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电力现状及发展

合集下载

关于打造国家级绿色清洁新能源基地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打造国家级绿色清洁新能源基地的思考与建议

34北疆智库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十三五”以来,全区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煤电、风电、光电、水电相互补济、多轮驱动、并驾齐驱的新格局。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打造国家级绿色清洁新能源基地,对进一步优化我区能源布局和能源结构、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发展现状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总量及开发潜力巨大,是大规模发展绿色清洁新能源发电的重要战略资源。

风能资源可开发量占全国的50%,10米高度风能资源量8.98亿千瓦,以目前技术可开发利用1.5亿千瓦左右,年均风速每秒6米以上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60%。

全区风能资源具有连续性强、稳定性好、有效风速持续时间长、无台风破坏等优势,特别是在沙漠、沙地、草原等地域,风能资源还具有品质清洁、无盐雾和腐蚀性物质浸入等独特优势。

太阳能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西藏,日照时间2517—3277小时,每平方米太阳能辐射量4800—6400焦耳,特别是西部阿拉善盟等地的戈壁、沙漠、沙地等地域,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

据2019年数据,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达13049万千瓦,居全国第三位,其中,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007关于打造国家级绿色清洁新能源基地的思考与建议李建春万千瓦,发电量666亿千瓦时,均居全国首位;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81万千瓦,居全国第七位,发电量163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三位。

风、光发电相当于每年节约用水约2.36亿立方米、标准煤量2505万吨,减少碳排放量7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16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08万吨、烟尘排放量0.5万吨。

如前所述,“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绿色清洁新能源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诸如,能源结构不尽合理,上网送电、市场售电、社会消纳等政策措施不到位,管理体制机制不尽完善,节能减排不尽合规,风光发电并网补贴价格不尽合理,弃风限电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和困难,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绿色清洁新能源发展,应认真研判、妥善解决。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现状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现状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现状内蒙古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资源。

近年来,内蒙古加大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内蒙古在风能发电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累计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612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近20%。

内蒙古拥有适宜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尤其是巴丹吉林沙漠、贺兰山等地区的风速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建设风电场。

同时,内蒙古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风电投资。

内蒙古还积极推动风电与电力锂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内蒙古在太阳能发电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地区,拥有丰富的日照资源,是太阳能发电的理想地区。

内蒙古积极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累计并网光伏装机容量达到566万千瓦,占全国光伏装机容量的近10%。

内蒙古还大力推进光伏扶贫项目,通过将光伏发电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相结合,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此外,内蒙古还注重生物能的开发和利用。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产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能资源。

内蒙古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牧草等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推动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等项目的建设。

内蒙古还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内蒙古新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输送和储能技术的不足。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较快,但远距离输送和储能方式尚未完善,造成了部分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弃电现象。

二是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亟待加强。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需要改革电力市场,完善上网电价等政策,提高新能源的市场化程度。

三是环境影响问题。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需要解决风蚀、尘埃污染等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内蒙古的新能源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为全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吴明波 内蒙古电网调频现状及调频辅助服务工作推进

吴明波 内蒙古电网调频现状及调频辅助服务工作推进

内蒙古电网调频现状及调频辅助服务工作推进2019-05-19汇报内容“两个细则”运行情况AGC补偿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调频辅助服务工作目标及进展展望调频储能在内蒙古电网的未来运行情况华北监管局、自治区经信委2014年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实施内蒙古电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及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运行情况内蒙古电网《两个细则》技术支持系统于2017年上线运行,经过近半年模拟试运行,于2017年8月正式投运实施。

运行情况AGC 考核规则可用率K A(98%-K A )*P N *1小时*标杆电价 调节性能(3-K 1-K 2-K 3)*P N *1小时*AGC 性能考核系数(2)*标杆电价1234567891011122019年 5055323222018年 4132992242933284153623582773593624832017年960863783794699729813843698730462331万元AGC 月度考核费用运行情况AGC补偿规则可用率KA98%*以上,按AGC可用时间进行补偿,补偿标准14元/小时。

AGC服务贡献补偿D*K p*Y agcD为调节深度(含折返0.5%*P N)K p调节性能, K p=K1*K2*K3Y agc为AGC调节性能补偿系数,火电机123456789101112 2019年5033448278872018年773270648246698259985700568060016764567459465243 2017年648782308417678779388419723369858231836776537955万元AGC月度补偿费用运行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最大值 3.57 3.94 4.25 5.69 4.19 4.20 5.11 4.57 3.62 3.20 3.12 3.31 3.29 4.01 3.87 4.16 4.37 4.34 4.38 4.62最小值 0.000.000.000.010.010.040.020.200.030.030.000.280.100.020.020.060.010.010.020.09万MW月度调节性能K p 及调节深度D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AGC 月度调节性能K p 值与调节深度D 情况。

内蒙古风光资源情况

内蒙古风光资源情况

一、内蒙古电力系统现状(一)内蒙古电网现状内蒙古自治区电网(简称内蒙古西部电网)位于华北电网的北部,是华北电网的组成部分和主要送电端。

2012 年内蒙古电网供电区域为自治区西部地区六市二盟,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

目前,内蒙古西部电网已形成“两横四纵”的500 千伏主干网架结构。

各盟市供电区域均形成220 千伏主供电的网架结构,其中,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地区已形成220 千伏城市环网。

截止到2012 年底,内蒙古西部电网发电装机(0.6 万千瓦及以上)容量4234.724 万千瓦,包括:火电厂88 座,装机容量3181.57 万千瓦;水电站3 座,装机容量56.84 万千瓦;风力发电场98 座,投产容量967.089 万千瓦;生物质电厂3 座,装机容量6.6 万千瓦;光伏电站10 座,装机容量22.625 万千瓦。

内蒙古电网覆盖范围内共有500 千伏变电站18 座,主变35 台,总变电容量2670 万千伏安;220 千伏公用变电站107 座,主变211 台,总变电容量3243.9 万千伏安。

500 千伏线路54 回,总长4890.674 公里;220 千伏线路454 回,线路总长度14407.11 公里。

2012 年内蒙古电网最高供电负荷为1820 万千瓦(不含外送电力)。

内蒙古电网向华北电网协议送电容量390 万千瓦。

2012 年内蒙古电网全社会用电量为1542.4 亿千瓦时(不包括外送电量),比上年增长 4.72%东运华北电量为273.8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7% o2012年蒙西电网现状图见图所示。

(二)目前电网存在的问题1. 电力需求总量有限,电源装机存在较大富余。

进入“十二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多方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区内电力需求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是由于自治区经济总量较小,区内电力需求增量有限。

内蒙电网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内蒙电网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内蒙电网现状分析报告总结1. 引言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风能等能源资源。

内蒙电网作为能源的供应和传输基础设施,对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对内蒙电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2. 内蒙电网概述内蒙电网是内蒙古电力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的电力系统,包括输电、配电和供电各个环节。

内蒙电网的输电网络覆盖面广,拥有多条高压输电线路,能够满足内蒙古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

此外,内蒙电网还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3. 现状分析3.1 供电能力内蒙古地域广阔,人口稀少,但能源需求量巨大。

内蒙电网在供电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输电能力,能够有效保障内蒙古地区的用电需求。

然而,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电能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持续加以优化和扩容。

3.2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风电和太阳能的发电潜力巨大。

近年来,内蒙电网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大规模建设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站,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然而,尚存在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并网技术不够成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

3.3 电力消费结构内蒙古电力消费结构以工矿企业为主导,占比较高。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电力消费的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内蒙电网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供电结构和供电策略,提供更优质、更稳定的电力服务。

4. 发展建议和展望4.1 优化供电能力在不断扩大供电能力的同时,内蒙电网应注重技术提升和智能化改造,提高供电效率和稳定性。

加大对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投资,提升其容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4.2 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内蒙电网应加强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提升。

通过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推动并网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024年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雄厚的风能资源使得内蒙古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风力发电基地之一。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需求的逐渐增长,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市场规模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是中国最具潜力的风力发电基地之一。

截至目前,内蒙古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X万千瓦,占中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的XX%。

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每年都有大量新的风力发电项目投入使用。

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和推动。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并提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

此外,与传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具有环保、清洁等优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 发展趋势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技术改进和创新随着技术的进步,风力发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不断提高。

新一代的风力发电机组采用了更高效的风轮设计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和气象条件。

同时,各种新型的风力发电设备和技术不断涌现,如离岸风电、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等,为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的不断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同时,国内外知名企业也纷纷加大对内蒙古风力发电市场的投资和布局。

市场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使得风力发电价格更加合理和竞争力更强。

3.3 潜力开发与辐射带动内蒙古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尚有很大潜力可挖掘。

未来,随着新的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现有项目的扩大,内蒙古的风力发电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同时,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维维护等,为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内蒙古电网介绍

内蒙古电网介绍

I呼伦贝尔电力工业概况(一)电网现状呼伦贝尔电网位于东北电网的西北部,经伊敏~冯屯双回500 千伏线路与黑龙江电网相联;地区电网内部围绕500千伏海北变形成海北~友好~牙西郊~海东的220千伏环网结构,南部经1回扎西郊~音德尔220千伏线路与兴安电网相连。

呼伦贝尔电网共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含开关站),分别为海北变(2x750MVA)和巴彦托海开关站;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3 座(含3座用户变)。

其中伊敏电厂一、二期(220万千瓦)和尼尔基水电站(25万千瓦)与黑龙江电网相联,鄂温克电厂(120万千瓦)和呼伦贝尔能源(120万千瓦)分别接入500 千伏巴彦托海开关站及海北变、通过±500千伏呼辽直流送入东北电网。

(二)发电情况1、截止2016年,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7万千瓦,发电量同比小幅下降,全市列入统计的6000千瓦及以上各电厂装机容量815.05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706.1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76.2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5.75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8万千瓦。

2016年,全市累计发电量完成306381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5.34%,比去年同期减少172952万千瓦时。

其中,火电累计完成288606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6.2%,比去年同期减少190898万千瓦时。

风电累计完成10397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9.49%,比去年同期增长29438万千瓦时。

水电累计完成43862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8.14%,比去年同期减少17173 万千瓦时。

光伏累计完成559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72倍,比去年同期增长5345万千瓦时。

2、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250小时2016年,全市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735小时,同比减少250小时。

其中,火电为4104小时,同比减少272小时;风电为1365小时,同比增长387小时;水电为1703小时,同比减少667小时;光伏699小时同比增长518小时。

内蒙古电力发展历程

内蒙古电力发展历程

内蒙古电力发展历程内蒙古电力发展历程内蒙古位于我国北方,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广阔的风电、太阳能资源,发展电力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内蒙古电力工业处于萌芽期,电力供给十分匮乏。

1952年,呼和浩特市第一座发电厂建成,投产三个月后,曾停电十多天,电力供给十分不稳定。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内蒙古电力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80年代到90年代1980年代,内蒙古电力发展步入高速发展期,电力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电网建设稳步推进。

其中,鄂尔多斯市大水窑电厂、包头市铁西发电厂等大型电厂相继投产,电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之间的电力联系得到大幅度的增强。

1990年代,内蒙古电网不断向周边省区扩张,成为我国北方电力重要的供电中心之一。

内蒙古与河北、山西、宁夏等省区的电网扩建工程相继建成,内蒙古成为北方电网相互交流、配电电力头部城市之一。

三、21世纪以来21世纪以来,内蒙古电力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005年,内蒙古电网公司成立,标志着内蒙古电网成为了独立的供电企业。

此后,内蒙古电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内蒙古电网在工程技术与电力技术管理、自主研发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煤电、风电、光伏等多种电力资源实现了高效利用。

目前,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万千瓦,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电、风电发电大区之一。

可以看出,内蒙古电力产业发展历程艰辛,通过近年来的振兴,实现了从供不应求到大量供给的跨越式发展。

未来,随着内蒙古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完善,电力产业将继续成为内蒙古经济的重要支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部电荒与西北窝电并存内蒙电力外送通道亟待提速针对当前东中部“电荒”愈演愈烈的态势和西部富余电力难以送出的结构性矛盾,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赴内蒙古进行专题调研发现,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中电联、国家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以及在内蒙开发电源项目的火电与风电企业等各方都呼吁,加快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核准和建设,解决东部缺电而西部窝电的结构性矛盾。

⊙记者叶勇○编辑王晓华西北、东北有大量富余电力对于当前“电荒”愈演愈烈的根源,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日前在呼和浩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近几年电源新增的机组类型结构、地区结构不均衡,使火电比重快速下降、新能源发电比重提高、西部地区电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快速增加,而相应的电网建设没有跟上,导致全国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严重受限,东部、中部地区的季节性电力缺口增加,而西部、东北地区富余的电力无法输送到东中部,这是典型的结构性缺电格局。

他表示,“十五”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截至2010年底,西电东送三大通道输送能力已经超过7000万千瓦(相当于2010年底广东省发电装机全部容量)。

“但是目前来看,跨区送电规模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在今年华东、华中、华北和南方电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东北和西北地区还分别富余1300—14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由于受限于当前跨区跨省线路的输送容量,已经无法将这些富余电力输送到东部缺电地区。

”“目前的缺电具有局部性、季节性、时段性特点。

而2003—2004年缺电是大面积、长期性的全国性缺电。

既要高度重视当前的缺电形势,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当前缺电的性质和特点,不宜过于夸大缺电的状况和影响,甚至将其定义为全国性‘电荒’。

”王志轩说。

然而,迎峰度夏(6—8月份)期间缺电形势可能更加严峻。

王志轩认为,如果电煤价格继续高企、部分地区电煤紧张的状况不能得到明显改观,电力供需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迎峰度夏期间华东电力缺口1500万千瓦,华北、华中、南方缺口均在500万千瓦左右;而东北、西北电力富余较多。

如果气候、来水、电煤供应等不确定因素叠加,高峰电力缺口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与此相应的是西部窝电严重。

以内蒙为例,内蒙古经信委能源处处长张德告诉记者,目前,蒙西电网电力供大于求,部分火电装机富余、风电出力受阻。

截至今年4月底,电源装机4005.68万千瓦(其中风电708.26万千瓦),电网最高供电负荷约1600万千瓦,外送电最高负荷390万千瓦,电网富余电源装机约640万千瓦。

“内蒙能源的突出问题就是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滞后”,张德说,“‘十一五’期间内蒙电力装机增速超过用电负荷增速,新增装机2100万千瓦,年均增长25%,而规划建设的蒙西电网第三、四外送通道没有实施,造成蒙西电网装机盈余。

”内蒙古能源[0.97 -1.02%]局人士告诉记者,2010年底,内蒙煤炭产量达到7.86亿吨,居全国第一位。

“十二五”末,煤炭产量达到十亿吨不成问题,关键问题就是怎么就地转化和外送。

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王志轩告诉记者,2012—2013年,预计电力供需形势将比今年更加紧张,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就地增加电力供应方式外,还要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将西部大煤电、水电、风电基地丰富的电力输送到东部负荷中心,实现由“单纯依靠煤炭运输”向“输煤输电并举”的转变。

中国最大风电公司——龙源电力[6.60 -1.93%]内蒙古公司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说,“现在公司最为急迫的事情就是亟盼内蒙外送通道建设能够尽快得到国家核准,提高风电并网发电利用小时,降低弃风率。

”内蒙古能源开发局新能源处处长刘东升告诉记者,“内蒙古风电技术可开发容量3.8亿千瓦,仅靠内蒙古就地消化,发展规模十分有限,因此,远距离输送、纳入大电网的规模和进程决定着内蒙古风电发展的规模和进程。

”华能集团旗下北方联合电力公司几位中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为应对外送通道建设筹备了一批煤电项目,包括两台60万千瓦的大机组,只要相关特高压工程获得核准,他们立马就可以启动项目建设,并保证尽快建成。

而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吕健对记者表示,国家电网规划的“十二五”“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网架结构和15条直流输电工程中,“三纵一横”交流和三条直流工程起点就在内蒙古,“三纵”是指锡盟-南京、乌兰察布-南昌、包头-长沙,“一横”是指蒙西-潍坊,而三条直流工程是指锡盟-江苏、蒙西-江苏、呼伦贝尔-山西。

内蒙古发改委一位人士称,“这些通道总输送能力6250万千瓦,相当于外送标煤约2亿吨,且规划中明确实行‘风火打捆外送’,风电比例20%以上,可外送内蒙风电1250万千瓦,折算风电装机3600万千瓦。

我们建议加快推进锡盟至南京特高压线,争取2011年开工建设,同时配套开工建设锡盟电源项目和煤炭项目。

”据内蒙古发改委透露,内蒙建设特高压外送通有充分的市场需求,目前,已有湖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河北等省市政府与内蒙古签订了送电协议。

目前,鄂尔多斯[18.69 -0.80% 股吧]、锡盟、呼伦贝尔三大煤电基地开展前期工作电源规模达1亿千瓦以上。

这些大型基地距离华北、华中、华东等负荷中心约600—1500公里,火电成本低,电力输送到江苏地区落地电价低于当地火电上网电价4—5分/度,有明显经济优势内蒙古窝电700亿度送不出去国家电网垄断设限2011-05-27 09:37:59 来源: 南方周末(广州) 有2559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14)700亿度电砸在手里由于没有足够的电网通道把电送出自治区,目前蒙西电网约三分之一的火电机组被迫停机,超过42%的风电机组弃风。

内蒙古每年放弃的发电量可供应北京一年用电量的约82%。

“内蒙古的电,用不完呐!”就在湖南等多个省份发愁没煤发电的时候,中国最大的“电源”内蒙古,却愁的是怎么把富余的煤和电送出去。

发出上述感叹的是国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国电蒙能)新闻办一位李姓负责人。

上周三,她骄傲地对本报记者说:“这里是内蒙古,抬头就是火辣辣的太阳,走路都能被风推着走,扒开鄂尔多斯的草甸子,就有煤露出来。

”不经意间,内蒙古现在已是全国的“煤”“电”双雄。

据中电联的统计信息显示,2011年2月底,内蒙古发电总装机容量第一次跃居全国第一,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也是全国第一,而其跨省外送的电量更是连续六年蝉联冠军。

此外,早在2009年,内蒙古就已经取代山西成为中国产煤第一省份;而2007年,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就已是全国最大。

然而,尽管坐拥“煤”“电”双料老大,但由于少“路”可走,本可以在电荒时大展身手的“煤”“电”却困守“孤城”。

就在湖南全省为400万度的用电缺口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内蒙古每年却有近700亿度的电窝在自治区内,送不出去!“连华北都送不过去。

”内蒙古一位电力业内人士叹道。

“700亿度还是保守数字,如果铆足劲发电,风电和火电机组都满发,我们每年可以多生产900亿度电,而北京全年的用电总量在1100亿度左右。

”蒙西电网总经理张福生说。

由于没有足够的电网通道把电送出自治区,目前蒙西电网约三分之一的火电机组被迫停机,超过42%的风电机组弃风。

而煤的外销也受制于运力。

内蒙古的铁路网密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铁路复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

然而,本来就紧张的铁路通道,绝大多数被神华等国有企业占据,而一般中小型煤炭企业,只能依靠公路。

长距离公路运输成本高企,反过来又蚕食了内蒙古煤炭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

2011年5月23日的最新数据显示,大同5500大卡动力煤的坑口含税价是630元/吨,郑州5000大卡动力煤的车板含税价是600元/吨,而内蒙古李家塔煤矿5700大卡动力煤的坑口含税价为470元/吨,长滩4600大卡动力煤的坑口售价仅为240元/吨。

但从内蒙古煤炭坑口运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吨煤价格将因运费上涨1000元左右,是煤炭成本的两倍有余,占据煤炭最终价格的近70%,而全国平均的煤炭运输等中间费用占煤价的比重在36%-50%左右。

此外,今年1月,澳大利亚动力煤在每吨比去年同期狂涨40美金后,其到达广州港的价格为目前的130.85美金/吨,折合人民币仅850元/吨,依然比内蒙古煤炭的运输成本还低。

电力外送为何屡试屡败?过去6年间,全内蒙古发电量翻了一番多,但与此同时,蒙西电网对外电力输出通道却没有增加一条。

和其他省份不一样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内有两张电网:蒙西电网(也称内蒙古电网或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

作为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中特别保留的唯一自治区属电网,蒙西电网管辖着内蒙古自治区除蒙东赤峰、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四个盟市之外其余8个盟市的电网建设等工作,这8个盟市同时也是内蒙古主要的电力来源地,占内蒙古发电总装机的60%。

另外40%的发电装机来自上述蒙东4个盟市,由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管辖,后者是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的省级电力公司(称蒙东电网)。

而国家电网的覆盖区域,是除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归属南方电网)以外的所有地区。

因此,蒙西电网相当于局域网,如果蒙西的富余电要想输送到其他地区,就只能通过国家电网。

目前,蒙西电网外送的通道共有5条,其中蒙西电网与国家电网的网对网通道2条,三大发电厂直接与国家电网连接,实现点对网的输送通道有3条。

然而,蒙西电网想外送多少电,得由国家电网说了算。

“现在的情况是,国家电网要我们输送多少就输送多少,基本是压极限运行。

”说到网对网的两条通道时,蒙西电网的张福生特意拿起了记者手中的笔,在纸上有力地写下了“压极限”三个字。

即使是“压极限”,蒙西电网还在尝试着在现有的网对网通道上寻找着可以用风电填补的“缝隙”。

目前,网对网通道白天的输送量是400万千瓦,晚上是300万千瓦。

内蒙古自治区曾向国网公司提议,在晚上风大的时候将电力输送量提升至400万千瓦,多送100万千瓦风电。

然而,这个方案最终未能实现。

蒙西电网又想了另外一个办法,在现有的3个点对网的火电输送通道中,按照风电火电1 2的比例加入风电。

目前,大唐托克托电厂与国家电网点对网的输送通道可以送690万千瓦的电力,但实际情况是该通道输送的电量还不到400万千瓦,另有300万千瓦的富余输送能力未使用。

张福生告诉记者:“现有的托克托火力发电可以为新接入的风电做调峰,而且如果能够用上这个300万千瓦的通道,就相当于建立了第三条网对网通道。

”不过这个风电增容计划也没能最终落实。

最后,双方的兴趣点都落在了增加网对网新通道上。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6年间,全内蒙古发电量翻了一番多(从2005年的1056亿千瓦时增加到2010年的2485亿千瓦时),但与此同时,蒙西地区对外电力输出通道却没有增加一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