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程序与内容

合集下载

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园林布局

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园林布局
代表:我国山水园、英式风景园、北京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
4.混合式 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 的特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没有控制全园的轴线。特点是整齐 明朗、变化无穷。
多用于现代园林中,在较大的现代 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 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 分,采用自然式布局。
一、主景与配景手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6.中心重心法
2.轴线对称法
7.意境引导法
3.视线交点或终点法 8.园中之园法
4.动势集中法
9.尺度突出法
5.对比衬托法
10.多样统一法
二、对景与抑景(障景)手法
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 位 (入口对面、广场焦点、道路转 折点、草坪一隅等),多用雕塑、 山石、水景、花坛等景物。
多利用建筑的门窗、柱间、假山洞 口等。(角度、位置)
五、透景与漏景手法:
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枝、 山石环洞等形成。
六、前景与背景:
利用背景衬托、表现主景。
六、前景与背景:
利用背景衬托、 表现主景。
七、配景与添景手法:
配景是指人们视景线前方主景物 的辅助景物。
添景是指人们视野前方 处于中间层次的景物, 增加层次感。
(二)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
1.平视风景: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 多利用平地
2.仰视风景:大于45`、60`、80`、90` 多利用山地
3.俯视风景及效果: 小于45`—深远, 小于30`—深渊, 小于10`—凌空, 小于0`—欲缀感 多利用盆地、凹地
(三)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
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 外形与色彩变化。
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利用建筑的使用功能、艺术形式及 布置安排。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实训:具体项目景观设计实践 过程内容及设计程序分析
• 一、实训目的 • 针对德胜广场的景观设计典型案例,分析其设计组成元素、实践过程
内容以及设计程序,并用图纸临摹表达。 • 二、实训教学设备及消耗材料 • (1)绘图工具:1号图板,900 mm丁字尺,45°、60°三角板、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二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体步骤
• 在一个设计中,将所有的园林景观元素(如质地、色彩、形式)有机 地融合在一起,可形成具有视觉美感、满足功能需求的园林空间(图 3.2.0.6至图3.2.0.8)。
• 四、初步设计阶段 • 本阶段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与草图结合并进行补充修改,逐步明确总
案例2-1 日常交谈——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
背景:教室里面突然出现了一只小花猫,在窗台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小朋友们很开心,都跑上前去围着小花猫观察。 教师:“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样的动物呢?” 果果:“我喜欢小狗狗,爸爸说狗狗可以保护我。” 贝贝:“我喜欢小鱼,它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边说边用手描述鱼 在水中游的情景) 佳佳:“我喜欢小猫,因为它很可爱。” 妞妞:“我喜欢小鸭子,它走路的样子很好玩。” 小宝:“我喜欢小兔子,它有白白的毛,很好看。”
解析:
教师与幼儿关于“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的谈话,体现了日常交谈的3 个特性。首先,交谈的主题是随机的,教师看到小花猫来到教室,随意 提出谈话主题;其次,谈话气氛自由宽松,教师提出话题之后,并没有 提出其他发言的要求,而是让每个幼儿围绕话题,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 地表达关于“最喜欢的动物”的认识。最后,日常交谈的信息具有多向 性,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了他们对于不同动物的不同认 识。在交谈过程中,幼儿互相分享交流了自己有关动物的认识,使每个 幼儿对动物的概念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理解。

园林设计的基本程序

园林设计的基本程序

园林设计的基本程序一、项目准备阶段在园林设计的基本程序中,项目准备阶段是首要步骤。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对项目背景、需求及约束条件的全面了解和分析。

设计团队需要与业主进行沟通,明确业主的期望和要求,同时考虑到场地的环境特点、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

二、方案设计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的基础上,园林设计团队开始进行方案设计。

首先,需要进行场地勘测,对场地的地形、土地利用、植被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

然后,根据项目需求和业主的要求,设计团队会提出多个设计方案,包括景观布局、植物配置、材料选择等。

三、初步设计阶段在方案设计阶段确定最终方案后,设计团队将进行初步设计。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会将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包括景观元素的布置、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建筑物的设计等。

设计团队还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可行性和施工的可行性,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后,设计团队将进行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各种详细的图纸和说明,用于指导施工的具体操作。

施工图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工艺和工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的高效和质量。

五、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园林设计的落地阶段,也是设计团队与施工方密切合作的阶段。

在施工阶段,设计团队需要进行现场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团队还需要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六、竣工验收阶段在施工完成后,设计团队将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对园林设计的最终评估和确认,包括景观效果的评估、设施设备的功能性测试等。

设计团队与业主一起对园林设计进行评价和确认,确保设计效果与初衷一致。

园林设计的基本程序包括项目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设计团队需要经过细致的规划和设计,与业主和施工方紧密合作,以确保园林设计的顺利实施和最终效果的达到。

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园林规划设计的壹般程序园林规划设计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资料收集、环境调查阶段;总体设计方案阶段;局部详细设计阶段。

壹、园林设计的资料收集、环境调查阶段1.掌握自然条件、环境情况及历史沿革(1)甲方对设计任务的要求及历史情况。

(2)城市绿地总体规划和园林的关系,以及对园林设计上的要求,城市绿地总体规划图,比例尺为 1:5000~1:10000。

(3)园林周围的环境关系,环境的特点,未来发展情况。

如周围有无名胜古迹、人文资源等。

(4)园林周围城市景观。

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等和周围市政的交通联系,人流集散方向,周围居民的类型和社会结构,如属于厂矿区、文教区或商业区等的情况。

(5)该地段的能源情况。

电源、水源以及排污,排水,周围是否有污染源,如有毒有害的厂矿企业,传染病医院等情况。

(6)规划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方面的资料。

了解地下水位,年和月降雨量。

年最高最低温度的分布时间,年最高最低湿度及其分布时间。

年季风风向、最大风力、风速以及冰冻线深度等。

重要或大型园林建筑规划位置尤其需要地质勘察资料。

(7)植物情况。

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的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仍有树木的年龄,观赏特点等。

(8)建园所需主要材料的来源和施工情况,如苗木、山石、建材等情况。

(9)甲方要求的园林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

2.图纸资料除了上述要求具备城市总体规划图以外,仍要求甲方提供以下图纸资料:(1)地形图。

根据面积大小,提供 1:2000,1:1000,1;500 园址范围内总平面地形图。

图纸应明确显示以下内容: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坐标数字)。

园址范围内的地形、标高及现状物(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山体、水系、植物、道路、水井,仍有水系的进、出口位置、电源等)的位置。

现状物中,要求保留利用、改造和拆迁等情况要分别注明。

四周环境情况:和市政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名称、宽度、标高点数字以及走向和道路、排水方向;周围机关、单位、居住区的名称、范围,以及今后发展情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程序及图纸表达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程序及图纸表达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程序及图纸表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科学,旨在创造美观、实用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户外空间。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遵循一套严谨的规划设计程序,并通过清晰准确的图纸表达来展现设计理念和方案。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以及图纸表达的要点。

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程序1、前期调研场地分析:对设计场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记录。

同时,了解场地周边的环境,包括交通、建筑、人流等人文因素。

使用者需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使用者对场地功能、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方面的期望和需求。

案例研究:参考类似场地的成功设计案例,汲取经验和灵感。

2、目标设定与概念构思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明确设计目标。

例如,是打造一个休闲公园、生态湿地还是商业景观区。

基于目标,进行概念构思。

可以通过头脑风暴、草图绘制等方式,初步形成设计的主题和总体思路。

3、方案设计功能分区:根据场地特点和使用者需求,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休闲区、活动区、观赏区等。

空间布局:确定各个功能区的位置和相互关系,营造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

景观元素设计:包括植物配置、水体设计、道路系统、小品设施等,使其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景观整体。

4、详细设计对方案进行深化和细化,确定各项景观元素的具体尺寸、材质、色彩等。

绘制详细的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指导。

5、技术设计进行给排水、电气照明、结构等方面的技术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6、施工图纸绘制依据详细设计和技术设计的成果,绘制施工图纸,包括总平面图、施工图、节点详图等。

标注施工工艺、材料规格、施工要求等详细信息。

7、项目实施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与施工团队密切合作,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图纸表达1、平面图平面图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图纸之一,它展示了场地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关系。

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及内容

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及内容

xxx项目景观设计工作范围及内容一、概念方案阶段1、概念方案图纸名称图纸内容备注景观总平面方案主要表达出概念构思,场地空间概念草图分析、景观方案总平面、分析图交通流线分析草简单内、外部交通分析;人、车交通图组织与划分景观布置分析图景观区划分,景观节点布置方案草图意向图主要表达各主要景点透视意向效果片重要空间关系重要的局部地形或空间展示、处理(大堂外后区、客房后挡土墙、主入口及酒店主楼正面区域、连廊、水景等等)植物配置意向主要景点的植物效果与植物选型、搭照片、图片配。

2、方案草图初稿修改或确认发包人在五个工作日内书面确定或提出修改意见,修改仅对概念方案总平面进行调整(方案颠覆性意见另议)。

此次调整后的成果不再单独确认,而是在方案阶段体现;在收到调整后成果后三日内书面确认此阶段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

二、方案阶段成果1、方案文本成果( A3)图纸名称图纸内容备注第一部分景观设计说明阐述设计理念和构思,形成整体风格,并能体现园区风格彩色总平面方案彩色总平面图、景点索引及文字表述、总体地图形变化处理方案景观分区平面图分区彩色平面、景点索引及文字表述、相关意向图片、总平上分区位置索引图景观透视图、鸟瞰重要节点透视效果图、总体鸟瞰效果图剖面、立面图相应重要节点剖面、相关意向图片、在本区上根据需要位置意向图片主要景观的意向图片、材料选用意向图片、小品、雕塑意向图片第二部分园林设计说明对现有植物作出评估,明确选种原则及设计思路,结合建筑设计风格明确植物搭配特色与氛围营造植物规划总平面表达植物配置分区(结合景观点、水系、绿地),总体植物效果方案季相设计根据各区季相变化,呈现出的不同园林效果(整体上平衡,局部体现不同特色)放大平面、剖面,表达植物层次关系重要节点植物详细配置图材质成果提交主要植物、小品、铺装材料等相关材质手册。

第三部分经济评价项目估算书其中包括植物品种、数量及价格统计表2、方案修改及确认发包人在收到方案文本第二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修改仅针对总平面方案图细部进行调整,发包人在修改调整图提交后三个工作日内书面确认此阶段工作,至此方案阶段结束。

园林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

园林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

园林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园林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这些步骤可能会因项目的规模和性质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园林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规划与设计阶段:需求分析: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期望,确定园林工程的基本要求。

场地调查:对工程场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

概念设计:初步提出设计概念,包括景观布局、植物选择、材料使用等。

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根据概念设计,进行更为详细的设计,包括具体的景观元素、植物种类、施工材料等。

施工图设计:生成详细的施工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以指导后续施工。

审批与许可阶段:审批程序:提交设计方案进行相关审批,获取城市规划、环保、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批准。

许可申请:根据审批结果,进行许可申请,确保工程的合法性。

招标与合同阶段:招标程序:发布招标文件,吸引合适的承包商参与竞标。

合同签订:与中标承包商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工程范围、工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

施工阶段:施工准备: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场地准备、设备布置等工作。

施工实施: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景观、绿化、硬质景观等各个方面的施工。

质量控制: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验收与交付阶段:竣工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确认工程质量、合规性。

交付业主:完成验收后,将工程交付给业主,包括相关文件、保修期内的维护说明等。

养护与管理阶段:养护规划:制定园林养护计划,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景观保持良好状态。

定期养护:进行植物修剪、施肥、除草等养护工作,保持园林的美观和功能。

以上步骤是一个常规的园林工程建设程序,具体项目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整个过程中,与设计师、工程师、承包商、业主等相关方的沟通和协作至关重要,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来源:作者:发布日期:08-05-22 浏览次数:48784课程名称:园林规划设计适用专业:园林技术专业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园林规划设计图纸的设计、能够绘制相关的园林设计图纸、编制设计说明书和简单的设计概算。

本课程以《园林艺术》、《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园林工程制图》《园林建筑与小品》、《园林测量》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园林工程》、《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1.2 设计思路园林规划设计是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大部分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对城市常见绿地类型进行规划设计的能力。

这些都是风景园林设计员岗位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在园林技术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目前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任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屋顶花园绿地规划设计、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等几个学习项目。

这些项目将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操作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行业、企业联系,采用“五步教学法”。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规划设计程序与内容
一、熟悉任务书
设计发第一部就是熟悉设计任务书。

在此阶段,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委托方的具体要求、愿望、项目的造价和时间期限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整个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在任务书阶段很少用到图样,常用以文字为主要的文件。

二、基地调查与分析
掌握了任务书阶段的内容之后就应该着手基地调查,收集与基地有关的资料,补充不完整的内容,对整个基地及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基地调查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料调查
(1)气象资料温度(逐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气温)、湿度(最冷月平均、最热月平均、雨季或旱季月平均)、降水量(逐月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降水
量积雪和冻土厚度、风(夏、冬季平均风速,全年风向玫瑰图)。

(2)地形情况地形的起伏变化状况、走向、坡度、裸露岩层分布情况等。

(3)水系情况水系的种类及其分布、水文特点(流速、流量、流向、水深、洪水位、常水位、枯水位等)、水质情况、水利设施情况等。

(4)土壤资料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地下水位深度。

(5)植物资料现有植被的种类、数量、高度、生长势、群落构成,古树名木分布情况及观赏价值评定等。

(6)建(构)筑物建(构)筑物的位置、高度、门窗位置(朝向、高度)、用途、材料、结构、色彩、风格式样、个性特点等。

(7)管线设施水管、煤气管、电缆、电力线、电信线等的位置及它们的地上高度、地下深度和额走向等。

2、社会条件及人文资料调查
调查国土规划、地方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明确城市概括,包括城市人口、面积、、土地利用、城市设施、城市法规等。

调查名胜古迹位置、性质及可利用程度;
调查社会现有娱乐设施和城市景观、地区防灾避难场所。

3、城市环境质量调查
调查市区各种污染源的位置、污染范围、各种污染物的分布浓度及天然公害灾害程度。

4、城市现有绿地技术经济资料
它包括现有公共绿地位置、范围、面积、性质、绿地设施情况及可利用程度;
现有各类绿地用地比例、绿地面积、绿地率、人均绿色面积;适于绿化、不易修建用地的面积;郊区荒山、荒地植树造林情况;当地苗圃面积,现有苗种类、大小规格、数量及生长情况。

5、调查结果发呢系与评价
设计师在掌握上述情况以后,还要对其综合分析和评价。

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有助于用地的规划和各项内容的详细设计。

分析评价内容包括环境保护分析评价、文化娱乐分析评价、景观分析评价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等。

三、方案设计阶段
综合考虑任务书所要求的内容和基地情况及周边环境条件,提出一些方案构思和设想,确定一个或几个较好的方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功能分区,综合基地条件、空间及构图确定各功能区的主要位置(包括交通的布置与分级、广场和停车场的安排、建筑及入口的确定等内容)。

常用的有功能关系图、功能分析图、方案构思图、及总平面图。

四、详细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完成以后应与委托方共同商讨,然后根据商讨结果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当方案确定后,就要全面对整个方案进行各种详细设计,包括各局部和各项目的详细平、立、剖面图,园景的透射图,表现整体设计的鸟瞰图等。

1、平面图
平面图一般比例尺为1:500,等高线距离为0·5m,用不同等级粗细的线条画出等高线、园路、广场、建筑、水池、驳岸、树林、草地、花坛、山石、雕塑等。

详细设计平面图要求标明建筑平面图、标高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道路的宽度、形式、标高,主要广场、地坪的形式、标高,花坛、水池面积大小和标高,驳岸的形式、宽度、标高。

同时平面上简要标明雕塑、园林小品的造型。

2、纵横剖面图
为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在局部艺术布局最重要部分或局部地形变化部分做出断面图,一般比例为尺为1:200~1:500。

3、局部及种植设计图
在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以后,着手进行局部景区、景点的详细设计,同时,要进行1:500的种植设计工作。

一般1:500比例尺的图纸上能较准确地反映乔木的种植特点、种植数量、树种及种植形式,主要包括密林、疏林、树群、树丛、孤赏树、园路树的位置。

其他种植类型,如花坛、灌木丛、草坪、藤木等的种植设计图可选用1:300或1:200的比例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