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2000字4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10篇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一):《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
故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
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
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向脍炙人口。
但《水浒传》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而迎合群众的,而是紧紧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齐。
武松、林冲、卢俊义三人都武艺高强,是梁山第一等好汉,三人都受过官府的陷害,被充过军,而武松和林冲、卢俊义的表现却大不相同。
林冲、卢俊义在充军的路上受差人任意摆布,忍气吞声,有时还向差人乞怜哀告。
两人又都是受骗被捆在树上低头受死。
武松则相反,第一次充军孟州,一路上反而是两个差人服侍他。
二次充军恩州,押解他的两个差人被人收买,再加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合谋在半路上害死他,四个带刀的凶手,对付他一个带枷的犯人,反被他轻而易举地给收拾了。
他还不解恨,一口气奔回孟州,杀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等,才算出了一口恶气。
林冲、卢俊义不是武艺不精,原因在于,他们一个是北京首富,一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各有家室,不幸遭受冤枉,只期望服刑期满,重振家声。
两人又是懂法度的人,又存有幻想,在公人面前是怀怒未发,忍一口气。
而武松,无家室之累,久走江湖,养成强悍的性格,无所顾忌,也就无所畏惧,加上他受欺被诬,不断被人暗算,所以报复心强,手段也狠。
林冲、卢俊义和武松,表现截然不一样,但他们二人也有些不一样,林冲的反抗性还较卢俊义为强。
又如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他们都是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但他们又各有其特点,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
水浒传读书笔记5篇_读书笔记_

水浒传读书笔记5篇《水浒》是本老少庸雅皆爱的名著,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水浒传2000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水浒传读书笔记2000字水浒传的开篇是以龙虎山镇山石碑房门被打开,天罡地煞星集体出世作为开篇,而结尾又是以宋徽宗皇帝去幽会李师师的时候,梦中被戴宗引到梁山泊,参观考察了辉煌时水浒寨的风光,并听取已经化为鬼魂的宋江等人诉说高俅、童贯、蔡京欺上罔下,设计陷害梁山好汉的实情。
宋徽宗醒来后安排忠臣实地查证,之后为宋江等人昭雪,但高俅、童贯、蔡京等奸臣依旧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故事在神话背景中展开并结束,而在整篇水浒小说中,依靠公孙胜这样的道人施法,直接在战场上参与作战、或者像罗真人一样可以用法力安排黄巾力士将李逵从空中抛出去,以及宋江在梦里得到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类似孙子兵法一样的军事战略书籍)、梁山泊好汉张顺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在杭州西湖被守军乱箭射死,之后借着兄弟张横灵魂附体,亲手杀死仇人,各种神奇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小说中,这些神话故事被当做真实的故事,现实世界中的不公正(例如奸臣童贯和高俅多次陷害梁山泊好汉),在小说中只能通过死后显灵获得公正的补偿(例如宋江死后,葬在了生前选择的类似梁山泊地形的寥儿洼,并常常显灵保佑了任职所在地民众风调雨顺),梁山泊108名好汉反抗朝廷暴政和贪财腐朽官员的最终依据,还是来自于天授神权。
例如九天玄女给宋江的授权、天书上记载的替天行道和108名好汉的天书石碑,让这些对抗政府的造反者找到了精神支柱,如果仔细看看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会发现改朝换代时刻,起义军几乎全都是仰仗着上天的神权授予,才获得了造反的正义性,陈胜吴广是在鱼肚子里面藏了白布,写上陈胜王,并找人半夜学狐狸叫唤,西汉末年的刘秀是依靠谶纬之学中预言的刘秀当王,来给自己制造称帝的合法性,东汉末年黄巾军是依靠太平道的传播,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元代农民造反是依靠佛教里的弥勒信仰,宣称小明王要出世,以至于朝代都被称作明朝,秀才洪秀全的造反是抄袭了基督教的上帝概念,自称上帝之子,弄了个不中不洋的拜上帝教,率领广西贫民一路北上。
水浒传读后感两千字(精选5篇)

水浒传读后感两千字(精选5篇)水浒传读后感两千字(篇1)鲁智深是特别突出的一个。
他救了流落异地的穷女子金翠莲,救了赵员外的女儿,为了朋友林冲妻子受辱,他又要打不可一世的高衙内三百禅杖。
全不要报答,也压根儿不想报答,甚至不计较生命的得失,只管"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他对待林冲的情义,尤其让人铭怀。
野猪林里,从薛霸风声飒飒的水火棍下救起林冲之后,鲁达有一段向林冲叫着说出的话,话中有几个字,催人泪下--"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及至林冲问他今投何处,鲁达又是:"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一个"忧得你苦",连着三个"放你不下",其情如瀑,凿石裂空。
水浒传读后感两千字(篇2)我是个故事迷,从拿《水浒传》到这本书开始,我就一直兴致勃勃,直到把它看完为止,才消停了些许。
看完之后,心里有很多感慨,希望与大家分享一下。
《水浒传》记叙了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在一起,反抗腐败政治,到被朝廷受召,奉命抵御辽兵的侵略,最后又分散,败落的状况。
随着剧情发展,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古代江湖人士是多么的讲义气,重情义。
梁山好汉中有很多是为了朋友或兄弟而杀人,犯法,最后被逼上梁山。
他们的性格坦荡,不拘小节,注重义气,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
只要朋友有困,兄弟有难,他们一定会挺身而出,一个好汉三个帮的感觉。
就连看到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受到欺负,也绝不袖手旁观。
无论对方官有多大,权有多高,他们也绝不惧怕,是黑就是黑,是白就是白,更不会为钱财、权势或美色而背信弃义。
回到现实生活中,再想想自己,是那么的小气。
居然为一些芝麻大小的事情大吵大闹,争的面红耳赤,甚至还大打出手。
现在想起来真是过意不去。
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是讲义气,重情义的。
两千字水浒传读书笔记

两千字水浒传读书笔记两千字水浒传读书笔记篇1《水浒传》是我国施耐庵写的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
这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它,我充分认识中国这部古代名著的社会意义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统治阶级的罪恶,体现了“官__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
《水浒传》刻画了一百零八位好汉。
这一百零八好汉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但他们性格上又有共同特征,那就是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书中好汉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犷豪放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比如,鲁智深替金氏妇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用智逃脱;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
我又禁不住感慨,在我们当今这个提倡和谐文明的国度里,却又有多少人能像梁山好汉那样,义无返顾地、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呢?前几天我电视上看了一则新闻。
新闻讲的是某公寓里有许多侨胞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抢劫。
这些侨胞就像一群生活在狼身边的羔羊,随时随地可能被狼吞噬。
但这栋公寓楼内是全有摄像系统的。
只要有人报案,警方完全可以调出视频画面来辨识作案强盗的面孔和身份。
而且这四位强盗事实上就居住在此公寓楼的附近。
公寓内的华侨完全可以出来指认他们。
但是完全出人意料,没有一个被抢的华人敢站出来报案和指认。
原来,这四个强盗很了解这些华人的这种心态,他们有恃无恐,原先是四人持一把手x入室抢劫。
到后来抢了钱又添了武器,变成每人均有一把枪。
他们知道这些中国人懦弱,胆小怕事,不敢报警,更不会担心有警察会来抓他们。
我看了心情既难过又愤慨。
住在这公寓中可怜的华人呀,当你们面对邪恶,只有站出来报案,协助警方把罪犯绳之以法,才是解决被抢的根本之道啊!你们怎么那么麻木不仁呀,不懂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呢?这是为什么呀?我们国家是一个讲法制讲公平公正讲正义的社会,为什还会有这么荒谬的事情发生呢?那些华侨胆小无能和《水浒》中一百零八好汉高大形象相比,他们着实让人感到悲哀呀!所以,我更加佩服一百零八好汉个个是讲仗义、肯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一群英雄。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水浒传的读书笔记1《水浒传》然而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的史料为主要根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李逵、花容、鲁智深等。
《水浒传》里面有许多性格不一样,却一样然而为民除害的英雄,比方性格莽撞的李逵,有受人敬仰的宋江,还有力大无比的鲁智深。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然而那机智冷静的林冲,正因他在《水浒传》这本书中,表现出了机智聪明的头脑,也不失大男子汉的气概啊!《水浒传》里面有许多好看的文章,精彩的片段,其中我最喜欢的还然而那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故事的大概资料然而林冲遭受高太尉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之后,来到柴进府上,柴进便厚礼款待,然后,洪教头不坚信林冲然而真教头,便要合他比武,之后,洪教头输了,便分开了。
这段故事充分表达了三个不一样性格的人,透过对洪教头无礼的描绘,反衬出林冲有礼的态度,让这位英雄更加的有传奇色彩,也让林冲的温文尔雅更深一层。
我期望大家也来读读《水浒传》,一齐感受一下吧!水浒传的读书笔记2最近,我看了《水浒传》一书,给我留下深入印象的非武松莫属了。
武松来到了阳谷县的一个叫做“三碗不过冈”的一家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吃了许多斤熟牛肉,就醉醺醺的了。
店小二好心劝武松在这儿宿一晚,告诉他冈上有虎,明天结伴过冈,谁知武松却把店小二的好心当成恶意了。
这时武松已提起哨棒,朝景阳冈走去。
突然看见一张榜文,上面写了字,一读,方知前方确实有虎,想:假如回去,店小二会取笑俺,不是好汉。
酒劲涌上来了,武松一步步朝景阳冈走去。
这里可以看出武松态度非常坚决,准备一做到底,同时能看出武松自尊心强,想当好汉,认为自己是个好汉。
风过处,乱树背后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尖叫一声,与大虫作战。
武松见那个大虫又渴又饿,凶神恶煞,酒都做冷汗出了。
虽然他知道一个人用一根哨棒很难打败一只老虎的,但是武松并没有放弃战斗,让老虎白白吃掉自己,而是英勇地与老虎拼搏。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5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5篇)第一篇:水浒传读书笔记《水浒传》好词:猿啼鹤唳有头有尾一五一十杳无踪迹有眼不识泰山以终天年执鞭坠镫真才实学赃官污吏众虎同心做好做恶诈奸不及坐立不安捉摸不定朱甍碧瓦壮气凌云自取罪戾主情造意指手画脚遮天蔽日斩头沥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走投无路坐卧不安坐卧不离走为上策走为上着朱颜绿发龇牙裂嘴啧啧称赞真赃真贼鞍马劳倦不按君臣不避水火别出心裁报仇雪耻不打不相识保国安民不怀好意搬口弄舌闭口无言兵强将勇不三不四巴山度岭杯蛇鬼车不识局面逼上梁山不识泰山不世之业百无一能百依百随表壮不如理壮不知颠倒不知疼痒撑岸就船从长计较从长商议彻里彻外重峦复嶂以礼相待彻里至外成群作队仇人相见,分外眼明垂首丧气成团打块喘息未定藏踪蹑迹冲州撞府德薄才疏大败亏输独出心裁大刀阔斧鼎分三足大呼小喝跌脚槌胸多见广识倒街卧巷大街小巷顿口无言当面错过东挪西撮大请大受登山涉水点头会意掉头鼠窜多言多语顿足捶胸淡妆轻抹风兵草甲放刁把滥纷纷洋洋贩夫皂隶发昏章第十一翻江搅海风门水口扶墙摸壁扶危济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佛性禅心逢凶化吉风行雷厉飞檐走壁飞针走线过府冲州冠屦倒施鬼哭神惊寡情薄意骨肉未寒高山峻岭观形察色高姓大名改邪归正狗血淋头归心如箭归心似箭观者如垛魂不着体魂飞魄荡花街柳巷话里藏阄横七竖八回生起死魂消胆丧花枝招颤积草屯粮箭穿雁嘴脚高步低近火先焦挤眉弄眼家破人离吉日良时极天罔地急先锋将遇良材将遇良才口出狂言恐后无凭看景生情开眉展眼里勾外连捋虎须路见不平踉踉跄跄柳眉踢竖泪如雨下两相情愿明明白白民穷财尽民穷财匮漫天遍地面色如土买上嘱下满天飞买笑迎欢目睁口呆捏脚捏手袅袅娜娜浓妆艳抹屁滚尿流炮龙烹凤披头盖脑披头散发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千恩万谢七横八竖气急败坏青面獠牙七上八落七损八伤七上八下弃邪归正缺一不可人非草木如饥如渴人困马乏人山人海十八般武艺色胆如天说地谈天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深根固蒂烧眉之急四平八稳似漆如胶深入骨髓说时迟,那时快十死九活丧师辱国碎尸万段束手无术三瓦两舍十字街口十字路头天寒地冻偷鸡摸狗屯街塞巷螳螂黄雀天年不齐探头探脑堂堂一表天诛地灭忘恩失义万箭攒心无千无万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悬肠挂肚须发皆白腥风血雨心腹之交心慌撩乱虚晃一枪心惊胆裂雄纠纠,气昂昂啸聚山林相机行事惜客好义血流成渠心满意足效犬马力徇私舞弊徇私作弊心头撞鹿陷于缧绁悬崖峭壁血雨腥风削职为民笑逐颜开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用兵如神倚草附木咬定牙根义胆忠肝一佛出世,二佛涅盘一佛出世一佛出世,二佛涅盘一帆顺风冤各有头,债各有主眼花心乱压肩迭背压肩叠背亚肩迭背眼疾手快一箭之地一箭之遥雨零星乱雨零星散一马当先远亲不如近邻饮泣吞声有钱有势《水浒传》好句:我且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通用12篇)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通用12篇〕水浒传的读书笔记〔通用12篇〕水浒传的读书笔记篇1今天,我买到了名著《水浒传》,它令我深深的着迷了,所以贪渎了几篇。
刚刚读了一回,我便发现作者施耐庵运用了大量插叙,他被大篇幅用于描绘。
如第一回中说道“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而在这大量插叙篇幅中,又运用了对偶句,和总分或分总的构造。
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中省略局部说道“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弦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
”就是对偶;上面里主要讲的是清晨上朝百官朝贺的场面他是怎么样的呢,第一句中说道“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
”而下面在详细介绍。
《水浒传》令我深深痴迷其中,令我领略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粹和魅力。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篇2《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或《江湖豪客传》。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水浒传》是由作者施耐庵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故事的根底上创作而成。
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提醒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
籍贯:江苏兴化白驹场人。
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
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
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
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经》、《礼记》等许多书。
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
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
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
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
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精选8篇)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精选8篇)《水浒传》的读书笔记篇1我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情有独钟。
《水浒传》是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中国古典巨著。
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个性鲜明,在中国古代文史上首屈一指。
但在这些书中天下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了施耐庵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
你只需看读好汉们一起发威,一起狂笑,一起叫骂,一起喝酒在无拘无束的痛苦淋漓之中,便能发现这一百零八个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感。
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武松的威猛仗义,无用的足智多谋,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打人,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大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
他就是一团火,在他身上,永远体现着性格的彻底自由与无拘无束,一切封建束缚他都不放在眼里。
他要用他那两把板斧砍尽天下不平事。
施耐庵讲自己对于社会反抗和自由的热情向往,然而,他一生追随宋江,忠义不二,及时对宋江招安的想法不满,最终仍然选择服从,因为在他心目中宋江永远是他的大哥,所以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说:“到地府也要做哥哥身边的小鬼。
”《水浒传》让我爱不释手,希望你们也喜欢。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篇2今年暑假,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它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作者就是路人皆知的作家施耐庵。
也许有人会问我:“俗话说的好:‘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你年纪轻轻,为什么要看这《水浒传》呢?”这原来是老师布置下来的暑假作业,我也本来是随手读读,闲时看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竟然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让我读的是“废寝忘食”: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就拿起它读到十点多钟,可是经过妈妈的再三催促,才把书放下睡觉;每天早晨起来就在床上看书,直到肚子饥饿难忍都不去吃早点,最后是饭菜凉了,被妈妈痛诉一顿,方才吃饱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读书笔记2000字(四)
水浒传的开篇是以龙虎山镇山石碑房门被打开,天罡地煞星集体出世作为开篇,而结尾又是以宋徽宗皇帝去幽会李师师的时候,梦中被戴宗引到梁山泊,参观考察了辉煌时水浒寨的风光,并听取已经化为鬼魂的宋江等人诉说高俅、童贯、蔡京欺上罔下,设计陷害梁山好汉的实情。
宋徽宗醒来后安排忠臣实地查证,之后为宋江等人昭雪,但高俅、童贯、蔡京等奸臣依旧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故事在神话背景中展开并结束,而在整篇水浒小说中,依靠公孙胜这样的道人施法,直接在战场上参与作战、或者像罗真人一样可以用法力安排黄巾力士将李逵从空中抛出去,以及宋江在梦里得到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类似孙子兵法一样的军事战略书籍)、梁山泊好汉张顺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在杭州西湖被守军乱箭射死,之后借着兄弟张横灵魂附体,亲手杀死仇人,各种神奇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小说中,这些神话故事被当做真实的故事,现实世界中的不公正(例如奸臣童贯和高俅多次陷害梁山泊好汉),在小说中只能通过死后显灵获得公正的补偿(例如宋江死后,葬在了生前选择的类似梁山泊地形的寥儿洼,并常常显灵保佑了任职所在地民众风调雨顺),梁山泊108名好汉反抗朝廷暴政和贪污腐败官员的最终依据,还是来自于天授神权。
例如九天玄女给宋江的授权、天书上记载的替天行道口号和108名好汉的天书石碑,让这些对抗政府的造反者找到了精神支柱,如果仔细看看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会发现改朝换代时刻,起义军几乎全都是仰仗着上天的神权授予,才获得了造反的正义性,陈胜吴广是在鱼肚子里面藏了白布,写上陈胜王,并找人半夜学狐狸叫唤,西汉末年的刘秀是依靠谶纬之学中预言的刘秀当王,来给自己制造称帝的合法性,东汉末年黄巾军是依靠太平道的传播,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元代农民造反是依靠佛教里的弥勒信仰,宣称小明王要出世,以至于朝代都被称作明朝,秀才洪秀全的造反是抄袭了基督教的上帝概念,自称上帝之子,弄了个不中不洋的拜上帝教,率领广西贫民一路北上。
清末抵抗洋人的义和团运动更是相信入了红枪会,可以刀枪不入,有神灵护佑。
梁山泊的英雄造反也同样遵循了这个套路。
仅有李逵当众喊出了?宋江哥哥照样做得了皇帝?,却被兄弟们哄笑一场,虽然其中有阮小七这样胆子大的,可以战胜后拿着方腊的皇帝龙袍试穿,但毕竟是梁山上的少数派。
宋江的?替天行道?旗帜终究是反奸臣不反皇帝的逻辑。
在梁山泊英雄的结局中,得到善终的多数是明哲保身派,例如公孙胜在攻打大辽、征讨田虎等重大胜利之后,就知趣地要求回乡侍奉老母,而浪子燕青作为聪明乖巧之人,苦劝曾经的主人卢俊义要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举出汉代韩信、英布、彭越等人的例子,依旧不能说服主人,便选择了独自隐居。
鲁智深在征讨方腊胜利后,在钱塘江边开悟坐化,武松陪伴昔日打家劫舍的兄弟,皈依佛门,两个也未再回到东京领赏,逃过了宋江和卢俊义被奸臣在御酒中投毒的噩运。
其实这些人的选择更多地是一种无奈之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想干一番事业的人,结局不外乎三种,一个是称王封侯,功成名就,一个是成王败寇,作为阶下囚,第三种结局则是看破人生,把成败得失视为幻影泡沫,皈依佛道。
在各个封建王朝中,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结局通常和阶下囚一样,这是因为在封建帝王的眼中,异姓功臣总是信不过,迟早有一天要篡权夺位,能力太强的人在对付敌人的时候非常有价值,一旦敌人不存在了,这些人就会成为潜在的权力竞争者,因此他们永远只是帝王利用的棋子,功成名就之后,结局依旧是惨遭无名之祸,皈依佛道反而成了保全性命的出路。
梁山泊的众多兄弟出生入死和宋江一起竖起了造反大旗,念着兄弟义气,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之后再毫无怨言地跟随宋江南征北战,阮氏三兄弟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当吴用到阮家村拉三兄弟入伙时,三人对自己一身本领无处可用均有不平之气,表示如果能建功立业,哪怕是一天也对得起这一辈子。
抱着满腔热情,加入了梁山泊的事业中,可惜宋江的战略从始到终都是一贯的,要等待招安,依靠一帮兄弟们的才干和实力为朝廷出力,等候加官封爵,再衣锦还乡,是宋江追求的理想,但殊不知,这些兄弟本来就是朝廷的眼中钉,朝廷在武力征讨连番失败后,无奈之下选择了招安求和策略,宋江一帮人从基层干起,考实力打拼获得了为朝廷出力的机会,但他们招安后的上级领导全都是曾经的敌人,朝廷正好可以利用宋江作为棋子,剪除异己的造反势力,等待鹬蚌相争,坐收渔利。
梁山泊的英雄既然当初选择了和朝廷对抗的道路,就很难再次回到原有的秩序当中去。
在众多梁山泊好汉中,宋江是个武术爱好者,虽然会舞刀弄枪,但战场上的实力在梁山根本排不上名次,奇怪的是所有的英雄好汉提到及时雨的名号,便争相投奔,看了水浒的小说情节,才明天及时雨得来的原因,全靠宋江的其他才能
首先是宋江能容人,能接纳各类人才,梁山泊的创立者王伦嫉贤妒能,武功盖世的林冲上山后只能忍气吞声,直到后来晁盖带领吴用一班人马上山,来了个里应外合,让晁天王坐
上了头把交椅,但晁天王显然是个真正的江湖英雄,当鼓上蚤时迁在祝家庄被困,解救后上山,晁盖居然要当众杀了这样的偷鸡摸狗之徒,幸亏宋江劝住,做小偷出身的时迁到了宋江手上,成为侦察的一把好手。
而晁天王在听说曾头市要专门对抗梁山泊的消息后,不停劝阻,在战场上拼杀还是一把当先,有勇无谋,被射落马下。
缺少的是宋江用人的手段。
宋江在之后的南征北战中,凡是投降的将军,必然会以礼相待,首选将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
对于有才华的人,不惜采用各种威逼利用手段,包括一些欺骗的手段,让原本还在犹犹豫豫的英雄最终选择入伙儿。
郓城县的都头朱仝原本是宋江的救命恩人,虽然遭人陷害被发配,但始终不肯入伙,后被宋江安排李逵将长官的儿子活活劈死,无路可走,才上了梁山,以至于朱仝上山就要和李逵拼命。
而卢俊义本来在北京的日子风流潇洒,却被吴用装作算命先生蒙骗到梁山,再让官府追捕,愣是逼成贼寇,宋江招揽人才的手段的确胜出一筹。
其次是宋江懂军事战略,在江州醉后作诗被黄文炳诬告,后得到晁盖率领梁山好汉劫法场营救后,晁盖的本意是先回梁山,从长计议,但宋江判断形势后,认为梁山(山东)距离江州(江西九江)距离太远,以后再次安排人来攻打的可能性不大,索性趁着人多势众,连夜偷袭黄文斌家,在宋江的周密部署下,打了一个漂亮仗,随后凯旋回梁山,正式入伙儿。
特别是宋江在获得了九天玄女的天书后,在行军打仗上与吴用密切配合,军事部署战略得当,才能连战连胜,
再次是宋江会做人,作为郓城的官吏,他舍得花钱,买通了上下官吏,并结交各地的好汉,在犯了命案后,县官为他开脱罪名,县城两个都头争相放他逃走,在柴进家避难时候,不忘结交武松,在刺配江州时候,对戴宗、李逵多加笼络,同时舍得花银子,把江州的上上下下都买通,落得个闲职,宋江的原则是对江湖上讲义气的兄弟,尽量结交,对能花钱摆平的事情,绝不吝啬金钱。
他自己常在衙门里行走,各色人等都能混得开。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现实写照,想林冲这样纯有一身武艺的人,缺不谙江湖险恶,对朝廷保佑幻想的人,就只能连遭陷害,还摸不出个门道,如果换了宋江,恐怕早就把上上下下都事先打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