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2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腊八粥》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腊八粥》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韵母相同的是()A.炉火纯.青闻.过则喜无与伦.比云.山雾罩浑.水摸鱼B.入.乡随俗博.古通今所.向披靡笼络.人心受宠若.惊C.窃窃.私语别.有用心铮铮铁.骨四分五裂捷..足先登D.围魏.救赵邪门歪.道滔天大罪.入乡随.俗能说会.道2.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热水)B.走.马观花(慢走)C.不以为然.(正确)D.过犹不及.(达到)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万不得已不可思义张灯结彩截然不同B.搅拌绊倒陪伴打伴伴侣杂绊儿C.辫子分辨辨别辩论花瓣蒜瓣D.消受消瘦瘦消销售蒸融峥嵘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的“自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对孩子来说,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B.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C.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D.死海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人一到海里自然..就会漂起来。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C.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D.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6.下列各组词语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组是()A.猜想推想想象猜测B.解释说明诠释稀释C.间断隔断打断折断D.可靠依靠牢靠投靠7.下列句子运用了两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一项是()A.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B.“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C.“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D.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 (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B3.C4.A5.C6.B7.D8.A9.C10.D二、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1.B2.C3.A4.D5.C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2.二3.五4.一5.五6.五7.八8.一9.二10.八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每小题1分,共10分)1.午夜 - 半夜2.爬 - 攀爬3.密切 - 紧密4.发出 - 发射5.保持 - 保持不变第二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2.B3.A4.D5.C6.B7.C8.A9.B10.D二、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1.A2.D3.C4.B5.D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2.五3.一4.一5.二6.二7.八8.一9.一10.五四、句型转换(每小题2分,共10分)1.他昨天参加了运动会。
2.小华经常和她的朋友们一起做饭。
3.我们正在准备一场音乐会。
4.爸爸在车站等我们。
5.昨天晚上他没做完作业。
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2.A3.C4.D5.B6.B7.C8.D9.A10.D二、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1.C2.A3.B4.D5.C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二2.二3.五4.二5.一6.二7.五8.五9.八10.八四、改写句子(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今天去了趟图书馆。
2.他们昨天一起骑自行车去了公园。
3.小明正在跳绳。
4.我们每天都早上六点起床上学。
5.他们三年级时是好朋友。
以上就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的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句子、标点、修辞练习卷(二)

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句子、标点、修辞练习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进了门是这户人家的厨房兼起居室。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当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摞石头。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
我们来到杰布家的白房子跟前。
A.⑤①④②③B.⑤①④③②C.⑤①②④③2 . 下面的句子中不是反问句的一组是()A.你没有忘记圆明园是怎么毁灭的吧?B.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C.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D.这个时候,我岂能回去?3 . 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A.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枝头。
B.这位解放军叔叔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C.你瞧他那个样子,好像也想跳下来吃几口鲜嫩的青草。
D.那经霜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红霞。
4 . 下面有关修辞方法运用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这句运用拟人手法。
B.“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
”——此句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格。
C.“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
”——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树随季节的不断变化,也给“我”带来丰富的美的享受。
D.“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
”——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选择题。
5 . 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蒸融( zhēng róng)游丝( yóu sī)薄弱( báo ruò)哲理(zhé lǐ)B.翡翠( fěi cuì)榛子( bàng zǐ)压抑(yā yì)敦厚( dūn hòu)C.侮辱(wǔrǔ)出息( chū xī)盗贼( dào zéi)水泵( shuǐ bèng)D.扣问( kòu wèn)崎岖(qí qū)真挚( zhēn zhì)脊梁( jí liáng)6 .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六年级下语文第八课《匆匆》同步练习 2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八课《匆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B.赤裸.裸(nuǒ)收藏.一声不吭.(出声、说话)C.依偎.(wēi)明媚.饶.有趣味(特别)D.亲吻.(wěn)柔.搓一视同仁.(仁爱)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空虚叹息停顿晃动B.蚁穴赤裸休止孤毒C.亲吻惊皇时光挽回D.绽开柔动牵绊耽误3.下面加点的“薄”与“薄雾”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薄.弱 B.薄.荷 C.刻薄. D.势单力薄.4.对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拟人)B.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设问)C.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比喻)D.这阵风真大,差一点儿把我刮跑。
(夸张)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深深的绝望。
二、用“√”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涔涔(chén cén) 伶俐(líng lín) 遮挽(wǎn miǎn)潸潸(lín shān) 徘徊(huí huái) 旋转(zhuǎn zhuàn)三、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
例:治结石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石)改为(事)(1)某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改为()(2)某服装广告词:衣表人才——()改为()(3)某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改为()(4)某烧鸡店广告词:鸡不可失——()改为()(5)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改为()四、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卷二(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卷二(附答案)一、让真情在笔尖流淌(一)时光(节选)冯骥才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
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
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
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
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
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
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
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
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
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
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
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
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
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
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1.词语“究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结果;原委;B.表示追究。
在本文的意思是。
用它另外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2.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句,写出了作者一年里的状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腊八粥练习卷

填空题根据拼音写字词或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逢腊八,母亲总会为我们áo()一锅nóng chóu()软糯的腊八zhōu()。
有一年,因为枣子和赤豆搁多了,锅里的颜色变成了shēn hè()色,这让弟弟想起了rǎn gāng()里的脏(zāng zàng)水,但是锅中溢出的香甜的味道,还是让他忍不住yàn()口水,最后大匙(chí shi)大匙朝嘴里塞灌。
【答案】熬浓稠粥深褐染缸zāng 咽chí【解析】这道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粥”书写时要注意写得紧凑些;“匙”在“钥匙”中读shi,其他情况中读chí。
选择题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掺和B.搅和C.暖和D.柔和【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多音字的读音。
“和”是一个多音字,在“掺和”“搅和”“暖和”中作为词尾,读huo;在“柔和”中表示“平和,和缓”,读hé。
本题选D。
填空题查字典,完成练习。
“腻”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画,第六笔是_______。
“腻”的解释有:①食品中油脂过多;②润泽细致;③腻烦,厌烦;④污垢。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这件艺术品做工精美细腻,真是举世无双。
(______)(2)爸爸的血压有点儿高,医生建议他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的食物。
(______)(3)老哼这个小曲儿你不觉得腻吗?(______)【答案】月9 一② ① ③【解析】这道题考查查字典和理解字义的能力。
“腻”的左半部分“月”是常见的部首,右半部分“贰”在数笔画数的时候注意“长横”的下面有两个“短横”。
根据“腻”的笔顺规则可知,第六笔是横。
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第(1)题,这里形容的是艺术品,赞美它做工细致,只有“润泽细致”符合;第(2)题,这里形容的是食物,并且与“清淡”相对应,因此选择解释①恰当;第(3)题,从“老哼”可以看出次数多,联系生活实际可知,次数多了可能会厌烦,因此选择解释③恰当。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2》

四、写好钢笔字
钢笔字指导
• 1 认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 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 间架结构的匀称、合理。 • 2 通过观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 与字之间的距离、行与行之间的距 离,每个字的结构的 书写注意点。 • (字距小于行距,大字紧凑,小字 写得舒展一些。) • 3 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 呵成。 • (不要描出红线以外)
注释
亦:也。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 项梁起兵 的地方。
【成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词语解释】活着就要当人 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 雄。无关 功利,为给生命一个交 代。 • 【字词解释】人杰:出类拔 萃的人物。 • 【成语性质】褒义词 •
诵读与欣赏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雄”----就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是她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感叹, 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强烈的讽刺 和谴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练习二
第一课时 新庄中心校 李宝升
一、你知道这些农具 的作用吗?查查字典, 写下它们的用途。
木犁:农田或旱地翻土用的农具,2000多 年前的西汉时期便有关于犁的记载。下端 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木犁后 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耧:播种用的农具,耧为三脚,前 方有牲畜 牵引,后方有横木扶 手由人扶着,中部安置耧斗,同 时能够完成开沟和下种。
诗 意
活着就应当做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 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 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 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 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 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 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 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 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精品】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类型题复习-句子练习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期末专项总复习——句子练习二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4.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黑了半边天。
(把字句)(被动句) (2)你们可以小点声说话吗?(祈使句)(3)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
(反问句)6.把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7.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8.修改病句。
(1)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2)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
9. 缩句。
(1)八岁的帕斯卡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2)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3)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5)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7)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8)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二、句子排序。
(一)()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
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
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2练习二备课内容: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课题:《练习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面积单位,能熟练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学中做1.完成"练习二"第1题。
2.选适当的单位填空。
(1)操场一圈长400()。
(2)教学书的封面长20(),宽15(),面积300()。
(3)客厅长6(),宽5(),面积是30()。
(4)一个脚印的面积约180()。
(5)双人床的面积约4()。
(6)一张方桌的桌面大约1()。
(7)学校操场的面积约3000()。
3.完成"练习二"第2、3题。
4.足球场的长是90米、宽是45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学校准备在正方形花坛里种上红、黄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看谁设计的最美丽。
三、做中得1.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4题。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此题的算法很多,老师应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从而使他们优化自己的算法。
(3)王芳家要搬进新房子,于是准备在卫生间铺上漂亮的方砖。
现在有两种方砖可供选择。
选择哪种方砖更便宜些呢?便宜多少钱?请你帮她算一算。
2.实践应用。
(1)小红家有两块正方形的台布,边长都是1米。
最近她家新买了一张边长是13分米的正方形的新桌子。
两块台布都不合适,丢掉又太可惜。
你能替小红想个办法,使两块台布拼成一块正方形台布(布料没有剩余)盖住现在的新桌子吗?试一试。
【应知应会】1.学习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2.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4.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来历”、“料理”、“信念”、“毫不松弛”等词。
【重点难点例析】了解“早”字来历,学习鲁迅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
例析:课文第三自然段是讲“早”字的来历和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这一自然段共有七句话,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讲“早”字是谁刻的及“早”字的样子。
“很像……,又像”采用了打比方的写法。
像“没开放的花骨朵”,说明字写得很单纯,显得幼稚,却很美;像“小小的火把”,说明“早”字不寻常,催人奋进。
第二层共四句话,集中交待了“早”字的来历。
第一句讲了当时鲁迅的家境,间接地交待了写“早”字的外部原因;第二句讲有一天鲁迅迟到了;第三句讲鲁迅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是促成鲁迅刻写“早”字的直接原因。
第四句讲鲁迅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同时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刻在心里。
这句话是指鲁迅下定决心不再迟到了。
第三层是最后一句话。
是讲“早”字对他一生的影响。
【课课练】A组一、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加粗的字,并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看拼音,填字组词。
shàolǔjièguǎn()兴()迅()尺纪念()chísh^ushǘyàn松()()命书()笔墨纸()三、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四、比一比,再组词。
弛()毫()熟()驰()豪()塾()刻()座()幅()克()坐()福()五、选择词语填空。
严厉严格1.寿镜吾老先生()地对鲁迅说:“以后要早到!”2.寿镜五老先生对鲁迅要求非常()。
六、用下列词语造句。
1.来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料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毫不松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二、理解下列词语。
毫不松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从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写下来,并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句:我打开了教室的门。
我把教室的门打开了。
教室的门被我打开了。
1.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鲁迅拿家里的东西到当铺去换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读课文第二段,填空回答问题。
作者描写三味书屋,先写____,再写____,然后写____,最后写____,是按着____的顺序写的。
六、鲁迅为什么要刻一个“早”字?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奚落(xīxì)懦弱(nuòrǔ)恼怒(nǎolǎo)掘开(jiējué)覆灭(fúfù)谦虚(xīxū)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场地()的宫殿()的东西()的渣滓()的尘土()的兄弟三、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四、陶罐和铁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五、课外趣题试补老虎诗请你把这四句诗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虎,_____________________舞。
啸声震_____________________,惊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吊睛白额跳跳踉踉山谷落岩上土)你认为这是一首好诗吗?为什么?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小学语文五年级练习设计——《观潮》练习设计之二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lónglǒng)薄雾(bóbáo)余波(bōpō)风号浪吼(háohào)二.写近义词。
霎时()昂首()颤动()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2)形容隐隐约约。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四.给下面这段话加标点。
变色玻璃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
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
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六.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航天飞机一架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着。
他一会儿俯(fǔ)冲,一会儿爬高,一会儿翻筋(jīn)斗,觉得很得意。
突然一声呼啸(xiào),一个庞(páng)然大物腾空而起。
只见他三角形的翅(chì)膀(bǎng),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无影无踪(zōng)了。
飞机想:“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呢?”他找到智(zhì)慧(huì)老人,想问个究竟。
智慧老人笑着说:“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
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
你能飞两万米高就不错了,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
从东海之滨(bīn)到帕(pà)米尔高原,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而你却要四个多小时呢!”智慧老人停了停,又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bì)把卫星捞(lāo)回机舱(cāng),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飞机越听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许再也用不着我去飞翔了,便将起落架放了下来,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思,便开导他说:“航天飞机有他的长处,你也有你的长处。
你的作用也是航天飞机替代不了的呀!”听了智慧老人的话,飞机又重新拌擞(sǒu)起精神,把已经放下的起落架收了起来,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
1.用适当的.词语替换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句意保持不变。
(1)飞机越听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许()再也用不着我去飞翔了;便将起落架放了下来。
(2)航天飞机有他的长处(),你也有你的长处。
(3)听了智慧老人的话,飞机又重新抖擞()起精神。
2.按要求圈划。
(1)用“”画出具体表现飞机“很得意”的词句。
(2)用“”画出描写航天飞机样子的句子,并填空:()的翅膀()的脑袋()的机尾3.读下面一段话,做练习。
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1)一段话中,能概括这段话中心意思的句子,称为中心句。
请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按“总—分”关系给这段话分层,在层末用“|”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