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第八课时)
多彩的民歌——汉族民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你所听到的钢琴曲是根据哪种 音乐类型改编的?(bossa nova\民歌\管
弦乐\R&B\迪斯科\摇滚\金属\流行乐)
民歌 你知道歌名吗?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这是哪个地区的风格? 陕北音乐风格
按体裁分类
号子
山歌
小调
按题材分类
社会生活(脚夫调) 爱情生活(绣荷包) 日常生活(小看戏)
生产劳动(号子) 游戏娱乐(数蛤蟆) 传说故事(杜十娘)
按地域分类
• 西北 华北 东北 西南 江浙 • 闽粤台 湘鄂 • 江淮
号子
小调
沂蒙山小调
山歌
西北 刘三姐
小河淌水 山歌大赛
西北民歌主要流传 在山西、陕西、甘 肃、宁夏、青海。 其中以“花儿”、 “信天游”、宁夏的一种山歌。常常用同一 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因此民间有“信天游、不断 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脚夫调
思考: 歌词有什么特点? 即兴编唱、语言押韵、 同一旋律多段歌词。
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背井离乡的寂寞与无奈。
民歌特点
紧贴人民生活 主题明确 形象鲜明 感情真挚
旋律高亢 节奏自由舒展 篇幅短小 通俗易懂
结束语 民歌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正是所有艺术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希望
同学们能从这些歌曲中,学会鉴赏民歌的方法,体会民歌所表达的真,善, 美。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其他领域风格特点的民歌打下良好的基础。认识西北 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一《汉族民歌》教学课件

汉族民歌
民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 口头创作 的一种歌曲形式
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分为:
号子 山歌 小调
号子的定义
号子又叫劳动号子, 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 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这段音乐曲调和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号子在劳动中起到什么作用?
思考:
号子曲调和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曲调粗犷有力,多采用领唱与齐唱, 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号子在劳动中起什么作用?
2、情感表达又是怎样的?
歌曲情感表达比较细腻
体裁 旋律
节奏
号子 山歌 小调
优美流畅 明丽婉转
律动感 很强
爽朗 质朴 悠扬
较固定
较自由
规整 结构较 严谨
演唱形式
多种多样 一领众合
拓展与探究
讨论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民歌不受作曲技法的支配,口头创作。 2、民歌的旋律与歌词并非固定不变,不断的加工,变化发展。 3、民歌不借助于记谱法,口耳相传。 4、民歌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 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联系:民歌是创作歌曲的创作源泉。
多种多样 一领众合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 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 活与风俗活动,故被称为“里巷之曲”。 由于各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不同,所以 有的地方称之为“时调”“俗曲”“小令 ”等。
1、这首《茉莉花》在旋律、节奏上有什 么特点?
旋律:优美流畅,明丽婉转 节奏:比较规整、结构严谨
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 热情、消除疲劳等
搬运号子 划船号子
感受其旋律、节奏上的特点
体裁
号子 山歌 小调
旋律
节奏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学课件

播放音频河北《茉莉花》
小调又叫“小曲”、“小令”等,流行于 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多用于人民群 众生活中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
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三类。它的 结构形式比较规整,感情表达细腻委婉。 歌词往往有多段(分节歌)表现手法多样, 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
歌 曲 在
播放歌曲《无锡景》视频
歌 词、 节 奏、 旋 律
方 面 有 什 么 样 的 特 点?
方言 生活化 流畅 平稳 舒缓 优美细腻
节奏较规整 ,分节歌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以小调《茉莉 花》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剧-----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播放《图兰朵》视频片段
四川 山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与流行音乐元素结合用于 广场舞 ----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
播放广场舞视频片段
《凤阳花鼓》周华健将安徽小调用通俗演唱方式演绎出 活泼快乐的情绪-------民歌也可以与大家熟悉的通俗音乐 相结合
播放周华健演唱《凤阳花鼓》视频
播放音频《最炫民族风》
播放歌曲无锡景视频方言生活化流畅平稳舒缓优美细腻节奏较规整分节歌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以小调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剧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播放图兰朵视频片段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与流行音乐元素结合用于广场舞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播放广场舞视频片段凤阳花鼓周华健将安徽小调用通俗演唱方式演绎出活泼快乐的情绪民歌也可以与大家熟悉的通俗音乐相结合播放周华健演唱凤阳花鼓视频播放音频最炫民族风
播放《刘三姐》对歌视频片段
播放音频歌曲《赶牲灵》
歌 曲 在 歌 词 节 奏 旋 律 方 面 给 人 什 么 样 的 特 点 感 受 ?
汉族民歌PPT课件

【课堂探二】
①通过欣赏和了解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场景?(1、3)
船夫们遇风暴、过险滩,拼力过江最后战胜艰险的激烈场景 惊心动魄
②欣赏过程中你听到最多、最明显的歌词(语调)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声音?(2、4)
作用: 凝集力量 协调动作
嗨啰嗨 啰嗬
指挥劳动 消除疲劳
呼着号子 齐心协力过险滩
3
【自主学习】
什么是民歌 民歌的发展 《诗经》中的《国风》我国最早的民歌选集
地域
民歌的分类 题材
体裁
民歌的体裁
山歌 劳动号子 小调
74w
【民歌赏析1】
仔细欣赏陕北民歌《赶牲灵》 P80
你感受的音乐特点是: 节奏 旋律 语言
为什么会有这个特点:
1
2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 能在学唱、欣赏丰富多彩、优美动听的汉族民歌的过程 中培养对民歌的热爱,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2、能力目标: 能在独立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通过自 主鉴赏与合作探究,寻找民族音乐鉴赏的元素。
3、知识目标: 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民歌音乐魅力,归纳和总结 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6
【民歌赏析2】
《小河淌水》是一 首优美的云南民歌,有 “东方小夜曲”之称, 歌词用诗一般的语言, 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明月 高照、溪水潺潺的迷人 画境中,表阿妹对阿哥 的一片深情。
7
刘三姐《对歌》
8
【民歌赏析3】
1、欣赏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P76,感 受音乐要素。完成:
①通过欣赏和了解这首歌曲,你最直接的感 受是(想到了什么场景)? ②欣赏过程中你听到最多、最明显的歌词 (语调)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声音? ③请从以上问题中总结出劳动号子的特点: 节奏 曲调
汉族民歌课件

不同省份小调的代表歌曲有哪些? 湖北小调《龙船调》、东北小调《摇篮曲》、云南《绣荷 包》、四川《康定情歌》、江苏小调《无锡景》、《茉莉 花》河南小调《编花篮》、湖南小调《洗菜心》、山东小 调《包楞调》、河北小调《小白菜》、《回娘家》等等。
总结知识: 区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这三 种民歌体裁,并说出其演唱特点。
想一想: 劳动号子有什么作用? (在集体劳动中协调步伐,协调一致,自我调节,减轻体力 劳动的辛苦。)
劳动号子的种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 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Hale Waihona Puke 山歌山歌: 人们在野外劳动或行走时,为了 解闷、抒发情感、传递情谊而唱的民歌。 山歌的种类: 1.放牧山歌、2.田秧山歌。3、一般山歌 听赏云南《放马山歌》
汉族民歌
`
欣赏音乐片段,判断哪些属于民歌?
《赶牲灵》《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枉凝眉》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自己创作、演 唱的歌曲,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汉族民歌的分类: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
听赏: 《船工号子》 思考一下,歌曲有 什么音乐特点?
号令性、节奏性强
劳动号子: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 劳动时,发出的哟呵或呼号。
判断以下歌曲分别属于哪类民歌: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船工号子》、《茉莉花》
在不同的地域,山歌的名称不同,如:陕北信天游、山 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的“花儿”, 四川的神歌等。
山歌的音乐特点: 音乐具有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带有即兴性。 同一体裁的风格有所不同。 (听赏《小河淌水》,说说歌曲风格与《放马山歌》 有何不同)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旋律性强、曲调流畅而优美, 以带伴奏的独唱为主,流传范围更加广泛。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品教案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民歌风》,具体内容为第四章《汉族民歌》。
详细内容包括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重点介绍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的汉族民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汉族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汉族民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分类。
重点: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的汉族民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艺人演唱的汉族民歌,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民间艺人的演唱,体验汉族民歌的风格。
4. 例题讲解:分析《茉莉花》这首山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山歌的艺术魅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类型的汉族民歌,如小调、号子。
7. 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民族的民歌,了解其特色和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汉族民歌》2. 内容: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山歌、小调、号子代表作品:《茉莉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汉族民歌,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阐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其他民族的民歌,了解其艺术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活动,如民歌比赛、音乐会等,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关键信息展示;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汉族民歌教案》

《汉族民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通过欣赏和学唱汉族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汉族民歌的基本概念:民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
2. 汉族民歌的特点:地域性、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
3. 汉族民歌的分类:东北民歌、华北民歌、华东民歌、华中民歌、华南民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汉族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汉族民歌,体会其独特的韵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或播放优秀汉族民歌,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3. 互动教学法:分组学唱、讨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汉族民歌教材或音像资料。
2.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白板等。
3. 辅助材料:图片、歌词、乐谱等。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汉族民歌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汉族民歌的分类,教师示范演唱代表作品。
3. 学唱练习:选取一首简单易懂的汉族民歌,指导学生学唱,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4. 欣赏与分析:播放一首具有地域特色的汉族民歌,引导学生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5.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并介绍其背景和文化内涵。
6.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推荐学生further learning resources。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其参与程度。
2. 学唱效果:检查学生对所学汉族民歌的掌握程度,包括发音、节奏和情感表达。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合作和沟通能力。
八、课后作业:2. 学习一首新的汉族民歌,下周课堂上展示。
汉族民歌教学课件

山歌是指人们在山上、田野、牧场劳动 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
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 亢 、节奏自由 。
山歌
山歌特点(高亢、自由喊唱)形成的 原因
❖ 站在高地之上,视野旷达,油然而生的豪放 之情,高亢曲调。
❖ 交通不便,为便于交流或者展示自己的才华, 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高山之间用喊唱来交流。
国风•秦风》 。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国风》中收录了160首我国北方的民 歌。
什么是民歌?
(广义)有民歌色彩和民 歌元素的歌曲。
纯粹的民歌: ✓由劳动人民创造的。 ✓民间口头流传的。 ✓表达劳动人民生活情感的。 ✓没有个人版权的歌曲。
茉莉花 律平稳、委婉
语调委婉
想亲亲
山歌
太湖美
小调
澧水船工号子
号子
汉族民歌——艺术的瑰宝,永远流传!
❖ 谢谢大家!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 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 生活与民俗活动,故被称之“里巷之曲”
小调
茉莉花
这两首茉莉花有什么不同?
比较
曲调
节奏
河北的 热情爽朗,旋律 节奏较自由 起伏大,有高亢
茉莉花 的北方小调特点
语言与声 音
多衬词 “哎”“哎咳” 使演唱更有说 唱风格
江苏的 婉转抒情,旋 节奏较规整, 情感细腻温和,
民歌的分类
按照体裁形式来分类
1、号子 2、山歌 3、小调
在欣赏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是什么?
❖ “嘿伙嘿伙”的声音
❖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 劳动者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 负重的压力。
歌曲特点
劳动强度越大,旋律感越弱,节奏性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欣赏与体验
欣赏船渔号子《澧水船夫号子》
(一边听赏一边体验号子的音乐特点和作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赏了两首号子,下面请尝试与老师一起表演下面的《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歌词和节奏)
分组练习与集体练习相结合
(练习过程中注意练习的节奏和强弱关系)
鼓励性小同学们一起感受了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下一节课我们将去东亚各国感受他们的民族音乐风情,课后请大家收集东亚各国的民间音乐和反映民间风情的图片,以便在课上进行交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教学反思
生:劳动
师:这种劳动是沉重的还是轻松的?
生:沉重
师: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口里还喊着什么?
生;口号声、吆喝声
2、出示劳动号子概念
师: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一般按照不同的工种分为五类:搬运、工程、农事、船渔和作坊号子。
3、号子的音乐特点及演唱形式
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结合,既适合于边唱边劳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
b、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
c、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
d、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
e、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4、民歌的分类
民歌就象人们心中的河流一样,源远流长,我国幅员辽阔,拥有96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更加是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所以我们把民歌按照体裁大致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叙事歌四大类;而汉族民歌的体裁主要是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三类。
2.通过对劳动号子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号子的基本特点,通过参与活动,感受劳动号子顽强的拼搏精神。
过程与方法:听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情感。
教学
重点
听赏不同类型的汉族民歌,比较他们的异同,感受和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
④小调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
(四)反馈练习
请同学们听辨不同地区不同体裁的民歌:
民歌
湖南《铜钱歌》(小调)
陕北《赶牲灵》(信天游)
四川《太阳出来喜洋洋》(山歌)
陕北《兰花花》(信天游)
山西《绣荷包》(小调)
江苏《孟姜女》(小调)
湖北《龙船调》(山歌)
(五)劳动号子
1、播放视频《东北劳动号子》
师:听了这首歌,同学们说这些人在干什么?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钢琴、多媒体课件、相关音乐资料的收集。
学生:课前预习汉族民歌的发展历史,收集有关汉族民歌的资料。
教学活动环节
二度
备课
老师寄语: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
3、小调的音乐特点及分布
小调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大多数汉族地区。其中﹐又以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长江下游的江苏等地在数量和品类上更具有代表性。
(出示小调的音乐特点)
①小调的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
②小调的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不强烈。
③小调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
师:同学们有哪些熟悉的江苏民歌啊?
师生共同演唱一组民歌。
《茉莉花》、《太湖美》、《采红菱》、《月儿弯弯照九州》、
《孟姜女》等。
师:这些歌曲真是非常好听,因为民歌能表情达意,它能反映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不同的地理环境、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就会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歌。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姿,丰富多彩;汉族的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极为广阔,通过他们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文化。今天,老师就领着同学们随着汉族民歌的旋律,遨游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的海洋。
(二)山歌
1、导入
师: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听一首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请同学们根据歌曲的风格来猜一猜,这首民歌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种?(山歌)
2、出示山歌的概念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
3、山歌的音乐特点及分布
二、新授课
(一)民歌的相关知识
1、民歌的概念
师:究竟什么是民歌呢?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多媒体课件展示民歌的概念)
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2.民歌的发展历史
3、民歌的几个特征:
a、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
4、山歌的演唱形式
山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三)小调
1、导入
播放江苏民歌《无锡景》
请同学说出歌名,并注意比较与山歌有何异同
(旋律、节奏、结构等音乐要素)
《无锡景》是属于民歌体裁中哪一种?
(小调)
2、出示小调概念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故被称为“里巷之曲”。
舒曼(德国音乐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音乐,播放《南通好家园》mtv(大屏幕展示)
一、新课导入
师:这段音乐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它描绘了什么地方的风土人情?
生:优美、清新。我们的家乡江苏南通。
师:我们的家乡人美、水美、风光秀丽,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其悠悠水韵,韵出了灿烂的文化,也韵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山歌具有旋律爽朗、质朴、悠扬,节奏比较自由等特点。
我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展示中国地图)各地山歌的名称也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宁、甘、青地区汉、回等族的"花儿",新疆各民族的"牧歌",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别山区的"慢赶牛",江、浙一带的"吴山歌",赣、闽、粤交汇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地带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及各少数民族山歌,各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山歌"及广两的各少数民族山歌等。
学情分析
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对音乐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少,对教师的依赖性特别强,上好音乐欣赏课比较困难,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几首民歌,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能根据课文材料简述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
海安县中小学欣赏课堂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
课题
汉族民歌
教学课型
欣赏课
设计课时
一课时
执教日期
第8周
教案设计
立中高中音乐备课组
授课人
申小琴陶虹刘小霞
缪琳莉梅润清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中国民族音乐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少数民族民歌,课本上介绍了七首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