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乙烷的制备及习题
实验7 溴乙烷的制备

实验7 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溴乙烷的制备方法。
2、了解烷基卤化反应原理及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烷基卤化反应是烷基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烷基卤化物的反应。
这类反应中,卤素不断地取代了烷基部分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
烷基卤化反应如下:R-H + X2 → R-X + HX其中,R代表烷基,X代表卤素(如:F、Cl、Br、I),HX代表水素酸。
由此反应中可以看出,烷基卤化反应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存在水或醇等亲核试剂的条件下,卤素的电性不仅取代了烷基部分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还与亲核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置换反应产物;另一条途径则是在无水无醇等亲核试剂的条件下,卤素的电性将氢原子取代,生成相应的烷基卤化物。
本实验的制备混合物是由乙烯基化合物和亚硫酸钠克服反应中产生的。
而亚硫酸钠克服的主要作用是脱氢,将乙烯基化合物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乙烯基共价中间体,然后乙烯基与溴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的反应。
三、实验步骤1、准备物品:溴水、90%浓硫酸、细砂、三口烧瓶、分液漏斗等。
2、在分液漏斗中倒入20ml的溴水。
3、从漏斗底部加入10ml的90%浓硫酸。
4、在三口烧瓶内加入10克细砂。
5、将溴水与硫酸混合物滴入烧瓶中。
6、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观察烧瓶中的反应。
7、待反应结束后,分离上层的溴乙烷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应注意安全,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
2、硫酸为强酸,具有强腐蚀性。
在操作时,应加入硫酸前,先将烧瓶预先加温。
3、在实验中,要尽量避免吸入二溴乙烷的气味及其蒸汽。
4、在加入硫酸时,要以缓慢的速度滴入,避免反应过程速度过快。
五、实验结果本实验制备的溴乙烷为深红色液体,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可以通过氯仿、醇等有机溶剂进行溶解。
同时,实验结果也可以用红外光谱法进行验证。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烷基卤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并通过实验制备了溴乙烷,深入了解了烷基卤化反应在实践中的应用。
溴乙烷的制取

一、溴乙烷的制取溴乙烷的制取之一[原理]利用醇的羟基被卤原子取代的反应来制取卤代烃。
如,醇与氢卤酸反应,可以制取对应的一卤代烃。
ROH+HX RX+H 2O为使平衡向右移动,往往采用增加醇或氢卤酸浓度,也可以设法移去某种生成物。
如,由乙醇制取溴乙烷,可采用47.5%的浓氢溴酸或用溴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溴化氢。
主反应:NaBr+H2SO4→NaHSO4+HBrC 2H5OH+HBr C2H5Br+H2O副反应:为及时蒸出低沸点的溴乙烷,可能采用蒸馏装置。
本反应把用硫酸不宜过浓,否则容易把刚生成的溴化氢氧化生成溴,所以只能用较浓硫酸或在无水乙醇中加些水。
可用过量乙醇使平衡向右移动。
[用品]圆底烧瓶、冷凝管、牛角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或本生灯、铁架台、导管、乙醇、浓硫酸、溴化钠、无水CaCl2、5%的NaOH溶液。
[操作]实验装置如图1。
在500mL烧瓶内盛有30g乙醇、25mL水,再加入70mL浓硫酸。
加酸时应注意振荡烧瓶并冷却。
然后往烧瓶中缓缓加入42g溴化钠细粉,加时需注意搅拌,以防结块。
用塞塞好瓶,再加热,会蒸出溴乙烷。
为了防止挥发的溴乙烷损失,需要在接受器里加冰块和冷水,以保持低温,还需注意,接引管的末端一定要浸入锥形瓶的冷水内。
在实验过程中由看到有油状馏出物的珠或乳白状细珠沉到瓶底,再到无油状物蒸出时,实验才算完毕,即可移开接受器,停止加热,以防倒吸。
在馏出的溴乙烷油状物转移到分液漏斗时,先用少量的5%NaOH溶液洗涤,再用水清洗2~3次,把分出溴乙烷放到密闭瓶中,加入无水氯化钙放置过夜,即可滤去氯化钙。
将干燥的溴乙烷放入蒸馏装置中并用水浴加热,收集36~39℃(309~312K)的馏分(溴乙烷沸点38.4℃),即为较纯的干燥溴乙烷。
其中可能杂有少量乙醚(沸点34.5℃),这种物质不易分馏出去。
根据乙醚能溶于冷浓硫酸而溴乙烷不溶于冷硫酸的性质,可以除去乙醚。
若加入约1/10体积的冷浓硫酸,振荡洗涤,再用冰水洗涤,以及用无水氯化钙对其进行干燥,然后再作蒸馏,可得更纯产品。
溴乙烷的制备

H2SO4 H2SO4
实验报告溴乙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蒸馏装置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2、学习以醇为原料制备溴乙烷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
醇和氢卤酸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为了使反应平衡向右方向移动,可以增加醇或氢卤酸的浓度,也可以设法不断地除去生成的卤烷或水,或两者并用。
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溴化钠—硫酸法制备。
主要反应:
NaBr + H2SO4HBr + NaHSO4
C2H5OH + HBr C2H5Br + H2O
副反应:
2C2H5OH C2H5OC2H5+ H2O
C2H5OH CH2=CH2+ H2O
三、实验药品的物理常数
四、主要仪器和药品
1.仪器
100ml和50ml 圆底烧瓶各一个;锥形瓶;75°弯管;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分液漏斗;蒸馏头;尾接管;温度计套管。
2.药品
乙醇10ml(7.9g,0.165mol);溴化钠(无水):13g(0.136mol);浓硫酸(d=1.84):19ml(0.34mol) 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六、实验装置图
图1 反应装置图2 蒸馏装置
七、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八、产率计算:
九、思考题
1、本实验中得到的产品溴乙烷产量往往不高,试分析可能的几种因素?
答案:高浓度盐会降低醇在反应体系的溶解度;温度太高,会使HBr大量挥发.。
溴乙烷的制备实验思考题

溴乙烷的制备实验思考题摘要:1.溴乙烷的制备实验概述2.制备溴乙烷的方法2.1 第一个方法:混合乙醇、浓硫酸,然后加入NaBr,加热2.2 第二个方法:乙烯通入氢溴酸,发生亲电加成反应3.乙醇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4.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实验安全注意事项6.结论正文:一、溴乙烷的制备实验概述溴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沸点(38.4oC),在制备过程中容易挥发。
本文将介绍两种制备溴乙烷的方法,并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二、制备溴乙烷的方法1.第一个方法:混合乙醇、浓硫酸,然后加入NaBr,加热这个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将乙醇、浓硫酸和NaBr 混合加热即可得到溴乙烷。
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可能产生的杂质,如NaBr 被浓硫酸氧化生成的溴。
2.第二个方法:乙烯通入氢溴酸,发生亲电加成反应这个方法在实验室制备时较为困难,因为乙烯是气体,加热时难以控制。
然而,在工业生产中,这个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率。
三、乙醇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备溴乙烷的过程中,乙醇作为反应物之一,起到了提高原料利用率和提高乙烯转化率的作用。
过量的乙醇可以促进反应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进行。
四、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挥发问题:由于溴乙烷的沸点较低,在实验过程中容易挥发。
为了减少挥发,可以采用冷却装置,使溴蒸汽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
2.杂质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杂质,如NaBr 被浓硫酸氧化生成的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尾气处理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逃逸的溴气,防止倒吸损坏装置。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实验室安全规程,佩戴好实验室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要注意实验环境的通风,防止有毒气体积聚。
六、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溴乙烷的制备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合理控制反应条件,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六、溴乙烷的制备

实验六、溴乙烷的制备实验目的:1、学习化学反应中的卤化反应;3、通过实验了解有机物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通过卤素与醇的反应可以制备出卤代烷,其中卤素主要包括氯、溴、碘,醇则包括乙醇、异丙醇、甲醇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以乙醇为原料,氢溴酸为反应剂,热加和催化剂硫酸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制备出溴乙烷。
实验过程:1、精确称取50ml浓硫酸倒入干净的250ml圆底烧瓶中;2、在烧瓶中加入25ml乙醇,搅拌均匀;3、将上述混合液放入冰水中降温至5-10℃;4、在定量漏斗中加入20ml氢溴酸,缓慢加入到预先冷却的乙醇硫酸混合液中,同时不停搅拌,将定量漏斗洗涤后加入到反应瓶中;5、将反应瓶口用塞子塞紧,搅拌均匀,放置于室温室内不少于2h;6、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瓶拆卸,并加10ml 5%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具体操作方法为:将25ml水加入反应瓶中,再逐滴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并且不断搅拌,最终使溶液中剩余的酸性物质全部中和;7、将中和后的溶液倒入漏斗中,打开水龙头进行反复冲洗,使其全部流出,并且反复冲洗3次;8、将洗涤后的产物倒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g无水钠硫酸,摇匀,过滤;9、将过滤液倒入干净的锥形瓶中,利用油浴加热,将其中的水份全量蒸发,直至无水份为止。
最后,再用分馏装置进行分离,获得溴乙烷。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2、碰到硫酸、氢溴酸等刺激性强的化学品,应及时用大量的清水冲洗;3、反应操作瓶口要保持干净,避免因进入杂质而影响实验结果;4、在进行中和反应时要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避免过多水分的进入;5、加热时要注意掌握温度,避免过热和沸腾,可能对实验造成危害。
实验结果分析:1、制得的溴乙烷应呈现为无色液体,含有难闻的臭味。
2、其纯度或合成产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合成收率=Yield=[产物的实际量/理论应得量] ×100%3、在本实验中,合成溴乙烷应得率通常是高于70%的,若实得率很低,则表示实验操作不规范,需要重新进行实验。
实验三 溴乙烷的制备

实验三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有机反应产物的提纯和少量杂质的分离;2.了解分馏原理及操作技术;3.熟悉标准磨口仪器和分液漏斗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主反应:副反应:三、实验药品:10mL 95%乙醇,9mL蒸馏水,13g NaBr, 19mL浓硫酸,,5mL饱和亚硫酸氢钠,凡士林四、实验仪器:粗产品反应装置:100mL圆底烧瓶,分馏柱,真空塞,直形冷凝管,燕尾管,150mL锥形瓶分液装置:分液漏斗,50mL锥形瓶蒸馏装置:50mL圆底瓶,蒸馏头,温度计,真空接引管,100mL锥形瓶其他:100mL量筒,10mL量杯,研钵,玻璃棒,电加热套,水浴锅,橡胶管,电子天平五、实验操作与现象:1. 洗涤并烘干100 ml圆底瓶,并清洁仪器按实样从反应瓶一端开始安装粗产品反应装置,尾接管末端应浸入装有冰水的接收瓶1 cm,接收瓶置于盛有冰水的水浴锅中,水浴锅可置于铁架台的大铁环上;检查上下水及连接处;2. 取下反应瓶,加入10 mL 95%乙醇和9 mL水,将反应瓶置于水浴锅冰水中边摇边加入19 mL浓硫酸,约5~6 min加完,加酸时应在水边并防止局部过热;3. 称取14 g研细的NaBr,待反应瓶冷却至室温时,分次加入防止产生烟雾及结块,并注意玻璃棒上的酸液切勿滴在台面上,加料后用软纸擦干净反应瓶口,加入沸石,迅速连接好仪器,检查无误后开始加热;4. 调电压为100 V左右,约10 min开始产生气泡,反应液变黄,控制电压,勿使黄色沫冲到分馏柱口;5. 当无乳油珠状物滴入接收瓶水面时,先移开接收瓶,再停止加热;6. 反应加热时,洗涤烘干50 ml圆底瓶及100 ml锥形瓶,并将锥形瓶称重记录重量。
7. 将分液漏斗下涂凡士林备用,将接收瓶的余水倒掉,粗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出下层粗产品于50 ml滴瓶中,加入2 ml浓硫酸,洗涤再进行二次分液;8 将反应瓶中液体倒入废液瓶,按照蒸馏装置安装仪器,二分液下面的液体倒入废液瓶,粗产品从上口倒入反应瓶(50 ml圆底瓶),连接无误后开始加热,调电压50V左右,收集馏分,勿将反应瓶中液体蒸干;9. 称重并记录,拆卸清洗仪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之溴乙烷的制备

主要药品:
乙醇(95%)
4.8g
6.2ml
0.10mol
溴化钠(无)
8.2g
0.08mol
浓硫酸(d=1.84)
11ml
0.2mol
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溴乙烷的生成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4ml 水
慢慢加入 11ml 浓硫酸
冷至室温,加 6.2ml95%乙醇
冷却、搅拌,加 8.2g
数据。
3、整理实验仪器,老师检查合格后离开实验室。
数据记录:
乙醇
95%
4.8g
6.2ml
0.10mol
溴化钠/g 8.2g
0.08mol
浓硫酸/ml d=1.84
11ml
0.2mol
精致溴乙烷 质量/g
3.64g
数据处理
实验室所称取溴化钠为 8.2g,由
NaBr + H2SO4
HBr + NaHSO4
研细的溴化钠
接冷凝管、在接收器中加冷水及 3ml 饱和
硫酸氢钠溶液
加热;得到乳白色油状物
用分液
漏斗静止分层并倒入锥形瓶
冷却、加浓硫酸、震荡
用干净分液漏斗仔细分出溴乙烷层、倒入 20ml 蒸馏瓶中
2、 溴乙烷的精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安装蒸馏装置,加两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
36—400C 的馏分,产品用冷水冷却,称量所得产品质量,记录实验
1、 在把溴化钠加入烧瓶的时候有少量附在烧瓶口,在蒸发 的过程中,附在烧瓶口的这部分溴化钠直接蒸发掉;
2、 溴乙烷易挥发,在收集的过程中由于处理不过精确,导 致挥发掉的较多;
溴乙烷制备实验

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醇制备溴代烷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学习低沸点蒸馏的基本操作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3.复习蒸馏、常用玻璃仪器的装配和拆卸等基本操作和技能 二、实验原理主反应:NaBr + H 2SO 4 —→ HBr + NaHSO 4 CH 3CH 2CH 3CH 2Br + H 2O [1]副反应:CH 3CH 2OH CH 3CH 2OH CH 2=CH 2+ H 2O (CH 3CH 2)2O + H 2O CH 3CH 2OHC + CO + CO 2 + H 2O 2HBr + H 2SO 4(浓)Br 2 + SO 2 + H 2OCH 3CH 2OH CH 3CH 3COOH三、需用药品1. 乙醇(95%):7.9 g 或10 mL(0.165mol)[过量]2.固体溴化钠(无水):13 g(0.126 mol)3.浓硫酸(20=1.84):19 mL(0.34 mol)4.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在10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9 mL冷水,在冷水浴冷却和不断振荡下,分几次加入19 mL浓硫酸[2],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10 mL 95%的乙醇振荡均匀后,在轻微振荡下加入13 g研细的溴化钠[3],投人几粒沸石,迅速按图装好仪器[4].接收产物的锥形瓶中,需加入冷水和少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5],并将锥形瓶放入冰水浴中,接引管的末端要插入锥形瓶的水面以下,使生成的产物直接沉入锥形瓶的底层[6],通过石棉网以小火加热烧瓶,注意控制火焰防止反应过于剧烈,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7],馏出物为乳白色液体,因其相对密度为1.46,故沉入锥形瓶的底部[8].反应完成后,首先小心地拆下收集产物的锥形瓶,然后关闭煤气灯或移去热源,避免液体通过接引管产生倒吸现象、将产品和水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粗产物放入干燥的50 ml维形瓶中[9],再将锥形瓶浸入冰水浴中,逐滴加入浓硫酸(约需 4 ml)[10],同时轻微振荡,直到上层产物由乳白色变为透明液体,下层为硫酸层,用干燥的分液漏斗分去硫酸,余下的溴乙烷迅速从上口倒入干燥的30 mL的蒸馏烧瓶中[11],加入几粒沸石,再用水浴加热蒸馏、收集产物的锥形瓶要干燥,并用冰水冷却,收集37-40℃的馏分、蒸馏完成后,用橡皮塞塞紧收集瓶[12],称量,测折光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2-2 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醇制备卤代烃的原理和试验方法。
2.加深对有机制备反应中可逆平衡移动方法的理解。
3.掌握低沸物蒸馏的基本操作。
二、反应原理在实验中,饱和烃的卤代烷一般以醇类为原料,使其羟基被卤原子置换而制得。
最常用的方法是以醇与氢卤酸作用。
主反应:NaBr+H2SO4HBr+ NaHSO4CH3CH2OH+HBr CH3CH2Br+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CH3CH2OH CH2=CH2+H2O2HBr+H2SO4Br2+2H2O三、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接液管、温度计、蒸馏头、分液漏斗、三角烧瓶试剂:溴化钠(无水)、浓硫酸(d=1.84)、饱和亚硫酸氢钠、95%乙醇四、实验步骤1.溴乙烷的生成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及9mL水,在不断振荡和冷却下,缓慢加入浓硫酸19mL,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在搅拌下加入研细的15g 溴化钠,再加入几粒沸石,小心摇动烧瓶使其均匀。
冷凝管下端连接接引管。
溴乙烷沸点很低,极易挥发。
为了避免损失,在接收器中加入冷水及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的末端刚浸没在水溶液中。
开始小火加热,使反应液微微沸腾,使反应平稳进行,直到无溴乙烷流出为止(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液开始有大量气体出现,此时一定控制加热强度,不要造成暴沸然后固体逐渐减少,当固体全部消失时,反应液变得粘稠,然后变成透明液体(此时已接近反应终点)。
用盛有水的烧杯检查有无溴乙烷流出。
2.溴乙烷的精制将接收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静止分层后,将下面的粗溴乙烷转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
在冰水冷却下,小心加入1~2mL浓硫酸,边加边摇动锥形瓶进行冷却。
用干燥的分液漏斗分出下层浓硫酸。
将上层溴乙烷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50mL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进行蒸馏。
由于溴乙烷沸点很低,接收器要在冰水中冷却。
接受37~40℃的馏分。
产量约10g(产率约54%)。
纯溴乙烷为无色液体,沸点38.4℃,n D20=1.4239注:如果在加热之前没有把反应混合物摇均,反应时极易出现暴沸使反应失败。
开始反应时,要小火加热,以避免溴化氢逸出。
加入浓硫酸精制时一定注意冷却,以避免溴乙烷损失.实验过程采用两次分液,第一次保留下层,第二次要上层产品。
在反应过程中,既不要反应时间不够,也不要蒸馏时间太长,将水过分蒸出造成硫酸钠凝固在烧瓶中。
习题1、溴乙烷沸点低(38.4℃),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溴乙烷的损失?答:①反应中加入少量的水,防止反应进行时发生大量的泡沫,减少副产物乙醚的生成和避免HBr 的挥发。
②C2H5Br在水中的溶解度小(1:100)常在接受器预放冷水并将接液管的末端浸入水中。
③分离时尽可能将水分离干净,否则用浓H2SO4洗涤时会产生热量,导致产物的挥发。
④蒸馏的速度要慢,否则蒸气来不及冷凝而损失。
⑤选择高效冷凝,各接头不漏气。
2、溴乙烷的制备中浓H2SO4洗涤的目的何在?答:除去副产物、乙醚、乙烯和原料乙醇。
3、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保证容器均匀受热和控制恒温,一般采用水浴加热。
4、实验室在蒸馏烧瓶中加NaBr、适量水、95%的乙醇和浓硫酸,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r+H2SO4═NaHSO4+HBr C2H5OH+HBr→C2H5Br+H2O其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2HBr+H2SO4(浓)═Br2+SO2↑+2H2O已知CH3CH2Br的沸点是38.4℃,其密度比水大,常温下为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加入适量的水,除了溶解NaBr外,其作用还有:防止浓硫酸浓度过大,发生脱水副反应;(2)为了保证容器均匀受热和控制恒温,加热方法最好采用水浴加热;(3)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获得和从水中分离方法的依据是溴乙烷不溶于水,比水密度大5、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CH2=CH2+B2→BrCH2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cm-30.79 2.2 0.71沸点/℃78.5 132 34.6熔点/℃-130 9 -116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d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c,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溴的颜色完全褪去;(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b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6、与氢卤酸反应(取代反应)CH3CH2 OH + H Br Δ → 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 Cl Δ → CH3CH2Cl+ H2O实验室常用NaBr 、浓H2SO4与CH3CH2OH 共热来制取溴乙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Br + H 2SO 4 NaHSO 4 + HBr ,C 2H 5OH +HBr ∆――→ C 2H 5Br+H 2O 。
试回答:(1)第二步反应实际上是一个可逆反应,在实验中可采取增加任一种反应物和移去生成物 的措施,以提高溴乙烷的产率。
(2)浓H2SO4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反应物和吸水剂 ,其用量(物质的量)应大于NaBr的用量(填“大”“小”或“等”)。
(3)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有机副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2C2H5OH −−−−→−42SO浓H C2H5—O —C2H5+H2O 和 CH3CH2OH −−−−→−42SO浓H CH2==CH2↑+H2O 7、实验室在蒸馏烧瓶中加NaBr 、适量水、95%的乙醇和浓硫酸,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r+H2SO4NaHSO4+HBrC2H5OH+HBr C2H5Br+H2O 其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2HBr+H2SO4(浓)Br2+SO2↑+2H2O 已知CH3CH2Br 的沸点是38.4℃,其密度比水大,常温下为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加入适量的水,除了溶解NaBr 外,其作用还有:(2)为了保证容器均匀受热和控制恒温,加热方法最好采用(3)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设计,其主要目的是(4)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获得和从水中分离方法的的依据是(5)下列装置在实验中既能吸收HBr 气体,又能防止液体倒吸的是(填写序号)140170℃答案.⑴①吸收溴化氢②稀释浓硫酸,降低其氧化性,减少副产物⑵答:水浴加热⑶答:不断蒸出生成物,促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溴乙烷的产量⑷答:溴乙烷的密度比水大,且不溶解于水;可用分液漏斗将溴乙烷从水中分离出来⑸答:A8、溴乙烷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约为水的密度的1.5倍,沸点为38.4°C的无色液体,实验室制取溴乙烷的反应如下:。
(4)从棕黄色的粗溴乙烷制取无色的溴乙烷,应加入的试剂是,必须使用的仪器是。
(5)本实验的产率为60%,则可制取溴乙烷 g。
答案(1)2、9、8、3、4、5(2)甲容积小,反应物超过容积的2/3戊不利于吸收尾气,造成环境污染,并产生倒吸(3)2HBr+H2SO4(浓) Br2↑+SO2↑+2H2O(4)NaOH溶液分液漏斗(5)16.359、溴乙烷的沸点是38.4℃,密度是1.46g/cm3。
右图为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示意图(夹持仪器已略去)。
G中盛蒸馏水,在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溴化钠、适量水、95%乙醇和浓H2SO4。
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H2SO4(浓)+2HBr→Br2+SO2+2H2O(1)反应中加入适量水不能产生的作用是________a.减少副反应发生 b.减少HBr的挥发c.使反应混合物分层 d. 溶解NaBr(2)反应采用水浴加热是为了:①反应容器受热均匀,② ___ __________。
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装置B的作用是:①使溴乙烷馏出,②;(4)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主要原因是;(5)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获得的根据是、,接液管口恰好没入液面的理由是、;(6)粗产品用水洗涤后有机层仍呈红棕色,欲除去该杂质,可加入的试剂为_____(填编号)。
a.碘化钾溶液 b.亚硫酸氢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答案(1)c(2)控制恒温;略高于38.4℃;(3)使沸点高于溴乙烷的物质回流;(4)及时分馏出产物,促使平衡正向移动;(5)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水封、防止倒吸;(6)b10、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NaBr+H2SO4HBr+NaHSO4 ①R-OH+HBr R-Br+H2O ②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密度/g·cm-3 0.7893 1.4604 0.8098 1.2758沸点/℃78.5 38.4 117.2 101.6(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字母)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2)溴代烃的水溶性(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a.NaI b.NaOH c.NaHSO3 d.KCl(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答案(1)d(2)小于;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