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力学基础(华祖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环境水力学ch2-3

环境水力学ch2-3

另一种情况
O
L
如果在两岸距离为L 的水域,某一岸边有初始 有限分布,源宽h。在两岸反射情况下,其浓度 分布是:
c(x,t) c0 2
n
{ erf[

h 2nL x 4D t
] erf[
h 2nL x 4D t
]}
式中:c0是源的浓度。
2013年5月13日9时57分 环境水力学 27
]
式中:cs为营养物质的饱和浓度;y坐标是从营 养层底缘算起以向下为正,公式(2-21)只适用于y≥0 的情况。
2013年5月13日9时57分
环境水力学
30
环 境 水 力 学

谢谢大家 !
2013年5月13日9时57分
环境水力学
31
环 境 水 力 学

在静止水体中,有一污染源,瞬时释放出
扩散质。与源相距L处,有一岸边界,求
存在边界完全反射时浓度分布状况。
岸边界பைடு நூலகம்
-L
2013年5月13日9时57分
环境水力学
O
13
分析
环 境 水 力 学

在x=-L处有一阻止物质扩散的壁存在, 而且是完全反射壁(线性边界条件)。由 Fick第一定律,该条件可表示为当x=-L 时,有
有限分布(一维、二维、三维扩散)
环境水力学 4
2013年5月13日9时57分
例如: 环 境 水 力 学

事故性突然排放可以看成瞬时源;装 载毒物的船只在大海中失事可看作点 源。 开闸泄水可看成是延伸源扩散。

2013年5月13日9时57分
环境水力学
5
应当注意
环 境 水 力 学

环境水力学

环境水力学

环境水力学1.环境水力学的主要研究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输移规律及其在各种水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2.水域的污染物质:1示踪质:是一种理想物质,它在水中扩散移动时,⑴不与水体发生生化或化学反应;⑵它的存在不会改变流场的力学性质。

2保守物质和非保守物质:⑴保守物质不会与环境水体发生生化、化学反应,不会在水体中发生生化降解,即这类物质的数量不会因在水体中扩散输移而发生改变。

⑵非保守物质能与环境水体发生生化、化学反应或生物降解,其总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

3动力惰性物质和动力活性物质:⑴动力惰性物质:不会改变环境水体的密度及流场的力学性质,这类物质的密度通常与环境水体相同或相近。

⑵动力活性物质:能改变水体环境的密度,进而改变流场的力学性质。

3.反应水体受污染的指标:浓度、相对浓度(无量纲浓度)和稀释度。

4.浓度C表示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

5.相对浓度P(无量纲浓度)表示样品中污水体积所占的比例。

P=样品中污水的体积/样品总体积。

当P=1时表示样品全为污染物,当P=0时表示样品为净水。

6.稀释度S=样品总体积/样品中污水的体积。

当S=1 时表示样品全为污染物,当S趋近于无穷时表示样品为净水。

7.分子扩散是指物质分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过程(即存在浓度梯度是分子扩散的必要条件)。

8.菲克第一定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溶质通量q与该面积上的溶质浓度梯度?c/?x成正比。

9.随流扩散方程与分子扩散方程相比,相同点:两者都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扩散问题上的体现;不同点:多了一些随流项。

10.紊流扩散与分子扩散的不同点:分子扩散符合马尔科夫过程,紊流质点连续而分子扩散不连续。

11.随流作用:由于时均流速的存在使污染物质发生输移,这时的流速作用称为随流作用。

12.由时均流速引起污染物质发生的输移称为随流扩散,由脉动流速引起污染物发生的输移则称为紊动扩散。

13.紊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均匀各向同性紊流和剪切紊流。

14.分析紊动扩散的方法: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环境流体力学》第一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环境流体力学》第一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xy yx yz zy zx xz
(1-4-12)
因而只有 6 个是独立的。过该点任何方向的平面上的应力都是这 6 个应力的函数。
1.4.3 本构方程
对于许多自然流体,如空气和水,粘性应力 ij 与速度梯度 vi / xi 的关系在大多数情
况下是线性的。这样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其最一般的线性关系是
pij
ui x j
u j xi
2 3
ij
uk xk
(i,j,k=1,2,3),
或写成向量形式:
τ pδ (2S 2 δ u) .
3
(1-4-17) (1-4-18) (1-4-18a)
1.4.4 运动方程
流体运动的另一个基本方程是运动方程,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在流体运动上的表现形式, 故也称动量方程。
t D ( u ) . Dt t
(1-1-7)
1.2.2 关于Hamilton算子
Hamilton 为一矢性算子,它作用于标量 ,则 为梯度,是一个矢量,亦记为 grade ;
作用于矢量 A,则 A 为散度,是一个标量,亦记为 div A;若 A 为张量,则记为 A =Div A; A 为旋度,是一个矢量,记为 rot A 或 curl A。
平移速度 u,v, w。
线变形率
S xx
u x
,SBiblioteka yyv y,
S
zz
w z

角变形率
S xy
S yx
1 (v 2 x
u ) y
1 w v
S yz
S zy
( 2 y
) z
S zx
S xz
1 (u 2 z
w) x
(1-4-1) (1-4-2)

环境水力学(M1)

环境水力学(M1)

V
dC K C M (t ) dt
M K exp( t ) V V M Q M 1 exp( ( k1 )t ) exp( ( k1 )t ) V V V td
其特解
C
一般解为
C (
M 1 C0 ) exp( ( k1 )t ) V td
四、稳态解
Qe=0.5m3/s Ce=100mg/L 2、某排污口向一均匀河段恒定排放废水,排污申报数据:排水量0.1m3/s, 浓度10mg/L,从河段下游测得A断面浓度5mg/L,B断面浓度2mg/L,已知 河流平均流速8km/d,试问该排污申报数据正确否?如不正确,你认为排污 数据应为多少? 8km 8km Qu=0.3m3/s
k1=0,V>0
k1>0,V>0
c( x) c0 exp[ Vx (m 1)] 2K
k1>0,V=0 o
Vx c( x) c0 exp[ (m 1)] 2K
c( x) c0 exp[
m
k1 x] K
x
河口段和潮汐河流(k1=0和k1>0),点源输入响应。
例题2
• 某排污口向一均匀河段恒定排放含酚废水,起始断面河水 含酚浓度C0=20mg/L,河流平均流速40km/d,纵向分散系数 K=1km2/d,该河段酚降解速率k1=2d-1,求下游50km处河水 含酚浓度?
有阶跃输入的一般解
C C0 exp[ ( 1 1 k1 )t )] CB 1 exp[ ( k1 )t ] td td
浓度分布:
当C0 CB时
CB C0
t
CB C0
t
当C0>CB时
C0 CB

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附单元思维导图)

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附单元思维导图)

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附单元思维导图)一、保护水资源1.自然界的水(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世界水资源概况v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v 淡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v 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2)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 我国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v 工业上,提高水的重复率;农业上,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v 生活中,如关紧身边的水龙头,更换滴水、漏水的水龙头,生活用水重复使用,如用淘米水浇花。

(2)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v 工业污染:废水、废渣、废气(工业“三废”)。

v 农业污染: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v 生活污染: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3)防水体污染v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处理符合标准后再排放;v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v 生活污水要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v 加强水质的质量检测二、电解水实验和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注意】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水的净化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先加入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然后在沉淀池中沉降分离;(2)使沉淀池里较澄清的水,经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得到更清的滤后水;(3)在滤后水中通入适量氯气(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灭菌后,得到较纯净的自来水(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2.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

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注意】1.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常用作絮凝剂。

环境水力学ch2-5

环境水力学ch2-5

1、层流中的瞬时源
在动水环境中,分别讨论:
1)、三维扩散 2)、二维扩散 3)、一维扩散
1)、三维扩散
不可压缩流体三维层流随流扩散方程
c c c c 2c 2c 2c u v w D( 2 2 2 ) t x y z x y z
应用条件: 一维非离散(nondispersion)随流条件:u =常 数,v=w=0
q y vc
qz wc
式中: u,v,w为流速的三个分量; qx,qy,qz为对应的 质量通量;c为污染物的浓度,其量纲为[ML-3]。
随流分子扩散的质量通量
随流分子扩散是在流场中叠加一个浓度场,
这里流速场为:

质量通量为:
u u ( x, y , z , t ) v v ( x, y , z , t ) w w( x, y, z , t ) c c ( x, y , z , t )
lim 2
c(r , t ) 0
r x2 y 2 z 2
求解方法:
1.
2.
变量代换
叠加法
z
从物理意义上,可分解 为随流输移和分子扩散。
y
P(x,y,z)
x
u
ut

O1
一般解
m ( x ut) 2 y 2 z 2 c( x, y, z, t ) exp{ } 32 (4Dt) 4Dt
式中:c 为时均浓度(mg/L); m 为污染源的质量(g)。
2)、二维扩散
应用条件:

均匀流场: w=0,
u为垂线上的平均流速
u u 0 x z
定解问题:
c c 2c 2c u D[ 2 2 ] t x x z

环境水力学ch3-1 h

环境水力学ch3-1 h

第三章水流的紊流运动水流的紊流运动1、紊流的形成2、层流向紊流的转变3、紊流脉动与时均法4、紊动强度5、紊流的半经验理论6、紊流的扩散机理7、天然河流的紊动观测★ 1、紊流的形成紊流(turbulence)又称湍流,自然界和工程中所涉及的水流,大多都是紊流。

例如天然江河,人工渠道,运河等。

什么叫紊流?根据施里希廷的总结:把不规则的涡旋运动称为紊流。

, , ,1、紊流的形成雷诺曾预言:-对于各种管径的管子和不同种类的液体,从层流到紊流的过渡总是发生在雷诺数Re为同一个数值之时。

-在某种形式的扰动过程中,能量是从主流传递给扰动流,如果流体的粘性很大,这个扰动会被粘性作用阻尼掉。

2、层流向紊流的转变从雷诺实验可知:-涡体的形成和形成后的涡体脱离原来的流层混入邻近的流层,是从层流转变成紊流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涡体的形成是以两个物理现象为前提的,一是流体具有粘性。

另一个是流体的波动作用受边壁扰动作用形成流体波动。

观测实验绕旋转圆柱体的流动。

●受脱流涡体作用形成流体波动。

2、层流向紊流的转变其次是雷诺数要达到一定的数值。

- 此时促使涡体横向运动的惯性力超过粘性力,涡体脱离原流层混入新流层,从而变为紊流流态。

观察紊流中涡的最好去处是天然河流!河流中的大涡6、紊流的扩散机理小涡扩散机理小涡在某一时刻在有染料层中被染色,下一个时刻被带到染料窜到另外的流层,从而使另外的流层染色。

6、紊流的扩散机理大涡扩散机理☺大涡不仅通过随机窜动输运染色物质,而且其旋转输运物质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w v u 0='='p ρ3、紊流脉动与时均法- 紊流脉动产生的原因可以用涡旋迭加原理来解释。

▪ 在层流转变为紊流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大小不等、转向不同的涡体。

这些涡体的运动和主流运动迭加就形成了紊流的脉动。

- 由于紊流的脉动,所以运动要素,例如瞬时点流速具有随机性。

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来看,它们的变化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环境水力学ch4-1 h

环境水力学ch4-1 h

第四章 剪切流的离散☆第一节 剪切流的离散一、离散(dispersion )的概念 二、纵向离散方程三、明渠紊动剪切流的离散1一、离散的概念分子扩散:与分子热运动有关。

紊动扩散: 剪切流的离散由于瞬时流速与时均流速之间的差异,导致扩散质相对于时均值随流输移的扩散现象。

剪切流的离散(dispersion)● 具有流速梯度的流动称为剪切流动。

● 在剪切流中,空间点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之间存在差异,由此引起物质离散。

在流速均匀分布的流动中,物质的浓度分布只受随流和扩散的影响。

在剪切流中,物质的浓度分布还由于 流速分布不均匀而被拉伸和分散, 它是随流运动的结果。

二、纵向离散方程设两块平板之间有一恒定的二维水流,平板间距为h ,沿y 向流速分布为u(y),沿z 向流速均匀分布,所以y 方向的平均流速为:⎰=hudyh u 01⎰=hcdy h c 01)()(ycE y x c E x x c u t c y x ∂∂∂∂+∂∂∂∂=∂∂+∂∂0=∂∂yc22x cE x c u t c x ∂∂=∂∂+∂∂cuxE纵向离散方程各点流速与平均流速的偏差为u y u y u -=')()(纵向离散方程在流场内瞬时投入一线源以后,扩散质随流扩散形成一个浓度场,以c(x,y)表示。

浓度在y 方向的平均值是线浓度与平均浓度的偏差为c y c y c -=')()(因为平板间扩散只有x 向有随流运动,所以扩散方程可简化为通常随流输移效率比纵向扩散效率大得多。

▎引入断面平均流速和平均浓度,并注意到边界条件可得:2222)()()()(y c E c c x E c c x u u c c t yx ∂'∂+'+∂∂='+∂∂'++'+∂∂ 由于求解以上方程过于困难而需要简化,或者由于某些实际问题中只需关心断面平均量。

纵向离散方程经过推导,可得一维纵向离散方程式中:为平均浓度; 为平均流速;为表观的分散系数D KE E x x ++=DE K E x c x ++=⎰⎰⎰''-=h yh yc dydydyu E u h K 0001122x c E x c u t c x ∂∂=∂∂+∂∂离散本身不是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它是由于对问题进行简化所引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