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片剂制备
实验七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试验七片剂第一部分片剂制备与部分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阿司匹林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2.了解单冲与11 冲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和保养.3.考察压片力及崩解剂等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的影响.4.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二实验原理片剂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除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之外, 多数药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其制备要点如下:(1)原料药与辅料应混合均匀.含量小或含有毒剧药物的片剂, 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2)凡具有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 在制片过程中应避免受热损失.(3)凡具有不适的臭和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 制成片剂后, 糖衣或薄膜衣.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或需要在肠内释放的药物, 制成片剂后应包肠溶衣.为减少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或为延缓某些药物的作用, 或使某些药物定位释放, 可通过适宜的制剂技术制成控制药物溶出速率的片剂.1.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图7-1 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2.制备要点(1)原料粉碎混合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2)制软材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3)制颗粒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4)烘干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5)整粒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大.(6)颗粒质量检查颗粒质量检查包括颗粒含水量检查与颗粒中主药含量测定两部分.(7)计算片重片重计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a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b按颗粒重量计算片重, 照此公式计算片重,投料时应计入原料的损耗.干颗粒重+ 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片重=应压片数(8)压片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 1.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表7-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筛目数片重冲膜直径(mg) 湿粒干粒(mm)50 18 16-20 5-5.5100 16 14-20 6-6.5150 16 14-20 7-8200 14 12-16 8-8.5300 12 10-16 9-10.5500 10 10-12 123.片剂质量检查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硬度适当,含量准确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对有些片剂产品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规定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另外,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所施加的压片力不同,所用的润滑剂,崩解剂等的种类不同,都会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时限产生影响.(1)外观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2)片重差异片重差异直接影响片剂的剂量准确性.片剂重量差异的限度规定如下:平均重量0.30以下重量差异限度为±7.5%,0.30g或0.30g以上的为±5%.(3)硬度片剂应有足够的强度,以免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破碎或被磨损,以保证剂量准确.片剂的硬度与其贮运后外形的完整性有关, 生产厂家一般均将硬度片剂的内控指标之一.另外,一般还同时进行片剂脆碎度检查.(4)崩解度片剂服用后,必须破碎成小颗粒,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利于药物的溶出.崩解是溶出的前提条件.(5)溶出度药物从崩解后的颗粒中溶出后才能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对于一些难溶性药物的片剂,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因此片剂的溶出度是体外和生产中重要的质量指标.三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乳钵( 中号), 烧杯(400mi ) , 普通天平,电子天平,电炉, 搪瓷盘(31 × 41cm), 尼龙筛(80目,14 目与16 目), 烘箱, 单冲压片机, 冲头(12mm 和9mm),水分测定仪,片剂四用仪, 溶出仪等.2.实验试剂乙酰水杨酸( 粒状结晶), 非那西丁, 咖啡因, 淀粉, 滑石粉, 硬脂酸镁,乙醇, 蒸馏水等.四实验内容1.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处方(100 片用量)乙酰水杨酸30.0g淀粉7.0g酒石酸0.2g滑石粉q.s淀粉浆(15% ) q.s100片(2)制法:乙酰水杨酸粉碎过筛:乙酰水杨酸适量置研钵中用力研磨成细粉,过80目筛得乙酰水杨酸细粉.15% 淀粉浆的制备:称取酒石酸0.2g 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与15% 淀粉浆混匀.取乙酰水杨酸细粉与3g淀粉混匀, 加适量淀粉浆制成软材, 过16 目筛制粒, 颗粒于40~60 ℃干燥后, 再经14 目筛整粒, 将此颗粒与剩余的4g干淀粉和滑石粉(5%)混匀后压片( 用12mm 孤面冲头) .(3)用途: 解热镇痛药2.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复方阿司匹林片) 的制备(1)处方每片用量(g) 300 片用量(g )乙酰水杨酸( 粒状结晶) 0.2268 68.04非那西丁( 细粉) 0.1620 48.6咖啡因( 细粉) 0.0350 10.5淀粉0.066 19.8淀粉浆(17% ) 0.088 约26.4滑石粉0.04 12.0(2)制法将非那西丁,咖啡因与7.8g 淀粉混匀, 加淀粉浆制成均匀的软材,通过l4~16 目筛制粒, 湿粒70 ℃干燥, 测定含水量, 干粒过14 自筛整粒.将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结晶混合,加剩余的12g 干淀粉和滑石粉后, 充分混匀, 压片( 用12mm 平面冲头) .(3)用途解热镇痛药.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等.3.干颗粒含水量测定本实验用红外线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干颗粒含水量.颗粒含水量对片剂成形及质量均有很大影响,通常所含水分应在1-3%.4.压片按颗粒重量计算片重干颗粒重+ 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片重=应压片数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调试单冲压片机是实验室常用的小型压片机械, 构造简单, 使用方便, 其安装与调试过程如下:首先装好下冲头, 旋紧下冲固定螺丝.旋动片重调节器, 使下冲在较低的部位.再将模圈装入模板, 旋紧模圈固定螺丝, 然后仔细地将模板固定在机座上( 冲头的周边锋利部位容易因碰撞而损坏, 故在整个装拆过程中都应小心) .调节出片调节器, 使下冲头上升到恰与模圈相齐平.再装上冲并旋紧上冲固定螺丝, 转动压力调节器, 使上冲处在压力低的部位, 缓慢地用手摇转压片机的转轮使上冲逐渐下降, 观察其是否正好在冲挠的中心位置.如不在中心位置, 应上升上冲头(不得将上冲强制地冲入模孔,更不应使上下冲相撞),稍微松动一点模板固定螺丝,移动模板位置直至上冲头恰好阿在模圈模孔的中心位置.旋紧固定螺丝,装好饲料靴和加料斗,加入颗粒.用手旋转轮,如感到不易旋转时,不得用力硬转,应小心倒转少许,然后旋转压力调节器使适当上升减小压力.称其平均片重,调节片重调节器,使压出的片剂有一定的硬度.在上述一切操作均较顺利后,开动电机进行试压,检查片重和崩解时间,达到要求后方可正式压片.图7-2小型单冲压片机图7-3 压片机主要组成小型单冲压片机是一种台式电动连续冲压机(无电时也可手摇压片),能将各种颗粒状,晶体状或者流动性好的粉状原料压制成圆片状,圆柱状,球状,凸面,凹面和其他各种几何形状的产品(如方形,三角,椭圆,囊形等),还可压制带有文字,商标,图案的产品,本机只装一付冲模,物料的充填深度,压制厚度均可调节,也即是产品的重量,厚度及硬度均可调节,只要更换不同的模具就可压制不同的产品.主要技术参数(YP-1.5型):最大压制压力1.5吨,最大压制直径14毫米,最大充填深度12毫米,最大生产能力6000片/小时,电机功率250瓦(1400转/分),220伏(380伏)/50赫兹,外形尺寸580×450×625毫米,重量:70公斤.压片机主要组成如下①加料器——加料斗,饲粉器;②压缩部件——一副上,下冲和模圈;③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片重调节器,推片调节器.压力调节器连在上冲杆上,用以调节上冲下降的深度,下降越深,上,下冲间的距离越近,压力越大,反之则小;片重调节器连在下冲杆上,用以调节下冲下降的深度,从而调节模孔的容积而控制片重;推片调节器连在下冲,用以调节下冲推片时抬起的高度,使恰与模圈的上缘相平,由饲粉器推开.单冲压片机的压片过程:上冲抬起,饲粉器移动到模孔之上;下冲下降到适宜深度,饲粉器在模上摆动,颗粒填满模孔;饲粉器由模孔上移开,使模孔中的颗粒与模孔的上缘相平;上冲下降并将颗粒压缩成片,此时下冲不移动;上冲抬起,下冲随之抬起到与模孔上缘相平,将药片由模孔中推出;饲粉器再次移到模孔之上,将膜孔中的片剂推开,同时进行第二次饲粉,如此反复近行.压片机有一定转向,不得反向运转,否则将会损坏机件.单冲压片机压制的硬度不高,切忌为提高硬度而盲目增加压力,在过高压力下,压力调节器中心活动螺旋杆很容易弯曲损坏.压片机的保养压片完毕,用毛刷刷去药粉,用废纱头揩拭机件,使压片机干燥清洁,最后加好润滑油.下次使用前仍应用手缓缓转动转轮,仔细观察压片机是否有故障,当一切正常后,方可开启使用.若需拆卸时,拆下的次序与安装的次序恰好相反.(4)压片圆形片剂直径5-12mm的糖衣片,素片,薄膜包衣片,斜边平片普通冲模.圆形片剂直径小于5或大于12mm的素片,薄膜包衣片,斜边平片特殊冲模.任意圆形片剂直径的单双面刻文字,图形,商标冲模.非圆形的几何形状片剂冲模(如椭圆形,囊形,菱形,心形,三角形,月牙形,动物形状,水果形状等).图7-4片剂冲模图7-5异形片剂冲模图7-5 各种形状片剂6.片剂质量检查本实验检查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1)重量差异检查法取药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见表7-2)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结果列于表1.表7-2 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重重量差异限度0.30g以下0.30g或0.30g以上±7.5%±5%(2)硬度检查法: 片剂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破碎或磨损,因此片剂硬度是反映片剂生产工艺水平,控制片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反映和测试片剂硬度,对于片剂的生产和科研,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等方面均具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指导意义.硬度检查采用破碎强度法,采用片剂智能硬度仪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将药片径向固定在两横杆之间,其中的活动柱杆借助弹簧沿水平方向对片剂径向加压,当片剂破碎时,活动柱杆的弹簧停止加压,仪器刻度盘所指示的压力即为片的硬度.测定3~6片,取平均值.结果列于表2.图7-6 YD-20智能硬度仪YD-20智能硬度仪是用于测量片剂硬度的一种药检仪器,测量范围: 硬度10~200N;分辨率0.1N;精度±1.5%;直径2.0~25.0mm;分辨率0.01mm;精度±0.06mm;度量单位: 硬度N; Kgf(Kilopond,1Kgf=9.81N);Sc(Strocobb1Kgf=1.43Sc);测量方式: 手动单片/自动连续(测量片数最大为100片)(3)脆碎度检查法:取药片,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 G项下检查法,置片剂四用测定仪脆碎度检查槽内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结果列于表3.检查方法及规定如下:片重为0.65g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量约为6.5g;片重大于0.65g者取10片.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置圆筒中,转动100次.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4)崩解时限检查法:应用片剂崩解测定仪进行测定.测定装置崩解仪的主要结构为一能升降的金属支架和下端镶有金属筛网的吊篮,并附有的塑料挡板.吊篮内置 6 支玻璃管, 玻璃管长77.5mm, 内径21.5mm, 壁厚2.0mm筛孔内径2.0mn, 挡板直径为20.7mm, 厚9.5mm, 相对密度1.18~1.20 .采用吊篮法,方法如下: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一片,开动仪器使吊篮浸入37±1.0℃的水中,按一定的频率(30-32次/min)和幅度(55±2mm)往复运动.从片剂置于玻璃管开始计时,至片剂破碎并全部固体粒子都通过玻璃管底部的筛网(Φ2mm)为止,该时间即为该片剂的崩解时间,应符合规定崩解时限(一般压制片为15min).结果列于表4.另有规定外, 取药片 6 片, 分置吊篮的 6 支玻璃管中, 启动升降机件, 各片均应l5分钟内全部溶化或崩解成碎粒, 并通过筛网.如残存有小颗粒不能全部通过筛网时, 应另取 6 片复试, 并在每管加入药片后随即加入挡板各一块, 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糖衣片,浸膏片或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 按上述方法检查, 应在 1 小时内全部溶散崩解并通过筛网.如有l 片不能全部通过筛网, 应另取 6 片复试, 均应符合规定.图7-7 LB系列崩解时限测定仪LB系列崩解时限测定仪适用于固体制剂的片剂,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浸膏片和胶囊等药物进行崩解时限试验.仪器采用了先进的电路设计,具有控温数字显示和娄显定时控制停机功能,恒温精度高,直观性好,是国内领先水平的药物崩解时限测定的标准.主要技术参数:恒温精度:37±0.5度; 温控显示:31/2位LED发光管数字显示; 时钟定时范围:24小时随意调节;定时精度:1分钟/24小时;吊篮上下移动距离:55±1mm;吊篮上升篮网至液面下面25mm;吊篮上下往复次数:30~32次/分;吊篮下降篮网至杯底25mm;过热保护温度:60±5度五思考(一)预习要求1.熟悉制颗粒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等制备片剂的方法.2.了解制湿颗粒的操作要点和对颗粒的质量要求.3.复习液体药物加入的方法和片重的计算方法.4.了解单冲压片机的主要构造与装拆过程,压力和片重调节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保养方法.5.参考实验讲义及操作要点写出实验步骤.(二)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1.乙酰水杨酸在湿热条件下易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增加对胃肠粘膜的刺激,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和出血等症状.故在淀粉浆中加入酒石酸,以形成酸性环境,减少乙酰水杨酸的降解.2.粘合剂用量要适当,使软材达到以手握之可成团块,手指轻压时又能散裂而不成粉状为度.再将软材挤压过筛,制成所需大小的颗粒,颗粒应以无长条,块状和过多的细粉为宜.(三)思考题1.制备阿司匹林片,如何避免乙酰水杨酸的水解,其原理是什么2.滑石粉在处方中起什么作用在一些药物片剂中为什么不能代替硬脂酸镁使用3.制备APC 片剂过程中,怎样避免乙酰水杨酸分解4.压制APC 片时,应选用何种润滑剂。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

七、思考题
1.制备阿司匹林片,为何不用硬脂酸镁为润 滑剂,其原理是什么? 2.一般片剂的崩解时限为多少? 3.片剂的崩解时限合格,是-否还需要测定其溶 出度?
其制备要点:
1. 原料药与辅料应混合均匀。
2. 凡具有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在制片过 程中应避 免受热损失。 3. 凡具有不适的臭和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 光易变质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可包糖衣或薄 膜衣。如:包肠溶衣。
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湿法)
润湿剂 黏合剂 主药 辅料 粉 碎 过 筛 制软材 混 合 制 粒 干 燥 整 粒
0.30g以下
0.30g或0.30g以上
±7.5%
±5%
2. 硬度: (1)指压法: 取一药片置于中指、食指间,以拇指用适 当压力压片,不应立即碎裂为两半以上的碎块。 (2)自然坠落法: 药片10片,以1米高处坠于2cm厚的松木板上, 碎片不超过3片合格。 (3)仪器测定法。
3.崩解时限的检查
吊篮法:
智能崩解仪
(1)药片6片,分别置于崩解仪的6个玻璃管中。 (2)开动仪器,吊篮浸入37±1.0℃模拟胃液(9ml盐酸稀 释至1000ml)中。 (3)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计时,至片剂全部或崩解成 碎片并全部通过玻璃管底部的筛网为止,该时间即为 片剂的崩解时间。 注: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片6片,普通片剂各片均应在15 分钟内完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 均应符合规定。
六、结果与讨论
片剂质量检查
片剂
阿司匹林片
外观
重量差异
硬度
崩解时限
实验难点及解决方案
1. 原辅料混合不均匀。 “等量递加法”,确保物料混合均匀。 2. 黏合剂过多或过少。 严格控制淀粉浆的用量,以“握之成团,轻 压即散”为标准。 3. 压片中松片、裂片。 细粉过多;颗粒过分干燥;润滑剂或黏合剂 不合适。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2013)

其制备要点:
1. 原料药与辅料应混合均匀。
2. 凡具有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在制片过 程中应避 免受热损失。 3. 凡具有不适的臭和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 光易变质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可包糖衣或薄 膜衣。如:包肠溶衣。
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湿法)
润湿剂 黏合剂 主药 辅料 粉 碎 过 筛 制软材 混 合 制 粒 干 燥 整 粒
六、结果与讨论
片剂质量检查
片剂
阿司匹林片
外观
重量差异
硬度
崩解时限
六、结果与讨论
1.外观:
2.重量差异检查:
3.崩解时限检查:
压片力对片剂硬度和崩解性能的影响(实验室制)
实验难点及解决方案
1. 原辅料混合不均匀。 “等量递加法”,确保物料混合均匀。 2. 黏合剂过多或过少。 严格控制淀粉浆的用量,以“握之成团,轻 压即散”为标准。 3. 压片中松片、裂片。 细粉过多;颗粒过分干燥;润滑剂或黏合剂 不合适。
制法:
1.
15%淀粉浆的制备:
20ml水 3.0g淀粉
搅拌分散
0.2g枸橼酸
加热糊化
15%淀粉浆
2. 制粒:
20.0g阿司匹林 研细 细粉
混合 均匀
混பைடு நூலகம்物
软材
过80目筛
6g淀粉
适量
15%淀粉浆 50℃ 干燥60min
压片
滑石粉
混匀
16目与80目 筛整粒
16目筛制粒
单冲压片机
上冲调节压力
片重调节器调节厚度 注意:压力与片重
只能微调!!
五、片剂质量因素考察
1.片重差异: 取药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求得平均片重,再 分别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 片超出限度的1倍。 《中国药典》规定的重量差异限度 片剂的平均重量 重量差异限度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

阿司匹林泡腾片的处方设计与制备小组分工:单宇--------- ------ 文献查找,处方设计李岳麒------- ------ 文献查找,处方设计汪文超------------- 资料整理,PPT 制作康莹莹------- ------ 资料整理,PPT 制作立体依据1. 片剂的研究进展1.1 片剂的发展概述片剂是在顽疾使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创用于十九世纪40 年代,到十九世纪末随着压片技术的不断改进,片剂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近十几年来,片剂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方面也有较大发展,如沸腾制粒,全粉末直接压片,半薄膜包衣,新辅料,新工艺及生产联动化等。
中药片剂的研究和生产仅在50 年代才开始,随着中药化学、药理、制剂与临床等几方面的综合研究,中药片剂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工艺技术日益改进,片剂的质量逐渐提高。
中药片剂在类型上除一般的压制片、糖衣片外,还有微囊片、口含片、外用片剂泡腾片。
现代的片剂与早期的片剂已有很大区别,已成为最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在世界各国的制剂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目前片剂已成为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使用和贮运方便、质量稳定的剂型之一。
片剂在中国一级其他许多国家的药典所收载的制剂中,均占1/3 以上,可见其应用之广。
1.2 临床应用概况(1)口服片剂:只有裂横片和分散片可分开使用,其他片剂均不适合直分劈服用,尤其是包衣片,控释片。
(2)口腔用片剂:①含片系指含于口腔中缓慢融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②舌下片系指置于设下能迅速融化,药物经舌下粘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
③口腔贴片系指黏贴于口腔,经粘膜吸收后起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④咀嚼片系指于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
⑤分散片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
⑥可溶片系指临床上能溶解于水的非包衣片剂。
⑦泡腾片系指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成泡腾状的片剂。
⑧缓释片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的非恒速的释放药物的片剂。
实验7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学生用)

实验7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学生用) 实验七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基本工艺。
2. 了解普通片剂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3. 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
二、实验指导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二部分组成。
辅料是指片剂中除主药外一切物质的总称,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性物质。
加入辅料的目的是使药物在制备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有一定的黏结性;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疗效。
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无生理活性,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对药物的溶出和吸收无不良影响。
但是,实际上完全惰性的辅料很少,辅料对片剂的性质甚至药效有时可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辅料的选择。
片剂中常用的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
通常片剂的制备包括制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二种,前者根据制颗粒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湿法制粒压片和干法制粒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较为常用。
湿法制粒压片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
其一般工艺流程如下:药物+辅料湿粒干燥粉碎、过筛混合润湿剂、粘合剂内加崩解剂制软材压片包衣制湿颗粒包装润滑剂、外加崩解剂混合整粒挥发性成分三、实验内容及操作1. 处方(100片量,0.3g~0.45g/片)处方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用量 30g 2g 0.3g 适量 1g 1.5g 淀粉枸橼酸 10%淀粉浆淀粉滑石粉作用药物填充剂、内加崩解剂,促使颗粒内部崩解稳定剂粘合剂外加崩解剂,用以使颗粒之间分离润滑剂2. 操作① 将乙酰水杨酸和淀粉过80目筛;② 10%淀粉浆的制备:将0.3g枸橼酸溶解于到2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g淀粉分散均匀,加热至约80°C使糊化,冷却至温浆后使用。
③ 称取30g乙酰水杨酸的细粉于乳钵中,等量分次加入2g淀粉进行研磨,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淀粉浆制软材(少量多次加入);注意:切忌将20ml淀粉浆一次全部加入。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广泛应用于退热、镇痛和抗炎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阿司匹林的过程,了解其制备原理及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的制备原理是通过乙酸与水合肼反应生成乙酸肼,再与水合肼反应生成阿司匹林。
乙酸肼与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H + NH2CONH2 → CH3COONHCONH2 + H2O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烧杯、三角瓶、漏斗、磁力搅拌器、温度计等。
2. 将乙酸肼和水合肼按一定比例加入烧杯中。
3. 在三角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
4. 将烧杯放置在热水槽中,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5. 开启磁力搅拌器,使反应物均匀混合,并保持温度稳定。
6. 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取出,冷却至室温。
7. 将反应产物加入适量的酸性水中,使其分解。
8. 用酸性溶液中和反应液中的碱性物质,使其沉淀。
9. 将沉淀物用水洗涤,过滤并干燥。
10. 将干燥的产物加入适量的填料中,制备成片剂。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合成了阿司匹林。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阿司匹林的过程中,乙酸肼与水合肼的反应是关键步骤。
催化剂的添加可以加速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的收率。
此外,温度的控制也对反应结果有一定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反应的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产物分解或挥发。
其次,反应液中的酸性物质需要适量加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产物的纯度。
最后,制备片剂时需要注意填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以保证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合成阿司匹林的过程,验证了制备阿司匹林的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高效地合成阿司匹林。
同时,实验中还发现了一些操作上的注意事项,这些都对进一步提高阿司匹林的制备效率和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阿司匹林的制备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方法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方法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阿司匹林的药物原料,包括阿司匹林、辅料以及溶剂。
2. 预处理:将原料进行预处理,如研磨、筛选、干燥等。
这些操作可以提高原料的流动性和均匀混合性。
3. 配料混合:按照配方要求,将阿司匹林与辅料进行混合。
混合通常采用干混法,即将原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搅拌和翻转,以确保药物分布均匀。
4. 制粒和造型:将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即将粉状物料压制成颗粒状,或者采用颗粒法,将混合物制成颗粒粒径适当的颗粒。
然后,使用造型机将颗粒进行造型,将其制成所需的片剂形状。
5. 包衣: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药物片剂的包衣处理,主要是为了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掩masking 难闻的味道或口感,或者使药物可以进行延时释放。
6. 包装: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片剂进行包装,通常使用泡罩膜、铝塑复合膜等进行包装,以保护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步骤和工艺可能会因生产厂家和药物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实际的制剂工艺应当根据具体药物的特性和药物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制定。
湿法制备阿司匹林片的工艺

湿法制备阿司匹林片的工艺
湿法制备阿司匹林片的工艺步骤如下:
1. 准备阿司匹林原料:阿司匹林粉末、辅料(如填充剂、润滑剂、分散剂等)。
2. 预处理原料:将阿司匹林粉末与辅料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将混合物进行予热溶解,使溶液均匀。
3. 喷粉制备:将溶解后的混合液通过喷粉设备进行喷粉,形成颗粒状的阿司匹林颗粒。
4. 造粒:将喷粉得到的颗粒进行造粒,通过湿法造粒设备进行湿法造粒,使颗粒变得更加均匀。
5. 干燥:将造粒后的阿司匹林颗粒进行干燥,去除多余的溶剂,使颗粒变得干燥。
6. 筛分:将干燥后的阿司匹林颗粒进行筛分,去除颗粒中的杂质。
7. 添加辅料:将符合要求的阿司匹林颗粒与其他辅料进行混合,如填充剂、润滑剂等,使整个配方更加均匀。
8. 压片:将混合后的药物颗粒放入压片机中,通过压片机的压力,将药物颗粒压制成片状。
9. 包衣:若需要,可以对制得的阿司匹林片进行包衣处理,增加稳定性和口感。
10. 整理包装:对制得的阿司匹林片进行整理和包装,例如装入药瓶、泡腾片包装等。
以上是一般湿法制备阿司匹林片的工艺步骤,具体工艺可能会根据生产厂家和机器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秘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为较温和的 解热镇痛药。
白色针状或片状晶体,能溶解于温水之中, 口服后在肠内开始分解为水杨酸、有退热 止痛作用。
通常由水杨酸和醋酐在浓硫酸催化下酰化 制取乙酰水杨酸。
COOH
OH
+ (CH3CO)2O
H2SO4
COOH
OCCH3 O
简介
功能主治: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并有促进 尿酸排泄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临床用于头痛、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短暂性脑缺血、中风、缺血性心脏病等,预 防心肌栓塞、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取一药片置于中指、食指间,以
拇指用适 当压力压片,不应立即碎裂
为两半以上的碎块。
(2)自然坠落法:
药片10片,以1米高处坠于2cm厚
的松木板上,碎片不超过3片合格。
(3)仪器测定法。
崩解时限的检查 吊篮法:
(1)药片6片,分别置于崩解仪的6个玻璃管中。 (2)开动仪器,吊篮浸入37±1.0℃模拟胃液(9ml盐酸
去除油污
叠片
叠片—指两片剂叠压在一起
原因:上冲粘片、 解决方法:应立即 出片调节器调节不 停机检修,针对原 当、加料斗故障等 因分别处理
含量均匀度超限
含量均匀度超限—片剂的含量均匀度超过药典规 定的限度
原因:(对于小剂量的药物)解决办法:
混合不均匀
采用合适的方法混合
可溶性成分在颗粒间迁移 翻粒、用流化干燥法
一、裂片 二、松片 三、粘冲 四、片重差异超限 五、崩解迟缓
六、变色与花斑 七、叠片 八、含量均匀度超限
裂片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裂 片—片剂受到振动或经放置后,从腰间开裂或顶部脱落 一层的现象称为裂片。
原因: 片剂各部分的弹性复原率不同 颗粒过粗、过细、细粉过多 选择粘合剂不当或用量不足 颗粒中油类成分过多 颗粒过分干燥或药物失去结晶水 压力过大或车速过快 冲模不符要求
稀 释至1000ml)中。 (3)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计时,至片剂全部或崩解
成 碎片并全部通过玻璃管底部的筛网为止,该时间即为 片剂的崩解时间。 注: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片6片,普通片剂各片均应在
15分钟内完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 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片剂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阿司匹林 淀粉 柠檬酸 滑石粉 10%淀粉浆
5g
0.5g 0.025g 0.025g
适量
操作步骤如上。
质量检查
外观性状 硬度和脆碎度 重量差异 崩解时限 溶出度 含量均匀度
片剂质量检验
1、感官检查:药片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
2、片剂重量差异:片剂重量差异的限度,根据2010 年 版中国药典规定如下:
换冲头
压力不够或车速过快
增压力、减车速
粘冲原因及解决方法
❖粘冲—指片剂表面被冲头粘去一薄层或一小部分,造 成片面粗糙不平或有凹陷的现象。
原因: 颗粒太潮湿 润滑剂不足或混合不均 冲模粗糙、刻字太深、有油
解决办法: 保持干燥度 调节用量、混合均匀 换冲、用汽油洗净
片重差异超限
片重差异超限—指片剂超出药典规定的片重差 异允许范围
处方筛选辅料对阿司匹林的影响
3 稳定剂:枸橼酸:提高阿司匹林的稳定性,成形性,加适量酸 化剂 ,防止原料与铁器变色,亦可延缓水解反应,可改良崩 解性.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进行含量测定研究阿司匹 林的分解情况。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1%的枸橼酸可以 对阿司匹林起稳定作用。
4 润滑剂;(1)月桂醇硫酸镁遇较强的氧化剂,酸碱物质 可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含有镁离子,会与阿司匹林形成螯 合物。(2) 微粉硅胶:其中含有硅离子,与阿司匹林作用 会产生螯合物,所以不用。(3)滑石粉:在水中,稀盐 酸,或稀氢氧化钠中均不溶解。酸中可溶物,水中可溶物。 综上,所以用滑石粉做润滑剂。
2、粘合剂:粘合剂品种不同对溶出度影响较大。 (1)10%淀粉浆:对阿司匹林的硬度和溶出度影 响较小。淀粉浆是最经济、最廉价、最实用的粘 合剂。(2)微晶纤维素:遇湿敏感。 具有较高 的硬度,使片剂具有更佳的脆性,耐磨损。 对水 敏感,一般不与阿司匹林配伍。(3)羧甲基淀粉 钠:在空气中有引湿性,遇酸会析出沉淀,遇多价 金属盐则发生不溶于水的金属盐沉淀,因为阿司 匹林呈酸性,所以不在制备阿司匹林中用。
解决办法: 换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 再整粒或重新制粒 加干粘合剂 加吸收剂或糖粉 喷入适量乙醇 调节压力、车速 换冲模
松片
松片—指片的硬度不够,受振动易松散成粉末的现
象。
原因:
解决办法:
粘合剂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
调粘合剂、加量
颗粒水分不当
控制水分
含纤维性成分、油性成分较多 粉碎细度、吸收油
冲头长短不齐
操作步骤
1、各小组制备浓度不同的淀粉浆5%、10%、 15%同时称取 所需的原辅料。
2、研磨阿司匹林过80目筛并与淀粉过筛混合, 混合均匀。
3、对混合好的材料加入淀粉浆制软材,然后将醒 好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
4、将颗粒放入烘箱中干燥30分钟。 5、将干燥后的颗粒过16目筛进行整粒。 6、加入滑石粉混合均匀后,用单冲压片机进行压
历史:阿司匹林已应用百余年,也是比较和评价 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由于本药用途广泛,新的 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重 视。随着人们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临床应 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处方筛选
处方筛选辅料对阿司匹林的影响
1、填充剂:不同阿司匹林片剂的辅料可以影响阿 司匹林的有效期,在本实验所用的辅料中,淀粉 有吸湿作用,同时淀粉是最常用的一种崩解剂。
第四大组 欢迎光临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制备片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3.学会分析片剂中处方的组成和各种辅料 在压片过程中的应用。 4.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和保养。
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片剂: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 剂技术压制而成的片状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
检查方法:取药片20 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 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 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 片,并 不得有1 片超出限度1 倍。
片剂的平均重量,g 小于0.3 大于或等于0.3
重量差异限度,% ±7.5 ±5
2. 硬度:
(1)指压法:
根据辅料的影响及实验室的条件我们决定的处方是处方1, 并对其中淀粉浆的浓度进行改变。
处方设计
原辅料 阿司匹林
淀粉 柠檬酸 滑石粉 5%淀粉浆 10%淀粉
浆 15%淀粉
浆
处方1 15g 0.15g 0.075g 0.075g 适量
处方2 15g 0.15g 0.075g 0.075g
适量
处方3 15g 0.15g 0.075g 0.075g
适量
制备方案
阿司匹林在有水时易水解,水解产生的水 杨酸对胃粘膜有刺激性。阿司匹林片在酸 性条件下较稳定,所以用湿法制粒。
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湿法)
润湿剂
黏合剂
主药
粉
过
混
制
干
整
辅料
碎
筛
合
粒
燥
粒
制软材
包
包
压
混
装
衣
片
合
润滑剂
实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普通天平、研钵、药筛、红外线干 燥仪。
材料:阿司匹林片、淀粉、滑石粉、枸橼 酸。
解决办法: 粗粒过筛、高浓度乙醇润湿 调整粘合剂 调整崩解剂 减用量或用亲水润与花斑—指片剂表面颜色改变或出现色泽不 一致的斑点、阴影或麻点等
原因
解决方法
药物引湿、氧化、变色 控制湿度、避免接触金属
混料不匀
尽量使物料混合均匀
有色颗粒松紧不一致
重新制粒
污染压片机的油污
原因: 颗粒细粉多或粗细悬殊 颗粒流动性不好 料斗内颗粒时多时少 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
解决办法: 重新制粒或除去过多细粉 重新制粒或加助流剂 保持1/3量以上 换冲、模圈
崩解迟缓
崩解迟缓—指片剂的崩解时间超过药典规定的要求
原因: 颗粒过硬、过粗 粘合剂粘性太强或用量多 崩解剂不当 疏水性润滑剂用量太多 压力太大
片。
制法:
1. 10%淀粉浆的制备:
0.15g枸橼酸
搅拌分散
加热
100mL水
糊化
10%淀粉浆
2. 制粒:
15g阿司匹林
压片
滑石粉 混匀
研细 过80 目筛
16目筛 整粒
混合
细粉 均匀 混合物
1.5g淀粉
适量
10% 淀粉浆
软材
干燥30min 16目筛制粒
单冲压片机的 压片过程
确定处方
根据三个处方压出的片剂的性状和硬度。最终决 定最佳处方是处方2,并进行了三组平行实验,处 方如下:
片剂的辅料: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 润滑剂。
制备方法:粉末直接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湿法 制粒压片。(除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之外,多 数药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
制备要点
1. 原料药与辅料应混合均匀。
2. 凡具有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在制 片过程中应避 免受热损失。
3. 凡具有不适的臭和味、刺激性、易潮解 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可包 糖衣或薄膜衣。如:包肠溶衣。