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雨量资料快速统计法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汇总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汇总
一、设计频率确定:
设计频率是暴雨流量计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所在地的降雨资料和工程
的要求来确定,常见的设计频率有2年、5年、10年、20年等。
二、计算降雨量:
根据设计频率和所在地的降雨统计资料,可以推测出相应的设计雨量。
常见的推测方法有平均降雨强度法、杰森定律法和个例法等。
三、确定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是指暴雨流量计算的范围,一般是指水流汇集的区域。
可以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或测算方法来确定。
四、计算时程单位线:
时程单位线是描述雨水径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曲线,可以通过统计
降雨资料和水文资料,使用时程单位线法计算出来。
时程单位线反映的是
单位面积上的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五、单位线法计算:
单位线法是暴雨流量计算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流域面积等分成若干小面积。
2.根据小面积的时程单位线和面积比例,计算每个小面积的单位线。
3.将各个小面积的单位线叠加,得到总的单位线。
4.根据总的单位线和设计雨量,计算出瞬时流量。
5.将瞬时流量积分得到单位时间内的总流量。
六、流量计算:
根据瞬时流量和计算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总流量。
可以使用Simpson法、矩形法等数值计算方法。
以上就是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的汇总。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降雨的时空分布、流域的特性等因素。
同时,暴雨流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具备相关的水文学和水利工程知识。
暴雨资料的选样与统计方法

暴雨资料的选样与统计方法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降雨量较大并伴随着强劲风力的天气现象。
暴雨的频率和强度在某些地区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暴雨的特征和统计规律对预防和减少暴雨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暴雨资料的选样与统计方法。
一、暴雨资料的选样暴雨资料的选样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的数据。
一般来说,选取暴雨资料的要点如下:1.选样时间段的确定:一般来说,选样的时间段需要考虑到资料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可以选择近几十年的资料,以了解最近的暴雨变化趋势。
也可以选择长达几百年的资料,以了解暴雨变化的历史趋势。
2.选样地区的确定:由于暴雨的频率和强度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样时需要确定选样地区。
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例如城市、乡村、山地等。
3.暴雨观测资料的收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暴雨观测资料,例如从各个气象站点采集资料、利用遥感技术获取资料等。
二、暴雨资料的统计方法1.暴雨频率暴雨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一降雨量及以上的暴雨的概率。
暴雨频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历史上的暴雨资料按照不同降雨量分组,然后计算每组的频率。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友格逊-泽比德分布(Gumbel distribution)法和皮尔逊3型分布(Pearson Type III distribution)法。
2.暴雨强度暴雨强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雨量达到或超过一定值的暴雨的降雨强度。
暴雨强度的计算方法是在一定时间内,对降雨量进行平均,得到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
也可以采用短时间统计法(STA)来计算暴雨强度。
3.暴雨时空分布暴雨时空分布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暴雨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
通过对多年暴雨资料的时空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暴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常用的方法有空间插值法、回归分析法等。
总之,暴雨资料的选样与统计方法是了解暴雨特征和规律的重要途径。
这些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来决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考虑暴雨频率、强度和时空分布等要素,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暴雨对人类的影响。
水文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完美版PPT

§2-1 河川水文现象的特性与分析方法
河川各种水文要素,如水位、流速、流量、降雨量等统称 为河川水文现象。
一、河川水文现象的特性: 周期性 地区性 随机性〔偶然性〕
二、河川水文现象的分析方法: 成因分析法 地区归纳法 数理统计法〔水文统计法〕
§2-2 水文统计根本概念
一、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 二、系列、总体和样本 三、机率和频率 四、累积频率与重现期
cv甲
甲
x甲
5.0 10
0.50
cv乙
乙
x乙
5.0 1000
0.005
说明:甲系列的离散程度大于乙系列
我国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差系数,一般是南方小,北方 大;沿海小,内陆大;平原小,山区大。在0.2~1.5之间
〔三〕、偏差系数:衡量系列在均值两侧对称程度。
一般有经验关系:
cs (2~4)cv
三、皮尔逊III型曲线
〔一〕、关于P-III曲线的说明
、比较符合我国的水文情势 B、流量-统计参数的关系曲线,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得来
C、应用表达式:QpQ(1cvp)kpQ
p ---离均系数 kp 1cvp 模比系数
例题:设某水文站,Q 10 m 3/0 s,c v 0 0 .5 ,c s 1 .5 , 试求此理论频率曲线及水文站附近某桥的设计洪 峰流量Q1%和Q 5%。
P=P〔 x , cv, cs, x)
二、统计参数
〔一〕、均值
x x1x2xn n
1 n
n i1
xi
、 反映系列水平的参数
B、水文分析中,均值大那么水量大,反之那 么小
C、计算简单,易受极值影响
中值 x
众值 xˆ
雨水节气的水文数据处理方法

雨水节气的水文数据处理方法雨水节气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其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也代表着我国江河湖泊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期。
在雨水节气期间,水文数据的处理方法对于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雨水节气的水文数据处理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降雨量数据处理方法降雨量是衡量雨水节气期间降水情况的重要指标,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平均法、加权法和插值法。
平均法是最简单直观的处理方法,将雨水节气期间的降雨量简单地求平均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降雨量数据变化较为平稳的情况,但不能反映降雨量的时空分布差异。
加权法是在平均法的基础上引入权重,根据不同时间段的降雨量数据确定权重,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这种方法考虑了降雨量变化的趋势和时段的差异,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雨水节气期间的降雨情况。
插值法是一种基于已知降雨量数据,在未知位置或时间点进行估算的方法。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克里金插值法。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拟合已知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对于稀疏数据较少的区域效果不佳。
二、径流量数据处理方法雨水节气期间的降雨量与径流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径流量数据的处理对于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常用的径流量处理方法有面积法、单元线性法和水文模型法。
面积法是最简单直接的径流量处理方法,根据特定流域的面积和降雨量数据计算流域的总径流量。
该方法适用于流域面积变化较小的情况,但不能考虑流域内的地势、土壤类型等因素对径流过程的影响。
单元线性法是一种将流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通过线性推求每个单元的径流量,再进行总合计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考虑了流域内部的分布差异,能较为准确地估算总径流量。
水文模型法是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流域水文过程的系统分析和建模,预测径流量的方法。
常用的水文模型有单位线模型、土壤水分平衡模型和水动力学模型等,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需要较多的气象和地理数据。
三、水质数据处理方法雨水节气期间的径流水质是反映流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水质数据的处理方法对于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雨水节气下的水文监测与数据分析方法

雨水节气下的水文监测与数据分析方法雨水是中国农历中的第2个节气,通常在2月18日左右到3月4日左右。
作为传统农耕社会的重要节气,雨水标志着天气逐渐转暖,冰雪融化,春雨开始降临,对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文监测与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水文监测方法水文监测是指通过各种设备和仪器对水资源进行实时或定期的观测和记录,以获取相关数据,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雨水节气下,水文监测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 水位监测水位监测是对水体水位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水位监测设备包括水位计、液位传感器等。
通过将水位计或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河流、湖泊或水库等水域中,可以实时监测水位的变化。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确定水体的蓄水容量、水位变化趋势以及预测洪水等。
1.2 流量监测流量监测是对水体流动情况进行观测和记录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流量监测设备包括流量计、测流仪等。
通过将流量计或测流仪安装在水流通道中,可以实时监测水体的流量、流速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水资源的可用性、水流的输送能力以及水体污染的扩散情况。
1.3 降雨监测降雨监测是对降水量进行观测和记录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降雨监测设备包括雨量计、雨滴感应器等。
通过将雨量计或雨滴感应器放置在开阔地带或设立在城市建筑物上,可以实时监测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预测洪涝灾害、灌溉农田和水资源评估等。
二、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关数据的各种信息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在水文监测中,数据分析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在水文监测中,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分析雨水节气下水位、流量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的趋势信息,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水文情况,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章 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工程水文学

lim W(A) P(A)
n
五、概率的加法定理与乘法定理
1、概率的加法定理
互不相容(互斥):P(A1+A2+…An)= P(A1)+P(A2)+……P(Ai)
非互斥事件 : P(A1+A2)= P(A1)+P(A2)- P(A1A2)
式中:P(A1+A2+……An)为它们中任一个出现的概率
目估外延。 2、理论累积频率曲线
四.理论累积频率曲线
1.频率密度
正态分布:
1 ( x x )2 f ( x) exp 2 2 2
P
x
x
1 ( x x )2 exp dx 0.683 2 2 2
1 ( x x )2 P exp dx 0.997 2 x 3 2 2 1 ( x x )2 P exp dx 1 2 2 2
若求百年一遇的洪水
,m=1 ,得,n=99年。即
是说,在推求百年一遇的洪水时,至少需要99年的实测资料。
2.经验累积频率曲线绘制步骤
1)将实测水文特征值如水位、流量或降雨量不论年序,按大小 排序,对于洪水资或大于某特征值 x≥xi,的
例4-1:江河中出现的最高水位或最大流量,每年的实测值 各不相同,为互斥事件。某水文站观测到一河段50年的洪 水水位资料如下表4-2,求小于258m水位出现的频率。
水位高程Hi(m) 出现的频数 fi(年) 频率w(Hi)%
250 3 6
255 7 14
258 9 18
265 16 32
268 15 30
均系数表。后经雷布京等人的修正,成为专用水文计算表。
1961年中国科学院水文研究所又对此离均系数ФP计算表进行 修正扩展,加密点据,将ФP值补充到Cs=6.4。 x K p 1 pCv;xP KP x 理论累计频率曲线的坐标值:令 K
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

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各地普遍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问题。
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成为解决水资源管理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方法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概述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是指对降水量、径流数据等进行采集、记录、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雨水水文数据的处理,可以获得降雨的规律、变化趋势以及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
二、数据采集为了进行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需要先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有人工观测和自动监测两种。
1. 人工观测:通过设立观测站点,由专业人员定期记录降雨量、径流量等数据。
观测站点的选择要考虑地理位置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2. 自动监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气象雷达等自动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和记录雨水数据。
自动监测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数据。
三、数据记录与存储采集到的雨水数据需要进行记录和存储,以备日后处理和分析。
数据记录可以采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数据分类和命名规范,方便后续处理。
四、数据处理方法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两个方面。
1. 数据计算:通过对降雨量、径流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出各种水文数据指标,如年降雨量、日降雨频率等。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值、极值分析等。
2. 数据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水文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周期性分析等,以了解降雨规律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等。
五、应用意义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水资源管理:通过对雨水水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了解降雨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调度和管理。
可以预测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提前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和减轻灾害。
2. 城市规划:雨水的水文数据处理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降雨情况,合理规划城市的排水系统,预防城市内涝和水资源浪费。
水库水文数据采集方法介绍

水库水文数据采集方法介绍水文数据采集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提供给我们对水库运行状况、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水环境变化等方面的有效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库水文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包括水位、流量和水质等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一、水位测量方法水位是水库水文观测的关键参数之一,它可以反映水库蓄水量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水位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1.测深线法:利用测深线进行水位测量,通过读取测深线表盘上的水位值来确定水位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位相对稳定的情况,准确性较高。
2.浮标测量法: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标来测量水位高度。
可以通过读取浮标上的刻度尺或者安装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来获取水位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操作简便。
3.压力水位计法:通过安装在水体中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水位高度,水位与水压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该方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水质较差或需要长时间连续观测的情况。
二、流量测量方法流量是水库水文观测中另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反映出水库流量的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流量测量方法:1.速度测量法:通过在河道或水库出流口处放置流速测量仪器,利用流速仪测量水流通过的速度,并结合截面面积计算出流量。
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容积测量法:根据水库特定断面的容积计算出的两个时刻的容积之差,再结合时间差,可以得到流量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水库或山区水文观测,操作方便,但准确度较低。
3.压力流量计法:通过在水体中设置流量计,利用压力与流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压力来推算流量。
该方法适用于长期流量观测和大流量条件下的水文监测。
三、水质数据采集方法除了水位和流量外,水质参数的监测也是水文观测中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常用的水质数据采集方法:1.现场分析法:在水库采集水样后,利用现场仪器进行实时分析,包括测定水中溶解氧、氨氮、总磷等参数。
这种方法快速便捷,在实时监测和应急事件处理中比较常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位、雨量资料快速统计法
为了完成市局下达给我站中小河流水位站的洪水预报任务。
本人制作了《萍乡市各水位站水位、雨量资料快速统计表》(以下简称快速统计表)。
现将该表的特点及制作使用方法叙述如下:
1、制做《快速统计表》的原因
我站现有中小河流水位站10个,今年还将增加7个,雨量站90多个。
要在这么多站的资料里面用传统的方法分别统计出这么多水位站以上的降雨情况可能要几个小时。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决定制作一个水位、雨量资料快速统计的表格,经过几天几夜的研究终于制作成功。
特与大家分享。
2、《快速统计表》的特点
该《快速统计表》可以在调出资料以后几分钟内将本市所有水位站以上的雨量和水位资料自动统计到预设的表格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快预报时间。
3、制作大体方法
《快速统计表》是利用Office Excel电子表的条件定位命令在零乱的资料里面自动检索到固定的位置。
然后进行自动链接和自动计算。
4、使用方法
⑴、在“水情值班系统→单站累计雨量统计”中调出本地所有资料后点击“导出Excel”后会自动弹出表格,将总雨量这列
及不要的小时段雨量各列册除,将剩余的包括地名站名雨量的全部资料复制并粘帖到《快速统计表》中的“降雨量统计”表的可修改区。
⑵、在“暴雨山洪检索→河道监测→逐日河道水情表”中添加本地所有水位站,选择调整好起止时间、时段(1小时)后点击“开始检索”。
资料调出后将所有数据粘帖并复制到新建表内进行时段选择,将不要的时段值各列册除,然后将剩余各列资料复制并粘帖到《快速统计表》中的水位统计表的可修改区。
⑶、以上二步已将所要资料自动统计到各计算分析表内,在进行数据分析取舍后便可绘图或用命令求预报公式了。
值得说明的是,本《快速统计表》是萍乡市范围内用的,并不适合其他地区使用。
写出来的目的是供有兴趣的同志参考,起一个抛砖引玉之作用。
(有兴趣的同志可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