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职工人数和年平均工资统计(最新)教学内容

中国历年职工人数和年平均工资统计(最新)教学内容
中国历年职工人数和年平均工资统计(最新)教学内容

中国历年职工人数和年平均工资统计(最新)

中国历年职工人数和年平均工资统计(1949-2014)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09 32736 44772

2010 37147 51588

2011 41799 58032

2012 46464 63840

2013 51120 68568

2014 58632 72564

北京1991~2018历年社平工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我国历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及增长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0-2014世界各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单位:美元)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企业平均工资怎么算.doc

公司平均工资怎么算 公司平均工资怎么算 用企业去年的工资总额除以去年企业年平均人数,就是企业去年的年人均工资,再除以12就是月平均工资。工资总额和平均人数按照统计局口径计算。 按国家《劳动统计制度》规定,劳动统计的范围是对城镇单位进行统计,不包括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是统计部门根据城镇单位上报的劳动情况表汇总计算而来,用各个单位的工资总额相加除以全部职工人数,计算出职工平均工资。职工工资总额由基础工资、奖金、各项津贴和补贴组成。按劳动统计制度规定,工资总额计算方法不按实际发到职工手里的现金计算,职工工资不仅包括基础工资、奖金、各项津贴和补贴,还包括单位代扣代缴的各项费用。如包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并且是个人所得税税前工资。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成为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全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职工退休金以及法院在判定突发事件如工伤、车祸等对受害人给予经济补偿时的参考依据。 平均工资的定义 平均工资,是一项反映工资总体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不

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 按中国现行统计方式,平均工资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资单上的工资是有差别的。2012年8月23日统计局公布数据,广州5.7万超过京沪居首。 2014年12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说: 适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并透露,全年已有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4.1%。 2015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数据,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969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20倍。 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分析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详解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详解 社平工资全称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与劳动者有着切身利益关系。 一、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基数的上限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可见,经济补偿基数的上限受制于社平工资标准的3倍,社平工资决定着高薪入群的经济补偿上限,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劳动者工资再高,对经济补偿已经无任何意义。举例,同样月薪3万的高管,同样的工作年限,在不同城市获得的经济补偿数额是不同的。全国社平工资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标准相差近一半,即使拿的工资一样多,但经济补偿可能会相差一半。 二、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经济补偿征税的起点 《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57号)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比如某地区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0000元,则劳动者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在90000元内可免征个人所得税,注意这里是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而非上年职

工月平均工资3倍,一字之差,结果截然不同。 三、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上限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第二条规定,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等规定精神,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 四、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工伤待遇中“本人工资”的下限和上限 工伤待遇中很多项目均是以“本人工资”作为计算基数的,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五、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工伤死亡的丧葬补助金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

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其中,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 你的工资涨了多少?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平均工资将影响你的10大钱袋子!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0%。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0415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102元,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52289元。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4272元,住宿和餐饮业3688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8417元。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表示,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10.0%,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分别拉动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5.5、2.7、1.6和0.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贡献率达55.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拉动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保证工资较快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带动相关行业工资增长。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拉动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不要再说拖后腿了!是你的辛勤工作拉动了平均工资增长!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 市数据统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 15~64岁人口约:人,占%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单位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单位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两个话题。下面就为大家解开年平均工资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一、职工年平均工资是指职工在1年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其表明1年内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公式】:职工平均工资二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 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 1、报告期即一定时间,一般是指1年。 2、国际管理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3、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月平均工资计算 【公式】:职工月平均工资二职工年平均工资/12个月。 【解释】:

1、职工年平均工资包含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 2、计算出职工年平均工资即可得出月平均工资。 年平均工资的数据统计2009年4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公布数据,2008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 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 17.2%,但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此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社会的广泛质疑,公众的眼光,无一例外地都投向了“平均”二字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42452元,增长14.3%,上海、北京分列前两位。 2012年8月23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全国22个省会城市和四大直辖市已经公布了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 平均工资。其中,广州以57473元居首,北京56061元排名第二,南京则以54713元排名第三。 除了乌鲁木齐、南宁、兰州、拉萨、海口这5大省会城市外,其余22个省会城市及四大直辖市已先后公布了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城公布年平均工资你被平均了吗? 126城公布年平均工资你被平均了吗? 1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中新网财经频道统计发现,同全国年平均工资水平42452 元相比,广州、北京、南京、杭州、上海、银川、沈阳、武汉、合肥、长沙、太原这11个城市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年平均工资的主要问题机关工作人员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得到的实惠是最高

各行业年平均工资

2017各行业年平均工资 2017行业平均工资出炉!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消息,公布了2016年不同岗位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7各行业年平均工资,欢迎阅读参考!!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水平突破12万元,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金融业工资水平则退居 次席。 全部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394元 ——外企岗位工资差距最大 调查显示,2016年全部一套表平台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 均工资为57394元,比2015年增长7.0%。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123926元)最高,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 2.16倍;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46742元)最低,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1%。 从各类型企业岗位间差距看,外商投资企业岗位工资差距最 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 4.32;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最高与最低之比为 3.45;第三是国有企业,最高与最低之比是2.91。私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岗位平均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分别为 2.27和2.29。 IT业年平均工资破12万元为最高

——工资水平首次超过金融业 长期以来,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排在首位,但今年悄然发生了变化,IT业平均工资水平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 数据显示,2016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 工资为122478元,比上年增长9.3%,而金融业年平均工资为117418元,比上年仅增长 2.3%,增幅排各行业门类第二低位。 对于这种排位的变化,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首席统计 师孟灿文解读称,随着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得以快速增长。而金融业工资水平退居次席,主要受银行业高管限薪以及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 私营、非私营单位工资差距较大 ——非私营单位高出逾 2.4万元 从工资水平看,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为42833元,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可见,二者之间工资差距明显,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比私营单位高出 了逾2.4万元。 为何两者工资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对 中新网记者分析,非私营单位包括国企、外企等,大中型企业居多, 效益比较好,而私营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于非私营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大都没有完全建立健全, 劳动者议价能力也不强,导致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前者。 苏海南认为,这两类用人单位平均工资差距大,有其客观原因,

工作工资计算基数

工作工资计算基数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工资计算基数,你真明白几个? 周斌 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加班费、经济补偿、代通知金、未休年休假工资……这些林林总总的费用都与职工本人的月工资有关,但是分别有不同的计算口径。本期我们通过一个模拟案例,为你汇总劳动关系中各种各样的基数计算题。 2008年7月,小张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某公司任职,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2500元,另外每月有固定发放的交通、伙食补贴500元。2009年7月,小张得到公司发放的一次性奖金3000元。2010年1月起劳动合同约定工资调整为2800元,加上交通、伙食补贴每月实际发放3300元。2010年元旦小张加班一天。1月小张得到一次性奖金2500元。2010年5月,小张再次得到公司发放的一次性奖金2000元。2010年5月31日,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小张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公司决定解除劳动关系。当年小张未休年休假。 那么,小张的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加班费基数、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基数、代通知金、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基数应当如何计算呢? 社保个人缴费基数: 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社会保险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核定;新设立单位的职工和用人单位新增的职工按照本人起薪当月的工资核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或起薪当月的工资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60%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核定;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核定。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企业缴费基数为本企业上月职工工资总额。工资口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其中包括企业发给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根据北京市社会保险的相关规定每年4月1日起,凡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的单位与职工将按照新的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所以每年2月-3月单位将与每位员工就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进行签字确认。 小张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每月工资为3000元,加上一次性奖金3000元,计算出月平均工资为3250元,这就是小张2010年社会保险个人月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目前北京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以及3元的大病统筹个人部分,单位承担10%;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失业保险个人为 0.2%,单位承担1%。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据此,小张2010年每月社保个人缴费金额为334.5元。 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劳动合同确定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标准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44条规定,加班费的基数是指“基本工资”。根据原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是“劳动合同确定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标准”。

企业工人退休工资计算法

企业工人退休工资计算法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 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 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 本生活需要。 退休金计算方法及公式: (1)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即: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 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即: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 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 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 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 高限为3。 (2)个人账户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应使用与本人被批准退休当月已满周岁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3)过渡性养老金: 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当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的乘以1.2%); (4).过渡性补贴 过渡性补贴=[(95年后的实际缴费年限×过渡性补贴参数)/参加工作至退休时的全部年限×1%)]×(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最新退休工资的基本计算方式: 男:(60退休).工资=上缴总额/139工资基数*工资平均浮动系数*上班年限% 女:(50退休)=上缴总额/195工资基数*工资平均浮动系数*上班年限% 新农保(一律60岁)=(上缴总额30*上缴年限)/139基础养老金55元折合起来,新农保才相当于城镇基本养老的月收入390左右的上缴养老标准。 一、2012年底以前已按城镇养老保险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生活费)的人员,每人每月按照以下办法增加基本养老金(生活费) 1、先增加55元; 2、再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满1年增加1元。 上述两项合计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不足65元的,补足到65元。

香港平均工资及各行业工资状况最新出炉

香港平均工资及各行业工资状况最新出炉,香港统计局 根据香港劳工统计局的最新统计,2012年全港在职工作人员约为377万人(不包括自雇人员),平均 工资是3716美元/月,平均每小时工资是20.9美元。劳工统计局将所有行业分成22个大类,在22个大类中,平均工资最高的是管理人员,年薪102900美元,担任管理职务的有16万人;平均工资最低的是食品相关行业人员,年薪20880美元,该行业员工有31万人。 具体到每个工种来看,在所有工种中,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科医生,年薪219770美元,全港共有近0.11万名外科医生;其次是麻醉医师,年薪211750美元,共有0.13万名麻醉医师;平均工资最低的是食品制备及快餐店服务人员,年薪18120美元,从业人员约有8万人。其他工种的平均年薪如下: 会计及审计师:67430美元,从业人员3.8万人; 个人理财顾问:94180美元,从业人员0.5万人; 贷款员:63210美元,从业人员近1.2万人; 电脑程序员:74690美元,从业人员近1.4万人; 电脑应用软件工程师:90170美元,从业人员近1.7万人; 电脑系统软件工程师:96620美元,从业人员近1.3万人; 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管理员:70930美元,从业人员近1.1万人; 统计师:75220美元,从业人员0.1万人; 电脑硬件工程师:101410美元,从业人员0.2万人; 律师:129020美元,从业人员近2万人; 法官:103990美元,从业人员近0.1万人; 小学教师:53150美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 初中教师:53550美元,从业人员近2.8万人; 大学数学教师:70550美元,从业人员近0.17万人; 大学物理教师:83320美元,从业人员近0.09万人; 大学政治学教师:76990美元,从业人员0.06万人; 普通牙医:156850美元,从业人员近0.3万人; 口腔颌面外科牙医:210710美元,从业人员339人; 消防人员:47270美元,从业人员1.1万人; **:55180美元,从业人员4万人; 大厨:44240美元,从业人员近0.27万人; 理发师:27650美元,从业人员0.03万人; 导游:25990美元,从业人员近0.13万人。 谈到收入时,还有一个统计方法,就是收入中间值(Median income),中间值与平均值不同的是,中间值表示一半人的收入在此数值之上,一半的人收入在此数值之下,中间值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职员工的收入情况。根据香港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数据,2011年男性全职员工的收入中间值是46367美元,女性员工的收入中间值是35745美元。女性的收入只有男性的77%。 除了性别外,教育程度可以说是影响收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关教育程度与收入的关系,人口普查局所作的调查是比较权威的,这个调查虽然用的是2009年的数字,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大致的情况。根据人口普查局所作的调查,25到64岁全职员工的平均收入在1999年时为34700美元,按教育程度不同划分,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平均收入:89400美元; 硕士学位持有者的平均收入:62300美元; 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收入:52200美元; 大专毕业生的平均收入:38200美元;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 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常用100条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2×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2×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标准月平均工资计算方法

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标准月平均工资计算方法按中国现行统计方式,平均工资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 资单上的工资是有差别的。那么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要如何计算呢?下面就为大家解开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在劳动纠纷的处理中,涉及到最多的就是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 的问题。这两金的计算都是以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作为基数的,对于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理解的不同,计算的结果也大为不同。 案例:一员工因长期疾病休假一年,工资标准为最低工资的80%。医疗期结束后,到公司上班。由于并未痊愈,不能胜任公司的工作,经协商双方准备解除劳动关系。对于补偿中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双方发生争执。 以上案例,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处理结果会截然不同。实施前应当按照公司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实施后应当按照本人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计算,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办法》第六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

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第十一条规定: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按照以上规定,由于在病假期间发放工资为最低工资的80%,显然低于用人单位的平均工资,案例中应当以用人单位的 平均工资作为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基数。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按照新法的规定,病假工资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所以案例中用人单位应当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来计算经济补偿金。 此外,计算月工资时应当按照应得工资计算,而不是实得工资。应得工资包括已经发放的实得工资,还包括未发放的工资部分。即便工资已经全部发放,应得工资还应当加上用人单位代为扣除的社会保

月平均工资怎么计算

月平均工资怎么计算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 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而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 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按照国家统计“平均工资”指标诠释,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反映一 定时期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和工资水平,揭示劳动力 用工成本和国民收入分配状况,是制定社会保障政策、建立赔偿制 度的基础数据。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 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 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 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工资 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 房等个人帐户的基金。平均工资=报告期城镇单位工资总额÷报告期 城镇单位平均人数。 在工资问题上,老百姓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平均”二字。从纯理论的角度考虑,用“平均数”来表达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是必 要的,也是可取的。但是,如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现状相 结合,那么,“平均数”很有可能难以客观反映社会现状、反映群 众的真实生活水平。 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这个国家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要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分析一下,这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增加了,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 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

新劳动法下的工资计算方法

新劳动法下的工资计算方法 一、最新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至今现行有效。《劳动合同法》是2007年6月29日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综合性法律,其中包含了《劳动合同》的内容;而新的《劳动合同法》则是在《劳动法》基础上,专门针对事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关系制定的一部特别的法律。仅在劳动法范畴来看,《劳动法》是普通法,《劳动合同法》是特别法,按照法律层级和时间关系原理,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因此,如果《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方面的规定与《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有冲突,则以《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准;《劳动合同法》中未予规定的内容,仍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执行。 问题如:新劳动法规定,月工作时间是20.83,月月计薪天数是21.75,那么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到底是月工资/20.83*3,还是月工资/21.75*3呢?解析: 1、月工作时间,仅仅指劳动者全年法定工作日时间平均到每个月究竟是多少,其计算方法是:年工作日定为250天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此时间仅仅提供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信息; 2、月计薪天数,这个与计时工资的算法密切相关。为什么他不是20.83呢?因为国家规定,在法定假日(就是现在的清明中秋端午十一

和春节)工作单位也是要给劳动者发工资的!所以,其计算方法来源是: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

÷12月=21.75天这个104仅仅是休息日,因为休息日劳动者休息,工作单位不发工资。 3.日工作时间、周均工作时间: 新《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150%的工资;休息日安排加班而没有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 如何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准?按新劳动法,具体计算公式是: 用月工资总额除以月计薪天数或小时数得出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 所以,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节假日加班工资应该是:月工资/21.75*3 补充: 1。劳动者在进行加班费追索时,如果企业还存在克扣、拖欠加班工资的情形,劳动者同样可要求额外支付25%的工资赔偿金。为了避免诉讼请求不当, 劳动者也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可以 不支付加班费的特殊情况:劳动者自愿加班的、计件工 资没有完成工作量的、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种的(主要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2。因用人单位辞退造成工资损失的纠纷。这里的损失包括因误工造成的本人工资损失和 25%的工资赔偿金。如果司法机关认定企业辞退不能成立,一般会支持劳动者期间的工资收入损失。 第2/5页问题在于此类争议劳动者是否也可以要求25%的赔偿金?法院在处理实践中,主要是把握企业的辞退是否成立、劳动者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程度等因素。如前所说,工资赔偿金具有惩罚性质,因此如果劳动者存在过错,法院可以不判赔25%的工资赔偿;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企业应当支付25%的工资赔偿金。 2、关于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 1、经济补偿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按照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索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时,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放1个月工资,按照本人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如果地方规定和原劳动部规定不一致的,适用较高标准。应当明确一点,除了企业依据《劳动法》第25条做出的过失性辞退不成立时无需支付而外经济补偿金以外,其他情况下没有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还应当增加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广西各年平均工资统计

广西统计年鉴资料 “九五时期”(1996—2000) 1996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9元,比上年下降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7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年职工平均货币工资5300元,比上年增加3.8%。 1997年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458元,比上年增长3.9%,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年纯收入1703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区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5397,比上年增加5.7%。 1998年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110.29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年纯收入1875.28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区职工平均工资5540,比上年增长2.6%。 1999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2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2元,比上年增长5.2%。全区职工平均工资5779元,比上年增长4.3%。 2000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0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48元,比上年增长3.9%。全区职工平均工资6254元,比上年增长8.2%。

“十五时期”(2001—2005) 2001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4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65元,比上年下降9.8%,全区职工平均工资6772元,比上年增长8.3%。 2002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66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44.33元,比上年增长4.3%。全区职工平均工资8214元,比上年增长21.3%。 2003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5元,比上年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13元,比上年增长3.5%。全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9821元,比上年增长19.6%。 2004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5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95,比上年增长4.1%。全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11953元,比上年增长21.7%。 2005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7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305,比上年增长10.0%。全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13579,比上年增长13.6%。 “十一五时期”(2006—2010)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能够正确反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标政策业务意义的计算公式为: S=[X1×(C1/C1)+X2×(C1/C2)+...Xi×(C1/Ci)+...Xj×(C1/Cj) ]/n——公式1 公式1中,X1、X2...Xi...Xj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j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C1、C2...Ci...Cj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j年全 国/省/地市“职工平均工资”或称“社会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月数合计(等于12N,N 为企业和职工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特别的,公式1中,(C1/C1)、(C1/C2)...(C1/Ci)...(C1/Cj)为(基于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指数”,Indexingfactorsforeligibilityyear; X1×(C1/C1)、X2×(C1/C2)、...Xi×(C1/Ci)、...Xj×(C1/Cj)为(基于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的)“指数化缴费工资”,Indexedearnings。 应缴费月数和n,进而得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S。由此,该指标能够反映参保人员在整个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平均水平。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还可以有2个正解公式: 令Yi=Xi×(C1/Ci),即Yi为“各年度指数化缴费工资”,则有 简单算数平均算法: S=(Y1+Y2+...+Yi+...+Yj)/n——公式2

令yi=Yi/ni,即yi为“各年度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则有以各年度应缴费月数ni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算法: S=(y1×n1+y2×n2+...+yi×ni+...+yj×nj)/(n1+n2+...+n i+.. .+nj)——公式3 其中:n=n1+n2+...+ni+...+nj 在不将“本人缴费工资指数”(Xi/Ci)作为独立的政策业务概念的前提下, S=C1×(X1/C1+X2/C2+……+Xj/Cj)/n(其中n=12N)——公式4 是可用的,显然,公式4只是公式1的简化形式。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 户籍人口:11426985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12354454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岁人口约:11146427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 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 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 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