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巧对
8 谢缙巧对曹尚书

8、谢缙巧对曹尚书教学目标:一、学习本科要求掌握的生字。
会读、会写、会用。
二、掌握本课的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并正确使用。
三、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四.了解对联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难点:理解主要内容,掌握语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教育: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理发和洗头能够清除头发和头皮上的污垢, 头屑,病菌,预防头癣,皮肤病,防止生头虱.一、导入谁知道对联是什么样的?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对联?二、初读课文。
找出文中的生字,做上记号。
1、自读课文。
2、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在生字上注音。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导拼读曹尚犬嫌弦纺乾坤2、指名拼读生字四、学习生词对答如流: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形容反应快。
口才好。
乾坤:象征天地。
奇才:杰出的才能。
五.总结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前教育:为什么不能喝生水?生水中含有病菌,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蛔虫病等).一、复习(听写生字)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师提问题:(1)曹尚书见了解縉贴的对联,为什么不愉快?曹尚书见到一个小孩子,竟敢借自己家的竹园写对联,所以心里不愉快。
(2)为什么曹上书要让人把解缙叫来?反应灵媚:出手不凡的小解缙让曹尚书感到惊奇,他想,当面考考解缙,于是让人把解缙叫来。
(3)曹尚书给解缙开门的条件是什么?后来结果怎样?曹尚书出上联,要求解缙对下联,就开正门迎接他。
结果解缙对答如流,从正门进入。
(4)课文中“砍去一截”“更加生气”“全部砍光”等词语,说明曹尚书由开始对解缙不满意对解缙感到惊奇称赞解缙是奇才佩服解缙可见他的态度是随着解缙才能的一步步了解而发生变化的。
三.学习副词“据说”和疑问代词“哪”的用法。
四.总结。
板书设计: 8.解缙巧对曹尚书曹: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妙对,你知道多少?

解缙妙对,你知道多少?
解缙妙对,你知道多少?
三养斋 2016-09-16 20:26
明朝的解缙少年时就才思敏捷,善于吟诗作对,被称为“神童”,留下了诸多妙对及故事。
一、少年洗澡,应景对妙联
9岁时随父亲在江边洗澡,父亲将衣服挂在树上,触景生情,不由脱口吟出一句:“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敏捷应对:“万里长江作浴盆”
二、少年时妙对斗富翁
解缙幼年家境贫寒,一年除夕,解缙想写一副对联庆贺新年,忽见对门富翁家的宅院旁有一丛青翠葱茏的竹子,便写下了一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富翁见了,心生嫉妒,命家人将竹子拦腰砍断。
解缙在上下联的末尾各添一字,改为“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翁不甘心,命家人将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又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翁黔驴计穷。
三、妙联斗尚书
有位尚书想试试他的本领,邀他来府上相见,却故意不开正门。
解缙非要看门人开正门,否则不进门。
尚书出来了,说道:“小犬无知嫌路窄”,解缙应声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衣,便说:“出水蛤蟆穿绿袄”,解缙见尚书身穿红袍,立即反唇相讥:“落汤螃蟹着红袍”。
尚书这才让看门的开正门把他迎入府内。
接着尚书又抬头望天说:“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解缙则低头指地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尚书见解缙满腹才学,名不虚传,就把爱女许配给他。
四、针锋相对斗权臣
有一次,某权臣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解缙针锋相对:“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五、附一上联,请行家对出下联:
早点吃早点;。
奇妙的对联(经典)

读你千遍不厌倦
——欣赏对联
对联的种类
行 业 联
名 胜 联
书 画 联
寿 联
挽 联
婚 联
春 联
未出土时先有节 纵凌云处也虚心 根从地底无人问 冠盖山巅有鹤飞 霜寒白地萧萧叶 骨掣黄花落落风 树斗千红花斗绿 天争万物我争虫 浴日敢争天下白 为霞不作落泥红 关河以许山为背 沙海何妨蹄作舟
竹 松 菊花 啄木鸟 云 骆驼
吾体甘于足下面;此心鉴在水中央。 桥
切齿尊前休笑我;钻营自愧不如人。 老鼠
美如何, 丑如何, 一生空洞, 只剩他人脸色; 红也罢, 紫也罢, 遍体辉煌, 皆非自己光芒。
此物相思,可以拮来藏美梦: 其实何苦,不如炒去当零食。
镜子 红豆
四君子里未含我;八百湖中常遇卿。 荷花
天帘倒挂忽蔽野,白浪横推欲吞山。 雪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成都市武侯祠联
❖ 郭沫若以其苍劲雄健之笔,纵情挥洒,热情地 赞颂了代表诸葛亮平生抱负的名篇——《出 师表》,同时道出了诸葛亮最喜欢的乐府曲 调《梁父吟》,表达出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王庙联
❖ 这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一副 对联。“忠骨”指岳飞的尸骨 ,“佞臣”指 奸臣秦桧、张俊等 。 上联“青山有幸埋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四川眉山三苏祠
❖清人张鹏翮撰写,上联言苏门父 子三人均为填词名家,下联四大 家是韩、柳、欧、苏四家,其中 苏家包括苏洵、苏轼、苏辙,仍 然是对苏门的盛赞;千古文章四 大家,四家文章苏门占其一,四 家非四人。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刚直不阿”是说司马迁不逢迎,无偏私,不 顾个人安危。李陵降匈奴,他据直为李陵辩争, 武帝怒对他处以宫刑。他对于汉代的开国皇帝, 没有一味褒扬,秉笔直书,不为尊者讳。这是多 么不容易啊。所以说“留得正气凌霄汉”。“幽 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是说司马迁写作《史 记》的事。《史记》是一部博大精深、前无古人 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内容浩瀚、形象生动的文 学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所以说“著成信史照尘寰”。
明代第一位内阁首府解缙

明代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妙语对对联明朝的解缙是位很有学问的人,平时治学严谨。
他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学,善于吟诗作对,当时人们称他为“神童”。
9岁时曾经跟随父亲在江边洗澡,他父亲将衣服挂在树上,触景生情,不由脱口吟出一句诗:“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不假思索,就以“万里长江作浴盆”相对,应对敏捷,令人惊叹。
解缙幼年家境贫寒,有一年除夕,解缙想写一副对联庆贺新年,正苦于无恰当内容可写,忽然看见对门富翁家的宅院旁有一丛青翠葱茏的竹子,便写下了一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富翁见了,心生嫉妒,便命家人将竹子拦腰砍断,想以此反难解缙。
解缙并不着忙,只在上下联的末尾各添一字,改为“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翁不甘心认输,急忙命家人将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微微一笑,又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愚不可及的富翁黔驴计穷,只好作罢。
解缙对对联出了名,有位尚书想试试他的本领,就命人邀请他来府上相见,却故意不开正门。
解缙非要看门人开正门,否则不进门。
尚书出来了,说道:“小犬无知嫌路窄”,解缙应声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两人一开口就交上了手。
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衣,便挖苦说:“出水蛤蟆穿绿袄”,解缙见尚书身穿红袍,立即反唇相讥:“落汤螃蟹着红袍”。
解缙对答如流,尚书这才让看门的开正门把他迎入府内。
接着尚书又抬头望天说:“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解缙则低头指地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尚书见解缙满腹才学,名不虚传,就把爱女许配给他。
有一次,一个秀才找他对对子,自以为得了一副佳联,神气十足地说:“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
”这酸秀才自比马和鹰,视别人为牛驴鸡鸭,实在狂妄。
解缙便回敬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秀才听完后羞愧满面地跑了。
还有一次,有人想当众奚落他,对此解缙也决不示弱。
某权臣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解缙针锋相对:“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这个权臣想捉弄解缙,不想自讨没趣。
解缙对联故事大全

解缙对联故事大全一、以狗嘲举人年纪尚小的解缙,早已出口成章,能言善辩,有神童之称。
吉水城有个绅士,附庸风雅,喜欢结交文人。
一天,那绅士宴请名士,解缙父子也在邀请之列。
其中有一个并无真才实学的举人对解缙道:“我有一个上联,你若对不出,便早早丢了神童的称号吧。
”说完便道出上联:蛤蟆蝈蝈闹庭园,蹦东蹦西讨人恼;解缙听他出口伤人,也很恼怒,毫不客气地道:疯狗汪汪咬门坎,摇头摇尾惹客笑。
在座众人听后,无不捧腹大笑。
二、以花助秀才吉水城有个出名的美貌才女,以才招婿,慕名而来的人不少,但能进门的却很少,那些纨绔子弟只好在门外团团转,因为门上贴着一副上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一日,一个英俊潇洒的县中秀才匆匆而至,小解缙便上前看他如何应对。
但那秀才望门兴叹,也只摇了摇头,便愁眉苦脸地转身而去。
解缙竟觉可惜,便追上前去笑道:“大哥哥,要进此门有何难哉?”秀才急道:“难道你能对出此联?”解缙点了点头,说道: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秀才大喜道:“真不愧为小神童,大哥哥不知如何谢你。
”那秀才在小解缙的帮助下,终于迎来洞房花烛夜。
三、改联服尚书解缙自幼聪敏,曾梦五色笔,笔上有花。
一次,他的族祖抱他在膝上,笑问他:“小儿何所爱?”他应声作了首诗:小儿何所爱?夜梦笔生花;花根在何处?丹府是吾家。
解缙家和归隐的曹尚书门对门,曹府门前有一片竹林。
一年,解缙在门上贴上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了,心中十分妒忌,便命人将好好的一片竹林砍成了竹桩。
解缙见了,心中有数,便在联尾各加一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见后越发生气,命人将竹桩连根拔起,谁料解缙看后,又将对联改成: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可奈何,遂在春节过后解缙父子登门作客时,有意为难解缙,要他走小门。
解缙不允,曹尚书便出了一个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解缙立即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见他对答如流,也没甚么话好说了。
四、对句赢竹林一天,曹尚书出外访友,傍晚时醉醺醺骑在马上回家。
“对联大师”解缙妙趣联对

“对联大师”解缙妙趣联对——资料来自“百度”解缙是明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主持撰修了《永乐大典》。
他生而秀异,颖敏绝伦,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在明史上是个集诗文和书法大成之人。
他特别擅长作对联,被誉为“对联大师”。
现录解缙妙趣联对故事十又一则如次。
(一)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把脱下的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上联:千年老树为衣架。
解缙望着波澜壮阔的江水,马上对出下联:万里长江作浴盆。
(二)一次,一位大官不信解缙有联对高才,决定召见他,解缙来到门前,只见大门紧闭。
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西小门进入,解缙不从。
大官命人送来上联:小犬无知嫌地窄。
解缙不假思索地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大官只好开门相迎。
他见解缙穿着绿色的衣服,又奚落道:出井蛤蟆穿绿袄。
解缙笑笑,指着大官的红袍说:落锅虾公着红袍。
大官家园内草木繁茂,百花齐放,大官出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解缙脱口而出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三)解缙家对面是一家财主,很嫉妒解缙的学问,但又没办法在学问上超过解缙。
于是从外地购进1000棵翠竹栽到自己家门前,每天都引来不少文人到他家里谈论学问。
财主很高兴,趾高气扬地对解缙说:“我现在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如果你有空就到我家来旁听吧,我不收你的学费。
”解缙觉得这个财主愚蠢可笑,就在自己家的破门上贴了一付对联: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财主看了,气急败坏地叫仆人把竹子都砍去一大截。
解缙就在对联上添了两个字,对联成了: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在家门口气得直跺脚,认为解缙嘲笑他学识短,就火冒三丈地叫人把竹子都拔掉。
解缙笑着看他们拔竹子,就在对联上又加了两字,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四---1)“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这对子下联确是解缙对的,上联却不是他出的。
当年解缙是神童,年纪不大,名声可是不小。
某次遇到一位高官,老先生十分不服气,想你小小年纪名声这么大,到底能有多大的能为,于是故意刁难他,出了这个上联,表面上是描述芦苇的生长状态,实际上借双关来教训解缙:小小年纪不要太轻狂,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解缙巧对讽权贵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
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
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
“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
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
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
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
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
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
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郭沫若母亲教子做人郭沫若的母亲叫杜邀贞,四川乐山人。
她教孩子既教知识,又教做人。
郭沫若3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诵了好多首唐诗,其中一首是:“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泪与恨,到地亦无声。
”由于过度劳累,营养又不能保证,杜邀贞的身体十分衰弱,每到秋天,“晕病”就犯了。
当时,郭家人口多,收入少,没钱请医生给母亲治病。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明朝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上联: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即答了下联:万里长江作浴盆.解缙巧对讽权贵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
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
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
“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
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
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
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
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
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
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缙巧对曹尚书明代有个学士叫解缙,是一个有名的才子。
据说,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他家与曹尚书家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哪能让他借用呢?于是,他就命令人把竹子砍去一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缙巧对解缙,字大绅,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洪武三十五年至永乐五年(1402-1407年)任内阁首辅。
解缙生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
父亲解开,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
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
他的母亲画地为字,于腿盖中教之,一见不忘。
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洪武二十一年廷试与兄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
当时解缙一家一门三进士,被当地人传为佳话。
解缙在吉水鉴湖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让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就是他和李尚书的故事。
这年春节,解缙在家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住着告老还乡的李尚书,看了这副对联很不高兴,心想:这小子倒是很有才华,只是未免太狂妄了。
于是故意刁难他,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一半。
不一会,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 李尚书听罢,很是惊奇,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李尚书目瞪口呆。
这一天,李尚书大宴宾客,请了吉水所有的士绅名流,文人雅士。
大家玩到兴致高的时候,便开始吟诗作对。
李尚书有心借此机会考考解缙的才学,便叫仆人去把解缙请来,并吩咐如此如此。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
仆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仆人不开,他便转身就走。
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犬无才嫌路狭。
”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
”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我骂他小狗,他竟敢自诩为大鹏。
于是赶紧开门迎接,谁知刚刚下完雨,脚下路滑,解缙刚进门就滑倒了,旁边的人都哈哈大笑。
谁知他随口吟诗回敬:“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
滑倒一君子,笑杀一群牛。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权贵们见他狂妄,便有心刁难。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纺织,父亲挑担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
”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
”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
”众人哈哈大笑。
那显贵听了不悦:我只是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咒死了。
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想要压住解缙的口气,用手往天上一指,自鸣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
尚书奈何不了,哭笑不得。
这时,桌上上来一盘炒竹笋,解缙灵机一动,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
”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
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分明是讥讽在座的各位,从此以后,谁也不敢小觑他了。
解缙的对联,从来都是气势磅礴。
这一天,解缙去河里洗澡,把脱下的衣服挂在河边的老树上,这时县令来了,把解缙的衣服收了去,对解缙说,我出个对子,若对得出来衣服便给你,对不出来我可就拿走了。
然后指着老树说:“千年老树为衣架。
”解缙昂首,脱口而出:“万里长江作浴盆!”县令大异,遂还衣于缙。
县令见解缙才华横溢,便常常请他去县衙里帮忙。
这一年,解缙做了县里的收税官。
不巧的是,李尚书家也在解缙的收税范围内,要知道,收这达官显贵的税弄不好就要得罪人的,但是解缙不怕,大摇大摆的向李尚书家去了。
事前,李尚书家调皮的女儿在宅前贴上对联,心想,看你解税官怎么进屋。
对联云:“闲人免进,盗者休来。
”解缙看罢一笑,叫人拿来笔往门联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
李家女儿出门一看,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税官文思敏捷,巧补天成。
原来解缙将对联补写为:“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于是,李尚书家的税就毫不费力的收了上来。
李尚书见解缙如此才学,知他日后必有大成,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了。
李尚书得了解缙这么个好女婿,自然满心欢喜。
可是有一天,皇帝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下诏书要李尚书进贡公鸡蛋,李尚书魂都吓掉了,世上那有公鸡蛋呀,这不难为他吗?急得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香,一点办法也没有。
她的夫人说:“你不是常常说女婿聪明吗?何不叫他来想想办法。
”李尚书便把解缙叫了过来,把事情告诉他。
解缙听了后便告诉下人,这点小事不要紧,赶快叫老丈人起来吃饭,不要急坏身体。
老丈人问他有啥办法。
他说:“你备好官船,挂上旗子,写上官衔,我替你去进贡。
”到了京城,皇帝听说进贡公鸡蛋的来了,忙叫宣进殿来。
皇帝一看是个伢崽,就问他是谁,来做什么?解缙答道:“小民叫解缙,是代李尚书来进贡的。
”皇帝又问:“李尚书是你什么人。
”解缙回答:“是我岳父。
”皇帝说:“你岳父为什么不亲自来。
”解缙说:“我岳父在家生小孩,不能来。
”皇帝哈哈大笑:“男人怎么会生孩子?”解缙忙说:“陛下圣明!男人不会生孩子,公鸡哪会生蛋?”皇帝一听,有道理,进贡公鸡蛋一事就不提了。
相传解缙19岁考中江西解元后,出游到一道观,口渴求饮,老道士慕他的大名,便出个上联试他:“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其中三个“解”字虽相同,却是既不同音,也不同意。
下联也要如此,难度很大。
解缙却不费工夫属对道:“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这三个“乐”字也不同音。
老道士啧啧赞叹,便拿了自己的画像来拜见,恭恭敬敬地请解缙为其题诗。
解缙接过画像,当即笔走龙蛇般连写了三个“贼”字。
老道士一见,又惊又怒,正欲发作,只见解缙含笑从容续写,连同前面所写的三个“贼”字,成了一首颇有情趣的题画像诗:贼、贼、贼,有影无形拿不得。
只缘偷却仙丹药,而今反作蓬莱客。
“蓬莱”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道士作了“蓬莱客”,就意味着成了仙,相传八仙过海就是从蓬莱阁起程的。
此诗先说这位道士是贼,接下来遂将“贼”字妙解为对其修行的称赞。
难怪老道士读罢,由惊怒转为惊喜,不禁佩服解缙的才思绝伦。
解缙当官时,深受明成祖朱棣器重。
朱棣为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后起兵自称“靖难”,夺取帝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
据说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立太子事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时,解缙正奉旨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永乐皇帝朱棣的赏识。
朱棣于是就此事密召解缙,解缙进得宫来,就立太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立子为长,古来如此。
皇太子仁孝,天下人心归附,若弃长立次,必兴争端。
”因朱棣自己不是长子,对此说不感兴趣,心中仍存犹豫。
正在这时,内宫太监送来一幅名为《彪虎图》的画:一只白额回首望身后幼虎,情状甚为亲昵。
解缙见此图,当即吟诗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朱棣听了,知道解缙是借着题诗婉转进谏,颇受启示,当即决定立长子高炽为皇太子,即后来的仁宗。
相传,永乐皇帝有一天突然对解缙说:“你知道昨夜宫中有喜事吗?你就此吟首诗吧!”解缙就“有喜”二字,想到可能是皇后生产,便吟:君王昨夜降金龙。
把皇子喻为“金龙”,本是吉语。
岂料永乐皇帝却说:“生的是个女孩。
”解缙眼珠一转,马上续道:化作嫦娥下九重。
通过一个“化”字,将生男改为生女,可谓巧妙自然,天衣无缝。
永乐皇帝本是借此题为难解缙,于是故意叹口气说:“可惜刚出生便告夭折。
”解缙早有准备,脱口应道:料是人间留不住。
永乐皇帝又说:“已将尸体扔到池塘里去了。
”解缙转口又吟:翻身跳入水晶宫。
这场君臣对话,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应付自如,正因为如此,才使避讳之语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释。
有一次解缙与永乐皇帝在花园游玩,皇帝突然命解缙以鸡冠花作诗,解缙略一思索,起句道:鸡冠本是胭脂染,一语刚落,只见皇帝从身后取出所执白鸡冠花,说:“不是胭脂红,是白的。
”解缙随机应变,当即又吟:今日为何淡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解缙应对如流,用语不凡,联想奇妙,永乐皇帝听了甚为高兴。
解缙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诗歌、书法、散文等方面也很有成就。
他才气横溢,下笔不能自休。
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
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
他又擅长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笔之精妙,出人意表。
尤其是他主持修编了《永乐大典》,为中华民族保留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所敬仰。
解缙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因为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得罪了皇次子朱高煦被陷害,被以“无人臣礼”的罪名逮捕入狱,最后被活埋雪中冻死。
直到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朝廷才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只是,世间已无解学士。
(口述:郭细龙;地点:吉安市吉水县博物馆;整理:仲学峰、邓声国、何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