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计算题

合集下载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A. 平均数2. B. 中位数3. C. 众数4. D. 标准差5. A. 变量6. B. 变量值7. C. 数据8. D. 样本9. A. 定量数据10. B. 定性数据11. C. 离散数据12. D. 连续数据13. A. 频数14. B. 频率15. C. 累积频率16. D. 百分比17. A. 茎叶图18. B. 条形图19. C. 直方图20. D. 饼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平均数 __均值__2. 中位数 __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__3. 众数 __出现次数最多的数__4. 标准差 __方差的平方根__5. 变量 __可以取不同值的量__6. 变量值 __变量的具体取值__7. 数据 __描述观察结果的数值__8. 样本 __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__9. 定量数据 __可以量化的数据__10. 定性数据 __不能量化的数据__11. 离散数据 __取值有限制的数据__12. 连续数据 __取值无限制的数据__13. 频数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__14. 频率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例__15. 累积频率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累积比例__16. 百分比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百分比__17. 茎叶图 __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的图表__18. 条形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图表__19. 直方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定量数据分布的图表__20. 饼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的图表__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正确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正确6. 错误7. 正确8. 错误9. 正确10.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一一、单项选择题A B A A C D D A B A二、多项选择题AB AB ABC ABC AB三、判断题√××√√√√√√√四、简答题1. 一个数量属性可以用一个数值变量表示,一个质量属性可以用一个分类变量表示。

与数量属性对应的是数值型变量,简称数值变量;与质量属性对应的是分类变量,简称分类变量。

数量变量是指可以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值表示其变量值的变量。

分类变量是指不可以自然地可直接使用数字表示其变量值。

数值变量可数、可序、可加;分类变量可数、不可序、不可加。

2. 信息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表征。

它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个是实体一个是属性。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对客观存在实体的一种记载和描述。

统计学领域仅仅对那些功能上可以作为办事、选择、判断、决策的凭据或一句,形式上是数值或可以数字化的其他信息感兴趣,也就是说,人类只是聚焦于这样一类特殊的信息,并称之为数据。

数据一般只包括文字、符号、数字、数值等类型,个体信息量巨大的文本、音频、视频、图像并不包括在内。

3.(1)汽车汽车的颜色(2)家庭家庭的人口数(3)国家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4)人人的身高4.调查主体、调查客体、调查内容(项目)、调查方法、调查工具、调查准则、调查程序、调查结果。

调查主体是发起或从事个体数据采集的人或组织。

调查客体是被调查的所有个体。

调查内容即变量清单。

调查项目即调查内容的展开,是更详细的变量清单。

调查方法是选择个体和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调查工具是采集个体属性值的物化手段,如:称重用秤、测高用尺。

调查准则是关于使用工具的前置或约束条件的规定,如测量身高时身体应直立紧贴墙壁,尺子不得弯曲之类的规定。

调查程序,是关于调查步骤的规定,也可将其看作调查准则的延伸与泛化。

调查结果即个体数据。

5. 抽样设计包括确定目标总体,制定抽样方式和估计方法,计算必要的样本容量,提出精度和可靠性要求。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一(第1-3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 ×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b5E2RGbCAP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 )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职业技能实训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及答案

职业技能实训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及答案

职业技能实训平台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1(单项选择题)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展普查,总体单位是()。

2(单项选择题)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比照的相对指标是()。

3(单项选择题)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4(单项选择题)按随机原那么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5(单项选择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那么抽样平均误差()。

6(单项选择题)以下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7(多项选择题)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8(多项选择题)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9(多项选择题)简单随机抽样()10(多项选择题)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11(判断题)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一样。

12(判断题)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本钱,方案在上年的根底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那么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方案任务。

13(判断题)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14(判断题)相关系数为+l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

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15(判断题)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6(判断题)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本钱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17(判断题)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

18(判断题)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 .19(判断题)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

20(判断题)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开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开展速度。

21(多项选择题)总效用各边际效用的关系是〔〕22(多项选择题)消费者残剩是指〔〕23(多项选择题)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24(多项选择题)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5(多项选择题)预算线的位置各斜率取决于〔〕26(单项选择题)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27(单项选择题)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v .28(单项选择题)以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29(单项选择题)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30(单项选择题)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31(单项选择题)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32(单项选择题)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说明的是〔〕33(单项选择题)短期平均本钱曲线呈U型,是因为〔〕34(单项选择题)以下工程中属于可变本钱的是〔〕35(单项选择题)长期平均本钱曲线与长期边际本钱曲线一定是〔〕. .36(单项选择题)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为负数,收入效应为正数,但两种效应的总效应为负数,说明〔〕。

2022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2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2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目录作业一(第1-3章)........................................................... (1)作业二(第4章)........................................................... . (10)作业三(第五~第七章)........................................................... . (19)作业一(第1-3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2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详解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某商品在网上销售的价格如下:99元,88元,105元,88元,98元,102元,100元,95元。

这些价格的众数是多少?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根据给出的价格,可以看出88元和100元都出现了两次,而其他价格只出现了一次。

所以,这些价格的众数是88元和100元。

2. 某班级的学生身高如下:160cm,165cm,170cm,158cm,155cm,160cm,170cm,172cm,170cm。

这些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首先,将这些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55cm,158cm,160cm,160cm,165cm,170cm,170cm,172cm。

可以看出,中间位置的两个数值是160cm和165cm。

因为数据个数为偶数,所以中位数是这两个数值的平均值,即(160 + 165)/ 2 = 162.5cm。

3. 某城市一天的气温如下:25℃,24℃,26℃,28℃,25℃,27℃,24℃。

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根据给出的气温,可以将它们相加得到:25 + 24 + 26 + 28 + 25 + 27 + 24 = 179。

然后,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即179 / 7 ≈ 25.5714。

所以,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是约为25.5714℃。

二、简答题1. 什么是样本容量?为什么样本容量重要?样本容量是指从总体中选取的样本的个数。

样本容量的大小对于统计分析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

较小的样本容量可能无法准确代表总体的特征,从而导致统计结果的不准确性。

而较大的样本容量可以更好地反映总体的特征,提高统计分析的可靠性。

2. 什么是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标准差是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

它衡量了每个数据点与数据集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2.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列车的煤炭B.滇金丝猴种群C.大兴安岭的树D.工业流水线上的一批产品4.()是选择个体和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A.调查方法B.调查工具C.调查准则D.调查程序5.从某生产线上每隔25min抽取5min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根本区别是()。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7.按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称为()。

A.问卷设计B.调查C.抽样设计D.随机抽样8.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为()。

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9.根据总体的形态,可将其分为()。

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10.统计工作过程由()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实施B.统计实施和调查设计C.现场调查和调查设计D.统计设计和调查设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按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里的一片草地D.大兴安岭的树4.现场调查方法的方式有()。

A.访问B.观察C.实验D.测量5.按调查的范围,可将调查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计算题)
(将计算过程和结果写在每个题目的后面,也可以手写
拍成照片上传)
计算题(共计10题,每题2分)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
(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27.517.5%32.520%37.522.5%42.525%47.515% 37.5 f
x x f
=•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
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元
3、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

解:甲市场平均价格
375.145.55
.15.14.18.22.12.15.18.22.1==++++==∑∑x m m x (元/公斤) 250.2350.5450.336 f x x f ==⨯+⨯+⨯=∑∑(元)
乙市场平均价格
325.14
3
.511215.114.122.1==++⨯+⨯+⨯=
=∑∑f
xf x (元/公斤)
4、某企业生产一批零件,随机重复抽取400只做使用寿命试验。

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300小时,400只中发现10只不合格。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解:(1)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15
x μ=
=
=小时 2)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0.78%x μ===
5、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

要求:
(1)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

解: (1)195
97.5%200
p =
=
0.011p μ=
== 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0.011p μ=
(2)20.0110.022p p t μ∆==⨯=
953.0=∆-p p 997.0=∆+p p
以95.45%的概率估计该产品的合格品率在95.3%-99.7%。

6、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 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要求:(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解:列表计算如下:
(1)3.150********
==∑
∑=
f xf x (克) 8718.010076)(2
==∑∑-=f
f
x x σ(克)
0868.0)1(2
=-
=
N
n
n
x σμ(克) 根据给定的概率置信度)(t F =99.73%,查表得t =3, 抽样极限误差2604.00868.03=⨯==∆x x t μ(克) 这批茶叶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是:x x ∆-≤X ≤x x ∆+
150.3-0.2604≤X ≤150.3+0.2604 150.0396克≤X ≤150.5604克
以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这批茶叶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是:150.0396克~150.5604克,达到了规格要求。

(2)%70%100100
20
50=⨯+=
P %56.40456.0995.00458.0)1()1(==⨯=--=
N
n
n p p p μ %68.13%56.43=⨯==∆p p t μ p p ∆-≤P ≤p p ∆+
70%-13.68%≤P ≤70%+13.68%
合格品率的估计区间为:56.32%≤P≤83.68%
以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这批茶叶合格率的范围是:56.32%~83.68%。

7、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
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x 代表人均收入, y 代表销售额) =9n
=9
n ∑546=x ∑260=y ∑234362=x ∑16918=xy
计算: (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

解:(1)设回归方程表达式为c y a bx =+
()
2
210302
0.9211142
n xy x y b n x x -=
=
=-∑∑∑∑∑ 260546
0.9226.9299
a y bx =-=
-⨯=- 当人均收入增加1元,销售额平均增加0.92万元。

x=14000代入
26.920.921400012853.08c y =-+⨯=(万元)
8、某地区家计调查资料得到,每户平均年收入为8800元,方差为4500元,每户平均年消费支出为6000元,均方差为60元,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
要求: (1)计算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系数; (2)拟合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方程; (3)收入每增加1元,支出平均增加多少元。

解:(1)已知:
28800;6000;4500;67.08;60;0.8x x y x y b σσσ======
0.867.08
0.8960
x
y
b σγσ⨯=
=
=
(2)拟合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方程为:c y a bx =+
60000.888001040a y bx =-=-⨯=-
10400.8c y a bx x =+=-+
(3)收入每增加1元,支出平均增加0.8元。

9、某公司三种产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化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
(2)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 (3)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指数和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

解:(1)价格总指数
%72.1051939
2050
%
1101200%95200%102650120020065011
111
==+
+++=
=
∑∑p
q k p q K p
p
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2050-1939=111(万元) (2)销售额总指数
%59.1201700
2050
100020050012002006500
11==++++=
=
∑∑p
q p q K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2050-1700=350(万元)
(3)销售量指数%98.113%72.105%5.120=÷=÷=p q K K K
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350-111=239(万元)
10、(1)某地区粮食产量2000~2002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3,2003~2004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2005年比2004年增长6%,试求2000~200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2)已知2000年该地区生产总值为1430亿元,若以平均每年增长8.5%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生产总值将达到什么水平? 解:(1)2000~200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3104.2%x +=
==
(2)2010年生产总值()2.3233%5.81143010
0=+⨯==n n x a a (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