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 精品讲义】21第二章-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指土体中的颗粒间受到的有效应力,是土体内部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有效应力是指土体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应力,它是影响土体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效应力原理对于土体的稳定性、变形特性以及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土体中的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土体中存在着孔隙水,当外部施加荷载时,孔隙水会受到挤压,从而产生孔隙水压力。
有效应力原理指出,土体中的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也就是说,有效应力是指土体颗粒间的实际受力情况,而不包括孔隙水的影响。
因此,有效应力是影响土体内部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
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土体的有效应力原理对于地基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地下水压力计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基工程中,有效应力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设计地基承载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有效应力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可能发生的滑坡和坍塌等灾害。
在地下水压力计算中,有效应力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计算地下水对结构物的影响,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总之,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土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理解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施工工程,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深入研究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土的有效应力

土的有效应力土的有效应力是指土壤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对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了解土的有效应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本文将就土的有效应力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土体的力学行为。
土的有效应力是指土体中颗粒之间的有效压力,它可以通过有效应力原理来理解。
在一般情况下,土体受到的外部应力包括自重应力和外载荷应力,而有效应力则是指这两者之间的差值。
有效应力的大小取决于土体内部的孔隙水压力和土体颗粒间的摩擦力。
当土体中存在孔隙水时,孔隙水的压力会抵消部分外部应力,从而降低土的有效应力;而当孔隙水被排空时,土的有效应力将增大,这也是为什么在施工中需要进行排水处理的原因之一。
土的有效应力在地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基工程中,土的有效应力直接影响着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当外部荷载作用于地基时,地基土体会发生压缩变形,这时土的有效应力将起到主导作用。
通过合理地计算和控制土的有效应力,可以有效预测地基土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地基的安全稳定。
土的有效应力还对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在岩土工程中,有效应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土体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中。
通过合理地计算和分析土的有效应力,可以评估土体的强度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在边坡稳定分析和基坑支护设计中,有效应力理论被用来预测土体的破坏机制和变形特征,以指导工程实践。
总的来说,土的有效应力是岩土工程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
通过深入理解土的有效应力,可以更好地把握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土的有效应力对工程的影响,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土的有效应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引起大家对岩土工程的重视和关注。
土力学中的有效应力原理

土力学中的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原理是土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基于有效应力理论的基础,用于描述土体内部颗粒之间的力学状态。
在土力学中,土体的有效应力是指影响土体体积变形和强度特性的部分应力。
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地设计和分析土体的力学性质,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有效应力原理的基本假设是:土体中的颗粒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会影响土体的力学性质。
在土体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会使土体内部的颗粒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分布不均匀的应力状态。
有效应力原理认为,只有这种分布不均匀的应力才能真正影响土体的体积变形和强度特性,而与之无关的应力则不会对土体产生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计算和分析土体的力学性质,我们需要确定土体的有效应力。
有效应力的计算是基于有效应力原理进行的。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土体的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孔隙水压力是指土体中水分所产生的压力,它与土体的饱和度和孔隙水的压力有关。
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地基工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土体的有效应力来确定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岩土工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土体的有效应力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和地下水的渗流规律。
在土石坝工程中,我们需要计算土体的有效应力来评估坝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
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需要考虑土体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水分状况等因素。
不同的土体类型和工程环境下的土体特性会对有效应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模型来计算和分析土体的有效应力。
有效应力原理是土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土体内部颗粒之间的力学状态。
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地设计和分析土体的力学性质,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模型来计算和分析土体的有效应力,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有效应力原理的掌握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什么是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土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土体内部颗粒间的力学行为。
土体中存在着各种颗粒,它们之间通过颗粒间的接触面传递力量,而有效应力则是指作用在这些接触面上的有效力量。
土体中的颗粒间力学性质是由有效应力决定的,而有效应力又与应力分布和孔隙水压力有关。
有效应力原理是基于孔隙水压力对土体内部土粒之间力传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土体内的有效应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颗粒间的直接接触力,另一部分是颗粒在孔隙水中承受的水压力。
在土体中,当有水分存在时,颗粒间不仅受到来自直接接触的力,还受到来自孔隙水的水压力。
如果没有孔隙水存在,那么土体内的有效应力就可以直接由颗粒间的接触力来表示。
然而,由于孔隙水存在,水分对颗粒间力的传递起到了一定的缓冲和阻碍作用,使得土体中的颗粒间接触力无法完全发挥,因此需要引入有效应力的概念。
有效应力的概念可以通过考虑孔隙水压力对颗粒间力的影响来解释。
孔隙水会占据土体中的一部分体积,并施加压力。
这种压力可以看作是在土体内形成的一个均匀分布的压力场,称为孔隙水压力。
当土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孔隙水压力会影响颗粒间力的传递。
孔隙水的压力可以增加或者削弱颗粒间力的传递,因此有效应力能够反映土体中颗粒间力的实际情况。
有效应力的计算通常使用带孔隙水压力的应力积分来进行,这样可以将颗粒间力的传递与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进行统一的描述。
有效应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分布以及土体的力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有效应力与孔隙比及土体孔隙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土力学的应用中,有效应力原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
它可用于了解土体内部颗粒的力学响应,预测土体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在工程实践中,有效应力原理在土体的强度计算、地基稳定性分析以及地下水流动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描述土体内部颗粒间力学行为的重要概念。
它通过考虑孔隙水压力对颗粒间力传递的影响,将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定义为颗粒间的直接接触力和颗粒承受的孔隙水压力之和。
土中的应力和有效应力原理

(刚性基础基底压力分布)例如:箱形基础 混凝土坝
14
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1. 轴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Pk = Fk + Gk A
A Lb
式中
Fk— 作用任基础上的竖向力标准值(kN); Gk — 基础自重设计值及其上回填土重标准值的总重(kN);
Gk=GAd ,G 其中为基础及回填土之平均重度,一般取
20kN/m3,但在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去浮力,即取
10kN/m3;
d —基础埋深,必须从设计地 面或室内外平均设计地面算起(m);
A — 基底面积(m2),对矩形基础A=lb,l和b分别为其的长和宽
对于荷载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条形基础,取单位长度进行基底平均压
4
土体中任意深度处的竖向自重应力 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的有效重量
天然地面
z
cy
cz cx
cz z
1 1
z
cz σcz= z
5
当地基土由多个不同重度的土层(成层土)时:
n
c 1z1 2z2 ...... n zn i zi i 1
§ 4.2 基础底面压力
分析地基中 应力、变形 及稳定性的 外荷载
基地压力:建筑荷载在基础底
面上产生的压应力,
荷载
地基反力:地基支撑基础
的反力。
基底附加应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 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
基底压力 分布规律
基底压力 简化计算
重要的工程意义
11
一、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
1、(1)基底接触压力的产生
建筑物荷重基础地基在地基与基础的接触面上产生的 压力(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反力)
有效应力原理课件

有效应力与破坏的关系
剪切破坏
土体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表 现为土体出现裂缝或滑动面。
压缩破坏
土体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 表现为土体压缩变形过大或产生侧向 挤出。
有效应力的计算方法
01
通过实测土体内孔隙水压力和总 应力,计算得到有效应力。
02
常用计算公式:有效应力=总应 力-孔隙水压力。
有效应力原理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REPORTING
有效应力原理的局限性
仅适用于均质、连续 、各向同性的介质
未考虑应力与应变的 关系
未考虑应力状态对渗 透性的影响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拓展到非均质、非连续、各向异 性介质
研究应力状态对渗透性的影响机 制
发展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数值模 拟方法
对实际工程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VS
详细描述
通过有效应力原理,可以分析水流对河床 的冲刷、水库的淤积等问题,为水利工程 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同时 ,有效应力原理在水力学、流体动力学等 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PART 04
有效应力原理的实验验证
REPORTING
实验设备与材料
01
02
03
04
压力传感器
用于测量土壤压力。
环境工程中的有效应力原理
总结词
在环境工程中,有效应力原理广泛应用于水力学、土壤侵蚀 和污染物迁移等领域。
详细描述
通过有效应力原理,可以研究水流对河床、海岸线的冲刷作 用,分析土壤侵蚀的机制,以及预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这 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的制定。
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力原理
总结词
在水利工程中,有效应力原理是研究水 流与河床、水库等相互作用的重要理论 基础。
土力学二章 有效应力课件

•
建筑物
•
基础
• 桩端持力层
地基
土力学二章 有效应力
• 基础: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它将整个建筑物 (包括基础)的重量及荷重传递给地基。
• 地基:建筑物修建后,使土体中一定范围内应 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这部分由建筑物荷载引起 土体内应力变化的土层叫地基。
• 持力层:直接与基础接触,并承受压力的土层。
土力学二章 有效应力
地基中常见的应力状态
1.一般应力状态——三维问题
z
zx
xy
x
y yz
o x
z y
ij =
x xy xz
yx y yz zx zy z
ij =
土力学二章 有效应力
x xy xz yx y yz
zx zy z
地基中常见的应力状态
轴对称三维问题
ij =
土力学二章 有效应力
x 0xy xz 0yx y 0yz zx 0zy z
3.侧限应力状态
▪应变条件
y x 0;
xyyzzx0
▪应力条件
xyyzzx0; x y;
x E xE yz 0;
xy1zK0z;
▪独立变量 z,z F(z)
K0:侧压力系数
ij =
0 x 0xy 0xz
土力学二章 有效应力
第一节 概述
• 研究地基土中应力的目的 • 1.定量的预测土体变形(如地基沉降)、稳定
性(如地基、边坡、洞室)等。 • 2.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结构形式 • 3.确定建筑物地基勘探的深度和范围
土力学二章 有效应力
几个基本概念
• 地基与基础 • 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 • 有效应力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什么是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土力学中的基本概念,用于描述土壤中颗粒间的固结和变形行为。
有效应力是指在土壤中颗粒之间产生的有效力,对土壤的力学性质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了解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对于土力学和地质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1.墙体基础设计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在墙体基础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当墙体受到荷载作用时,土壤中的颗粒会产生有效应力,这会导致墙体周围土体的变形和沉降。
通过计算土壤中的有效应力,可以确定合适的墙体基础尺寸和强度,从而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路基设计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路基设计中。
在道路建设中,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对路基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土壤中颗粒间的有效应力分布,可以确定合适的路基结构和铺设方式,以提供足够的支撑能力和抗沉降能力。
3.填土工程填土工程是土力学中常见的应用领域。
通过填充土壤来改变地形或加强地基,土壤的有效应力分布将发生变化。
了解土壤的有效应力分布,可以确保填土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比如,在填土工程中,如果土壤层中存在较大的有效应力差异,建筑物或道路可能会发生沉降或不均匀变形。
4.地下水浅层开采土壤的有效应力原理在地下水浅层开采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采地下水时,土壤层的有效应力分布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地面以上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
通过精确计算土壤的有效应力,可以预测和控制地下水开采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结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土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土壤变形和固结行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在墙体基础设计、路基设计、填土工程和地下水浅层开采等方面,土的有效应力原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并将其有效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可以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基础
主讲教师:唐 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本章内容
1. 土的压缩性 2.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3. 地基土的应力分布
z 土层自重应力 z 基底压力(接触压力和附加压力) z 地基附加应力
4.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5.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了解)
1998年 九江大堤决口
“豆腐渣”工程 “王╳ ╳”工程
2000年 30公里 双钟圩堤身滑坡
《九江大堤今年又见“豆腐渣”》
《解放军报》 2000年08月14日
“豆腐脑”
需要的土力学知识: 有效应力原理 渗流固结理论 土的强度理论
《羊城晚报》2000年07月31日
有效应力原理的基本概念
z 土体是由固体颗粒骨架、孔隙流体(水和气)三相构成的碎散材
料,受外力作用后,总应力由土骨架和孔隙流体共同承受
孔隙流体
三相体系
土= 固体颗粒骨架 + 孔隙水 + 孔隙气体
受外荷载作用 总应力由土骨架和孔隙流体共同承受 z 对所受总应力,骨架和孔隙流体如何分担? z 它们如何传递和相互转化? z 它们对土的变形和强度有何影响?
σ 总应力
有效应力原理 K. V.Terzaghi(1923)
土力学从一般固体力学中分离出 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有效应力原理的基本概念
饱和土是由固体颗粒骨架和充满 其间的水组成的两相体。
受外力 后,总应力分为两部分承担:
) 由土骨架承担,并通过颗粒之间
的接触面进行应力的传递,称为 粒间应力。
) 由孔隙水来承担,通过连通的孔
隙水传递,称为孔隙水压力。
孔 隙水不能承担剪应力,但能承受 法向应力。
外荷载 → 总应力 σ
有效应力原理的基本概念
饱饱和和土土体中所的承应受力的形总态应力σa为-a有断面效通应过力土σ’与孔隙水σ压A力u之和
颗粒的接触点
A: 土单元的断面积
As: 颗粒接触点的面积 A = AS + Aw
Aw:孔隙水的断面积
u:孔隙 a
a
a-a断面竖向力平衡:
水压力
σ ⋅ A = σ s As + uAw
σ = σ s As + Aw u
AA
PS
PSV
土骨架承担 土骨架传递
有效应力σ’
Aw ≈ 1 A
σ = σ'+u
已知或易知 测定或计算
PS
分析:
z As很小,第2项中As/A可略去不计; z 但第1项不能略去; z 局限性,如煤层。
通常, 总应力已知或易知 σ = σ'+u
孔隙水压测定或算定 (2)土的变形与强度都只取决于有效应力
有效应力
z 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公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z 代表人物有:陈正汉,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σ = σ'+u
①变形的原因 z 颗粒间克服摩擦相对滑移、滚动—与
σ’
有
结论:
关;
z 孔隙水压力在各个方向上
z 接触点处应力过大而破碎—与 σ’ 有关。
的大小相等;
②强度的成因
z 有效应力作用使孔隙体积
凝聚力和摩擦—与σ’ 有关
发生改变,土体发生压缩;
③孔隙水压力的作用
z 有效应力控制了土体的变
z 对土颗粒间摩擦、土粒的破碎没有贡 献,并且水不能承受剪应力,因而孔隙
形及强度。
水压力对土的强度没有直接的影响;
z 它在各个方向相等,只能使土颗粒本身 受到等向压力,由于颗粒本身压缩模量
很大,故土粒本身压缩变形极小。
因而
孔隙水压力对变形也没有直接的影响,
土体不会因为受到水压力的作用而变得
密实。
附加应力情况
外荷载
附加应力σz 土骨架+孔隙水
土骨架 有效应力σ′
孔隙水 孔隙压力u
超静孔隙 水压力
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
-安徒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