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四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博弈论谢识予第四五章参考答案

博弈论谢识予第四五章参考答案

第四章参考答案2、火车站和机场餐饮商业服务的顾客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回头客、常客比较少,这些经济交易具有一次性博弈的特征,它们的价格总是较高而质量又会差一些,顾客也会尽量不在这些地方购买商品和消费。

在一般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餐饮商业服务则回头客和常客较多,有明显的重复博弈特征,在居民区购买商品和消费的老顾客一般能得到比较公平、优惠的价格,还能得到较好的服务,甚至有些还可以信用消费(赊账),因此消费者一般会比较放心地消费。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重复博弈和一次性博弈效率不同的典型例子之一。

3、从研究对象和问题特征看,有限次重复博弈研究的主要是有明确结束时间的(合作、竞争等)关系,无限次重复博弈研究的主要是没有明确结果时间,或者较长期的关系。

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动态博弈和重复博弈分析中常用的逆推归纳法在无限次16重复博弈中无法直接运用,因为没有最后一次重复。

因此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的主要方法是构造法,即根据特定效率意义等构造了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此外,也可以运用某些技巧解决问题,如教材中利用三阶段讨价还价博弈分析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的技巧。

从博弈的结果看,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效率往往高于有限次重复博弈,有些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无法实现的效率较高的结果,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有可能实现。

例如囚徒的困境型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和有限次重复博弈就体现了这种差别。

两类重复博弈民间定理的差异也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在重复次数不多的有限次重复博弈中不一定要考虑得益贴现问题,在我限次重复博弈问题中这是必须考虑的。

上述区别在理论方面最主要的启发是重视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区别,区分研究这两类博弈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方面的主要启发是促进和保持经济关系的长期稳定性,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等常常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用画线法容易找出该博弈的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T,L)和(M,R)。

这两个纳什均衡的得益都帕累托劣于(B,S)。

一次性博弈中效率较高的(B,S)不可能实现。

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二参考答案


【答案】:对
题目19.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A.城市公共汽车
B.艺术博物馆
C.收费的高速公路
D.国防
【答案】:国防
题目20.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答案】:对
题目21.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
A.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答案】:错
题目3.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


【答案】:错
题目4.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


【答案】:错
题目5.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答案】:错
题目6.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
A.策略式博弈更容易求解
d.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答案】: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题目8.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B.参与博弈的每一个局中人都有若干个策略
C.策略与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策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答案】:对
题目25.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答案】:对
B.策略式博弈无法刻划动态博弈
C.策略式博弈就是一个支付矩阵
D.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答案】: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题目7.囚徒困境说明()

电大作业 开放大学《博弈与绝策》形考任务3及答案

电大作业 开放大学《博弈与绝策》形考任务3及答案

《博弈与绝策》形考任务3题目1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发生对抗冲突时,如何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获得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博弈的均衡策略是(行动,等待),即大猪去踩踏板,小猪选择等待。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为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本身是不愿意看见有人搭便车,但无论怎么设计游戏规则,都无法避免搭便车问题的产生。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猎鹿策略具有较大的风险,博弈结果不仅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行为预期、还要依赖于博弈支付大小与策略的风险性大小。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我们参与大规模协调博弈时,我们选择某种产品仅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因素。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只要是一个有限的次数的重复博弈,只要能够确定博弈存在最后一次,就和一次简单的囚徒困境博弈没有差别。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在重复博弈中,由于长期利益对短期行为的制约作用, 因此有一些在一次性博弈中不可行的威胁或诺言在重复博弈中会变为可信的,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持续合作的态势。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KMRW声誉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演化稳定策略说的是,如果均衡一旦得以形成,此后偏离均衡的运动就会受到自然选择的打击。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声誉模型表明,博弈参与者具有外生的合作倾向。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冷酷策略是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讨价还价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即博弈的当事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任何一个人效用的增加会损害其他一个人的利益。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3讨价还价由哈佛大学教授谢林在发表得经典著作《冲突的战略》中提出。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4讨价还价的过程总是需要成本,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

正确的答案是“错”。

博弈游戏试题与答案.doc

博弈游戏试题与答案.doc

1.简述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10分)博弈双方没有信息交换下同时选择行动或是不同时行动,但双方不知道对方将会采取什么具体行动的博弈就是静态博弈。

比如“囚徒困境”,双方不能交换信息,一方只能猜测推理对方会怎样做。

博弈双方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而且行动在后者可以观察到行动在先者的选择,并据此作出相应的选择,这种有信息交换的博弈就是动态博弈。

比如说下棋,双方一先一后出棋,后一方可以看到前一方的行动,并据此来采取相应选择。

2.以“囚徒困境”说明什么是纳什均衡?(8分)纳什均衡是指符合博弈双方个体理性最佳选择的惟一平衡点,在这点上,任何一人单方面改变选择都只会得到较差的结果。

“囚徒困境”中,甲乙两名嫌疑犯,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年;一人坦白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5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判15年。

假设甲乙两人同样聪明,而且都只关心减少自己的刑期,不在乎对方。

甲推理:假如乙不招供,他有两种选择①招供一马上获得自由;②不招供一坐牢1年。

假设乙招供,他也有两种选择①招供一坐牢8年;②不招供一坐牢15年。

由上可看出,不管乙招供不招供,甲选择招供都是对自己比较有利的。

无论是甲,还是乙,他们均推理得出最好的策略是“招认”这是他们最符合个人理性的选择。

双方均招认是“纳什均衡”——这是一个稳定的结果。

此时甲乙任一方单方面改变选择都只会得到较差的结果。

比如甲改变选择,不招供,他将获刑15年。

3.简述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并举例说明(7分)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即在这个状态下如果有人试图将自己的处境变好,就一定要有人的处境变坏,没有人能够在不顺还别人的利益的同时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提高。

比如一对热恋的情侣AB,他们的相恋是帕累托最优,此时第三者C追求A, AC相处更幸福,则A选择离开B,此时A失恋了,受到伤害。

就是指在原来的帕累托最优的状态下,A 试图将自己的处境变好,一定会让B的处境变坏。

2020秋学期开启 国开电大 推销策略与艺术 形考任务4答案

2020秋学期开启 国开电大 推销策略与艺术 形考任务4答案

推销策略与艺术形考任务4在学习完课程全部内容之后,请完成本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本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由四个案例构成,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案例,用课程中得原理与方法进行分析,回答每个案例中提出得问题。

要求每个案例得答案字数不少于200字。

案例一:(25分)袁总的公司最近要招标采购一套安全加密系统,标书发出去后有5家公司带着厚厚的应标文件来参加投标,每一个厂商都说自己是最大的、最全的、最好的、最有资历的。

结果,袁总最终谁家的都没买,这个采购项目就暂时搁置了。

我问袁总为什么采购没有成功,袁总说:“我觉得每个厂商讲得都挺好,但是好像都不是我想要的。

我觉得我并不需要一个功能最全的产品,我只想要一个最适用的,而且,每个人都让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我到底想要什么。

怎么能把我的钱交给这些根本就不关心我的人呢?”(资料来源:岳贤平.推销:案例、技能与训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06.)请认真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袁总为什么暂停了这个采购项目?5家公司在应标时主要有什么失误?结合这个故事谈谈在推销洽谈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袁总觉得应标的公司没有注重客户本身的需求,而一味地夸奖产品如何好,引起袁总的反感,所以最终暂停了这个采购项目。

(2)这5家公司的销售员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热情,见到客户就打开产品手册喋喋不休地介绍开了。

销售员不应该重点介绍自己的产品有多好,而应该首先关注客户真正的需求。

(3)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在我们没有搞清楚客户想要什么之前,不要轻易地去展示自己的产品,因为你眼中的优点很可能会成为客户心中的缺点。

拜访现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要急于展示和表达。

避免盲目的向客户进行不恰当的展示,要学会聆听客户的心声。

案例二:(25分)有一位推销新型号复印机的推销人员,得知某公司的采购科长急于采购一批复印机,但这位采购科长思想比较保守,喜欢选购老型号的复印机,对新型号复印机有怀疑。

于是推销人员找到这位科长说:“我知道您对采购很有经验,不愿在型号的选择上冒风险,但我想像您这样的老行家绝对不会一概排斥新型号的产品,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太快了,复印机的更新换代也是很快的,一旦一种新型号产品的质量与功能被大家认可后,价格就会提高,老旧型号也将被淘汰。

电大(本)博弈与决策作业1-4复习过程

电大(本)博弈与决策作业1-4复习过程

博弈与决策 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一、名词解释1.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

2.完全信息: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的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

3.静态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行动的采取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并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4.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有后,而且后选择行动的一方可以看到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选择的行动。

5.非合作博弈:如果参与者之间不可能或者根本没办法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采取行动的话,这种博弈类型就是非合作博弈。

6.纳什均衡:是对于每一个博弈参与者来说是这样的一个战略组合,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战略,每一个参与者的这个战略能使其期望效用最大化。

7.纯策略: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而且参与者选择了这个策略之后就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纯策略。

8.纯策略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纯策略组合中,如果给定其他的策略不变,在该策略组合下参与者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否则会使策略组合令人后悔或者不满意。

二、请用剔除劣势策略的方法寻找以下博弈的最优策略。

要求: (1)写出剔除的步骤或顺序;(2)画出相应的剔除线;(3)给出最优的博弈结果。

乙甲答:(1)对甲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行;(2)对乙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列; (3)余下的策略组合是(坦白,坦白),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注:步骤(1)(2)颠倒亦可]百事可乐答:(1)对可口可乐而言,高价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高价”所对应的行;(2)对百事可乐而言,高价是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高价”所对应的列;(3)余下的策略组合是(低价,低价),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注:步骤(1)(2)颠倒亦可]员工乙员工甲答:(1)对员工乙而言,策略R 是明显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R ”所对应的列;(2)对员工甲而言,在员工乙剔除R 策略之后,C 策略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C ”所对应的行; (3)对员工乙而言,此时劣势的策略是L ,用竖线划去“L ”所对应的列; (4)对员工甲而言,此时劣势的策略是D ,用竖线划去“D ”所对应的行; (5)余下的策略组合是(U ,M ),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最新电大《博弈与决策》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最新电大《博弈与决策》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博弈与决策】期末复习指导《博弈与决策》期末复习指导一、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写出定义2、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概要回答3、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进行分析4、案例分析题(共20分)二、考试复习详见网上课堂(1)前三部分网上课堂课件和期末复习资料和教材相关内容(2)案例详见网上课堂案例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博弈论的基本理论(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决策人为了争夺资源、争夺机会使得决策人处于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中,这就不得不思考他人有针对性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影响。

博弈就是一种游戏,在这种状态下,参与者必须作出选择,并对对方的选择作出判断,这种判断和选择决定了博弈的结果。

每个对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也要考虑自身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自身的可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博弈论:就是以参与人之间有针对性的行为产生的互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在互动过程中参与人的一般行为规律。

博弈论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策略互动”的局势中找到局中人的最佳行为方式,使得采用最佳行为方式的局中人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所以博弈论可以简单理解尾研究策略互动局势中的局中人的理性行为的理论。

(二)博弈论的构成要素1、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得益、结果、均衡等。

2、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3、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4、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5、得益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是所有参与人的策略或行动的函数,这是每个参与人最关心的东西;6、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均衡结果是指博弈结束后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一些要素的集合,如在各参与人的均衡策略作用下,各参与人最终的行动或效用集合。

重庆大学博弈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重庆大学博弈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二章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三章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1、市场进入博弈一个完全垄断企业B 正在垄断一个行业市场,另一个潜在的试图进入该行业的企业A ,称A 为进入者,B 为在位者。

A 不知道B 的成本特征,设B 有两种可能的成本,即高成本和低成本。

两种成本情况下的博弈矩阵如表6.1。

表6.1 市场进入博弈 B高成本 低成本A进入 不进入假定B 知道进入者A 的成本为高成本,且与B 为高成本时的成本相同。

假若信息是完全的,则当B 为高成本时,唯一的精炼纳什均衡为(进入,默认),另一纳什均衡(不进入,斗争)是含有不可置信的威胁。

当B 为低成本时,唯一的纳什均衡为(不进入,斗争),即若A 进入行业,具有低成本优势的B 将通过降低价格将A 逐出市场。

由于存在行业进入成本,所以A 被逐出市场后将有净的10单位进入成本的损失。

当A 不知道B 的成本情况时,他的选择将依赖于他对B 的成本类型的主观概率或先验概率密度。

设A 对B 是高成本的先验概率判断为P ,则A 认为B 为低成本的概率为P -1。

如果A 进入,其期望支付为 )10)(1()40(--+P P 如果1不进入,其期望支付为0。

当且仅当0)10)(1()40(≥--+P P 或51≥P 时,A 选择进入;反之,当51<P 时,A 不进入。

于是,贝叶斯均衡为:(进入,默认),高成本,51≥P ; (进入,斗争),低成本,51≥P ;(不进入,*),51<P其中*表示可以是斗争,也可以是默认。

2、成本信息不对称的古诺博弈之前给出的古诺博弈中,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是共同知识。

这里,我们假设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是私人信息,具体规定如下:两个企业生产相同产品在同一市场上进行竞争性销售,市场需求函数为P a Q -=,0>a ,P 为产品价格,Q 为市场需求量。

假设a 充分大时总有0≥-P a ,企业i 的成本函数为i i i q b C =,其中i C 为企业i 的总成本,i q 为其产量,i b 为其平均成本,i b 为常数且0>i b ,故i b 也是边际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1.信息是博弈的筹码,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答案】:对
题目2.“私人信息”的存在才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就是指某些行为人拥有但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



【答案】:对
题目3.在法律上,当某人A授权某人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其中A是“代理人”,B是“委托人”。



【答案】:错
题目4.在信息经济学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被称为“委托人”,就是知情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称作“代理人”,就是不知情者。



【答案】:错
题目5.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



【答案】:对
题目6.“柠檬市场”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首先提出。



【答案】: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