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概要32页PPT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来源:公共技术服务部时间:2014-04-24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称政务外网)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和〔2006〕18号文件要求建设的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的政务公用网络。
政务外网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不需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一、建设历程为了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12月,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招标确定国家信息中心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单位。
200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的初步设计。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12月24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竣工验收。
二、管理机构政务外网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建设。
2010年10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国家信息中心加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牌子,承担政务外网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安全策略和管理办法,规划和管理政务外网IP地址和域名,承担中央政务外网建设、运行维护和服务等工作,对地方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进行业务指导。
地方政务外网的建设与管理由地方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单位负责。
三、网络结构政务外网由广域骨干网和城域网组成,纵向分为中央、省、市、县四级。
各级政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分别接入相应层级的政务外网。
中央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为双星结构,采用双路由、双链路;中央城域网为2.5G光纤环网,中央政务部门接入采用裸光纤或MSTP专线,网络带宽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平台网络技术参数及服务要求

附件1: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平台网络技术参数及服务要求
一、通信线路要求:
电子政务外网要连接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及相关政务部门,线路租赁采用光纤专线接入,每个单位接入带宽不低于100MB。
二、机房要求:
满足要求的使用面积,具备可靠的电源,符合要求的室内温湿度,完善的接地系统,良好的监控系统。
三、设备要求:
接入设备要具备安全网关功能,支持千兆接入和MPLS VPN技术。
(1)集中办公区合并接入的,须配套相应通信、安全保障能力的接入设备,同时满足每个单位接入带宽不低于100MB。
(2)接入单位接入设备,要满足如下性能要求:
接入设备(“★”项为必须满足项)
(3)中标单位要提供互联网出口,且满足每个单位接入带宽不低于100MB的要求。
附件2: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平台设备技术参数及服务要求:
一、项目设备名称
1、核心交换机、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出口防火墙、应用层安全网关需要厂家授权及售后服务承诺书。
2、鉴于网络兼容性、简化运维管理,所投出口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应用层安全网关,必须为同一厂商。
3、*号项必须提供相应证明并加盖原厂公章。
二、详细参数
(一)、内网区配置
1、核心路由器
第4 页共17 页
第5 页共17 页
第6 页共17 页
(二)、外网区配置
1、上网流控系统
第7 页共17 页
2、上网行为管理
第8 页共17 页
第9 页共17 页
3、出口防火墙
第10 页共17 页
4、应用层安全网关
5、入侵防御系统
6、日志审计、
7、堡垒机
(三)、运维系统配置1、网管中心网管系统。
试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PPT课件( 31页)

逻辑隔离
云南省电子政务外网应用规划
• 全省统一的应用平台集中在省级数据中心, 各州市县乡通过网络开展应用。
• 本州市内的应用统一集中在州市级数据中 心,区县不再部署服务器。
• 如果县级有特殊应用,原则上也统一部署 在州市级数据中心,通过网络远程管理和 维护。
国家外网工程办要求
3、加快推进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增强政务外网的承 载能力
4、组织力量积极配合,尽可能缩短国家各部委系统 在政务外网上的部署开通时间。
5、积极扩大政务外网应用领域。通过各种渠道,主 动介绍政务外网功能和应用情况,了解部门业务需 求,配合做好工作方案,促进各部门利用政务外网开 展业务应用。
国家外网工程办要求
6、地方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单位都要尽快落实信息安 全主管领导和工作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 度,划清管理边界、定好管理职责,定期开展安全检 查,建立全网信息安全的通报机制。
7、在国家密码管理局指导下, 加大政务外网电子认证 全国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做好“国家密钥基础设 施——电子政务外网二级密钥管理中心”建设工作, 各地政务外网尽快完成本地认证服务支撑平台和服 务队伍建设,早日形成政务外网统一电子认证的全网 服务能力。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基本情况介绍1、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介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和[2006]18号文件要求建设的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的政务公用网络。
政务外网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不需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上承载了包括国家应急平台体系、金审工程、金安工程等50余项全国性重要业务应用,依托政务外网建设并支撑了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法人库、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先导工程等国家重大核心业务系统,为全国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及重大工程部署创造了较为完善的平台设施环境,为促进和支撑相关部门履行政府职能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有效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升级改造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中央广域骨干网和城域网,建成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试点示范平台,完善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信任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形成互联互通、集约共享、安全可信、统一规范的网络交换体系和业务支撑平台。
目前二期已初步建成,网络承载能力、数据交换能力、业务支撑能力、网络信任服务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容灾备份能力全面提升。
2、国家政务外网的结构和规模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广域骨干网和中央城域网构成。
中央广域骨干网一期为双星结构,采用双路由、SDH双链路,其中主链路带宽155M,备链路带宽4M;中央城域网为2.5G光纤环网,有5个互联网出口,带宽合计1290M;用户接入采用裸光纤或MSTP专线,网络带宽可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二期建成后,在北京(三里河、广安门)2个核心结点的基础上,新增上海、广州、成都、西安4个大区结点构成A平面,完善32个省级落地结点构成B平面,形成双平面骨干网络架构,同时广域骨干备份电路由4M按需最大扩容到155M(先期扩容至30M);扩容和改造中央本级互联网出入口,出口扩到6个,总带宽扩容到2700M。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概要

VPN逻辑隔离
VPN逻辑隔离
防火墙等 逻辑隔离
公众用户 G-C业务
部委VPN
跨部门 业务VPN
安全 交换
网络互联 互通平台
认证服务
公共网络服务
安全 交换
安全 互联
互联网服务
政务外网安 全接入平台
专用网络区
公用网络区
互联网接入区
G-B业务 企业
Internet
G-G业务 政务部门
移动办公
政务外网网络基础设施
国家发改委要求
• 第八、关于“对确有困难的西部地区给予 资金补助”的问题。
在补助资金的使用上有两点需要强调: 一是国家的补助资金将主要用于省、地(市)、县骨 干网络的建设; 二是补助资金要求全部用于采购自主可控的信息 化装备。
国家外网工程办要求
1、共同努力构建协同工作机制,保障政务外 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明确责任,分级负责,确保国家政务 外网安全。
国家发改委要求
第六、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会同财政部门做好本地政务 外网建设的组织协调和资金落实等工作。
第七、关于部门专用网络建设和运维经费调整的问题。 一是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建设新的部门专用业务网络。 二是部门相关业务从部门专网向政务外网迁移后,财 政部会根据情况,相应调整其专网的运维经费。同时, 财政部门将合理安排政务外网的运维经费,支持政务 外网的运行维护。
8.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 中央到地方的协同工作机制
9. 加强国家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建立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
10. 逐步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国家发改委要求
第一、各部门、各省市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共 同推动国家外网建设。
第二、中央各部门要抓紧接入外网,尽快实现业务 应用在政务外网上的部署。
电子政务外网使用说明pptPowerPointPre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外网使用说明 pptPowerPointPre
配置IKE参数: 本端安全网关名字:Client 对端安全网关名字:Center 点击确定,点击完成。 完成全部参数配置, 创建连接完毕。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外网使用说明 pptPowerPointPre
5、双击新建的连接,即可进行VPN连接。
1、电子政务外网简介
网络根据使用环境及范围可分为:
广域网、局域网、公共网、专用网、等等 。
定义:
电子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可以认为它是有 边界限制、有接入限制的广域专用网。
电子政务外网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 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对社会的专业性服务。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外网使用说明 pptPowerPointPre
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的异同:
1、范围:政务外网接入严格限制,存在边界,一般只在政府及下 属单位内使用;互联网在世界范围使用,用户各异。
2、业务:只为政府及下属单位提供业务平台;互联网上信息多样, 须甄别筛选。
3、管理:政务外网由各级网管中心管理调配;互联网由运营商提 供服务。
4、两者都基于物理信道网络,相互之间可以转化使用。
v 数据远程复制是通过相应的数据复制软件或硬件设备实现多点的 数据同步复制。该方案能够准确有效地将资源下发到指定地点, 但不稳定,同时会有一定的软硬件成本。
v 数据多播传输方式较适合电子政务外网这样的星形网络结构,但 该方式对计算机硬件要求较高,同时涉及一定的网络改造,成本 开销非常大。
v FTP分发方式是较为成熟的一种资源分发手段,它拥有完善的协 议,其稳定性及安全性有保障,且成本相当低,使用简单,用户 可通过主动登录上级中心架设的FTP服务器,进行简单的复制粘 贴操作就可以把对方服务器上的资源下载到本地服务器上以供使 用。缺点是效率相对较低。 目前采用FTP分发方式对各下级中心提供资源下载服务。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来源:公共技术服务部时间:2014-04-24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称政务外网)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和〔2006〕18号文件要求建设的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的政务公用网络。
政务外网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不需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一、建设历程为了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12月,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招标确定国家信息中心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单位。
200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的初步设计。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12月24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竣工验收。
二、管理机构政务外网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建设。
2010年10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国家信息中心加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牌子,承担政务外网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安全策略和管理办法,规划和管理政务外网IP地址和域名,承担中央政务外网建设、运行维护和服务等工作,对地方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进行业务指导。
地方政务外网的建设与管理由地方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单位负责。
三、网络结构政务外网由广域骨干网和城域网组成,纵向分为中央、省、市、县四级。
各级政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分别接入相应层级的政务外网。
中央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为双星结构,采用双路由、双链路;中央城域网为2.5G光纤环网,中央政务部门接入采用裸光纤或MSTP专线,网络带宽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文/刘增明 戈文杰・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摘 要:关键词:政务外网 业务专网 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介绍了国家政务外网的建设背景、总体建设目标、功能结构、服务对象、主要技术特点和项目建设成效。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需要统一建设网络系统,为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政务系统提供网络承载,减少浪费、提供效率。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国家公用通信传输网络,整合建设政务外网,通过覆盖全国各级政务部门的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支持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促进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国家政务外网(CEGN)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规定建设的中国电子政务重要基础设施。
国家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承载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主要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承载服务,支持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一、国家政务外网建设背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部门以需求为导向,建设了一批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不同规模的网络体系。
但是,由于各部门各自建设自己的专网,形成了“上面千根针,下面万条线”的局面,在网络建设上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多有发生,存在网络利用水平低、安全隐患大、互联互通少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2002年出台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要“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并明确提出建设国家政务外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