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技术的离心泵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CFD分析的双吸式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CFD分析的双吸式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CFD分析的双吸式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离心泵是流体运输和输送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双吸式离心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通常应用于大型工业设备中,如水处理、电力、焦化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离心泵的叶轮是起主要流体力学作用的部件,其设计的优化对于泵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离心泵的叶轮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和试验室实验,虽然已有较多的先进设计方法和技术,但叶轮设计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流场效果的不理想、输送流量等方面的不足等问题,这需要更为精细的设计方法和技术逐渐逐渐优化和改进。

因此,本文将尝试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理论,对双吸式离心泵的叶轮进行优化设计,旨在提升泵的性能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分析双吸式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运用CFD理论研究叶轮的三维流场,确定叶轮的流场特性;3)建立叶轮模型,并结合MATLAB/ANSYS等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不同叶片倾角下的流体力学性能并分析;4)通过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并对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2.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和综述分析;2)利用CFD软件对叶轮流场进行计算和分析;3)采用MATLAB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叶轮模型,并结合CFD 流场计算得到数值模拟结果;4)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并通过数据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结果。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预期成果:本文将利用CFD分析,通过长期反复的计算、分析以及实验验证,得出一套完整的双吸式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案,对于相关领域的离心泵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广泛实际的参考价值。

意义:通过对双吸式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达到提高泵的效率、降低耗能的目的,不仅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对未来离心泵的设计和优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基于CFD技术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基于CFD技术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Optm ia in d sg fi pelr f r c ntiu a m pswih i z to e in o m le o e r f g lpu t s p r l w p c fcs e y m e n fCFD e h lg u e -o s e i -pe d b a so i tc noo y QIXu -i,KONG a ey Yu n ,TI AN - i ONG a - o g Yabn ,S Tinh n
wa n lz d sa ay e .Th u rc lsmu a in a d p ro ma c rd cin o o v n in l mp le n o en me ia i lt n e f r n ep e it fc n e t a o o o i elra d c mp e lx i p l rwe ec n u td wi D e h iu s 0t a o d h d a l d l so ti e o e ti g l m el r o d ce t CF t c nq e ,8 h tag o y r u i mo e e h c wa b an d frc n rf a u p m p wih s p rl w p cf -p e u t u e - o s e i cs e d,r aiig o t iain d sg fc n rf g lp m pi p l r i e l n p i z to e in o e tiu a u z m m el . e
基于 C D技术 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 F 叶轮的优化设 计
齐学义 孔 源 , ,田亚斌 ,宋天虹
(.兰州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1 甘肃 兰州 7 0 5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宁夏石化分公 司, 300 . 宁夏 银川 70 2 ) 5 06

基于CFD的汽车水泵优化设计

基于CFD的汽车水泵优化设计
n e s e )
Wu D a z h u n ,W a a n g L e q i n,Ha o Zo n g ui r ,e t a 1 .E x p e r i —
me n t a l s t u dy o n h y d r o d y na mi c pe fo r r ma n c e o f a c a v i t a —
部流 场与 试 验 结 果 , 发 现 泵 内部 的 湍 动 能 越 大 , 水
力 损 失就 越 大 , 泵性 能就越差. 泵 的外 特 性 充 分 取 决于 其 内部流 场 . 2 )叶片 吸力 面进 口稍 后 处 是 汽蚀 最 容 易 发 生 的位 置 , 因 此 叶 片 进 口前 伸 并 增 加 一 定 的 斜 度 , 不
e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o n d e e p — w e l l p u mp[ J ] .
i n mu l t i - - s t a g e c e nt if r u g a l p ump b as e d o n c a v i t a t i o n no - -

5 结 论
1 )应用 C F X软 件对 汽车 泵 的原模 型 与优 化模
2 4( 2 ): 5 7 5 —5 8 2 .
[7] L i J u n , L i u L i j u n , F e n g Z h e n g p i n g .T w o — d i m e n s i o n a l a —
n a l y s i s o f e a v i t a i f n g l f o w s i n a c e n t r i f u g a l p u mp u s i n g a

基于CFD仿真与BP神经网络的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

基于CFD仿真与BP神经网络的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t o e s t a b l i s h s u r r o g a t e mo d e l f o r e ic f i e n c y o f t h e c e n t r i f u g l a i mp e l l e r b y BP n e u r l a n e t wo r k .F i n ll a y,t h e s o l u t i o n t o o p t i mi z a t i o n mo d e l
基于 C F D仿真与 B p神经网络的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
蒋文 芝 ,段 胜 秋 ,杨 昌明 ,王 国成
( 西华 大 学机 械 工程 学院 ,四 川成都 6 1 0 0 3 9 )
摘要 :为提高离心泵叶轮 的效率 ,提 出了神经 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 的设计方法 。通过均匀试验设计 与 C F D仿 真获得 样本数据点集 ,进而运用 B P神经 网络技术建 立离心泵的效率与影 响 因素 之间 的代 理模 型。最 后 ,利用遗传 算法求 取该优 化模型 ,即可得到所求问题的最优解 。将这一方法用 于某 离心泵 叶轮的优化 ,结果表 明该 方法可以获得 很好 的效果 。 关键词 :离心泵 ;神经 网络 ;遗传算法 ;C F D 中图分类号 :T H 3 1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3 8 8 1( 2 0 1 6 )2 2 - 0 6 7 - 4
2 0 1 6年 l 1 月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 OOL & HYDRAUL I CS
No v . 2 01 6 V0 1 . 4 4 No . 2 2
第4 4卷 第 2 2 期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1 — 3 8 8 1 . 2 0 1 6 . 2 2 . 0 2 1

基于CFD的高海拔地区某型号离心泵水力性能优化

基于CFD的高海拔地区某型号离心泵水力性能优化

第49卷第12期2018年6月人 民 长 江Yangtze RiverVol.49,No.12June,2018收稿日期:2017-12-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6914);西藏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中心区级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18032);西藏农牧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4096)作者简介:郭傲辉,男,讲师,主要从事流体机械方面的教学及应用研究工作。

E-mail:717861759@qq.com 文章编号:1001-4179(2018)12-0098-04基于CFD的高海拔地区某型号离心泵水力性能优化郭傲辉1,张 政2,李 杨1,孙振华1,王丝丝3(1.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2.国网河南电力安阳供电公司,河南安阳455000; 3.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离心泵已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水泵的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但是到目前为止,对高海拔地区水泵的高效率运行研究几乎是空白。

为了解决某型号离心泵在高海拔地区长期运行后出现的效率明显降低的问题,基于CFD数值模拟软件,运用SST湍流模型,对该型号的离心泵在不同叶片数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以探索添加叶片对提升该型号离心泵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3%),将叶片数从4增加到6时,运行效率提升到89%,但叶片数增加到8时,并不利于离心泵效率的提升。

研究结果可为该型水泵运行效率的提升和改型提供借鉴与理论参考。

关 键 词:SST湍流模型;压力云图;离心泵;高海拔地区中图法分类号:T 文献标志码:A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8.12.0181 研究背景离心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农田灌溉、食品加工以及生活用水等各个领域[1],是一种使用量非常大的水泵,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显然,离心泵的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基于CFD的冲压离心泵导叶出口与叶轮进口匹配的优化设计

基于CFD的冲压离心泵导叶出口与叶轮进口匹配的优化设计
Biblioteka o0 e 1 .5 一0
95 e 0 。0 一 1
85 e 1 .0 -0
盐一
1 4
l 7

IlI l T
2 O
() 口 7 o a = 0
2 0 e 01 .0 -

2 o) 一 . ( 01 e

8 0 e 01 .0 .

12 e 0 .0 + 0
1 4
6 . 5O
6 . 45 7 0 8 O 9 O lo o l0 1 7 0 8 0 9 O 10 0 10 1
0 ( o )
0 () 。
图 5 不 同 安放 角下 扬 程 的 对 比
图 6 不同安放 角下 效率的对 比
处对流体 的圆周速度约束较大 ,由于导叶是静止 的 ,流体 沿 着 导 叶 的 叶片 贴 壁 流 动 ,在经 过 导 叶 出口时 ,流体的周向运动受到阻碍 ,旋转 分速度 减小 ,使得流体沿着 导叶出 口方 向径 向流动。理 想情况下 ,导叶的出口安放角为 9 。 ,几乎可 以 O时
21年第3 02 期

, 番柱 采 J .
・3 1・
百多万 ,适合计算 ,网格划分见 图 2 。
12 基本控 制 方程 、 . 湍流模 型
采用三维雷诺时均 N S — 方程来描述泵 内部可 压 缩 流 体 的 湍流 流动 1,标 准 k 6模 型相 比于 零 4 - 方 程 模 型 和一 方 程 模 型 有 了很 大 改进 ,但 对 求 解
()D- 4nn d - ll 4
图 3 不同导叶直径 的两级叶轮间截面周向速度变化图

1 4・
小 兼 a. t木 e

CFD技术在离心泵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CFD技术在离心泵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t e e o edi el aea ersac betn dpsusutrdgi.B sdo air a sh wf l i l r n sh erhojc adaot nt cue r k t f i l n mp e v t e r d ae nN v - e
So e q ain a d 一 tr ue c d 1 h lw ed o e t fg u sc c ltd Ac odn tk se u t n u b ln emo e .te f o o f l f nr u a p mp i a uae . i c i l l c r ig t h eu ̄ ,w a e e in a d o t z h u mp l rb h n igte itk n l fi elr o ters l e c n rd sg n pi e tep mp i el yc a gn h na ea geo mp l mi e e a d rmo eigte la ld h p . I i r vd ta h df d i elrh s a b t rmac n f w n e d l h efba es a e t sp o e h tte mo ie mp l a et th i o n i e e l
计与优 化 中。将 C D技 术 应 用 于 离心 泵 叶轮 优 化设 计 中 , F 以叶轮 两 叶片 间的流 场 作 为研 究对 象 , 采 用非结 构化 网格 进行 网格 划分 ; 用基 于 时均 N v r tks 采 ai - oe 方程 和标 准 k— 素 流模 型 对得 到 的 eS
c a a t r t h n t e o d i e lr h ce si t a h l mp l . r i c e

基于CFD技术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基于CFD技术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第34卷第3期 机电卢品开发与创新Vol.34,No.3 2021 年 5 月D evelopm ent&Innovation of M achinery&Electrical P roducts M/y.,2021文章编号:1002-6673 (2021) 03-123-03基于CFD技术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赵秋红!张金秋(淄博市工程咨询院,山东淄博255000)摘要:离心果近年来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十分普遍的应用,而叶轮属于离心果的关键部件之一,叶轮设计在 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离心泵的运行性能。

叶轮在离心泵中的受力状态较为复杂,不但会承受自传形成的离心力,同时其叶片还会承受流体高速运动带来的冲击力。

过去的叶轮设计往往是依靠统计的经验公式对其尺寸参数 予以确定,但这样的缺陷在于并未强调其内部流动状态的数值模拟,无法了解到叶轮实际的受力状态。

基于 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研究,探讨了基于C F D技术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C F D技术;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 K72 文献标识码:A d〇i:10.3969/j.issn.1002-6673.2021.03.042Optimal Design of Impeller of Ultra-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Pump Based on CFD TechnologyZHAO Q iu-H ong,ZHANG jin-Q iu(Zibo Cit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Zibo Shandong 255000,China)Abstract: Centrifugal p u m p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ial f i eld in recent years,and the impeller i s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centrifugal p u m p,the impeller design i s large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entrifugal p u m p.The force s t a t e of the impeller in the centrifugal p u m p i s more complex,which will not only bear the centrifugal force formed by the autobiography,but also bear the impact force caused by the high-speed movement of the fluid.In the past,impeller design often relied on s t a t i s t i c a l empirical formula to determine i t s si z e parameters,but such a defect i s that i t did not emphasiz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nternal flow state,unable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s t a t e of the impeller force.Based on this,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actual research,t h i 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impeller of ultra-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p u m p based on C F D technology.Keywords :C F D technology%Centrifugal p u m p%The impeller%The optimization design0引言进人新世纪以来,水力机械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 进展,由于水力机械关键的能量转换需要依靠叶轮以及 压水室来进行,叶轮属于其中的核心部件,其结构设计是 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机组是否能够满足 工作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CFD技术的离心泵优化设计
文章对目前泵设计方法如模型换算法、速度系数法和面积比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并应用相似换算法和速度系数法对参数为Q=1400m3/h,H=15m,n=990r/min 的离心泵进行设计,通过CFD数值模拟,获得了内部流场较好的泵。

标签:离心泵;叶轮;设计
1 叶轮设计方法
在叶片式流体机械中,叶轮是叶片式流体机械中直接进行能量转换的部件,是叶片式流体机械最关键的部件。

由于泵内部流动非常复杂,对其流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泵的水力设计还需建立在半理论、半经验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

目前泵设计方法有几种形式,一般分为模型换算法、速度系数法、面积比原理[1]。

1.1 模型换算法
邹滋祥[2]系统的叙述了相似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几何相似、物理现象相似以及两个体系之间相似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阐述叶轮机械模型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陈凤军[3]针对集中空调系统试运行中出现的循环泵电机发热严重、能耗高、实际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运用相似原理、按功率匹配进行叶轮切割的技术改造方案。

经实践证明,实现了优化运行,满足了设计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

应用模型换算法的首要前提条件,必须具有一个优秀的水力模型库,这样才会使得水力设计方便、可靠。

1.2 速度系数法
Stepanoff[4]早在1984年就提出利用比速规律进行水力设计的设计系数法,在统计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Stepanoff速度图。

国内于80年代初曾经对部分优秀模型进行统计。

1985年陈次昌[5]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离心泵叶轮主要几何尺寸进行了总结与统计,得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计算公式。

90年代初,张俊达[6]和何希杰[7]等对近年来的优秀模型进行了重新统计,提出了一些系数和规律。

白小榜[8]等对6个混流泵优秀水力模型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叶轮和蜗室的主要几何参数:叶轮进口速度U0、叶轮外径D2(D2a,D2e)、出口宽度b2及蜗室几何参数计算公式中的速度系数进行了公式拟合,给出了混流泵的水力参数计算方法。

同时应用设计实例验证设计方法的准确性。

沙毅[9]等利用叶片泵能量方程和相似理论,推导出离心泵叶轮外径D2,出口叶片宽度b2和进口直径D0的速度系数法水力计算公式。

在IS系列泵参数回归统计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速度系数与比转数的关系方程式。

并用ns=87和ns=118两泵型的设计实例验证了设计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先进性。

模型换算法和速度系数法具有可靠、简便和实用的优点,但都受现有模型和系数的局限。

1.3 面积比原理
英国著名泵专家Anderson[10]于1938年首次提出了离心泵的面积比原理。

他指出,叶轮出口过流面积与泵体喉部面积之比是泵扬程、流量和轴功率等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Worster R C[11]于1963年首次用数学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Anderson所提出的面积比原理的科学性。

80年代初,Anderson[12]对15000台泵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用面积比原理预测的泵性能与实际的泵性能相当吻合。

从此,面积比原理逐步成为有效水力设计方法之一。

国内对面积比原理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

郭自杰[13]在Worster R C证明的面积比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比转数与面积比的近似表达式,用该式直接计算和分析比转数与面积比的相互关系。

计算方法简单,同时也适用于计算不遵循Anderson面积比与比转数关系图的低比转数泵。

张俊达[14]对国内166种泵的水力模型面积比系数进行了统计和回归,统计工作涉及双吸泵、节段式多级泵、混流泵、单级单吸离心泵,并绘制出了面积比系数与泵比转数的关系曲线。

袁寿其等[15]对面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用面积比绘制的扬程系数和流量系数的形式来修正标准化的设计数据,从整体上把叶轮和泵体两大水力部件联系在一起,具有其科学性和发展前途。

孙德明[16]等归纳总结了部分流泵喉部和叶轮的匹配公式,面积比与流量系数、扬程系数以及比转数的关系式。

杨虎军[17,18]等依据离心泵的面积比原理,推导得出了计算离心泵面积比的计算公式,提出建立在面积比原理基础上、低比转速离心泵在加大流量设计后的面积比、蜗壳第八断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公式,使得面积比及蜗壳的第八断面面积和泵的流量加大系数、比转速加大系数得到了联系。

总的来说,面积比原理的基本特点是用对面积比绘制的扬程系数和流量系数的形式来修正标准化的设计数据。

这种方法从整体上把叶轮和泵体这两大水力部件联系在一起,是有其科学性核发展前途的。

在以上几种泵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中,应用最多的是相似换算法和速度系数法。

应用相似换算法设计出来的泵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水力模型的技术水平。

2 叶轮设计
2.1 叶轮基本参数的确定
主泵设计参数如表1。

3 流场分析
图3为泵设计工况下的速度流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泵的内部流线分布均匀,并无明显的涡结构,流线较流畅,本文设计的具有较好的流场。

从进口开始,流速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叶轮不断对流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动能。

而当流体从叶轮进入蜗壳流道,流速开始降低,主要是因为蜗壳的扩压作用,动能逐渐转化为压力能。

4 结束语
本文对目前泵设计方法如模型换算法、速度系数法、面积比原理和自由漩涡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应用相似换算法和速度系数法对参数为Q=1400m3/h,H=15m,n=990r/min的离心泵进行设计,通过CFD数值模拟,获得了内部流场较好的泵。

参考文献
[1]袁寿其.低比转速离心泵理论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2]邹滋祥.相似理论在叶轮机械模型研究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陈凤军.相似原理在循环泵技术改造中的应用[J].节能技术,2003,21(121):38-39.
[4]Stepanoff A J.Centrifugal and axial flow pumps theo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M].John wilay and sons,New York,1957.
[5]陈次昌.离心泵叶轮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J].排灌机械,1985,3(1):34-40.
[6]张俊达,薛国富.速度系数法[J].水泵技术,1990(1):19-23.
[7]何希杰,钟振.单级离心泵设计规律与趋势[J].排灌机械,1991,9(2):4-8.
[8]白小榜,沙毅,李金磊.混流泵速度系数法水力设计探讨[J].水泵技术,2008,5:11-15.
[9]沙毅,康灿,陈燕.基于IS系列离心泵速度系数法水力设计[J].水泵技术,2005(4):20-23.
[10]Anderson H H.Mine pumps[J]. Journal of Mining Society,1938.
[11]Worster R C. The flow in volutcs and its effects on centrifugal pump performance[J].Proc. I Mech. E. 1963,177(31).
[12]Anderson H H .The area ratio system[J].Word Pumps,1984(6):201-211.
[13]郭自杰.涡壳泵面积比原理讨论[J].排灌机械,1989,7(2):1-4.
[14]张俊达.面积比系数的统计[J].水泵技术,1991(2):28-29.
[15]袁寿其,曹武陵,陈次昌.面积比原理和泵的性能[J].农业机械学报,1993,24(2):36-41.
[16]孙德明,范宗霖.面积比原理在部分流泵中的应用[J].水泵技术,2002(5):3-5.
[17]杨虎军,张人会,王春龙,等.低比转速离心泵的面积比原理[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5):53-55.
[18]杨虎军,张人会,王春龙,等.计算离心泵面积比和蜗壳面积的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6,42(9):67-70.
作者简介:郑玉彬(1975-),男,工程师,主要从来事火力发电厂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