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

合集下载

《在那遥远的地方》PPT课件2

《在那遥远的地方》PPT课件2
享誉欧美的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将这首歌编入东方课程 教材,成为跨越地域、时代、语言与种族的华人声乐艺术 精品。确立了王洛宾的音乐界地位。 • 1991年10月国务院文化部、中国唱片公司为这部作品 颁发了金唱片特别创作奖。 • 1992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后再找找关 于《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 曲的知识,进行充实。
• • • • • • • • • •
1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 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⒈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 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七年级音乐课件《在那遥远的地方》

七年级音乐课件《在那遥远的地方》

学唱歌曲
弱起
升记号 附点节奏
WU WU
学唱歌曲
弱起
升记号 附点节奏
WU WULeabharlann 学唱歌曲WU学唱歌曲
换气 快吸
v
v
v
完整演唱
再次聆听,细细品味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曲调婉约、短小回环、 有变化音。
歌曲


一段体 两个乐句
弱起
升记号
学唱歌曲
变音记号 # 升号 记载在音符左边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变音记号” 它对该记号之后本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 使旋律更加婉转,而富有真情。
学唱歌曲
6 54 X . XX
弱 起 升记号 附点节奏
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 (1913-1996)
著名音乐家,有“西部歌王”之称。他 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 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 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 “金 唱片特别创作奖”。•由他搜集和创作的西 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己成为中华音 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浪漫地、思念地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前两段表达了对姑娘的赞 美,后两段则表达作者对 姑娘真挚的爱情。
歌曲创作背景
1939年秋,王洛宾在青海湖畔参 与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时,认识了 美丽的藏族姑娘卓玛,在三天的拍摄过 程中,两人在青海湖畔策马扬鞭,欢歌 笑语,互生情愫。两人分离之后,王洛 宾在回西宁的路上怅然若失,借助哈萨 克民歌的旋律写成了这一首传世之作, 被誉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 珠”。

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

经典旋律段落欣赏
歌曲开头
歌曲开头的旋律优美动听,引人高潮部分
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激昂、慷慨 激昂,让人感受到了对远方和自 由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结尾部分
歌曲的结尾部分旋律平缓、柔和, 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让 人回味无穷。
04 演唱技巧与表现方式探讨
当代民族音乐发展现状
当代民族音乐在保持传统的基础 上,不断吸收现代音乐元素,呈
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民族音乐在流行音乐市场中占据 一定份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
始关注和喜爱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教育和传承得到了重视, 各类民族音乐节、比赛等活动也 促进了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
展望未来民族音乐发展趋势
民族音乐将继续保持多元化的发展趋 势,不断吸收新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 式。
现场乐队的伴奏能够丰富歌曲的音乐层次,提升演唱的整体效果。
演唱者表现
演唱者的服装、动作、表情等都会影响到现场表演的氛围,需要与 歌曲风格相协调,营造出完美的表演效果。
05 歌曲影响与传播途径研究
对后世音乐创作影响
1 2
启发了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
王洛宾在《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巧妙地融入了民 族音乐元素,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 感。
推动了西部民歌的发展
该歌曲作为西部民歌的代表之一,对于推动西部 民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影响了流行音乐的创作
许多流行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在那遥远 的地方》的旋律和元素,使得该歌曲的影响得以 延续至今。
在各类媒体中传播情况
广播电视媒体
自歌曲诞生以来,广播电视媒体一直是其传播的主要途径 之一。各类音乐节目、文艺晚会等都会播放或演唱这首经 典之作。

《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

《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

《在那遥远的地方》讲课稿--——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大伙儿好。

今天能坐在这个地方,我感到万分荣幸,感谢白塔中学给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特不多我平常在课堂上再如何闭门造车也无法体会的东西,确实是让我受益终生、接下来我简单的把我今天的课汇报给大伙儿。

有什么讲的不得体、不对的对方还请各位前辈见谅与赐教。

一、教材分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学生唱歌的课堂,它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那遥远的地方》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本单元是上学期《神州音韵》栏目的续篇,在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初中时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神州音韵》栏目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民间音乐题材、形式等,进而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与作用。

二、学生分析《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

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重严谨的咬字吐字以及气息控制,提高演唱技巧与水平,正确传情达意。

而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音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喜爱唱歌、喜爱跳舞、喜爱上音乐课,也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学习能力。

然而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音乐知识教学,因此对音高与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掌握往往不够好,突出表现在学生唱歌容易跑调、找不准调等情况。

而且,受学生的学习条件影响,大部分学生无法坐在钢琴前进行相应的音高音准练习。

因此,我在课堂上除了给学生教唱歌曲外,也会适当的给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常见的基本乐理知识、同时,也尽估计的多让学生欣赏、了解一些优秀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感知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2)演唱、聆听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不日常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2、过程与方法(1)采纳听唱、视唱、教师范唱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中音准、节奏等问题,感受乐曲中的韵律。

《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在那遥远的地方
歌词千寻
在那遥远的地方+橄榄树- 陶喆
在那遥远的地方
词曲:王洛宾
橄榄树
作词:三毛
作曲:李泰祥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要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流浪流浪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在那遥远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

《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教学目标:一、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拍和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了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光、衣饰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酷爱之情。

二、学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娃娃教学进程:一、初步感受新疆音乐的鲜明特点一、课件导入师:同窗们,神奇而又快乐的音乐旅程又开始了,你们瞧,可爱的音乐小天使今天要带咱们到一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

你们看见这朵在舞动的小花了吗?它就是音乐小天利用来打开时空大门的钥匙,下面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用摘下小花打开时空大门,猜猜咱们要去的是哪里?(多媒体:鼠标右击小花,播放新疆歌曲〈〈甜甜的歌儿迎贵客〉〉MTV)(奖励小朋友一个音乐“娃娃”)二、感受交流师:同窗们,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儿啊?生:新疆。

师:你们了解新疆吗?谁来讲说你所了解的新疆,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新疆位于我国的西部,那里不仅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有黄沙遍地的沙漠。

同窗们爱吃的吃哈密瓜和葡萄就盛产自新疆最出名的水果之乡??吐鲁番。

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要〈〈请你吃块哈密瓜〉〉呢。

(〈〈请你吃块哈密瓜〉〉MTV)。

吐鲁番的哈密瓜又大又甜,绿色的葡萄晶晶亮,让你忍不住要尝一尝,绿色的葡萄架下,人们正在跳着美丽的舞蹈呢!3、小结过渡师:新疆真是个好地方!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路也来做一回新疆人,(教师戴上新疆帽子)要想成为新疆人啊,要会说新疆话,会说吗?老师教大家新疆话:“萨拉母”(向您问好)“亚克西,巴郎”(好孩子)。

(学生跟教师学说话)下面咱们在课堂上就伸出大拇指用“亚克西,巴郎”来表扬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好不好。

二、引导表现新疆音乐的节拍一、展示手鼓(继续在音乐声中介绍)师:同窗们,你们瞧!新疆的朋友们在舞蹈时最喜欢拿在手里做道具的是什么?(看〈〈请你吃块哈密瓜〉〉MTV片段)生:手鼓二、拍击节拍(教师出示节拍)师:老师这里有面小鼓,咱们可以用它来充当新疆的手鼓。

在那遥远的地方作文6篇

在那遥远的地方作文6篇

在那遥远的地方作文6篇在那遥远的地方作文1在我的脑海中常会浮现出那样一幕: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穿着雪白的公主裙,在晴空里的蓝天下,绿草漫地,鲜花丛生的坪坝里,张开双臂,一路向我奔来。

那样子越来越清楚——弯月眉,苹果脸,樱桃小嘴,如星星一样亮闪闪的眼睛。

那分明是我那如天使般美丽的妹妹呀!我的耳边是越来越清晰的呼唤:姐。

姐。

抱我!姐姐。

抱抱我!我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却发现在我眼前那么真切的影像竟是幻影,我的眼泪瞬间奔涌而出。

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妹妹,她来到这世上就让我们全家情不自禁地特别喜欢她,虽是一母所生,她的优点都是我所没有的。

她美丽、活泼、可爱,特别依恋家人,即使在还不会说话时,如果发现家里少了一个人她也会到处找。

她很懂事,绝不会无理取闹。

我只记得她天真烂漫的笑脸和银铃般的笑声。

如果在街上看到什么东西想买,告诉了婆婆,只要是婆婆说了不买的理由,她就会不再索要,一副很能理解人的样子。

她带给了我们很多欢乐。

妹妹是我的小尾巴。

无论吃饭,睡觉,外出她都要粘着我,我也习惯了她粘着的生活。

捉蜻蜓、捕蝴蝶、挖蚯蚓、逮蛐蛐,房前屋后,我们姐妹俩总是形影不离。

到了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她总是眼巴巴地在家门口等我回去。

只要等到了归家的我,就紧紧地抱住,生怕我会像鸟儿一样飞走了,然后她又是端板凳又是端水,殷勤得很。

每当她要去端水时,我总会跳起来,夺去她的水杯——万一她被烫着了怎么办啊!妹妹很爱我们,我们的心中却是很惶恐的,不知这种其乐融融的日子能维持多久。

早在她还不会说话时,一次发高烧住院之后,医生告诉我父母,妹妹患上了障碍性再生性贫血,那就如白血病啊!她自身已没有造血功能,要让她活下去,只有给她输血。

开始几个月输一次。

后来,随着她慢慢长大,变成了两个月,甚至一个月输一次,爸爸和爷爷在外打工挣的钱绝大部分成了妹妹的医药费。

医生告诉爸爸,唯一的办法是再生一个孩子,用新生儿脐带血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于是我有了一个弟弟。

妹妹没有等到为她做手术的那一天,她周而复始的重复着输血后精神百倍,脸色红润,然后慢慢变得无精打采,面无血色。

音乐课件《在那遥远的地方》

音乐课件《在那遥远的地方》

. .
.
6 —
61 2 16
人们 她 那 每 天 我 愿 走 美 看 她 望。 亮。 裳。 上。
. . .
5 65 4 5
61 45
都要 好像 和那 不断
过 她 的 帐房 丽 动 人的 眼 睛 看她 粉 红的 笑 脸 拿着 细 细的 皮 鞭
6 54
留 明 金 打 恋地 媚的 边的 在我
3
张 月 衣 身
. . . . .
6Hale Waihona Puke 2 6—②. .
2. 17 6 1 2 16
.
.
. . .
5 65 4 5
2—
61 45 6 54 3
.
在那遥远的地方
2/4
① (青海民歌)
6 1 2 17 61 1 7
. . . . .
61 2 6—

. .
2. 17 6 1 2 16
.
.
. . .
5 65 4 5
2—
. . .
6 1 2
地 小 财 小 方 脸 产 羊
. .
2. 17
. .

6 1 1 7
有位 好像 跟她 跟在 好姑 红太 去放 她身 回头 晚上 美丽 轻轻
. .
.
6 —

61 2 16
人们 她 那 每 天 我 愿 走 美 看 她 望。 亮。 裳。 上。
. . .
5 65 4 5

61 45
都要 好像 和那 不断
3、 歌曲的拍子? (A2/4、B2/2、C4/4)
61 2 17
在那 她那 我原 我原 娘, 阳, 羊, 旁, 遥 粉 抛 做 远的 红的 弃了 一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策略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练习法
小组形式相互学习促进方法
教学准备
口风琴、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直笛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设计思路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播放音乐《青春舞曲》
组织教学,听音乐指导学生入座,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大量的收集图片、音频通过更直观的感受让学生了解青海的人文地貌,利用课堂乐器口风琴为歌曲进行伴奏,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歌曲的风格和歌曲的学习上有更好的实践体验,本节课在课堂的设计上还有改进的地方,学生在演唱上还应该有更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应该发挥示范作用带领学生在演唱环节上有更多的时间。
教学难点
1、视唱乐谱及能基本唱好歌曲变化音#4
2、用口风琴为歌曲作节奏型伴奏
教学内容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在课堂上歌唱融入口风琴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在音乐的音准、节奏以及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体验音乐的快乐。
1、听音乐有序进入教室,
2、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
3、说说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新疆、维吾尔族)
4、作者?(王洛宾)
多媒体播放
《青春舞曲》
学生感受民族音乐,引起学生共鸣。创造一种美好、轻松的音乐环境。
展开阶段
活动1【活动】欣赏歌曲,体会感情
活动2再次播放音乐
活动3
尝试视唱歌谱
活动4
尝试口风琴演奏主旋律
音乐学科《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设计
课题
《在那遥远的地方》
课型或模块
综合课
学校
花都区狮峰中学
年级
八年级6班
执教人
尹雄生
性别

年龄
40
职称
中学一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体验吹奏《在那遥远的地方》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合作等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活动5
展示学习成果
播放《在那遥远的地方》
老师提问:歌曲第一、二段歌词中描绘了姑娘的哪些特征来表现她的美丽。
师生合作引导学生视唱乐谱
1、教师示范弹奏指法
2、组织分组
教师作评价
1、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简介
3、创作背景
学生回答(小脸、眼睛)
1、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的视唱歌曲
多媒体
学生了解青海民歌的种类
结束阶段
师生小结。
完整合作
教师直笛学生口风琴伴奏
学生用口风琴作音乐伴奏
口风琴、直笛
感受音乐音乐情境,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评价
学生通过音乐、图片了解作品的作者、及作者创作意图了解青海的人文文化。口风琴有利于提高及辅助学生视唱技能练习,教师学生的合作参与、有目的参与音乐实践中,使其体验并理解节奏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有情感体验歌曲情感。
学生通过视唱旋律,从而去探索歌曲音乐风格与调式音阶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口风琴提高及辅助学生视唱技能的练习。
分组练习锻炼学生相互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参与、有目的参与音乐实践中,使其体验并理解节奏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也在情感体验、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
拓展阶段
青海民歌
介绍青海民歌花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欣赏青海民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识谱演唱、器乐演奏体验增强学生自主、合作能力,通过口风琴器乐的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音准、节奏以及作品的领悟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意识用气息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
会用口风琴为《在那遥远的地方》伴奏
教学重点
1、视唱曲谱 2、连奏的演奏方法 3、口风琴的演奏手型、指法。
2、歌曲调式
1、学生学习吹奏伴奏音型(投影乐谱)
2、分组合作一组吹奏伴奏音型一组吹奏主旋律。
3、组互换吹奏视谱。
4、学生随教师钢琴唱歌词
1、学生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多媒体
钢琴
口风琴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情绪,并初步了解歌曲旋律。
2、相关图片了解青海的人文地貌
学生体会歌词带来的情感传达。激发其演唱热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