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事件

四、注意的地方
3.句式不完整,大量使用口头语言为大忌。 历史高考答题中,评价类、观点类题目一定要表 达完整,主谓宾齐全。 严禁用口头语进行问题的阐述、论证。因为这会 大大降低一份试卷的档次和得分。 同时要注意规范答题,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注意的地方
4.材料和教材表述不一致,采用材料的观点。 历史教材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表述往往采用 当前社会的主流观点,而不是全体一致的观点。这 就意味着对同一人物或事件会有人持有不同的观点、 态度。 高考命题者最喜欢在这个地方命题。因为这可以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分析能力。
二、具体标准
6.精神胜利法。 历史人物的成功很大因素上归功于其个人杰出的 品质。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勇于探索、高尚气节 等等往往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三、具体方法
1.分类法。 评价政治人物一般采用分类法。 我们可以将其措施政策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军事等方面来进行分别 评价。
二、具体标准
4.主观与客观分别评价的方法。 此方法即两点论。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主观 目的与客观效果分开评价。既肯定其进步性,又指 出其局限性。
二、具体标准
5.阶级分析法。 先进的阶级推动历史进步; 落后的阶级阻碍历史发展; 统治阶级的政策本质是是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地位; 无产阶级是当今最先进的阶级。 除了无产阶级之外,先进阶级或落后阶级都只是 相对的。
三、具体方法
2.分期法。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总 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我们可以将其思想、 政策等分为前期、中期、后期等若干阶段,然后就 其每一个阶段进行评价。
四、注意的地方
1.切忌用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标准。 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受文 学作品和戏曲的影响,非常脸谱化,要么是大忠大 贤,要么是大奸大恶,但是历史上哪有这么“纯” 的人。 对于如此复杂的政治活动,如此多样性的历史人 物,简单地褒煞贬煞、或捧煞棒煞, 都无法做到客 观评价。 如对曹操的评价、对秦始皇的评价、对隋炀帝的 评价,都受到一定的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的影响, 而导致对人物的评价过于绝对化。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础方法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础方法(1)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进行评价。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可以考虑以下一般要素: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
(2)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检验的标准。
(3)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实质。
二、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观点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
3.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
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总之,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要对每个历史人物作准确全面的评价,实在是一大难事。
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定能在历史人物学习上取得良好成绩。
四、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五、史料的含义、基本内容、基本作用和局限性1.含义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2.史料的基本内容史料的内容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史迹遗存。
这类史料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尚存的各种实物。
具体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遗址和遗迹;传世和出土的文物。
历史文献。
这类史料是指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
具体包括:历代史书、档案、铭刻、调查资料等。
口传材料。
这类史料是指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民歌民谣等。
3.史料的基本作用历史“一度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史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的观察进行工作,而只能依据间接的材料,即史料来从事历史研究。
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或理解的尺度: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的主要尺度有:(1)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时代、阶级属性)下具体分析:自觉防止评价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因功掩过,也不因过抹煞其功。
不能简单、全盘的肯定或否定,还应科学区分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避免出现以偏盖全。
例如拿破仑、孔子等(2)以“事迹分类”、“时间分期”为线索: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后,再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譬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毛泽东”。
(3)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是看其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满足这种趋势而担负起发起和促起实现的责任。
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例如孙中山、列宁等人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智慧以及顽强意志。
(4)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论一致:切忌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标准的认识偏差,或者以个人主观愿望随意武断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最大限度地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应特别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使人物评价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之上。
2.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
我们更重视历史价值判断,力求做到:⑴辨证地看:相同或相近历史背景的同类历史人物作比较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了几种主要方法:
1. 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个性、思想等方面的全面研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历史人物的贡献和影响。
2. 对比方法:通过将历史人物与其他同期或相似背景的人物进行对比,评价其在同一历史时期中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3. 文化与时代观察法:将历史人物置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综合考察其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塑造。
4. 反事实推理法:设想历史发展的不同情形,评价历史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决策和行为,以了解历史人物真实的能力、智慧和贡献。
5. 价值观评价法: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和行为,判断其是否符合或违背了这些价值观。
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当本着客观、全面和公正的原则,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进行评价,避免片面和主观的评价。
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或理解的尺度: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的主要尺度有:(1)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时代、阶级属性)下具体分析:自觉防止评价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因功掩过,也不因过抹煞其功。
不能简单、全盘的肯定或否定,还应科学区分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避免出现以偏盖全。
例如拿破仑、孔子等(2)以“事迹分类”、“时间分期”为线索: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后,再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譬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毛泽东”。
(3)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是看其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满足这种趋势而担负起发起和促起实现的责任。
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例如孙中山、列宁等人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智慧以及顽强意志。
(4)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论一致:切忌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标准的认识偏差,或者以个人主观愿望随意武断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最大限度地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应特别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使人物评价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之上。
2.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
我们更重视历史价值判断,力求做到:⑴辨证地看:相同或相近历史背景的同类历史人物作比较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人物。
比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和学的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1)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进行评价。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可以考虑以下一般要素: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
(2)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检验的标准。
(3)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实质。
评价历史人物的最主要原则:实事求是。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
下面就如何评价秦始皇略述一二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秦始皇)当政的时代有几个基本特征;(1)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阶段;(2)民族联系加强,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阶段;(3)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初步发展阶段;(4)人民群众渴望统一和安定。
据此,结合教科书陈述,可按历史活动的两个阶段(秦王嬴政的统一战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可按他历史活动的正负属性,边述边评,也可先述后评,最后给秦始皇以历史定位(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政治家,功大于过)和阶级定位(第一个封建皇帝、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具有剥削压迫人民的局限性)
请注意:五册书中的历史人物,如就总体评价而言,大体可以此为参考。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一.试以具体事例,谈谈评析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遵循时代背景评析历史人物任何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联系的。
因此,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的出现、评价其历史地位时,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更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面是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范围内,在弄清当时的社会发展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亟待解决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评价。
如对李鸿章,人们诟病最多的是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和外交上的妥协退让,因此被冠以“镇压农民起义的侩子手”和“卖国贼”的名号。
但就第一个称号而言,在当时,作为一个浸淫于儒家经典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忠孝是他们的必修课,忠君是他们必须遵守的大节,因此当农民起义爆发时,他们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去镇压。
不仅李鸿章这样,连我们敬为英雄的岳飞、林则徐一样也镇压过农民起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镇压农民起义就是正确的,我们应当理解,这是封建社会时期,地主阶级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体现出的一个共性,不是李鸿章的个人品性决定的。
2.阶级原则一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天赋,而且和这些个人所拥有的权力、所处的地位有直接关系。
历史证明,谁处在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地位,只要想有所作为——不管是好是坏——都可以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当时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
处在特殊位置上的个别人物,在他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在造就他的社会关系所允许的限度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历史的面貌,给历史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人们在创造历史时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也要受历史条件、阶级关系的制约。
历史上的斗争最终是由阶级利益的冲突引起的,个人从事历史活动的动机最终是由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因而历史人物不能对一切事件负责任。
例如,朱元璋刚开始起义反元时,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是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就发生了转变,开始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他的评价也应分时期进行。
3.防止以偏概全,坚持客观原则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个复杂的结合体,都有他的功与过,我们应当克服英雄史观或是全盘否定的观点。
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五项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五项原则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目前众说纷纭。
我试着提出五项原则,供大家一哂。
何谓历史人物?我想,简单地理解,已经故去的过往的人物就是历史人物。
这里包括两点,一是肉体上已经不在人世了;二是时间上已经是过去时了。
当然,过去的时间有长有短,涉及的人物有大有小。
这就有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各色人等,都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人物。
怎样评价他们,我想应该有五项原则。
第一,阶级原则。
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
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我们当然要站在被剥削阶级一方,讴歌他们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英雄行为。
但是,这种讴歌,不应该是教条的、僵化的,而应该是辩正的,唯物的。
不能无原则地美化,无限制地拔高。
如对农民起义的研究就存在这个问题。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美化或拔高农民起义。
在太平天国起义的研究中就存在这种现象。
太平天国是完全应该肯定的。
但是,对它的研究存在过分美化的倾向。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现在,就应该恢复太平天国的本来面目。
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把丰富多彩的历史简化为农民起义斗争史或儒法斗争史,就是阶级分析原则的教条僵化运用的极端典型。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面,则是对剥削阶级的全盘否定,否定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
他们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艺术的所有作为,都一概予以否定,其实就是彻头彻尾的民族虚无主义。
这种错误的理念就导致了历史的虚无主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错误的观点发展到极端,中华民族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已不复存在,被“四人帮”否定得所剩无几。
在他们看来,是“红洞县里没好人”。
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应一律打倒,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好端端的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在这种极左的所谓阶级分析观点的糟蹋下,竟然被涂抹得漆黑一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四,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 或全盘否定。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如此。如孔子,作为教育家,他的许 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是值得肯定的;作为思想家,他的政治 理想、政治主张是为了挽救已处于“礼崩乐坏”、穷途末 路的奴隶制,则是保守的、反动的,但他的关于“仁”的 道德观念,又包含着一定的“民主性的精华”,可以起到 缓和阶段矛盾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他 的思想才会在汉代被借用改造,成为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 会的统治思想。又如,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结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对社会 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他的暴政统治,却使秦朝成 了短命王朝。再如岳飞是抗金英雄,名垂千古,但他毕竟 是地主阶级的将领,所以镇压过农民起义。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其一,“寓论于史”的方法。所谓“寓论于史” 的方法,也就是在讲述的过程中,就史实所及把 对人物的褒贬寓于其中,而不加一段专门的评论。 比如在讲“淝水之战”中涉及的符坚这个人物时, 在叙事时就可以寓意了评论,符坚狂傲地说: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在此已 对符坚的骄傲作了评价,而不用再费一点口舌评 价符坚。
其三,要注意动机与效果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能把主观动 机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标准。 因为在历史实践中常常出现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情况。例如, 汉武帝“四方开拓疆土”,目的是扩张和掠夺,可谓动机 不良,但组织学生讨论其客观效果却是发展了边疆地区的 经济和文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能因为汉武帝对边疆 的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全面加以肯定,而是要从动机 与效果两个方面分析。但有了良好的动机也不一定会收到 良好的效果。如康梁变法的动机是好的,然而由于各方面 的条件和他们本身的阶级局限性,结果失败了,我们不能 因其失败而全面否定,对其革命精神应该歌颂,也不能因 其主观动机是好的,而忽视了对其阶级局限性的批判。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提高学生评价历史 人物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把历史人物放在一定的 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分析,运用阶级分析和 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生感受历 史,体验历史的过程,这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重 要目标之一,它有助于促使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 和整体教学目标的完成。
⑥对一些重要的反面人物的评价。对于那些农历 史上曾起过消权和负面作用的反动历史人物,应 把他们作为“反面教员”。如慈禧、李鸿章、袁 世凯、汪精卫等,他们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 投靠于外国侵略者,引狼入室,纯属民族败类。 无论是从他们的阶级属性来看,还是从他们在历 史上的具体表现来看,都应当是属于批判和否定 的人物。
④对历史上“开明帝王”的评价。例如秦始皇,他完成了 统一大业,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家和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社会的发展起 了积极的作用。从这方面看,秦始皇不愧是新兴地主阶级 的政治家,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应给予充 分的肯定。但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阶级局限性 决定了他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残酷统治的一面,特别是滥用 民力,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对人民横征暴敛等,说明 他仍是中国历史上的暴君之一,其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是 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和封建统治服务的,对此应加以揭露 和批判。
其二,要看历史人物的主流。 历史上有些历史人物的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 从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中找出主导方面,看他的主流,看 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客观上是起 了推动作用还是延缓作用。这都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 例如,在学习秦始皇时,我们可以分析,秦始皇无论怎样 的残暴,但他统一了“六国”,这是他一生的主要功绩, 不能够因为他的残暴而否定他的作用。同样,世界古代史 上的亚历山大,曾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而帝国建立过程中,“军队所至,城市被劫掠一空,成千 上万的居民被俘为奴”。这样看来,亚历山大是一个给被 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所有战 争共有的残酷而否定了他对希腊文化的传播传用。机反, 正因为他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开 创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与方法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其一,应根据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来衡量他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 来衡量他的作用,防止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用今天的标 准苛求古人。例如,在评价岳飞时,我们称他为“抗金英 雄”而非“民族英雄”,是因为建立“金”政权的女真族 从今天来讲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不能因此就 否定岳飞,而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认识到岳飞抗金 也是他所不疑的“爱国”表现,爱“南宋”这个“国家”。 这样,可让学生真正理解岳飞,并正确客观地评价岳飞。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其二,“画龙点睛”的方法。在叙事完毕后,用 画龙点睛的方法点一下,给人物一个评语,从而 使学生对这个人物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比如, 讲完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等人物事迹,最后 说一句某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评语虽很简单, 但与这些人的生平事迹联系起来,就能使学生对 他们获得完整的印象。因此,要区别各类不同的 历史人物,并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对农民战争领袖的评价。我们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历史功 绩,歌颂其英勇斗争的精神。同时要恰当地指出,由于历 史条件的限制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起义和农民 战争的结局,都变成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朱元璋从 红巾军的领袖到明朝的皇帝,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②对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的评价。对于在反对国内反动统 治阶级压迫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如冯子材、林则徐、孙中山、黄兴等等,要肯定他们舍身 忘死、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③对历史上在科学文化上作出贡献的历史名人的评价。 要“一分为二”地评价他们的历史功绩,既要肯定他们为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称颂他们在当对的 历史条件下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求实精神,同时也应指 出他们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⑤对近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评价。近现代史上 中国人民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阶级和外来侵略者 的斗争中涌现出的无数的爱国志士,他们为民族 的独立、国家的解放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和丰功 传绩,永垂千古。对于他们的坚定理想和信念、 崇高的民族气节及高尚的革命情操,要给予热情 的歌颂和高度的评价,用以教育青少年学生,帮 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勤奋进取的信心 和决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激发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