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的护理观察与处置

合集下载

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和处理措施

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和处理措施
• (1)发出者:要想发出信息的人,是沟通过程 中的主动因素。
• (2)信息:发出者要传达的思想、知识、情感 和观点。是沟通的基本因素。
• (3)媒介:信息传达的方式和途径。 • (4)接收者:信息接收的人,解读信息的意义。 • (5)反馈:是接受者接受信息后所做出的反应。
是沟通能否继续进行的重要因素。
护患沟通的概念
• 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交流信息和感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过程,是医患沟通 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和桥梁。
Page 4
二、意外事件 的种类
外走
自伤
伤人 毁物
摔伤 触电
噎食 坠床
骨折
服毒
猝死
吞服异物
• 病人掐另一个病人脖子未遂。 • 病人拿马桶盖砸另一病人头部,造成头部外伤。 • 天津安定医院一病人拿饭勺砸护士后脑致死。 • 病人进治疗室用输液瓶砸伤护士。 • 门诊病人推倒教授致使昏迷。
• 老年痴呆病人吃鸡蛋噎食 致死。
环境中的危险和病人的危险性敏感不够,危险时间段,如夜班.中班.
交接班.上下班 .有学生或家属探视等未高度重视,对病人危险行为,
如表情紧张.关注四周.有冲动行为.易激惹.四处寻找机会.或有意装出
合作态度等未重视。
Page 14
4、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必须要有 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 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涉及环境安全 管理.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巡视等
• 病人撬开铁棱子跳楼造成 骨折。
• 约束病人不当造成病人骨 折。
• 病人抢注射器扎护士眼。 • 药物依赖患者自杀性爆炸。
环境因素
三、意外 事件的 原因
患者因素
人员因素
Page 8
管理因素

精神患者的意外事件紧急护理

精神患者的意外事件紧急护理

2l ・ 8
中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 l 0O年 1月第 4卷 第 2期
C i JMo rgA p,a 0 0 V l4,o2 hn dD u p lJn2 1 , o N .
精神 患者 的意 外 事件 紧急 护 理
王 丽 宏 医疗行业属 于高风险行 业 , 尤其是精 神科 , 患者 病情复 杂, 患者 的精神心理状况 更加 复杂 , 因受疾病 的影 响 , 患者 随 时可能受症状 支配而 出现 自杀 、 自伤 、 冲动打人 、 毁物 、 逃跑 等现象 , 而每一次意外事 件的发 生 , 总是与 护理 有密 切的关
况下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 垫以毛 巾后用橡皮带或带子扎 在受
伤肢体 , 明显标记 , 录时间 , 作好 记 每半小 时放松 1 , 次 防止
肢体缺血坏死 。
3 吞 食 异 物 时 的紧 急 护 理
患者。了解 患者 的精神症 状 , 常注 意观察患者 的表情 、 经 言
语 和行 为的改变 , 时采取 防范措施 , 及 发现患者表情 紧张、 凶 暴 时应 注意与其保 持一定 的距离 , 用镇 静的态度 , 安慰劝 导 患者。如患者手持凶器 , 应站在 患者 的侧 面 ( 要站在 患者 不 正 面) 易于后 退 的位置 上劝说 , 另一人 从 患者 背后 , 乘其 不 备, 用力夹住患者的双手 , 再上前夺 下凶器 , 必要 时进行保护 性 约束 。室 内的陈设 应处处从 安全考 虑 , 力求简单 实用 , 移 去一切危险物品 , 如凳子 、 木棍 等。
患者的表现 , 到心 中有数 。对 有 自杀倾 向的患者 , 做 不让其
单独行 动 ; 对有早醒现象者 , 临睡前给服适量 的镇痛 安眠药 ;
注意使患者远离危 险 的环 境和物 品 , 不要让其 去 阳台上 , 也

精神科临床常见突发意外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精神科临床常见突发意外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无效应对 /与社会支持不足、处理事物的技巧
缺乏有关
自杀行为病人的护理目标
(1)短期目标:①患者无伤害行为;②
患者能够确认及表达自己痛苦的内心体 验。
(2)长期目标:①患者不再有自杀意念;
②患者对自己有积极的认识,对将来抱 有希望;③能够掌握良好的应对技巧。
自杀的预防(1)
1、保证环境安全(把好“入门关”、 “探视关”)
结束生命的目的。
自杀行为按程度不同分为: 自杀意念:指有自杀的想法或意向,但无具体自杀行动。 自杀威胁:指口头上表达自杀的愿望,但无具体自杀行动。 自杀姿势:以不至于死亡的自杀行动来表达其真正的目的。 自杀未遂:指有自杀的念头或想法,并有相应的行为,但
由于各种原因未造成死亡。 自杀死亡:指有自杀的念头或想法,并付诸行为,最终造
精神科常见突发 意外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内容
意外事件定义 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事件的预防与处理事件的预防与意外事件 的预防与处理意外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处理
意 外 ??
非正常情况 患者出问题了
意外事件定义:
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下,突然发生、难以防范,危害个人及他人
安全的行为。如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置,后果
自杀风险评估与识别
对相关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是预防自杀的重要一环。 1、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自杀是不可能预防的) 2、自杀者在自杀前曾流露出很多的征象(自杀的发生时没有预
兆的) 3、大多数自杀者是矛盾的(自杀的人是真的想去死) 4、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可能及时发现他们的自杀企图,
既可以对自杀风险进行评估,也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关爱、支持 和理解,降低自杀风险。(不能与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 5、自杀过的人总是还会再自杀的?大部分人不会 6、危机过去意味着自杀风险解除? 危机干预后可缓解,但绝望的意愿可再次采取自杀行动。

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

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
1、发生病情变化,通知医生,准备好相应抢救物品及 药品。
2、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遵医嘱给药。 3、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做好护理记录。 4、协助医生尽快通知患者家属。 5、特殊病例需同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住院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处理流程
重大 抢救
住院患者突发病 情变化
将抢救车、抢救 物物推至床旁
发现住院患者有自杀倾向的处理流程
发现病人自 杀倾向
了解病人思想动态及心理 活动
向医生及上级主管部门 汇报
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详细记录病人行为表 现及防范措施
与家属沟通24小时陪伴 病人环境的 安全检查
病人服药及药品的 管理
病房、病人危险物品的保 管
认真进行交接班
住院患者发生自杀的处置流程
通知家属
住院患者发生窒息的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窒息
立即抢救
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 清理分泌物 观察生命体
征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

住院患者发生烫伤的应急预案
再行尸体料理。 7、如果家属不能尽快到院,需医护人员两人同时清点好患者的遗物并做
好登记,家属到院后,再由家属点收并签字。 8、将抢救情况及结果上报护理部。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处理流程
发现猝死
抢救时注意保 护同室患者
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医 生
通知家属(可委托 旁人通知)
向病区主任、护士长(必要时
向院行政总值班、医务科)汇 报抢救经过
反应,预防跌倒。
5、长期卧床的患者鼓励床上小便,确实需要起床小便应有人在床旁守护,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防止因体位性低 血压或体质虚弱而致跌倒。
6、对骨折、行动不便者,应有人守护并告知拐杖等助行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7、对躁动不安、意识不清、年老体弱及运动障碍等易发生跌倒\坠床的患者应予以护栏等保护装置,并对照顾者给予

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

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
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再注射0.5毫升。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毫克 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地松200~3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静 脉滴注。 • 3、抗组织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50毫克或苯海拉明40毫克肌肉注 射。
• 4、针刺疗法:如取人中、内关等部位。 • 5、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回升,需扩充血容量,可用右
呼吸、心跳。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果断的将自缢者下颌用力向上向后托起,打 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呼叫其他值班者,让其 • 立即通知医生、行政值班等人员。 • 2、医生到达后,遵医嘱协同医生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 • 3、通知家属来院。 • 4、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 5、必要时转院治疗。
• 7、必要时及时转院治疗。
误服药物中毒急救流程图
走失防范及应急预案
• 1、凡外出老人,必须经工作人员同意,并由其亲属书写请假条,在亲属 的陪护下方可外出。
• 2、入住老人一律佩戴胸卡,随身携带,以便出现意外时,及时联系。 • 3、做好交接班。 • 4、凡不遵守上述制度,私自外出造成走失和意外事故的,一切责任均由
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快速前进。
火灾应急流程图
传染病的应急预案
• 1、发现甲类或乙类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医务科、 护理部、院感办公室负责人等部门。
• 2、根据传染病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 3、保护同病室的患者。 • 4、传染病患者应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 5、患者出院、转出后,应按传染源性质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误吸急救流程图
窒息急救流程图
烫伤防范及应急预案
1、工作人员一日三餐协助老人提水。 2、洗澡日,由工作人员调节好水温,督促协助老人洗澡。 3、对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三餐进食前,应查看饭菜的冷热度,确

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的原因及护理安全管理

精神科常见意外事件的原因及护理安全管理

【 文章编号】 1 376 (00 0 - 1-3 6 - 82 1)2 26 7 7 0 0
12 . 护 理 方 法
护理安全 是 指在 实 施 护理 全 过 程 中 , 人 不 发生 法 律 病
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 的心理、 结构或功能上的
损害 、 障碍 、 陷或 死 亡 。护 理 安全 是 护 理 管 理 的重 点 , 缺 护
忌作 该药 物 的过 敏试 验 , 在 医 嘱单 、 并 病历 夹 上 注 明 , 时 同 告诉 患者及其 家属 ; 接受 治疗 的患 者 , 药 3d以上应 正要 停 重做 过敏试验 。有 的药 物 , 克林 霉 素 临 床应 用 规 定 不做 如 皮试 , 但该 药在体 内的全代 谢过 程 中 , 仍有 可 能导 致过 敏性
12 1 加强 护理人 员学 习和基 本 培训 。( ) .. 1 加强 护理人 员 法律法 规 的学 习 , 高安全 意 识 。护理 部 组织 全 院护理 人 提 员认真 学 习《 医疗 事故处 理 条例 》 《 士条例 》 《 、护 、 突发公 共 卫 生事 件应 急条 例 》 《 历 书写 规 范 》 《 理 差 错制 定 标 、病 、护 准及处理 方法 》 等法 律 法 规 , 护 理 人 员 知 法 、 法 , 运 使 懂 并
理工作琐碎复杂 、 涉及面广, 存在不安全因素, 直接影 响护
理效 果 , 也影响 医 院 的社 会 效 益 和经 济 效 益 …。在 实 践 中
我们体会到, 只有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 行。笔者就我院 2 0 20 05— 09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 事件的种类、 原因、 时间等进行分析 , 结合临床实践 , 提出有 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

精神科安全护理及应急预案

精神科安全护理及应急预案

一、概述精神科护理工作涉及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护理工作复杂、难度大。

为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护理工作原则1. 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安全。

2.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 提高护理技能,加强心理护理。

4. 做好患者家属沟通,共同维护患者安全。

5.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 环境安全管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舒适,防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

2. 人员安全管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对精神症状明显、易发生意外的患者,实行专人护理。

3. 药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饮食安全管理:合理安排患者饮食,预防消化道意外。

5. 电器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病房电器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6. 传染病防控: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措施,预防院内感染。

四、应急预案1. 意外事件应急预案(1)跌倒、坠床:立即呼叫医生,进行现场处理;通知家属;做好记录。

(2)自伤、伤人:立即隔离患者,防止伤害他人;通知医生;做好记录。

(3)药物中毒: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做好记录。

2. 火灾应急预案(1)发现火情,立即报警;组织患者撤离火灾现场。

(2)通知医生、护士、保安、消防等人员参与救援。

(3)做好火灾原因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3.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1)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通知相关部门。

(2)做好疫情报告、防控工作。

(3)加强病房消毒,预防院内感染。

五、总结精神科安全护理及应急预案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护理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技能,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患者安全。

同时,加强与家属沟通,共同维护患者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精神科危机事件处理

精神科危机事件处理

精神科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及技巧精神科危机状态是指精神疾病患者突发的,个体无法控制的,危机生命或财物的一种状态。

既可以威胁病人自己的生命,如自杀自伤,也可能威胁他人的生命,如暴力行为。

精神科危机状态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处理起来也非常复杂。

因此,精神科危机状态的护理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对精神科危机状态的防范工作有清晰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心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力争对事件立即作出有效的处理。

一、暴力行为暴力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的攻击或对物的攻击行为。

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在工作中除对已实施的暴力行为立即处理外,还应对潜在的或可能的暴力行为有所认识。

暴力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酒精药物滥用、人格障碍、病理性激情等患者。

暴力行为的先兆有:精神症状突然加重或波动;拒绝接受治疗、拒绝合作、拒绝执行病房规定;病人突然激动、情绪不安、高声大叫、言谈具有威胁性、固执强求等;眼睑部及手臂的肌肉紧张,动作增多,捶打物体;对周围的人或特定的人员持敌对态度,并以杀人相威胁。

当病人有冲动行为时,当班护士应立即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通知医生,疏散围观病人,并适当的用简洁的语言稳定病人的情绪。

紧急处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

在对暴力行为紧急处理时,首先应考虑人员安全,包括暴力行为者的安全和其他病人的安全。

护理措施包括言语劝诱、制服病人、身体约束、药物治疗。

预防暴力行为的措施有减少诱发因素,去除安全隐患,提高自控能力,控制精神症状,及时去除躁音、强光刺激,减少环境的刺激作用,应满足患者的合理越需求,提高或推迟一些可能造成患者不安的治疗或护理项目。

二、自杀行为自杀是指自行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在精神疾病患者中,自杀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数十倍。

因此,防止自杀是精神科护理尤其是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自杀护理的措施,1、预防自杀:对有精神疾病患者伴有自杀意向者,医护人员的责任是防止他们采取自杀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善超2021.01.2901020304自伤、自伤暴力攻击擅自离院噎食窒息你认为的没想到的分严重。

意外事件的成因--患者因素精神症状幻觉/妄想兴奋/抑郁焦虑自知力缺乏意识障碍人格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家庭支持系统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失恋/离异失业/经济窘迫药物不良反应过渡兴奋躁动药源性焦虑EPS症状其它因素管理3124环境疏忽经验意外事件的管理l精神科护士必须预见、防止和处理紧急状况和危险.l工作人员必须能够使病人稳定下来.意外事件类型l自杀: 伤害自己l暴力: 伤害他人/环境l走失: 逃离医院/走失l噎食: 导致窒息l猝死: 心脏停博l跌倒: 摔伤l火灾: 难疏散一、自杀自杀: (又称自尽、自决、自裁、自灭)○自杀是一种伤害行为,死亡是非自然的,是一个人企图采取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是精神科常见危机事件之一。

●国际上将自杀分为:成功自杀、自杀未遂、自杀意念○自杀未遂:有自杀行为但未导致死亡。

○自杀意念:有自杀想法而且愿意结束生命,但未付诸行动。

自杀常见于什么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强迫症自杀动机的评估l自杀意念始于何时?是偶尔还是经常?l引起自杀意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目的?预计到后果吗?l准备采取什么方式?是否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l如是自杀未遂,是否还想自杀?自杀的危险因素l有家族自杀史;l有强烈的绝望感或自责、自罪感,如二者同时存在,则发生自杀的可能性更大;l有明确的自杀计划;l近期内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比如失业、亲人亡故;l并存躯体疾病;l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比如未婚者、独居者,或受到家人漠不关心者;l年老者比年轻者、女性比男性自杀危险性高。

暴力攻击风险评估表自杀行为评估注意点一.精神症状二.家族或自杀史(未遂)三.极端行为、情绪不稳,行为冲动、流露自杀意愿、病情突然“好转”或拒绝治疗,79%患者在自杀身亡前表现出显著焦虑或易激惹。

护士应知晓四.缺乏社会支持自杀者的行为特征l十分坚决而隐蔽;l多发生在疾病缓解的初期;l多发生在清晨(内源性抑郁);l当患者有绝望、后悔、自责和焦虑性抑郁状态时十分容易发生自杀;l药物治疗开始后的两周内,由于药效还未发挥,有自杀观念的患者容易发生自杀;○药物治疗反应严重时,患者难以耐受时,容易发生自杀。

l精神分裂症患者识别自杀的预兆l反常语言:“我要死了”、“我活着没意思”;l反常行为:写遗书、清理东西、郑重打扮;l情绪变化:抑郁加重、突然好转。

自杀好发时间04人少时01凌晨02午夜05交接班06节假日03中午自杀好发地点卫生间病床一切较隐蔽地点1常见自杀方式自缢—取材方便,是住院病人常采用的方式。

自缢时由于身体的重力直接压迫颈动脉和气管,致使大脑缺氧,同时还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引起心跳减弱或停博,使脑供血受阻、缺氧,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迅速死亡。

临床表现l严重程度 VS “时间” & “缢绳粗细”。

l自缢时间短:面色紫绀、双眼上翻、舌微外吐、呼吸停止、全身软瘫、小便失禁,可有微弱心跳。

l自缢时间长:呼吸停止,心脏停跳、大小便失禁、四肢变凉,抢救将十分困难。

紧急处理l一旦发现,迅速救治;不可惊慌失措; 立即将病人身体向上托起, 使自缢绳松弛,减轻对颈部 动脉血管的压迫,迅速解绳,防止摔伤; 救治同时呼叫医生l就地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氧气吸入l CPR,进一步生命支持l保护环境,减少其他病人围观l清醒后,劝导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l法律规定时间内补做记录6h询问患者自杀的理由和没有采取行动的原因,强化积极因素询问患者是否考虑过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给患者治疗的信心。

与患者达成协议,有自杀意念时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探讨矛盾情绪——自杀的利弊利弊2.割腕/摸脖——可利用的物品1眼镜片2牙刷3玻璃片4易拉罐5……2.割腕/摸脖——急救处理止血包扎绞棒止血法03加压包扎止血法○呼救,医生抢救处理○寻找利器○稳定情绪04指压法01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充气止血带止血法023.撞头——急救处理l就地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双手抬颌法(不要轻易移动)l检查生命体征,瞳孔,意识l呼救,医生进行抢救l止血包扎l稳定情绪开放气道方法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采用)仰头抬颈法(现基本不采用)常见自杀方式四.吞服水银立即指压催吐●碳酸氢钠或温水洗胃●口服牛奶、蛋清、豆浆吸附毒物,再用硫酸镁导泻●禁用盐水●接触盐水,盐水氯化钠有可能与汞结合形成氯化汞,溶解性加大,会有增加汞吸收的可能性。

急预案二、暴力攻击ß暴力行为(violence):有严重破坏性攻击行为;直接伤害另一人的躯体, 或某一物体,临床常见伤人毁物。

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高!约10%;ß突然出现攻击行为,对他人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

可造成致残、致伤或致死。

识别:暴力行为的行为表征l激动l坐立不安l恶言相向l目露凶光l步步紧逼l双唇颤抖l玩弄手指l大叫l握紧拳头l保护姿势熟悉:影响暴力行为出现的因素n无令人舒适安静的环境:Ø地方不整洁Ø过冷过热Ø嘈杂不安Ø拥挤Ø阴暗与光线不足Ø隐私受侵犯Ø标识不清Ø等候时间过长n危险的环境:Ø没有安全的房间分隔暴力冲动的患者Ø容易移动及不固定的家具Ø观察困难Ø只有一个出口Ø无呼救设备Ø无闭路电视Ø门不能上锁Ø有限的就诊配额Ø单独为患者检查、评估、咨询熟悉:影响暴力行为出现的因素n患者/家属因素Ø焦虑、急迫Ø知识缺乏Ø信息不通畅Ø有精神病性症状Ø不法动机Ø药物滥用Ø面子问题Ø被歧视感n工作人员的因素:Ø性别Ø年龄Ø态度Ø缺乏经验Ø不了解病情Ø没有足够的训练Ø个人因素Ø资源掌握:暴力行为的处理方法n缓和激化四部曲Ø评估环境Ø降温Ø确定问题Ø解决或转介问题掌握技能:脱身原则:快速出其不意技巧理念: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和自己不受伤害现场演示暴力处理技能——脱身约束与控制技术患者/家属暴力行为爆发时的反应距离方式/反应贴身距离咬,肘击,膝盖踢,抓头发,掐脖子,自残短距离拳打,指插,抓、拉、扯中等距离脚踢,扑打,吐口水长距离飞踢,用东西砸,物件/武器非接触距离扔东西“医院暴力行为”的四级预警机制即医院暴力的标准防护,判定标准:先兆因素未出现预警措施:须保持警惕,时刻评估周围的暴力先兆因素,保持安全距离和姿势,确认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判定标准:暴力先兆因素已出现预警措施:保持安全距离和姿势,评估环境,确保自己处于安全环境,快速确定问题,降温,解决或转介问题。

建议2人以上协作处理,做好求援准备判定标准:暴力行为出现(躯体暴力,严重的心理暴力,性暴力以及物品破坏)预警措施:保持安全距离和姿势,确保自己处于安全环境,2人以上协作,立即请求其他同事支援一级预警预警原则协作部门预防暴力先兆因素出现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倡多人或多部门协同处理保卫科,医患纠纷协调办公室医务科,院办,纪检二级预警三级预警四级预警判定标准:出现严重躯体暴力事件、性暴力事件,以及群体暴力事件预警措施:保持安全距离和姿势,确保自己处于安全环境,立即请求保安支援,拨打110,通知上级部门,全院多科室协同处理。

保安2分钟内到场检视条目YESNO 满意不满意1. 医院有暴力后的危机干预体系?2. 反应迅速(事发后24小时内,相关部门全体响应)3. 管理者持续关注,直至危机顺利渡过4. 提供福利保障(如工伤保障、薪酬保障、慰问金等)5. 个体化的危机干预方案?6. 同事间的心理支持?7. 与当事的患者/家属沟通,来自患者/家属的致歉?8. 帮助当事人分析事件,促进成长?其他:医院:检视我们的支持1暴力处置的法律问题护理人员负有保护个案的责任,然而暴力的结果可能会造成个案受伤,且处置的过程常使用到约束与隔离措施,个案或家属可能会因对此措施的不了解或误解而造成医疗纠纷,因此执行暴力处置时必须遵守相关医疗法规之规定。

管理者:关注员工们的反应在创伤后的一段日子里,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员工:○心事重重/心不在焉○衣着和习惯不比以往整洁○迟到、缺勤、倦怠○士气低落,工作态度改变○回避某些地方或场景○对发生的事情绝口不谈○急躁,与他人发生冲突○酗酒,使用药物○生活方式突然改变○疼痛、疾病○不快乐,不满○工作满意度下降,离职意向增强个人:反思什么?•是否熟悉相关制度、预案、常规?•事发前是否发现暴力先兆/行为表征?•之前有没有采取缓和激化的措施?•有没有呼救,请求多人协助?•暴力发生时,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保护自己?保护患者?避免其他患者受伤?•他人的应对经验有哪些可取之处?•下次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我会怎么做?•……事后解释、完善报告、集体讨论(集体晤谈)暴力行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院发现患者冲动暴力后护理应急预案三、擅自离院病人住院期间私自离开医院。

原因:精神症状 、环境不适应、恐惧治疗,生活单调紧急处置l第一时间联系保卫部门。

如当场发现,应立即追出,尽量追回,并进行心理疏导;在无法追回的情况下尽力确认患者出走方向;l上报并组织寻找(主任、护士长、值班护士长、总值班)l医院周边:○车站、公交站牌、河边l家l亲戚与朋友的住所l火车站、长途汽车站l立即与家属取得联系,寻求帮助和配合l稳定病区患者l启动备班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