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测试——涎腺疾病(20210221154540)
口腔颌面外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因素中不包括A、免疫因素B、细菌感染C、精神因素D、关节负荷过重E、咬合关系与关节解剖因素正确答案:B2.组织学表现为恶性者所占比例很高的疾病是A、扁平苔藓B、白斑C、红斑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正确答案:C3.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出现恶心或呕吐,可能是由于A、麻药注射入血管内B、针尖刺入过前C、针尖刺入过后D、注射点过高E、针尖刺入过深正确答案:C4.患者男,10岁。
双腮腺反复肿胀4-5次,每次持续1周,无口干、眼干症状,腮腺造影有点球状扩张,合适的处理为A、腺体内注入甲紫致腺体萎B、多饮水、按摩腺体,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抗感染治疗C、主导管结扎治疗D、理疗E、应进行双腮腺手术切除正确答案:B5.关于下颌升支边缘性骨髓炎x线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以骨质增生为主B、病灶区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C、升支部位弥漫性密度增高D、病灶区大量死骨形成E、CT横断面图像可显示骨膜下成骨正确答案:D6.在翻瓣去骨拔除阻生的48后3天,患者出现拔牙窝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
检查见拔牙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有明显臭味。
诊断应为A、拔牙术后反应B、牙槽骨创伤C、牙槽脓肿D、急性根尖周炎E、干槽症正确答案:E7.女13岁左面部肿大畸形,随年龄而增长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B、神经纤维瘤病C、放线菌病D、海绵状血管瘤E、囊性淋巴管瘤正确答案:B8.葡萄酒色斑状血管瘤属于A、海绵状血管瘤B、蔓状血管瘤C、混合型血管瘤D、杨梅状血管瘤E、毛细管型血管瘤正确答案:E9.下列间隙感染首先表现为张口困难的为:A、口底蜂窝织炎B、舌下间隙C、下颌下间隙D、翼下颌间隙E、眶下间隙正确答案:D10.患者男,25岁。
第7版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自测之第九章涎腺疾病

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自测之第九章涎腺疾病 【A型题】1.舌下腺腺泡由:A.浆液性腺泡为主构成B.单纯浆液性腺泡构成C.粘液性腺泡为主构成D.单纯粘液性腺泡构成E.混合性腺泡构成2.腮腺的腺泡由:A.粘液性腺泡为主构成B.浆液性腺泡为主构成C.单纯粘液性腺泡构成D.单纯浆液性腺泡构成E.混合性腺泡构成3.舌神经在口底与颌下腺导管的关系:A.平行B.横过导管走向外侧C.内下方D.外下方E.横过导管下方,走向内侧4.涎石病的典型症状是:A.炎症症状B.阻塞症状C.神经症状D.全身症状E.口干症状5.临床上涎石病最常见于:A.颌下腺腺体B.腮腺导管C.颌下腺导管D.腮腺腺体与导管交界E.颌下腺腺体与导管交界处6.单纯涎石摘除术适用于:A.涎石发生在导管内B.涎石发生在导管与腺体交界处C.涎石发生在腺体内D.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尚未纤维化者E.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已纤维化者7.唾液腺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A.血源性B.逆行性C.淋巴源性D.损伤E.邻近组织炎症波及8.颌下腺炎长期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颌下能触及硬块,导管及腺体交界处证明有结石,应采取:A.结石摘除B.颌下腺摘除C.全身抗生素应用D.拔除邻近龋坏及松动牙E.物理疗法9.治疗慢性颌下腺炎可采用:A.药物治疗B.导管冲洗C.导管扩张D.导管结扎E.颌下腺摘除10.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多数是由哪种感染途径引起的:A.牙源性B.血源性C.逆行性D.外伤性E.医源性-11.慢性腮腺炎行导管扩张术的主要适应证是:A.有涎石者B.导管或管口狭窄者C.腮腺不肿大者D.无明显炎症者E.有阻塞症状者12.急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球菌D.文森螺旋体E.厌氧菌13.腮腺淋巴结炎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是:A.体温升高B.腮腺区肿大C.有明显压痛D.唾液腺分泌正E.口干14.腮腺区肿胀、压痛,导管口正常,抗炎治疗有效,分泌物清亮、通畅,应初步考虑为:A.流行性腮腺炎B.假性腮腺炎C.良性腮腺肥大D.急性化脓性腮腺炎E.腮腺良性肿瘤15.流行性腮腺炎的好发年龄:A.婴儿期B.5~15岁C.中年人D.老年人E.无明显年龄差异16.最容易发生囊肿的唾液腺是:A.腮腺B.颌下腺C.舌下腺D.唇腺E.腭腺17.舌下腺囊肿的内容物是哪种性质的:A.白色凝乳状物质B.灰白色角化物质C.五色透明黏稠液体D.豆腐渣样物质E.淡黄色含胆固醇结晶液体18.含有淀粉酶的囊肿是:A.口底皮样囊肿B.腮裂囊肿C.舌下腺囊肿D.甲状舌管囊肿E.角化囊肿19.俗浯称"蛤蟆肿"是指:A.粘液腺囊肿B.舌下腺囊肿C.皮样囊肿D.表皮样囊肿E.甲状舌管囊肿20.舌下腺囊肿的处理目前常用:A.袋形缝合B.尽可能摘除囊肿C.完整摘除囊肿D.摘除舌下腺E.引流囊液【参考答案】【A型题】1.C2.D3.E4.B5.C6.D7.B8.B9.E10.C11.B12.A13. D14.B15.B16.D17.C18.C19.B20.D。
口腔颌面外科学-唾液腺疾病(一)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学-唾液腺疾病(一)试题口腔颌面外科学-唾液腺疾病(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20.00)1.涎瘘(salivary fistula)(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涎瘘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
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损伤是主要的原因。
手术损伤腮腺或其导管,也可导致涎瘘的发生。
化脓性感染或其他疾病也可能破坏腺体或导管而产生涎瘘,但少见。
唾液经创口外流,影响创口愈合,上皮细胞沿瘘管生长,覆盖整个创面形成永久性瘘管。
)解析:2.舍格伦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病征。
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
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则称为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
)解析:3.外渗性黏液囊肿(extravasation mucocele)(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许多研究表明,外渗性黏液囊肿的发生系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
占黏液囊肿的80%以上,组织学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上皮衬里。
口腔颌面外科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腮腺区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不宜A、疑有血行转移可辅以化疗B、一般不做颈淋巴清扫术C、术后辅助治疗D、面神经保留不能勉强E、涉及下颌骨时,应进行下颌骨部分切除正确答案:B2.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时,可见A、关节间隙明显增宽B、髁突磨平变短C、颌间间隙变窄,有高密度影像D、关节间隙模糊而且密度增高E、关节结构为致密团块代替正确答案:D3.颜面部疖痈的主要病原菌是A、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变形杆菌D、溶血性链球菌E、肺炎双球菌正确答案:B4.布比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A、300mgB、300~400mgC、800~1000mgD、100~150mgE、60~100mg正确答案:D5.关于皮脂腺囊肿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恶变为皮质腺癌B、属于潴留性囊肿C、内容物呈白色凝乳状D、手术需将囊肿完整剥离E、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引起正确答案:D6.患者男,22岁,右侧面下部反复肿胀半年余,三天前再次发作,现张口受限,全景片:右侧下颌角区有一沿颌骨长轴的单房阴影,右侧下颌智,齿位于下颌骨下缘处,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下颌骨成釉细胞瘤B、骨肉瘤C、下颌骨角化囊肿合并感染D、下颌骨含牙囊肿E、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C7.由于口腔颌面部腔窦多,当外伤时A、对治疗不利B、对治疗有利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A8.腭裂的赝复治疗不包括A、暂时性固定性义齿B、发音辅助器C、固定矫治器D、软腭抬高器E、阻塞器正确答案:C9.缝合舌组织创伤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尽量保持舌的纵长度B、创伤累及相邻组织时,应分别缝合C、边距要大,缝得要深D、使用较粗缝线缝合E、可将舌尖向后折转缝合正确答案:E10.咽后壁组织瓣的长宽比例应为A、2~3:1B、1.5:1C、1899-12-31 00:01:01D、1899-12-31 01:01:00E、4:1正确答案:A11.患者女,6个月。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测试——第九章 涎腺疾病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自测——第九章涎腺疾病【A型题】 1.舌下腺腺泡由: A.浆液性腺泡为主构成 B.单纯浆液性腺泡构成 C.粘液性腺泡为主构成 D.单纯粘液性腺泡构成 E.混合性腺泡构成 2.腮腺的腺泡由: A.粘液性腺泡为主构成B.浆液性腺泡为主构成 C.单纯粘液性腺泡构成 D.单纯浆液性腺泡构成 E.混合性腺泡构成 3.舌神经在口底与颌下腺导管的关系: A.平行 B.横过导管走向外侧 C.内下方 D.外下方 E.横过导管下方,走向内侧 4.涎石病的典型症状是: A.炎症症状 B.阻塞症状 C.神经症状 D.全身症状 E.口干症状 5.临床上涎石病最常见于: A.颌下腺腺体 B.腮腺导管 C.颌下腺导管 D.腮腺腺体与导管交界 E.颌下腺腺体与导管交界处 6.单纯涎石摘除术适用于:A.涎石发生在导管内 B.涎石发生在导管与腺体交界处 C.涎石发生在腺体内 D.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尚未纤维化者 E.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已纤维化者 7.唾液腺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A.血源性B.逆行性C.淋巴源性D.损伤E.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8.颌下腺炎长期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颌下能触及硬块,导管及腺体交界处证明有结石,应采取: A.结石摘除 B.颌下腺摘除 C.全身抗生素应用 D.拔除邻近龋坏及松动牙 E.物理疗法9.治疗慢性颌下腺炎可采用: A.药物治疗 B.导管冲洗 C.导管扩张 D.导管结扎 E.颌下腺摘除 10.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多数是由哪种感染途径引起的:A.牙源性B.血源性C.逆行性D.外伤性E.医源性11.慢性腮腺炎行导管扩张术的主要适应证是: A.有涎石者 B.导管或管口狭窄者 C.腮腺不肿大者 D.无明显炎症者 E.有阻塞症状者 12.急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肺炎球菌 D.文森螺旋体 E.厌氧菌 13.腮腺淋巴结炎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是: A.体温升高 B.腮腺区肿大 C.有明显压痛 D.唾液腺分泌正 E.口干14.腮腺区肿胀、压痛,导管口正常,抗炎治疗有效,分泌物清亮、通畅,应初步考虑为: A.流行性腮腺炎 B.假性腮腺炎 C.良性腮腺肥大 D.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E.腮腺良性肿瘤 15.流行性腮腺炎的好发年龄: A.婴儿期 B.5~15岁 C.中年人 D.老年人 E.无明显年龄差异16.最容易发生囊肿的唾液腺是:A.腮腺 B.颌下腺 C.舌下腺 D.唇腺 E.腭腺 17.舌下腺囊肿的内容物是哪种性质的: A.白色凝乳状物质 B.灰白色角化物质 C.五色透明黏稠液体 D.豆腐渣样物质 E.淡黄色含胆固醇结晶液体 18.含有淀粉酶的囊肿是: A.口底皮样囊肿 B.腮裂囊肿 C.舌下腺囊肿 D.甲状舌管囊肿 E.角化囊肿 19.俗浯称"蛤蟆肿"是指: A.粘液腺囊肿 B.舌下腺囊肿 C.皮样囊肿 D.表皮样囊肿 E.甲状舌管囊肿 20.舌下腺囊肿的处理目前常用: A.袋形缝合 B.尽可能摘除囊肿 C.完整摘除囊肿 D.摘除舌下腺 E.引流囊液21.小唾液腺肿瘤发生最多的部位是: A.唇部 B.颊部 C.舌部 D.口底 E.腭部 22.多形性腺瘤的好发部位依次是: A.腭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B.腮腺、腭腺、颌下腺、舌下腺 C.腮腺、颌下腺、唇腺、腭腺 D.颌下腺、腭腺、腮腺、唇腺 E.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腭腺23.治疗腮腺浅叶混合瘤应采用: A.肿瘤剜出术 B.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摘除术 C.腮腺全切术 D.放射治疗 E.化学治疗 24.治疗腮腺深叶混合瘤最适合的方案是: A.化疗 B.放疗 C.肿瘤摘除术 D.肿瘤及浅叶切除术 E.肿瘤及腮腺全叶切除术 25.味觉出汗综合征是: A.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 B.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 C.小唾液腺手术后并发症 D.腮腺手术后并发症 E.与唾液腺手术无关26.腮腺手术中不慎切断面神经,其修复方法应为: A.舌下神经转移吻合术 B.腓肠神经移植术 C.神经端端吻合术 D.耳大神经转移吻合 E.颞肌瓣转移27.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是: A.腭腺 B.舌下腺 C.颌下腺 D.腮腺 E.唇腺 28.易发生面瘫的肿瘤主要是: A.混合瘤 B.粘液表皮样癌 C.腺泡细胞癌 D.腺样囊性癌 E.腺淋巴瘤 29.粘液表皮样癌发生部位最多的是: A.舌下腺B.颌下腺 C.腮腺 D.腭腺 E.磨牙后腺 30.早期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方法宜选用: A.包膜外摘除肿瘤 D.放疗 C.肿瘤及腮腺摘除,保留面神经 D.化疗加放疗 E.肿瘤及腮腺摘除,不保留面神经 31.腺样囊性癌常沿什么途径扩散: A.沿神经扩散 B.沿淋巴结扩散 C.沿血循环扩散 D.沿骨膜扩散 E.沿筋膜扩散 32.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应作: A.肿瘤摘除B.上颌骨切除 C.单独放疗 D.单独化疗 E.手术加放疗 33.腺泡细胞癌主要发生在: A.腭腺 B.舌下腺C.颌下腺 D.腮腺 E.颊腺 34.一般恶性混合瘤的治疗手段以: A.化学治疗为主B,放射治疗为主 C.手术治疗为主D,免疫治疗为主 E.冷冻治疗为主35.乳头状囊腺癌在唾液腺癌中的特殊表现有: A.生长速度快B.呈结节状C.与周围组织粘连D.肿瘤较软的部分能抽出血性囊液 E.能破坏邻近骨质 36.单侧腮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史,γ球蛋白升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练习题含参考答案1、涎腺造影的禁忌证是A、开口受限B、涎腺急性炎症期间C、患有出血性疾病D、腺体外肿物E、使用抗凝血药物答案:B2、正颌外科采用以颅、颌、咬合三维空间关系异常为基础的牙颌面畸形分类法中不包括A、长面畸形B、牙源性错骀畸形C、不对称牙颌面畸形D、短面畸形E、复合性牙颌面畸形答案:B3、髁状突骨折最可能损伤的是A、面横动脉B、耳后动脉C、颞浅动脉D、颌外动脉E、颌内动脉答案:E4、关于肿瘤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唇癌或面部皮肤癌首选放疗或化疗B、细胞分化程度较好的恶性肿瘤常采用手术治疗C、颌骨肿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D、良性肿瘤一般以外科治疗为主E、位于颌面深部或近颅底的肿瘤,首先考虑放疗或化疗答案:B5、颌面部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为A、6:1B、4:1~5:1C、2:1~3:1.D、1899-12-31 01:01:00E、1.5:1答案:C6、淋巴管畸形好发部位不包括A、唇部B、腭部C、颊部D、舌部E、颈部答案:B7、舌系带过短进行正确治疗的最佳时间是A、3-4岁B、1岁以内C、5-6岁D、7-8岁E、1-2岁答案:E8、关于甲状舌管囊肿,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囊肿与舌盲孔通连B、囊肿随吞咽上下移动C、可与异位甲状腺同时存在D、发生于颈前正中线上任何部位E、手术治疗应包括切除部分甲状软骨答案:C9、使用牙挺应遵循的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必须以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B、用力必须有控制,挺刃的用力方向准确C、不能以邻牙做支点D、龈缘水平处的颊侧骨板一般不应做支点E、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可做支点答案:E10、某患者拔除17,2小时后仍出血不止。
检查发现17颊侧牙龈撕裂,渗血明显。
最好采用以下哪种方法止血A、缝合撕裂牙龈B、碘仿纱条填塞C、全身应用止血药物D、明胶海绵+纱球压迫E、结扎颈外动脉答案:A11、腭裂手术时在腭部黏骨膜下注射含肾上腺素的麻药的目的是A、延长麻醉时间B、减少出血,易于剥离C、防止血管损伤D、减轻术后肿胀E、缓解疼痛答案:B12、面部疖痈易发生全身并发症的原因中,不包括A、颜面血液循环丰富B、颜面表情肌的活动C、静脉多有瓣膜D、感染侵入颜面部静脉时血栓形成,致静脉回流受阻E、病原菌毒力强答案:C13、断根的原因最可能是A、牙钳喙长轴与牙长轴平行B、牙槽骨未能与牙根固连C、牙冠龋坏,牙的脆性增加D、牙根外形变异E、牙钳喙紧贴牙面答案:C14、男,56岁。
口腔颌面外科(医学高级)-涎腺疾病(精选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医学高级)-涎腺疾病1、多形性腺瘤的好发部位依次是()A.腭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B.腮腺、腭腺、颌下腺、舌下腺C.腮腺、颌下腺、唇腺、腭腺D.颌下腺、腭腺、腮腺、唇腺E.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腭腺2、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多数是由哪种感染途径引起的()A.牙源性感染B.外伤感染C.血源性感染D.医源性感染E.逆行性感染3、舌神经在口底与颌下腺导管的关系是()A.平行B.横过导管走向外侧C.内下方D.外下方E.横过导管下方,走向内侧4、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B.在下颌角上方1.5cm作切口C.在耳前及下颌支后缘处沿腺小叶方向作切口D.只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即可E.用血管钳插入腮腺实质的脓腔中引流脓液,注意向不同方向分离,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5、流行性腮腺炎的好发年龄()A.婴儿期B.老年人C.5~15岁D.无明显年龄选择E.中年人6、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已发展至化脓时,必须切开引流,以下哪项不是切开引流的指征()A.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B.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C.穿刺抽出脓液D.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E.腮腺区有轻微疼痛、肿大、压痛7、涎石病最常见于()A.舌下腺B.颌下腺C.磨牙后腺D.腮腺E.腭腺8、单纯涎石摘除术适用于()A.涎石发生在导管内B.涎石发生在导管与腺体交界处C.涎石发生在腺体内D.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尚未纤维化者E.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已纤维化者9、咬肌间隙感染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鉴别点是()A.有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冠周炎B.有牙痛史C.无传染接触史D.一开始即表现为咬肌间隙感染而无牙痛E.肿胀中心及压痛点位于下颌角部,张口受限明显,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清亮10、治疗慢性下颌下腺炎可采用()A.药物治疗B.导管冲洗C.导管扩张D.导管结扎E.下颌下腺切除11、下列关于沃辛瘤的说法,正确的是()A.又名多形性腺瘤B.多见于女性C.肿块生长迅速D.患者有明显自发痛E.多位于腮腺后下极12、急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文生螺旋体C.链球菌D.厌氧菌E.肺炎球菌13、腮腺淋巴结炎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是()A.体温升高B.腮腺区肿大C.有明显压痛D.口干E.涎腺分泌正常14、舌下腺囊肿的内容物是哪种性质的()A.白色凝乳状物质B.豆腐渣样物质C.灰白色角化物质D.淡黄色含胆固醇结晶液体E.无色透明黏稠液体15、下列哪种是含有淀粉酶的囊肿()A.口底皮样囊肿B.甲状舌管囊肿C.鳃裂囊肿D.角化囊肿E.舌下腺囊肿16、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应采用()A.肿瘤剜出术B.腮腺全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C.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D.腮腺全切除术+根治性颈清术E.放疗+化疗17、易发生面瘫的肿瘤类型主要是()A.多形性腺瘤B.腺样囊性癌C.黏液表皮样癌D.腺淋巴瘤E.腺泡细胞癌18、早期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方法宜选用()A.包膜外摘除肿瘤+面神经解剖术B.放疗C.化疗加放疗D.肿瘤及腮腺全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E.肿瘤及腮腺摘除不保留面神经19、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应作()A.肿瘤摘除B.单独化疗C.上颌骨切除D.手术加放疗E.单独放疗20、多形性腺瘤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A.手术操作困难B.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C.包膜不完整D.肿块位置深在E.与面神经关系密切21、唾液腺造影的禁忌证是()A.肿瘤B.急性化脓性腮腺炎C.慢性炎症D.口干E.涎瘘22、腮腺造影显示导管呈腊肠样改变主要是()A.急性腮腺炎的表现B.腮腺肥大的表现C.慢性腮腺炎的表现D.腮腺肿瘤的表现E.淋巴上皮病的表现23、腺样囊性癌最常见什么途径的扩散()A.沿神经扩散B.沿骨管扩散C.沿淋巴结扩散D.沿筋膜扩散E.沿血循扩散24、腺样囊性癌的好发部位()A.最常见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B.最常见于下颌下腺C.最常见于颊腺D.最常见于唇腺E.最常见于磨牙后腺25、关于腺样囊性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一般不必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B.容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需常规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C.需作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D.位于舌根部的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不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E.位于舌根部的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6、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因主要是()A.外伤B.免疫缺陷C.异物D.脱水及逆行感染E.腮腺先天性结构异常27、口腔小唾液腺,不包括()A.腭腺B.唇腺C.磨牙后腺D.颊腺E.舌下腺28、下颌下腺导管触诊应该是()A.从导管后部向前单手触诊B.从导管前部向后单手触诊C.从导管前部向后双手触诊D.从导管后部向前双手触诊E.在口内舌下皱襞表面滑动触诊29、只分泌浆液的腺体是()A.腮腺B.下颌下腺C.唇腺D.舌下腺E.腭腺30、分泌浆液为主的混合腺是()A.下颌下腺B.舌下腺C.腮腺D.腭腺E.唇腺31、与面神经关系最密切的唾液腺是()A.下颌下腺B.舌下腺C.腮腺D.腭腺E.唇腺32、唾液腺黏液囊肿最常见于()A.下唇B.下颌下腺C.颊腺D.腮腺E.腭腺33、关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生,且转归相同B.发生于儿童者极少自愈C.压迫腺体导管无液体流出D.全身症状明显E.唾液腺造影显示末梢导管点状、球状扩张34、怀疑舍格伦综合征时,临床应做的辅助检查是()A.针刺活检B.咬牙合片C.施墨试验D.低头试验E.X线平片35、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可发生于任何儿童期,最常见于()A.2岁左右B.5岁左右C.8岁左右D.10岁左右E.15岁左右36、99Tc核素显像对以下哪种肿瘤具有特殊诊断意义()A.多形性腺瘤B.沃辛瘤C.黏液表皮样癌D.腺样囊性癌E.肌上皮瘤37、患者女性,47岁。
口腔颌面外科习题:八、唾液腺疾病

八、唾液腺疾病一、A11、下列关于腺体瘘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瘘口经常有少量的清亮唾液流出B、瘘口很少是混浊的唾液流出C、口腔内由导管口流出的唾液尚正常D、进食、咀嚼、嗅到或想到美味食品时,唾液的流出量显著增加E、以上均正确2、发生于舌下腺的最常见的肿瘤是A、腺淋巴瘤B、腺泡细胞癌C、混合瘤D、黏液表皮样癌E、腺样囊性癌3、腺样囊性癌常沿什么扩散A、神经B、淋巴结C、血液D、骨膜E、筋膜4、混合瘤的好发部位依次是A、腭腺、腮腺、舌下腺B、下颌下腺、舌下腺、腭腺、C、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D、舌下腺、下颌下腺、腮腺E、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5、腮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A、腺瘤B、混合瘤C、肌上皮瘤D、腺淋巴瘤E、神经纤维瘤6、以耳垂为中心的结节状肿块首选考虑A、腮腺多形性腺瘤B、脂肪瘤C、耳下淋巴结D、皮脂腺囊肿E、神经鞘瘤7、唾液腺黏液囊肿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A、上唇B、下唇C、腮腺E、颌下腺8、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是哪种囊肿的特征性表现A、舌下腺囊肿单纯型B、舌下腺囊肿口外型C、皮样囊肿D、表皮样囊肿E、囊性水瘤9、舌下腺囊肿的处理方法目前常用A、袋形缝合B、尽可能摘除囊肿C、引流囊液D、完整摘除囊肿E、切除舌下腺10、又称为“蛤蟆肿”的是A、黏液囊肿B、舌下腺囊肿C、甲状舌管囊肿D、皮样囊肿E、表皮样囊肿11、舌下腺囊肿的内容物的性质为A、白色凝乳状物质B、豆腐渣样物质C、蛋清样黏稠液体D、灰白色角化物质E、淡黄色含胆固醇结晶液体12、涎瘘的完全性瘘每日流出的唾液量可多达A、500ml以上B、800ml以上C、1000ml以上D、1500ml以上E、2000ml以上13、下列关于涎瘘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B、损伤是主要的原因C、可分为腺体瘘及导管瘘D、检查导管口无唾液分泌E、是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14、外伤后涎瘘的诊断主要通过A、CTB、MRIC、ECTE、造影15、下列有关急性化脓性腮腺炎预防方法中,没有的一项内容为A、加强营养B、加强口腔卫生C、保持体液平衡D、服用大量抗生素E、使用氯己定溶液清洗口腔16、下列不属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的指征A、全身中毒症状明显B、明显的凹陷性水肿C、皮肤表面红肿热痛D、腮腺导管口有脓溢出E、局部跳痛、局限性压痛17、有关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治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进行放疗治疗B、可进行热敷C、可行切开引流D、可选用有效抗生素E、加强口腔卫生护理18、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A、链球菌B、放线菌C、溶血链球菌D、肺炎双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19、关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病因的说法不包括A、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B、常见于腹部大手术后C、常见于高热或禁食的病员D、常见于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病员E、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脓毒血症的病员20、下列有关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说法错误的A、多为单侧受累B、多发生于儿童C、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D、晨起感觉腮腺区发胀E、有“咸味”液体自导管口流出21、以下符合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临床表现的是A、导管口流出混浊液体B、导管口流出黄色凝胶状液体C、导管口流出草黄色或草绿色液体流出D、导管口可有脓性或黏液脓性唾液流出E、导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或黏稠的蛋清样唾液2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病理特征A、导管扩张B、排空迟缓C、腺泡肿大D、巨细胞浸润E、结缔组织纤维化23、关于下颌下腺炎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多为涎石造成唾液排出受阻继发感染所致B、反复发作者下颌下腺可呈硬结性肿块C、双手触诊应从导管前部向后进行D、少数涎石X线片可能不显影E、腺内涎石需作下颌下腺摘除术24、下颌下腺炎常见的原因是A、淋巴结炎B、冠周炎C、牙槽脓肿D、结石阻塞导管E、血源性感染25、有关涎瘘临床表现说法正确的是A、可分为腺体瘘及导管瘘B、腺体瘘腺体区皮肤有小的点状瘘孔C、腺体瘘瘘口经常有少量的清亮唾液D、导管瘘可分为完全瘘及不完全瘘E、以上都正确26、涎瘘最常见的部位A、腮腺B、唇腺C、腭腺D、舌下腺E、下颌下腺27、黏液囊肿最常用的治疗方法A、理疗B、手术切除C、反复抽尽囊液D、注射20%氯化钠E、囊腔内注入2%碘酊28、黏液囊肿好发于A、下唇及舌尖腹侧B、下唇及舌边缘侧C、上唇及口腔底部D、上唇及舌边缘侧E、发生无规律29、哪项描述与混合瘤的临床表现不符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B、一般结节性肿块C、肿瘤质地硬,呈结节状D、肿瘤生长缓慢,可伴有明显疼痛E、混合瘤常发生于腮腺30、多形性腺瘤最佳的治疗方法是A、放疗B、理疗C、剜除术D、手术切除E、单纯肿瘤摘除31、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的是A、沃辛瘤B、黏液囊性瘤C、腺样囊性瘤D、多形性腺瘤E、黏液表皮样瘤32、在大唾液腺中,多形性腺瘤最常见于A、下颌下腺B、舌下腺C、腮腺D、唇腺E、腭腺33、属于可引起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病因的是A、细菌逆行感染B、先天性发育异常C、自身免疫功能异常D、A+BE、A+B+C34、有关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早期发展到中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巨细胞浸润B、结缔组织纤维化C、病变晚期腺小叶被小叶间导管组织及结缔组织所替代D、导管周围炎症反应明显E、导管上皮出现退行性变35、以下关于复发性腮腺炎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自愈性B、要防止继发感染C、需增强抵抗力D、以减少发作为原则E、以上说法均正确36、有关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突发B、女性稍多于男性C、年龄越小,间隔时间越长D、以3岁左右最为常见E、挤压见导管口胶冻状液体溢出37、慢性复发性腮腺炎腮腺造影X线表现为A、导管移位,腺体内有充盈缺损B、造影剂外溢呈团块状C、导管中断,或圆形、卵圆形充盈缺损,其远心端导管扩张D、导管系统无异常改变或轻微扩张,末梢导管扩张呈点状、球状E、只有主导管分层状改变,没有末梢导管扩张38、哪种疾患在青春期后有自愈趋势A、急性化脓性腮腺炎B、慢性复发性腮腺炎C、流行性腮腺炎D、舍格伦综合征E、腮腺良性肥大39、下列有关涎石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好发于女性B、老年人较多见C、反复发作的炎症D、涎石最好发腮腺E、以上说法均正确40、下颌下腺导管切开取石术后多久可行腺体切除术A、4个月B、5个月C、6个月D、7个月E、8个月41、涎石病需与下列哪项疾病进行鉴别A、舌下腺肿瘤B、下颌下腺肿瘤C、下颌下间隙感染D、下颌下淋巴结炎E、以上说法均正确42、涎石病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导管口黏膜红肿B、进食时,无任何症状C、少许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D、双手触诊常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E、小的涎石一般不造成唾液腺导管阻塞43、涎石病的形成可能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钙盐容易沉积B、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导管长C、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D、下颌下腺钙的含量较腮腺低E、下颌下腺导管全程较曲折唾液易于淤滞44、涎石病第二好发部位A、腮腺B、唇腺C、腭腺D、舌下腺E、下颌下腺45、涎石病好发于A、下颌下腺B、舌下腺C、腮腺D、唇腺E、腭腺46、涎石摘除术的适应证包括A、涎石在导管内,腺体有纤维化者B、涎石在腺体内,腺体未纤维化者C、涎石在导管内,腺体未纤维化者D、涎石在导管与腺体交接处E、涎石在腺体内,进食有明显肿胀者47、唾液量测定判断分泌减少的标准是5g白蜡咀嚼3分钟,全唾液量低于A、1mlB、2mlC、3mlD、4mlE、5ml48、玫瑰红染色试验可用于A、口腔癌B、牙石检查C、慢性腮腺炎D、舍格伦综合征E、口腔癌前病变49、Schirmer试验滤纸的夹持时间是A、1分钟B、2分钟C、3分钟D、4分钟E、5分钟50、舍格伦综合征除一般体检外还可根据下列哪项进行诊断A、希尔默试验B、唾液腺造影C、实验室检查D、四碘四氯荧光素颜色E、以上均可51、舍格伦综合征并发症不包括A、中耳炎B、心脏病C、重症肌无力D、末梢神经炎E、肾小管功能不全52、舍格伦综合征唾液腺肿大说法错误的是A、以腮腺最常见B、多为双侧发生C、与周围组织粘连D、界限不甚清楚E、无压痛53、舍格伦综合征口腔检查可发现A、“镜面舌”B、“沟纹舌”C、“地图舌”D、“黑毛舌”E、“游走性舌炎”54、不属于舍格伦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是A、眼部表现B、口腔表现C、骨骼表现D、结缔组织疾病E、其他外分泌腺受累表现55、以下有关舍格伦综合征病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B、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先天异常有关C、病毒性疾病改变细胞表面的抗原性D、有易于感染的特异性遗传因子的内在因素E、以上说法均正确56、舍格伦综合征属于A、传染性疾病B、遗传性疾病C、自身免疫性疾病D、由病毒引起的疾病E、生理功能紊乱性疾病57、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不包括A、口干B、腮腺肿大C、类风湿性关节炎D、干燥性角、结膜炎E、睾丸炎或附件炎58、以下关于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见于老年人B、囊肿呈浅紫蓝色C、触诊与皮肤粘连D、状似“重舌”E、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59、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A、抽出囊液B、抽出囊液,注入2%碘酊C、摘除囊肿D、切除舌下腺E、行袋形缝合术60、下列有关潴留性黏液囊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有上皮衬里B、结缔组织被膜C、潴留的黏液团块D、导管系统部分阻塞所致E、以上说法均正确61、外渗性黏液囊肿占黏液囊肿A、50%B、60%C、70%D、80%E、90%62、沃辛瘤患者男女比例约为A、2:1B、3:1C、5:1D、6:1E、8:163、以下哪项不是腺样囊性癌的特征A、好发于下颌下腺B、肿瘤沿神经血管束生长C、浸润性极强D、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E、肿瘤易侵入血管64、下列涎腺肿瘤最易侵犯神经的是A、黏液表皮样癌B、腺泡细胞癌C、腺样囊性癌D、腺癌E、导管癌65、关于腺样囊性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最常见于下颌下腺,其次为腭部小涎腺B、颈淋巴结转移率低C、浸润性极强,易沿神经扩散D、易血行转移至肺E、不能依据有无骨质破坏来判断颌骨是否被肿瘤侵犯66、腺样囊性癌常发生远处转移的脏器是A、脑B、骨C、肝D、肾E、肺67、唾液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A、沃辛瘤B、多形性腺瘤C、腺样囊性癌D、黏液表皮样癌E、以上说法均正确68、黏液表皮样癌多好发于A、腮腺B、唇腺C、腭腺D、小唾液腺E、下颌下腺69、以下关于涎腺肿瘤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巨大混合瘤可不妨碍面神经功能B、腺淋巴瘤多见于老年男性,好发于腮腺后下极,可有消长史C、黏液表皮样癌好发于小涎腺D、腺样囊性癌侵袭性强,常出现疼痛和神经麻痹E、腮腺恶性肿瘤如术中见面神经穿过瘤体时应考虑切除面神经70、涎腺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A、血源性感染B、淋巴源性感染C、逆行性感染D、损伤性感染E、医源性感染二、A21、男性,10岁,双腮腺反复肿胀3年,每年肿胀4~5次,每次持续1周,无口干、眼干症状,腮腺造影有点球状扩张,合适的处理为A、理疗B、多饮水,按摩腺体,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抗感染治疗C、应行双腮腺手术切除D、腮腺内注入甲紫致腺体萎缩E、主导管结扎治疗2、患者男性,37岁,右颌下区胀痛2周,进食时加剧,继而减轻,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是A、颌下腺导管口唾液分泌增多B、可扪及颌下腺导管结石C、开口困难D、颌舌沟隆起,舌上抬,形成“重舌”E、颌下区可触及波动感3、男性,50岁,左腮腺区无痛性肿块数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自测——第九章涎腺疾病【A型题】1•舌下腺腺泡由:A. 浆液性腺泡为主构成B. 单纯浆液性腺泡构成C. 粘液性腺泡为主构成D. 单纯粘液性腺泡构成E. 混合性腺泡构成2. 腮腺的腺泡由:A. 粘液性腺泡为主构成B. 浆液性腺泡为主构成C. 单纯粘液性腺泡构成D. 单纯浆液性腺泡构成E. 混合性腺泡构成3. 舌神经在口底与颌下腺导管的关系:A. 平行B. 横过导管走向外侧C. 内下方D. 外下方E. 横过导管下方,走向内侧4. 涎石病的典型症状是:A. 炎症症状B. 阻塞症状C. 神经症状D. 全身症状E. 口干症状5. 临床上涎石病最常见于:A. 颌下腺腺体B. 腮腺导管C. 颌下腺导管D. 腮腺腺体与导管交界E. 颌下腺腺体与导管交界处6. 单纯涎石摘除术适用于:A. 涎石发生在导管内B. 涎石发生在导管与腺体交界处C. 涎石发生在腺体内D. 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尚未纤维化者E. 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已纤维化者7. 唾液腺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A. 血源性B. 逆行性C. 淋巴源性D. 损伤E. 邻近组织炎症波及8. 颌下腺炎长期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颌下能触及硬块,导管及腺体交界处证明有结石,应采取:A. 结石摘除B. 颌下腺摘除C. 全身抗生素应用D. 拔除邻近龋坏及松动牙E. 物理疗法9. 治疗慢性颌下腺炎可采用:A. 药物治疗B. 导管冲洗C. 导管扩张D. 导管结扎E. 颌下腺摘除10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多数是由哪种感染途径引起的:A. 牙源性B. 血源性C. 逆行性D. 外伤性E. 医源性11•慢性腮腺炎行导管扩张术的主要适应证是:A. 有涎石者B. 导管或管口狭窄者C. 腮腺不肿大者D. 无明显炎症者E. 有阻塞症状者12. 急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链球菌C. 肺炎球菌D. 文森螺旋体E. 厌氧菌13. 腮腺淋巴结炎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是:体温升高A.B. 腮腺区肿大C. 有明显压痛D. 唾液腺分泌正E. 口干14. 腮腺区肿胀、压痛,导管口正常,抗炎治疗有效,分泌物清亮、通畅,应初步考虑为:A. 流行性腮腺炎B. 假性腮腺炎C. 良性腮腺肥大D.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E. 腮腺良性肿瘤15. 流行性腮腺炎的好发年龄:A. 婴儿期B. 5〜15岁C. 中年人D. 老年人E. 无明显年龄差异16. 最容易发生囊肿的唾液腺是:A. 腮腺B. 颌下腺C. 舌下腺D. 唇腺E. 腭腺17. 舌下腺囊肿的内容物是哪种性质的:A. 白色凝乳状物质B. 灰白色角化物质C. 五色透明黏稠液体D. 豆腐渣样物质E. 淡黄色含胆固醇结晶液体18. 含有淀粉酶的囊肿是:A. 口底皮样囊肿B. 腮裂囊肿C. 舌下腺囊肿D. 甲状舌管囊肿E. 角化囊肿19. 俗浯称蛤蟆肿是指:A. 粘液腺囊肿B. 舌下腺囊肿C. 皮样囊肿D. 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E.20舌下腺囊肿的处理目前常用:A. 袋形缝合B. 尽可能摘除囊肿C. 完整摘除囊肿D. 摘除舌下腺E. 引流囊液21•小唾液腺肿瘤发生最多的部位是:A. 唇部B. 颊部C. 舌部D. 口底E. 腭部22. 多形性腺瘤的好发部位依次是:A. 腭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B. 腮腺、腭腺、颌下腺、舌下腺C. 腮腺、颌下腺、唇腺、腭腺D. 颌下腺、腭腺、腮腺、唇腺E. 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腭腺23. 治疗腮腺浅叶混合瘤应采用:A. 肿瘤剜出术B. 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摘除术C. 腮腺全切术D. 放射治疗E. 化学治疗24. 治疗腮腺深叶混合瘤最适合的方案是:A. 化疗B. 放疗C. 肿瘤摘除术D. 肿瘤及浅叶切除术E. 肿瘤及腮腺全叶切除术25. 味觉出汗综合征是:A. 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B. 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C. 小唾液腺手术后并发症D. 腮腺手术后并发症E. 与唾液腺手术无关26. 腮腺手术中不慎切断面神经,其修复方法应为:A. 舌下神经转移吻合术B. 腓肠神经移植术神经端端吻合术C.D.耳大神经转移吻合E. 颞肌瓣转移27. 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是:A. 腭腺B. 舌下腺C. 颌下腺D. 腮腺E. 唇腺28. 易发生面瘫的肿瘤主要是:A. 混合瘤B. 粘液表皮样癌C. 腺泡细胞癌D. 腺样囊性癌E. 腺淋巴瘤29. 粘液表皮样癌发生部位最多的是:A. 舌下腺B. 颌下腺C. 腮腺D. 腭腺E. 磨牙后腺30. 早期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方法宜选用:A. 包膜外摘除肿瘤D.放疗C. 肿瘤及腮腺摘除,保留面神经D. 化疗加放疗E. 肿瘤及腮腺摘除,不保留面神经31. 腺样囊性癌常沿什么途径扩散:A. 沿神经扩散B. 沿淋巴结扩散C. 沿血循环扩散D. 沿骨膜扩散E. 沿筋膜扩散32. 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应作:A. 肿瘤摘除B. 上颌骨切除C. 单独放疗D. 单独化疗E. 手术加放疗33. 腺泡细胞癌主要发生在:腭腺A.B. 舌下腺C. 颌下腺腮腺 D.颊腺 E. —般恶性混合瘤的治疗手段以:34.,放射治疗为主A.化学治疗为主B,免疫治疗为主C.手术治疗为主D冷冻治疗为主 E.乳头状囊腺癌在唾液腺癌中的特殊表现有:35.生长速度快A.呈结节状B.与周围组织粘连C.肿瘤较软的部分能抽出血性囊液 D.能破坏邻近骨质E.单侧腮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史,丫球蛋白升高。
下唇腺活检有大量淋36.巴细胞,应诊断为: A.慢性化脓性腮腺炎B. 舍格伦综合征C. 腮腺混合瘤D. 腮腺淋巴结核E. 腺淋巴瘤唾液腺造影的禁忌证是:37.肿瘤A.慢性炎症 B.涎痿C.急性化脓性腮腺炎D.口干E.38.X线造影导管呈现腊肠状,主要是:A. 急性腮腺炎的表现B. 慢性腮腺炎的表现C. 淋巴上皮病的表现腮腺肥大的表现 D.腮腺肿瘤的表现 E.唾液腺良性肿瘤在唾液腺造影中的特征性表现是:39.A. 导管粗细不均呈腊肠状导管移位呈抱球状B.造影剂外溢呈点状或片状 C. D.导管变细腺泡充盈缺损 E. 40.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是:.A. 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B. 最多见于腮腺的后下极部位C. 肿瘤质地硬D. 一般为单侧单发E. 无消长史41.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切开引流指征,下列哪项不是:A. 局部有跳痛及压痛B. 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C. 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D. 穿刺抽出脓液E. 腮腺区红肿发热42. 涎石病多发生于颌下腺的原因,下列哪项除外:A. 颌下腺分泌量小B. 颌下腺分泌的唾液较腮腺分泌液粘滞C. 分泌液钙的含量高,钙盐容易沉积D. 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逆重力方向流动E. 导管长,全程较曲折43. 多形性腺瘤最常见于A. 腭腺B. 颌下腺C. 腮腺D. 舌下腺E. 唇腺44. 怀疑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涎石,应该首选以下哪种检查方法?A. CTB. B超C. 下颌横断颌片D. 下颌全景片E. 下颌下腺侧位片45. Kutt ner 瘤是指:A. 腮腺腺淋巴瘤B. 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C. 多型性腺瘤D. 良性腮腺肥大E. 黏液瘤46. 可用于显像测定大唾液腺功能的是:A. 60CoB. 131IC. 99mTcD. X射线E. 以上均不是47. 唾液腺放线菌病,首选抗生素为:A. 青霉素B. 磺胺C. 甲硝唑D. 庆大霉素E. 制霉菌素48. Kveim抗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对以下哪种唾液腺疾病有诊断意义?A. 放线菌病B. 结核C. 结节病D. 舍格伦综合征E. 涎石病【简答题】1. 简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2. 如何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与流行性腮腺炎?3.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的指征是什么?怎样进行切开引流?4. 涎石病为什么多发生于颌下腺?5. 涎石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6. 试述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7. 多形性腺瘤为什么属于临界瘤?8. 舌下腺囊肿的分类及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是什么?9. 简述腺淋巴瘤的特点?【参考答案】【A型题】1. C2.D3.E4.B5.C6.D7.B8.B9.E 10.C 11.B 12.A 13. D 14.B 15.B16. D17. C 18.C 19.B 20.D 21.E 22.B 23.B 24.E 25.D 26.C 27.B 28.D 29.C 30.C31. A32. E 33.D 34.C 35.D 36.B 37.D 38.B 39.B 40.B 41.E 42.A 43.C 44.C 45.B46. C47. A 48.C【简答题】1.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常为单侧受累,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进一步发展,则可使腺组织化脓、坏死,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
腮腺炎形成的脓肿多为散在的多发性脓肿,分散在小叶内。
不易扪及波动感而呈硬性浸润块。
2.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系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或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所致,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甚至可见脓栓堵塞于导管口。
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可高达40°C以上,脉搏、呼吸加快,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
流行性腮腺炎,大多发生于儿童,有传染病接触史,病原为副粘液病毒。
常双侧腮腺同时或先后发病,一般一次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腮腺肿大、充血、疼痛,但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清亮无脓液。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急性期血液及尿淀粉酶可能升高。
3. 切开引流指征: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切开引流的方法:局部浸润麻醉。
耳前及下颌支后缘处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腮腺咬肌筋膜。
脓液积聚于筋膜下者即可得到引流。
如无脓液溢出,可用弯血管钳插入腮腺实质的脓腔中引流脓液。
因常伴有多发性脓肿,应注意向不同方向分离,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
冲洗后置橡皮引流条,以后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条。
4. 涎石病多发生于颌下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颌下腺为混合性腺,分泌的唾液富含粘蛋白,较腮腺分泌液粘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②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
5. 很小的涎石可用保守治疗,嘱患者口含蘸有柠檬酸的棉签或维生素C 片,也可进食酸性水果或其他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有望自行排出。
能扪及、相当于下颌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可采用口内导管切开取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