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食用油烟点对比表
各种食用油烟点的参考值

各种食用油烟点的参考值各种食用油烟点的参考值(来源百科)烟点(Smoke Point),是一个评价油脂品质的指标,是指油脂受热时肉眼能看见样品的热分解物或杂质连续挥发的最低温度,它是油脂组成及非甘油三酯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呈现的感观数值之一。
同批原料生产的油的烟点基本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烟点较高的精炼油品,其风味并不优于同种油脂烟点稍低的油品,有的厂家同批大豆的二级油在低温下透明度尚好,无析出物,而高烹油在低温下透明度降低、混浊、析出微晶,这正是加工过程中异构化或聚合反应所导致的部分油脂熔点升高的结果。
这些高熔点的油脂消化吸收率较低,易积存在内脏周围,或在血液中与胆固醇协同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老百姓用油的良心推荐•日常炒菜的油——普通百姓,最适合吃菜籽油,性价比之王;•再高档点,就是橄榄油;•保健食用油——亚麻籽油;•特殊用途油——南瓜籽油、黑种草油、月见草油等具有一定治疗功效,但请咨询医师或专业人员。
茶油虽好,但价值高估•茶油(又称山茶籽油、油茶籽油)虽好,但价格奇高。
奇高是指被价值高估,从油的营养成分来看,茶油的油酸比例确实很高,和橄榄油类似,除此之外,并无太多价值溢出部分,但是其价格却比橄榄油高1.5-2倍。
我曾经了解过产业加工环节,相比橄榄油,国内的茶油从种植、采收到压榨等环节效率低、工艺粗。
对于市售的各种宣传,大家请理性对待。
抗氧化的油,最怕被氧化•亚麻籽油等富含Omega-3的油,其氧化被忽视了。
他们因富含Omega-3必需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
但是大多人并不知道,越是抗氧化的物质,自身越易被氧化。
亚麻籽油、葡萄籽油都是如此。
他们一旦打开,就要冷藏!而且建议在30天内用完,请大家每次用油时闻一闻瓶口有没有“霉变味”,一旦有异样,立即丢弃,那是致癌物!。
如何选购食用油ppt资料

几
危害:受过污染的油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
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另外,易含
个
有害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含有有害重金属;含有 各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
问
辨别:看透明度有无下降、有无杂质;闻或尝有无 酸味、臭味、焦苦味或其他异味;具体可以参照前面所
题
述辨油篇;另外,另忘了看产品标签信息是否有问题; 厂商进货渠道如何。
题
精炼大豆油,天然的抗氧化剂维E在除臭工艺中被除去, 需要另添抗氧化剂来保存稳定;
点
B.生产工艺及生产技术前进与否:例如有的厂家是 添加氮气来替代TBHQ。
对消费者来说,当然少一种化学成分,多一份放心,
如果一桶(瓶)油可以很短时间用完,有无TBHQ无所 谓;如果一桶油需要很长时间用,则用添加了TBHQ的 较合适,毕竟食用油酸败了所带来的害处更多。
转基因产品问题
最近几个月,在各大网站上有关转基因粮的讨论很
多。总的来说,基本上分为两大派,支持派基本上以从
事转基因研究的科研人员为主,认为转基因粮作物已先
几
后开发二十多年,技术已成熟,产量及品质改良方便, 对人体无危害作用;而反对派占大多数,认为转基因粮
个
弊端很多,悍然开发转基因粮作物,本质上就是拿老百 姓做白老鼠,认为转基因核心专利由国外掌握,并直呼
点
事实上,地沟油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 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
油。
现在,市场上有地沟油快速检测试剂盒出售,可以
进行检测。
现榨现卖的油问题:
有些居民,喜欢到小榨油厂买现榨现卖的
食用油(主要是花生油),认为既是纯正的花
如何 查看 食油 油的 标签 信息
常用食用油烟点对比表

常用食用油烟点对比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常用食用油烟点对比表说说常见食用油的烟点烹调过程中食物油的烟点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很多方子,尤其是西人的方子里面都说要把锅子预热到快要冒烟的地步。
其实这样说不太严谨,因为使用不同的食用油,冒烟的温度其实不一样,而且差的还很远。
食用油加热后冒烟实际上是一个油脂受热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过程,而甘油受热后会进一步分解为丙烯醛,丙烯醛对人眼和呼吸道都有强力的刺激作用,所以烟点就是食用油口味和营养价值开始恶化的拐点。
先罗列一些食用油的烟点供大家参考:1)精炼牛油果油 271摄氏度(几乎是所有食用油里面最高的)2)米糠油 254摄氏度3)茶籽油 252摄氏度4)高油酸菜籽油246摄氏度5)化学萃取橄榄油 238摄氏度6)精炼大豆油 238摄氏度7)棕榈油235摄氏度8)精炼椰子油 232摄氏度9)精炼花生油 232摄氏度10)半精炼芝麻油232摄氏度11)精炼玉米油 232摄氏度12)压榨菜籽油 190-232摄氏度13)精炼葵花籽油 227摄氏度14)杏仁油216摄氏度15)葡萄籽油 216摄氏度16)棉籽油 216摄氏度17)初榨橄榄油191-207摄氏度18)蓖麻油 200摄氏度19)猪油 188摄氏度20)初榨玉米油 178摄氏度21)压榨芝麻油 177摄氏度22)初榨椰子油 177摄氏度23)压榨大豆油 166摄氏度24)压榨花生油 160摄氏度25)黄油121-149摄氏度26)压榨葵花籽油 107摄氏度一般来说通过精炼过程,可以降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的烟点,当然也会损失一些有益的成分(还可能引入一些其它成分)。
国内不良厨具厂吹嘘的无油烟其实就是一个噱头,因为任何油脂超过烟点之后都会冒烟。
当然设计好一点的锅子可以让锅底受热更均匀,不会存在局部过热导致油脂冒烟,而其它地方的温度仍然太低不能有效的烹调。
食用油密度对照表

食用油密度对照表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菜肴增添美味,还能够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
然而,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密度不同,因此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用油。
下面,我们将按照类别为大家介绍一份食用油密度对照表,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食用油。
一、植物油类
1.花生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炒菜、煎饼等烹饪方式。
2.豆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炒菜、煎饼等烹饪方式。
3.玉米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炒菜、煎饼等烹饪方式。
4.葵花籽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炒菜、煎饼等烹饪方式。
5.大豆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炒菜、煎饼等烹饪方式。
二、动物油类
1.猪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炒菜、煎饼等烹饪方式。
2.牛油:密度为0.93克/毫升,适合烘焙、炒菜等烹饪方式。
3.羊油:密度为0.94克/毫升,适合烘焙、炒菜等烹饪方式。
三、特殊用途油类
1.橄榄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凉拌、烤面包等烹饪方式。
2.芝麻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拌凉菜、烤鱼等烹饪方式。
3.麻油:密度为0.92克/毫升,适合拌凉菜、烤鱼等烹饪方式。
以上是一份食用油密度对照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食用油。
当然,在选择食用油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油的品质、营养成分等因素,以保证我们的健康。
常用食用油烟点对比表

常用食用油烟点对比表说说常见食用油的烟点烹调过程中食物油的烟点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很多方子,尤其是西人的方子里面都说要把锅子预热到快要冒烟的地步。
其实这样说不太严谨,因为使用不同的食用油,冒烟的温度其实不一样,而且差的还很远。
食用油加热后冒烟实际上是一个油脂受热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过程,而甘油受热后会进一步分解为丙烯醛,丙烯醛对人眼和呼吸道都有强力的刺激作用,所以烟点就是食用油口味和营养价值开始恶化的拐点。
先罗列一些食用油的烟点供大家参考:1)精炼牛油果油 271摄氏度…(几乎是所有食用油里面最高的)2)米糠油254摄氏度3)茶籽油252摄氏度4)高油酸菜籽油246摄氏度5)化学萃取橄榄油238摄氏度6)精炼大豆油238摄氏度7)棕榈油235摄氏度8)精炼椰子油232摄氏度9)精炼花生油232摄氏度10)半精炼芝麻油232摄氏度11)精炼玉米油232摄氏度12)压榨菜籽油190-232摄氏度13)精炼葵花籽油227摄氏度14)杏仁油216摄氏度15)葡萄籽油216摄氏度16)棉籽油216摄氏度17)初榨橄榄油191-207摄氏度18)蓖麻油200摄氏度19)猪油 188摄氏度20)初榨玉米油 178摄氏度21)压榨芝麻油 177摄氏度22)初榨椰子油 177摄氏度23)压榨大豆油 166摄氏度24)压榨花生油 160摄氏度25)黄油 121-149摄氏度26)压榨葵花籽油107摄氏度一般来说通过精炼过程,可以降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的烟点,当然也会损失一些有益的成分(还可能引入一些其它成分)。
国内不良厨具厂吹嘘的无油烟其实就是一个噱头,因为任何油脂超过烟点之后都会冒烟。
当然设计好一点的锅子可以让锅底受热更均匀,不会存在局部过热导致油脂冒烟,而其它地方的温度仍然太低不能有效的烹》调。
各种食用油烟点

各种食用油烟点各种食用油冒烟点 1.葵花油107 ℃ 凉拌、水炒. 2.红花油107 ℃ 凉拌、水炒. 3.亚麻仁油107 ℃ 凉拌、水炒. 4.菜籽油107 ℃ 凉拌、水炒. 5.大豆油160 ℃ 凉拌、水炒、中火炒. 6.玉米油160 ℃ 凉拌、水炒、中火炒. 7. 冷压橄欖油160 ℃ 凉拌、水炒、中火炒. 8.花生油160 ℃ 凉拌、水炒、中火炒. 9.胡桃油160 ℃ 凉拌、水炒、中火炒. 10.芝麻油177 ℃ 凉拌、水炒、中火炒. 11.奶油177 ℃ 水炒、中火炒. 12.酥油182 ℃ 反式脂肪酸,不建议食用. 13. 猪油182 ℃ 水炒、中火炒. 14.马卡达姆油199 ℃ 凉拌、水炒、中火炒. 15.棉花籽油216 ℃ 杀精虫,不建议食用. 16.葡萄籽油216 ℃ 凉拌、水炒、中火炒、煎炸. 17.杏仁油216 ℃ 凉拌、水炒、中火炒、煎炸. 18. 榛子油221 ℃ 凉拌、水炒、中火炒、煎炸. 19.椰子油232 ℃ 水炒、中火炒、煎炸. 20.橄欖油渣238 ℃ 水炒、中火炒、煎炸. 21.山茶油252 ℃ 凉拌、水炒、中火炒、煎炸. 22.米糠油254 ℃ 由於管路污染,不建议食用. 23.酪梨油271 ℃ 水炒、中火、炒煎炸. 註:凉拌< 49 ℃ 水炒100 ℃ 中火炒163 ℃ 煎炸 190 --200℃所有食用油几乎都适合水炒。
适合凉拌( 49 ℃ 以下)的油:芝麻油、亚麻仁油、紫苏籽油及特级初榨橄榄油、胡桃油、葡萄籽油、山茶油。
亚麻仁油因為营养价值太好了,建议生吃才不容易破坏它。
适合中火炒(163℃ )的油:橄榄油、胡桃油、葡萄籽油、山茶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
可以大火炒或煎炸 ( 190--200 ℃)的油类:猪油、杏仁油、椰子油、葡萄籽油、山茶油。
一般不要煎炸。
酥油是糕饼常用油,人造反式脂肪酸,问题极為严重,不要食用。
另外,棉花仔油常用于饼乾,有毒性,会杀精虫,不建议食用。
常用油的营养对比表

营养成分不均衡 不适合人体
常用食用油综合指标分析对比表
油品 亚油 亚麻 单不 饱和 酸 酸 饱和 脂肪 ω -6 ω -3 脂肪 酸% % % 酸% 41 52 54 31 13 10 10 14 19 15 11 7 10 21 55 10 60 63 41 46 5 0.1 0.3 7 0.1 微量 元素 适宜人群 适用方法 原料 类别 优势
凉拌更佳
橄榄油
11
4
1
烹饪、凉拌 直饮美容 木本 植物
茶树油
10
12
1
A、B 孕婴、儿 77 D、E 童、中老 蛋白质 年 18 亚麻酸 孕妇、老人
烹饪、煎炸 低温烹饪、 凉拌、直饮 工业、食品 加工
天然环境生长 无 施肥农药 无溶 剂残留 营养 价值高 人体需 求匹配
亚麻籽油
8
15
59
棕油
42
12
高血脂人群 烹饪 老人、儿童 煎炸 烹饪 烹饪 凉拌 胡萝卜 广泛 素 淄醇、 广泛 胆碱 维E、 广泛 铁、钙
草本 植物
南瓜籽油
12
49
5
儿童、孕 34 富含锌 婴、中老 年男性 A、D 84 E、K 女性、中 老年、儿 童
规模化种植 工 业化生产 产量 草本 大 经济实 植物 惠 香味好 亲民产品 消 费习惯契合
44
慎用
木本 植物
热带木本植物 量大便宜
对比表
劣势
容易致高血脂及 动脉粥样化,人 工饲养,激素危 害健康 环境影响较大 施肥农药残留 转 基因成份 浸 出发化学溶剂 易 氢化、致癌
环境影响较大 施肥农药残留 转 基因成份 浸 出发化学溶剂 易 氢化、致癌 霉变黄曲霉毒素 强致癌
不能规模种植 产量小价格高 消费认知需培养 香味独特需适应 消费习惯需引导
食用油密度对照表

食用油密度对照表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它不仅是烹饪的重要材料,更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在密度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烹饪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食用油。
本文将为您介绍食用油的密度对照表,以便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食用油。
1.植物油植物油是指从植物种子、果实、坚果等植物部位中提取的油脂。
它们的密度因品种而异,如下表所示:| 品种 | 密度(g/cm) || ---------- | ------------ || 花生油 | 0.92 || 葵花籽油 | 0.92 || 大豆油 | 0.92 || 棕榈油 | 0.92 || 橄榄油 | 0.92 || 玉米油 | 0.92 || 芝麻油 | 0.92 || 花生酱油 | 1.02 || 芝麻酱油 | 1.02 || 花生脆油 | 1.03 || 花生糖油 | 1.04 |从表中可以看出,植物油的密度大多在0.92左右,但也有少数品种的密度略高。
2.动物油动物油是指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的油脂,它们的密度也因品种而异,如下表所示:| 品种 | 密度(g/cm) || ---------- | ------------ || 牛油 | 0.92 || 猪油 | 0.92 || 羊油 | 0.92 || 鸡油 | 0.92 || 鱼油 | 0.92 || 鲸蜡油 | 0.92 || 鲸鱼油 | 0.92 || 鹅油 | 0.93 || 鸭油 | 0.93 |从表中可以看出,动物油的密度大多在0.92左右,但鹅油和鸭油的密度略高。
3.橄榄油橄榄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油,它的密度与其他植物油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品种 | 密度(g/cm) || ---------- | ------------ || 橄榄油 | 0.92-0.93 |从表中可以看出,橄榄油的密度略高于其他植物油,但仍然在0.92-0.93之间。
4.总结综上所述,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在密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品种的密度都在0.92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食用油烟点对比表
说说常见食用油的烟点烹调过程中食物油的烟点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很多方子,尤其是西人
的方子里面都说要把锅子预热到快要冒烟的地步。
其实这样说不太严谨
,因为使用不同的食用油,冒烟的温度其实不一样,而且差的还很远。
食用油加热后冒烟实际上是一个油脂受热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过
程,而甘油受热后会进一步分解为丙烯醛,丙烯醛对人眼和呼吸道都有
强力的刺激作用,所以烟点就是食用油口味和营养价值开始恶化的拐点。
先罗列一些食用油的烟点供大家参考:
1)精炼牛油果油 271摄氏度
(几乎是所有食用油里面最高的)2)米糠油
254摄氏度3)茶籽油
252摄氏度4)高油酸菜籽油
246摄氏度5)化学萃取橄榄油
238摄氏度6)精炼大豆油
238摄氏度7)棕榈油
235摄氏度8)精炼椰子油
232摄氏度9)精炼花生油
232摄氏度10)半精炼芝麻油
232摄氏度11)精炼玉米油
232摄氏度12)压榨菜籽油
190-232摄氏度13)精炼葵花籽油
227摄氏度14)杏仁油
216摄氏度15)葡萄籽油
216摄氏度16)棉籽油
216摄氏度17)初榨橄榄油
191-207摄氏度18)蓖麻油
200摄氏度
19)猪油 188摄氏度
20)初榨玉米油 178摄氏度
21)压榨芝麻油 177摄氏度
22)初榨椰子油 177摄氏度
23)压榨大豆油 166摄氏
度24)压榨花生油 160摄氏度25)黄油 121-149摄氏度26)压榨葵花籽油
107摄氏度一般来说通过精炼过程,可以降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油的烟点,当然也会损失一些有益的成分(还可能引入一些其
它成分)。
国内不良厨具厂吹嘘的无油烟其实就是一个噱头,因为任何油脂超过烟
点之后都会冒烟。
当然设计好一点的锅子可以让锅底受热更均匀,不会
存在局部过热导致油脂冒烟,而其它地方的温度仍然太低不能有效的烹
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