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化学周测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题《溶液》附答案

溶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2016·衡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 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 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2. (2016·怀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浓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现有四份该物质的溶液:①20℃的饱和溶液;②20℃的不饱和溶液;③60℃的饱和溶液;④60℃的不饱和溶液。
下列关于这四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不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如下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将蔗糖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
在此变化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关系是()5.实验室中有四份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各100 g。
为了进行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①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②加入10 g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③加入10g同种溶质,且全部溶解;④加入10g 水,混合均匀。
四种方法处理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6. (2016·呼和浩特)小朋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7.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Cl B.CuSO4 C.CaCO3D.FeCl3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4、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能产生乳化现象的是( )A.水B.洗洁精C.汽油D.酒精5、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6、20 ℃时,某物质在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5 g,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A.易溶B.可溶C.微溶D.难溶7、有20℃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1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温度仍保持20℃.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量是()A. Ca(OH)2的溶解度B. 溶剂的质量C. 溶液的质量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将80 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6%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480 g B.400 g C.320 g D.80 g9、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溶剂B.X只能是固体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10、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50gB.10gC.100gD.40g11、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现将等体积质量分数为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50% B.=50% C.<50% D.不能确定12、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
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溶液单元测试题一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50分)两部分。
本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Zn : 65第Ⅰ卷(选择题 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酒精、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
得到溶液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时 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A. 145g B.195g C.196g D.245g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11、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
九年级化学《第9章溶液》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9章溶液》测试卷一.选择题(共39小题)1.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A.蒸馏水B.酒精C.汽油D.生理盐水解:A、蒸馏水是纯水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点易溶于酒精,且酒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说该答案正确;C、汽油虽然能溶解碘但是用作消毒不合适,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不能很好的溶解碘,不适合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
故选:B。
2.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由下表分析,在家中除去碘污渍最好选用()溶溶剂质汽油水酒精苯(一种有机物,有毒)碘微溶可溶易溶易溶A.水B.苯C.汽油D.酒精解:A、碘微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选项错误。
B、碘易溶于苯,但是苯有毒,故选项错误。
C、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渍,故选项正确。
D、碘可溶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C.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故说法正确;B、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吸附、过滤、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水。
故错误;C、水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说法正确;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故说法正确;故选:B。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B.糖水C.泥土水D.澄清石灰水解:A.食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糖水是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泥土是不能溶于水的,所以泥土水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硝酸钾和水B.食盐和水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水2.使一定温度下、一定压强下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降低温度 B.压强不变,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D.温度不变,减小压强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 B.面粉 C.食盐 D.花生油4.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可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D.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水5.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A.称量固体时,氯化钠放在右盘B.固体转移到烧杯时,氯化钠洒出C.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D.配好的溶液装瓶是,将溶液溅出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A.将硝酸铵溶于水制作热敷袋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7.溶液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着广泛应用。
下表和下图是不同温度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髙而增大B.硫酸镁属于易溶物质C.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D.将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配制100g 10%的NaCl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形成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10.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C.食盐的溶解度变大了D.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了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C.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氧化钙 D.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12.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C.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量分数相等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解析:CA、溶液具有均一性,故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B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C、实验2是常温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5g氯化钠,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加入的氯化钠不能溶解,乙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C分析错误,符合题意;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甲中加水,溶质不变,乙中的加溶质不再溶解,因此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故D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 NaCl 和 Na2CO3。
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4 ℃时 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 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 Na2CO3B解析:BA、从溶解度曲线图知道,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B、44 ℃时,Na2CO3的溶解度是50g,则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g100%33.3%⨯≈,符合题意;100g+50g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 NaCl,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所以适合用蒸发结晶的方式,不符合题意;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 Na2CO3,碳酸钠的溶解度在40 ℃以下是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因为冬天温度低,所以降低温度能够得到碳酸钠的晶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t℃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一定变大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剂质量一定变小D.溶液质量一定变大2.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入含相同溶质的浓溶液;℃加入该固体溶质;℃增大压强。
其中正确的方法有A.℃℃℃B.℃℃℃C.℃℃℃D.℃℃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t℃时,对含有等质量溶质的甲的饱和溶液与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未蒸干),正确的说法是A.蒸发前,甲、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B.蒸发后,所得甲溶液依然饱和,乙溶液不饱和C.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D.蒸发后,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B.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使用相同装置制取C.洗洁精与氢氧化钠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D.所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5.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将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自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6.春节餐桌饭菜丰盛,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白酒B.白灼虾C.老鸭汤D.小米粥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用方案乙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8.下列选项中,对相应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9.化学实验考试时,小美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她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NaCl固体B.称量9.0gNaClC.量取41.0mL水D.玻璃棒搅拌溶解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A 的质量比B 多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A一定比B多D.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二、实验题11.实验室需要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50g。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单选题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据此由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可以采取:①加入氢氧化钙、⑤蒸发水的方法;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还可以采取②升高温度的方法.故①②⑤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故A选项正确;B、t1℃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故B选项正确;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镁、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所以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故C选项正确;D、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所以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5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质量为85g,故D选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化学周测第九单元溶液
测试题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面粉B.白酒C.白糖D.食盐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3.下列
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A.混合物、碘酒B.单质、
液态氢C.化合物、生理盐水D.氧化物、白酒4.溶液在生活、生
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
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豆浆、牛奶都是溶液C.溶液都是无色的
D.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5.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牛奶C.果粒橙D.豆浆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事实解释A宝石绚丽多彩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原子B实验室中,将
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实验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接触
C氯化钠放进水中很快消失了氯化钠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间D5mL水
和5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分子在不断运动A.AB.BC.CD.D7.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
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情况如下表(温
度保持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
质量/g4.2209.2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最
大的是丙溶液C.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丁D.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8.同学在配制食盐
溶液时,发现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A.称取食盐固体的质量偏大B.倾倒称量好的食盐时,有部分固体
洒落在桌面上C.量筒在量取水的时候,视线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9.推理是化学
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
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依据化学方程式:
4NH3+3O2点燃2X+6H2O,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N2C.酸能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
是酸D.稀有气体的原子(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最外层电
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10.如图为A,B,C三种不
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5gB.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
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C.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冷却热
饱和溶液的方法D.在t2℃时,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3℃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相等11.对生活中下列现象
的解释错误的是A.AB.BC.CD.D1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B.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析出晶体的
质量甲大于乙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1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
克B.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C.将45℃时甲、乙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D.t℃时,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4.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温度/℃203060溶解度
/gKCl333845KNO33164110A.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
45gKClB.随着温度的升高,某饱和KCl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C.KNO3的溶解度始终大于KClD.60℃时,某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一定为110110+100×100%15.将100g、10%的蔗糖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A.蒸发掉50g水B.加入20g蔗糖C.加入10g蔗糖D.加入100g、20%的蔗糖溶液二、填空
题16.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用化学式表示)(1)澄清石灰水中的
溶质是___________。
(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3)稀硫酸的溶质是___________。
(4)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2)农业上选种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在其他操作无错误的前提下,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氢化镁(MgH2)是一种相对廉价的储氢材料。
当它与水混合时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18.配置1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克,水mL;若用24%的氯化钠溶液配置,需24%的氯化钠溶液克。
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
/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 5.511019.如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若要比较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______。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若将温度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01%)。
(3)在1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在50℃时,12g水中最多能溶解______gNaCl。
2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
0.1%).(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
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4)如果甲
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方法提纯甲物质.三、推断题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的
奥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
(1)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
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
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的功能。
四、实验题22.下图是配制180g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
意图。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在称取氯化钠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接
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3)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
码的位置应在刻度线________处。
(4)实验中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
(2)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盛有MnO2的金属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五、计算题24.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
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
(3)此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104.4g水,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6)若要生产含镁4.5%的铝合金960t,需要上述金属镁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5.将50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41.2g(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