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本历史书线索
2011年历史学科中考备考策略

此文稿荣获2011年市一等奖2011年历史学科中考备考策略江华县码市中学韦平佳本学期是九年级学生的最后一学期,历史学科有它的特殊性,一个学期即要学完19课的新课教学,又要完成《中国历史》4本和《世界历史》上下册,共计6本书的复习,还有乡土教材的上下册。
这么多的内容,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予以巩固,复习起来难度相当大。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复习,必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从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范围、题型来看,中考越来越倾向于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
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更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质保量的完成复习任务呢?下面几点看法是本人多年任教毕业班的一点体会。
一、明确学习目的,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非常重要。
为了在复习教学中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贴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时刻跟随教师的步伐。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能牵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喜欢你,从而喜欢历史。
在课上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师要讲究分寸和语言的技巧,以鼓励为主,保持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进入九年级,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紧迫性,重要性。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此外,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各班不同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过关检查。
每节课的开始和结束我们都要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深刻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精神,复习有的放矢。
永州市中考历史考试大纲对2011年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能力考查目标、命题依据、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作了明确的规范和界定,2011年中考说明则对今年中考内容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自大纲和说明一公布,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几乎是逐词逐句地学习、推敲其中的意思,用以指导我们的历史教学与复习。
2024老虎版六年级上册历史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024老虎版六年级上册历史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了解六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的主要内容,掌握关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历史素养。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册历史教材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我国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朝末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学科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全面提高历史素养。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材中的关键历史事件和人物。
2.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教学策略导入策略通过问题导入、图片导入、故事导入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历史知识。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历史规律。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两节历史课,共18周,完成全册教材的教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2024老虎版六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 辅助教材:历史故事书籍、历史纪录片等。
3. 网络资源:历史知识网站、在线课程等。
六、教学实施第一课时:开学第一课1. 教学内容:介绍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中考历史精讲本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从南北 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台儿 指挥者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庄战 概况 1938 年 3 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
守军奋起抵抗,共歼敌 1 万余人
役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 李宗仁在
(教材最新表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
抗日 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 战争 素。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 胜利 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 的原 原因 因与 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 伟大 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 意义 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
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 意义 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 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上第 19 课 P91-95)(2022 年是七七事 变爆发,南京大屠杀 85 周年)
课标要求: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 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 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桂
1944 年初,日军发动了__豫豫湘湘桂桂战战役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
战役 概况 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
部分
考点 4:敌后战场的抗战(八上第 21 课 P100-103)(2022 年是平型关大捷 85 周年)[2021·天水 6,武威 8(1);2020·天水 5]
八年级上册历史4-6单元历史发展线索

八年级上册历史4-6单元:一、中世纪欧洲的发展1. 封建制度的兴起在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逐渐兴起并成为主要社会形态。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封建关系,这种关系在中世纪欧洲持续了数百年。
封建制度对于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特征之一。
2. 宗教与文化的传播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的传播不仅影响了欧洲的宗教信仰,还对欧洲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播带动了拉丁文化的复兴,为欧洲的文化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3. 商业与城市的兴起在中世纪欧洲,商业与城市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
随着城市的兴起,商业活动在城市中心地位也逐渐提升,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网络。
这些商业网络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发展,也对欧洲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1. 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以王朝制度为主。
在这一政治制度下,王朝的更替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王朝的更替不仅影响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格局,也对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与手工业是我国社会的两大支柱产业。
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制造不仅满足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物质需求,也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科学与文化的繁荣在我国古代社会,科学与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征。
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相互交融,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精神文化。
这些文化思想不仅影响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对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1.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大陆发生的一场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然后逐渐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
文艺复兴的中心是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促进了欧洲的文化思想复兴,也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和政治改革。
中国历史学习心得体会(通用8篇)

中国历史学习心得体会(通用8篇)中国历史学习篇1开篇先要说句实话,虽然都说“文史哲不分家”,然而我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文科生,历史却是相当的不好,甚至常常会被工科的孩子爸爸嘲笑。
各种朝代乱入,年代不清,人物混淆,事件蒙昧,甚至连一条历史线都捋不清楚,一到乱世的时候就糊涂掉了,贻笑大方。
那么,到底为何开始读,读了四个月到底感觉怎么样,我今天动动笔,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受:一、读史的引子想着孩子还小,接触历史实在有点过早,脑袋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感觉有点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直都没真的动心思搞历史。
此前用了一年的时间给孩子读完了《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这套书呢,主要是由中国最传统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少数民族故事、名著故事等组成,还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历史故事。
孩子对历史故事异乎寻常的兴趣令我惊讶。
《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里提到的七八个“三国故事”竟然成了她们的大爱,于是找来《三国演义》又补着讲了一些,她们说比《西游记》还好听,真让我这个从小不读《三国》的人醉了。
随着《最美》的展开,孩子们渐渐了解到了李世民、朱元璋、岳飞、张骞、班超、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对历史朝代问得越来越多,我就开始琢磨着要用一套历史书来接《最美》的班了。
由此开始了历史故事的讲读。
二、市面上若干儿童历史读物的简单介绍1、《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一开始对这套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毕竟是步印大社出品的名牌,但也许是孩子小了点,这套在应用起来不能说很理想,至少不适合做启蒙读物。
先来说说《写给》的优点:一是图片精美,纸张高级。
大社出品的质量是没说的,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很多不错的图片,特别是一些文物、古迹的照片,在讲到具体朝代时看看,非常有现场感。
二是属于主题式串讲,围绕一个时代,突出几个观点,把多个故事串在一起,引发思考,结尾还会有思考题。
三是篇幅短,适合孩子自己看。
再来说说《写给》不适合启蒙的问题,主要是不以故事切入,太过于像“教材”,趣味性不强,每一件事都是浮光掠影,很多著名的故事,比如“荆轲刺秦”、“霸王别姬”之类的,也都是蜻蜓点水地介绍一下,缺少故事的前后铺垫和渲染性,所以也难以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情化的理解。
6-明清小说概述

3.明代小说的四大类型
四大类型: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 略》将明代小说归为四大类:讲史、神 魔小说、人情小说、拟宋市人小说(拟 话本)。
讲史小说 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拟话本小说
4.明代长篇小说四大潮流 历史演义 代表作: 英雄传奇 代表作: 神魔志怪 代表作: 市井世情 代表作:
三、《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1.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 朽,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被压迫 人民的痛苦。
2.清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 实,热情赞颂反抗黑暗现实的英雄。
3.生动描写了各种规模的起义斗争, 特别是由个人复仇或见义勇为到大规模反 抗斗争的发展过程。
四、《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1.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精确地写出 了一百零八将同中有异的形神风貌。
“大闹天宫”是《西游记》中最成功 的篇章。这段故事可能是作者的创造,迄 今还没找出“大闹天宫”的故事来源。
四、《西游记》的思想意蕴
作者以游戏笔墨,通过神话故 事,寄托了他对现实的激愤。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指出:《西游记》 “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 描写”,“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 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 通世故。”
与“三言”比较,所反映的社 会生活与思想高度相当,但封建说 教及宿命论观点更为浓重。
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导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 《警世通言》卷32。这篇著名小说,描 写名妓杜十娘为了求得真诚的爱情和独 立的人格,决心从良,嫁给官家子弟李 甲,而李甲懦怯自私,在途中竟将她出 卖给富家子孙富。十娘痛心绝望,抱着 平生积蓄“百宝箱”投江自尽。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以北宋末年 宋江等36人起义为题材。该题材南宋时即 有说唱,元及明初水浒戏剧已有20多种。 在长期民间流传基础上,由作家加工而成。 明嘉靖郭勋百回本为现存最早刻本。金圣 叹“腰斩”《水浒传》。现有71回本、百 二十回本、百回本流传。
2025中考历史复习计划(6篇)

2025中考历史复习计划(6篇)2025中考历史复习计划(通用6篇)2024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积极备战20__年中考,使历史复习做到有章可循,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中考成绩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以学。
二、具体措施(一)全面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类型制定学生备考计划。
教师要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检测情况,把我们的学生分出四类基本学生(不含体育分数):尖子生(72分以上)学困生(10分以下)目标生(55分以上)临界生(31分以上)。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在第二次月考后制订出四类的学生的名单和培辅计划并交到教务处,教务处将根据此计划来跟踪老师们的辅导情况。
九年级全体科任教师要清楚各班确定的培优对象,对本学科比较薄弱的培优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每天晚下午放学的半个小时或晚自习)加强辅导,使之平衡发展。
同时顾及全面,努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做到以点带面,争取全面提高。
(二)准备工作: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放下包袱,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明白:①学习历史并不难,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复习,一定能考好;②开卷考不等于抄书,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2、将省里下发的考试说明、试卷结构、考试范围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目标明确。
(三)抓住重点,加强训练在考试说明没有出台之前,我们仍是全面复习,但复习中结合多年的中考热点进行重点讲解。
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
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历史复习中注意事项1、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一些答题技巧,让他们学会审题,并在平时考试中强调学生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注意书写和答题的规范,注重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
世界史基本线索

世界史基本线索一.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二.基本线索第一章经济方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
国际关系:早期殖民活动思想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第二章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到手工工场阶段。
政治领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美国的建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思想领域:欧洲的启蒙运动。
国际关系: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章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领域: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第四章经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政治领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国际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三.世界近代史发展线索:生产力的提高。
四.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影响、互相对抗,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也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历史。
五.基本线索第一阶段:一战后、二战前的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二阶段: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战后的要资本主义国家;亚洲经济的发展。
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史
学好历史需要掌握哪些历史事实: 概况: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识记)
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分析) 评价:意义、地位和影响(理解)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更加对立、突出
英国宪章运动
1848
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1871年 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反资本家的剥削的宪章运动
1836-1858
中国史(1)
识记的基本知识:首先了解历史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其次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第三要了解历史朝代更迭的顺序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前770年前221年前202年220年581年建立618年夏朝
商朝西周东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禹汤周武王春秋战国嬴政刘邦三国鼎立589年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世袭制盘庚迁殷分封制(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开大运河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商鞅变法文成公主入藏
中国第一个王朝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大一统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青铜时代
907年960年1271年1368年1636年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1276灭南宋废行省设三司努尔哈赤建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北宋南宋行省制度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960年-----1127年----1276年回族的形成戚继光抗倭设置驻藏大臣
辽、西夏、金、蒙古并立设宣政院管西藏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
八股取士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几个政权并立统一疆域广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经济重心南移
尧舜禹夏西周
中国史(2)
中国近现代史 名词解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国帝国主义控制下,在政治上经济上失去独立,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而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发展为一定的社会状态,但并不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
外国帝国主义入侵封建社会后形成。
侵略 工业革命后,
英国为了打开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中国市场,倾销 英国、法国主凶 侵略扩张道路 八国联军:英法美德俄意日奥 产品,掠夺原料 英国发动
美国、俄国帮凶
1840年—1842年
1856年—1862年 1865年 1894年-1895年 1900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入侵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39年 (关天培)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黄海战役 (邓世昌) 攻陷北京 虎门销烟 结果: 俄国 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回归 林则徐 《南京条约》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42年 1895年 1901年 反抗 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1898年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魏源《海国图志》) 戊戌变法
1851年------1864年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太平天国运动(人民) 口号:“自强”(军工企业) “求富”(民用工业) 公车上书 《万国公报》强学会 得到光绪支持
洪秀全 以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为中心,兴办了许多近代企业,
评价: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义和团运动(人民)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扶清灭洋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孙中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94年 1905年 1911年10月10日 1924年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国民党一大 (檀香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 广州
《民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26年 1927年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1913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国民革命军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宣布尊孔复古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一战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国民革命失败
1915年 1919年 1921年 主要战争:湖南、湖北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 5月4日北京 6月3日转移到上海 上海(中共一大)
“民主”和“科学”《新青年》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918年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用化简法和串联法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
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有四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可化简为“钱”;②要求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可化简为“禁”;
③允许外国驻兵于中国铁路沿线,可化简为“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可化简为“馆”。
这四项内容可化简串联记作:“前进宾馆出新丑”。
1931年1937年7月7日1937年12月1945年8月15日
日本九一八事变
侵略华北
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日本投降
很快占领东北(七七事变)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朱德蒋介石第五次“围剿”
中共中央反“围剿”失败红军改编八路军
9月1933年10月新四军
湘赣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山西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中共七大
毛泽东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1935年1月遵义会议(挽救、转折)1937年9月1940年8月1945年4月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吴起镇会师八路军115师八路军彭德怀为争取抗战的胜利
1936年10月红一和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中共要求停止内战
局部抗战开始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第二次国共合作)
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国民党蒋介石不抵抗1936年12月12日1938年(徐州会战李宗仁)
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
张学良、杨虎城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国民党假谈判进攻中原解放区国民政府覆灭
1945年10月年6月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重庆谈判1953年-1957
共产党真和平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1947年夏1948.9-1949.11949.41949.10.1
转入战略进攻1953-1956
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失误1966-19761978年
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改革开放
红卫兵、大串联、上山下乡
对外开放:开放“特区
”
中外对比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8世纪10世纪14世纪
公元前771-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220年―――――――――――――――589年――――――960年――――――1276――1368―――――――1636年春秋秦汉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朝与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到元统一明朝建立清朝建立
张骞通西域促进丝绸之路1405-1433
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
雅典城邦
罗马城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布匿战争古罗马在中国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476年被日耳曼人灭――法兰克王国
当时称为大秦395年西欧奴隶社会终结查理马特改革
公元前509建立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东罗马1453年被土耳其灭
洋务运动(1860-1890)
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垄断资本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德意奥英法俄
导火线:
性质: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