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临床病例讨论
病理科病例讨论范本

病理科病例讨论范本英文回答:Pathology Case Discussion Template.Objectives:To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structured and efficient case discussions in pathology.To ensu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cases.To facilitate learning, collabor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Steps:1. Case Presentation:Presenter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atient's history,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relevant laboratory findings.2. Gross Examination:Describe the macroscopic appearance of the specimen, including size, shape, color, consistency, and any other gross features.3. Microscopic Examination:Describe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the specimen, including cell type, arrangement, architectural patterns, and any other pertinent findings.4.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Special Stains:If applicable, discuss the results of an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s or special stains performed on the specimen.5. Differential Diagnosis:List 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diagnoses that are being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gross and microscopic findings.6. Discussion:Engage in a collective discussion to narrow dow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onsider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and explor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diagnosis.7. Consensus Diagnosis:Establish a consensus diagnosis based on the collective evidence and discussion.8.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Discuss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agnosis, includ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 options and follow-up recommendations.9. Learning Points:Identify any educational takeaways from the case, including important diagnostic criteria, differential diagnoses to consider, or potential pitfalls.中文回答:病理科病例讨论范本。
病理学临床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四)
病史摘要: 女性,25岁,足月妊娠,于1998年2月16日10时,自然破膜,约10分钟后, 出现寒战及呼吸困难。 立即 给予高流量氧吸入, 地塞米松、 阿托 品和速尿等。 因病情恶化, 继续给予 阿托品、654-2、氨茶碱、西地兰。 出现呼吸改变后,给予“呼吸三联” 药物静脉推注, 行人工呼吸, 心脏按 摩,并给予 “心脏三联” 药物行心内 注射,于2月17日清晨0时40分因 抢救无效而死亡。
病理诊断:①双肺羊水栓塞,肺水肿; ②足月妊娠,死胎。
讨论题: 羊水栓塞的发生机制及产妇的死亡原因。
病例讨论(五)
病史摘要:
王XX,男性,32岁,农民,因右 小腿肿胀疼痛两天就诊。 两天前右小 腿轻微擦伤出现疼痛, 自己在家拔火 罐,贴伤湿止痛膏未奏效, 小腿部出 现明显红肿,继而蔓延到右侧大腿, 随到医院诊治。体检:T:38.40C,P88次/分 ,R26次/分 ,16/10(120/75)。神志清楚,急性病容, 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部平软。 右侧腰 部轻度红肿, 右侧大腿、 小腿明显肿 胀,颜色暗红, 皮温稍高, 膝关节活 动受限。实验实检查:18X109,N0.90,尿和大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治疗经过:入院后积极抗感染治疗, 采用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 入院当 晚,病情恶化,病人出现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 出冷汗, 四肢冰凉, 脉搏 细弱,血压8/4(60/30),随既心跳 停止,抢救无效而死亡。 尸检所见: 青年男尸, 发育正常, 营养良好。 右 侧腋窝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3枚,右 侧腰部大片红肿, 右侧大腿及小腿明 显肿胀, 暗红色, 张力增高, 周径比 左侧分别增大5.4和3.8,足部出现 轻度肿胀。切面可见血性液体渗出。 腹腔内可见少量淡黄色液体, 腹腔各 脏器外观未见异常。 镜检:心肌细胞 轻度肿胀, 横纹消失,胞浆内可见少 量红染颗粒。 肝细胞轻度肿胀, 可见 多量粉染颗粒,部分肝细胞内可见圆 形空泡。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 刷状缘消失。右侧腋窝下淋巴结内可 见充血水肿以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 润。各器官组织均可见明显的血管扩 张充血。右侧大腿及小腿皮下组织和 肌肉组织高度水肿, 血管高度扩张充 血,肌纤维之间空隙增大, 在肌纤维 和脂肪组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弥漫浸润,部分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 组织坏死,阴囊和腰部病变基本同 上。
病例讨论 (2)

病例讨论引言病例讨论是医学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学术交流方式。
通过讨论病例,医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次病例讨论将围绕患者的病情、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展开,旨在加深对该病例的理解,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40岁女性,主诉头痛和呕吐已有三天。
患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感到疲劳、食欲减退,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体重下降。
患者的家族史中无相关疾病。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颈部僵硬,活动度受到限制。
神经系统检查中无明显阳性体征。
病史患者过去没有类似的病史,除了最近一个月的不适症状。
患者否认有哮喘、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近期未进行过手术或受伤。
检查结果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略高,C反应蛋白(CRP)正常。
2.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
3.头部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思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检查结果,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患者的诊断。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诊断思路:1.颅内感染:由于患者头痛、呕吐以及脑脊液检查中脑脊液压力升高,颅内感染是一个可能的诊断。
2.肿瘤:颈部僵硬和明显体重下降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
3.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需要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颅压增高。
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我们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颅内感染。
鉴于这一病情,我们建议进行以下诊断和治疗措施:1.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培养、脑脊液培养等,以确定感染病原体。
2.使用抗生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以覆盖常见的细菌病原体,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测试调整治疗方案。
3.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对头痛和呕吐的缓解,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4.头部MRI检查: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好转,考虑进一步进行头部MRI检查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结论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病例可以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理学临床病例讨论

病理学临床病理讨论病例讨论(一)病史摘要:李×,男,农民,38岁,与本村张××打架时,被张用棍棒猛击左小腿后侧腓肠肌处,该处皮肤略有损伤,事后小腿肿胀、疼痛难忍。
第2天出现红、肿、热、痛,第3天体温上升达39·50C。
第4天下肢高度肿胀,下达足背,最大周径为48cm,疼痛更甚,在皮肤裂口处流出血水。
在当地医院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未见疗效。
第6天,左足拇趾呈污黑色。
第10天黑色达足背,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随后到当地县医院治疗,行左下肢截肢术。
病理检查:左下肢高度肿胀,左足部污黑色,纵行剖开动、静脉后,见动、静脉血管腔内均有暗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固体物阻塞,长约10cm,与管壁粘着。
固体物镜检为混合血栓。
讨论题:病人所患何病,其发生机制是什么?病例讨论(二)病史摘要:男性,43岁,系突然死亡,由法院委托作病理解剖,检查死亡原因。
死者生前身体健壮,无任何疾患。
1986年9月23日晚饭后曾带其小孩外出游玩,晚11时回家后,被王××叫到马××家解决家庭纠纷,至半夜2时回家,返家后即言不适,此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不适,回家后一小时死亡。
尸检所见: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内膜散在有黄白色粥样斑块,左冠状动脉内膜也有黄白色粥样斑块,管腔狭窄,前降支距动脉口2cm处有血栓形成,血栓长1.5cm,左心室轻度扩张,心肌未见梗死,肺、肝、脾、肾充血状。
病理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主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轻度扩大,肺、肝、脾、肾淤血。
讨论题:该病人迅速死亡,你考虑死亡原因是什么?病例讨论(三)病史摘要:男性,25岁,于1990年4月23日因畏寒、发热10天,胸痛、盗汗一周入院。
10天前因夜间起床受凉后畏寒、发热。
7天前夜间突然感觉右胸下部疼痛,在说话、呼吸、活动时加重,同时夜间有盗汗。
次日去医院检查及胸部透视,以右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收入院。
临床医学中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VS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 右。病例分析需关注患者症状、体征、神 经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04
特殊病例分析与讨论
罕见病例
罕见病例定义
罕见病例的应对策略
发病率极低的疾病或异常情况,通常 难以诊断和治疗。
多学科协作,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和方 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02
病例分析方法与步骤
收集病例资料
01
02
03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 症状、体征、既往病史、 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 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与症 状相关的体征。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 的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 查、影像学检查等。
归纳病例特点
症状特点
总结患者的症状表现,如 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 等。
理和社会因素的干预。
对未来病例分析的展望
加强多学科协作
未来病例分析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包括临床医学、影像学 、病理学、遗传学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
应用新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将不断应用于临 床,为病例分析提供更多手段和依据。
关注患者个体差异
未来病例分析将更加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基因型、表型、生活 方式等,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体征特点
归纳患者的体征表现,如 发热、皮疹、黄疸等。
辅助检查结果
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如异 常指标、影像学表现等。
提出诊断假设
01
根据病例特点,结合医学知识和 临床经验,提出可能的诊断假设 。
02
对诊断假设进行排序,优先考虑 最常见和最可能的诊断。
病理学实习课病例讨论

病理:脾明显增大,伴有梗死灶 临床:脾于左肋下可触及,有触痛(能触到脾脏提
示脾脏肿胀至两倍以上)
3.肺 病理:两侧肺淤血水肿 临床:双侧肺底部湿啰音:心跳气促,呼吸28次/分, 心率140次/分,口唇稍呈紫绀,不能平卧。
4、肾
病理:肾贫血性梗死 临床:因其同时存在肾小球肾炎,小便检出蛋白(+),红细胞(+),
Why血细菌 培养阴性?
微小血管壁受损, 漏出性出血
皮肤黏膜等 出血点
长期发热,脾大, 白细胞增多,贫 血(脾功能亢进 和草绿色链球菌 的溶血作用)
病理改变&临床表现
1.心脏
病理:主动脉瓣增厚,多个灰黄色、菜花样的赘生物 左心室腔明显扩大,心室壁稍有增厚,其他心腔不易观察
临床:主动脉瓣区有舒张期和收缩期杂音,心跳气促, 心界扩大
三、实验室检查:
拔牙 草绿色链球菌入血
四、体格检查:
口唇紫绀,不能平卧,呼吸心跳快 缺氧、左心功能不全
主动脉瓣区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 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心界叩诊向左右侧明显扩大 心脏变大。
其他体征:
右侧上下肢瘫痪,肌张力增强 左侧上运动神经元麻痹 肺底闻湿性啰音、气促 可能肺淤血 肝脾可扪及 肝脾变大,可能存在淤血 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存在较多量腹水
病例讨论(一)
By 第一小组
主要病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依据:
一、症状:心跳气促明显发作十余天
二、病史:
1、年幼时经常咽痛、发热,并伴膝关节肿痛史 风湿热反复发作并累及关节。
2、近三四年来劳动偶觉心跳、气促,休息后即好转, 风湿病累及心脏,。
3、1个多月前因龋牙行拔牙术,术后有发热 存在细菌感染 。
病例讨论

尸解所见(摘要)
身体极度消瘦,体重30kg。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2500ml,橙红、半透明状。
胃:胃小弯近幽门处有一椭圆形肿瘤,中央有一4cmX3cm之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质硬,切面呈灰白色,溃疡底部凹凸不平,有出血坏死。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
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见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残暴巢,细胞异型性明显,多见核分裂像。
肺脏: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双肺上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临床诊断:⒈结肠癌;⒉纵隔肿瘤。
住院经过:入院后经抗阿米巴、抗癌治疗,病情未见好转。1962年5月19日上午4时腹痛加剧,呈持续性,腹壁紧张,满腹触压痛,腹壁反射消失,后腹胀逐渐增加。5月21日下午7时,患者烦操,脉搏、血压测不到,呼吸困难,颜面轻度紫绀,10时出现潮式呼吸,继而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请问:
1、本例的病理诊断是什么?
2、脑部病变是怎样引起的?
病理学病例讨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病理学课堂病例讨论
问题讨论
本例患者先后发生过一些什么疾病?其间有何联系?
由于肝细胞的严重损伤导致道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导致肝性脑病,发病机制有氨神经毒素和假神经递质等假说。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 病因。
病理学课堂病例讨论
问题讨论
推测本例患者的直接死因是什么?
可引起②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内性阻塞性胆汁淤积应首先考虑 有无癌栓,再考虑肝内结石 (3)呕血应考虑的问题 ①门脉高压症:引起胃底食管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型胃出血 ②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病理学课堂病例讨论
问题讨论
本例患者先后发生过一些什么疾病?其间有何联系?
【体检分析】 ①可见蜘蛛痣和肝掌,乳头可触及硬结,双侧睾丸缩小,考虑 肝功异常可能性大,灭活雌激素水平降低;②重度腹水,腹壁 静脉曲张,肝大质硬,表面不光滑,脾大,考虑有门静脉高压 征,肝肿大考虑肝癌可能性大;(患者病史不支持肝硬化早期)
器官
镜下特点
镜下可见假小叶,血管多,间质少,中央静脉异常,小胆管 肝 增生,肝索与肝血窦失去正常放射状排列,少量淋巴细胞和
单核细胞侵润,癌细胞排列呈巢;
镜下可见脾小体萎缩,脾索增宽,纤维化,脾血窦扩张、淤 脾 血,窦内皮细胞增生,红髓内纤维组织增生,常形成含铁结
个体差异有关,病毒性肝炎属于变质性炎,肝细胞病理过 程为变性、坏死、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替进行会导致 肝变形、变硬,导致肝硬化发生。
由于肝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导致窦性阻塞,假小叶 压迫小叶下静脉发生窦后性阻塞,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异常 吻合支导致窦前性阻塞,从而发生门静脉高压,导致侧支 循环的建立,从而发生胃食管静脉曲张及上消化道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临床病理讨论病例讨论(一)病史摘要:李×,男,农民,38岁,与本村张××打架时,被张用棍棒猛击左小腿后侧腓肠肌处,该处皮肤略有损伤,事后小腿肿胀、疼痛难忍。
第2天出现红、肿、热、痛,第3天体温上升达39·50C。
第4天下肢高度肿胀,下达足背,最大周径为48cm,疼痛更甚,在皮肤裂口处流出血水。
在当地医院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未见疗效。
第6天,左足拇趾呈污黑色。
第10天黑色达足背,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随后到当地县医院治疗,行左下肢截肢术。
病理检查:左下肢高度肿胀,左足部污黑色,纵行剖开动、静脉后,见动、静脉血管腔内均有暗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固体物阻塞,长约10cm,与管壁粘着。
固体物镜检为混合血栓。
讨论题:病人所患何病,其发生机制是什么?病例讨论(二)病史摘要:男性,43岁,系突然死亡,由法院委托作病理解剖,检查死亡原因。
死者生前身体健壮,无任何疾患。
1986年9月23日晚饭后曾带其小孩外出游玩,晚11时回家后,被王××叫到马××家解决家庭纠纷,至半夜2时回家,返家后即言不适,此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不适,回家后一小时死亡。
尸检所见: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内膜散在有黄白色粥样斑块,左冠状动脉内膜也有黄白色粥样斑块,管腔狭窄,前降支距动脉口2cm处有血栓形成,血栓长1.5cm,左心室轻度扩张,心肌未见梗死,肺、肝、脾、肾充血状。
病理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主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轻度扩大,肺、肝、脾、肾淤血。
讨论题:该病人迅速死亡,你考虑死亡原因是什么?病例讨论(三)病史摘要:男性,25岁,于1990年4月23日因畏寒、发热10天,胸痛、盗汗一周入院。
10天前因夜间起床受凉后畏寒、发热。
7天前夜间突然感觉右胸下部疼痛,在说话、呼吸、活动时加重,同时夜间有盗汗。
次日去医院检查及胸部透视,以右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收入院。
入院后卧床休息,第10天下床在室内大便,便后上床,突然胸痛,随之呼吸困难,全身紫绀,抢救无效,很快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尸检所见:右下肢轻度水肿,唇及指甲明显紫绀。
右胸膜有纤维性粘连并有结核病变,右肺呈暗红色,质较实,切面亦呈暗红色,含多量淡红色泡沫状液体。
在右肺动脉内有一长5cm的血栓性栓子,表面干燥、粗糙,并有红白相间的条纹,与肺动脉壁不粘连,阻塞肺动脉腔。
病理诊断:右肺动脉栓塞,右侧结核性胸膜炎。
讨论题:结合尸检发现,解释此病例由发病至死亡过程。
病人死亡的原因是什么?病例讨论(四)病史摘要:女性,25岁,足月妊娠,于1998年2月16日10时,自然破膜,约10分钟后,出现寒战及呼吸困难。
立即给予高流量氧吸入,地塞米松、阿托品和速尿等。
因病情恶化,继续给予阿托品、654-2、氨茶碱、西地兰。
出现呼吸改变后,给予“呼吸三联”药物静脉推注,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并给予“心脏三联”药物行心内注射,于2月17日清晨0时40分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尸检所见:双肺明显水肿、淤血及出血,部分区域实变,切面红褐色,用刀刮之,用血性液体顺刀流下。
镜下:肺部多数血管内可见数量不等的有形羊水成分,如胎粪、胎脂、角化物、及角化细胞等,但以角化物为多。
大部分肺泡腔充满水肿液,部分区域有出血,且较严重,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
全身各脏器充血水肿,心肌有变性。
子宫足月妊娠,死胎,胎儿脐带绕颈一周半,两肺可见羊水吸入。
病理诊断:①双肺羊水栓塞,肺水肿;②足月妊娠,死胎。
讨论题:羊水栓塞的发生机制及产妇的死亡原因。
病例讨论(五)病史摘要:王××,男性,32岁,农民,因右小腿肿胀疼痛两天就诊。
两天前右小腿轻微擦伤出现疼痛,自己在家拔火罐,贴伤湿止痛膏未奏效,小腿部出现明显红肿,继而蔓延到右侧大腿,随到医院诊治。
体检:T:38.40C,P88次/分,R26次/分,Bp16/10kPa(120/75mmHg)。
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部平软。
右侧腰部轻度红肿,右侧大腿、小腿明显肿胀,颜色暗红,皮温稍高,膝关节活动受限。
实验实检查:WBC18×109/L,N0.90,尿和大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治疗经过:入院后积极抗感染治疗,采用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
入院当晚,病情恶化,病人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冰凉,脉搏细弱,血压8/4kPa(60/30mmHg),随既心跳停止,抢救无效而死亡。
尸检所见:青年男尸,发育正常,营养良好。
右侧腋窝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3枚,右侧腰部大片红肿,右侧大腿及小腿明显肿胀,暗红色,张力增高,周径比左侧分别增大5.4cm和3.8cm,足部出现轻度肿胀。
切面可见血性液体渗出。
腹腔内可见少量淡黄色液体,腹腔各脏器外观未见异常。
镜检:心肌细胞轻度肿胀,横纹消失,胞浆内可见少量红染颗粒。
肝细胞轻度肿胀,可见多量粉染颗粒,部分肝细胞内可见圆形空泡。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刷状缘消失。
右侧腋窝下淋巴结内可见充血水肿以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各器官组织均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充血。
右侧大腿及小腿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高度水肿,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肌纤维之间空隙增大,在肌纤维和脂肪组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部分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坏死,阴囊和腰部病变基本同上。
讨论题:⑴根据尸检材料,作出病理诊断,并找出诊断依据。
⑵结合病史讨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死亡原因。
病例讨论(六)病史摘要:张××,男性,12岁,两周前左侧面部长一疮疖,肿胀疼痛,数天后,被其母用针扎穿并挤出脓性血液。
两天后发生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经治疗未见好转,且病情加重,昏迷抽搐而入院。
体检:营养不良,发育较差,神志不清,T390C,P140次/分,R35次/分。
面部有一2cm×3cm的红肿区,略有波动感。
化验:白细胞总数:22×109/L,中性粒细胞:0.87。
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
尸检摘要:发育、营养差,面部有一2cm×3cm的红肿区,切开有脓血液流出。
颅腔:大脑左额区有大量灰黄色脓液填充,脑组织坏死,有4cm×4cm×5cm的脓腔形成。
切片观察:脑组织坏死,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肉芽组织。
讨论题:⒈根据资料对本病例作何诊断?⒉本例脑部病变是怎样引起的?⒊从本病例中应吸取什么教训?病例讨论(七)病史摘要:唐××,男,50岁。
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但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经常呕吐。
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
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到,急诊入院。
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
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
化验:WBC5×109/L,N0.70,L0.25,M0.04。
患者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
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
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
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
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桔红色。
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满布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⒈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⒉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⒊患者死亡原因是什么?病例讨论(八)病史摘要:患者,女,40岁,农民。
一月前,出现咳嗽、咳带血丝痰,半月前患者感乏力并发热、喀血。
四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声嘶,头痛,头晕,时有神志不清。
入院检查:T380C,P105次/分,R17次/分,BP16/10.6kPa,神志不清,瞳孔正常,颈部淋巴结可触及。
胸透发现左肺上叶肺不张。
血常规:RBC3.8×1012/L,Hb75g/L,WBC15.8×109/L。
入院后一周,患者突然感觉左下胸锐痛,左胸浊音,呼吸音降低,胸腔穿刺放出400ml 血性液体,胸水涂片,查见癌细胞。
X 线显示左胸腔积液,左肺膨胀不全。
患者全身情况差,治疗无效而死亡。
尸检所见: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左胸腔内约有350ml黄色混浊液体。
双侧肺门淋巴结均有灰白色瘤组织转移。
支气管内有白色粘液和脓性分泌物,左支气管和分支均被瘤组织浸润并且被阻塞。
左肺高度萎缩,肺表面及小支气管周围均有瘤组织浸润,左肺上部近边缘处有一脓肿,直径3cm,右肺也有小的转移性瘤结节。
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被瘤组织浸润而粘连成块,双侧锁骨上淋巴结也发生转移。
镜检:见圆形或椭圆形分化极差的瘤细胞密布于支气管壁内及周围组织并散布于肺泡、血管和淋巴管内。
肝:重1240g,表面有略突起的转移性瘤结节,直径最大约0.5cm,镜下见肝血窦内有多个小的瘤细胞群。
脾、胰、肾中均见成群的瘤细胞浸润。
讨论题:⒈作出完整的病理诊断。
⒉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声音嘶哑?肺部出现肺不张和肺脓肿应如何解释?病例讨论(九)病史摘要:李某,男,50岁。
半年前,背米时突然感觉心前区疼痛,同时感左上臂、左肩疼痛,伴气急、肢体冷、面色苍白,出冷汗,经治疗休息后缓解。
以后,每当劳累后,心前区疼痛等上述症状时有发生。
数周前上五层楼后,心前区剧痛,冷汗淋漓,以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听诊两肺湿性罗音。
今早晨解大便时,突然昏到,神志不清,经抢救无效,次日死亡。
尸检所见:左心室肥大,左心室前壁有多个不规则白色瘢痕灶,其心内膜面有一拇指大附壁血栓。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其内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
大脑左半球内小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瘤形成。
左侧内囊,见桃核大坏死灶(软化灶)一个,并见多量出血。
双肺体积增大,切面可见泡沫状液体自切面溢出。
讨论题:⒈对本病例应作何诊断?⒉请按病变发展过程、结合尸检所见,解释上述各种临床表现。
⒊患者的死亡原因是什么?病例讨论(十)病史摘要:赵某,女,32岁。
心悸、气急、不能平卧一年,症状加重一周。
患者幼时扁桃体经常发炎、发热。
12岁时出现两膝关节红肿疼痛,以后肩、髋、踝关节也相继肿痛,呈游走性,反复发作,伴发热。
当时医院检查抗“O”增高,血沉加快。
两周后又出现心悸,活动后加重,经治疗后有所好转。
20年来这些症状时好时发,且日渐加重,紫绀明显。
近半年来出现夜间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一周前心悸、气促加剧,伴少尿、腹胀,双下肢浮肿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