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公共经济学第五讲-完整版
武大公共经济学课件共26页word资料

公共经济学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倪星英文名称:Public Sector Economics教学要求: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的管理问题。
本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弄清有关概念、原理、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2.将学习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经济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本课程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方法,学生应在学习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同时掌握现实中公共经济问题的管理方法。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和变革的实践进行学习。
本课程的内容与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内容同我国现实公共经济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理论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言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社会资源有限、人类欲望无限、必须在若干目标之间进行取舍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人们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变动是一种增量变动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净收益净边际收益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欲望、需求、满足、激励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传统与习惯、命令与计划、价格与市场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九、当政府发行过多纸币时,物价上升第 1 页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第一讲市场与政府第一节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如果在一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经济福利增进必须以其它当事人的经济福利的减少为代价,那么,这时候的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
公共经济学完整(1)ppt课件

市场:
由价格竞争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
市场
消费者的选票(货币)决定生产什么
配置
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决定如何生产
三种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等的提供者决定为谁生产
形式
精品课件
45
二、市场配置与市场失灵
精品课件
46
价格机制通过市场的作用
需求
鞋子 住房 茶叶
产品市场价格
供给
鞋子 住房 茶叶
$消费者的投票 家庭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说明
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 置优化问题。
• 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
实体,对其公共经济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政府 本身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 政府的价格即是税收水平。微观经济学中的个
量分析、需求供给理论、成本收益分析、边际 效应理论、均衡理论,均在公共经济学中得到 应用。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理论、就业与通
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 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5个方 面组成。
• 经济发展的关键:
微观层次—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政府调节
• 政府三大经济职能:配置、稳定、分配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
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即 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 足。
教材
《公共经济学》
樊勇明、杜莉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参考书目
• 《公共经济学》
[英]安东尼·B ·阿特金森 [美]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著 蔡江南 许斌 邹华明 译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9月第1版
公共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公共部门产出(10亿元)
R
私人部门产出 (10亿元)
S1 S2 S3 S4
A
B
C
D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3.部门间资源配置的变化
(1)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不变情况下现实配置变化。
(2)部门间现实配置和最优配置都变化。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第二章 政府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
*
第二章 政府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
第一节 市场体系及其经济效率
一、市场体系
二、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
*
第二章 政府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
一、市场体系
(一)家庭
(二)企业
(三)市场
*
第二章 政府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
(一)家庭
1.含义 (1)家庭作出两种基本决策,而这两种决策又与 家庭预算有关。 (2)家庭拥有能卖的东西。 (3)家庭有要努力实现的某种目标或目的。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四、潜在补偿标准(卡尔多标准)
如果一项拟议中的政策变化使某些人的收益足以潜在地支付受损者,那么,如果这种补偿被实际支付了,就没有人会因这种政策变化而境况变坏。如果受益者的收益大于受损者的损失,这种政策变化就是帕累托改进。这种用来估价一项拟议中的政策变化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方法,称作潜在补偿方法。
2.基本特征 (1)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最大化是单一目标。 (2)初始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数量 有限。 (3)自由出售其要素服务以获得收入。 (4)自由使用其收入以购买商品和服务或取得资产。
《公共经济学》课件

02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但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机 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平衡。
03
公平与效率的评估 方法
评估公平与效率的方法包括洛伦 兹曲线、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 等。
03
公共经济学的应用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外部性
公共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在解决外部性问题时存在失效, 如环境污染、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需要政府干预来弥补市 场缺陷。
感谢观看
公共选择的投票机制包括直接投票和代议制投票,其中直接投票是指公众直接参与投票决定公共品的提供方式,代议制投票是指公众通过选举代表参与投票决 定公共品的提供方式。
公共选择的局限性
公共选择的局限性包括投票悖论、多数人暴政、代表利益集团等问题。
公平与效率理论
01
公平与效率的概念
公平是指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
环保与可持续发 展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 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公 共经济学将更加注重研究如 何通过政府干预实现环境的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公平与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 平和效率的关注越来越高, 公共经济学将更加注重研究 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
06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干预
05
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
公共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与政治学密 切相关,因为政府在制定经济 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政治因素。
公共经济学与法学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与法学也有 关联,因为法律框架对公共经
济政策有着重要影响。
公共经济学与社会科学
公共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 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 这些学科对公共政策的社会影
第五讲++公共选择教学案例

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布坎南)
个人主义
公共选择注重于分析个人行为,如投票人、政 治家和官员等的行为,分析个人行为如何通过政 治过程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
经济理性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是利己主义的,都是追求 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由个人组成的政府也是如 此。
第二节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桥梁
实质:
寻租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源的 交换,其实质就是权钱交易。 它涉及到两个行为主体:一是寻求政府特 别优惠的市场经济主体;二是掌握分配政 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政府官员。
二、“寻租”的相关概念
创租 抽租
抽租: 是指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 使私人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 为威胁,迫使私人企业割舍一
(二) 简单多数规则
操作:关于一项公共产品量的协议, 当超过半数或半数以上比例的投票赞成时,
就可以通过的制度规则。
优点: 节约集体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三)2/3多数原则
在简单多数原则的基础上 提高对赞成票总数的要求, 至少是2/3的选票支持某一备选方案时,
该方案才能通过。
二、循环投票现象
单峰偏好示意图
效
效
效
用
用
用
值
值
值
0 1 2 3 备选方案 0 1 2 3 备选方案 0 1 2 3 方案
多峰偏好示意图
效 用 值
01
2
3
备选方案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个人甲
A
B
个人乙
B
C
个人丙
C
A
C A B
偏好序数
结论:没有均衡结果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公共经济学专题研究第5章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我国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二)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 别和联系 1、税收与利润 2、税与费 3、税收与国债
(二)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和联系
1、税收与利润 税收和利润(的联系)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收入 分配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5点区别) (1)依据不同 税收分配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利润分配 依据的是国家的财产权利或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 (2)适用范围不同 税收的适用范围包括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各 个部门、各种不同的所有制企业以及居民个人等等; 而利润分配的范围则仅限于国有经济。
3、税收与国债 国债,也称公债是政府凭借其信誉,以债务人的身份, 向国内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或国外的政府和机构举借的 债务。(偿还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的特征) (1)税收是国家获得无偿收入,即国家当年的实际财政 收入,而国债是国家有偿筹集的,是到期还本付息的政府负 债收入; (2)税收是依法强制征收的,国债则采取自愿认购的形 式; (3)税收主要调节生产和消费,国债主要调节货币的流 通; (4)税收是纳税人的即期直接负担,国债是国家的人 (三)扣缴义务人 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 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设置的目的在于:对税款的源 泉进行控制。
二、征税对象
(一)征税对象的含义 (二)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
二、征税对象
(一)征税对象的含义 征税对象是指国家征税的标的物或行为,即对什么进行 征税的问题,是征税的客体。 征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素: 1、征税对象规定了不同税种的征税界限,反映了征税的 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广度。(比如,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各 类的房产;营业税---营业额) 2、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课税对象是国家征税的依据,每种税都有自己的课税对 象。例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所得额,商品税的课税对象 是商品,财产税的对象是各类财产。 在实践中,人们对税种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课税对象的不 同来进行的,所以,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 要标志。
公共经济学课件可修改文字

3.1.3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势力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不完全信息
41
3.2政府参与经济与“看得见的手” 3.2.1凯恩斯与“看得见的手”的提出
“挖坑”例子 3.2.2政府为什么要干预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完全竞争假设在现 实的经济运行中不存在。 3.2.3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职能
42
L/O/G/O
18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行为: 第一层次:研究政府收支。 第二层次: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三层次:研究包括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
门经济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19
1.2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 旧公共经济学 = 财政学 • 新公共经济学 “是拓展了的财政学,或者
说,公共经济学是从更高、更广的视野来 研究的财政学”。
效益之中,尤其是负的外部效应。 • 结果是资源配置扭曲、失效。 • 政府的职责就是纠正外部效应,把外部效应计入
成本或效益,使资源配置达到效率,避免产生负 的外部效应会导致坏东西过量提供,正的外部效 应会导致好东西提供过少。
11
• 形式: 1.征收税收:调整成本
2.财政补贴:调整效益
案例名称:垃圾处理费应怎样收取? —析论负外部性的矫正
垃圾处理费。各城市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措 施,包括收费金额、方式、渠道等。
其实,在此之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行这项制度,如北京市 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工作,标准是 本市居民每月每户3元,外地来京人员每人每月2元,但生活垃圾 处理费的收取率仅为45%左右。
13
案例名称:企业的排污权也能买卖? —析论负外部性矫正方式的创新
• 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前身,公共经济学 是财政学的继承与发展。
【经济课件】武大公共经济学课件讲解学习

学习-----好资料公共经济学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倪星英文名称:Public Sector Economics教学要求: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的管理问题。
本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弄清有关概念、原理、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2.将学习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经济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本课程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方法,学生应在学习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同时掌握现实中公共经济问题的管理方法。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和变革的实践进行学习。
本课程的内容与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内容同我国现实公共经济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理论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言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社会资源有限、人类欲望无限、必须在若干目标之间进行取舍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人们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变动是一种增量变动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净收益净边际收益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欲望、需求、满足、激励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传统与习惯、命令与计划、价格与市场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九、当政府发行过多纸币时,物价上升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第一讲市场与政府第一节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如果在一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经济福利增进必须以其它当事人的经济福利的减少为代价,那么,这时候的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