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第78-79页的例2,“练一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初步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能说明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运用己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数量间的联系,体会分析数量关系的不同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4.思政目标:养成主动思考、言必有据、回顾反思的良好品质。

5.信息技术2.O目标:熟练应用钉钉软件,结合中小学智慧平台的课程突破本节课重难点,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钉钉课堂、中小学智慧平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o男运动员有多少人?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6”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7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o播放智慧平台的课例:1.出示例2,指名读题。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jo女运动员有多少人?边暂停边提问(1)比较复习题与例2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

ξ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5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哪个量?2.画线段图。

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提问:你能看着线段图再说说题意吗?播放视频再次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播放视频暂停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连麦回答)4.列式解答并检验。

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推荐5篇)

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推荐5篇)

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1)》教学设计单位:武威第十六中学教者:张桐生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整理和复习,第18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把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知识网络。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进一步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灵活的良好做题习惯,发展思维,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整理分数乘法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2、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一)自主疏理、再现知识1、回忆这个单元的知识,自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并在小组内交流、完善。

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知识网络体系。

3、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加以整理,课件演示。

(二)交流完善,优化建构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1)出示题目: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1×5 29910×1 233×15 1×123×3 1.6×548(2)学生汇报。

(3)引导归纳。

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①出示题目:只列式不计算。

5个1是多少? 0.24的3是多少?5的21倍是多少? 4的799是多少?10②学生作答。

③小结:求几个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 能够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和习题资源;2. 学生准备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举例,介绍分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如购物时计算折扣、制定食谱时计算材料用量等,激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1)导入分数乘法的定义和原理,比如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并且让学生回顾一下整数乘法的概念。

(2)通过示意图或数学公式,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如a/b * c/d = ac/bd。

3. 实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数乘法解决。

(1)例如:小明借了朋友的DVD机看电影,他每天按照小时收取租金。

电影放映的时间为2小时45分钟,租金是每小时10元。

小明应该付给朋友多少租金?解析:首先将时间转换成分数形式,2小时45分钟=2 + 45/60 = 2 + 9/12 = 2 + 3/4 = 2 3/4。

然后,将租金乘以时间的分数形式,10 * 2 3/4,得到结果为27.5元。

所以小明应该付给朋友27.5元的租金。

(2)再比如:小刚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比赛总距离为42.195公里,他的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

小刚比赛用了多少时间?解析:将距离和速度转换成分数形式,42.195 = 42 + 195/1000 = 42 + 39/200。

然后,将时间的分数形式除以速度的分数形式,得到结果为(42 + 39/200)/ 5 = 42/5 + 39/(200*5) = 8 2/5 +39/1000,所以小刚比赛用了8小时2分钟39秒。

4.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5. 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讲解,强调分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乘除基本法则。

2. 学会使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计算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2. 怎样通过实际问题学习分数乘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乘除基本法则,并带领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分数的四则运算练习。

2. 教师通过一个小组合作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

3. 教师提问学生:“如果你现在有1/2个西瓜,你又得到了3/4个西瓜,你现在有多少个西瓜?”第二步:讲解分数乘法的概念1. 运用实物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师解释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得到一个新分数。

3. 通过几个例子,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印象和理解。

第三步:教学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教师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分数乘法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1)雪花儿的袜子是原价的5/6,现在打了3/4的折扣。

按照打折后的价格买了6双,求购物花了多少钱?(即求6 × 5/6 ×1/4的结果)(2)李老师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冰淇淋店,每天卖出1/4盒冰淇淋。

每盒冰淇淋有1/3公升。

如果李老师开店五天,共卖出多少公升冰淇淋?(即求 5 × 1/4 × 1/3的结果)2. 让学生自己寻找并总结实际生活中分数乘法的应用,如购物、食物配比、建材施工、比例计算等方面。

第四步:小结休息1. 教师带领学生小结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师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结果:1. 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乘除基本法则。

2. 学生学会使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培养了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计算思维。

第五步:拓展练习1.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际情景的分数乘法问题,相互出题解题,巩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后,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经能够应对。

但是在处理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存在理解不深、运用不灵活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意义,能够通过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意义。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同时,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

例如:小明有2/3杯果汁,他想要3/4杯果汁,他需要再添加多少杯果汁?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新的实际问题,问题稍微复杂一些。

例如:小华有一块长为4/5米,宽为3/4米的长方形木板,他想将这块木板切割成一个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他可以切割多少个正方形?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在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3)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3)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乘除运算,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例如:一瓶果汁,小明喝了其中的1/3,小红喝了其中的1/4,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喝了这瓶果汁的几分之几?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呈现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自己尝试解决,然后再进行讲解和解释。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分数乘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稍微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2. 学会解决稍微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 列式子、化简、计算。

2. 能够正确地解决稍微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生姓名卡、教学实物(杯子、豆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让学生回忆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简单回顾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操作规则。

2. 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两个人分别拥有 1/3 块区域和 2/5 块区域的面积,那么这两个人拥有的面积比例是多少?”鼓励学生在黑板上用分数表示出答案,并进行简单计算。

二、引入新知1. 教师为学生讲解昨天未讲到的部分:稍微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教师简单提问:“假设你有 1/2 升的豆子,你想给每个杯子都加上 1/3 升的豆子,那么你需要多少豆子?”2. 教师通过PPT,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列式子,化简并计算。

将问题做完之后,教师再问:“如果你有 5 杯子,并且每个杯子都需要加上 1/3 升的豆子,你需要多少豆子?”3. 教师提示学生:如果你想要找到总共需要的豆子数量,你可以用前面得到的答案乘以杯子的数量。

让学生自己算一下。

4. 教师再出一个稍微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你要做一块蛋糕,需要 3/4 升的牛奶和 2/5 千克的面粉,你需要多少牛奶和面粉?”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记录结果。

5. 教师再问:“如果你想要做 3 块蛋糕,你需要多少牛奶和面粉?”鼓励学生自己计算出最终答案。

三、总结归纳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了这个分数乘法问题的解决步骤:(1)列式子;(2)化简;(3)计算;(4)如果需要,用前面得到的答案乘以数量。

2. 教师和学生讨论其他类似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四、作业布置1. 独立完成PPT最后一页的练习题,并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2. 在家中收集更多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并下课前与同学分享。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对于分数乘法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一块长为3/4米,宽为1/2米的土地,请问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复述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天
行了 2 米 5
全长8000米 (1)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行了多少米?
(2)第一天行了多少米?
(3)第三天比第一天多行多米?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解决分数实问 题同样可以从 条件想起,或 从问题想起的 策略。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找出下面各题中的单位“1”
1、白兔只数是黑兔只数的
1
5
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3
4
3、苹果重量的
3
10
相当于梨的重量
4、一批零件,已经完成了
1
2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1、学校食堂买来300千克大米,买的面粉比 大米多 1 ,买的面粉比大米多多少千克?
1
5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4长、的一13个修还路多队6020天米修,了第一二段天路修,了第14一00天米修,了这全段 路有多长?
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
5
8

正好超过中点1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2、
?米
第二天
行了14 米
细,做完要检验。
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可 以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1、
裤子?元 上衣?元
一套西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元
(1)这套西服中裤子多少元?
(2)这套西服中上衣多少元?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2、一袋大米120千克,第一天吃去 还剩多少千克?
1
6

3、一本书450页,看了一段时间后还有 没有看, 已经看了多少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复习稍复杂的 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执教: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回顾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的
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
根据题目中的每个条件,找
出单位“1”的量,找出等量关系
式即:单位“1”×分率( 几 )=分率
的对应数量

也可以画线段图帮 助我们清楚地看出 分数实际问题的数 量关系。
5
2、学校食堂买来300千克大米,买的面粉比 大米多 1 ,买的面粉有多少千克?
5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独立完成课本113页第8、9、15、16题。
课前小练笔 知识梳理 轻松练习 课堂小测
课堂小结
想一想,我们今 天复习了什么内 容?
线段图可以帮助 我们理解题意。
解题时要认真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