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美术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
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
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欣赏优秀作品:三、教师总结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
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研究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引导阶段播放一组图片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腕来表现。
造型作为发明形象的紧张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欣赏创设情境,激发乐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发展阶段一、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1、线条:展示一组图片: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
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紧张表现语言。
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部分宋代XXX《菩萨立像》石雕唐代《宴罢》装饰画古希腊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出示作品《圣母玛利亚》素描达芬奇意大利《女人像》线描XXX法国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一定会造成物体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明暗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一册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
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
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欣赏优秀作品:三、教师总结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节:学生自我介绍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英语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个人信息。
-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动作和语音表达自己的介绍。
- 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互相了解。
教学准备:- 卡片或者照片,上面写着学生的个人信息。
- 幻灯片或者黑板用来展示学生的个人信息。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看幻灯片或者黑板上的个人信息,并带领他们朗读、模仿。
2. 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张卡片或者照片,上面写着他们自己的个人信息。
3. 学生两两或者小组之间进行互相介绍,使用已经学过的表达方式。
4. 学生根据对方的介绍,写下对方的个人信息,并做一个简单的口头介绍。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继续扩展介绍的内容,例如家庭、学校活动等。
- 学生可以使用其他媒介,如视频、音频来展示自己的介绍信息。
第二节:学校概况画作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并能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学校的概况。
- 学生能够使用常见的绘画工具和技巧。
-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一个学校概况画作。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画笔、颜料等。
- 画纸或者画板。
教学过程:1. 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各处,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2. 引导学生讨论学校的特点,例如校舍、操场、图书馆等。
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并在画纸上绘制出学校的概况。
4. 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共同完善画作。
5.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画作,并进行简单的口头介绍。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添加更多学校特色的细节。
-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风格或者绘画媒介。
-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画展,展示他们的学校概况画作。
...(在此继续编写美术教案,覆盖全书内容,每节教案的目标、准备和过程都类似。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选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理解绘画外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历。
2.学会从外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才能。
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外型要素及外型艺术表现方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本人喜爱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提征询: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学生答复:老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学生答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出示两幅作品老师提征询: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老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外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外型要素进展表现。
这些美术作品的外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展艺术表现或与别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线条外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本人的感受。
老师总结:线条既能够详细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能够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外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
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外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本人的感受。
老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能够详细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能够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三、老师总结理解了绘画的外型要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制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外型要素。
它能协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本人的情感。
第二课时课题:绘画作品中的方式美教学目的: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方式美以及掌握方式美的根本法那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1 课题: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1.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2.教学重点: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3.教学难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5.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 2幅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清明上河图〉〉提问(仔细观察上述作品后,你能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政治和生活背景吗?)教师在学生常识性地回答问题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人类没有创造文字之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造型实物(绘画、雕塑、工艺品、建筑等)获得的。
即便文字出现以后,也需要造型实物提供直观的印证。
所以,一件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由美术的意义,而且能够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2新授: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提问:1、从作品仕女的姿势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内容?2.从作品仕女的华美服装和精美的手饰中,你觉得唐代纺织技术与工艺水平如何3. 从作品描绘的仕女面庞、体态、你能说出当时对女性的审美观吗?解释:1、从作品描绘的几个贵妇在庭院中闲步、赏花、采花、戏犬的情节,让人感到上流社会贵妇虽然物质富足,但却精神空虚、百无聊赖。
2.从画中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是相当的高超。
3.反映出当时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是丰腴,而非我们当代苗条。
与同学讨论,共同探讨几件作品的文化意义。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2.从〈〈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的面目特征来看,他们是哪里的人?4.你知道教堂和道观用途分别是什么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从这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分组讨论书中作品,教师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
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
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欣赏优秀作品:三、教师总结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八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八篇)

八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人教版(八篇)针对初二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习环境都已经熟悉了。
并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对美术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
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
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
1)、课本分析本学期拟定二十课时的课程,分为五个单元教学: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第三单元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第四单元我们的画展;第五单元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重点内容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内容,绘画包括中国画、版画、素描、淡彩画等绘画知识。
设计主要是以工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主。
2)、单元分析第一单元属于欣赏与评述,欣赏、鉴赏、讨论、评述课。
第二单元是造型与表现即绘画创作课。
第三单元是设计与应用包括各种手工制作,如:学会认识环境艺术设计、学会认识产品设计、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产品设计的鉴别与选择等。
第四单元是以画展安排、展览布置为主,包括展厅的安排,画片的装裱,请柬的设计能内容。
第五单元是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展示设计,陈列艺术设计等内容。
本册教材的二、三单元为重难点,第二单元的知识是第一次接触,使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第三单元的内容以设计为主,像室内饰品、环境艺术设计等。
工作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3、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
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不同风格绘画作品的欣赏、评述以及对作品色彩特点的研究与讨论,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形式有一定认识,感受色彩的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里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如何从色彩的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六、教学过程: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色彩的感染力作品分析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画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力载体。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
色彩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表现对象的色彩关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感情特征,对于触动人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
? 《千里江山图》后来被当时的宰相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提拔记述了宋徽宗指点王希孟,收他入翰林书画院的经历,王希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去世,关于他的史料很少。
《千里江山图》后在清乾隆年间收入宫中,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欣赏作品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配色。
画面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饰性。
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世界《出水芙蓉图》【名称】宋吴炳出水芙蓉图【类别】中国古画、扇面画【年代】宋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欣赏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娇艳的资容与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赋色,达到了柔和润泽而又美艳动人的艺术境界。
《干草垛》进入90年代,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
所谓的“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
作品欣赏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夺目,与天空和远处的树丛交相辉映,构成一曲色与光的交响。
马蒂斯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作品欣赏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追求一种简洁明快的色彩效果,这幅暖色调为主的作品,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柔和、安适的气氛与情调。
于非闇(暗)于照,画家。
生于一八八八,字非厂,别署非闇,又号闲人,山东蓬莱人,久居北京。
著有《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有《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都门钓鱼记》、《都门艺菊记》、《都门养鸽记》等。
作品欣赏画面以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花各黄鹂鸟,强的色彩对比,生动地表现出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景象。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3课构图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德拉克洛瓦法国)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谁能发现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
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
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
如果人物众多、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二)新课讲授1、构图的感念: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
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
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2、构图的形式:分析作品:看看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
小组分析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构图表现的,用了哪些方法?你能不能试着归纳出来?教师归纳总结:《初踏黄金路》(版画现代李焕民)“S”形的构图使画面结构丰满,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
《舞蹈》(油画马蒂斯法国)以圆形构图来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活泼和富有动感。
《露气》(中国画现代潘天寿)如果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部分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
《阳关三叠》(油画现代王宏剑)画家基本上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安排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沉寂的地面。
《吉祥蒙古》(油画现代韦尔申)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了宁静、安详、自然的气氛。
构图形式:构图形式指的就是画面的结构形式。
(1)几何形它取决于画面主体物所组成的基本形及其占有的位置和面积。
基本形的组成和变化,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各不相同。
基本形现状的大小,也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如《自由引导人民》采用了三角形构图,水平的底边给人一种稳定感,向上冲引的边线又给人一种崇高的力量感。
(2)线条《初踏黄金路》(版画现代李焕民)《吉祥蒙古》(油画现代韦尔申)(3)利用黄金分割率《露气》(中国画现代潘天寿)《阳关三叠》(油画现代王宏剑)提问:画家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构图?构图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这样构图会是怎样的效果?教师利用绘画软件将原作进行更改,请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3、构图原则(1)突出主题:为了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使形象获得突出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突出主体的范例,并讨论画家是使用哪种构图形式突出主题的。
(2)追求形式美: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绘画的构图应符合造型艺术中的均衡、和谐等形式美法则。
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画家是怎样利用构图传达形式美提高作品的感染力的。
4、小结绘画构图是一种比较复杂而且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它又是绘画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是绘画习作,也要遇到程度不等的构图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掌握最简单的构图要领(形式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绘画作品,并在绘画实践中去应用。
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第一课书林漫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展示介绍古今中外的书籍设计。
2、教学难点:了解书的设计概念,发展,种类,结构。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你逛书店时,什么书是你多看一眼甚至想买下的冲动?学生回答出版界抓住了人们的普遍心理,读者买书,一看名字二看封面三看内容看来书籍价值不管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装帧设计上,那么什么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呢?我们今天使用的书籍是通过专门的历史变迁成为这个样子呢?那么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迹设计。
(二)新课讲授1、书籍设计概念: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
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
2、中国古籍设计: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是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施展智慧与技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
简册装:在竹片或是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作“简册”,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
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
叶子: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
樊夹装: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
卷轴装:亦称“卷子装”。
通行于东汉至唐代。
它是纸本书最早的形制,直接承袭了帛书的形制,单面书写。
优点:克服了缣贵而简重的不便。
缺点:纸缺乏帛的坚韧,来回卷舒不便检索文字,且易断裂。
经折装:卷轴制度演变到册页制度的过渡方式之一。
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
因奏折也用这种方式,后又称“折子本”。
旋风装:旋风装与经折装是同一时代同在卷轴装的基础上,由于不同的文化需求产生的不同的装帧形式。
蝴蝶装:简称“蝶装”。
宋代雕版印书盛行以后形成的一种装帧形式,风靡于宋元,流行大约400年包背装:把印好的书页白面朝里,图文朝外对折,然后配页后,将书页折亦称“裹背装”、“裹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