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面具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 面具5-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 面具5-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面具5-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和想象,更好的表现面具艺术;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通过图画的欣赏和造型感知,发展学生的视觉智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具艺术的概念和表现;2.培养学生对绘画中形体的把握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介绍面具艺术。

让学生透过艺术家的眼睛感受面具艺术的魅力。

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进行展示。

同时也要让学生思考面具艺术所要表达的主题。

2. 示范环节(20-30分钟)让学生看一系列不同款式和风格的面具。

然后用光影让学生认识面具的戏剧性。

随后讲解面具画教学的基本技巧。

3. 实践环节(40-50分钟)让学生观察不同款式和风格的面具。

指引学生怎样遵循自己的想象,尝试着去思考、去表现面具。

本次课程中,让学生画一副或多副面具人美版。

4. 评论和总结(10-20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画作,学习欣赏他人的画。

同时,让学生总结这个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学到的知识。

鼓励学生分享和赞美,为学生树立他们积极的个人形象。

五、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观察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他们绘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并能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和鼓励。

2.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对作品进行评价,增强其自信心。

六、思考题1.你认为面具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都有哪些?2.你通过本课程,学到了哪些新的绘画技巧?3.你认为在画面具人美版时,最难描绘的部位是什么?七、作业1.在家里思考下一堂课绘画的主题。

你认为在哪一个主题下面具艺术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来?2.模仿现成的面具,自己动手画出几幅画。

第15课 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5课  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5课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艺术的特点,学习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面具的种类与特点、面具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难点:面具的创意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样品、制作材料。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面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面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讲解面具的种类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面具艺术。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优秀面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学习面具的设计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面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面具制作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面具艺术。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 面具的种类与特点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创意设计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所学,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面具。

2. 写一篇关于面具艺术的短文,介绍面具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面具的制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面具艺术的内涵,引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面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年级美术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面具教案【篇一: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 1教案人美版】面具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教学准备: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藏戏和傩戏图片。

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提问: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随着科学的逐步发达,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这种面具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面具》三、讲授新课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的面具以及外国的面具。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点?用了些什么材料?2.小组研讨面具的特点。

(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13.学生交流自己想怎样设计面具?都用哪些材料?4.教师利用一些学生作品分析如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表现。

5.师生一起讨论制作方法: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者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小组或两位同学任意选择一种方法,合作完成一张面具作品。

指导要点:(1)形象要大胆夸张。

(2)形象要狰狞,让人看了有点害怕。

(3)注意安全。

五、小结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概括总结本课内容。

六、拓展延伸除了课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

面具(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面具(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面具(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制作所需的材料:卡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2. 教师准备面具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面具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面具的了解和观察。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包括面具的形状、颜色和装饰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面具的制作过程,包括剪出面具的形状、涂上颜色和装饰等。

2. 学生观看示范,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细节。

四、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面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了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也注重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时间的把握,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面具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欣赏能力。

丰富内容重点关注的细节: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详细的补充和说明: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示范面具的制作过程,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掌握面具的设计与绘制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创意的面具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面具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面具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2. 面具的特点与分类:分析面具的特点,如造型、色彩、图案等,以及面具的分类,如宗教面具、戏剧面具、节日面具等。

3. 面具的制作方法: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选材、制作、装饰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技巧。

4. 面具的艺术价值:探讨面具艺术在文化、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提高学生对面具艺术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面具艺术的感知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面具的设计理念,面具制作的实践操作,面具艺术的鉴赏和评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制作材料、示范面具、评价表格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艺术产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面具的起源、发展、特点、分类等知识,使学生对面具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示范面具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面具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2. 面具的特点与分类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面具作品,要求造型独特、色彩丰富、图案美观。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面具》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面具》教案

《面具》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面具知识。

2、能力目标:利用水油分离法绘制面具,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水油分离绘画法教具准备:ppt课件、微视频。

学具准备:有色纸袋,废旧物品(废旧彩带,纽扣,羽毛……),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好!很高兴咱们又见面了。

今天罗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小魔术箱,我会用里面的物品变出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的看。

谁能用最简洁的话说说老师是怎样变出来的。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这叫油水分离法,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小魔术非常的相似,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面具的世界!(板书课题:面具)二、讲授新课(一)了解面具的来历面具的世界很精彩,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面具?想知道这些面具的来历吗?一同去看看!(播放视频)原来面具可以祈福和辟邪了。

(二)了解面具的类型老师这儿也有两张面具,谁愿意上来试着戴戴?这两张面具有着什么作用?再用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上位)平平的称为平面型面具;具有立体感的称为立体型面具。

(教师板书)(三)欣赏傩戏、藏戏面具学生畅谈对哪张面具的影响最深?并说出原因。

欣赏西藏藏戏面具——智慧之神,问:它又属于哪种类型的面具?(四)面具特点出示一张藏戏面具,问:这张面具像什么动物?(猩猩)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地方?”。

这是人们在原有的形象上通过了大胆的想象、变形夸张而来!(板书)另外说明有的面具形象来自人物、神魔鬼怪等等。

它们的形象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都具有变形夸张的特点。

(五)生活中的面具出示生活中的面具,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感受生活中的面具。

(展示图片)(六)教师演示水油分离法。

第一步:用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的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七)你想试试吗?大胆尝试下吧。

(八)展示作品、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年级美术上册 面具教案 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 面具教案 人美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知道面具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

2. 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面具制作技巧的掌握。

2. 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面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 示范:教师展示面具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4. 学生制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动手制作面具。

5. 创意发挥:学生发挥想象力,创新设计自己的面具。

6.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具制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后上交。

10.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提高面具制作技能。

11. 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

12. 学生根据教师评价,调整自己的作品。

13. 学生制作面具,提高制作技巧。

14. 教师组织面具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15.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鼓励。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制作面具的过程,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延伸:1. 邀请面具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面具艺术。

2. 组织学生参观面具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开展面具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是否掌握了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教师是否给予了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设计

《面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锡箔纸面具。

2.能力目标:学会锡箔纸面具的设计与制作,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协作能力和培养互助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面具的独特艺术魅力,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制作凹凸、发亮锡箔纸面具的步骤。

2.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锡箔纸制作色彩丰富的面具。

学具准备:卡纸、白胶、板刷、毛线、锡箔纸、记号笔、剪刀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激趣导入师,咱们这节课要学习面具。

在学习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做个小游戏,同学们喜欢魔术吗?老师要用面具给同学们变个小魔术。

这个面具有没有涂色,生,没有,那老师要用三秒钟的时间,把它变成彩色。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变出彩色。

)此处应该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二、历史文化师:(谢谢)刚才老师用面具做了个小游戏,你们知道吗?中国面具文化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那古时候的人会用面具干什么?好咱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人们戴着面具跳舞。

师:这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一些生老病死、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没法去解释,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妖魔鬼怪在作怪,那如何赶走鬼怪呢?人们就想到了一个方法,戴上一个比鬼怪还可怕的面具,以此来吓跑鬼怪,祈求自己的平安与健康,这就是面具的历史由来。

三、面具欣赏古时候的面具大部分都很恐怖是为了驱鬼避邪,那咱们现代的面具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面具?生:喜羊羊蜘蛛侠变脸。

师:用他们来干什么?生:玩唱戏。

师:现在的面具已经从原来的宗教迷信转化成了一种艺术品,装饰娱乐着我们的生活。

每年的威尼斯狂欢节人们都会带着精美的面具,穿着华丽的服饰进行狂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组不同种类的面具。

师:你喜欢哪一个?提问学生。

(1、藏戏面具:青面獠牙造型夸张,头上的骷髅头有慑人心魄的作用。

2、非洲面具,造型独特,色彩夸张,3、斯里兰卡的孔雀面具,孔雀是斯里兰卡卡人民的图腾,4、萨满财神面具,利用古钱币进行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时间研修成果
教学课题:《面具》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最早体现在原始
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
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分析多种风格的面具,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四、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五、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六、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有色纸袋,废旧物品(毛线,纽扣,鸡毛,布头,金属片……)
剪刀,胶水,双面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入室。

二、导入:欣赏原始森林的音乐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段很优美的原始森林的音乐,请大家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从音乐中联想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饰,头上要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三、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面具”
四、讲授新课
1、欣赏非洲面具: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

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2、欣赏傩戏面具:
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欣赏非洲面具和中国傩戏面具,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并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态度奠定基础。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的傩戏面具,这几个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3、出示现代面具,引导欣赏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这些艺术品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师:同学们,你们在商店里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你喜欢哪个?(孙悟空,奥特曼……)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身边的面具,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4、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
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5、布置作业: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6、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7、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9.课外延伸: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的废旧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这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八、教学反思:
面具一课属于“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所以本节课主要从导趣、导思、导练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结构的安排。

美术课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所以在上课的一开始首先让学生欣赏原始音乐到欣赏老师带来的面具来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作面具的欲望;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向他们展示丰富多彩的面具,让他们直接通过视觉感官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面具的艺术特点从而适当地运用在他们接下来的面具制作中;同时为了培养
学生的质疑精神让他们对老师带来的面具进行大胆地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当然这一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很强,作业的进展过程较慢,导致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仓促,特别是在最后的作业展示这一环节中缺少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这一重要环节;其次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呈现出有部分同学缺少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在以后类似的教学中一定要给予强调;最后在教学的方法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进行灵活多变,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进一步意识到在“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中,不但要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促进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喜爱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的精神,从而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