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置单知识点大全演示教学

汽车配置单知识点大全演示教学
汽车配置单知识点大全演示教学

汽车配置单知识点大全

车身参数方面

长×宽×高(单位:mm)

车辆的长、宽、高是一部车的基本外型尺寸,其中车身长度是指汽车长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即从前保险杠最凸出的位置到到后保险杠最凸出的位置的距离。

车身宽度是指汽车宽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但是这里不包括外后视镜、转向灯、挡泥板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变形的部分。

车身高度是指从地面起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这个最高点包含车顶行李架,但是不包括天线,而且这个数据是在车辆空载的情况下测得的。

其实单纯去看长、宽、高这几项数据并无太多意义,但是通过对比,它的价值则得以体现。比如通过对比一辆全新换代车型和上一代车型的长、宽、高,特

别是那些造型设计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换代车型,你可以大致看出其外形的设计趋向:整车是向更宽更长的方向发展,还是变得更宽更扁,抑或更窄更高?

还有一些车型的特殊版本(比如CROSS版),通过加装防擦条、包围、行李架等,车身尺寸也会有小幅增加,但是这种尺寸的增加完全是这些后装部件导致的,所以消费者应该通过这些参数细微的变化看出其中的端倪。

轴距(单位:mm)

轴距是指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一辆车的轴距基本代表了一辆车的级别,就像人的收入可以表示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对于乘用车来说,由于乘用空间布置在前后轴之间,所以轴距是影响乘坐空间的重要因素,长轴距使乘员的纵向空间更大,可以获得更宽敞的腿部和脚部空间。

另外,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单纯从轴距长短的角度出发,轴距越长,车辆在颠簸中,乘员空间的运动幅度会越小,乘坐的舒适性会越好,这种感受类似于坐在公交车的中部和车尾的差异。当然轴距还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控性产生影响,由于汽车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很难单纯通过一项数据就对车辆的某一项性能下结论,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轴距影响最大的还是乘坐空间。

不过相同轴距的两款车,车内的乘坐空间也不一定完全一致。比如通过使用扭力梁式的后悬架、减小座椅厚度等方法来改善和弥补乘坐空间的问题。在这方面堪称杰出代表的当属本田飞度,不过总的来说,轴距还是基本决定了一辆车的乘坐空间。

前轮距/后轮距(单位:mm)

最小离地间隙(单位:mm)

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在满载(下面会提到的最大总质量)情况下,底盘最低点距离地面的距离。这项数据反映了车辆的通过性能,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离地间隙越大,车辆的通过性就越好,这也是为什么SUV车型的离地间距要高于轿车。

现在很多汽车厂商都会在普通版车型的基础上推出CROSS版本,其实通过对比这两种版本车型的离地间隙就可以看出CROSS车型是否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如果没有变化,我们说它只是穿了一件CROSS“马甲”的样子货。

整备质量(单位:kg)

汽车的整备质量是指汽车按出厂技术条件装备完整(如备胎、工具、各种油液添满、燃油量不少于90%)的质量。通常车型级别越高,车的整备质量就越大,不过跑车除外。

很多人都会觉得车越重,车就越稳,如果单纯从车重来看确实如此,不过现今的车辆还是在朝着轻量化的趋势发展,这意味着油耗和排放可以更低,而行驶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对悬架的调校、车身造型的空气动力学优化等加以弥补,而且把一辆车造得更轻往往是十分困难的,这通常需要很高的制造研发成本,超级跑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至于一些人所说:同级别的两款车,车重的就实在,车轻的就偷工减料,这实在是没什么道理。

有一些车型在铭牌上标注的是最大设计总质量(如上图),这样会使很多人误以为其就是车辆的整备质量。如果稍有经验的人就会看出,一辆福克斯的整备质量是不可能达到1700kg的(这个整备质量快接近奥迪A6这个级别的车型)。而这个最大设计总质量是指装满乘客(包括驾驶员)、货物时的质量,对于一般的5座乘用车来说,根据国标,车辆至少要能承载375kg的质量,所以大家可以据此大致推算出车辆的整备质量。

很多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会十分关注发动机的参数,通过对比来评价车的动力性,不过在这里千万不可忽略车的整备质量,对于动力性越弱的车来说,车重所占的比重就愈发明显,而且它还关系到一辆车的油耗水平。

车门数(单位:个)

车门数是指汽车车身上的门数,通过车门的个数我们可以大致判断一款车的定位和造型风格。通常普通的两厢轿车为5门设计,一些车尾门采用掀背设计的三厢车也是5门(比如斯柯达明锐、奇瑞风云2等),一些三厢轿跑车(如宝马3系轿跑)采用两门的设计,而一些充满个性的时尚车型(比如MINI、奥迪A1、菲亚特500等)多采用3门。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现代飞思这款极为特殊的车型,其车身两侧采用非对称的设计,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左一右二的三门设计。

座位数(单位:个)

座位数是指车内含司机在内的座位,通常家用轿车的后排座椅是4/6分割或者是一个整体,虽然坐在中间的乘客不太舒服,但确实可以坐下5个人。一些豪华轿车在后排座椅中间设计有固定中央通道,上面会包含杯架以及按键等(比如奥迪A8L),所以这种车型就是标准的四座,还有一些MPV或者SUV车型(比如奥德赛、科帕奇等)还会配有第三排座椅,最终座位数会达到7座。

油箱容积(单位:L)

油箱容积是指一辆车能够携带燃油的体积,它的大小通常与车辆的级别和油耗有直接关系,级别越高,油箱的容积也相对更大。这样的设计也是考虑到当一辆车加满油后可以保证其拥有四、五百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

行李厢容积(单位:L)

行李厢的容积大小可以衡量一款车装载物品的能力,对于两厢车或者SUV

来说,后排座椅放倒后就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储物空间,所以通常该数据在两个数值之间(如385-1245L)。虽然一些三厢车的后排座椅也可以放倒,但由于车身造型的原因,无法获得两厢车那样大的后部空间,所以其数据只是行李厢的容积。一些硬顶敞篷车辆,由于其可折叠的车顶在收起后会占据一部分行李厢的空间,所以它的行李厢容积通常也是在两个数值之间。

可能很多人对行李厢容积这项数据的大小并没有什么概念,通常还是通过对比观察来了解其真正的实用性。

SUV车型的一些特殊参数

●接近角(单位:°)

接近角是指在汽车满载(最大总质量)静止时,车辆前端的凸出点(特别是一些硬派越野车安置在车头处的绞盘也要算在其中)向前轮所引的切线与地面构成的夹角。

离去角(单位:°)

离去角是指汽车满载(最大总质量)静止时,自车身后端的凸出点向后车轮所引的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

通过角(单位:°)

通过角是指车辆满载(最大总质量)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最低部位所形成的夹角。

以上三个数据都表征了车辆在上下坡或进行越野行驶时的通过能力,这些数值都是越大越好。

爬坡角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爬坡度角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一挡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角,它代表了车辆的爬坡能力。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值(以度数表示)或以坡度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正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最大涉水深度(单位:mm)

最大涉水深度是指车辆所能通过的最深水域,也是安全深度,通常发动机进气口的离地高度直接关乎这项数据的大小,这也是评价车辆越野通过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发动机参数方面

排量(单位:mL)

活塞从气缸的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由于汽车发动机通常都有若干个气缸,所以发动机的排量就是所有气缸排量之和。

排量可以说是发动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很多技术指标。通常来说,在自然吸气和增压发动机的各自范畴内,排量和动力是成正比的,同时排量也和油耗以及碳排放成正比,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当今一台1.6L 自然进气发动机已经可以与几年前的1.8L甚至2.0L发动机的动力相媲美,而燃油经济性则更加出色,这就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如果整体来看,现今增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做到了更优的动力性和更少的燃油消耗。总的来说,一台发动机的排量基本代表了一辆车的定位,同排量发动机之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在动力性(功率、扭矩)和油耗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

进气方式

进气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进气和增压进气。由于自然进气发动机是利用气缸运行中所产生的负压将外部空气吸入,所以这种进气方式的发动机也称为自然

吸气式发动机,

也可以表示为“NA”。

前面我们提到,由于发动机的排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油耗以及碳排放成正比关系的,所以为了在有限的排量内尽可能增加发动机的动力,同时油耗和碳排放还能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所以就此引入了增压进气的方式。简单来说,这种进气方式就是在进气口前加装一个“增压风扇”,通过风扇的转动强制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进气量增大后,发动机电脑便可以适当的多喷油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当前增压进气的方式主要有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两种。

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它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气流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增压器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来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然后再送入气缸。

机械增压

机械增压器通常采用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的皮带轮相连,利用曲轴的旋转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的叶片转动,旋转的叶片将产生的增压空气送入进气歧管内。

机械增压最大的特点是“全时介入”,使其在发动机低转速下便可获得增压效果,加速感受比较线性,没有迟滞感。而缺点是由于依靠发动机曲轴的带动,所以将损耗一些发动机的动力,特别是在发动机高转速时,损耗更为明显。

其实涡轮增压系统和机械增压系统恰好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这也是一些发动机采用双增压的原因,机械增压在发动机中低转速时发挥功效,到了中高转速区间则主要依靠涡轮增压,这样既解决了涡轮迟滞的问题,也不会过多损耗发动机的动力。不过由于现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涡轮迟滞的问题,所以单独使用涡轮增压器就足够了。

气缸排列形式

气缸排列形式是指多气缸发动机各个气缸的排布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上气缸所排出的队列形式。常见的气缸排列形式主要有直列(L或I,国内更习惯用L来表示直列)、V型(V)、W型(W)、水平对置(H)以及转子(R)。

直列发动机

v型发动机

(完整版)汽车构造期末知识点整理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工作循环:四冲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燃烧作功、排气四个行程。 气门重叠:由于进气门在上止点前即开启,而排气门在上止点后才关闭,这就出现了一段时间内排气门和进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气门间隙: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 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 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 活塞行程:活塞运行在上下两个止点间的距离,它等于曲轴连杆轴部分旋转直径长度 前轮前束:为了消除前轮外倾带来的轮胎磨损,在安装前轮时,使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B小于后边缘距离A,A-B之差称为前轮前束。 麦弗逊式悬架:也称滑柱连杆式悬架,由滑动立柱和横摆臂组成。 起动转矩:在发动机启动时,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所需的力矩 气缸工作容积:一个气缸中活塞运动一个行程所扫过的容积 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全部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过量空气系数:φa=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完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 总论/概述单元 1、汽车主要由哪四大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P13) 发动机: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的部件,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车身: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部件 电器与电子设备:电器设备包括电源组、发动机点火设备、发动机起动设备、照明和信号装置等;电子设备包括导航系统、电子防抱死制动设备、车门锁的遥控及自动防盗报警设备等2. 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P13) CA---一汽;EQ---二汽;BJ---北京;NJ---南京 1---载货汽车(总质量); 2---越野汽车(总质量); 3---自卸汽车(总质量); 4---牵引汽车(总质量); 5---专用汽车(总质量); 6---客车(总长度); 7---轿车(发动机工作容积) 末位数字:企业自定序号 一.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原理单元 1、四冲程内燃机中各行程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P22) 进气行程: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为了能够使吸入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作功行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能 排气行程:可燃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出,以便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2、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由哪几大部分组成?(8个)各起什么作用?(P30) 机体组: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体 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 配气机构: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除

汽车理论考试必备资料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3.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或最大制动器制动力)和起始制动车速。4.汽车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行驶,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为Φo,若Φ<Φo,汽车前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后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 5.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汽车设计考试题目

第一章 一、简答题:1. 总体设计的任务? 2. 总体设计的工作顺序? 3. 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4. 按发动机的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5. 按发动机的相对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特点如何? 6. 大客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7. 轿车的布置型式有哪几种? 8. 简要回答汽车轴距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 9. 简要回答汽车轮距的大小会对汽车产生哪些影响?单就货车而言,如何确定其前后轮距?10. 前后悬的长短会对汽车产生哪些影响? 11. 各种车辆的汽车装载质量(简称装载量)是如何定义的?12. 什么叫整车整备质量? 13. 汽车轴荷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4. 汽车的动力性参数包括哪些? 15. 按汽缸排列的形式来分,发动机有哪几种型式?简述各自的特点? 16. 轮胎的型号应如何选择?17. 简述画转向轮跳动图的目的? 18. 简述画传动轴跳动图的目的?19. 简述采用独悬架时转向轮跳动图的画法? 20. 简述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图的目的,并介绍当前悬架用纵置钢板弹簧时的校核方法? 第二章离合器设计 一、计算题

1. 某汽车采用普通有机摩擦材料做摩擦片的单片离合器。已知: 从动片外径D= 355.6mm从动片内径d = 177.8mm摩擦系数μ =0.25 摩擦面单位压力P =0.16N/mm 求该车离合器可以传递的最大摩擦力矩。 2. 某厂新设计一载重量为4t 的农用汽车,其发动机为6100Q 水冷柴油机,发动机最大扭矩Me =340N ·m/1700~1800 转/ 分。试初步确定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尺寸。(取μ =0.25 ) 3. 验算CA —— 140 型汽车离合器参数: 已知:离合器为双片式,摩擦片D= 280mm ,d= 165mm μ =0.25 铆钉孔一面36 个,坑径= 9.5mm压紧弹簧数I =12自由高度H= 70.5mm 弹簧外径30mm ,钢丝直径 3.75mm有效圈数 6.5 工作高度42mm ,(负载490~570N ) 发动机扭矩:Me =N · m 操纵机构尺寸:(教材P101 ,图3-30 ) a= 436mm b= 110mm ,C= 90mm d= 40mm ,e= 92mm f= 22.5mm , S = 3mm S= 0.8mm ,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基本知识点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车身主要包括哪些部分?答:一般说,车身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白车身通常是指已 经装焊好但未喷涂油漆的白皮车身,主要是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的焊接总成,并包括前后板制件与车门。但不包括车身附属设备及装饰等 2、车身有哪些承载形式?答: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 3、非承载式(有车架式)车身:货车、采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专用汽车以及大部 分高级轿车都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装有单独的车架,车身通过多个橡胶垫安装在车架上,橡胶垫则起到减振作用。非承载车身的优点:①除了轮胎与悬架系统对整车的缓冲吸振作用外,挠性橡胶垫还可以起到辅助缓冲、适当吸收车架的扭转变形和降低噪声的作用,既延长了车身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舒适性。②底盘和车身可以分开装配,然后总装在一起,这样既可简化装配工艺,又便于组织专业化协作。③由于车架作为整车的基础,这样便于汽车上各总成和部件安装,同时也易于更改车型和改装成其他用途车辆,货车和专用车以及非专业厂生产的大客车之所以保留有车架,其主要原因也基于此。④发生碰撞事故时,车架对车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非承载车身的缺点: ①由于计算设计时不考虑车身承载,故必须保证车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导致 自重增加。②由于车身和底盘之间装有车架,使整车高度增加。③车架是汽车上最大而且质量最大的零件,所以必须具备有大型的压床以及焊接、工夹具和检验等一系列较复杂昂贵的制造设备。 4、什么是承载式车身(无车架式)?答:没有车架,车身直接安装在底盘上,主要是 为了减轻汽车的自重以及使车身结构合理化。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没有车架,传动的噪音和振动直接传给车身,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因此必须大量采用防振、隔音材料,成本和重量都会有所增加;改型比较困难。 5、汽车生产的“三化”是指什么?答:汽车生产的“三化”是指汽车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 化、以及零件设计标准化。 6、什么是工程设计?答:汽车工程设计一般需要 3 年以上,而从生产准备到大量投产时 间更长。其中车身的设计所需的周期最长。车身设计首先是按 1:1 的比例进行内部模型和外部模型的设计及实物制作。其次则是车身试验,包括强度试验、风洞试验、振动噪音试验和撞车试验等。 7、轿车底盘有哪三种布置形式?答:轿车底盘有三种布置形式:a:发动机前置,后轮驱 动;b: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c: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8、什么是汽车驾驶员眼椭圆?答:汽车驾驶员眼椭圆是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 上时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 9、什么是 H 点答: H点是人体身躯与大腿的交接点。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

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1.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2.“ISO2631”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1-80Hz摆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3.进行舒适性评价的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座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座椅支撑面,座椅靠背和脚支撑面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的振动。 4.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滤波器。 5.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减小,使悬架动饶度增大。 6.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汽车设计小结

汽车设计课程小结 汽车设计理论是指导汽车设计实践的;而汽车设计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使汽车设计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汽车设计技术是汽车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 由于汽车是一种包罗了各种典型机械元件、零部件、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各种机械加工工艺的典型的机械产品,因此其设计理论显然要以机械设计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其结构特点、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大批量生产等情况。它涉及许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例如: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振动理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机械强度、电工学、工业电子学、电控与微机控制技术、液压技术,液力传动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车身美工与造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维修等。 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汽车总体设计、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万向传动轴设计、驱动桥设计、悬架设计、转向系设计和制动系设计,并且有效巩固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及工程力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 汽车设计的学习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历时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完成了汽车转向系的设计。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两周的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汽车转向系设计方面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对我们各种能力的一次考验。设计过程中通过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确定方案的步骤,逐渐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我们更加熟悉了一些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本次设计几乎运用了我们所学的全部机械课程,内容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材料、力学、液压传动、机械图学等知识,以及一些生产实际方面的知识。通过设计巩固了理论知识,接触了实际经验,提高了设计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最后一次在学校充电。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

汽车构造期末考试知识点下归纳

第十一章汽车传动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按能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式、液力式、电力式传动系统,均具有减速增矩、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 货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传统布置方式,简称FR式,其技术特点是前排车轮负责转向,后排车轮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它能有效利用载荷重量产生驱动力。它将发动机纵向放置在汽车前部,通过一线展开的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将动力传给后部的驱动桥,经驱动桥内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带动后轮,推着汽车前进。 轮间差速 汽车转向时,外侧车轮滚过的路程长,内侧车轮滚过的路程短,要求外侧车轮转速快于内侧车轮。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使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实现差速功能。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有前后两个驱动桥,前置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将动力传给分动器,再经传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驱动桥,驾驶员一般通过操纵杆或按钮控制分动器在两驱与四驱之间进行切换。分动器一般配有H2、H4及L4等档位,H2是高速两轮驱动,H4用于雨雪天和沙石路面,L4适宜于拖曳重物或越野攀坡。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功用:平稳起步,平顺换档,防止过载。 一、摩擦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操纵机构组成 二、螺旋弹簧离合器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压紧元件的离合器,称为螺旋弹簧离合器。将若干个螺旋弹簧沿压盘圆周分布的称为周布弹簧离合器,将一个大螺旋弹簧置于离合器中央的称为

配置管理计划示例

酒店管理系统 分类:专题计划 使用者:项目经理、配置变更控制经理、集成员、项目组成员 配置管理计划 Version 1.0 项目承担部门:配置管理部门 撰写人(签名): 完成日期: 2010/7/18 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 □客户(市场)□维护人员□用户 评审负责人(签名): 评审日期:

目录 1. 简介 4 1.1 目的 4 1.2 范围 4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4 1.4 参考资料 4 4 2. 软件配置管理 4 2.1 组织、职责和接口 4 2.2 工具、环境和基础设施 4 3. 配置管理活动 6 3.1 配置标识 6 3.1.1 标识方法 6 3.1.2 项目基线 6 3.2 配置和变更控制8 3.2.1 变更请求的处理和审批8 3.2.2 变更控制委员会 (CCB)10 3.3 配置状态统计11 3.3.1 项目介质存储和发布进程11 3.3.2 报告和审计11 4. 里程碑11 5. 培训和资源12 6. 分包商和厂商软件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管理计划 1.简介 项目CM计划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将执行的所有与CM相关的活动。它详细说明了活动时间表、分配的职责以及必需的资源(包括人员、工具和计算机设备)。 1.1目的 CM 计划的目的在于,定义或参考那些描述要在软件产品开发中执行配置和变更控制管理 (CM) 方式的步骤和活动。 1.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在制订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软件特别是重要软件的配置管理计划的制订工作。对于非重要软件或已开发好的软件,可以采用本规范规定的要求的子集。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CCB -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变更(或配置)控制委员会 CI - configuration item 配置项 CM -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Baseline:基线。 PCA:物理审计,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建立基线的工件是否为“正确”版本。 FCA:功能审计,是核实软件配置项的实际性能是否符合它的需求。 CMP -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 配置管理计划 CR - change request 变更请求 SCM -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软件配置管理 任意角色–项目中所有角色 1.4参考资料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2000》 《SDP Plan》 《Develop Case》 2.软件配置管理 2.1组织、职责和接口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_知识点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理论循环简化条件:理想气体,压缩和膨胀是绝热等熵,封闭循环,燃烧为定压或定容加热,放热为定容放热。 三个基本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 理论循环用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衡量评定港闸https://www.360docs.net/doc/1d18824748.html, 热效率影响因素:压缩比,等熵指数,压力升高比,预膨胀比。 压缩比相同,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汽油机按此工作。 最高压力一定,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高增压柴油机和车用高速柴油机按此工作。汽车配件https://www.360docs.net/doc/1d18824748.html, 实际循环的影响:实际工质影响,换气损失,燃烧损失。 实际工质影响:理论中工质比热容是定值,实际气体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实际还存在泄漏。 平衡方程: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换气过程: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燃烧室扫气 气门重叠:排气门晚关和进气门提前打开,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燃烧室扫气:利用气流压差、惯性清除废气,增加新鲜充量,降低燃烧室热区零件的温度。长林机械https://www.360docs.net/doc/1d18824748.html, 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分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 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

量之比。 充气效率影响因素:进气终了状态的气缸压力,温度,残余废气系数,压缩比,配气相位。 充气效率措施:减少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减小对新鲜充量的加热,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合理地选择配气相位。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增压是发动机提高功率最有效的方法。 增压优点:①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气缸数减少或者气缸直径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比质量和外形尺寸②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③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④降低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造价⑤对补偿高原功率损失十分有利 增压缺点:①增压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都较高②增压发动机很难满足车辆对转矩适合性及瞬变工况的要求③车用汽油机应用增压技术较困难④适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发展晚并且效率偏低 径流式增压器:主要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组成,还有支承装置、密封装置、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参数,空气增压比 压气机特性: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压比、效率和空气流量之间的关系。 喘振:空气流量减小到某一值后,气流发生强烈脉动,压气机工作不稳的现象。长林机械https://www.360docs.net/doc/1d18824748.html, 喘振线:各种转速下的喘振点连起来。 涡轮机膨胀比:指在与外界没有热、功交换的情况下,气流速度被滞止到零时的气体参数。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示例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示例 作者:赵文锋计划名CADCSC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项目名中国控制系统CAD工程化软件系统 项目委托单位 代表签名年月日 项目承办单位 代表签名年月日 1 引言 1.1 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CADCSC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配置管理条款,以保证所交付的CADCSC软件能够满足项目委托书中规定的各种原则需求,能够满足本项目总体组制定的且经领导小组批准的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单位在开发本项目所属的各子系统(其中包括为本项目研制或选用的各种支持软件)时,都应该执行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特定的配置管理需求。剪裁后的计划必须经总体组批准。 1.2 定义 本计划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和GB/T 12504。 1.3 参考资料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CADCSC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2 管理

2.1 机构 在本软件系统整个开发期间,必须成立软件配置管理小组负责配置管理工作。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属项目总体组领导,由总体组代表、软件工程小组代表、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各个子系统软件配置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由总体组代表任组长。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在业务上受软件配置管理小组领导,在行政上受子系统负责人领导。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和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必须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有权直接向软件配置管理小组报告子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情况。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对子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必要的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完全遵守本计划规定的所有要求。 2.2 任务 在软件工程化生产的各个阶段中,与本阶段的阶段产品有关的全部信息在软件开发库存放,与前面各个阶段的阶段产品有关的信息则在软件受控库存放。在研制与开发阶段的阶段产品的过程中,开发者和开发小组长有权对本阶段的阶段产品作必要的修改;但是如果开发者或开发小组长认为有必要个性前面有关阶段的阶段产品时,就必须通过项目的配置管理小组办理正规的审批手续。因此,软件开发库属开发这个阶段产品的开发者管理,而软件受控库由项目的配置管理小组管理。软件经过组装与系统测试后,应该送入软件产品库,如欲对其修改,必须经软件配置管理小组研究同意,然后报项目总体组组长批准。关于软件配置要进行修改时的具体审批手续,将在第条中详细规定。 2.3 职责 在软件配置管理小组中,各类人员要互相配合、分工协作,共同担负起整个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工作。其中各类人员的分工如下: A.组长是总体组代表,他对有关软件配置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负责,特别要对更改建议的审批和评审负责; B.软件工程小组组长负责监督在软件配置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软件工程规范; C.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检查在作配置更改时的质量保证措施; D.各子系统的配置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各自的配置管理工作,并参与各子系统的功能配置检查和物理配置检查;

汽车设计考试重点

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 汽车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 ★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1 整车整备质量m0 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加满水,燃料,但没有载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2 载客量 汽车的载客量是指在影之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人数。 3载质量m e 汽车的载质量是指在影之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4 质量系数ηm0 质量系数是指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即ηm0=m e/m0。ηm0值越大,说明该车的结构的制造工艺越先进。 5 汽车总质量m a 汽车总质量是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6 轴荷分配 汽车的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个车轴对支撑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哦那个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汽车性能参数的确定(了解) 1 动力性参数汽车动力性参数包括最高车速V max、加速时间t,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矩等。 ①加速时间t汽车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从原地起步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一定车速所用去的时间,称为加速时间。 ②上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坡度阻力系数i max来表示汽车的上坡能力。 ③汽车的比功率P b和比转矩T b 比功率是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P emax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 a之比。即P b=P emax/m a。它可以综合反映汽车的动力性,比功率大的汽车加速性能要好于比功率小的汽车。比转矩T b是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最大转矩T emax与汽车总质量m a之比,T b=T emax/m a。它能反映汽车的牵引能力。 2 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用汽车在水平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以经济车速或多工况满载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来评价。该值越小燃油经济性越好。 3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D min 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汽车前外转向轮轮辙中心在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的直径,称为汽车最小转弯直径D min。D min用来描述汽车转向机动性,是汽车转向能力和安全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4 通过性几何参数有;最小离地间隙h min,接近角γ1,离去角γ2,纵向通过半径ρ1等。 5 操纵稳定性参数 ①转向特性参数为了保证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汽车应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足转向。 ②车身侧倾角 ③制动前倾角 6 制动性参数 7 舒适性汽车应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和方便的操纵条件,称为舒适性。 8 汽车的布置形式:㈠乘用车的布置形式乘用车的布置形式的主要有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三种。①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越障能力高;动力总成结构紧凑;舒适性好;轴距可缩短,

配置管理计划V0.1

XXX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xxxxxxxxxxxxxxx公司20xx 年xx月xx 日

文档编号:XXXXXXXX-XXX-XXX 版本号:1.00 项目名称:XXXX项目 文档名称: 版本修改内容描述修改人日期备注1.0 第一版xxx 2014.6.3 1.01修正了……xxx 2014.6.3 批准人:日期:审核人:日期: 公司名称: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电话:010-xxxxxxxx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d18824748.html, 邮箱:mengsuran@https://www.360docs.net/doc/1d18824748.html,

目录 1. 引言 (1) 1.1 目的 (1) 1.2 术语定义 (1) 1.2.1软件配置管理 (1) 1.2.2 配置管理 (1) 1.2.3 配置项 (1) 1.2.4 基线 (1) 1.2.5 变更控制 (2) 1.2.6 配置审计 (2) 1.3 参考资料 (2) 2. 软件配置 (3) 2.1 软件配置环境 (3) 2.1.1服务器软件环境 (3) 2.1.2 硬件环境 (3) 2.1.3 配置管理客户端 (3) 2.2 软件配置项 (3) 2.2.1 受控配置项 (3) 2.2.2 非受控配置项 (4) 2.3 配置管理员 (4) 2.3.1 设立的必要性 (4) 2.3.2 主要职责 (4) 3.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4) 3.1 建立示例配置库 (4) 3.2 配置标识管理 (6) 3.2.1文档 (6) 3.2.2 程序 (6) 3.2.3 基线 (6) 3.3 配置库控制 (6) 3.3.1 .权限控制 (6) 3.3.2 配置库控制 (6) 3.3.3 建立软件库 (6) 3.3.4软件配置更改 (7) 3.3.5配置文件清单的维护 (7) 3.4 配置的检查和评审 (7) 3.5 配置库的备份 (8) 3.6 配置管理计划的修订 (9) 3.7 配置管理计划附属文档 (9) 4. 里程碑 (10)

汽车设计总结试题

《汽车设计》复习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 一、要点 1、质量系数:指汽车载质量e m 与整车整备质量0m 的比值,即00/m m e m =η。 2、汽车最小转弯直径 转向轮最大转角越大,轴距越短,轮距越小和参与转向的车轮数越多时,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越小,表明汽车在停车场上掉头和通过弯道半径较小路段的能力越强。 3、选取轮胎时应使选用轮胎的速度级别所限定的最高使用速度大于所设计汽车的最高车速。 4、经总体布置计算,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应与轮胎额定负荷值接近,两者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此系数应控制在0.85-1.00之间,以防止超负荷。 二、简答、论述 1、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五条基准线,简述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 绘图前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面)。 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 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面线 (标注垂直尺寸基准线----z/0) 是指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上“+”下“-”) 注意:货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0.5°~1.5°。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地面线画成斜的。 2、前轮中心线 (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x/0) 是指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 (前“+”后“-”) 3、汽车中心线(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y/0,左“+”右“-” ) 是指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4、地面线(标注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等尺寸的基准线) 是指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5、前轮垂直线 (标注轴距、前悬尺寸的基准线) 是指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注意:当车架与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乘用车) 2、发动机前置前轮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 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 小,低制造难度 后置后驱优: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三、选择题 1、轴距L 减少,则汽车最小转弯直径( )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4.无明显变化 2、增大汽车轮距,则侧倾刚度增加,汽车横向稳定性( )。 1.不变 2.变差 3.变好 4.无明显变化

现代设计史知识点最终

0 1.批量生产的先驱者是谁? 韦奇伍德 0 2.开发新技术生产曲木家具的设计师是谁? 米歇尔·汤姆特 0 3.那个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先行者?首届世界博览会是在哪一年什么地方举办的? 博览会馆的名称叫做什么?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者。1851年,英国政府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馆因为采用了工业化的玻璃材料,采光良好而被称为“水晶宫”。 0 4.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奠基人是谁? 英国艺术理论家约翰·罗斯金。 0 5.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是谁?他的设计思想和风格是怎样的? 威廉·莫里斯。他设计的作品大多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经过装饰处理过的植物图案体现出对称、和谐,有秩序的美感。他的设计的作品风格简洁优雅,强调实用性和舒适感。他反对工业化生产,试图把艺术的美和手工业结合起来,认为艺术和技术应该相结合。 0 6.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特点 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参及的“工艺美术运动”创造了一种质朴、古典、清新的风格,这种风格来源于对哥特式艺术的重新运用和对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造型借鉴,是哥特式线形的、没有装饰的简洁造型和单纯质朴的当地传统的结合。装饰图案以自然的花草为母题,构图对称、稳定,但弯曲的线条和雅致的轮廓线表现出植物的生机,各种设计都力求格调高雅。这种风格尽管仍然属于古典风格的范畴,

其质朴、清新的特点称为古典风格向现代风格发展的过渡风格。 0 7.马克穆多所成立的设计机构的名字叫做什么?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世纪行会“。代表作:有强调植物动感纹样的靠背椅子、《城市的教堂》(CityChurches)一书的扉页。 0 8.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运动之父”,他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试图把艺术的美及手工艺技术结合起来,使手工艺品具有艺术的审美品质。莫里斯的艺术及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现代设计最重要的思想,只是工业技术代替了莫里斯倡导的手工艺技术。威廉·莫里斯所推崇的是复兴手工艺,反对大工业生产。 0 9.在工艺美术运动的追随者中,创造了异乎寻常的现代感的作品的设计师是谁? 克里斯托夫·德雷赛。 1 0.在苏格兰,新艺术风格被称为什么风格?这种风格的特征是什么?他的中心人物是谁? 新艺术风格在苏格兰被称为“格拉斯哥”风格。“格拉斯哥”风格的特点是运用了独具特色的直线风格,和其他国家的曲线风格形成了对比。麦金托什。 1 1.在德国,新艺术风格被称为什么风格?这种风格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哪位艺术家的指导? 新艺术风格在德国被称为“青年风格”,他们的风格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亨利·凡·德·威尔德的指导。 1 2.在比利时,新艺术风格被称为什么风格?

汽车概论知识点总结

汽车概论复习考试以汽车构造部分为主, 主要 填空/选择/简答/名词解释/ 汽车基本构造; 汽车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汽车行驶基本条件; 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Ft =Ff + Fw + Fi +Fj 汽车的分类; 乘用车、商用车两大类 发动机部分: 汽油/柴油的特性; 两者主要区别就是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不同。 柴油发动机:压燃式,柴油加压后喷射到汽缸内雾化,活塞压缩,温度升高自燃; 汽油发动机:点燃式,汽油和空气混合,活塞压缩,由火花塞电火花点燃油气混合气; 发动机的组成(2大机构5大系统); 汽油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两大机构以及 燃料供给系、点火系、润滑系、冷却系、启动系等五大系统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 动力性主要由三方面的指标来评定,即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和汽车的爬坡能力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曲轴带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打开,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气缸,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冲程结束。 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至活塞到达上止点,压缩冲程结束。 压缩冲程即将结束,活塞到达上止点前的某一刻,点火系统提供的高压电作用于火花塞,火花塞跳火,点燃气缸的混合气,因为活塞的运行速度极快而迅速的越过上止点,同时混合气迅速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输出动力,到达下止点,作功冲程结束。 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排气结束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曲轴飞轮组,活塞连杆组,机体组 配气相位; 气门从开始打开到完全关闭所经历的曲轴转角叫做配气相位 发动机的点火顺序; 凸轮轴的传递方式; 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柴油机三大偶件; 柱塞、出油阀、油嘴 曲轴箱通风的目的; 延长机油的使用期限,减少摩擦零件的磨损和腐蚀,防止发动机漏油。 排出漏入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与废气 发动机的排量;

项目配置管理计划范本

机电管理系统性能测试系统 配置管理计划

这里填写公司名称 文档编号:XXXXXXXX-XXX-XXX 版本号:1.00 产品名称:机电管理系统性能测试系统 文档名称:配置管理计划 这里填写公司地址、联系方式等

目录 1. 引言 (1) 1.1 目的 (1) 1.2 术语定义 (1) 1.3 参考资料 (1) 2. 软件配置 (2) 2.1 软件配置环境 (2) 2.2 软件配置项 (2) 2.3 配置管理员 (3) 3.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4) 3.1 建立示例配置库 (4) 3.2 配置标识管理 (6) 3.3 配置库控制 (7) 3.4 配置的检查和评审 (8) 3.5 配置库的备份 (9) 3.6 配置管理计划的修订 (9) 3.7 配置管理计划附属文档 (9) 4. 里程碑 (11) 附录1 文档命名规定 (12) 1、受控配置库文件命名规则 (12) 2、非受控配置库文件命名规则 (12) 3、提交文档文件命名规则 (12) 附录2文档编码规范 (13) 附录3 帐号及权限管理 (14) 附录4 配置库使用规定 (16) 文档修改记录 (17)

1. 引言 1.1 目的 本文档目的在于机电管理系统性能测试系统进行软件配置管理,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本文档内容主要参考研发中心相关的ISO程序和制度文档,并在这基础上整理成适合本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为项目经理、配置管理员及相关人员提供日常的配置管理操作步骤。 1.2 术语定义 软件配置管理:简称SCM(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的缩写),是在项目开发中,标识、控制和管理软件变更的一种管理。配置管理的使用取决于项目规模和复杂性以及风险水平。软件的规模越大,配置管理就显得越重要。 基线:(BaseLine) 是项目储存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配置管理员:项目组中负责配置管理工作的角色,该角色可以兼职。在某一开发阶段通过评审或某一质量检查点通过审核后,配置管理员负责统一添加或修改相关文档的最新有效版本以及审批人签字。 配置标识:(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对软件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进行标识,以便识别。 配置检查:(Configuration Audit)对软件配置管理过程中的行动进行检查。 1.3 参考资料 《研发中心配置管理制度》 《产品的标识与可追溯性程序》 《开发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