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史 成就

合集下载

话说文明中国的化学成就

话说文明中国的化学成就

话说文明中国的化学成就一、古文明中国对化学所做的杰出贡献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虽然没有“化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概念,所有发明创造都是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的,但在化学领域中也曾有过广泛的开拓,也产生了不少意义重大的发明创造。

火的利用:火的利用是人类最早的一项化学实践活动,也是人们最早知道的一种化学现象。

北京猿人的用火遗迹可以证明人类利用火至少有五十万年以上的历史。

人类利用火经历两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利用天然火,然后掌握人工取火的技术,如苦聪人的锯竹法、黎族的钻木法、佤族的摩擦法和傣族的压击法等。

恩格斯说,火的利用及摩擦升火的发现是人类在跟自然界斗争中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甚至可以把这种发现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

陶瓷器的制作: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积累了长期用火的经验后,利用普通粘土在高温的条件下烧制陶器。

三千多年前,开始选择优质粘土烧制瓷器。

到了唐朝,瓷器的制作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中国瓷器被欧洲人成为“china”,后来用它来代表中国,一直沿用至今。

据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我国的瓷器制作技术比欧洲早大约1300年。

造纸:中国造纸术发明于公元前二到一世纪,于七世纪传入日本,八世纪传入欧洲。

造纸原料从大麻发展到利用破布、旧渔网及树皮,制造工艺除淘洗、碎切、泡沤原料外,还利用石灰水蒸煮。

造纸术的发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火药:黑火药是我们祖先在公元七世纪时的又一重大发明。

当时已经知道密闭加热雄磺和1:1的硫磺、硝石就会爆炸。

到了北宋时期,火药技术发展了,《武经总要》一书对黑火药的配方做了明确的介绍,即:硝石、硫磺、和木炭,硫和硝比为1:2。

这时已用火药制造火箭,到南宋又用火药制造霹雳火炮等用于战争。

那时,我国的火药及武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化学工程发展史上的四件大事

中国化学工程发展史上的四件大事

huaxue gongcheng fazhanshi化学工程发展史histor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过滤、蒸发、蒸馏、结晶、干燥等单元操作在生产中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考古发现,至少在10000年以前中国人已掌握了用窑穴烧制陶器的技艺,5000年以前已通过利用日光蒸发海水、结晶制盐;埃及人在5000年以前的第三王朝时期开始酿造葡萄酒,并在生产过程中用布袋对葡萄汁进行过滤。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这些操作都是规模很小的手工作业。

作为现代工程学科之一的化学工程,则是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大规模制造化学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发展而出现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化学工程已经成为一门有独特研究对象和完整体系的工程学科。

化学工程的萌芽法国革命时期出现的吕布兰法制碱,标志着化学工业的诞生。

到19世纪70年代,制碱、硫酸、化肥、煤化工等都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化学工业在19世纪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例如:索尔维法制碱中所用的纯碱碳化塔,高达20余米,在其中同时进行化学吸收、结晶、沉降等过程,即使今天看来,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但当时取得这些成就的人却认为他们自己是化学家,而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在履行化学工程师的职责。

化学工程概念的提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制碱业污染检查员G.E.戴维斯指出:化学工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工程问题。

各种化工生产工艺,都是由为数不多的基本操作如蒸馏、蒸发、干燥、过滤、吸收和萃取组成的,可以对它们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分析,化学工程将成为继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之后的第四门工程学科。

但戴维斯的观点当时在英国没有被普遍接受。

1880年他发起成立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未获成功。

尽管如此,戴维斯仍继续根据自己的观点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887~1888年,他在曼彻斯特工学院作了12次演讲,系统阐述了化学工程的任务、作用和研究对象。

这些演讲的内容后来陆续发表在曼彻斯特出版的《化工贸易杂志》上,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化学工程手册》,于1901年出版。

高中化学:中国古代化学史

高中化学:中国古代化学史

高中化学:中国古代化学史中国古代的冶金化学胆铜法用胆水炼铜是中国古代冶金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发明。

这种工艺是利用金属铁将胆矾溶液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还原为金属铜,再熔炼成锭。

早在西汉时就已有人觉察到这一化学反应,《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就提到:“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

淘冶黄金黄金都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分沙金和脉金(小金)两种。

历史上的早期采金技术都是“沙里淘金”。

例如,《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丽水之中生金”。

炼银银虽有以游离状态或银金合金状态(黄银)存在于自然界的,但很少,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并多与铅矿共生。

中国大约在春秋初期才开始采集银,东汉时期发明了以黑锡(铅)结金银的“灰吹法”。

明代著作《菽园杂记》、《天工开物》中有翔实记载。

炼汞在自然界中虽有游离态汞存在,但量很少,主要以丹砂(硫化汞)状态存在。

方士们在密闭的设备中升炼水银,先后利用过石灰石、黄矾、赤铜、黑铅、铁和炭末来促进硫化汞的分解。

南宋时期发明了蒸馏水银的工艺,设计了专用的装置,《天工开物》中也有类似记载(图2)。

在中国的医药化学中还曾利用过铅汞齐、锡汞齐。

唐代已开始用银锡汞齐作为补牙剂。

黄铜明代以前,这种合金是利用炉甘石(碳酸锌矿)和金属铜、木炭合炼而成的。

这个炼制方法的记载最早见于五代末期的“日华子点庚法”,是一个炼金术的配方。

炼锌明初中国已掌握了从炉甘石炼取金属锌的技术,那时称这种金属为“倭铅”。

明代著作《天工开物》中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关于炼锌术的文字记载。

镍白铜镍白铜自古是中国云南的特产。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就已记载:“螳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

”明代云南已大量生产似银的锌镍铜合金,含铜40%~58%,镍7.7%~31.6%,锌25.4%~45%,称为“中国白铜”。

中国古代的酿酒酿酒起源据《礼记》记载,西周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其中“月令篇”叙述了负责酿酒事宜的官“大酋”在仲冬酿酒时必须监管好的6个环节:“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

化学史大记事

化学史大记事
1250年德国马格纳斯以雄黄和皂制出化学元素砷。
公元14世纪
中国明代已大量生产金属锌(当时称倭铅),早于西方四个世纪。
公元1450年
德国B.瓦伦丁发现化学元素铋。
德国索尔德发现化学元素锑。
公元15世纪
德国瓦伦泰恩提出金属的“三原素”说,认为金属由硫、汞、盐三原素所组成,而硫指颜色,硬度,亲和力,可燃性;汞指光泽,蒸发性,熔解性,延展性;盐指凝固性,耐火性等。
中国周朝制盐业已相当发达。
中国周代《易经》上有关于石油的记载。
公元前6世纪
中国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
公元前5世纪
中国春秋末年的《墨子·经下》中提出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及物质变化“五行无常胜”的观点,并提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的观点。
公元前4世纪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万物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德国A.S.马格拉弗最先制成黄血盐和氰化钾,建立了铁的试验法。
公元1748年
法国诺莱特首次观察到溶液中的渗透压现象。
德国A.S.马格拉弗用焰色法区别钾和钠等元素。
公元1750年
法国V.G.弗朗索瓦用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
公元1751年
瑞典A.F.克隆斯泰德发现化学元素镍。
公元1753年
英国乔弗理发现化学元素铋。
公元1770年
瑞典T.O.贝格曼改进化学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吹管分析和湿法分析(重量分析法)。
公元1771年
瑞典C.W.舍勒发现化学元素氟。
公元1772年
英国J.普里斯特利发现了二氧化氮。
英国D.卢塞福发现氮气,但不承认是空气的成分,而认为是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称之为“浊气”。
瑞典C.W.舍勒用硫黄与铁粉的混合物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制得了氮气,并证明它是空气的一种成分,称之为“乏空气”。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1、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

其前身是战国时期的司南,但司南在汉代以后就失传了,北宋时制成比司南更先进的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12世纪末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2、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化学史上重大的科学成果。

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3、造纸术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

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

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

西汉初期(公元前2世纪)开始有了用麻做的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纸的发明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

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4、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开始于隋唐朝的雕版印刷。

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中国四大发明简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四大发明简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四大发明简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火药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

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

它是硫黄、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两项在汉代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里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就是火药本身也被归入药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和瘟疫。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九国志·郑璠传》。

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

“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拋石机拋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吊线点燃后用弓射出。

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

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

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

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

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战争中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美法各国直到14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

造纸术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

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是中国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

在纸还未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但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

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小块的丝绵制成的纸,考古学家于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古纸,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质甚粗糙,不匀净,纸面尚有麻筋,盖初做纸时所做,故不精细也”。

我国主要的化学成就 -回复

我国主要的化学成就 -回复

我国主要的化学成就 -回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化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我国主要的化学成就。

一、古代炼金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炼金术是我国化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炼金术家通过实践和实验,探索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原理。

他们成功地制备出了许多金属,如铜、铁和锡。

此外,他们还发现了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为后来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火药的发明和应用火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爆炸物之一。

中国古代人民利用硫磺、炭和木炭等材料制备出了火药,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火药不仅在军事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被应用于民用领域,如焰火和烟火表演等。

三、农业化学的研究中国古代人民在农业领域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了一些化学原理和技术,用于改良土壤和促进作物生长。

例如,他们发现了石灰的作用,可以中和酸性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肥料的制备和使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中药学的发展中国的中药学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完整的药物学体系之一。

中药学研究了许多草药和天然物质的性质和功效,发现了许多草药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无机化学的研究中国的无机化学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例如,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无机材料,如磁铁和陶瓷。

他们还研究了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探索了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有机化学的研究中国的有机化学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中国科学家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天然药物和有机材料。

他们还开发了许多有机合成方法和反应,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环境化学的研究中国在环境化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科学家对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课外阅读]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课外阅读]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课外阅读]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

火药于13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

公元750年中国炼丹太传入阿拉伯。

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们发现氧气的人。

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我国是“纤维之王”…蚕丝的故乡。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己经养蚕。

公元200年养蚕技术传入日本。

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

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400年。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

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

公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金。

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

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术。

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

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

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

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我国祖先很早冰肝使用木炭和石炭(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开始利用煤。

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 器
遗憾万千的 近代
遗憾万千的 近代
近代尽管有李时珍等人的突 出成就,但统治者的闭关锁 国,夜郎自大,使得欧洲各 国科学发展迅速,而我国在 世界近代化学史几乎无一席 之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果突出的现 代
成果突出的现代
成果突出的现 代
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
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
遗憾万千的 近代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 发现石油。古书载“泽 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 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 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 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 的用途,并预言:“此 物必大行于世”。
遗憾万千的 近代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 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 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 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 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 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 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 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 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 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 60类 。
纵观古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化 学工作者,我们应当建立浓厚广 泛的兴趣,培养优良的学习工作 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广泛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切 勿夜郎自大,重蹈前人之覆辙。
中国化学史上的成就
主讲人:王 川 制作人:徐朝阳 段信磊
成果突出的现 代
邢有毅
邢其毅是一位造诣很深、洞察 力敏锐的有机化学家,他早在 50年代初就断言:在未来年代 里蛋白质和多肽化学必将成为 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1951年他就提出并进行蝎毒素 中多肽成分的研究,这个计划 比国外同行早15年。
领导合成人工牛胰岛素,他 在化学界的地位是很高的。
成果突出的现 代
成果突出的现 代
张青莲(1908-2006),无机化学 家、教育家。长期从事无机化学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同位素化 学造诣尤深,是中国稳定同位素 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对中 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 起过重要作用。晚年从事同位素 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1991 年测得的铟原子量114.818士 0.003,已被国际采用为新标准。
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 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 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 合生产的优越性。
成果突出的现 代
• 1965年,我国在世界 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 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由于署名 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而过)
遗憾万千的 近代
明清时期的瓷器在宋、元制瓷技术的基础上,达到了 制瓷业的顶峰。永乐年间的白瓷洁净如玉、薄如纸, 给人以甜美的感觉;永乐年间的青花瓷也很有特色。 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明朝在高 温单色釉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祭红见于成化, 鲜红夺目,祭蓝以氧化钴为色料,蓝色纯正。宣德年 间的祭蓝瓷尤为精致。清代的瓷器在康熙中后期有所 发展。康熙时期的青花纹饰采用西洋画技。雍正、乾 隆时期彩釉瓷发展最快,雍正时期以清丽媚见长,乾 隆时期以富丽堂皇为特点。这期间烧制的仿古窑精品, 无论纹饰、造型、款识都达到足以乱真的地步 。
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博 金
世博金奖侯德榜
奖 曾为华夏争荣光

制碱冠军铭史册
德 榜
千分记录铸铿锵
成果突出的现 代
侯氏制碱法与索维尔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 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 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 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 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
成就辉煌的古 代
染料
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成就辉煌的古 代
景 德 镇 陶 瓷
唐 三 彩
陶瓷
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 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
纵观古代,成功辉煌贡 献突出,值得我国人民
骄傲。
遗憾万千的 近代
遗憾万千的近代
遗憾万千的 近代
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 一们发现氧气的人。中国世界 纪录协会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 的人就是唐朝茅华,他比英国 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 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 1000年。
中国化学史上的成就
成就辉煌的古 代
遗憾万中代千的国近 化学史成上果突代的出的成现 就
成就辉煌的 古代
成就辉煌的古 代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冶 炼
成就辉煌的古 代
➢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 400年。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 。 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公 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 法是世界上 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 金。
成就辉煌的古 代
冶金工序原理
成就辉煌的古 代
造 纸
成就辉煌的古 代
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 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 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成就辉煌的古 代
火 药
成就辉煌的古 代
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 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 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 世纪传入 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 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 药物的性状与配制。公元750年中国炼丹 太传入阿拉伯
• 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 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
成果突出的现 代
现当代几个最有成就的化学家
唐敖庆,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1940年 毕业于西南联大,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博士学位,1950-1952年任北京 大学教授,1952-1986年任吉林大学教 授、校长,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 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