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进度表(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班级。

序号课题实验类型进度星期日期1 种子的萌发分组第一周 3.42 凤仙花开花了分组第三周 3.163 果实和种子分组第三周 3.184 点亮小灯泡分组第六周 4.85 简易电路分组第七周 4.136 电路出故障了分组第七周 4.157 导体和绝缘体分组第九周 4.298 做个小开关分组第十周 5.69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分组第十三周 5.2510 观察矿物分组第十三周 5.27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

年月日项目:种子的萌发实验目的: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也需要适宜的条件。

实验原理: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内容: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实验器材: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实验过程: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如湿度、温度等。

优质的种子也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其中包括了各个课题的实验类型、进度以及日期等详细信息。

在种子的萌发实验中,我们旨在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和适宜的条件,同时了解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种子(如绿豆和黄豆)40粒,并准备了4个有盖的罐头、小勺、餐巾纸和标签等实验器材。

具体实验过程包括将绿豆放入不同环境中观察其萌发情况,如室温、低温、湿润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1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这一学期四年级共有4班,这1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

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

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

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

所以教学过程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

在教学中,仅仅问学生学习的主题和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设计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确定哪些材料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重要,哪些先来。

可以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了我们的手脚。

在我们明确了活动设计的意图后,可以以此为例,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或拓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材教学,而不仅仅是教教材。

(二)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

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

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修订版)目录使用说明教科书整体结构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主要材料清单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电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2课点亮小灯泡第3课简单电路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第6课做个小开关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四、教学案例五、参考资料新的生命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油菜花开了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第5课种子的萌发第6课动物的卵第7课动物的繁殖活动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食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一天的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第3课营养要均衡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第5课面包发霉了第6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评价建议五、教学案例六、参考资料岩石和矿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第3课岩石的组成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第6课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第7课岩石、矿物和我们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

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1.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动手
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
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5.让学生在研究中逐渐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提高研究
质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形
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和方法;
2.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问答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六、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1.“电”单元:4周;
2.“新的生命”单元:4周;
3.“食物”单元:3周;
4.“岩石和矿物”单元:3周。

七、教学评价:
1.通过实验报告、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2.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

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

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篇_003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篇_003

2023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教师:日期: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

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

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对植物各部分的观察和探究。

本单元精选了凤仙花这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种子、根、茎、叶、果实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

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二单元主题是“电路”,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电路出故障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本单元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简单“电路”的组成以及连接渐进式展开,用点亮小灯泡、搭建简易电路、探究电路中的故障、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探究暗箱里是怎样连接的等一些探究活动来落实电路主题,介绍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完整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2. 能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并得到结论。

3. 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流程1.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1)教师引入:你们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有哪三种状态吗?(2)学生思考:请大家谈一谈。

(3)教师讲解:固体、液体、气体,是我们周围物质最基本的三种状态。

固体是物质最常见的状态,例如石头、木头、书本等。

液体是固体和气体之间的状态,例如水、牛奶、饮料等。

气体是物质最自由的状态,例如空气、氢气、氧气等。

(4)教师与学生互动:请问,固体、液体、气体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5)学生思考和回答:固体和液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固体是定形的,液体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而气体则没有形状和体积,可以自由扩散。

2. 科学探究方法(1)教师引入:科学家们是怎么研究问题的呢?(2)学生思考:请大家谈一谈。

(3)教师讲解:科学家们研究问题一般都是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的。

这种方法就叫做科学探究方法。

(4)教师示范:我们现在来一起玩一个游戏,看谁能先猜到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我手里拿的是黄色的水果,表面光滑。

我再送你们几个提示:这个水果可以削皮食用,里面有一些小的黑子。

请问,这个水果是什么?(5)学生思考和回答:这是香蕉。

(6)教师与学生互动:这个游戏是怎么样进行的呢?(7)学生思考和回答:老师在手里拿物品后,可以由我们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再根据问题给出提示,最后我们再根据提示,得到答案。

(8)教师总结:科学探究方法就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周围的世界。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在实验活动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并得到结论,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篇)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篇)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中的常见物质及其性质;2. 了解能量与物质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物质与能量a.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b. 能量的形式和转换2.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a. 物质的变化形式b.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关系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a. 水的性质与应用b.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意识教学活动与教学重点:1. 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共同探索科学问题。

3. 走进实际: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场景,如水厂、污水处理厂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水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科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合作学习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等方面。

2. 实验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3. 完成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包括问题的解答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已总结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二)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科学与生活(1周)1.1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2课时)- 介绍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器、交通工具等1.2 科学实验与探究(3课时)- 讲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汽化、冰的融化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第二单元:天气与季节(2周)2.1 天气的变化(2课时)- 分析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探讨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学习天气预报的方法和工具,如温度计、气象站等2.2 季节的更替(2课时)- 讲解四季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探究季节更替的原因,如地球公转等2.3 预测天气(2课时)- 学习天气预测的方法,如观察云朵、风向等- 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行为和服装的选择第三单元:物体的特性(2周)3.1 键和开关(2课时)- 分析键和开关的作用和特点- 进行简单的开关实验,如灯泡的亮灭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开关的工作原理3.2 物体的颜色(2课时)- 探究物体的颜色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的影响- 进行颜色混合实验,如红色和蓝色的混合等- 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关系3.3 物体的声音(2课时)- 学习声音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进行声音传播实验,如声音在不同材质中传播的比较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材质对声音的影响第四单元:植物的特性(2周)4.1 植物的根和茎(2课时)- 讲解植物的根和茎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观察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如观察扦插繁殖等- 引导学生理解植物根和茎的作用和重要性4.2 植物的叶和花(2课时)- 探究植物的叶和花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观察植物叶和花的实验,如观察叶绿素的存在等-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叶和花的生长条件和特点4.3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2课时)- 学习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和传播方式- 进行观察种子和果实的实验,如观察种子发芽等-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繁殖中的重要性第五单元:动物的特性(3周)5.1 动物的体型和动作(2课时)- 讲解动物的体型和动作的特点和功能- 进行观察不同动物的体型和动作的实验,如观察鸟类飞行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体型和动作与生存环境的关系5.2 动物的群居和迁徙(2课时)- 探究动物的群居和迁徙的原因和特点- 进行观察动物群居和迁徙的实验,如观察鱼群的移动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群居和迁徙的生活方式和适应性5.3 动物的食性和口器(2课时)- 学习动物的食性和口器的特点和适应性- 进行观察动物的食性和口器的实验,如观察昆虫吸食花蜜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第六单元:健康与安全(2周)6.1 身体的健康与保护(2课时)- 讲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保护身体的方法- 分析关键时刻的自救方法,如突发事故的逃生等- 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6.2 环境的卫生与保护(2课时)- 探究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如垃圾分类等-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责任和行为6.3 饮食的均衡与营养(2课时)- 学习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重要性- 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能,如谷物的碳水化合物等-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上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的概述,每个单元都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自然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并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5.面包发霉了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5.18-5.22
13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单元复习
5.25-5.29
14
四单元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6.2-6.5
15
3.岩石的组成4.观察、描述矿物(一)
6.8-6.12
16
5. 观察、描述矿物(二)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6.15-6.19
教学进度表
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教师:
周次
课பைடு நூலகம்题
备注
1
一单元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
3.2-3.6
2
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
3.9-3.13
3
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
3.16-3.20
4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单元复习
3.23-3.27
5
二单元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
3.30-4.3
6
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4.6-4.10
7
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
4.13-4.17
8
7. 动物的繁殖活动、单元复习
4.20-4.24
9
三单元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
4.27-4.30
10
休息
5.1-5.8
11
3.营养要均衡4.生的食物和热的食物
5.11-5.15
17
7.岩石、矿物和我们。单元复习
6.22-6.26
18
总复习
6.29-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