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A. 科学素养B.知识储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如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3、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4、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5、评价的方法有作业评价、测验,作品评价、成长记录6、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7、实验报告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8、基础数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这一要求,可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他评、自评两类9、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媒体应用、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

10.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包含的步骤有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工具;收集资料,实施评价:给出评价结论11。

即时评价的方式包括直语式评价和非言语式评价,言语式评价包括赏识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12。

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1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4、物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15、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A. 科学素养B.知识储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15 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A. 科学素养B. 知识储C.道德品质D.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C)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A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B)A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C)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A. 科学素养B. 知识储C. 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 .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 .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 .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 .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A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A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 .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 .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 .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 .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 .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九年级物理新课标答案

九年级物理新课标答案

九年级物理新课标答案【篇一:2011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含答案)】lass=txt>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 )a. 科学素养b.知识储备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c)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 )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与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A.科学素养B.知识储C.道德品质D.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C)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B)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C)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A. 科学素养B.知识储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
A. 科学素养
B.知识储备
C.道德品质
D. 探究能力
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
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
描述实验结果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
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
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
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 B )
A.机械能B.电和磁C.电磁能D.能量守恒8.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a机械运动和力;b内能;c声和光;d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f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机械能;h 电磁能,属于能量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 B ) A.e、f、g、h B.b、d、f、g、h C.a、b、c、d D.a、c、e、h 9.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A )
A.独立操作B.认识C.理解D.了解10.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 D )
A.经历B.认同C.内化D.计算
11.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 B )
A. 作业评价
B. 实验评价\
C. 作品评价
D.成长记录
12.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的是(C )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
C.教学态度D.教学效果
13.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 A )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B.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
与假设
C.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D.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可能答案提出猜想14.不是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的是( C )
A.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B. 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C.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D. 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评价
1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D )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D.含A、B、C
一、填空题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
的自然科学。

2.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
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

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属
性、、新材料及其应用。

4.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和两部分内容组成。

二、判断题
1.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
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 )
2.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
3.物理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决定》。

()
4.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5.“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之一是:(1)知道质量
的含义。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其中第(2)点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0分)
1、(5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答:1.(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5分)根据你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说说一节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答:2. (5分,答对一条给1分,正确答5条以上按满分5分计)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1)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2)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4)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生成性的课(6)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
(7)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3、(10分)课程资源包括哪些?请列举10条。

答:3.(10分,每例1分,10例共10分,正确答10条以上按满分10计)(1)教科书(2)教师教学用书(3)学生课外用书(4)科技书刊(5)音响资料(6)教学软件(7)互联网(8)图书馆(9)实验室(10)校外的博物馆(11)科技馆(12)工厂(13)农村等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A
4. D
5. B
6. C
7. B
8. B
9.A 10.D 11. B 12. C 13. A 14. C
15.D
二、填空题
1.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2. 实验室课程资源社会教育资源
3.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5.科学研究科学内容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