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国文学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重在廓清西方文学的历史和概貌,对西方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描述和解析,指导学生深入阅读外国经典作家作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阐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做到系统地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并能结合所学哲学、文学理论等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尤其要有重点地通过文本细读,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点,以及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藉此提高学生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并增进他们对外国文学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形成背景、原因、过程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各个历史阶段重点作家的创作思想、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教师应灵活运用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归纳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以课堂讲授形式为主要教学手段,并恰当、充分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古代欧洲文学(6学时)1.教学内容(1)古希腊文学发展状况;古罗马文学与古希腊文学的关系。
(2)古希腊神话的产生;基本内容;艺术特征;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3)荷马史诗的作者及形成;思想蕴涵;人物形象;艺术成就。
(4)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形成;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阿里斯托芬的喜剧。
2.重、难点提示(1)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文学中所表现的人本思想。
(2)希腊悲剧的起源、命运观、悲剧精神、艺术特征。
(3)欧洲古代几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外国文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适用专业:具体专业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外国文学是一门介绍和研究外国文学发展历程、重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潮的课程,是专业名称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的1、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外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思潮、流派和作家作品。
2、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3、引导学生通过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拓宽文化视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任务1、系统讲授外国文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2、重点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作家作品,如荷马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的《浮士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3、引导学生探讨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2、学生应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认真阅读指定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做好读书笔记。
3、学生应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包括作品分析、小论文等,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4、学生应参加课程考试,考试成绩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古代文学1、古希腊罗马文学(1)古希腊神话(2)荷马史诗(3)古希腊悲剧和喜剧(4)古罗马文学2、中世纪文学(1)教会文学(2)英雄史诗(3)骑士文学(4)城市文学(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1)薄伽丘《十日谈》2、法国文艺复兴文学(1)拉伯雷《巨人传》3、西班牙文艺复兴文学(1)塞万提斯《堂吉诃德》4、英国文艺复兴文学(1)莎士比亚的戏剧(三)古典主义文学1、法国古典主义文学(1)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2)莫里哀的喜剧(四)启蒙运动时期文学1、英国启蒙文学(1)笛福《鲁滨逊漂流记》(2)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2、法国启蒙文学(1)伏尔泰(2)卢梭《忏悔录》3、德国启蒙文学(1)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五)浪漫主义文学1、德国浪漫主义文学(1)海涅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1)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3、法国浪漫主义文学(1)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六)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1)司汤达《红与黑》(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2、英国现实主义文学(1)狄更斯《双城记》(2)勃朗特姐妹(3)哈代3、俄国现实主义文学(1)普希金(2)果戈里(3)屠格涅夫(4)陀思妥耶夫斯基(5)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4、美国现实主义文学(1)马克·吐温(七)现代主义文学1、象征主义2、表现主义3、意识流小说4、存在主义文学5、荒诞派戏剧(八)后现代主义文学1、新小说派2、黑色幽默3、魔幻现实主义五、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外国文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讲授从古希腊到20世纪末的欧美文学简史,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欧美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和最主要的作家作品。
本课程课内学时54,共3学分,开设时间为一学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目前欧美文学史一般的划分方法将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欧美文学分为10章:第1章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第2章中世纪欧洲文学;第3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第4章17世纪欧洲文学;第5章18世纪欧洲文学;第6章19世纪初期欧洲文学;第7章19世纪中期欧美文学;第8章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第9章20世纪前期欧美文学;第10章20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每一章在“概述”中讲授该时期的文学史知识、思潮流派的特点,并分专节介绍若干的重点作家作品。
本课程体现了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是《欧美文学简史》(匡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本课程的辅助教材是《欧美文学作品选》(程陵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该书为解决学生难于找到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译著的问题而编写,所选篇目密切配合主教材讲授的内容,是学习和复习考试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二)录像课本课程拟录制录像课(具体节数待定)。
录像课主要讲授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其作用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重点,使难点变得易学易懂。
(三)IP课本课程拟录制IP课(具体节数待定)。
IP课为辅导型课程,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便于学习和复习。
(四)网上辅导网上辅导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发布与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2、教学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重点难点解析文章,定期刊载练习题,供学生学习与自测。
3、每学期安排2~3次网上实时答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
外国文学 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外国文学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达方式,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其作者,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 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主题和意义;3.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外国文学1. 古希腊文学- 介绍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分析荷马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2. 古罗马文学- 介绍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和《饭匙》- 分析维吉尔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3. 古英国文学- 介绍《贝奥武夫》和《坎特伯雷故事集》- 分析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中世纪宗教与骑士文化第二部分:现代外国文学1. 俄国文学- 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分析作品中的心理描写、社会批判和文学风格2. 法国文学- 介绍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 分析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消极主义和文学流派3. 美国文学- 介绍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分析作品中的美国梦、社会阶层和现代主义文学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介绍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
2. 文本阅读: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意义。
3. 讨论与辩论: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讨论,促进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4. 作业与论文:布置阅读任务、写作报告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外国文学史英文名称;Foreign Literature课程编码:0111110A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93总学分: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先修课程:中国文学开课系部:中文系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根据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的教学计划,《外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本科段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讲授的内容包括无比灿烂和丰富的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种现象。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本课程侧重介绍欧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及代表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并兼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文学。
通过《外国文学史》的讲授,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分析纷繁复杂的外国文学史上的现象,扎实的掌握其发展规律、审美过程、人物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阐释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欧美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8课时)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2课时)(一)了解:古代文学的分期、内容、特色和价值。
把握古代文学在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桥梁。
(三)掌握:古希腊文学的特征和价值。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2课时)(一)了解:希腊神话的内容、价值和影响。
把握希腊神话的特征。
(二)理解:希腊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三)掌握:希腊神话的特征。
第三节荷马史诗(2课时)(一)了解: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成书、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价值。
(二)理解两部史诗的价值。
(三)掌握: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四节古希腊戏剧(2课时)(一)了解:古希腊戏剧的起源、演变、内容和特点。
(二)理解:古希腊戏剧的起源。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基本特性。
(三)掌握: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4课时)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2课时)(一)了解:中世纪文学的分期、类型、特征和价值。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观念和艺术特点。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将能够理解、欣赏和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并且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一定的文学分析方法和批评视角,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
3. 阅读和解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4. 掌握适当的学术写作和口头表达技巧,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经典- 希腊古典文学:《奥德赛》、《伊利亚特》- 罗马古典文学:《埃涅阿斯纪》、《哥伦布》2.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艺复兴诗歌:《诗选》、《桂冠诗人传》- 启蒙运动小说:《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3.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诗歌:《托拉斯坦》、《离骚》- 现实主义小说:《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文集》4. 实验性与现代派文学- 俄国象征主义:《日瓦戈医生》、《动物农庄》- 美国现代派诗歌:《庞德之王》、《草叶集》5. 后现代主义文学- 法国实验文学:《欧根亲王》、《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系统讲解外国文学的历史背景、流派特点和经典名作。
2. 阅读讨论:学生独立阅读文学作品,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整体分享。
3. 文学分析: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报告,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4. 跨文化对比: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异同,并掌握多元文化交流的技巧。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30%):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完成阅读任务和小组项目等。
2. 作业与报告(40%):包括书面作业、文学分析报告和文学评论等。
3. 期末考试(30%):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和理解。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标题:外国文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外国文学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判能力,同时增强其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1、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古埃及和古印度等早期文明的文学作品及文学发展。
2、中世纪文学:探讨欧洲中世纪文学的特点以及十字军东征对文学的影响。
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人文主义思想。
4、17-18世纪文学:考察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时期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主题。
5、19世纪文学: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
6、20世纪文学:探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三、教学方法1、阅读和分析:学生需阅读原始文学作品,并运用文学理论进行分析。
2、讲座和讨论:教师进行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3、独立研究:学生需进行独立研究,撰写论文,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进行项目研究和报告撰写,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5、线上学习: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线上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四、评估方式1、书面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论文撰写: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
3、项目报告:学生分组完成报告,展示对某一文学时期或作品的理解。
4、平时作业:包括课堂参与、阅读笔记和线上讨论等。
五、教学大纲细则1、第一学期:古代文学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阅读古希腊罗马和古埃及的经典文学作品,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如《神曲》和《哈姆雷特》。
2、第二学期:中世纪文学、17-18世纪文学。
阅读中世纪史诗《罗兰之歌》和《尼伯龙根之歌》,研究17-18世纪英法经典文学作品,如《李尔王》和《巴黎圣母院》。
3、第三学期:19世纪文学。
阅读并分析19世纪英法经典小说,如《简·爱》和《悲惨世界》。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Foreign Literature)《外国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其内容涵盖从古代至20世纪东西方文学,以讲授欧美文学为主,同时亚非文学也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教学上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梳理、评析代表性的文学现象、文艺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等,做到文学发展史知识和作家专论有机结合。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教学时间1学年,每学期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每学期各17周、总课时数68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4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践学时欧美文学上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下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亚非文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世纪欧洲文学18世纪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自然主义及其他流派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俄苏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古代亚非文学中古亚非文学近现代亚非文学机动5364461824622222 合计68三、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中文系本科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鉴赏水平和分析能力,在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吸收世界文化精华,获得开放性的眼光与胸襟,从而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下新的目标和要求,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它文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要求学生应能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批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艺术特点、文学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欧美文学上编第一章古代文学本章介绍古希腊、罗马文学发展概况和主要文学作品。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古希腊神话和悲剧的特征、《荷马史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难点是:古希腊神话的特征、《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本章介绍中世纪文学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本课程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
1、课程要求系统介绍西方文学发展概况,重点分析各国﹑各时期﹑各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
要求学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以开放得心态,广泛了解各国优秀文学遗产,初步掌握其思想﹑艺术特征,提高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得能力。
ﻫ2、本教程讲授一学年,包括从古代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得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盛行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得发展情况,列入专业选修课《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讲授。
因课时得原因,东方文学部分也列入专业选修课《东方文学》中讲授.ﻫ3、本大纲就是作为参考性得文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得前提下作出调整。
ﻫ二、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大纲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概要。
绪论1、教学目标:理解学习外国文学得意义、外国文学得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及掌握学习外国文学方法。
2、教学重点:外国文学得知识体系。
3、教学时数:2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学习外国文学得意义;外国文学得特征、课程知识体系;如何学习外国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1、教学目标:了解欧洲得上古文学得概貌;荷马史诗得基本内容与艺术成就;戏剧得产生、发展与成就。
2、教学重点:神话、史诗、戏剧(特别就是悲剧)。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荷马史诗:6学时;古希腊戏剧:4学时4、教学内容纲要:第一节概述欧洲古代文学就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发展及主要文学成就。
古罗马文学发展及主要文学成就.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第二节荷马史诗史诗得题材-—特洛亚战争。
作者及作品得形成—-“荷马问题”.史诗内容--《伊利昂纪》:战争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泊。
艺术成就:“荷马式得比喻”。
第三节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得起源--酒神祭祀。
戏剧内容-—命运悲剧。
三大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创作特征.埃斯库罗斯《被缚得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
古希腊喜剧: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教学目标:了解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学得影响以及但丁得跨时代得意义。
2、教学重点:中世纪文学得基本类型;《神曲》思想内容得双重性。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但丁:4学时。
4、教学内容纲要:第一节概述中世纪历史得分期.中世纪文学得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
中世纪文学得基本类型: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
第二节但丁但丁就是人文主义得先驱者。
生平与创作.《神曲》思想内容得双重性.艺术手法:梦幻得形式与象征、寓意得手法。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教学目标:掌握人文主义文学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与英国得重大成就。
深入理解《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得代表作品.2、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得主要特点;《堂吉诃德》得现实主义成就;莎士比亚得喜剧与“四大悲剧"对世界文学发展得贡献及哈姆莱特得形象.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塞万提斯:4学时;莎士比亚:4学时4、教学内容概要:第一节概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人文主义思想特征与文学特征。
人文主义得发展: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得《歌集》;薄迦丘得《十日谈》。
法国文学——七星诗社与拉伯雷得《巨人传》.西班牙文学——流浪汉小说与塞万提斯得《堂吉诃德》,维加得《羊泉村》.英国文学——乔叟得《坎特伯雷故事集》,莫尔得《乌托邦》,斯宾塞得《仙后》。
大学才子派与莎士比亚得戏剧创作.第二节塞万提斯“现代小说之父".生平创作。
《堂吉诃德》得创作意图。
作品价值与内容。
人物形象得主要性格特征。
小说得艺术特色。
第四节莎士比亚世界戏剧史上得泰斗。
生平创作.创作分期及创作基调。
各类戏剧得题材、主题及代表作。
《哈姆莱特》得题材。
主人公哈姆莱特就是人文主义者得形象,性格发展从快乐得王子到忧郁得王子、延宕得王子与行动得王子。
作品所体现得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化。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1、教学目标:理解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得特点与莫里哀喜剧创作得民主倾向、现实主义精神与喜剧艺术得主要成就。
2、教学重点:古典主义文学特征;达尔杜弗得性格分析。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莫里哀:4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第一节概述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
弥尔顿得《失乐园》,通过宗教得故事来反映资产阶级思想内容。
古典主义文学得哲学基础与基本特征。
高乃依得《熙德》,拉辛得《安德洛玛克》,布瓦洛《诗得艺术》。
第二节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得创始人。
生平创作:《堂璜》、《悭吝人》、《司卡班得诡计》等.《伪君子》:揭露宗教得欺骗性与危害性。
人物性格与作品特色.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1、教学目标:理解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得关系。
掌握启蒙文学得基本特征。
了解歌德得创作历程与成就。
2、教学重点:浮士德形象得两重性;《浮士德》得艺术成就.3、教学难点:理解“浮士德精神"。
4、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歌德:4学时。
5、教学内容概要:第一节概述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文学得基本特点。
感伤主义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有笛福得《鲁滨逊飘流记》,斯威夫特得《格列佛游记》,理查生得《帕米拉》与菲尔丁得创作.法国哲理小说有孟德斯鸠得《波斯人信札》,伏尔泰得《老实人》,狄德罗得《拉摩得侄儿》,卢梭得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自传体小说《忏悔录》,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还有博马舍得《费加罗得婚姻》等.德国市民悲剧有莱辛得《爱米丽亚·迦洛蒂》,席勒得《强盗》、《阴谋与爱情》、《华伦斯坦》与《威廉·退尔》等。
歌德得创作。
第二节歌德有“天才得诗人”之称。
生平创作。
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与《威廉·迈斯特得学习时代》等。
思想与作品得矛盾性及恩格斯对歌德得论述.《浮士德》:一生思想与艺术探索得结晶。
作品题材。
内容:一个序曲、二个赌赛,为浮士德得追求与探索拉开了序幕;五个阶段、一生追求.浮士德:积极进取得真理探索者得形象,“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永不满足”就是她得性格核心(浮士德精神)。
作品艺术成就。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教学目标:理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得特点。
掌握拜伦、雨果得创作及其代表作。
2、教学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特征与雨果得人道主义思想。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拜伦:4学时;雨果:4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第一节概述浪漫主义文学得形成与基本特点以及主要成就。
欧美各国得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英国有“湖畔派”与拜伦、雪莱、济兹等,还有司各特得《艾凡赫》与简·奥斯丁得《傲慢与偏见》。
德国有“耶拿派”与“海德尔堡派”与霍夫曼。
法国有夏多布里昂得《阿达拉》、《勒内》与斯塔尔夫人、雨果、大仲马、乔治·桑。
俄国有茹科夫斯基得《斯维特兰娜》、普希金与莱蒙托夫得《当代英雄》。
东欧有密茨凯维奇与裴多菲.美国有欧文得《瑞普·凡·温克尔》、库柏得《皮袜子得故事》、爱仑坡、霍桑得《红字》与惠特曼得《草叶集》。
第二节拜伦生平创作。
“拜伦式英雄”。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拜伦得思想核心。
《唐璜》得创作成就。
作品得浪漫特色。
第三节雨果浪漫主义运动得领袖.生平创作.《克伦威尔·序》得对照美学原则与《巴黎圣母院》得人物系列对比。
《欧那尼》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得胜利.诗歌与小说得成就。
《悲惨世界》得思想价值。
冉·阿让形象分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得相结合。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后期西欧文学1、教学目标:理解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形成得社会历史条件与文学方面得原因。
理解现实主义文学思维特点及其发展概况。
了解十九世纪后期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得特征及创作情况。
2、教学重点:现实主义文学得基本特征。
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得创作及其代表作。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司汤达:4学时;巴尔扎克:4学时;狄更斯:4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第一节概述现实主义得形成及基本特征。
主要文学体裁。
现实主义文学得发展:法国有司汤达与巴尔扎克、梅里美、福楼拜、莫泊桑等,还有巴黎公社文学.英国有小说家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与哈代、萧伯纳、高尔斯毕绥及宪章派文学以及女性文学突军异起。
自然主义得发展轨迹与特点以及发展概况,左拉得创作。
唯美主义得理论主张与发展状况;思想艺术特点.前期象征派得思想艺术特点。
第二节司汤达现实主义奠基人.生平创作。
重要作品有《拉辛与莎士比亚》、《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红与黑》得题解。
主人公形象分析.作品得社会政治内容与心理描写特色。
第三节巴尔扎克生平创作.《人间喜剧》得总体构思。
《人间喜剧》得题解与历史内容以及美学要点。
《高老头》得作品地位。
人物得分析及形象意义.现实主义风格。
第四节狄更斯生平创作。
作品得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双城记》得情节线索.作品得人道主义思想与悬念与象征手法。
第八章十九世纪东北欧文学1、教学目标:了解19世纪东北欧文学得发展状况与主要作家作品。
2、教学重点:易卜生得社会问题剧.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易卜生:4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第一节概述19世纪北欧各国文学都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得过渡。
北欧文学成就最高得就是挪威与丹麦。
挪威得亨利克·易卜生、比昂松与约纳士·李得创作,丹麦得安徒生、瑞典得斯特林堡得创作。
第二节易卜生“现代戏剧之父”. 创作生平。
《玩偶之家》:作品得思想内容;娜拉得出走意义;社会问题剧得特点及其在作品中得表现。
第九章十九世纪美国文学1、教学目标:了解19世纪美国文学得发展状况与主要作家作品。
2、教学重点:马克·吐温幽默小说得特点、哈克得形象特征。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马克·吐温:4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第一节概述19世纪美国文学主要就是两种文学思潮占主导地位。
浪漫主义文学持续较长,主要作家有欧文、库珀、爱伦·坡、爱默生、梭罗、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斯陀夫人与惠特曼等。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在七八十年代迅速发展,主要代表作家有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佛兰克·诺里斯、欧·亨利等.第二节马克·吐温生平创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反对种族歧视得主题;哈克与吉姆得对比分析。
儿童题材得创作特色.第十章十九世纪俄国文学1、教学目标:了解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得发展状况及主要作家作品。
2、教学重点: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得创作。
3、教学难点:如何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4、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普希金:4学时;果戈理:4学时;托尔斯泰:4学时。
5、教学内容概要:第一节概述19世纪40年代以前浪漫主义就是主流,4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成熟起来,涌现了一大批作家。
普希金就是俄国浪漫主义杰出代表与现实主义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