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去耦合器企业标准
半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

半固态调味料企业标准半固态调味料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具有方便携带、易于保存、易于使用的特点。
为了确保半固态调味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针对半固态调味料的企业标准的示例,共计1200字以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半固态调味料的基本要求、检验方法、标识、包装、贮存等内容。
2.术语和定义2.1半固态调味料:指具有半固态(半流态)特性的调味料,通过添加适量的稳定剂和增稠剂来改善流动性。
2.2稳定剂:指能够增加半固态调味料稳定性和延长货架期的添加剂。
2.3增稠剂:指能够增加半固态调味料黏度和改善流动性的添加剂。
3.基本要求3.1原料选择3.1.1原料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
3.1.2关键原料应具备合理的食品加工历史。
3.2生产工艺3.2.1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要求,保证半固态调味料的卫生安全性。
3.2.2生产工艺应确保半固态调味料的味道、颜色、质地等特性稳定性。
3.3添加剂使用3.3.1使用的添加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3.3.2添加剂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4质量控制3.4.1半固态调味料生产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
3.4.2产品质量控制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检验方法4.1检验项目4.1.1外观检验:检查半固态调味料的颜色、质地、气味等方面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4.1.2物理性质检验:包括黏度测定、流变学性质测定等。
4.1.3化学成分检验:检测半固态调味料的添加剂成分、味道成分等。
4.2检验方法4.2.1外观检验:目测法、嗅觉法等。
4.2.2物理性质检验:采用黏度计、流变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4.2.3化学成分检验:采用色谱法、质谱法等进行检测。
4.3检验依据4.3.1外观检验依据: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4.3.2物理性质检验依据: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4.3.3化学成分检验依据: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5.包装和标识5.1包装5.1.1包装容器应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确保半固态调味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质量标准

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质量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发展,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而为了保证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质量标准的要求和内容。
一、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作用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是一种通过调节电压、电流等参数来控制电机或负载启动、停止的设备。
其主要作用包括限流起动、平稳加速减速、过载保护等。
通过对电机进行软启动和软停止,可以有效延长电机寿命,减少设备损坏和维修次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二、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质量标准的制定背景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用户安全、促进行业发展,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势在必行。
质量标准的制定还可以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1.产品设计要求: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保证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耐用性。
2.产品制造要求:生产厂家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生产过程应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4.产品包装要求:产品包装应具备防震、防潮等功能,能够有效保护产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确保产品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5.产品售后服务要求:生产厂家应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购买产品的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1.保障用户安全: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质量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保障用户的安全,在电力系统中使用更加放心。
2.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标准的制定可以促使生产厂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
3.规范市场秩序:质量标准的实施可以规范市场秩序,减少虚假宣传和次品产品的出现,维护行业良性发展。
4.促进行业发展:高质量的产品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五、结语高压固态软启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用户安全、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去耦合器使用说明书

固态去耦合器使用说明书遵循标准NFPA70 250-6(e)《国家电气规程》;IEC61643.1 《连接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1 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NACE SP0177 《减轻交流电和雷电对金属构筑物和腐蚀控制系统影响的措施》;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试验》;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C: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 和导则:冲击》;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 和导则:振动(正弦)》GB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 18802.1-2002/IEC 61643-1《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 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SY/T0032 《埋地钢制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应用范围固态去耦合器可用于:●管道电位梯度垫(接地垫)的去耦合。
●对设备进行过交流故障、雷电和开关暂态过程的过电压保护●为了安全,用于不同的金属间的去耦合,这些会属在某些情况下会有交流耦合。
●在阴极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交流接地和直流隔离。
●消减交流感应电压。
在去耦合不同的金属时,固态去耦合器可用于两个接地系统之间,或应用在其它需要交流搭接的构筑物之间,同时防止这些构筑物之间的电偶腐蚀。
性能参数隔离电压当电压低于所选定的隔离电压时,固态去耦合器阻断直流电流流通,而允许交流电流通过。
当电压高于所选定的隔离电压时,固态去耦合器成为一个双向导电装置,允许所有的电流通过,以限制构筑物上的电压。
直流泄漏电流与隔离电压的关系正常情况下,20℃时各种型号的固态去耦合器在最大隔离电压下的直流泄漏电流均小于10mA,70℃时小于100mA,正常的阴极保护电压作用在固态去耦合器上时,在两种温度条件下的漏电电流通常都小于1mA,这个数值对于阴极保护系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固态去耦合器如何测量

固态去耦合器在埋地管道上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固态去耦合器为埋地钢质管道消除高压线、铁路、地铁干扰的关键性设备,在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固态去耦合器在对管道进行雷电保护、电磁干扰防护和故障电流防护时,固态去耦合器承受的能量较大,易损坏,因此,需要定期对固态去耦合器的性能进行测试。
现有技术中,在对固态去耦合器进行测试时,通常是采用肉眼观察法或者采用万用表测量固态去耦合器的通断,当确定固态去耦合器处于断开状态时,则认为固态去耦合器损坏,测试不准确,且测试效率低。
目前国内外对于固态去耦合器,包括钳位式排流器等设备仍缺少相应的检验手段和检测标准。
国内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又缺乏对相关产品性能长期的跟踪测试和评价,无法或不会对产品性能质量进行判断。
出现故障情况时,也很难做到及时维修。
因此,关于排流设备的检测检验的相关标准应尽快制定并出台。
排流点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排流效果。
实践中对于固态去耦合器的作用距离的初步研究发现,单一的固态去耦合器虽然能降低排流点附近的交流干扰电压,但却能使得排流点远处附近的交流干扰电压升高,部分管段甚至升高较大。
因此,在管道的交流排流中,应综合现场的干扰情况,有原则地采用固态去耦合器,才能达到交流减缓的要求。
建议排流实施有条件时应采取分步设计与施工,辅以同步测试的方法,根据排流后确定下一个排流点的施加位置。
固态去耦合器排流对接地材料的要求较低,只要接地电阻满足相关要求即可,不过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去耦合器的故障为短路状态,所以要考虑接地极材料的选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接地极施工时不能碰到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变电站或通信铁塔、大型建筑的接地体上,因为在雷电或者高压输电故障时,容易将故障电流引至管道。
固态去耦合器主要用途:能有效隔离阴极保护直流电流,同时抑制直流杂散电流反向流入管道,并能排除正常阴极保护电压外的直流杂散电流,对管道上耦合的交流电流具有低阻抗全导通特性,能有效降低感应的管道交流干扰电压。
固态去耦合器技术规格书

3.2 投标承诺 3.3.1 供货商职责
供货商应对固态去耦合器及其配套产品的设计、材料采购、工件的制造、零部件的组装、 图纸、资料的提供和检验以及在不同场所进行的试验负有完全责任。供货商还应对固态去耦 合器及其配套产品的性能、总体装配质量、运输负责,并指导现场安装。
技术规格书
防腐 版次 Rev
0
设计阶段
Stage
图号
Drawing No.
第 3页 Sheet
施工图
H951 -JS-F -04
共 13 页 of
1 范围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格书规定了固态去耦合器性能、材料、测试、检验、运输和验收等方面的最低 要求。
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油气储运工程项目用固态去耦合器及附件的采购。
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
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 高温
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Cab: 恒定
湿热方法
GB3836.1
爆炸性环境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技术规格书
防腐 版次 Rev
0
设计阶段
Stage
图号
Drawing No.
第 4页 Sheet
施工图
H951 -JS-F -04
共 13 页 of
3 总体要求
3.1 供货商资质要求 3.1.1 供货商证书要求
供货商及分包商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或相应国际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 ISO14001 环境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相应的 CE、UL 或 ETL 产品认证证书。 3.1.2 供货商业绩和经验要求
固态去耦合器安装图与固态去耦合器内部结构图

固态去耦合器的作用:
固态去耦合器的主要作用是起保护作用,也就是对管道阴极进行保护,减少电路故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是因为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存在着一些弊端,也就是电磁干扰多,或者说是耦合的杂散电流变多了。
这些杂散电流在日常使用中所造成的干扰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这样,固态去耦合器就应运而生了,它不断能够有效排除不符合阴极保护的电流,减少故障概率以及对通讯的干扰;还能防止雷电、雷雨等恶劣天气对管道的损坏。
另外,固态去耦合器也能减少一些对人体不利的因素,河南汇龙刘珍。
弧焊设备、焊接电缆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GB 7945-87

弧焊设备,焊接电缆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 GB 7945-87发布时间:1987-5-2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EC 501-1975(第一版)《弧焊设备—焊接电缆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 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论及在常规条件下使用的把焊接电缆联接到焊接电源或联接两根焊接电缆,或把焊接电缆联 接到施焊器具有插头,插座和耦合器(以下简称器件).本标准对于特殊条件下的焊接,如水下,难 以伸及的位置,温度在-10℃以下的焊接则不适用.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如图 1).2.1 插头和插座 是能随意将软电缆联接到焊接电源的一种器件.它由两部分组成: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12.1.1(输出)插座 固定于或预期要固定于焊接电源输出线路的部件. 2.1.2 插头 与连接到器具或连接器的软电缆组成一体,或预期要连接到该软电缆上的部件. 注:软电缆是指 GB 5013-35《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中所规定的那些电缆 2.2 电缆耦合器 是能随意联接两根软电缆的一种器件.它由两部分组成: 2.2.1 连接器 与连接的软电缆组成一体或预期要连接到该软电缆上的部件. 2.2.2 插头 与连接到器具或连接器的软电缆组成一体,或预期要连接到该软电缆上的部件. 电缆耦合器中的插头与"插头和插座"中的插头是同一部件.通常连接器与(输出)插座具有相同的 接触结构. 2.3 器具耦合器 能随意将软电缆联接到施焊器具上的一种器件.它由两部分组成: 2.3.1 连接器 与连接的软电缆组成一体或预期要连接到该软电缆上的部件. 2.3.2 器具插座 固定于或预期要固定于施焊器具上的部件. 通常,电缆耦合器中的连接器与器具耦合器中的连接器是同一部件;而电缆耦合器中的插头与器具 插座具有相同的接触结构. 2.4 可重接线插头或连接器 其软电缆可以调换. 2.5 非重接线插头或连接器 其软电缆不能从部件上拆下,除非将它破坏. 2.6 止动装置 能保持插头或连接器在正常啮合时的确定位置,以防止意外松脱的一种机械装置. 2.7 额定电流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2在 60%负载持续率和 5min 循环周期的条件下,器件允许通过的焊接电流.3 额定电流值 器件的额定电流值按 R10 优先数系分档,额定电流与相对应的铜芯电缆最大截面积的关系为:4 结构 4.1 连接器和插头座有绝缘外壳,使它们与图 1 所标明的对应部件联接在一起时,带电部分完全被 绝缘,而在未联接时不易触及带电部分. 4.1.1 止动装置用以防止连接器和插头发生意外松脱.如有可能应示出标记,在目测时,可判明止 动装置已起作用. 4.1.2 连接器和插头应设计成在啮合位置时能防范以使引起电击的外界微粒或水滴不易进入接合间 隙. 4.1.3 新的或经长期使用后的连接器和插头,其外露的螺钉,销钉之类元件不应出现与带电部分相 接触的现象. 4.1.4 对用以传输焊接电流并在断开后带电的部件,应比绝缘体端面凹进至少 8mm. 4.1.5 插头或连接器的绝缘外套应设计成能防止连接的电缆过度弯曲而损坏. 4.1.6 电缆的绝缘护套应进入连接器和插头,其深度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2 倍,最小为 30mm. 4.1.7 符合这些要求的连接器和插头,应能容纳本标准第 3 章所规定的最大截面积的电缆和至少下 一档较小尺寸的电缆.对于非重接线连接器和插头,则只要求按规定装配一种规格的电缆. 4.2 可按近的器件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锐利的棱角(橡胶等软性材料除外).对于器件的啮合面 还应无磕碰现象. 4.3 同一种规格,型号的器件应具有互换性,而且对于同一种规格不同型号,但按本标准要求具有 相同接触结构部件的器件也应具有互换性.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35 常规使用条件 器件应能在下列常规条件下正常使用: 5.1 海拔高度不超过 1000m; 5.2 相对湿度 系最湿月份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 90%,同时该月份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 25℃. 5.3 环境空气温度,不应超过下列限值: a.最高环境空气温度 40℃ b.日平均环境空气温度 30℃; c.年平均环境空气温度 20℃; d.最低环境空气温度-10℃ 5.4 使用场合应无严重影响器件使用的气体,蒸汽,化学沉积,尘垢,霉菌及其它爆炸性,腐蚀性 介质.6 试验的一般注意事项 6.1 本标准所列试验均为型式试验项目.常规试验项目由产品(或企业)标准规定. 6.2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器件应进行型式试验. a.试制的新器件; b.器件在设计,工艺或所使用的材料有重大改变并足以影响到器件的性能时; c.不经常生产的器件当再次生产时; d.对成批生产的器件应进行定期抽试,每年至少一次. 未经型式试验或型式试验不合格的器件不能投入批量生产.型式试验的器件每次不少于 4 套.试验 中如有两套以上(含两套)不合格,则判为全部不合格;如有一套不合格,应加倍(8 套)抽试,若其 中再有一套不合格,也判为全部不合格.7 温升试验 连接器和插头装以本标准第 3 章规定的截面积的焊接电缆,在通过额定电流时其导电金属外表面任 何一点的温升均不超过 60℃,电缆与连接器或插头连接点的温升不超过 70℃. 器件应在交流弧焊机上试验. 试验时的环境空气温度为 20±5℃, 负载持续率为 6%, 循环周期为 5min.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4连接器和插头按正常使用那样装配焊接电缆,电缆的截面积应符本标准合第 3 章规定,其长度至少 2m. 连接器和插头在与对应部件联接时的扭矩应不小于本标准第 14 章规定的数值. 在整个试验期间, 应保持负载电流不变. 温度测量采用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测温元件放在连接器和插头里面的导体表面及电缆固定点,测 温点应是器件温度最高点.温度每半小时测量一次,要在负载周期中点时刻(即图 2 中的A点)测量. 当温升速率每小时不超过 2℃时,就认为器件已达到热平衡.8 防电击保护 按规定联接的插头和插座,电缆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的所有导电部分应完全不可触及;用 φ2.5mm 的棒,施加 3N 的力应无法接触到导电部分. 用装以制造厂指定的最小截面积的电缆的器件进行此项试验. 对于(输出)插座或器具插座,此项试验仅用于检查(输出)插座在焊接电源或器具插座在施焊器具外 面部分的防电击性能.9 湿热试验 9.1 湿热处理 不带电缆的新的插头和插座,电缆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恒定湿热箱内放置 48h. 恒定湿热箱内有效工作空间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 40±2℃,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93^(+2)(-3)%范围 内.恒定湿热箱的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 GB 2423.3-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Ca:恒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5定湿热试验方法》标准的有关规定.潮湿条件的产生,可按照 GB24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 境试验规程湿热试验导则》标准规定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器件在恒定湿热处理之前先达到 40+40℃温度,预热时间在多数情况下至少保持 4h,以保证器件在 湿热处理时表面不会产生凝露. 9.2 绝缘电阻测量 经上述湿热处理过的器件外表面擦干后,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 1-2h 之后测量绝缘电阻.绝 缘电阻测量用 500V 直流电压施加到器件导电体与包裹在器件绝缘体外面的金属箔之间,1min 后读 取数据. 器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MΩ. 9.43 介电强度试验 器件经上述湿热处理和绝缘电阻测定后,立即在导电体与包裹在绝缘体外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频率 为 50Hz,有效值 1kV 的交流电压作介电强度试验,持续 1min,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 注:① 试验电压应在约 10s 内缓慢地升到额定值; ② 如对试验结果有争议需要重作介电强度试验时,试验电压应是上述规定电压的 80%.10 电缆装配可靠性试验 根据制造厂说明书应装以电缆的插头和插座, 电缆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 其电缆截面要经受 40N/mm2 的拉力试验 10 次,施加于电缆芯的最大拉力为 2000N,每次试验拉力在 1s 内从 0 逐渐增加到规定 值,持续时间不少于 1s. 先用最大截面的电缆作这项试验,再用允许的最小截面的电缆重复该项试验. 如果电缆的装配方法不止一种,则必须对每种方法装配的电缆进行试验. 试验后检查电缆不应从被试验的器件内脱出,或产生松动现象.11 挤压试验 将电缆耦合器象正常使用那样装上两根电缆,放在压床的平等金属板之间,逐步加压到下表中规定 的数值: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6试验后检查电缆耦合器的任何部位,均不能出现绝缘性能破坏和机械功能损坏的现象.12 耐热颗粒性能 连接器,插头和器具插座的绝缘外壳应有较好的耐电弧焊飞溅热颗粒性能.当弧焊飞溅物落在这些 器件上时,绝缘外壳不应被烫伤(目测),也不应引起燃烧.在按图 3 试验时,加热丝进入绝缘物的 深度不应超过 1.5mm,并且不能接触到导电部件;同时汽化的蒸气应不会燃烧,假如有微弱的火焰, 在加热丝移开之后火焰应立即熄灭.试验是在耐弧焊飞溅物试验装置上进行.加热丝长 100±0.5mm,直径 φ2.5±0.05mm,是由 18/8 型 铬镍材料制成.当加热丝通过大约 28A 电流时,很快由冷态达到 300+50℃的热稳定状态,这时对加 热丝向下施加 1.00.20N力,在加热丝与器件的接触部件加热并汽化表面绝缘物质,借助高频火花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7发生器在加热丝的上方产生大约 6mm 长的火花,用以点燃汽化的蒸汽,试验持续 1min. 加热丝的温度测量采用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13 耐热性能 插头和插座,电缆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 110±5℃的环境温度内连续放置 1h 后,外观质量应无明 显变化,例如铭牌不应剥落,标记仍清晰可见,密封填料不得溢出,器件表面无气泡,裂纹,变形, 变形等. 将器件放入恒温箱内,升至 110±5℃后保温 1h,打开恒温箱使器件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用 肉眼检查器件是否符合上述规定的外观质量要求.14 操作寿命试验 新的插头和插座,电缆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进行了 2000 次操作试验后,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零件不应有影响继续正常使用的损伤,如止动装置失效,紧固件松动,绝缘件破裂等; b.按本标准第 9.3 条规定的交流电压作介电强度试验,持续 1min,不应出现闪络或 击穿现象; c.通以额定电流时,其温升限值仍能达到本标准第 7 章所规定的要求. 注:插头或连接器插入及拔出各一回称为一次. 试验在专用的操作试验台上进行.插头或连接器的运动速度和扭矩应符合下表规定:当试验达到规定次数后取下样品,揩去灰尘和污垢,用肉眼检查零件有无损伤,再按本标准第 9.3 条和第 7 章规定方法进行介电强度和温升试验.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815 跌落试验 电缆耦合器的止动装置应能有效地抵抗外界偶然跌落的冲击.当器件按图 4(略)所示装置作跌落 试验 100 次后,耦合器的止动装置应无失效,插头或连接器没有松脱及损坏的现象. 图 4 是电缆耦合器跌落试验装置,要试验的电缆耦合器按正常使用那样在一端装上焊接电缆,在 2250mm 处将电缆固定于距地面 750mm 的支板上.试验时将电缆耦合器连同电缆拉至水平位置,然后 突然放下,电缆耦合器自由跌落在厚 10mm 的钢板上.16 标记 在连接器和插头上采用永久性的不易擦掉的方式标明以下内容: a.制造厂或商标; b.参照的标准代号; c.额定电流(60%负载持续率),A; d.允许最大的电缆截面积,mm2; e.允许最小的电缆截面积,mm2.附录 A IEC 501 标准第 8 条(不包括 8.3)译文 (补充件)A 8 气候试验 A 8.1 湿度处理 不带电缆的新的器具耦合器和电缆耦合器作如下处理: 湿度箱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 20-30℃之间的任意值 t,其变化范围在 1℃以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91%-95%. 在湿度箱内放 KNO3饱和水溶液就可达到此湿度. 先使器具耦合器或电缆耦合器温度达到 t-(t+4)℃,然后在湿度箱内放置 48h. A 8.2 绝缘电阻 经上述处理后,立即在导电体与包裹在绝缘体外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 500V 左右的直流电压,测定绝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9缘电阻.施加电压 1min 后读取数据. 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2MΩ.北京恒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10。
J-STD-020D[1].1中文版
![J-STD-020D[1].1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bd65aa2f60ddccdb38a070.png)
6. 标准 ....................................................... 8 6.1 不合格标准........................................... 8 6.2 进一步评估的标准.................................. 9 6.2.1 脱层..................................................... 9 6.3 不合格验证.............................................10
4. 分类/再分类...............................................4 4.1 与无铅重工的兼容性............................. 4 4.2 再分类..................................................... 5
联合工业标准
IPC/JEDEC J-STD-020D.1 2008 年 3 月
取代 IPC/JEDEC J-STD-020D 2007 年 8 月
非密封型固态 表面贴装组件的 湿度/回流焊敏感性分类
声明
IPC与JEDEC标准及出版物的设计用意是消除制造商与买方之间的误解, 促进产品 的交换性与改善产品, 协助买方在最小延误下选出并取得适当的产品, 满足自己 的特定需求, 藉此达到服务大众的目 的. 这类标准与出版物的存在不能以任何方 式妨碍IPC或JEDEC会员或非会员制造、出售不符合这类标准书与出版物的产品, 亦未妨碍他们自愿使用IPC或JEDEC会员以外的产品, 不管本标准是要在国内或国 际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态去耦合器配备的保护箱外壳为合金压铸件。壳体厚度≥4mm,表面喷塑,颜色为亚光磨砂、黄色。保护箱的外壳具有良好的防水汽、防风沙的密封结构,箱体防护等级可达IP65。所有电气接头都处于保护箱内,并无需另加桥接件,连接安全、稳固、可靠。保护箱正面有带锁的、且只能向外开启的门,门的厚度≥5mm。以防止其变型和人为破坏,保证维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固态去耦合器在4/10μs冲击波形下的额定雷电冲击通流容量为100kA,冲击后应无明显损坏情况发生。
5.4 稳态交流电流(在-2V/+2V条件下)
固态去耦合器的稳态交流电流为≤45A。
5.5 直流泄漏电流
固态去耦合器的直流泄漏电流为≤1mA。
5.6 故障电流(AC-rms/工频/30周波)
固态去耦合器应耐受工频情况下30周波的故障电流,故障电流值≥3500A。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2
额定隔离电压试验
-2V/+2V
第7.2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3
雷电冲击通流容量试验
100kA
第7.3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4
稳态交流电流试验
≤45A
第7.4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5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1mA
第7.5条
去耦பைடு நூலகம்器3只
要求
6
故障电流试验
≥3500A
第7.6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7
低温工作试验
Q/
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L 015-2013
LSD-50/200固态去耦合器
2013-04-21发布2013-04-21实施
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Ⅲ
1总则……………………………………………………………………………………………1
NVCE SP0177
减轻交流电和雷电对金属构筑物和腐蚀控制系统影响的措施
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试验
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试验
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恒定湿热试验
7.11 恒定湿热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423.1-2001的规定,检测启动电压、绝缘电阻和外观。
7.12 随机震动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423.10-1995的规定,检测有无机械损伤、不见脱落;检测启动电压、绝缘阻和外观。
7.13 冲击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423.10-1995的规定,检测有无机械损伤、不见脱落;检测启动电压、绝缘阻和外观。
保护箱正面有闪电符号和“危险电气”字样。
保护箱外壳具有防止大气腐蚀的功能。支柱外层要涂装涂料防腐。涂料涂覆前,表面除锈处理应达到Sa2.5级。涂料结构为环氧富锌底漆(≥60μm)+环氧云铁中间漆(≥60μm)+氟碳或丙烯酸聚氨脂面漆(≥80μm),涂层干膜总厚度≥200μm,面漆为黄色(色号为R255,G230,B0)。涂料性能指标应符合SY/T0320《钢质储罐外防腐层技术标准》的要求。
6检验规程………………………………………………………………………………4
7型式试验………………………………………………………………………………………5
8例行试验…………………………………………………………………………………………6
9抽样试验……………………………………………………………………………6
GB/T 50698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SY/T0032
地钢制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
CDP-S-PC-AC-007
油气管道工程固态去耦合器技术规格书
2 术语和定义
GB18802.1、GB1103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额定雷电冲击通流容量
也称为最大放电电流,是流过固态去耦合器4/10微秒波形的电流峰值。最大放电电流应大于标称放电电流。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C61643.1
连接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5.8.4高温存储特性
经高温存储试验后,固态去耦合器的启动电压和外观应符合电气技术要求的参数值。
5.8.5恒定湿热特性
经恒定湿热试验后,固态去耦合器的启动电压和外观应符合电气技术要求的参数值。
5.8.6 随机振动特性(带包装)
经随即振动试验后,固态去耦合器无机械损伤、不见脱落,并且启动电压、绝缘电阻和外观应符合电气技术要求的参数值。
本标准从批准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质管办归口。
本标准由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凌雷电气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碧辉、吴林、陈萌
LSD-50/200固态去耦合器
1 总则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SD-50/200固态去耦合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制造安装、运输供货等内容。
除非另有规定,试品应是新的、清洁的、装配完整的,并尽可能按实际情况布置。
7 型式试验
新产品投产前应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项目按表1规定进行。当设计或工艺有所变更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必须对有关项目进行试验。
表1 型式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试验依据
试验方法
试品
试验要求
1
外观检查试验
第5.7条
第7.1条
7.8 低温存储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423.1-2001的规定,检测启动电压、绝缘电阻和外观。
7.9 高温工作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423.1-2001的规定,检测启动电压、绝缘电阻和外观。
7.10 高温存储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423.1-2001的规定,检测启动电压、绝缘电阻和外观。
7.14 防护等级试验
第5.8.1条
第7.7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8
低温存储试验
第5.8.2条
第7.8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9
高温工作试验
第5.8.3条
第7.9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10
高温存储试验
第5.8.4条
第7.10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11
恒定湿热试验
第5.8.5条
第7.11条
去耦合器3只
要求
12
随机振动试验
第5.8.6条
第7.12条
每项试验必须采用最严酷的配置(如按不同试验采用最大或最小截面。固态去耦合器应具有接线端子,可以用螺钉、螺母、插头、插座或等效的方法进行电气连接。
5.3 额定隔离电压
额定隔离电压为±2V,误差应不超过±20%的额定隔离电压。大于等于+2V或小于等于-2V时去耦合器应导通,达到保护效果。
5.3 额定雷电冲击通流容量(4/10μs)
—— 额定隔离电压;
—— 稳态交流电流;
—— 额定雷电冲击通流容量;
—— 故障电流;
—— 制造厂名。
4运行条件
4.1 正常运行条件
按照下列运行条件,符合本标准的固态去耦合器适用于户内外运行,可用于潮湿、盐雾、细菌等环境。
a.环境温度不高于+60℃,不低于-45℃;
b.海拔高度不超过4000m;
c.湿度范围为20%至90%。
GB/T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震动
GB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8802.1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5.8 环境特性和机械特性
5.8 .1 低温工作特性
经低温工作试验后,固态去耦合器的启动电压和外观应符合电气技术要求的参数值。
5.8.2低温存储特性
经低温存储试验后,固态去耦合器的启动电压和外观应符合电气技术要求的参数值。
5.8.3 高温工作特性
经高温工作试验后,固态去耦合器的启动电压和外观应符合电气技术要求的参数值。
5.8.7冲击特性
经冲击试验后,固态去耦合器无机械损伤、不见脱落,并且启动电压、绝缘电阻和外观应符合电气技术要求的参数值
5.8.8防护等级特性
防护等级应达到IP65要求。
6 检验规程
6.1 测量装置和准确度
测量装置应满足GB/T16927.2的要求,其测量数据精确度应符合有关试验条款要求。
6.2 试品
用电压电流源在固态去耦合器两端施加电压,电压在+2V和-2V时,固态去耦合器应导通,导通后电流值应大于等于1mA。
7.3 雷电冲击通流容量试验
试验为4/10μs波形,雷电冲击电流为100kA,冲击次数为一次。冲击时产品应无明显损坏、爆炸、着火等情况发生。
7.4 稳态交流电流试验
在固态去耦合器的两端施加45A的交流电流1分钟后,按额定隔离电压试验方法测试额定隔离电压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