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1)
民族文化例子(一)

民族文化例子(一)民族文化例子1. 中国的龙舟节(端午节)•简介:龙舟节,也称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舟竞赛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竞赛、庆祝和纪念于一体的文化节日。
•讲解:在龙舟节期间,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和佩戴五彩丝线。
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粽子是为了防止鱼虾损害他的尸体,五彩丝线是为了驱邪避灾。
这些活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勇敢、团结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2. 印度的哈利节(光明节)•简介:哈利节,又称光明节,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节日之一。
它是犹太教和锡克教的传统节日,纪念神秘事件与胜利。
•讲解:哈利节通常在十二月的第一个月亮出现后举行,持续八天。
印度家庭会点亮蜡烛或油灯来庆祝节日,并且摆放精美的花环。
这一传统象征着光明与胜利,表达了希望和祝福。
3. 日本的樱花节(花见)•简介:樱花节是日本人热爱的春季庆典。
当樱花树开放时,人们会聚集在公园或河边,欣赏和赏花。
•讲解:樱花节一般在春季三月至四月举行,有时会根据当地的天气状况而有所变动。
人们会举办野餐、户外演出和舞蹈等活动,以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
4. 巴西的狂欢节(嘉年华)•简介:巴西的狂欢节,也称嘉年华,是世界上最盛大的嘉年华之一。
它是巴西文化的象征,每年吸引数百万的游客参与。
•讲解:巴西的狂欢节在每年的大斋节之前举行,持续四天。
期间,人们会穿着华丽的服装、跳舞、放烟花和参加巡游。
这个节日是对巴西多元文化、音乐和舞蹈的一种庆祝。
这些例子仅是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冰山一角。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和庆典,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一年中的传统节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年中的传统节日篇一:一年中的各种节日一年中的各种节日,中国传统节日1月份1月1日:元旦1月6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1月8日:周恩来逝世纪念日1月21日:列宁逝世纪念日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2月份2月2日:世界湿地日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纪念日(1923)2月10日:国际气象节(1991)2月14日:西方情人节2月15日:中国12亿人口日(1995)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997)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000)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2月28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XX)3月份3月1日:国际海豹日(1983)3月3日:全国爱耳日(2000)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1898)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25)3月12日:中国植树节(1979)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1883)3月14日:国际警察日(节)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3月17日:国际航海日3月17日:中国国医节(1929)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3月21日:世界儿歌日(1976)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XX)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3月30日:巴勒斯坦国土日(1962)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4月份4月1日:国际愚人节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1950)4月15日:非洲自由日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1870)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4月22日:世界法律日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1995)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1957)4月24日:亚非新闻工作者日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6)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XX)1996)4月27日:联谊城日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1986)4月最后一个星期三:秘书节5月份5月1日:国际劳动节(1889)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5月4日:中国青年节(1939)5月4日: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1818)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1948)5月8日:世界微笑日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1914)5月12日:国际护士节(1912)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5月15日:国际家庭(咨询)日(1994)5月17日:世界电信日(1969)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1977)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1990)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1990)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2000)5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牛奶日(1961)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1990)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5月26日: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1993)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5月30日:“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1925)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988)6月份6月1日:国际儿童节(1949)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1983)6月5日:世界环境日(1974)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6)6月11日:中国人口日(1974)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1995)6月20日:世界难民日(20XX)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1934)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篇二:一年中所有节日日期表一年中所有节日日期表阳历节日1月1日元旦(newYearsDay)2月2日世界湿地日(worldwetlandsDay)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Day)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womenDay)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ArborDay)3月14日白色情人节(whiteDay)3月14日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policemenDay)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consumerRightDay)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ForestDay)3月21日世界睡眠日(worldsleepDay)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meteorologicalDay)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4月1日愚人节(AprilFoolsDay)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Day)4月7日世界卫生日(worldhealthDay)4月22日世界地球日(worldearthDay)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Day)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LabourDay)5月3日世界哮喘日(worldAsthmaDay)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YouthDay)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worldRed-crossDay)5月12日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nurseDay)5月15日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FamilyDay)5月17日世界电信日(worldTelecommunicationsDay) 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5月23日国际牛奶日(InternationalmilkDay)5月31日世界无烟日(worldno-smokingDay)6月1日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childrensDay)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environmentDay) 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Daytocombatdesertification)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olympicDay)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DayAgainstDrugAbuseandIllicitTraffick ing)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AnniversaryoftheFounding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 )7月1日国际建筑日(InternationalArchitectureDay)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populationDay)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Day)8月12日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YouthDay)9月8日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Anti-illiteracyDay)9月10日中国教师节(TeachersDay)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DayforthepreservationoftheozoneLayer)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9月21日世界停火日(worldcease-fireDay)9月27日世界旅游日(worldTourismDay)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Day)10月1日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musicDay)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Dayofolderpersons)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AnimalDay)10月5日世界教师日(worldTeachers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0月9日世界邮政日(worldpostDay)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mentalhealthDay)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standardsDay)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InternationalDayoftheblind) 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worldRuralwomensDay)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worldFoodDay)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Dayfortheeradicationofpoverty) 10月24日联合国日(unitednationsDay)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worldDevelopmentInformationDay)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biodiversityDay)10月31日万圣节(halloween)11月8日中国记者节11月9日消防宣传日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worldDiabetesDay)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InternationalDayFortheeliminationofViolenceagainst women)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worldAIDsDay)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worldDisabledDay)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9日世界足球日(worldFootballDay)12月25日圣诞节(christmasDay)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biologicalDiversityDay)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Day)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Day)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peaceDay)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InternationalDayoftheDeaf)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worldhabitatDay)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Day)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worldsightDay)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农历节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thespringFestival)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LanternFestival)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theDragon-boatFestival)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Day)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themid-AutumnFestival)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theDoubleninthFestival)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thelabaRiceporridgeFestival)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全国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全国放假三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全国放假三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全国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中国传统节庆目录

中国传统节庆目录1. 春节- 简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迎接新年的庆祝活动。
- 特色:大年夜的团圆饭、红包、拜年、烟花爆竹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五。
2. 清明节- 简介: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纪念逝去亲人的节日。
- 特色:扫墓、祭拜祖先、踏青等俗。
- 时间:农历清明节(4月4日至6日)。
3. 端午节- 简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特色: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传统活动。
-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4. 中秋节- 简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 特色: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5. 国庆节- 简介:国庆节是中国的国家节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特色:阅兵仪式、升国旗、游行庆祝等传统活动。
- 时间:每年的10月1日。
6. 元宵节- 简介: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
- 特色:观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7. 春季祭祀- 简介:春季祭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活动,祈福祭祀春天的到来。
- 特色:祭拜神灵、燃香、拜年等传统仪式。
- 时间:每年的二月到四月。
8. 重阳节- 简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重视长寿和高龄人士的节日。
- 特色:登高、赏菊、佩戴菊花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9. 腊八节- 简介: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冬季节日,也是庆祝冬季丰收的节日。
- 特色:吃腊八粥、祈福祭祀、熬腊八仙糖等传统俗。
- 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
10. 元旦节- 简介:元旦节是中国的公共节日,庆祝新年的到来。
- 特色:放烟花、举行晚会、倒计时等庆祝活动。
- 时间:每年的1月1日。
以上是中国传统节庆目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6篇

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6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1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门窗上红彤彤的对联和窗花,可以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浓浓的年味在鞭炮声中弥漫开来。
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香喷喷的饺子把我们吸引进了厨房。
饺子,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它拥有家的味道。
猪肉饺子,吃起来美味可口;韭菜饺子,吃起来回味无穷;香菇饺子,吃起来口有余香……浓浓的亲情贯满每一个人的胸膛,脸上的笑容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蕾。
无数声问候“你,好吗?”都不如回到家里,让家人知道“我,很好!”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是幸福的节日,是快乐的美好的节日,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与家人团圆,大年初一赶火车、赶飞机,目标只有一个:回家过年。
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快乐陪伴我成长,幸福环绕我左右。
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2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我最喜欢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大年三十家家都要贴对联,挂灯笼。
贴“福”字。
贴福字是有讲究的,通常都会把“福”字贴倒。
这样一来,人们路过他家门时都会说“福到了”。
除夕夜全家围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
包饺子时,有几个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就象征着来年会有好运气。
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看联欢晚会,在欢乐祥合的气氛中辞旧迎新。
孩子们则欢乐地跑到门口看烟火,等大人们发压岁钱。
说到放鞭炮还有一段来历呢!相传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
每当严寒将近,新春来临的时候进村吃人。
开始人们很害怕,后来发现了“年”怕红色和霹雳啪啦的声响和火光。
于是每年除夕夜人们红腊,穿红衣,点鞭炮去赶“年”。
以后“年”也再没有回来。
这个习俗也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3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节日是春节,接下来就听我好好给你们介绍介绍一下春节吧!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新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那一天,每当到春节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因为在这一天里,大人们都要给小孩们买新衣服,新鞋子,而大人们就没有我们这么开心了,因为大人们得花钱给我们买东西,在这一天中,大人们没有一刻是闲着的,他们一会儿要贴春联,一会儿要做菜,一会儿又要打电话叫亲戚们到自己家里去,可是,一等到大家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最开心的了,大人们在一起可以叙叙旧,小孩们在一起,开心的吃饭,吃完饭呢又在一起玩,男生在一起玩变形金刚,女孩子们在一起玩玩芭比娃娃呀!可是每当分离的时候,大家又开始盼望下一个春节了,因为大家都舍不得互相分离。
中国传统节日习题2(1)

中国传统知识趣味竞赛问答题:1.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又俗称什么?过年3. 传说每在“七夕”这天都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那么牛郎织女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在?碧莲池4、守岁俗称?熬年5、端午节的时间是? 农历五月初五6、俗话说清明插柳,那端午插什么?艾草菖蒲7 、七夕哪一天?农历七月初七8、七夕又称什么?乞巧或女儿节9、清明节又称什么?踏青节10、清明之后的天气一般是怎么变化的? 气温升高11、清明与哪一个节日的日期接近以至于后来合二为一?寒食1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是谁写的?(唐)杜牧13、重阳节是在哪一天?农历九月初九14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又定为什么节? 老人节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处少哪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16、元宵节又称什么?上元节17.元宵节吃什么?汤圆18.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19.一般认为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哪八个?春节、端午节、冬至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清明节、元宵节20.农历七月十五是什么节?中元节21.农历腊月初八是什么节?腊八节22.我们俗称过年中的“年”在传说中指的是什么?一种怪物23.我们熟悉的醉花阴中有提到哪个节日?重阳节24、我国的四大名著及其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25、请列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中国传统知识趣味竞赛选择题:1.唐代文人写重阳节习俗的诗篇有很多,杜甫的哪首七律诗就是写重阳相关习俗的名篇。
CA、《望岳》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登高》D、《春晓》2.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外还有以下哪项活动?BA、家人团聚B、登高远眺C、舞狮子D、荡秋千3.到了哪个朝代,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主题PPT课件模板(1)

第三部分:节日活动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 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岁首、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 过年。
除夕
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 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 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 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 俗中说的“扔穷”。
名称演变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 “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 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 旦”、“正日”
历史发展
古代民间最初的岁首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历法的变动, 在日期上有所调整。中国历代的新年的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上古(古国时代)用立春(干支历)为岁首。 夏朝用孟春(即阴历正月)为正月。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恢复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 今使用的农历(即阴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阳历纪年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是“鸡日”,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 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 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 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 “元朔”。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 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 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 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非常丰富多彩,各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意义。
以下是16个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的介绍: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2.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第一个月圆节,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等。
3. 清明节:农历清明节,一般在4月4日-6日之间,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4.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也叫“重阳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
5.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也叫“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节日,人们会放烟火、写情书、吃巧克力等。
6.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叫“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鬼节,人们会祭祀亡灵、烧纸钱等。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月饼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也叫“老人节”,是为祭祀祖先和敬老爱老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秋、吃重阳糕等。
9. 冬至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冬季节气节日,人们会吃饺子、喝酒、吃汤圆等。
10. 元旦节:1月1日,是中国传统的新年,人们会放烟火、欢呼雀跃等。
11. 情人节:2月14日,也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在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会送礼物、约会等。
12. 妇女节:3月8日,是为纪念妇女权益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送花、礼物等。
13. 劳动节:5月1日,是为纪念工人阶级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放假、旅游等。
14. 儿童节:6月1日,是为纪念儿童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送礼物、游乐等。
15. 教师节:9月10日,是为纪念教师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送礼物、感恩教师等。
16. 国庆节: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家庆典,人们会升国旗、阅兵等。
公务员考试——中国传统节日考点汇总(1)

重阳节
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插茱萸等
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王维【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前一、二天
寒食节
吃冷食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腊月初八
腊八节
腊八粥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12月22日前后
冬至节
吃水饺、汤圆、喝羊肉汤等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下元节
祭祀祖先,庆水官诞等
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十月初一
寒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
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
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
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很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
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
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
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
每到元宵节之夜,很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
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
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
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
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
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
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
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
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
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
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个天展开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
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
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
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
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
据说先穿完者为巧。
“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
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
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
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
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中秋阖家团员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
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
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
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
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
“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
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
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
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
三是饮酒赏菊。
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
四是食重阳糕。
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
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
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
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
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
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
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