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常识防护手册

合集下载

电磁辐射与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措施电磁辐射是指电磁场能量的传播和扩散。

我们身边的电器设备、通信设备以及电力线路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

虽然辐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潜在风险,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辐射的影响,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了解电磁辐射在谈论防护措施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

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包括电视、电脑、手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以及电力线路。

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非离子辐射,相对来说对人体的影响较小。

辐射的程度和强度与所处距离呈反比关系,距离辐射源越远,辐射的影响就越小。

此外,辐射源的工作时间也会影响辐射的强度,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增加暴露于辐射中的时间。

二、家用电器的辐射防护1. 选择低辐射产品购买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可以选择那些辐射较低的产品。

在选购电器时,可以查看相关产品的辐射测试报告,选择辐射较低的产品。

此外,购买低辐射产品需要选择正规渠道,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2. 控制使用时间长时间使用电视、电脑和手机会增加辐射的暴露时间。

为了减少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影响,我们应该尽量控制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依赖这些电子设备。

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采取定时提醒的方式来控制使用时间。

3. 保持距离电子设备产生的辐射强度与距离呈反比关系,所以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在使用电视、电脑和手机时,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辐射源。

三、通信设备的辐射防护1. 使用蓝牙耳机手机通话时,使用蓝牙耳机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头部的影响。

蓝牙耳机将电磁辐射从头部转移到距离手机较远的耳朵处,减少了脑部受辐射的风险。

2. 避免身体接触将手机放在身体接触处(如口袋、胸前等)将增加辐射对身体的暴露。

为了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我们应该将手机放在距离身体较远的地方,如使用耳机进行通话或使用时放在桌上等。

四、电力线路的辐射防护1. 保持距离电力线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辐射来源之一。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一、辐射基础知识辐射防护是防止或降低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险的一系列措施。

了解辐射的基础知识是进行辐射防护的基础。

1.1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电磁辐射在物质中传播时会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多种效应,如电离、热效应等。

1.2放射性衰变放射性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或射线(如γ射线),而转变成另一种核的过程。

二、辐射的来源和影响2.1天然辐射源天然辐射源包括地球、宇宙射线等。

2.2人造辐射源人造辐射源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科研设备、工业设备等。

2.3辐射的影响长期暴露于高辐射环境下可能导致癌症、遗传性疾病等疾病。

三、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1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减少对高辐射源的暴露时间。

3.2合理选用防护装备与设施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防护装备和设施以降低辐射暴露。

3.3严格控制放射性物质的贮存与运输放射性物质的贮存与运输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四、辐射监测与测量4.1辐射监测仪器常用的辐射监测仪器有剂量计、谱仪、热释光剂量计等。

4.2测量方法与标准应定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环境和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符合相关标准。

五、辐射防护装备与设施5.1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5.2区域防护设施区域防护设施包括围墙、屏蔽室等,用于阻止或减少辐射的外泄。

六、各类辐射源的防护措施6.1医用设备的防护措施医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对患者和操作人员的额外照射。

6.2工业设备的防护措施工业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长时间高强度暴露于辐射环境下。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第一章:辐射概述1.1辐射的种类和来源辐射是指一种能量或粒子以波动或粒子的形式传输并传播的过程。

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类。

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等,而离子辐射则包括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马射线和中子辐射等。

辐射源包括自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自然辐射来自太阳、地壳和空气中的气体等,人工辐射则来自医疗设备、工业生产、核能产业等。

1.2辐射的影响与危害适量的辐射对生物体是有益的,例如可产生维生素D、促进生长等。

然而,过量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辐射能破坏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引起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还可能导致癌症、皮肤病、生殖问题等。

1.3辐射防护的重要性辐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的重要手段。

它依靠一系列防护措施来减少辐射的接触和传播,包括个人防护、环境防护和设备防护等。

第二章:辐射防护基础知识2.1辐射剂量和剂量率辐射剂量是辐射能量沉积在物质中的有效剂量,常用单位为西弗(Sv)。

辐射剂量率则是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单位为西弗/小时(Sv/h)。

2.2辐射防护标准和限值辐射防护标准是用来规定辐射工作场所人员辐射剂量的限制,以确保其不超过国际辐射安全限值,保障人体健康。

常用的限值包括年剂量限值、月剂量限值和日剂量限值等。

2.3辐射防护设备和工具为了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各种设备和工具进行辐射防护。

常见的设备包括防护墙、防护衣、防护眼镜等。

第三章:个人辐射防护3.1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指个人使用防护装备和工具来降低辐射对自身的影响。

例如,医务人员在接触放射性物质时应佩带防护手套,穿戴防护衣等。

3.2个人辐射剂量监测对于需要长时间接触辐射源的人员,应进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佩戴个人剂量仪和定期检查等。

第四章:环境辐射防护4.1环境辐射监测为了了解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可以进行环境辐射监测。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壤监测等。

辐射防护知识普及:电磁辐射防护,健康第一

辐射防护知识普及:电磁辐射防护,健康第一

辐射防护知识普及:电磁辐射防护,健康第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引发了人们对辐射对健康的担忧。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危害,但我们仍然应该保持警惕,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电磁辐射防护的相关知识,让您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了解电磁辐射的来源和分类:1. 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是指由电磁场引起的能量传播。

常见的电磁辐射源包括电视、手机、微波炉、电脑、无线路由器等电子设备。

2. 电磁辐射的分类:根据频率和波长的不同,电磁辐射可以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和可见光等,而电离辐射则包括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二、了解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1. 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低剂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明确。

然而,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可能会导致一些不适症状,如头痛、疲劳、失眠等。

2. 尽管目前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电磁辐射会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但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仍然是值得关注的。

三、采取适当的电磁辐射防护措施:1. 保持距离:电子设备产生的辐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

因此,尽量保持与电子设备的距离,减少暴露在辐射源附近的时间。

2. 使用耳机或扬声器:当使用手机时,尽量使用耳机或扬声器进行通话,以减少电磁辐射直接接触头部的时间。

3. 控制使用时间: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频率和时长,尤其是在靠近睡眠时间之前。

这样可以有助于减少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影响。

4. 选择低辐射设备:在购买电子设备时,可以选择辐射较低的产品。

一些品牌的电子设备已经在设计上注重降低辐射产生的程度。

5. 关注辐射标准:了解并关注国家对电子设备辐射的限制标准,确保所使用的设备符合相关规定。

6. 增加室内植物:一些室内植物,如常春藤、芦荟等,被认为具有吸收电磁辐射的能力。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 宣传手册
北京市房山区环境保护局 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所 二 O 一一年九月
I
目录
第一部分 电离辐射.......................................................................... 1 一、简述辐射...............................................................................1 1、什么是辐射?................................................................... 1 2、辐射的分类....................................................................... 1 3、电离辐射的一些特性....................................................... 1 4、电离辐射的穿透能力....................................................... 1 5、电离辐射的半衰期........................................................... 2 6、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2 7、什么是放射源?............................................................... 3 8、密封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源........................................... 3 9、放射源的分类................................................................... 3 10、放射源的一般形态......................................................... 4 11、什么是射线装置?......................................................... 5 12、射线装置的分类............................................................. 5 13、辐射安全警示标志......................................................... 5 14、放射源的应用................................................................. 6 15、发现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应当如何做?....... 6 二、辐射的防护...........................................................................7 1、辐射的量和单位............................................................... 7 2、辐射的危害....................................................................... 8 3、辐射剂量的限值............................................................... 9 4、何谓随机性效应?何谓确定性效应?...........................9

防辐射安全操作手册

防辐射安全操作手册

防辐射安全操作手册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辐射源,从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到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等。

虽然辐射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如果不加以注意,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了解和掌握防辐射的安全操作方法至关重要。

一、辐射的种类及来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辐射的种类和来源。

辐射主要分为两类: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常见的电磁辐射源有手机、电脑、电视、微波炉、路由器等电子设备,以及高压电线、变电站等电力设施。

电离辐射则是指能量较高,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 射线等。

电离辐射主要来自于医疗设备(如X 光机、CT 机)、核设施、放射性物质等。

二、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同。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而电离辐射由于能量较高,可能会直接破坏人体细胞的分子结构,导致基因突变、癌症、生殖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

三、防辐射的基本原则1、时间原则尽量减少在辐射源附近的停留时间。

例如,使用手机通话时,尽量缩短通话时间;操作电脑一段时间后,适当休息,远离电脑。

2、距离原则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

辐射强度通常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

例如,离微波炉、电磁炉等设备远一些。

3、屏蔽原则利用有效的屏蔽材料来阻挡或减少辐射。

比如,在使用电脑时,可以给显示屏安装防辐射屏。

四、日常生活中的防辐射措施1、电子设备的使用(1)手机避免长时间把手机贴近头部,使用耳机接听电话;睡觉时不要将手机放在枕边;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

(2)电脑保持适当的距离,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 50 70 厘米之间;使用电脑一段时间后,休息片刻,看看远处或闭目养神;可在电脑旁放置绿色植物,如仙人掌,有助于吸收部分辐射。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的第一分册通常涵盖了辐射的基本知识、辐射的危害、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首先,辐射是指能够传播能量的波或粒子,它可以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辐射防护手册的第一分册通常会介绍辐射的种类、来源和基本特性,例如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区别,以及常见的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等辐射的特点。

其次,第一分册还会详细介绍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包括辐射对细胞和遗传物质的影响,以及长期暴露于辐射下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如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等。

此外,还会介绍辐射剂量的计量单位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辐射对不同年龄段和特定人群的危害程度。

在防护方法方面,第一分册通常会介绍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减少辐射暴露时间、增加距离和使用屏蔽等措施。

此外,还会介绍辐射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如铅衣、护目镜等防护用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辐射监测和紧急应对措施等内容。

总之,辐射防护手册的第一分册是对辐射基本知识、危害和防
护方法的系统介绍,通过学习第一分册的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辐射的危害。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尊敬的读者:欢迎阅读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关于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建议。

通过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您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免受辐射的危害。

第一章:辐射概述1.1 辐射的定义和分类辐射是指能够传播并产生作用的能量或颗粒,包括电离辐射(如X 射线和γ射线)和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和微波)。

根据辐射的能量和穿透能力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1.2 辐射的来源辐射来自多种不同的源头,包括自然辐射(地球本身的辐射和宇宙辐射)和人为辐射(如核能、医疗设备和通信设备)。

第二章:辐射与健康2.1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引发疾病和健康问题。

长期接触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导致癌症和遗传损伤。

然而,适度的辐射也可以用于医疗和其他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益处。

2.2 辐射防护原则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体免受辐射的危害,有几个重要的防护原则需要遵循。

这包括时间限制原则、距离限制原则和屏蔽限制原则。

第三章:辐射防护措施3.1 个人辐射防护个人辐射防护包括正确佩戴防护装备,限制接触辐射源的时间,保持合理的距离,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3.2 环境辐射防护环境辐射防护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和设置辐射设备,安装适当的屏蔽装置,确保辐射源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

第四章:辐射应急处理4.1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在发生辐射事故时,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包括疏散人员、封锁区域和提供紧急医疗救治。

4.2 辐射泄漏应急处理当辐射物质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限制泄漏,并进行紧急清理和处理。

结语:本手册为您提供了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建议。

请遵循防护原则,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在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

辐射防护是保护您自己和周围人的重要举措,务必牢记。

感谢您阅读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预祝您在辐射防护方面有所收获!如需进一步了解辐射防护知识,请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祝好!注:此文章使用了一般性的辐射防护示例,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辐射环境安全防护常识手册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

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电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还使人们享受到了家用电器带来的便利。

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以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为主要内容的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产业,以磁力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磁记录技术、磁浮列车技术等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

本手册从电磁学原理及其应用出发,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设施为主要对象,采用问答的形式就电磁应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解释,意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使用电磁设备(设施)。

现代人的生活已离不开电第一篇电磁学原理1.1什么是电荷?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

古代就已观察到“摩擦起电”现象,并认识到电有正负两种,同种相斥,异种相吸。

当时因不了解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称它为电荷,并把显示出这种斥力或吸力的物体称为带电体。

习惯上有时也把带电体本身简称为电荷(如运动电荷、自由电荷等)。

通过摩擦或静电感应方法之所以会使宏观物体显示出带电性质,是由于各种宏观物体都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所构成的。

电荷是带电基本粒子的内在特性之一。

1.2什么是电场?电场是传递电荷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

电荷周围总有电场存在;同时电场对场中其他电荷又有力的作用。

任何带电体的周围空间中都存在着由电荷激发产生的电场。

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如果是不随时间变化的静止电荷,其周围空间中的电场分布也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电场分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称为交变电场。

1.3什么是电场强度?电场强度表示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电场强度是矢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随着距离的增加,电场强度衰减得很快。

1.4什么是磁场?磁场是传递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由运动电荷或电流产生,同时对场中其他运动电荷或电流发生力的作用。

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和电场来传递的。

1.5什么是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是表示磁场方向和强弱的矢量。

由于磁场是电流或运动电荷引起的,而磁介质在磁场中发生的磁化对磁场也有影响,因此磁场强度有两种表示法:磁感应强度矢量和磁场强度矢量表示。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为高斯(G),国际单位为特斯拉(T,1T=10000G)。

磁场强度的电磁单位为安培/米(A/m)。

1.6什么是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通过闭合回路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这样产生的电动势,称为“感生电动势”。

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产生电能的。

电磁感应现象1.7什么是电磁场?静止电荷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运动电荷(电流)在其周围空间同时产生磁场。

当频率很低时,电场和磁场是相互独立的,彼此没有联系。

当频率很高时,变化的电场与磁场可以相互转换且存在定量的波阻抗关系,而且可以脱离电荷或电流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电磁能量。

所以,在高频情况下,电场和磁场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种情况下的电场和磁场统称为电磁场。

1.8什么是电磁场辐射强度?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都与传播方向垂直,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并且同相位。

电磁波可以脱离电荷或电流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电磁能量,故又被称为电磁辐射。

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能流密度由矢量来描述,国际单位是瓦/平方米(W/m2)或者毫瓦/平方百米(mW/cm2)。

1.9什么是工频电场?电力系统的电源工作频率(简称工频)为50Hz(或60Hz),属于极低频(0~300Hz)范围。

工频电场就是频率是50 Hz(或60 Hz)的电场。

当电气设备接通市电时,其周围空间就形成了工频电场。

1.10什么是工频磁场?工频磁场就是频率是50 Hz(或60 Hz)的磁场。

电气设备接通市电并工作时,其电流便在周围空间产生工频磁场。

1.11什么是电磁屏蔽?为了避免外界电磁场对电或非电设备的影响,或者为了避免设备的电磁场对外界的影响,需要把这些设备放在封闭或近乎封闭的导电材料(软磁金属材料更佳)制成的外壳内,这种措施称为“电磁屏蔽”。

日常生活中,在钢筋混凝土的大楼内或电梯轿箱内,有时手机信号比较弱,就是因为钢筋或电梯的金属轿箱体屏蔽了手机信号。

因此,某些大楼内部布设了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天线。

根据“电磁屏蔽”原理制成的法拉第笼第二篇环境中的电场、磁场、电磁场2.1自然界存在电场吗?卫星观测表明,在地球空域的对流层中,平均每24小时约有八百万次雷电现象,而向太空放电的雷闪,即“高空闪电”,每24小时将近十万次。

这些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是正电场和负电场之间的绝缘层被电势击穿,同时产生的声光现象。

许多雷雨云中的电场强度在10万—40万V/m之间。

由此可见,自然界存在电场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2自然界存在磁场吗?自然界中的磁场是广泛存在的,地球,恒星(如太阳),星系(如银河系),行星、卫星,以及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都存在着磁场。

众所周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放一个小磁针,让其自由旋转,当其静止时,磁针的N极总指向地理北极,这是由于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称为地磁场。

地磁场有大小和方向。

地表的磁场大约为0.5高斯(G)。

2.3自然界存在电磁场吗?自然界的电磁场来自于地球的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射线、雷电等,是由自然界某些自然现象所引起的。

由于自然界发生某些变化,常常在大气层中引起电荷的电离,发生电荷的积累,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频带极宽,可从几千赫兹到几百兆赫兹。

另外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都会产生电磁场。

在太阳黑子活跃期,其产生的电磁场可导致地球上无线电通信中断。

自然界的电磁场成因2.4人为的电场、磁场、电磁场是如何产生的?人为的电场、磁场、电磁场是由电磁设备产生的。

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会在其周围产生工频电场与磁场。

其它的人工电磁源主要包括:雷达、电视广播发送机、信息技术设备、医疗设备等。

2.5家用电器会产生电磁场吗?各种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器、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组合音响、家用电脑、家庭影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频率和大小不等的电磁场。

2.6我们有可能远离电磁场吗?不可能。

在人类认识和利用电磁现象之前,基本生活在自然界产生的电磁场之中,包括地球自身的大地电场、大地磁场、大地与云层之间和云层之间由于闪电产生的雷电电磁场以及来自太阳和其他星球的电磁场。

认识电磁现象之后,电磁原理的应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充满人造电磁场的环境之中。

2.7什么叫电磁环境背景值?电磁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它反映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下的电磁场强度。

目前,在全球人为电磁源日益增多的今天,要寻找绝对没有人为产生的电磁场的区域是非常难做到的。

因此,环境背景值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8电磁环境背景值是如何获得的?电磁辐射环境背景监测点主要设置在地形较开阔的绿地内。

测量人员将对综合电场强度、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检测,然后经过整体分析计算出电磁环境背景值。

2.9为什么要在公园的草坪上测量电磁环境背景值?测点应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金属结构以及高压线等明显的用电设备,尽量选择空旷地方。

在城市里,公园里的草坪相对来说比较开阔,且位置较稳定,其下垫面受城市发展的影响较小,便于长期监测。

第三篇电场、磁场、电磁场限值标准3.1我国现行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场的限值标准有哪些?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0我国现行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场的限值标准汇总对比3.2我国制定电场、磁场、电磁场的限值标准的宗旨是什么?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

3.3我国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限值标准是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4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100m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

3.4国际组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限值标准是多少?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300GHz以下)导则》推荐以5000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限值标准,100m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限值标准。

3.5其它国家和组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限值标准是多少?第四篇电场、磁场、电磁场的测量4.1用什么仪器测量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目前国内常见的工频测量仪有美国Holaday公司的HI-3604型工频电磁场强度测量仪,德国Narda公司的EFA-300型低频电磁辐射仪,意大利PMM公司的PMM-8053型工频测量仪,德国安诺尼(Aaronia AG)SPECTRAN NF-3020以及SPECTRAN NF-5035低频电磁辐射分析仪等。

Holaday公司的HI-3604型工频电磁场强度测量仪德国Narda公司的EFA-300型低频电磁辐射仪意大利PMM公司的PMM-8053型工频测量仪(PMM公司已被德国Narda公司收购)德国安诺尼(Aaronia AG)SPECTRAN NF-3020及SPECTRAN NF-5035低频电磁辐射分析仪(两者外观一样,检测范围不同)SPECTRAN NF-3020及SPECTRAN NF-5035丰富的配件可以实现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精确的定点源检测(图中为PBS系列近场探头)4.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测量单位是怎样表示的?工频电场的大小用电场强度表征,单位是伏特每米(V/m);工频磁场的大小用磁感应强度表征,单位是特斯拉(T)。

环境中的磁感应强度较小,常用nT、mT、mT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 = 103 mT = 106mT = 109 nT4.3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测量依据有哪些?²国家标准:工频电场测量(GB /T 12720-91)²环境保护行业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4.4我国电磁场的测量依据有哪些?²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²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 1996)4.5环境电磁场监测要注意什么?监测布点应考虑地形、地物影响,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金属结构以及高压线等明显的用电设备,尽量选择空旷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