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SDS)安全数据单

合集下载

苯基MDQ硅树脂

苯基MDQ硅树脂
研发 动 态
3, 3 - 三氟丙基 ) 甲基 / N - β - 氨乙基 聚 ( 3, - γ - 氨丙基甲基硅氧烷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的王前进等人以 KOH 为催化剂,在 110℃ 下反应,实现了 1 , 3, 5 - 三甲基 - 1 , 3, 5 - 三( 3 , 3, 3 氟丙基 ) 环三 硅氧烷和 N - β - 氨乙基 - γ - 氨丙基甲基二甲 3, 3 - 氧基硅烷的本体聚合,得到了侧链含 ( 3 , 三氟丙基 ) 和 N - β - 氨乙基 - γ - 氨丙基的聚 甲基硅氧烷 ( FASO) ,其氨值为 0. 5702 mmol / g, 黏度为 1200 mPa· s。 将棉布样浸入固体质量分 数为 3% 的硅溶胶中,15 min 后取出, 于 100℃ 烘干; 再 浸 入 FASO 的 甲 苯 溶 液 中 15 min, 于 100℃ 烘 干, 获 得 水 接 触 角 为 156° 的 超 疏 水 织物。 聚硅氧烷 / 聚苯乙烯交联聚合物 常州大学的史红岩等人以α , ω - 二羟基聚 二甲基硅氧烷和α - 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 制备 了α , ω - 二溴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并以此为大 2 ’ - 联吡啶为催化剂, 分子引发剂,CuCl 和 2 ,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出聚硅氧烷 - 聚苯 乙烯 - γ - 甲 基 丙 烯 酰 氧 丙 基 三 甲 氧 基 硅 烷 ( PDMS / PS / KH570 ) 线型聚合物,并进一步生 成 PDMS / PS 交联聚合物。 该交联聚合物具有 较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在 340℃ 以上; 当 PS 与 KH570 的体积比为 8 ∶ 3 时, 该交联聚合物对 甲苯的溶胀率达到 286% , 在分离技术、 吸附等 方面有潜在应用。 新型大功率 IGBT 用硅凝胶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丁婷等 人以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为基础硅油 、端含氢硅 油为扩链剂、侧链含氢硅油为交联剂,辅以铂催 化剂和炔醇类抑制剂, 制备出用于大功率 绝缘 栅双极型晶体管 ( IGBT ) 灌封的双组分有机硅 凝 胶。 较 佳 工 艺 为: 选 用 黏 度 500 ~ 1 500 mPa·s的端乙烯基硅油, 扩链剂与交联剂 的量之比为 0. 7∶ 03 ~ 0. 8∶ 0. 2 , 铂催化剂质量分 -6 数为 5 × 10 ,抑制剂质量分数为 0. 2 % , 在此 条件下可获得无色透明、 锥入度 87 左右、 适用 期约 140 min 的硅凝胶。 该硅凝胶的粘接性强、 自 修 复 性 好、 电 绝 缘 性 : 237 SILICONE MATERIAL

N,N-二甲基乙醇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N-二甲基乙醇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N-二甲基乙醇胺化学品英文名:2-dimethylaminoethanol|N,N-dimethylethanolamin e|2-dimethylaminoethenol化学品别名:N,N-二甲基-2-羟基乙胺|2-二甲氨基乙醇CAS No.:108-01-0EC No.:203-542-8分子式:C4H11NO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 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1B;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1;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 3。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N-乙基二异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乙基二异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
N-乙基二异丙胺
中文别名:
N,N-二异丙基乙胺
英文名称:
N-Ethyldiisopropylamine
英文别名:
N,N-Diisopropylethylamine
CAS号:
7087-68-5
其它理化性质:
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资料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LD50:LC50: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无资料
RTECS:
无资料刺激性:来自无资料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
无资料
致畸性:
无资料
致癌性:
无资料
N-乙基二异丙胺
N-乙基二异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含量:
10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r-(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r-(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r-(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r-(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 alcohol;methanol企业名称: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金沙湾工业园邮编:332500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主要用途:用作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中,使两种材料偶联,提高强度。

用于改善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表面的粘结性能。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概述: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B。

标签要素:象形图: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工作场所严禁烟火。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不能运势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或容器损坏。

事故响应:如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暖。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给输氧气;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喝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

健康危害:长期或反复的皮肤接触可能导致皮炎。

影响可能会延迟。

引起呼吸道刺激。

会导致延迟性肺水肿。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郁和氧化。

废弃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含量:CAS No.:r-(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95.0%2530-85-0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物理性质如下:密度为0.948g/mLat 25°C,熔点小于0°C,沸点为106°C(30mmHg),折射率为1.416(n20/D),闪点为98.9°C。

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分子结构数据包括摩尔折射率56.78,摩尔体积222.6m3/mol,等张比容494.2(90.2K),表面张力24.2dyne/cm。

介电常数和偶极距均无可用值,极化率为22.51×10-24cm3。

计算化学数据包括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为2,氢键供体数量为0,氢键受体数量为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为7,互变异构体数量为0,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为30.9,重原子数量为13,表面电荷为0,复杂度为120。

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属于腐蚀性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按照联合国编号1760 8/PG 3进行危险品标志标注。

在使用时,应遵循相关安全标识,如S26、S27、S45、S36/S37/S39。

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危险,如R34。

在使用和处理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时,建议参考相关材料安全数据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操作。

硅烷偶联剂及其应用

硅烷偶联剂及其应用

非硅烷偶联剂
铬络合物:Volan(Du Pont) 原硅酸酯:原硅酸烯丙酯 其它原酸酯:磷酸氨苄酯、双十六烷基硼酸异丙
酯、辛基三异丙氧基锡、 钛酸酯:系列含取代基的钛酸酯 其它含有机官能团的化合物
硅烷偶联剂
Silane Coupling Agents
( SCA )
硅烷偶联剂
1.硅烷偶联剂概述 1.1硅烷偶联剂化学结构与性质讨论 1.2硅烷偶联剂作用原理 1.3硅烷偶联剂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2.硅烷偶联剂品种及其合成 2.1硅烷偶联剂品种及分类 2.2硅烷偶联剂的合成 2.3有关硅烷偶联剂的专利 3.硅烷偶联剂的应用 3.1硅烷偶联剂的功能 3.2常用硅烷偶联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硅烷偶联剂新应用专题 5.硅烷偶联剂与其它偶联剂的比较
▶硅烷偶联剂已成为现代有机硅工业、有机高分子工业、复 合材料工业及相关的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配套化 学助剂。
几个概念
有机硅 硅烷(广义、狭义) 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
有机和高 分子材料
取代或改性
有机硅材料 及其加工品



同族元素



以石油、煤为基础
以硅矿为基础
(硅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占地壳质量的四分之一多)
WD-60,A-187 A-186
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双-(3-三乙氧硅丙基)四硫化物
ClCH2CH2CH2Si(OC2H5)3 [(C2H5O)3SiCH2CH2CH2]2S4
WD-30 WD-40,Si-69
常用硅烷偶联剂
SCA化学性质讨论
SCA中硅官能团的主要化学反应
①水解或醇解反应 ≡SiX+H2O → ≡SiOH +HX ≡SiX+ROH → ≡SiOR +HX

有机硅胶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有机硅胶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有机硅胶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1、化学品和公司标识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OPT5569T有机硅胶产品类型:有机硅胶公司地址:电话:网址:2、产品成分信息成分 CAS 含量(%)甲基乙烯基硅氧烷 68083-19-2 50%-70%二甲基硅油 63148-62-9 5%-15%甲基氢硅氧烷 70131-67-8 5%-30%硅微粉 14464-46-1 10%-30%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分类:非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途径:皮肤、眼睛接触可能产生症状:皮肤及眼睛不适皮肤接触:可能对皮肤有轻微刺激眼接触:含对眼睛刺激性物质,可能导致视觉模糊、灼痛和流泪吸入:蒸汽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吞入:吞入本品有害就业禁忌:现患皮肤和肺的过敏性疾病者接触本品易诱发过敏反应。

4、急救措施眼睛接触:撑开眼皮,用水彻底冲洗 15 分钟以上,必要时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粘连衣物,用布或纸擦净沾染物,用水彻底冲洗基础皮肤部位,再用肥皂水清洗,必要时就医。

被沾染衣物洗净后再用。

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应供给氧气,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马上送医。

吞入:勿催吐,保持镇静。

5、消防措施灭火材料:可用水枪、二氧化碳、泡沫或干粉灭火器。

燃烧及爆炸危害:燃烧及分解产物为SiO 及其它有机物可能有害,着火时,密闭的容器可能会爆炸。

特殊灭火程序:消防救生员应穿戴正压式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护面罩、防护服等全套保护设备。

设置隔离带,从安全的距离灭火。

6、泄漏应急措施加强泄漏区域通风,擦净或用蛭石等类似的材料吸收泄漏物。

用肥皂水洗净残留物。

将吸收材料和废水存于适当的废旧容器中,按相关法规作适当处理。

7、作业处置与贮存个人防护:产品可能导致皮肤、眼睛过敏,应避免直接接触,饮食前应洗净手、脸。

可能的话,操作时应佩戴防护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通风保护: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避免蒸汽积留及吸入贮存: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闭贮存,远离火源及热源,避免与食品及饮食器具混存。

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 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化学品英文名: 3-aminopropyldimethylamineCAS号:109-55-7分子式:C5H14N2分子量:102.18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皮肤致敏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H302 吞咽有害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事故响应:——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意外释放措施
人身防范、保护设备和应急程序:避免接触皮肤及眼睛。避免吸入气雾,保持容器密封。 环境防范措施:用任何方法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或排水道。在安全的前提下,阻止泄漏。 抑制和清理的方法和材料:小量泄漏:用沙子、土、惰性物质或蛭石来收集并吸附泄漏物。用抹布 擦除。收集泄漏物于贴有相应标签的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大量泄漏,尽可能的回收利用用沙子、 土或蛭石收集泄漏物。收集可回收的产品于贴有标签的容器中,以便回收利用。对残留物进行中和/ 去污。收集固体残留物,密封于贴有标签的桶中,以便废弃处理。冲洗沾染区域,防止废液流入阴 沟。完成清理工作后,对所有防护服和设备,在存放和再使用前,应进行去污和清洗。如果阴沟或 排水道被污染,报告应急处理部门。
參考文献
十六、其它信息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制表日期
2012 年 03 月 14 日
注 1:当产品为含有两种以上危险物质的混合物时,应依据其混合后的危险性,制作安全数据单。 注 2:制造商/供应商应根据实际情况确保安全数据单所含信息的正确性,并适时更新。 注 3:如由于产品特性而不存在或不可得某些信息时(如固体不存在沸点),应在表格中以“/”标识。
九、物理及化学性质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 刺激性气味 / 10.6(10 g/L 20℃) <0℃ 265℃ 大于 90 ℃ / / / / 7.1 0.968±0.0050 g/cm3 遇水水解 / / / /
十、稳定及反应性
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室温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不能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应避免的条件:潮湿空气 不相容的物质和材料:强氧化剂、酸类 危险的分解产物:/
化学名称
三、组成/成分信息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
含量%
N-(β- 氨 乙 基 -γ- 氨 丙 基 ) 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醇
3069-29-2 67-56-1
第2页 ≥98
<0.2
四、急救措施
必要的急救措施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予人工呼吸。求医。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冲洗。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 就诊。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食入: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最重要的急性和延迟症状/效应:/ 必要时注明立即就医及所需的特殊治疗:/
生物蓄积性:无生物累积能力
在土壤中的流动性:由于其物理化学特性,凝固沉淀。
其它不利效应:/
十三、处置考虑
处置方法:按照国家、地方法规进行废弃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
联合国编号:3267 联合国运输名称:有机碱性腐蚀性液体,未另作规定的。 运输危险种类:8 包装类别:III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 使用者的特殊防范措施:/
十五、管理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出现在以下法规中: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 本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遵照了以下相关国家标准:GB16483-2008,GB13690-2009, GB6944-2005, GB/T15098-2008 , GB18218-2009 , GB15258-2009 , GB6944-2005 , GB190-2009 , GB191-2009 , GB12268-2008,GA57-1993,GB/T 15098-2008,GBZ 2-2007 以及相关法规:《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 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简称 UN RTDG)。
第5页
七、操作与储存
安全操作的防范措施:使用充分的通风排气设备。产品暴露于水或湿空气时,会释放出易燃性甲醇。 使用时应提高通风排气设备,将甲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或使用供气式或自给式呼吸器。避免接触 皮肤及眼睛。避免吸入气雾,保持容器密封。尽量快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施行良好工业卫生措施, 请于操作后进行清洗,尤其是在饮食或抽烟之前。 安全存储的条件,包括任何不相容性:静电将会累积并可能点燃气雾,应通过并联接地、惰性气体 保护等防止可能的燃烧危害。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星及火焰。保持容器密封,储存时避免水或湿 气。
第1页
化学品安全数据单
一、标识
物品名称: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2-Aminoethylamino)propyl-dimethoxymethylsilane 其它名称:/ 使用建议及使用限制:增加有机材料对无机材料的粘接能力用作双氨型氨基改性硅油及多种有机硅 超级柔软整理剂的原料。 制造商或供货商名称、地址及电话: 制造商/供应商名称: 曲阜晨光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 电话:0537-4631088 传真: 0537-4631369 电邮地址:sales@ 应急电话:0537-4634908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0537-4634908/ 0537-4631369
二、危险标识
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 易燃液体第 4 类 金属腐蚀物第 1 类 皮肤腐蚀/刺激第 1C 类 严重眼损伤物第 1 类 全球统一制度标签要素,包括防范说明:
信号词:警告。 危险说明:可燃液体。可能腐蚀金属。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远离明火和热表面。-禁止吸烟。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只能在原容 器中存放。不要吸入粉尘或烟雾。作业后彻底清洗。 反应:火灾时:使用雾状水、抗醇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如 误吞咽:漱口。不得诱导呕吐。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 皮肤/淋浴。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 适的休息姿势。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 方便得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贮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贮存于抗腐蚀/带抗腐蚀衬里的容器中。存放处须加锁。 处置:按照相关规章处置内装物和容器。 不导致分类的其他危险(例如尘爆危险)或不为全球统一制度覆盖的其他危险:/
建议的标准范围内。“工业卫生部门”可协助判断现有的机械控制设备是否适当。
外观(物理状态、颜色等) 气味 气味阙值 pH 值 熔点/凝固点 初始沸点和沸腾范围 闪点 蒸发速率 易燃性(固态、气态) 上下易燃极限或爆炸极限 蒸气压力 蒸气密度 相对密度 可溶性 分配系数:n-辛醇/水 自动点火温度 分解温度 粘度
十二、生态信息
生态毒性:
Ingredient
Persistence: ater/Soil Persistence: Air Bioaccumulation Mobility
N-[3-(dimethoxymethylsilyl)pro pyl]ethylenediamine
HIGH
LOW
MED
持久性及降解性Leabharlann /眼器。个人防护设备
眼睛防护:带侧边的安全护目镜。化学护目镜。
手部防护:戴化学防护手套(如聚氯乙烯 PVC)。穿安全鞋或安全靴(如橡胶材料)。
身体防护:穿防护服。进餐及下班时清洗。一旦接触到皮肤,应尽快除去受到沾染的衣物,并用水
冲洗受到影响的皮肤部位。
呼吸防护:使用自给式正压呼吸器,除非有充分的局部通风排气设备或暴露评估证明暴露程度在其
第4页
十一、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效应: 吸入:吸入碱性腐蚀性物质能刺激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堵塞呼吸道窒息、疼痛和粘膜损伤。严 重时可形成肺水肿,可延迟数小时到数日发生。也可能出现低血压、脉搏快而弱和肺部湿罗音等症 状。 食入:食入本物质可对口腔和胃肠道造成化学烧伤。 皮肤:皮肤直接接触本品可造成化学烧伤。 眼睛:眼睛直接接触该物质可产生化学烧伤。蒸气和气雾具有极度刺激性。如果进入眼睛,物质会引 起眼睛的严重损伤。 慢性毒性或长期毒性效应:反复或长期接触腐蚀性物质,可导致牙齿受腐蚀、口腔炎症和溃疡以及 颌骨坏死(少见)。支气管刺激症状会伴有咳嗽,经常发作会使支气管肺炎得到恶化。也可发生胃肠功 能失衡。长期接触可引起皮炎或结膜炎。 毒性的数值度量(如急性毒性估计值):/
第3页
八、接触控制/人身保护
控制参数:
组分
CAS 号
接触极限
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1185-55-3
TWA 50ppm
甲醇
67-56-1
TWA 260 mg/m3;STEL 310 mg/m3
工程控制:当接触到水或湿空气时将形成甲醇。应提供充分的通风排气设备。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五、消防措施
适用和不适用的灭火剂:大火时使用干粉或泡沫。小火时使用二氧化碳或干粉。 化学品产生的具体危险:物质可燃。受热或接触明火,有轻微的火灾危害。受热能引起膨胀或分解, 导致容器急剧破裂。燃烧时能释放刺激性或毒性的气雾。能放出辛辣的烟雾。含有可燃性物质的烟 雾可具有爆炸性。 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氮氧化合物(NOx), 二氧化硅(SiO2), 有机物燃烧产生的其它类型的热解产物。 消防人员的特殊防护行为:扑灭涉及化学物品的大火时,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及防护衣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