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离心泵技术条件及标准
D、DG、、DF、DY、MD系列多级离心泵(D240-46D240-40)

概述D型泵是采用JB/T6435.2及GB5659-85《多级离心泵技术条件》、MT/T114-2005《煤矿用多级离心泵》制造的卧式分段式多级离心泵,它适合于输送清水(杂质含量小于1%,固体颗粒小于0.1毫米)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它液体。
也可通过改变材质、密封型式和增加冷却系统而适用于输送热水、油品、腐蚀性介质等。
D型泵输送的介质温度不大于800C,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大型建筑的生活(增压)供水、排水和消防以及空调机组的冷却水循环等。
DG(锅炉给水泵):输送的介质温度不大于105℃,适合于输送热水的场合。
如锅炉给水、城市和企业的供暖系统。
根据输送的介质不同D型泵可分为:DY(多级离心油泵):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温度为-20~1050C、粘度小于120厘泊的油类和石油产品。
DF(耐腐蚀多级离心泵):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温度为-20~1050C的腐蚀性液体。
MD(耐磨矿用多级离心泵):输送颗粒含量≤1.5%,粘度≤0.5mm温度为-20~1050C的中性矿井水及其他类似的污水.参数范围:额定流量:6—740米3/小时额定杨程:40-690米(扬程的高低可通过增减泵的级数来达到)转速:2900转/分,1450转/分型号意义D(DG、DF、DY、MD) 4 6 — 5 0 × 1 0100 D(DG、DF、DY、MD)16 × 3泵的级数泵的级数泵的单级扬程(m)泵的单级扬程(m)泵的流量(m3/h)卧式多级泵卧式多级泵泵进口直径(m m)泵的轴承规格结构说明泵的结构参见结构图本系列多级泵为两端支承,泵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与电机联接。
泵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为顺时针旋转。
D型泵吸入口呈水平方向,出水口为垂直向上。
DG型泵的进出水口均为垂直向上。
多级泵存在着较大的轴向力(与泵的级数成正比),轴向力全部由平衡机构平衡,轴承不承受轴向力。
泵在运行时允许转子有轴向串动,故不能采用向心轴承。
轴承采用钙基黄油润滑。
离心泵完好标准详解

离心泵完好标准详解离心泵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流体输送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离心泵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我们需要对其完好状态进行严格的标准把控。
以下是离心泵完好标准的详细解析,分为四个方面:运行性能、内部构件、外观清洁及技术资料。
一、运行性能1.压力、流量平稳,出力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铭牌能力的90%以上。
这是衡量离心泵工作性能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流畅性。
2.润滑、冷却系统畅通,油杯、轴承箱、液面管等齐全好用。
润滑油(脂)选用符合规定,轴承温度符合设计规定。
这些因素关系到泵的运行寿命和设备安全。
3.运转平稳无杂音,振动符合标准规定。
这表明泵的运行状态良好,无潜在故障风险。
4.轴封无明显泄漏:填料密封泄漏轻质油不超过20滴/分,重质油不超过10滴/分;机械密封泄漏:轻质油不超过10滴/分,重质油不超过5滴/分。
这是衡量泵密封性能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泵的运行效率和能源消耗。
二、内部构件离心泵内部构件的完好直接影响到泵的运行性能和寿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主要机件材质的选用,转子径向、轴向跳动量和各部安装配合,磨损极限,均应符合规程规定。
2.各部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确保泵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性能。
三、外观清洁外观清洁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压力表应定期校验,齐全准确。
控制用及自起动联锁系统灵敏可靠。
安全护罩、对轮螺丝、琐片等齐全好用。
2.主体完整,稳钉、挡水盘等齐全好用。
3.基础、泵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应满扣、齐整、紧固。
4.进水口阀及润滑、冷却的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
逆止阀灵活好用。
5.泵体整洁,保温、油漆完整美观。
6.附机达到完好。
四、技术资料完整、准确的技术资料是确保泵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设备档案,符合总公司设备管理制度要求。
2.定期状态监测记录(主要设备)。
3.设备结构图及易损配件图。
离心泵标准汇总-技术中心-自平衡多级泵

离心泵标准汇总-技术中心-中联机械知识标准编号标准中文名称标准英文名称GB/T10832-1989船用离心泵、旋涡泵通用技术条件Centrifugalandvortexpumpsformarineuse—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sGB/T13007-1991离心泵效率EfficienciesforcentrifugalpumpsGB/T13006-1991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NPSHforcentrifugal,mixedflowandaxialpumpsGB/T13469-1992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Economicaloperationforindustrialcentrifugal,mixedflow,axialflowandvortexpumpsystemsGB/T18149-2000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水力性能试验规范精密级Centrifugal,mixedflowandaxialpumps–Codeforhydraulicperformancetests–PrecisionclassGB/T16907-1997离心泵技术条件(I类)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entrifugalpumps–ClassIGB/T3215-1982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Centrifugalpumpsforrefinery,chemicalandpetrochemicalprocesses–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sGB/T7021-1986离心泵名词术语GlossaryoftermsforcentrifugalpumpGB/T5660-1985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End-suctioncentrifugalpumps–BaseplateandinstallationdimensionsGB/T5656-1994离心泵技术条件(II 类)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entrifugalpumps–ClassIIGB/T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entrifugalpumps–ClassⅢGB/T5661-2004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空腔尺寸End-suctioncentrifugalpumps-DimensionsofcavitiesformechanicalsealsandforsoftpackingGB/T5662-1985轴向吸入离心泵(16bar)标记、性能和尺寸End-suctioncentrifugalpumps(rating16bar)–Designation,nominaldutypointanddimensionsJB/T7731.1-1995(2005复审)小型汽油机直联高速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7256-1994(2005复审)自吸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6663.2-1993(2005复审)轻小型单级离心泵技术条件 JB/T6663.1-1993(2005复审)轻小型单级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7731.2-1995(2005复审)小型汽油机直联高速离心泵技术条件 JB/T6878.2-1993管道式离心泵技术条件 JB/T6879-1993(2005复审)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 JB/T2727-1993立式多级筒形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6884-1993(2005复审)液下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6878.1-1993管道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1050-1993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1051-1993多级清水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1页12345。
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

离心泵条件(Ⅲ类)GB/T 5657-1995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9908-1993《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
离心泵技术条件标准共有三个,按类别分为Ⅰ、Ⅱ、Ⅲ类。
Ⅰ类要求最严,Ⅲ类要求最松。
凡是可能需要由买房决定或需要由买方和制造厂共同商定的内容,其有关正文用粗体字印刷并列出在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F(参考件)中。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工厂检查和试验以及发运方面的Ⅲ类要求。
并包含了与泵(包括底座、联轴器和辅助管路,如果驱动机不是与泵构成一个整休,此驱动机除外)的安装、维护和安全有关的设计特性。
1.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应用的具有任何驱动和安装形式的单级、多级、卧式或立式结构(联轴器联接或共轴式)离心泵。
1.3在已经要求应用本标准的情况下:a)又需要一个特殊的设计特性时,可以提出符合本标准意图的另外一些供选择的设计,只要对它们作了详细的说明;b)可以提出不是完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泵供考虑,只要对所有不同点均予以说明。
1.4每当多个文件之间含有相抵触的技术要求时,应按以下顺序决定各文件的适用性:a)购货定单或询问单(如未发出订单)〔见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B(参考件)〕;b)数据表〔见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A(参考件)〕;c)本标准;d)订单货或询问单中提到的其他标准。
2引用标准GB 3216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 4216 灰铸铁管法兰尺寸GB/T 4662 滚动轴承额定静负荷GB 5661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 6075 制订机器振动标准的基础GB 6391 滚动轴承额定动负荷和额定寿命的计算方法GB 6556 机械密封的型式、主要尺寸、材料和识别标志GB 6558 挠性转子平衡的评定准则GB 9113 钢制管法兰GB 9239 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GB 1088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GB 10890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3 定义本标准中需要加以解释的术语定义如下:3.1工作条件由给定的用途和泵输液体所决定的各种参数(例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
多级离心泵检修规程

多级离心泵检修规程一总则本规则适用于卧式多级离心式给水泵。
二.技术性能型号位号流量(m3/h)扬程(m)级数功率(kw)叶轮直径(mm)电机型号DG25—30×4 3J0201 25 120 4 18.5 160 YB160L-2-18.5DG12—50×11 3J0203 12.5 550 11 55 146 YB250M-2-55三.完好标准1.零部件质量1) 零部件完整,质量符合标准;2) 基础、基座稳固完整,各部位齐整、紧固;3) 阀门、管线、管件、支架安装合理、牢固、标志明确。
2.运行状况1) 机组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 运行参数符合要求;3) 润滑良好,油质、油位、符合规定;4) 机组性能良好,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3.技术资料1) 有完整的验收记录、检修记录和运行记录;2) 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图及使用说明书;3) 有完整的设备档案;4)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5) 设备的易损配件图纸齐全。
4.设备及环境1) 机组及其管线、阀门无跑、冒、滴、漏现象;2) 设备及其周围环境清洁、整齐,无油污,无灰尘。
四.检修周期小修中修大修3个月12~24个月36个月五.检修内容1.小修1) 检查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2) 检查轴承及润滑系统,更换润滑油(脂)。
3) 清理、检查冷却水系统。
4) 清扫、检查阀门。
5) 检查及找正联轴器,调整轴向间隙,更换易损件。
6) 消除运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及渗漏,检查紧固各部位螺栓。
2.中修1) 包括小修内容。
2) 解体、清洗检查叶轮、密封环、衬套、导叶、平衡盘、平衡环及各部位零件的磨损、腐蚀、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3) 修理及刮研轴瓦,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
4) 测定叶轮的静平衡。
5) 检查各段叶轮轮毂、轴套、平衡盘毂,紧固螺栓端面接触情况,测量及校正各段叶轮间距。
6) 测量泵轴及转子部件各部位跳动量。
7) 检查、调整各部位间隙,调整窜动量。
多级离心泵

多级离心泵简介多级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送到高压区域。
它由多个离心式叶轮组成,每个叶轮都会增加一层压力。
在工业生产中,多级离心泵被广泛应用于供水系统、冷却系统、供暖系统以及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
工作原理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动量原理。
当泵的转子旋转时,叶轮的叶片将液体吸入泵体,并通过离心力将液体抛出。
随着液体通过每个叶轮,其速度增加,压力也相应增加。
每个叶轮都被称为一个级别,整个过程称为多级离心泵。
多级离心泵通常由一个主泵和一组辅助泵组成。
主泵通过驱动系统驱动,将液体从低压区域吸入并将其抛出,辅助泵则用来增加进一步的压力。
通过组合多个级别的泵,可以实现更高的压力。
结构和组成多级离心泵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泵体:它是泵的主要外壳,用于容纳其他组件。
2.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由一组叶片构成,通过转子旋转将液体抛出。
3.泵轴:泵轴是连接驱动系统和叶轮的组件,用于传递动力和旋转运动。
4.支座:支座用于支撑泵轴,保持叶轮的平衡和稳定。
5.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是泵体上的管道接口,用于液体的进入和出来。
6.密封部件:密封部件用于防止液体泄漏,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7.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可以是电动机,发动机或其他能源系统,用于驱动泵体。
应用领域多级离心泵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给水系统:多级离心泵用于将水从水源输送到供水网络中,为居民、工业和商业建筑提供供水服务。
2.冷却系统:多级离心泵将冷却液体抽送到冷却设备中,以防止设备过热。
3.供暖系统:多级离心泵用于将热水或蒸汽输送到供暖设备中,为建筑物提供供暖服务。
4.石油和化工领域:多级离心泵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化工工艺中,用于输送原油、炼油产品和化学品等。
5.冶金领域:多级离心泵用于冶金工艺中的液体输送,如冷却水、冷却剂等。
优势和特点多级离心泵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1.高压能力:多级离心泵可以通过多个级别的叶轮组合实现高压输出,适用于需要高压的应用。
多级泵振动值标准范围

多级泵振动值标准范围
多级泵的振动值标准范围通常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和厂家规范来确定,这些标准和规范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多级泵的振动标准范围的参考值:
1. ISO标准:根据ISO 10816-1标准,多级离心泵的振动速度(rms)标准范围通常为:
- 水平方向:≤2.8 mm/s
- 垂直方向:≤4.5 mm/s
2. API标准:根据API 610标准,多级离心泵的振动速度标准范围通常为:
- 水平方向:≤1.1 mm/s
- 垂直方向:≤2.0 mm/s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值仅为参考范围,具体的振动标准范围可能因不同的应用和设备类型而有所差异。
此外,振动水平还应结合具体设备的使用环境、转速和工作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判断。
在实际使用中,建议根据具体的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说明书来确定多级泵的振动标准范围。
同时,定期进行振动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多级泵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国内标准)GB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

(国内标准)GB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GB5659-1985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GB5659-85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multistagecentrifugalpumps———————————————————————————————————————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水的其他液体的多级离心水泵。
所输送的液体温度壹般不高于80°C。
用户如对产品有不同于本标准的要求时,按订货单和数据单[附录A(补充件)]执行。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均于GB3216-82《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和GB3215-82《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中有定义。
技术要求1.1泵的性能泵制造厂应确定产品的允许工作范围,且绘出性能曲线(扬程、效率、轴功率、汽蚀余量和流量的关系曲线)。
1.2泵的效率泵的效率应符合JB3560-84《多级离心水泵效率》的规定。
1.3泵的汽蚀余量(NPSH)泵的汽蚀余量应符合JB3562-84《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的规定。
1.4原动机1.4.1确定原动机功率应考虑下列因素:a.泵的工作点于性能曲线上的位置;b.且联使用的系统中只有壹台泵工作时,可能出现的工况;c.轴封的摩擦损失;d.传动损失;e.现场大气压情况。
图11.4.2原动机功率至少要等于图1所示的泵额定轴功率(横坐标)和纵坐标百分数的乘积。
1.5临界转速1.5.1于刚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小于第壹临界转速nc1,应取:n<0.8nc11.5.2于挠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大于第壹临界转速nc1,而小于第二临界转速nc1,应取:1.4nc1<n<0.7nc21.6平衡、振动和噪声1.6.1泵的振动测量和评价应符合JB/TQ380-84《泵的振动测量和评价方法》的规定。
通常采用附录B中G6.3级平衡法能够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级离心泵技术条件及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水的其他液体的多级离心泵。
所输送的液体温度一般不高于80°C。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216-82《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
GB3215-82《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
3.技术要求
3.1泵的性能
泵制造厂应确定产品的允许工作范围,并绘出性能曲线(扬程、效率、轴功率、汽蚀余量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3.2泵的效率
泵的效率应符合JB3560-84《多级离心水泵效率》的规定。
3.3泵的汽蚀余量(NPSH)
泵的汽蚀余量应符合JB3562-84《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的规定。
3.4原动机
3.4.1确定原动机功率应考虑下列因素:
3.4.1.1泵的工作点在性能曲线上的位置;
3.4.1.2并联使用的系统中只有一台泵工作时,可能出现的工况;
3.4.1.3.轴封的摩擦损失;
3.4.1.4传动损失;
3.4.1.5现场大气压情况。
3.4.2原动机功率至少要等于泵额定轴功率(横坐标)与纵坐标百分数的乘积。
3.5临界转速
3.5.1在刚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小于第一临界转速nc1,应取:
n<0.8nc1
3.5.2在挠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大于第一临界转速nc1,而小于第二临界转速nc1,应取:
1.4nc1<n<0.7nc2
3.6平衡、振动和噪声
3.6.1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应符合JB/TQ380-84《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的规定。
通常采用附录B中G6.3级平衡法可以满足要求。
3.6.2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应符合JB/TQ381-84《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的规定。
3.7承受压力的零件
3.7.1工作压力
泵制造厂应根据扬程和进口压力,规定泵的工作压力。
工件压力等于设计点扬程与泵允许进口压力之和。
3.7.2法兰
进口和出口法兰的公称压力应能满足泵体、泵盖及轴封体等受压零件要求的压力。
泵进口和出口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GB2555-81《一般用途管法兰连接尺寸》和GB2556-81《一般用途管法兰密封面形状尺寸》。
3.7.3壁厚
承受液压零件的壁厚应能满足水静压试验压力的要求。
在泵壳受压部位上的钻孔和丝孔部位应留出足够的厚度。
3.7.4密封垫片
两密封面间若有密封垫片,应能适应额定工作条件和承受试验压力;结构上,要在外周加以限制,以防挤出。
3.7.5泵壳了应备有排气、放水和连接压力表的接头,并用管堵堵上。
3.7.6泵壳上应镶有可更换的密封环。
3.8叶轮
3.8.1叶轮应设计成封闭式的。
叶轮(不包括密封环在内)应制成一体式。
3.8.2叶轮必须可靠的固定在轴上,以防止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移动。
3.9密封环
密封环应可靠的固定在叶轮上或壳体上。
密封环间运转间隙,按表1的规定选取。
密封环直径≤75>75~110 >110~140 >140~180 >180~220 >220~280 >280~340 >340~400
直径间隙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3.10运转间隙
确定旋转零件和静止零件间的运转间隙时应考虑泵的工作条件、零件的材料性质(诸如硬度和抗咬合能力)。
间隙尺寸应大到足可防止接触。
应选择擦伤和冲蚀危险性最小的材料组合。
3.11泵轴和轴套
3.11.1泵轴应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便:
a.传动原动机额定出力;
b.使轴对填料或密封性能的不良影响减至最小限度;
c.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损和擦伤的危险性。
3.11.2泵轴上的螺纹旋向,在轴旋转时,应使螺母处于拧紧状态,并应保留中心孔。
3.11.3轴套在装配时应可靠地固定在轴上,不允许从轴和轴套的间隙产生泄漏。
3.11.4多级泵所有级间部位均应装设可更换的级间衬套和级间轴套或作用相同的零件。
3.12轴承
3.12.1当泵的轴径与转速的乘积D·n>300000mm·r/min或泵的轴功率与转速的乘积P·n>2100000kW·r/min时采用滑动轴承。
3.12.2轴承体上的水冷却室和润滑油室应各个分开,防止有渗漏的可能,不应用压盖和垫片或螺纹连接等结构,使冷却水与轴承润滑油剂隔离。
3.12.3轴承体上所有与外部相通的孔或缝隙,应设计成可防止污物的侵入和正常工作条件下润滑油的漏失。
3.12.4轴承底部位设置放油塞,轴承体上部应设置放气塞。
非强制稀油润滑轴承体的油面应用恒位油杯或油标显示出。
3.12.5当输送液体的温度高于80°C时,对于稀油润滑可以设置水冷却室。
3.13轴封
3.13.1泵设计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填料函压力。
3.13.2填料函应允许装置填料环,填料函外要有充裕的空间,在更换填料时,除填料压盖、填料环外不拆卸其它零件。
3.13.3填料的圈数应按泄漏液体的压力来选择,最少应不少于4圈。
3.13.4当输送液体的温度高于80°C时,应设置水冷却室和采用带水冷的填料压盖。
3.13.5填料函尺寸应符合GB5661-85《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的规定。
3.14联轴器
3.1
4.1泵一般采用弹性联轴器,联轴器的选用应能传递配带动力的最大扭矩,联轴器的转速应与配带动力转速相适应。
3.1
4.2联轴器护罩应能罩住联轴器所有旋转零件。
3.15装配基本要求
3.15.1泵的零件必须经检查合格和清洗干净方可装配。
3.15.2泵装配时,在平衡盘与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宽度应在导叶进口宽度范围内。
3.15.3泵装配完后在未装填料时,转子转动应很均匀。
3.15.4零部件的各配合部位应能保证互换,泵的安装尺寸应与图纸和产品样本一致。
3.16防锈处理和涂漆
3.16.1泵在装配前,零件过流部位(包括叶轮盖板及平衡盘背面),均应涂以防锈漆。
轴承储油室内表面应清理干净,涂以耐油磁漆。
3.16.2泵经性能试验合格后,应除净泵内积水,重新作防锈处理和更换新填料。
3.16.3泵的外部表面应仔细清除铁锈和油污,涂上底漆和面漆。
需要时允许打腻子。
涂漆不许有不均匀、裂纹、脱皮、气泡、淤积等缺陷。
露在外部的加工表面应涂以硬化防锈油。
4材料
4.1泵的材料选择
泵主要零件可按表2所推荐的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