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的解读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时代。
高层木结构建筑作为新兴的建筑形式,为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改变和发展机遇。
然而,设计和建造高层木结构建筑的过程往往需要遵循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建筑的安全、耐久和可靠。
本文将探讨一些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的实施。
一、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是高层木结构建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设计人员应遵循建筑结构标准,确定建筑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风、抗震等能力。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类型,考虑其施工方法和材料选择。
要根据横向强度和纵向强度等设计原则,确保建筑稳固安全。
二、施工技术标准高层木结构建筑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规范操作。
施工技术标准包括建筑施工的各种要求,如施工材料的选择、加工、质量控制和现场操作等。
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范操作,以确保施工工艺的标准化,保证建筑的品质和安全性。
三、材料标准高层木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需要使用特殊的木材和建筑配件。
木材的选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同时应考虑其性能、外观、质量和成本等方面。
此外,各种建筑配件也需要严格符合相关设备和材料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能够确保木结构建筑材料和配件的质量和性能。
四、检验和验收标准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检验、验收和改进的循环。
在建筑设计、施工和材料之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
这包括现场检查、尺寸和形状检验、材料强度和质量检查等。
检验和验收标准应考虑到安全和功能性等方面,确保建筑质量的保障。
五、保养和维护标准高层木结构建筑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需要根据建筑材料和类型制定特定的保养和维护方案。
指定植物种类建在屋顶可有效降温,应采用防虫防腐处理,以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
必须按照建筑保养和维护标准来操作,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之,高层木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必须遵守一系列建筑技术标准和规范。
谁说木结构不能盖高楼传统木构多层建筑的构造和形制

谁说木结构不能盖高楼传统木构多层建筑的构造和形制说到古代楼阁,流传下来的可谓灿若星辰,虽然现在此类建筑名称或为“楼”或为“阁”,或都统称为楼阁,而不作区分,但在早期,“楼”与“阁”是有区分的。
陈明达先生认为楼阁即为多层房屋,且“屋上建屋为楼,平座上建屋为阁”。
而一些重檐建筑有两重甚至三重檐,外观上与楼阁比较相似,但在建筑学上来说,楼阁是有二层乃至多层活动空间的,有承重、楼板、楼梯等构架要素。
本期推送就为大家梳理古人这些多层建筑的形制和结构。
壹楼阁的分类和功能楼阁按其功能可分为门楼、城楼、箭楼、敌楼、钟鼓楼、酒、茶、戏楼、藏书藏经楼、宗教祭祀楼阁、纪念楼阁、挹景游赏楼、住宅楼等。
当然,这只是按楼阁的主要功能来分类,实际上楼阁一般兼具多重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往往还会被赋予更多的功能。
如门楼一般作为建筑群的主入口,但若在背面开辟戏台,则成为了戏楼,若在楼上藏经,则也是藏经楼。
钟鼓楼除有授时防御功能外,一般也是一座城市的挹景游赏之处。
1门楼门楼一般作为一组建筑群的主入口,另外根据建筑群性质以及上部结构,也可兼具其它功能。
(1)陵川崇安寺山门又名古陵楼,山门内布置四大天王与弥勒等塑像,兼作天王殿。
古陵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二层三檐歇山顶,琉璃剪边,钟鼓楼并峙左右,三座楼阁在寺前高台上一字排开,气宇轩昂。
古陵楼青石门框上有“嘉祐辛丑六月三日”题记,但现山门楼则为明代重修。
(2)高平定林寺山门门楼一般作为一组建筑群的主入口,另外根据建筑群性质以及上部结构,也可兼具其它功能。
(3)高平开化寺山门也即大悲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围廊,重檐歇山顶,立于砖石高台上,钟鼓楼并峙左右,下开门券作入口。
(4)陵川崔府君庙山门山门为金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二层带平座,底层中间安双扇板门。
明间有宋代青石门框,两侧各有掖门一道。
(5)长治南宋村玉皇观五凤楼五凤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属元末明初之风格。
浅析多高层木结构建筑

构 却能 与钢 筋 和混 凝 土建 筑一 较 高下 。根 据 美 国C L T 手 册 .C L T 在
高层 建 筑或 大 体量 建 筑 中越来 越 具 有竞争 力 。
步 . 以 及 以基 于 目标 和 性 能 要 求 的 建 筑规 范 的 制 定 建 成 了许 多8 ~ 1 4 层 的 高 层 居 住 及 公 共 木 结 构 建 筑 。 此 外 .消 防 安 全 和 防
合 结 构 .即所 谓 的 “ 砖 梁 ” 建筑 建 造 厂 房 和 仓 库 。这 些 砖 石 结构
通 常 由 没 有 加强 的砖 砌 外 墙 和 支撑 内部 结 构 的 重木 梁 柱 组 成 。这
些 建筑 可 高达 九 层 .大 概 已有 1 O O多年 历史 。 近 十 年 来 . 由 于 最 新 的 工 程 木 产 品 和 系 统 不 断 发 展 和 进
350% 。
等 结 构 构 件 满 足 规 范 要 求 的 耐 火 极 限 时 ,木 结构 最 高 允 许 建 造 5 层 。超 过 5 层 的木结 构 建筑 ,需 要 进行 专项 论 证 。 对 于轻 型 木 结 构 建 筑 .通 常 通过 安 装 石 膏板 等 耐 火 材 料使 构 件达到1 小 时和 2 / J 、 时 的耐 火 极 限 实现 。 重木 结 构 建筑 由于 木材 截
加拿 大 木 材 委 员会 ( Ca n a d a Wo o d Co u n c i l )发布 的一 份报 告 显
示 .钢 材 和 混 凝 土产 品 的 内含 能 分 别 比木 材 产 品 高2 6 %和 5 7 %. 多排 放 3 4 %和 8 1 %的 温 室 气 体 ,造 成 的 水 污 染 分 别 高 出4 0 0 %和
10月起建筑行业这些新规开始实行,得抓紧时间看!

核心提示:2017年即将过去四分之三。
在这近几个月时间里,建筑行业相继出台了若干新规,对行业造成影响。
眼下,有若干规章条例即将自10月1日起正式付诸使用。
无论业界同仁们对它们持何种态度,如今都应跟上国家的步伐,尽早对新规了解适应起来。
小编整理了将于10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新规,与读者朋友们共同学习。
17月11日,财政部令87号《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以下是重点内容。
1、该投标价格与其他投标人相比的价格,参照对象是“其他投标人的价格”,而不是大家常说的“成本价”。
因为后者较难直接判定,易引起争议。
2、价格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情况下,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
3、应当要求其在评标现场合理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必要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评标现场合理的时间”避免了场外人情。
4、投标人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这里用词是“应当”,而不是“可以”,就是该《办法》直接规定这种情况就是“无效投标”。
27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是重点内容。
1、删除了"环评单位资质"条款,取消了资格证书审查制度的要求。
2、取消了竣工环保验收行政许可,将竣工验收的主体由环保部门调整为建设单位3、增加了“不予审批情形”条款,明确环评审批要求。
4、明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法律地位5、取消了“试生产期间要求”6、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38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683号,公布《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下是重点内容。
《条例》规定,除经营借款担保、发行债券担保等融资担保业务外,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的融资担保公司还可以经营投标担保、工程履约担保、诉讼保全担保等非融资担保业务以及与担保业务有关的咨询等服务业务。
4自8月22日环保部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后,各地纷纷出台地方版的配套行动方案,其标准之严格较环保部文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解读新高规共134页

概念设计反映的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大体有以下内容:
1.明确设计目标(三个水准设防),即大震不倒,中震 可修,小震不坏等就是抗震设计的基本目标。为了实 现这一目标,就要进行二阶段抗震设计。即第一阶段 应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抗震要求,为此, 应按多遇地震(即比设防烈度低1.55度)的地震动参 数计算地震作用,进行内力组合、截面配筋计算,并 相应采取构造措施保证结构的延性,使之具有与第二 水准(设防烈度)相应的变形能力,从而实现“小震 不坏、中震可修”。第二阶段设计:对地震时抗震能 力低、容易倒塌的高层建筑结构,要进行薄弱层的塑 性变形验算,并采取措施提高薄弱层的承载力及变形 能力,使薄弱层的塑性水平变位不超过允许的变位。 2. 结合建筑、设备、地质等形成一个结构模型,包括: 结构体系,基础形式,三缝,构件尺寸,计算简图等。 3对结构计算书结果进行评估,确定各结构构件的安全 度。 4 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补充,如加强,调幅等。 5.设计好保证结构能发挥作用的构造措施。
⒋地震作用增加了长周期反应谱.不同阻尼比的调整¸双向地震作用计 算以及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最小值的规定;地震作用计算的 底部剪力法移入了附录;增加了结构在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考虑偶 然偏心的规定;
⒌调整了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增加了B级高度高层建 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及高宽比限值,对B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作用效应计算及构造措施提出了比A级高度更严的规定;
⒓调整了柱轴压比限制条件及加密区箍筋的构造措施;
⒔调整了构件最小配筋率等构造措施,增加了柱,剪 力墙箍筋配箍特征值要求;
⒕调整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钢筋锚固和连接的有关 规定;
⒖增加了剪力墙轴压比限制条件以及约束边缘构件的 规定,调整了构造边缘构件的有关要求;增加了具有 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
【干货】多高层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设计方法综述

概述木材由于具有资源易于再生、绿色环保、保温隔热性好等优点,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互协调,其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外,随着近十年来材料技术的发展,诸如正交胶合木(cross laminated timber, 简称CLT)等新型工程木产品的诞生使得建造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成为可能。
为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了解决大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长的问题,木材不能局限于以往三层及三层以下的低矮建筑,近些年,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取得了快速发展。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枚举了一批全球新建的典型多高层木结构建筑,以期通过具体建筑案例分析来洞悉当前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然后总结了当前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类型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基于上述在节点及结构体系两个层面的问题,对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开展了一系列试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部分结构体系的抗震机理;最后,概括了适用于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
1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1.1 典型建筑案例介绍自2008年建起第一幢木结构CLT高层后,世界各国纷纷响应这个理念,各地建起了一些示范建筑。
最早于2009年,伦敦建成了一幢名为“Stadthaus”的9层公寓式建筑(图1)[1],该建筑底层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上部8层的墙板、楼板、包括电梯和楼梯井道均采用CLT板建造。
该工程中,绝大多数构件经工厂预制后现场拼装而成,施工周期仅9周,且施工误差仅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
此外,施工过程绿色环保,碳排放少,所用建材本身兼有碳贮存功能。
2012年,墨尔本建成了一幢名为“Forte”的10层公寓式建筑(图2)[2],该建筑同样采用了底层混凝土框架-上部楼层CLT剪力墙的上下组合结构体系。
“Forte”的施工周期约10个月,与同体积的混凝土或钢结构建筑相比,其在保温隔热方面能够节约25%的能源,且兼有抗震性能优良的特点。
图1 英国9层公寓式建筑“Stadthaus”图2 墨尔本10层公寓式建筑“Forte”2015年,挪威卑尔根建成了一幢名为“Treet”的14层木结构建筑(图3),该建筑总高52.8 m,采用了胶合木梁柱框架-CLT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其中胶合木构件尺寸较大,以满足其炭化速率达到耐火极限要求,并且基于防火考虑,金属连接件、钢板和销轴等均未置于木构件表面。
建筑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规范

建筑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规范建筑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规范包括以下内容:一、施工准备工作1.依据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检查基础结构尺寸、标高是否与设计文件符合。
2.检查基础平整度:2m内不大于4mm,且整体不大于10mm。
二、基方铺装1.房屋基础底座木方采用CCA防腐木材下垫一层普通SBS卷材防潮。
2.预埋螺栓漏植或位置不准确等不合格埋件的处理需按要求进行更换或重新施工。
三、主体木结构工程1.木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木结构工程的防腐、防火、隔声、保温、防潮等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3.木结构连接件的材质、规格、数量及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4.木结构构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干燥处理。
5.木结构工程的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并应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记录。
6.木结构工程的验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并应对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整改。
四、木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安装1.木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木结构构件的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光滑、平整、无瑕疵。
3.木结构构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4.木结构构件的安装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照先大后小、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
5.木结构构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对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整改。
五、木结构工程的防腐、防火、隔声、保温、防潮等措施1.防腐措施:采用CCA防腐木材进行防腐处理。
2.防火措施:采用防火涂料进行涂刷。
3.隔声措施:采用隔音材料进行处理。
4.保温措施: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处理。
5.防潮措施:采用防潮材料进行处理。
木结构设计规范修订简介及木结构热点问题

9)协调、完善防火设计、耐久性设计的 规定和构造要求
随着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修订,本规范原有的防火设计内容需 要与之协调和统一,在本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对 原防火一章的内容作了较大的修改。本章主要 对木结构防火设计和防火构造等技术内容作出 规定。
h
26
在木结构防护一章中,主要根据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 增加了防止虫害的相关内容,并将防水防潮、防白蚁 和木结构防腐各设为一节分别作出规定。
h
17
2.2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完善木材材质分等及强度等级的规定, 全面审定国产木材和进口木材的树种强度 等级及设计指标
主要是针对现行规范中已列入的国产木材和进口木材树 种的强度等级和设计指标进行再一次审核,对进口规格 材强度指标的转换进行
了复审,对机械分级进口规
格材的强度设计指标进行了
调整
h
h
12
3) 开展木结构技术考察和学术交流
在日本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针对日本树种木材,在 日本的应用和加工制作 情况进行研究。对木框 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技术 的应用进行研究
➢ 在欧洲进行考察和学 术交流
主要针对正交胶合木结构技术的
应用进行了研究。对CLT结构技
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考察
h研究
13
在修订过程中,经广泛的调查研
7
开展了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相关技术的研究 工作
开展了技术考察工作 召开了第二次全体工作会议 编制完成了初稿 开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
h
8
2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 修订内容简介
2003年10月发布的国家标准《木
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对我国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的解读为推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完善多高层木结构的技术标准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的编制工作,2016年年底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2017年2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第1483号公告,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26—2017,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文将介绍本标准的主要技术要点。
1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涉及面较广,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问题较多,且我国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领域的基础研究不多,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在编制过程中,研究并消化吸收国外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同时参考了高层混凝土结构、高层钢结构的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本标准共设10章,分别为:
1总则确定标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多高层木结构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
2术语和符号在我国惯用的木结构术语基础上,按编制内容,增加了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相关新术语。
3作用规定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结构设计中荷载的确定方法,包括竖向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4材料规定用于多高层木结构建筑中使用的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木材、钢材与金属连接件,以及建筑及装修材料。
5建筑设计规定多高层木结构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要求,包括规划和建筑布局、室外环境设计、建筑性能设计和围护结构等。
6结构设计规定结构设计的要求和计算方法,包括结构体系和选型、结构体系分析、构件设计、连接设计和构造措施等。
7防火设计规定多高层木结构建筑中防火设计的要求,包括建筑防火的布局、构件的耐火性能、防火构造设计等。
8防护设计主要规定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在设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
9制作、安装和验收主要规定木构件加工制作,施工安装以及施工检验和验收的相关要求,从而保证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安全使用。
10使用和维护对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规定,并提出维护的要求。
2本标准相比现行标准的创新之处
本标准相比现行的木结构建筑相关标准有了较大突破,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本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多层木结构民用建筑和高层木结构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的设计、制作、安装与维护的规定。
按木结构建筑高度划分时,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办公楼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
2层及2以上的民用建筑为高层木结构建筑。
按木结构建筑层数划分时,5层及5层以下的为多层木结构建筑,6层及6层以上为高层木结构建筑。
2.2多高层木结构建筑适用的结构类型及对应的总层数和高度、高宽比等
我国还未有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工程实践,本标准参考国外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工程实践和国外的技术资料,结合在中国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用途,以及结合国内已完成的部分研究成果,规定了适合于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并对其结构允许层数、高度和高宽比等作了相关规定(见表1、表2)。
根据结构体系类型,多高层木结构分为纯木结构和木混结构等。
根据承重构件所用的材料,木结构形式分为轻型木结构、木框架支撑结构、木框架剪力墙结构、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结构等。
2.3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以及构件的耐火性能
木材是可燃材料,多高层木结构建筑防火设计至关重要。
本标准根据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专门对4层、5层的木结构民用建筑的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和防火构造等作出了规定。
明确了3层及3层以下的木结构民用建筑的防火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执行。
而对于6层及6层以上的木结构住宅和办公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经论证确定。
2.4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的计算规定
正交胶合木(CLT)是新型的工程木产品,是由正交交错的层板压制而成,双向均能承力,力学性能优,耐火性能好,可用于建筑的墙板和楼屋面板,且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成为高层木结构建筑的首选材料。
这种工程木产品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高层木结构建筑。
新修订的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增加了对正交胶合木构件的抗弯设计方法,但对正交胶合木作为墙体构件没有作出相应的计算方法的规定。
本标准补充了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的设计计算方法,为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中采用正交胶合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
3结束语
在我国实行节能减排政策的形势下,在积极鼓励利用绿色生态和新型建筑材料的进程中,木材在低碳节能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并随着新型木制品的发明、木结构建造技术的提升和防火技术的发展,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应用成为现实。
当前,国外掀起了高层木结构建筑的热潮,很多国家正在建设或规划新的高层木结构建筑,本标准的实施,将弥补我国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领域标准的空缺,为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建造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