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投资家李录的价值投资

合集下载

价值投资读后感

价值投资读后感

价值投资读后感价值投资读后感1一次在领导的推荐下,初次接触李录的“现代化十六讲”,便从网上找了其完整作品《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网上搜了其简介后,才了解到李先生是管理着一两百亿美元资产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查理·芒格家族资产管理人,被芒格称为“中国的巴菲特”。

对于李录的著作我不敢班门弄斧的评论,因为他的大智慧我愧自不能及。

正如李录在书中自述,以他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15年有余每周和芒格共进一次晚餐进行交流的频率,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评价芒格这个人。

下面就说一下我读后的心得:初次接触这本书时给我的直观感觉——这是两本书,一本讲述中国的文明与现代化,一本关于价值投资。

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后发现这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话题,现代化过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投资,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投资未来、投资现代化。

现在投资机构、个人股民都在讲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不仅仅是发现企业的估值差异,而更多的是能够投资于价值的正道,让投资者在企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通过与企业一起成长,一起来分享企业价值在增长过程中所能得到的回报。

李录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国未来仍将提供全方位的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机会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只是产业技术不断提升,也不仅仅只是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规模普及到农村人口,还有很多内生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会被创造出来。

当经济过了刘易斯拐点之后,纯粹的由劳动创造的价值,慢慢就会被有知识的劳动取代,创造出来的'单位价值会越来越高,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现代化。

大部分中国人对现实是不满足的,不满足家庭的储蓄、不满足子女的教育、不满足身边的医疗……,这种不满足恰恰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大家都在拼命学习、拼命工作赚钱,去满足这个不满足。

正是这种不满足,才会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出现各种各样新鲜的经济模式,隐藏着各种投资机会,推动者社会的文明与现代化。

正如芒格对李录的评论:捕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去鱼多的地方捕鱼,捕鱼的第二条规则是千万别忘了第一条规则,李录恰好去了鱼很多的地方捕鱼。

价值投资真实案例

价值投资真实案例

价值投资真实案例
价值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策略,它的核心理念是买入被市场低估的股票,持有至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后再出售,从而实现资本增值。

以下是几个真实的价值投资案例。

1.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于1988年投资了可口可乐,并持有该股至今。

当他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市场并不看好该公司,但他看到了公司的价值潜力。

如今,可口可乐已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巴菲特的投资也大幅增值。

2. 陈启宗投资比亚迪
陈启宗是中国知名基金经理,他在2008年投资了比亚迪。

当时,比亚迪是一家电池生产厂家,市场并不看好该公司的前景。

但陈启宗认为,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具备优势,并且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

如今,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陈启宗的投资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3. 格雷厄姆投资日本电气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奠基人之一,他曾经投资了日本电气。

当时,日本电气被市场低估,但格雷厄姆认为该公司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并且有望在未来成为行业领导者。

如今,日本电气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电气设备制造商之一,格雷厄姆的投资也大幅增值。

上述案例证明了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发掘被市场低估的企业,并长期持有。

虽然这种策略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对于那些能够坚定地
执行它的投资者来说,价值投资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

与段永平齐名,被称为“芒格传人”的李录|人物

与段永平齐名,被称为“芒格传人”的李录|人物

与段永平齐名,被称为“芒格传⼈”的李录|⼈物⼤家好,我是简七产品研究部的犀利君。

作为⼀个普通投资者,能和巴菲特、芒格等投资⼤师同处⼀个时代,我感到很庆幸。

有很多⼈感慨,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会出⼀个巴菲特级别的⼤师。

犀利君看来,华⼈世界⾥⽐较接近巴菲特和芒格两位的,⽬前是段永平(1961年⽣)和李录(1966年⽣)。

(左起段永平、芒格、李录)段永平⼤家⽐较熟悉,⼀⽅⾯他曾经做出过⼩霸王和步步⾼两⼤品牌,后来创⽴了OPPO和VIVO,另外还投资了拼多多,这些品牌在中国⼏乎家喻户晓;另⼀⽅⾯,段永平后来从实业转去做投资,最成功的战绩是投资⽹易股票,前后买了100万美元左右,最后赚到了1亿美元的收益,这个故事听过的⼈也不少。

其实刚开始接触投资,段永平也买K线分析的书来看,但看得⼀头雾⽔。

直到他翻到巴菲特的书,⾥⾯说“买股票就等于买这家公司”,突然有所顿悟。

我的投资理念最早来⾃巴菲特。

如果不是看了巴菲特的书籍,我⼤概不⼀定敢去美国做股票投资。

2006年,段永平花⾼价拍下了巴菲特慈善午餐,也是为了向“偶像”表⽰敬意。

由于段永平深刻领悟价值投资理念,在投资上也获得了巨⼤成功,所以国内有很多⼈称他“段菲特”。

另⼀位李录,⼤家相对就⽐较陌⽣了。

李录和芒格的关系⽐较密切:他⼀开始是芒格的学⽣,后来⼜成为投资搭档,现在则是芒格家族资产的管理⼈,负责寻找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

因为和芒格亦师亦友的关系,现在很多⼈也称他为“芒格⾐钵传承者”。

李录先⽣写的⽂章,我也读过好⼏篇,感觉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确实具备了⼤师风范。

特别是他为《穷查理宝典》写的中⽂版序⾔,⾮常传神地勾勒出芒格“聪明”、“理性”等⼈格特质。

这让我对他的⽣平也有些好奇:作为⼀个华⼈,他是怎么接触到芒格的?为什么他能成为芒格的接班⼈呢?到底他有什么过⼈之处?我特意查找了⼀些资料,然后根据⾃⼰的理解,简单梳理⼀下李录的投资经历。

「学霸」的烦恼上世纪80年代,李录就读于南京⼤学,先念了⼀年物理系,觉得太难,⼜转读经济系。

李 录 谈 芒 格

李 录 谈 芒 格

李录谈芒格2010-05-29一、第一次接触巴菲特/芒格的价值投资体系可以追溯到20年前。

那时我刚到美国,举目无亲,文化不熟,语言不通。

侥幸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本科,立刻便面临学费、生活费昂贵的问题。

虽然有些奖学金也可以贷款,然而对一个身无分文的学生而言,那笔贷款是个天文数字,不知何时才能还清,对前途一片迷茫焦虑。

相信很多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尤其是要靠借债和打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都有过这种经历。

由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长大,我那时对经商几乎没有概念。

在那个年代,商业在中国还不是很要紧的事。

一天,一位同学告诉我:“你要是想了解在美国怎么能赚钱,商学院有个演讲一定要去听。

”那个演讲人的名字有点怪,叫巴菲特(Buffett),很像“自助餐”(Buffet)的意思。

我一听这个名字蛮有趣,就去了。

那时巴菲特还不像今天这么出名,去的人不多,但那次演讲于我而言却是一次醍醐灌顶的经历。

巴菲特讲的是如何在股市投资。

在此之前,股市在我头脑里的印象还停留在曹禺的话剧《日出》里所描绘的1930年代上海的十里洋场,充满了狡诈、运气与血腥。

然而这位据说在股市上赚了很多钱的成功的美国商人看上去却显然是一个好人,友善而聪明,颇有些学究气,同我想像中那些冷酷无情、投机钻营的商人完全不同。

巴菲特的演讲措辞简洁、条理清晰、内容可信。

一个多钟头的演讲把股票市场的道理说得清晰明了。

巴菲特说,股票本质上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股票的价格就是由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公司的价值所决定的。

而公司的价值又是由公司的盈利情况及净资产决定的。

虽然股票价格上上下下的波动在短期内很难预测,但长期而言一定是由公司的价值决定的。

聪明的投资者只要在股票的价格远低于公司实际价值的时候买进,又在价格接近或者高于价值时卖出,就能够在风险很小的情况下赚很多钱。

听完这番演讲,我觉得好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难道一个聪明、正直、博学的人,不需要家庭的支持,也不需要精熟公司管理,或者发明、创造新产品,创立新公司,在美国就可以白手起家地成功致富吗?我眼前就有这么一位活生生的榜样!那时我自认为不适合做管理,因为对美国的社会和文化不了解,创业也没有把握。

李录: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展望买债买黄金?与股票相比 20年收益天差地别

李录: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展望买债买黄金?与股票相比 20年收益天差地别

李录: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展望买债买黄金?与股票相比 20年收益天差地别作者:李录来源:《投资与理财》2020年第08期如果1801年你有一块美金,200多年后,这一块美金值多少钱?答案是5分钱。

200多年之后一块钱现金丢掉了95%的价值、购买力,原因我们大家都可以猜到,这是因为通货膨胀。

如果买成股票呢?即使除掉通货膨胀因素之后,今天它的价值是103万美元。

价值投资从理论上看起来确实是一条一定能够通向成功的道路,它在中国能不能实现?李录先生2015年10月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回答了这个问题。

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西格尔教授(Seigel)在过去几十年里兢兢业业、认真地收集了美国在过去几百年里各个大类金融资产的表现,把它绘制成图表,给了我们非常可靠的数据来检验。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过去200多年的时间里,各类资产表现如何呢?第一大类资产是现金。

最近股市的上下波动,让中国很多老百姓更加意识到现金的重要性,可能很多人认为现金应该是最保值的。

如果1801年你有一块美金,200多年后,这一块美金值多少钱?答案是5分钱。

200多年之后一块钱现金丢掉了95%的价值、购买力,原因我们大家都可以猜到,这是因为通货膨胀。

对传统中国人来说,黄金、白银、重金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保值的方式。

在200年前用一块美金购买的黄金,今天能有多少购买力?我们看到的结果是3.12块美金,这显然确实是保了值了。

我们再来看短期政府债券和长期债券。

短期政府债券的利率相当于无风险利率,一直不太高,稍稍高过通货膨胀。

短期债券200年涨了275倍,长期债券的回报率比短期债券多一些,涨了1600多倍。

接下来再看一看股票,它是另外一个大类资产。

如果我们在1802年投资美国股市一块钱,今天它的价格是多少呢?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是,1块钱股票,即使除掉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在过去200年里仍然升值了100万倍,今天它的价值是103万。

它的零头都大于其他大类资产,为什么会是这样惊人的结果呢?这个结果实际上具体到每一年的增长,除去通货膨胀的影响,年化回报率只有6.7%,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华人投资家李录的价值投资

华人投资家李录的价值投资

华人投资家李录的价值投资 (2013-10-25 06:02:48)转载▼标签:股票分类:学习之路15年前,李L偶然听到一次巴菲特的课。

如神灵闪现,李L认为他应该在投资行业做出一番事业;那时,李L刚刚逃离中国。

不认识多少人。

没有钱,债务缠身。

很犯愁如何在美国生存;巴菲特的讲话,让他对股票市场产生的深深的思考;李L想得越多,他越认为他应该做点什么;价值投资者把他们自己看作企业的所有者。

所以,财富会随着企业经营的好坏或上或下;你需要一个安全边际。

价值投资者的三个特点:1. 最基本的,你不应该把你自己当作一个交易员,而不停地买卖证券。

你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真正的所有者;2. 你只拥有小部分的股份,所以你需要一个巨大的安全边际;3. 因为你是企业的所有者,就不要在所有的时间都交易,你把其它人都当作另类,如同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

关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者拥有的资产低于所有资产的5%,是投资世界中真正的少数;股票市场是为其它95%的人创造的,这是你的机会和挑战之所在;最大的挑战:了解是属于那5%还是那95%;做其它95%的人所做的是非常具诱惑力的。

在情绪上能成为那5%是非常困难的。

5%的会得到巨大的回报,但95%的钱会呆在无效的地方;了解你到底是谁。

你会得到考验。

你必须问你自己你是否是一个或者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如果你是个价值投资者,你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感觉作为一个少数人之一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这是人类的非自然本性。

你必须为做你自己感到舒坦。

你必须采纳那些因为你的理由和证据而正确的主意,而不是因为其它人同意你;可能你投资时,你的大多数的时间是一个学术研究者,而不是一个专业交易人员。

你是个研究者或者新闻记者,有永不满足的好奇心。

你一直会试图发现所有事情的运作规律;你知道的越多,你就会是一个越好的投资者;偶尔你会顿悟,而其它人却不会有(顿悟感觉非常美妙啊);然后你会发现是否这家企业是便宜的。

管理层好不好?还有其它?为什么这里会有机会?1997年底开始运作基金。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读书笔记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读书笔记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读书笔记从事投资也有些年头,看完李录先生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觉得自己过去对投资是一知半解,就像资产管理行业,存在的根基就是无知税的存在。

简单的言语,将资产管理行业的认知却是如此的深刻。

我们当下很多人员,和消费者、投资人一样,没有办法判断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绝大部分理论都和屁股决定脑袋有关。

李录先生不仅追求价值投资的真知,还在不断追求人生真正的意义。

首先,李录先生非常看重家庭关系,非常在意与家人的和谐相处,这是人的品性和修养最好的体现。

与朋友、同事之间,与人为善非常重要,没有恶意非常重要,无论作什么事,都要采取多赢的方式。

多赢的品性,使得李录先生的投资不断强调正道投资,强调把兴趣爱好投资,都是一种多赢的思维。

物质世界基本上是一个熵增的世界,能量从高处往低处流动,大的总能吃掉小的,整个地球到一定程度会走向湮灭。

而人类世界,却是可以把世界变成一个熵减的世界,人可以通过学习,从无知变成博学,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投资,尤其是在正道上的价值投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熵减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你确实可以帮助着去创造,做到多赢的局面,不仅帮助自己,也帮助身边的人。

其次,价值投资就像深海里修行一样。

在鱼多的地方捕鱼,在能力圈内投资,没有边界的能力就不是真的能力。

很多人在水浅的地方捞鱼,在人多的地方捞鱼,运气好的时候,是会有收获。

但运气不会总是好的时候。

李录先生说,投资大道上根本就没有人,交通一点不堵塞、冷冷清清,人都去哪儿了?旁边左道上车水马龙。

因为康庄大道非常慢,请起立听起来能走到头,但实际上很慢,一条一定能够通向成功的道路。

因为一个公司的成功,需要很多人很多时间需要不懈的努力,还需要一点运气,这个过程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投资的本质是对未来进行预测,预测得到的结果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真正建立自己的能力圈,能够对某些行业某些公司获得比别人有更深的理解,而且能够对公司未来的长期的表现做出比别人更准确的判断,要能看得出10年后它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样。

中国人写的价值投资书籍

中国人写的价值投资书籍

中国人写的价值投资书籍
1.《股市投资实战宝典》:该书由知名投资人郭一鸣所写,主要介绍股市投资的基本原则、技术分析、价值投资等方面内容,旨在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进行股市投资。

2. 《从华尔街到长江:一位华人投资人的故事》:该书由著名华人投资人李录所写,主要讲述了他在华尔街和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经历和心得体会,通过他的故事,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实践。

3. 《价值投资:巴菲特、格雷厄姆和中国》:该书由中国著名证券分析师汪清所写,主要介绍了价值投资的历史和基本理念,重点分析了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投资建议和方法。

4.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该书由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所写,虽然不是中国人所写,但是在中国的价值投资领域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该书主要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和哲学,对于追求价值投资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作。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人投资家李录的价值投资 (2013-10-25 06:02:48)转载▼标签:股票分类:学习之路15年前,李L偶然听到一次巴菲特的课。

如神灵闪现,李L认为他应该在投资行业做出一番事业;那时,李L刚刚逃离中国。

不认识多少人。

没有钱,债务缠身。

很犯愁如何在美国生存;巴菲特的讲话,让他对股票市场产生的深深的思考;李L想得越多,他越认为他应该做点什么;价值投资者把他们自己看作企业的所有者。

所以,财富会随着企业经营的好坏或上或下;你需要一个安全边际。

价值投资者的三个特点:1. 最基本的,你不应该把你自己当作一个交易员,而不停地买卖证券。

你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真正的所有者;2. 你只拥有小部分的股份,所以你需要一个巨大的安全边际;3. 因为你是企业的所有者,就不要在所有的时间都交易,你把其它人都当作另类,如同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

关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者拥有的资产低于所有资产的5%,是投资世界中真正的少数;股票市场是为其它95%的人创造的,这是你的机会和挑战之所在;最大的挑战:了解是属于那5%还是那95%;做其它95%的人所做的是非常具诱惑力的。

在情绪上能成为那5%是非常困难的。

5%的会得到巨大的回报,但95%的钱会呆在无效的地方;了解你到底是谁。

你会得到考验。

你必须问你自己你是否是一个或者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如果你是个价值投资者,你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感觉作为一个少数人之一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这是人类的非自然本性。

你必须为做你自己感到舒坦。

你必须采纳那些因为你的理由和证据而正确的主意,而不是因为其它人同意你;可能你投资时,你的大多数的时间是一个学术研究者,而不是一个专业交易人员。

你是个研究者或者新闻记者,有永不满足的好奇心。

你一直会试图发现所有事情的运作规律;你知道的越多,你就会是一个越好的投资者;偶尔你会顿悟,而其它人却不会有(顿悟感觉非常美妙啊);然后你会发现是否这家企业是便宜的。

管理层好不好?还有其它?为什么这里会有机会?1997年底开始运作基金。

真正经历过那些令人阵痛的事件:亚洲金融危机和科技股泡沫;1998年秋:李L的研究过程走向正轨。

迷上了《价值线》value line, 喜欢从头到尾地读所有的东西。

这是最好的一种教育,你如果想拥有百科全书般的公司知识,你就应该这样做。

一页一页的看过去,这极为有用;李L-首先看的是新低表。

创新低的P/Es, P/Bs等;再次是看估值。

如果估值不妥,马上过;如果看到低的P/B,问一下帐面价值中都包括什么?帐面价值是多少?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在看不同的行业时非常有用;看EBIT(税前利润)。

在无杠杆基础上看,算一下企业配置了多少的资金,再看ROIC(净资产收益率);案例: Timberland最开始用5秒钟来看一眼这家公司。

Timberland,此公司帐面干净,主要包括有形的流动资产,运营资本,还有100M房地产。

动用200M资产,回报是100M;然后检查一下为什么企业会崩溃而变得便宜。

想一想如果你用这样的价格买下整个企业会怎么样。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看到亚洲的营业额从悬崖上跌落。

任何与亚洲有关的东西几乎都会崩溃。

试着弄清楚其它的人都在想什么。

你可能不会听他们的建议,但你要了解其它人的看法。

Timberland当时没有其它分析师关注;为什么没人关注?看看近年来的业务,Timberland一直在增长,利润非常好,不需要依靠金融市场,家族企业拥有40%,控制98%的表决权;很快地,那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感兴趣的东西。

你能进行一个快速的数据检索;你需要拥有一个活跃、好奇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Timberland拥有多数表决权,没有分析师关注,一堆的股东诉讼。

如果你是其它95%中的一员,你可能会说这是管理层的压榨这个企业;下载所有的法庭文件,读它们。

你还是需要一个好奇的大脑来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深挖根源。

读所有的东西;首先,花几分钟查看一下财务状况。

然后收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投资者的诉讼,这让管理层很气恼。

他们决定停止与华尔街对话。

所以这无关压榨企业或者欺诈。

他们不是骗子。

你如何确定他们是好的经理人?是有身份的人?向一个搞调查的新闻记者学习。

大多数企业主都会留下一些踪迹让你来跟踪,然后看他们在不同的情形下是如何处理事情的。

许多专业人员不认为这是他们的工作,但你不一样,你是另外的5%;去他们活动的地方,拜访他们认识的人,他们的教堂,或犹太会堂,把自己介绍给他们的朋友和邻居。

在这方面你花费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

了解这些生意人都在做什么,他们邻居对他的说法,然后对他们的品行有个精确的定位;公司CEO的父亲像是一个简单而相当好的人,高中毕业。

儿子毕业于商学院,虽然只有李L一样的年纪但已经是公司的COO。

李L看看儿子任何与董事会相处,发现他们有共同的朋友。

李L想尽办法与董事会接触然后很快与儿子变为朋友。

结论是他们是品格高尙的生意人。

做完所有这些,股票的交易价格依然还很低。

他觉得没有漏掉任何情况。

其它95%的人可能没有做到足够的研究,或者机构有什么禁令不允许他们买入;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的分析师,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但我们决定买入。

我们要买多少?假设你有900美元,其它95%的人会投入50美元。

你需要集中仓位,200美元的仓位。

想想你做了多少工作。

李L拜访了所有的店铺去看他们的盈利是如何改善的——他们的时尚的儿童鞋有前景,他们在亚洲的业务还很小,不超过利润的5% 。

李L大量买入。

两年后发生了什么?上涨了700%,受盈利推动,没有真正的风险。

从5倍市盈率涨到15倍市盈率,年利润增长30%, It adds up(它一直在增长)。

成为一个学习机器当一个投资机会到来的时候,你必须抓住它。

投入其中,不舍昼夜,你才能快速行动。

把每件事情都做完善,但速度要快,你要把自己训练成见到机会就猛扑上去;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能嗅出它的味道。

能做到这一点的唯一方式就是自我训练,要一页一页地读财务报告;利用S&P手册关注国外的股票;作为一个企业主,不要用一股一股的概念来考虑信息;运用大脑,当看股票手册的时候,每页真正需要的不超过5分钟。

不要用计算器,用心算!案例:韩国公司 Korean Company60M市值,税前利润31M, 约2倍市盈率;帐面价值230M, 其中都包括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主,看一看:固定资产,运营资金,不算商誉;可以说是便宜了;确定利润包括什么?(Determine what the earnings is. The book. The working capital.)利用常识,用简单的逻辑来考虑这家企业;大多数雇员从未读过商学院,李L发现他们很容易培训;70M流动资产,全部是现金;180M是固定资产,100%控股的酒店,帐面价值30M,拥有13% 股权的百货公司,帐面值为30M.;看一看这家百货公司,粗略市值为600M,13%则为80M.,帐面价值其实低估了50M;他们拥有3个电缆公司和其一些房地产的15% ;把上面这些放到一起:付60M, 其中70M净现金,另外100M股票,30M房地产而最近10年价值都没调整,而近10年房地产一直上涨。

去韩国,看一下酒店和百货公司;查一下近期相邻物业的交易,价值通常比帐面价值高2-3x。

那就再加上150M,然后你付出60M,每年得到30M净利润还有320M的资产;.很多因素对你有利,但你要看一下当地投资者的意见。

他们要等到股价上涨时才买;后来百货公司的价值从22涨到100;这家公司当时价格是12现在是70;都涨了5-6倍。

别光听,要行动这种类型的投资非源于投资者的本性;如果你认为你的个性符合这个变异的基因库,这就是你要做的,其中蕴含了无尽的宝藏——这是被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证明了的;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分析;如果你真的乐在其中,你会赚很多很多的钱,倾听学习,然后进行实践;李L受益于听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课,然后离开,做需要做的事情;价值投资不是理论上的,它是关于事情如何运作的;年轻的分析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不用害怕输掉的,所以应该行动起来;在作一个好的投资人之前,先作一个好的分析师吧。

李L说要作一个好的分析师需要2点:1. 提供精确和完整的信息。

You have to go to an extra length to get it done. 大多数的时间里,你都要孤独地站在大众的对立面。

如果你还没有能力坚持你知道的,你就不可能自信地持有着仓位,看着自由落体般的股价和面对那些嘲笑着你的所有的人的目光;2. 从案例中看到大多数钱不是从股票中赚到的。

它们不会提供极大的回报(Most money is not made in stocks from the examples. They do not provide out-sized returns)。

你可以向Tweedy Brown/Graham 或Buffett/Munger学习。

你的回报将来自于很多的股票(Your returns will投资错误许多错误是因为不精确不完整的信息;最大的错误:很多人想要2周或者每月的回报。

他们想在下跌的市场中赚钱;李L最大的错误是误入迷途,他曾为Julian Robertson工作,进行卖空——当你做空的时候,你必须像一个交易那样思考,因你向下是无限的。

这就像查理·芒格所说——在飞的时候,把两只翅膀绑在背后;错过了一个在现金额以下购买一家企业的机会,虽然李L认识它的管理层并具有好的洞察力。

结果这家公司涨了50-100倍。

当你没有完成你的工作而又非常喜欢它时,你就是在犯错误。

你开始赌概率而不是真正的分析。

不停搜索投资点子,在你的生命中,你可能仅仅有5-10个灵感瞬间。

这在不停的学习中才会获得。

找到一家美国企业,再找到它在亚洲的翻版。

李L研究一些企业有15年之久。

你要知道这家企业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这样你才能自信地挥杆。

如何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不可能获得巨额回报;如何你像Ben Graham 或者 Tweedy Brown(美国互惠基金公司特威迪·布朗,格雷厄姆派)那样做,你会得到15-20% 的回报,但你不会获得巴菲特那样的回报;最好的点子可以得到一万倍的回报;机会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它们需要很多因素集中在一起,你需要整个一套东西同时运作,你在这方面又有足够的见识,同时愿意去下注;李L开始于物理,数学,法律,经济,对其它学科充满了兴趣。

妻子拥有生物学PhD,他从她那里也学到了很多;学习任何东西,强烈的好奇心;最终你会无意中碰到一个大的机会;同时你会遇到像Timberland类型的投资机会;可能很多年都没有机会,有些年头却机会无数;依赖那些你能得到的东西(Depends on what becomes available to you);这些机会不会迈着稳定的步伐光临,不可能一周一个好点子;在6年中,禄有3-4个极棒的点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