--总共大约3千万种。
C.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的区域性海洋项目,这是一项在一些不寻常的地方保护海洋、海岸系统的工作。
D.珊瑚礁项目,用来研究值得人们警醒的全世界珊瑚礁系统的死亡。
E.《巴塞尔危险废弃物公约》等,致力于结束不加选择的危险废弃物排放以及最小化危险废弃物排放的发生。
(2)中国政府: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D.我国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3)帮助生物多样性我们能做什么——“如果你认为你太渺小而不能造成一个重大变化,那么你试着去和一只蚊子睡觉。
”A.学习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B.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和发生了什么事告诉其他人。
C.尽量骑自行车,鼓励其他人用自行车,如果没有骑自行车的小路,提议给当地的政府修建此种小路。
如果你骑车上山,请走规定道路。
D.不要把像油漆或汽油有毒的物质倒入排水沟,同样的,使用可再充电的电池,如果你必须用规则的电池,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回收箱中。
E.尽你所能多的回收再利用。
在一些国家,每一样东西都是再利用的,包括烹调油,草地剪取物和家庭用具。
如果你认为你的城镇和国家作了更多,搞清做了什么。
F.避免使用杀虫剂,像除草剂。
一些杀虫剂会毒害鸟类并且几乎所有的杀虫剂伤害蝴蝶和毛虫。
G.联合抵制包含将要灭绝物种部分的产品,例如象牙、麝香鹿、海龟壳或藏羚羊的羊毛.如果你发现一个商店在卖这些东西,让警察知道.也许甚至告诉媒体。
——摘自《年轻人的星球》做思考题:1、3【点拨】:思考题1:在人类还没有了解某种物种的价值之前,它就从地球上消失,将会使人类抵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面临生存威胁。
思考题3: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板书: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物种灭绝的原因——自然因素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关系:2、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1、人口数量与物种灭绝数量的相关性:2、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关系:3、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速度的影响: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联合国所做的工作:(2)中国政府:(3)帮助生物多样性我们能做什么【典型案例】例1、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 )A.① B.④ C.⑤D.⑥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B.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C.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D.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丰富例2、读“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个,覆盖国土总面积的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1)最近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_______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3)人类为何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答案:例1 1.A 2.B例2(1)加快(2)自然原因:自然灾害及物种竞争中的自然淘汰;人为原因:捕猎、采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今后人类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