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清洁区域划分
学校室外卫生打扫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室外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全校室外卫生打扫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班级设立卫生责任人,负责本班级室外卫生打扫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卫生区域划分1. 全校室外卫生区域划分为若干责任区,责任区由各班级卫生责任人负责。
2. 责任区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前广场、操场、篮球场、食堂周边、宿舍楼周边等。
四、卫生打扫要求1. 定期打扫:室外卫生打扫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2. 全面打扫:责任区内的地面、墙壁、绿化带、公共设施等均应进行全面打扫。
3. 清洁标准:地面无污渍、无杂物,墙壁无乱涂乱画,绿化带无杂草、垃圾,公共设施完好无损。
4. 消毒杀菌:定期对责任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卫生安全。
五、卫生打扫流程1. 提前准备:卫生责任人提前准备好打扫工具,如扫把、拖把、垃圾桶等。
2. 分工合作:卫生责任人组织本班级同学进行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3. 清扫地面:使用扫把将地面上的垃圾、落叶等清扫干净,然后进行拖地。
4. 清理墙壁:使用湿布擦拭墙壁,去除污渍。
5. 清理绿化带:清除绿化带内的杂草、垃圾,保持绿化带的整洁。
6. 清理公共设施:擦拭公共设施,确保其干净、完好。
7. 分类投放垃圾:将垃圾分类投放至指定的垃圾桶。
8. 清洁检查:打扫完毕后,卫生责任人组织同学进行检查,确保卫生达标。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室外卫生管理小组定期对室外卫生打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各班级卫生责任人需对室外卫生打扫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学校将室外卫生打扫情况纳入班级考核,作为评选优秀班级的重要依据。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由学校室外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各班级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学校室外环境卫生整洁。
卫生管理制度及区域划分

一、引言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及区域划分。
二、卫生管理制度1. 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责任分工(1)班主任:负责班级卫生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卫生打扫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宿舍管理员:负责宿舍卫生管理,定期检查宿舍卫生,督促学生保持宿舍整洁。
(3)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
(4)保洁员: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定期打扫校园卫生,保持校园整洁。
3. 卫生检查与评比(1)定期检查:学校定期对班级、宿舍、食堂、校园等区域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评比表彰:设立卫生评比制度,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宿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 卫生教育(1)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卫生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2)加强卫生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渠道,宣传卫生知识,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
5. 突发事件处理(1)发现传染病疫情: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三、区域划分1. 校园区域(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要求保持室内整洁,定期消毒。
(2)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卫生间等,要求保持室内卫生,定期通风。
(3)活动区:包括操场、花园、停车场等,要求保持场地整洁,定期清洁。
2. 班级区域(1)教室:要求保持室内整洁,桌面、地面干净,定期消毒。
(2)宿舍:要求保持室内卫生,床铺整齐,定期通风、消毒。
3. 食堂区域(1)食品加工区:要求保持操作台、刀具、容器等清洁,定期消毒。
(2)食品储存区:要求保持储存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检查食品质量。
小学校园卫生区域划分方案

小学校园卫生区域划分方案背景保持学校的卫生与环境整洁对学生的健康与研究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障校园卫生,我们制定了以下小学校园卫生区域划分方案。
目标该方案的目标是将学校卫生区域划分为几个具体的区域,以便更好地管理、清理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方案根据校园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将校园卫生区域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教室区域该区域主要包括教室、教室走廊以及教室周边的卫生设施。
教室区域的卫生要求严格,包括保持地面清洁、黑板擦拭干净、教室内无垃圾等。
每位教师都应负责自己所在教室的卫生管理。
2. 操场区域操场区域是学生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卫生管理尤为重要。
该区域的卫生要求包括定期清理操场上的垃圾、保持草坪整洁、清理漏水区域等。
学校将指定专人负责操场区域的卫生监管。
3. 食堂区域食堂是提供学生餐饮服务的地方,对卫生要求更加严格。
该区域的卫生管理包括保持餐厅整洁、定期清洗餐具、保证食品安全等。
食堂工作人员将负责食堂区域的卫生工作。
4. 卫生间区域卫生间是学校卫生管理的重点区域。
每个卫生间都应定期清扫、保持干净、消毒并提供足够的卫生用品。
学校将安排专人负责卫生间的卫生管理。
5. 走廊和公共区域走廊和公共区域通常是学生流动较多的地方,因此卫生管理也很重要。
学校将定期清理走廊地面、擦拭扶手和门把手,并提供垃圾桶供学生投放垃圾。
实施与监管为了确保该卫生区域划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合理监管,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1. 卫生区域负责人:指派专人负责每个卫生区域的管理,包括卫生监督、协调清理工作和处理卫生问题。
2. 定期检查:学校将定期进行卫生区域的检查,确保各区域卫生标准的达到和维持。
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卫生区域的管理,培养他们的卫生意识,并通过卫生区域负责人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各区域的卫生标准和管理要求。
4. 监控手段:采用监控设备对关键区域进行监控,确保卫生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总结通过该小学校园卫生区域划分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学校的卫生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和健康的学习场所。
学校清洁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营造一个整洁、卫生、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学校整体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等清洁区域的管理。
三、管理职责1. 学校清洁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清洁区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制定清洁区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清洁工作,定期对清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 各部门、班级负责本区域内的清洁工作,并配合后勤部门做好清洁区的管理工作。
4. 全体师生员工都有义务维护学校清洁区的环境卫生,共同参与清洁区的管理工作。
四、清洁区域划分1. 教学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等。
2. 办公区: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
3. 生活区:宿舍、食堂、浴室等。
4. 运动区: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等。
五、清洁标准1. 教学区:保持地面干净整洁,无痰迹、纸屑、果皮等杂物;桌椅、黑板、墙壁等设施完好无损。
2. 办公区:保持地面、墙面、门窗等干净整洁,无灰尘、蛛网、污渍等;办公设施、设备保持完好。
3. 生活区:保持宿舍、食堂、浴室等区域干净整洁,无垃圾、污渍、异味等;公共设施完好。
4. 运动区:保持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垃圾等;运动设施、器材完好。
六、清洁工作流程1. 每日清扫:各部门、班级负责每日对所属区域进行清扫,保持区域整洁。
2. 定期清洁:后勤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大扫除,对重点区域进行深度清洁。
3. 突发事件处理:遇到突发事件,如垃圾堆积、污渍等,各部门、班级应立即进行处理。
七、监督检查1. 学校清洁区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全校清洁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2. 后勤部门负责对清洁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确保清洁工作落实到位。
3. 各部门、班级应定期对所属区域的清洁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奖惩措施1. 对在清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清洁区管理制度的个人或集体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学校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保障师生健康,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责任区划分1. 教室:包括教室内部及教室外的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
2. 办公室:包括教师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等办公区域。
3. 卫生区:包括操场、花园、食堂、厕所等公共区域。
4. 专用教室:包括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
5. 临时区域:包括临时搭建的教室、宿舍等。
三、责任区卫生标准1. 教室:地面清洁,桌椅整齐,门窗、黑板干净,无蛛网、灰尘;墙壁、天花板无污渍、霉斑;教室内无杂物,卫生工具摆放整齐。
2. 办公室:地面、桌面整洁,无尘土、垃圾;办公设备、资料摆放有序;墙壁、天花板无污渍、霉斑。
3. 卫生区:操场、花园内无杂草、垃圾;厕所内无异味,地面、墙壁、马桶、洗手池干净;食堂内食品操作间、餐厅整洁卫生。
4. 专用教室:室内设施齐全,设备完好;墙壁、天花板无污渍、霉斑;室内无杂物,卫生工具摆放整齐。
5. 临时区域:地面、墙壁干净,无污渍、霉斑;室内设施齐全,设备完好。
四、责任区卫生管理职责1. 教室卫生管理:班主任负责本班教室及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的卫生工作,每天安排值日生打扫卫生,定期检查卫生情况。
2. 办公室卫生管理:各办公室负责人负责本办公室的卫生工作,定期检查卫生情况。
3. 卫生区卫生管理:各区域责任人负责本区域的卫生工作,定期检查卫生情况,确保区域卫生达标。
4. 专用教室卫生管理:各专用教室负责人负责本教室的卫生工作,定期检查卫生情况。
5. 临时区域卫生管理:临时区域负责人负责本区域的卫生工作,定期检查卫生情况。
五、卫生检查与奖惩1. 学校设立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各责任区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2. 对卫生检查不合格的责任区,责令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3. 对卫生检查达标的责任区,给予表扬,并在年度评优评先中予以加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校园清洁工作制度

校园清洁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清洁范围与标准1. 清洁范围:全校范围内的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操场等场所。
2. 清洁标准: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清洁标准。
三、清洁责任划分1. 教职员工:负责本人所在办公室的清洁工作。
2. 学生:负责本人所在宿舍的清洁工作。
3. 食堂工作人员:负责食堂的清洁工作。
4. 后勤工作人员:负责学校公共场所和设施的清洁工作。
5. 保安人员:负责学校门口和校园道路的清洁工作。
四、清洁工作制度1. 每日清洁:各责任区域的清洁工作应在每日工作或学习结束后进行,确保第二天工作或学习环境的整洁。
2. 定期清洁:对一些难以日常清理的区域,应定期进行深度清洁,如厨房设备、空调、窗户等。
具体清洁周期由学校后勤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3. 特殊事件处理:如遇到突发事件,如呕吐、腹泻等,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学校后勤部门。
4. 清洁工具与用品:各责任区域应配备必要的清洁工具和用品,如扫把、拖把、清洁剂等。
5. 清洁质量监督:学校后勤部门应定期对各责任区域的清洁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清洁质量。
五、奖惩制度1. 奖励:对于表现优秀的清洁责任人,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2. 惩罚:对于不履行清洁责任或清洁质量不达标的责任人,学校将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后勤部门所有。
3. 对于本制度的修改和废除,需经过学校领导的批准。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相信我们的校园将会变得更加整洁、优美,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希望每一位师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校园清洁工作中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校园清洁大扫除安排的通知

校园清洁大扫除安排的通知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为了给全体师生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全面的校园清洁大扫除活动。
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一、大扫除时间本次校园清洁大扫除活动将于具体日期进行,预计持续一天。
二、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三、清洁区域划分1、教学楼教室: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清扫,包括地面、桌椅、黑板、窗户等。
走廊:由各楼层的班级轮流负责,确保地面干净、墙壁无污渍。
楼梯:由学校后勤人员和部分学生志愿者共同负责,重点清理楼梯扶手和台阶。
2、图书馆由图书馆管理员带领学生志愿者进行整理和清洁,包括书架、桌椅、地面等。
3、体育馆体育老师组织学生对场馆内的地面、器材进行清洁和整理。
4、食堂食堂工作人员负责食堂内部的清洁工作,包括餐桌椅、厨房设备、地面等。
同时,安排部分学生协助清理食堂周边的环境。
5、操场由体育老师带领学生清理操场上的垃圾、杂草等。
6、校园绿化带学校绿化工人和部分班级共同负责绿化带的清理和修剪工作。
四、清洁标准1、地面:无垃圾、无积水、无污渍。
2、桌椅:摆放整齐,表面干净无灰尘。
3、黑板:擦拭干净,无粉笔痕迹。
4、窗户:玻璃明亮无污渍,窗框无灰尘。
5、书架:书籍摆放整齐,无灰尘。
6、器材:体育器材、实验器材等摆放整齐,表面干净。
7、厨房设备:干净整洁,无油污。
五、工具准备1、各班自行准备扫帚、拖把、抹布等清洁工具。
2、学校将提供部分大型清洁设备,如垃圾桶、垃圾袋等。
六、注意事项1、各班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
在清洁高处窗户等危险区域时,要特别小心,必要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2、节约用水用电,爱护清洁工具,避免浪费和损坏。
3、严格按照清洁标准进行清扫,确保清洁效果。
4、活动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得大声喧哗、打闹。
5、完成清洁任务后,各班班主任要进行检查,确保无遗漏区域。
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认真完成本次清洁大扫除任务。
学校卫生区域分配制度范本

一、指导思想为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确保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总务主任、班主任、生活老师等担任成员,负责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和监督。
2. 各班级设立卫生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各班生活委员、卫生委员担任成员,负责本班级环境卫生的具体实施。
三、卫生区域划分1. 校园公共区域:包括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宿舍、操场、卫生间等。
2. 班级卫生区域:包括教室、走廊、卫生间、教室外公共区域等。
四、卫生责任分配1. 校园公共区域:(1)总务处负责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区域的卫生清洁。
(2)体育组负责操场、运动器材等区域的卫生清洁。
(3)保洁员负责教学楼、办公楼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
2. 班级卫生区域:(1)班主任负责班级整体卫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2)生活委员负责班级卫生区域的日常清洁,包括教室、走廊、卫生间等。
(3)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卫生区域的检查、评比和整改。
五、卫生工作要求1. 各部门、班级要严格按照卫生区域划分,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2. 每日进行一次卫生清洁,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3. 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卫生不合格的班级或区域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
4. 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共设施。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卫生责任、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规定、造成校园环境污染的班级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学校另行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学楼后面由责任班级打扫
诸家初中考试期间清洁区域划分
原班级
公地区域
教学楼区域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7.1
内操场的2梯步、旗台及花台、老教师宿舍1单元外区域及楼梯
7.1教室外过道、
7.1
7.1
9.1
9.2
7.2
学校内操场、花台、学生宿舍墙面、老教师宿舍2单元楼梯,以玻璃橱窗墙面对出为界
3、23、24日分别1号考室8.1、2号考室8.2、3号考室8.2、4号考室9.1、5号考室9.2、6号考室9.2负责打扫。
4、各寝室按照日常安排打扫卫生。
学校清洁区域划分
初中清洁区域划分
班级
公地区域
教学楼区域
9.1
内操场的2梯步、旗台及花台、老教师宿舍1单元外区域及楼梯
教室外过道、教学楼楼梯
9.2
学校内操场、花台、学生宿舍墙面、老教师宿舍2单元楼梯,以玻璃橱窗墙面对出为界
教师办公室
8.1
教师新宿舍2楼梯、宿舍外区域,以2球场边线及水泥线为界。
教学楼楼梯、物理实验室
7.2
7.2
8.2
8.2
9.1
2球场、厨房街沿、
底楼办公室
7.3
7.3
9.1
9.1
9.2
1球场、周边乒乓球场、乒乓球场边的水沟
7.1
7.1
9.2
9.2
厕所
试卷装订室
7.2
7.2
9.2
9.2
女生院
7.3女生
7.3女生
9.1女生
9.1女生
注:1、考试期间,考生保持好教室清洁,考生带走自主制造的垃圾。
2、21、22日1、2、3好考室分别由7.1、7.2、7.3班负责清洁卫生的打扫。
8.2
小卖部外区域、校门坡道、学校临街花台、水沟打扫和路面保洁
学校会议室、化学实验室
7.1
2球场、厨房街沿、教学楼与球场之间区域、所属水沟、花台。于水泥线为界
图书室、教室外过道
7.2
1球场、周边乒乓球场、乒乓球场边的水沟、车库
教室外过道
注:1、厕所区域:梯步及前面区域、沼气池、男女厕所。由值周班级轮流打扫。
7.2教室外过道、校长办公室
7.2
7.2
8.2
8.2
7.3
教学楼与球场之间区域、所3
7.3
8.1
8.1
8.1
教师新宿舍2楼梯、宿舍外区域,以2球场边线及水泥线为界。
三楼过道
7.1
7.1
8.1
8.1
8.2
小卖部外区域、校门坡道、学校临街花台、水沟打扫和路面保洁
学校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