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中国地形——特点(共77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 第二十讲 中国的地形PPT课件

中国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位于第三阶梯上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五)中国的主要地形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
天山 昆仑山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南侧四川盆地云ຫໍສະໝຸດ 高原北侧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 南岛等地
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 平原交替处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海拔 <200m >500m 200~500 >500m 无海拔要求
起伏 小 小 中 大 中间低,四周高
(三)中国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①影响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例如青藏高原和长江
中下游纬度相当,当时青藏高原气温低得多。 ②影响降水: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形对来自东
南的暖湿气流具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导致我国降水由 东南向西北递减。
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 些面积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 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台湾 的台西平原等。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较低平、完整;海拔50米 以下。
中国的地形ppt

中国地理 之
中国的地形
一、地形概况
1.地势西高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递减
1000米—2000米
>4000米
500米以下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一、地形概况
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一、地形概况
3.评价
1.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 形成丰富降水。
使得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华北 平原
长江下游平原
3、平原
准噶尔
东北
盆地
平原 三江
塔里木
平原
盆地
内蒙古高原
柴达木 盆地 青藏高原
黄土 华北 高原 平原
四川 盆地
长江中下 游平原
云贵 高原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
天山 昆仑山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一、地形概况
沿海大 陆架是大 陆向海洋 的自然延 伸部分。
渤海全部 黄海全部
东海大部 南海一部分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 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我国 主要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
地形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东
北
平
原
三
华
大
北 平
平
原 长江中下
原
游平原
中国的地形
一、地形概况
1.地势西高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递减
1000米—2000米
>4000米
500米以下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一、地形概况
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一、地形概况
3.评价
1.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 形成丰富降水。
使得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华北 平原
长江下游平原
3、平原
准噶尔
东北
盆地
平原 三江
塔里木
平原
盆地
内蒙古高原
柴达木 盆地 青藏高原
黄土 华北 高原 平原
四川 盆地
长江中下 游平原
云贵 高原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
天山 昆仑山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一、地形概况
沿海大 陆架是大 陆向海洋 的自然延 伸部分。
渤海全部 黄海全部
东海大部 南海一部分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 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我国 主要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
地形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东
北
平
原
三
华
大
北 平
平
原 长江中下
原
游平原
中国地形图(地理全册) ppt课件

18
ppt课件
总 结:
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 不同。如: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 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
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 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 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19
ppt课件
二、中国主要地形区
1、主要山脉
——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等矿产资源。
35
ppt课件
(5)黄土高原成因
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黄土层土质疏 松,加上地面植被破坏,长期以来,地表受雨水 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的状态。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之一,水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许多地方人民 生活贫困。但这里又是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 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这里的人 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开 凿窑洞。窑洞冬暖夏凉,是很好的居住场所。
14
ppt课件
(2)不利影响:
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 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 成耕地资源不足。
15
ppt课件
3、 地 形 骨 架 呈 网 格 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评价
优点:
在一些山脉的迎风(海风)坡形成较丰 富的降水(多雨中心),导致山脉两侧的 气候差导,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
西北东 南走 向
山脉名称
横断山 脉
加兰山
阿尔泰 山
祁连山
喜马拉 雅山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 地
中国地形图ppt课件

80%
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最重要的 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之一。
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
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 造密切相关,如板块构造、褶 皱和断层等。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地形地貌的形成也 有重要影响,如风化作用、侵 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也对地形地貌的形成 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土 地利用、水利工程和采矿等。
农业利用
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地形地貌的保护 和利用,如利用山地建设公园、住宅 区等,既保护了地形地貌,又满足了 城市发展的需要。
在地形地貌适宜的地区,发展特色农 业,如梯田种植、山地养殖等,充分 利用了地形地貌资源。
未来发展方向
01
02
03
加强科学研究
通过加强地形地貌的科学 研究,深入了解其形成演 化规律,为保护和开发提 供科学依据。
长江中下游平原
总结词
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湿润。
详细描述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位于长江中游地区。这里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气候湿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经 济发展也比较迅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东南丘陵
总结词
低山丘陵,多雨潮湿,植被茂盛。
详细描述
黄土高原
总结词
深厚黄土层,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详细描述
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大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这 里的黄土层非常深厚,经过数千年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了沟 壑纵横的地貌。由于过度开垦和不合理耕作,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失问题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近年来,政府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复习课《中国的地形》PPT课件

昆仑山脉--祁连 山脉--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 脉--巫山--雪峰山
山脉名称 武夷山 南岭 祁连山脉 天山
分界
江西省与福建省的 界线
广东省与湖南省的 界线
甘肃省与青海省的 界线
南疆与北疆的界线
下列现象,与我国地形有什么关系?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黄河之水天上来…… 3、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耕地却只占13.5% 4、火烧寮降水最多。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6、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7、云贵高原的人多用肩挑背扛东西。
复习课 《中国的地形》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原
中国的地形 ——复杂多样
观
察 这些地形区周围被那些山脉围绕?
阴山山脉 祁连山脉
秦岭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长白山脉 大兴安岭
台湾山脉 武夷山脉
南岭
太行山脉 巫山雪峰山
贺兰山
横断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总结:主要山脉走向
天山—阴山 1、东西走向: 昆仑山—秦岭
南岭 2、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贺兰山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三级梯状分布
32°N
请说出中 国地势的 特点。
32°N
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
积广大。
对河流的影响: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阶梯之间河流 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对交通的影响: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分析我国地形构成特点: 地形齐全,山区面积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中国的地形(共76张PPT)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以东,东 临渤海、黄海。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主要 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由长江及其支 流冲积而成,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平原以地势低平、湖泊众 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3、三级阶梯各自特点: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 阿尔金山-祁- 连山--横断山脉
我 国
第二阶梯 - 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
主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要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地 形
分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为主:
布
都江堰
四 大 盆 地
成都平原
4、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 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 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
泰山十八盘
华山绝壁
衡山 南岳衡山位于湖 南省中部,自然风光 秀丽多姿,人文景观 丰富多彩。
华山 西岳华山位于陕 西省东部,以山势险 峻著称。
衡山忠烈祠
恒山悬空寺
嵩山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 省中部,系宗教、文化 重地,名胜古迹众多。
恒山 北岳恒山绵延150 千米,横跨山西、河 北两省,为道教名山。
(完整版)高中地理课件:中国的地形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太
行
秦岭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太
行
秦岭
山 脉
巫 山
雪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山
脉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武
夷 山 脉
名称 分 布
特点
①地势西高东低,海拔2000米下
云南东 降到1000米;
部、贵 ②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
州大部: ③地表崎岖,多石林峰林与漏斗
云贵 高原
脉
中华五岳
• 中国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 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 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 1532.7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 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 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山西 恒山位于大同市浑源县海拔2016.1米;)、中岳嵩山(海 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泰山曾是封 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 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约占2/3。
思考:我国地形对气 候、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2、山地的迎风坡,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并富水力但滑坡、 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质 灾害 破坏生产、生活设施 地震 人员 伤亡 疫病 蔓延
地裂
火灾、海啸、滑坡 ↑
人类破坏植被、 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的防御
1、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强度增加;护坡工程;植树 4、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一、地形概况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广。
(有利)多样的地形,为农林 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
件。
(有利)山区面积广大,在林、牧、矿、 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不利)山区面积广大,导致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耕 作业。
二、我国主要地形区
天山山脉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秦岭
南岭
(一)纵横交错的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昆仑山脉----秦岭 南列: 南岭
4.四川盆地
四周被山岭和高原 环绕;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北部有成 都平原;土壤肥沃, 水热丰富,“天府 之国”。
邛崃山 大娄山
大巴山
巫 山
2、盆地
︵ 四 ︶ 三 大 平 原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
三大平原的比较
这些丘陵海拔多在200米~500米;少数挺拔峻
三、地质灾害:
地质作用 陆地环境变化
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危及人类生命财产 地质灾害
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 火山爆发 滑坡和泥石流
泥石流: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 概念: 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 用下,沿一定的坡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危害: 破坏、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 造成人员伤亡 多发区: 山区----多地震地区(川、滇、黔 接壤地带) 原因: 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 暴雨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 :
(1)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多 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 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旅游业 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 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 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 山区优点分析:
五岳:南—湖南衡山;北—山西恒山;中—河南 嵩山;东—山东泰山;西—陕西华山。
四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 峨嵋山;山西五台山。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 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二、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 但以山地33%为多, 高原26%,盆地19%, 平原12%,丘陵10%, 山区即包括山地、丘 陵、崎岖高原部分占 三分之二。
黄土高原的窑洞
地坑院
东北 平1原
华北 2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3
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110 °E
A
B
C
D
东
E
经 110 度
N
F
阴
秦
大
巴G
山黄土高原谷地
一、中国主要地形区及 分布
构成地形的骨架——山脉
1、主要山脉
——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
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东:台湾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 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青藏高原
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 平均海拔>4000米;有“世界 屋脊”之称,②多高山(波状起 伏),但相对高度较小,“远看 是山,近看成川(平地);③雪 山连绵、冰川广布,多湖泊,多 大河源头;④聚落(人口、农业) 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 水谷地,盛产青稞,太阳能与水
①地势西高东低,海拔2000米下 降到1000米;②石灰岩广布-喀斯 特地貌典型(石灰岩长期受流水溶 蚀);③地表崎岖, 缺少地表水,地 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但 有利于发展旅游(云南路南石林、 广西桂林山水);④有许多称为 “坝子”的山间小盆地是人口、农 业主要分布区;⑤有丰富的铁、煤、 铜、汞、铝土、锡、钛等矿产资源。 制约因素:交通
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 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 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
(1)东北平原
位置: 位于我国东北部,大小兴安 岭和长白山之间。包括黑、 吉、辽三省和内蒙古的一部 分。
组成部分: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特征: ①我国最大的平原, ②广泛分 布着肥沃的黑土; ③海拔多在 200米以下,中部地势稍高, 大部低平,三江平原等地区多 沼泽。 ④热季短,热量是限制农
5、主要丘陵:
分布: 自北向南主要有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 丘陵。
特点:① 丘陵海拔多在200米~ 500米;少数挺拔峻秀的山峰海拔超 过1000米,耸立在平原和低丘之上 成为东部名山:泰山、黄山、庐山、 井冈山、武夷山等;两广丘陵的石 灰岩地区,喀斯特地形发育较好 ; 一些地区有独特的地表地貌。②多 为梯田、果园、经济林。
青藏高原
我国笫二大 地面坦荡
黄土分布世界最广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地面崎岖不平
四周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 地,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周山岭、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有成都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50M以下,地势平坦
A
CB
D
E
F
东 经
阿 尔 泰
吐
鲁
天
番 盆
90 度N
山
A
45山°B
地
C
青 阿藏 尔高 金原 山E
D 35°
雅 鲁 藏 布 江
喜
马
拉
雅
山
F
25° S
内蒙古祁连山,巴颜喀拉横断山
100 °E
0 高
度N
原
A
祁 连 山青海湖
颜 喀 拉 山
横断山脉
B
CD
S
北起阴山贯秦岭,南过巫山越海南
青藏高原
阶梯 名称
第一级阶梯
海拔 4000米以上
阶 第三
梯 名
级阶
称梯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海 拔
500米以下
评价 :
(1)优点:
①有利于太平洋水汽深入 (气候)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海洋湿润 气流深入内地,受地形抬升,容易形成降水。 ②有利于东西向水运 (交通) 大河东流入海,成为我国东西水上交通大 动脉,沟通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
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形,地势 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第二讲:中国的地形
课标要求
• 地形的总体特征 •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 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
影响 •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知识回顾
区别以下四个概念: • 地形 • 地势 • 地形类型 • 地形区 • 地貌
知识回顾
• ①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②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③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资源 • ④草山草坡是重要草场资源(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
南方草山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场资源)。 • ⑤山区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提供多样化的作
物生长条件,世界任何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种 的地方,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 种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区别以下四个概念:地形 地势 地形类型 地形区
地形 地形一般也称地貌,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如陆 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类型。
地势 地势则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如我国地势特点是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类型 地形区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陆地的地形类型有
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的 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 河流作为分界线 。 地形区的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
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产春小麦、 玉米、大豆、高梁、甜菜;北部的 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食基地;
(2)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
位置:位于我国东部 偏北,北至燕山,南 到淮河,西抵太行山, 东到渤海、黄海海滨 和山东丘陵。
特征: ①我国第二大平原,由黄河、海 河、淮河等河流冲积形成;黄河
(2)缺点: 东西方向的铁路、公路施工时难度较大
四、地质灾害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 害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主页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
天山 昆仑山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南侧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北侧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巫山-东 ①我国第三大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 海、黄海, 积而成,东西呈狭长形,轮廓破碎; 淮河干- ②地势比华北平原更低,下游的长江三角洲 南岭。包 海拔在10米以下,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 括江汉平 棋布,有“水乡”之称; 长江 原、洞庭 ③由于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高温多雨, 中下 湖平原、 盛产稻米、油菜、棉花,河湖众多,是我国 游平 鄱阳湖平 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 原 原、长江 美称; 下游沿江 ④长中下游干流江阔水深与众多支流构成纵 平原、长 横广阔的水运网,被誉为“黄金水道”。加 江三角洲 上铁路网,水陆交通便利; (太湖平 原)
③有利于水能开发 两个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流速加快、水能资源集中便于开发
④有利于西部的冰川融水东送 西部大山的冰川,号称“固体水库”,淡水储 量丰富,将来如有必要利用西部冰川融水解决 东部淡水资源的话,西高东低的地势就能十分 便利地利用大江大河由西向东的流向,将冰川 融水顺流而下,可节约大量“运水”的费用。
(2)不利影响:
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农业)
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 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地质灾害常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三、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阶梯 第二级阶梯 名称 海拔 1000~2000米
青藏高原 1
2 内蒙古高原
黄土 3高原
云贵4 高原
四 大 高 原
①我国第二大高原;②地面平坦 广阔;③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沙漠戈 壁;④海拔一般1000米左右;⑤有 丰富的铁、稀土矿,农业以畜牧业 为主。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宁夏 平原的灌溉农业发达。
黄土高原
①海拔1000-2000米; ②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 最厚的地区(由西北季风 吹来的);③因水土流失 造成地表千沟万壑,支离 破碎;④多煤、多梯田、 多窑洞(黄土直立性好和 气候较干旱),盛产小米 (主要粮食作物谷子)。 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形特征模板
1)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在区域中有多种地形区时,要分别说明。 如“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南部为××高原”等。 2) 地形类型:属于五种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中的哪一类 或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